經濟學基來地班,全稱自國家經濟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
成立於1998年,在全國高校內第一批設立13個經濟學基地班,包括南開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北京大學、廈門大學、吉林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西北大學、福建師范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南京大學、遼寧大學。1999年開始招生。
金融學專業高校排名:
1 復旦大學 2 北京大學 3 南開大學 4 中國人民大學 5 廈門大學 6 上海財經大學 7 西南財經大學 8 武漢大學 9 蘇州大學 10 暨南大學 11 東北財經大學 12 中央財經大學 13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14 南京大學 15 湖南大學(源自武書連2008年《挑專業 選大學》)
附錄:除以上高校,在金融領域具有強勁輻射力的還有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
Ⅱ 盤點中國最好的經濟金融學院都有哪些
中央財經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號稱我國銀行家的搖籃,在金融街的校友資源全國第一。
中央財經大學好的專業:
1、金融學:是國家級重點學科,設有金融學、應用金融、金融工程、國際金融、國際經濟與貿易等五個教學單位。
2、會計學:與安永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合作,進行本科生成建制班海外實習這種獨特的人才培養方式,漸漸得到了社會的普遍認可。
3、經濟學:擁有經濟學本科專業自主設置權。
4、保險學:在保險領域,中央財經大學算是中國國內知名度最高的院校,從事保險行業所必需的重要資格證書都得在這里培訓和考試。
5、財政學:歷史積淀很深,但近年來有些沒落。
6、統計學:教學與科研並進。
7、管理學:擁有管理學本科專業的自主設置權。
中央財經大學最好的專業是金融學院的金融、金融工程、國際金融,財政稅務保險等等
上海財經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是全國最著名的財經類大學,全國財經院校綜合實力前五,經濟學實力全國前十。加上地處上海這個金融大都市、全國金融中心,上海財大的未來將更加輝煌。
1、會計學院是第一學院,也是王牌大院。國際會計班包括ACCA、CGA、美國會計師。
國際會計班的CGA和ACCA比較好,美國會計證書很難考。非國際會計班包括會計學、注冊會計師、財務管理。
注冊會計師最好。
國際會計班學費貴,考證難,但是教學條件什麼的都好得多,好多是外教上課,教室都有空調。
2、金融學院
金融學院是第二大院,金融工程是蠻好的專業的。將來往證券業發展,現在中國的金融分析師少,就業前景很好的,像花旗,匯豐每年點名要金融學院的人,前景很好。
3、經濟學院
經濟學是要走研究路線的,如果討厭數學千萬別報經濟學,數學分析非常難,文科生數學基礎不太好的要慎報。
4、國際貿易。
國際貿易是工商學院王牌的專業。國貿是中外合作專業,是全英文教學,如果家境不錯而且英語也好,那麼還是建議把國貿排在前面。
5、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雖然不是會計學院的王牌,但是因為跨金融和會計,可以學到的實用東西、接觸的東西更多;財務管理是會計學院的,會計學院是第一大院,從學術實力到綜合能力都是最好的,只是財務管理專業在會計學院是墊底的專業;
6、稅務。是公管學院的王牌專業。
7、數量經濟學。不是理科生千萬別選,對數學要求很高,數量經濟學的頭都大
8、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外教多,學的也比較廣泛,但是面太窄了)
9、上海財大就是個全民考CPA的學校,有些缺少人文教育,很難體會到大學的感覺,校區又小的可憐,很難和綜合類院校比,但是就業率在上海是數一數二的。
建議:如果你的小孩是個安分的,就選會計,最好是國際會計這個,不愁找工作,如果不安分,就選金融,財政,經管這些專業。 如果想做學問,推薦經濟學院。
上財的國際會計基本上有大半去了四大會計事務所, 四大國際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德勤、安永、畢馬威。
中央財經和上海財經如何選擇?
如果你願意留在上海找工作,當然選上財,如果想在北京,當然是央財,這兩個學校都非常牛的,都很難考進去。
這兩個學校都牛的專業是金融和會計,央財的金融大於上財金融,因為上財金融還不是國家重點。
上財的會計好過中財的會計,上財會計國內第二,中財會計是第二批的國家重點。
上海財大的工商管理也非常牛,理論經濟學在國內超牛;
中央財大的應用經濟學相當厲害,尤其是保險專業非常厲害。
二、首都的另外一顆財經強校
搜索
3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對外經貿大學,近年來比較熱門的就是金融,金融工程,會計,商院這些,因為社會行情嘛,任何有點實力的大學這些專業都很火爆。
國際貿易一直是對外經貿大學老牌的強項,近幾年一直以國際經濟貿易這個大名頭招生,而大二時在細分專業,比如國際物流、國際稅務、國際貿易,金融,經濟學實驗班等等。
建議暫時只想在經濟方向發展,但沒定好具體的朋友選這個。
其實,在貿大就業不一定完全對口,因為學校要求每個學生都要學夠一定的經管法的學分,所以學生領域寬泛是貿大很稀鬆平常的事。
貿大的輔修和雙學位在人才市場上很被認可的。有很多學習小語種的貿大人都會被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錄用。
大的法學和小語種一直保持著小而精的傳統。尤其是近年來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就業非常緊俏,幾乎就是100%就業,待遇也好。
在貿大學習法學和小語種,因為有著經濟和貿易知識上的優勢,往往在就業中更具優勢。
如何選擇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和中央財經大學
兩個學校方向相反,因此看個人興趣,如果你覺得跟著黨走是正道,報中央財經,如果你喜歡高工資緊張的職業生活即外企,去外經貿。
對外經貿的國際貿易專業全國第一。經濟類其他專業,還是中央財大較好
兩個學校差不多,對外貿大對英語要求高點,中財對數學要求高點。
對外的國際經濟與貿易這專業很強,中財金融學,會計學很強。對外的校區環境很好,在鳥巢附近。
中財則要到沙河新校區,環境差點。各有利弊,怎樣選擇看你了
中財的國家級重點學科是金融學,另外會計學、財政學以及保險專業也是響當當的!中財還擁有中國精算研究所,所以學保險精算在中財也很好。將來工作的主要方向是金融機構及財政機關。
關於外經貿的專業,最好的自然是國際經濟與貿易,而金融財政稅務專業相比中財就次一點了
你想學財政的話,還是去中財。財政學院是中財的老大哥,歷史久遠,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培養出的優秀人才也很多。
西南財經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以前是人行直屬院校的老大,隸屬金融體系。金融專業是很有影響力的。
西南財經大學傳統強校,金融學全國前10。學校的名氣在金融界應該是很響的了,幾乎金融界大部分的一把手都是畢業於此,銀行學的研究在全國被視為數一數二,擁有像曾康霖、劉錫良、殷孟波這樣的著名學者。中國金融研究中心也設在這里。是全國第5個國家重點學科。
金融(金融學、金融雙語、金融工程等)和會計(CPA、會計、會計雙語、財務管理)等是財大最好的專業,錄取分數也是最高的,具體分數參考學校的招生辦網站歷年錄取分數情況!
金融學科:金融,金融工程,金融雙語,金融學(證券與期貨);
會計學科:會計,財管,審計,會計雙語,財管雙語;
統計學科:統計學;保險,保險雙語
就業角度來說偏地域性,西財也是如此,雖然是教育部211,但是會計類就業的去向以本土及周邊居多。 因此選擇那個學校都沒什麼區別,關鍵是看你將來希望在哪裡工作,拋卻區域因素而選擇財經學校在就業方面是要吃虧的。
西財在廣東那邊就業還是蠻好的。會計專業也是財大非常吃香的專業,比金融還好就業
5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比較好的專業有會計學院、金融學院、財稅學院、經濟學院、法學院。
就業地區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即廣州深圳東莞佛山順德等珠三角經濟發達城市。
會計和金融就業最好。金融學院一般就業都是銀行、證券公司為主。
廣東幾乎所有證券公司營業網點都有校友。
西南財經和中南財經的比較
要學金融學就報西南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的金融是強勢,老早就是國家級重點學科了,當然現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金融學也是國家級重點學科了。
要學會計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學早就是重點學科了,當然西南財經大學的會計學也獲得了國家級重點學科,只是還年輕點。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財政學也很牛,也老早都是國家重點學科。要學法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比西南財經大學好。
另外西南財經大學有金融學、政治經濟學、會計學為國家級重點學科,有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和工商管理三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有會計學、財政學、金融學和民商法四個國家級重點學科,有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和法學四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
從就業來看,西南財經大學不錯,在西南地區以及一些中東部地區不錯的,但是地處西南邊陲,受到一定限制。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在中南地區都很吃香,特別是在兩廣和海南地區。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所在地武漢經濟發達,交通要道,是一座有創新力競爭力的城市,只是氣候大熱,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給人感覺因合並而增強了實力,有些大而雜、不精的認識,既有經濟又有政法,還都不太弱。
西南財經大學是老牌財經大學,專營金融經濟,目標明確,坐車換車方便,氣候適宜,特別宜於居住。可是據說成都人大悠閑,滿大街是穿拖鞋搖扇子的人,不知是否影響到成都的高校學生,不知學術氣氛濃不濃,個人感覺社會治安、社會風氣好於武漢。兩個學校排名差不多,不相上下。
西財屬人行,中南屬財政部;西財強的是金融,中南強的是財會。
Ⅲ 經濟學和金融學哪個好學
金融很容易學。
經濟學和金融學實際上是非常交叉的。你學的哪一個是一樣的, 兩門普通考試科目要麼是西方經濟學,要麼是西方經濟學和政治學 該條例適用於參加聯合金融考試、參加西方經濟考試、貨幣銀行、國際金融和投資研究的學校。
Ⅳ 中國人民大學的經濟學和金融學有何區別
我是人民大學的學生,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一些幫助。
嚴格說來,金融學屬於經濟學的一個分支,屬於應用經濟學的一種。
但是在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和財政金融學院是兩個獨立的院系。
人大的經濟學偏重於經濟學理論的學習,而金融學則比較注重金融知識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簡單說來:
經濟學專業比較偏向理論,如果想在經濟學領域進行比較深入的研究,可以選擇經濟學專業。經濟學相比金融學來說,更宏觀,更偏向於理論研究。想出國繼續深造或者立志學術科研的可以選擇這個專業。
金融學相對比較有針對性,畢業後就可以獲得在金融機構中從事基本工作的基本技能。如果想在金融行業中工作,金融學專業是比較實用的專業。
Ⅳ 中國學術歷來輕「術「。經濟學、金融學都是太低級的」術「,所以,它們往往被忽略。
本題來屬於意圖判斷題。B項表述片自面,文段說的是「中國學術歷來輕『術』」,「經濟學科」包含在「術」之內。C項,文段主要說的是為何會得出「以中華文明整合世界」這樣的認識,並非意在批評說明這一認識的輕率荒謬,而且「輕率荒謬」在文段中也找不到依據。D項只是對文段第三句話的概括,並非文段意在說明的內容。文段的重點是最後一句話,其中著重強調的又是「經濟成因」,因此意在說明得出「以中華文明整合世界這樣的認識,原因正是在於中華文化研究缺乏對經濟成因的研究。所以選擇A選項。
Ⅵ 有關經濟學金融學的書籍。。。
有關經濟學的書籍太多了,不知道你需要的是哪一類,是初學還是考研。具體的書籍下載網址我已發到您的QQ郵箱,請查收,兩個word文檔。
如果是初學,入門的話建議你看曼昆的,因為通俗易通,有鮮活的實例,很容易理解。中國的經濟學的書籍是經過國外的經濟學翻譯後,再加上作者自己的整理。中國人的邏輯喜歡復雜化,很簡單的一個原理,硬要往復雜解釋,越解釋越復雜,最後還是不理解。所以對於初學者來講可以看一下曼昆的宏觀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入門很容易。然後再看些國內的可能也就相對起來容易理解了。這里推薦幾本國外非常好的經濟學書籍,相關的電子書籍在網上可搜。
個人還是比較推薦《牛奶可樂經濟學》,這本書寫得非常有意思,應該算是小品類書籍,這本書是外國人寫的,外國人寫的書和國人寫的書最大的區別就是外國人寫的非常通俗易懂,深入淺出,是按照人的思維來分析問題的,而國人寫書是按照邏輯哲學的角度寫的,國人寫書不是說不好,就是有點兒不利於學習。比如講經濟,外國人先是拿個身邊的小例子,然後說明這個例子涉及到了什麼知識,然後進行拓展,但並不會雜亂無章,這是深入淺出的表現,而國人寫書則一上來就說經濟學的發展史,研究方法,研究意義等等,寫得非常馬列主義,這對專業人士有意義,對於初學者就有點兒難了,而且會覺得枯燥。
再有就是我個人建議你閱讀的順序是
曼昆的《經濟學原理》
平狄克的《微觀經濟學》
曼昆的《宏觀經濟學》
范里安的《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
多恩布希的《宏觀經濟學》
薩繆爾森的《經濟學》
斯蒂格利茨的《經濟學》
薩繆爾森的你可以用來收關總結,凱恩斯是宏觀經濟學之父,薩繆爾森則是微觀和宏觀經濟學劃分的開山鼻祖,但是斯蒂格利茨則不主張劃分微觀和宏觀,他覺得經濟學是一體的,你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經濟學。
如果你才是高二,個人建議你讀《牛奶可樂經濟學》就好了,把精力還是放在學業上吧,考上個好大學,這些書都能讀到的,不用接觸這么早。有個興趣就行了。看多了,開始還好,後面就比較難了,如果實在喜歡,讀讀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就足夠了,後面難,而且枯燥,怕你堅持不下去,而且耽誤你學習的時間
說道國情的書那無非就是你的政治書了,哈哈,玩笑玩笑,最近比較暢銷的是《中國不高興》和《激盪三十年》你可以看看,但是要抱有一種比較平和的心態來看,如果閱讀不當,心態不好容易成為憤青。呵呵。
如果想看高深一些國外經濟學家的專著,可以看看以下幾本:
1.國富論(上下)——作 者:〔英〕斯密 著,楊敬年 譯出版社: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時間:2001年01月
這是經濟學的入門級著作。
2.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作 者:衛興華,林崗 主編出版社: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04年01月
3.資本論——這不用多說了吧。馬克思的經典著作。精通次著,基本就通曉經濟學的基本理論。
4.微觀經濟學:
A.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第六版)作 者:(美)范里安 著,費方域 等譯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時間:2006年03月
本書第二版中譯本自1991年面世以來,被很多高校和社科院長期用作核心教材。
5.宏觀經濟學:
A.宏觀經濟學:第七版(經濟科學譯叢)
作 者:[美]多恩布希,費希爾,斯塔茲等 著;范家驤等 譯出版社: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00年11月
本書除了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等基本原理之外,這套譯叢還包括了產業組織理論、國際經濟學、發展經濟學、貨幣金融學、公共財政、勞動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等重要領域。
6.另外,《博弈論》是現在經濟學的主流,約翰。納什,也因在這方面的傑出貢獻而獲得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該理論有多種版本。建議中級採用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Ⅶ 經濟學和金融學有什麼區別包含哪些必修課程
經濟學是研究價值的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的規律的理論。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回和自然科答學、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是同一的客觀規律。
主要課程:貨幣銀行學、統計學、國際經濟、國際貿易、國際貿易實務、國際金融、國際市場營銷學、管理原理、國家稅收、財務管理學、專業外語、公共關系學、思想道德修養、哲學、法律基礎、政治經濟學、毛澤東思想概論、鄧小平理論、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大學英語、高等數學、體育、微機應用基礎程序設計語言、財經應用文寫作、西方經濟學(微觀)、基礎會計學、經濟法、管理會計、專業外語、資料庫、證券與期貨、中國對外貿易概論、成本會計學、預測與決策、廣告學等。
金融學是研究價值判斷和價值規律的學科。主要包括傳統金融學理論和演化金融學理論兩大領域,是現代經濟社會的產物。
主要課程: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會計學、計量經濟學、國際經濟學、金融學、金融中介學、金融市場學、商業銀行經營學、金融工程學、國際金融、公司金融、中央銀行學、保險學、證券投資學、金融統計分析、投資銀行學、國際結算、市場營銷、金融法、資產評估、項目評估、期貨與期權。
Ⅷ 中國人民銀行經濟金融類考什麼
山東銀行招聘網(jrexam)小編給你整理了山東從近幾年的經濟金融試卷,金融學:一是題量方面,2020年中國人民銀行統一招聘考試金融學考查29題,與往年基本相當,其中,單選題與去年相比較減少1題、判斷題減少4題、多選題增加3題;二是題型方面,2020與2019年一樣有簡答題,考查內容為量化寬松政策,所以金融學在整場專業測試中的比重與2019年一樣。三是考試內容方面,金融學考查的內容分布在貨幣、利率、金融市場、中央銀行業務、貨幣政策、金融監管以及國際金融等部分,考查到的金融學知識點都是教材中比較專業、比較難的部分。在歷年來中國人民銀行考試中,簡答題及論述題則主要涉及當年的經濟金融熱點問題或者現象,考生需要有意識地去關注和准備,訓練自身能將相應的經濟金融知識和熱點結合起來,培養答題思維。所以,希望廣大同學能夠提前做好准備。
經濟學:一是題量方面,2020年中國人民銀行統一招聘考試經濟學考查29題,與往年基本相當,其中,判斷題增加4題、多選題減少3題;二是題型方面,2020與2019年一樣沒有經濟學簡單題的考察,所以經濟學在整場專業測試中的比重是比金融學少。三是考試內容方面經濟學方面主要圍繞高鴻業、曼昆的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展開,偏愛考察對各種模型、曲線、定理的理解,而恰巧也是學習過程中的難點,如:微觀經濟學中的成本論、古諾模型及其計算、博弈論等等。宏觀經濟學中的各種模型如:收入-支出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開放經濟模型、經濟增長模型等。
Ⅸ 經濟學和金融學有什麼區別
從比較廣泛的意義上來說,金融學屬於經濟學研究領域,金融學是專對核弊金融貨幣流通市場上的經濟活動的研究(如期貨 股票 債券 保險 銀行 風險投資等等)。
大學里所見的一般性經濟學專業主要偏向學術研究,其研究的面很廣,課題很大,所以一般不針對具體實用的經濟學科領域。 但是從經濟學基本理論研究衍生出了很多新的經濟學分支,比如信息經濟學,環境經濟學(non-market methods分析方法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擴展)等等.
從另外一個角度而言: 金融學發端於經濟學,但如今已經從經濟學中相對獨立出來,有了比較系統的研究方法.
同時,現代金融學依然停留在現代經濟學的新古典分析框架內. 其特點是從微觀主體的理性行為入手(行為金融學考也慮了非理性行為,比如錨定效應), 構建考慮時間和不確定因素的市場均衡體系, 考察金融系統在資源跨期配置中的機制和作用.
金融學開創了經濟學中比較獨特的研究方法,比如說金融資產定價中常用的無套利分析, 實際上比經濟學中的供求分析更specific,在市場中更容易實現.
(9)中國經濟學金融學擴展閱讀:
金融、金融學均為現代經濟產物。古代主要是農耕、農業經濟,主要是易貨和簡單的貨幣流通,根本不存在金融和金融學。如在中國,一些金融理論觀點散見在論述「財貨」問題的各種典籍中。它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最早形成於西方,叫「貨幣銀行學」。近代中國的金融學,是從西方介紹來的,有從古典經濟學直到現代經濟學的各派貨幣銀行學說。
金融學研究的內容極其豐富。它不僅限於金融理論方面的研究,還包括金融史、金融學說史、當代東西方各派金融學說,以及對各國金融體制、金融政策的分別研究和比較研究,證券、信託、保險等理論也在金融學的研究范圍內。
在金融理論方面主要研究課題有:貨幣的本質、職能及其在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信用的形式、銀行的職能以及它們在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利息的性質和作用;在現代銀行信用基礎上組織起來的貨幣流通的特點和規律;通過貨幣對經濟生活進行宏觀控制的理論等等。
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規律即價值的創造、轉化、實現的規律——經濟發展規律的理論,分為政治經濟學與科學經濟學兩大類型。
在對稱經濟學看來,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只是經濟規律的展開和具體表現,經濟學的對象應該是資源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後面的經濟規律與經濟本質,而不是停留在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層面。停留在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層面的,是政治經濟學而不是科學的經濟學。
要研究經濟發展的規律就必須從整體上統一研究經濟現象,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是統一的經濟體中對稱的兩個方面,所以在科學的對稱經濟學範式框架中,有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之分,沒有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之別;而政治經濟學總是把經濟學分為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
1.經濟就是生產或生活上的節約、節儉,前者包括節約資金、物質資料和勞動等,歸根結底是勞動時間的節約,即用盡可能少的勞動消耗生產出盡可能多的社會所需要的成果。後者指個人或家庭在生活消費上精打細算,用消耗較少的消費品來改旦族滿足最大的需要。
總之,經濟就是用較少的人力、物力、財力、時間、空間獲取較大的成果或收益;
2.經濟就是國家或企業、個人的收支狀況,如國民生產總值、社會總產值、企業的產量與效益、個人的收入與支出等;
3.經濟就是經邦濟世、經國濟世或經世濟民等詞的綜合和簡化。(如「識局經濟」(《晉書紀瞻》)、「皆有經濟之道而位不逢」(隋王通《文中子中說》卷六)。它的含義包括國家如何理財,如何管理各種經濟活動,如何處理政治、法律、軍事、教育等方面的問題,即治理國家、拯救庶民的意思;
4. 經濟就是家庭管理(見[古希臘]色諾芬著:《經濟論》);
5.經濟就是一種謀生術,是取得生活所必要的並且對家庭和國家有用的具有使用價值的物品(見遲握[古希臘]亞里士多德著:《政治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