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學業 > 復旦大學國際金融研究中心

復旦大學國際金融研究中心

發布時間:2021-01-28 02:25:51

Ⅰ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是復旦大學什麼機構

一、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是一所專門從事國際問題和國際關系研究的機構。

二、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成立於2000年11月。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共有46名成員,研究人員36名,其中正高級職稱者9名,副高級職稱者14名,講師13名(含新進博士),分布在13個研究部門;行政管理和資料輔助人員10名,分布在院部以及各研究中心。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的研究領域已經覆蓋除中東、大洋洲和非洲以外的世界所有國家和地區,擁有研究中心和研究室13個:美國研究中心、日本研究中心、韓國/朝鮮研究中心、俄羅斯中亞研究中心、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歐洲問題研究中心、北歐中心、拉丁美洲研究室、聯合國與國際組織研究中心、中國外交研究中心以及南亞研究中心、巴基斯坦研究中心、歐洲問題研究中心政治部。其中還包括關於美國研究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小基地)和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大基地)。

1、美國研究中心
美國研究中心是國際問題研究院的核心部分,成立於1985年。它是我國最早建立的專門從事美國研究的主要機構之一,也是我國高校第一個專門從事美國研究的機構。

中心於2000年被批准為國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06年中心又被批准為美國研究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教育部和復旦大學對中心的科研工作提供資助,中心還通過設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復旦基金會(The Fudan Foundation)得到美國國際開發署所屬的美國海外學校和醫院項目的贊助。

美國研究中心在中美關系、防擴散與軍備控制、美國國會等領域的研究和國際合作,已取得國內外學術和政策界的肯定。

復旦基金會設有「謝希德獎學金」,以紀念謝希德教授對中美關系所作出的傑出努力。該中心出版的《美國問題研究》叢書,已被列入CSSCI來源期刊。
已故復旦大學校長謝希德教授曾擔任該中心首任主任,第二屆主任為倪世雄教授,現任主任為沈丁立教授,吳心伯教授和信強副教授擔任中心的副主任。

2、日本研究中心

日本研究中心成立於1990年7月。其宗旨是以中日關系為主線,以經濟為重點,全面開展對日本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的研究和交流,並帶動對東亞的研究和交流。

中心長期得到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日本駐上海總領事館、日本衛材株式會社、日本萬國博覽會紀念協會、日本有關專家學者以及國內各大學、研究機構的大力支持。從1991年起,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把中心作為據點機構予以重點資助。

中心現任主任郭定平教授,中心目前有專職人員11名,校內外兼職研究員百餘名,並聘請多名日本、美國、韓國和新加坡等國家的國外著名學者、實業家

3、韓國研究中心
韓國研究中心成立於1992年10月,中心現任主任石源華教授,現有專職研究人員6人,兼職研究人員30餘人。中心的研究工作在海內外產生了相當的影響,得到了韓國國際交流財團、學術振興財團、日本國際交流基金等資助。

中心出版《韓國研究論叢》,2006年入選教育部CSSCI來源集刊。中心圖書館現有韓國朝鮮學研究方面的專業書籍近萬冊,是國內韓國朝鮮學研究方面具有較大影響的專門圖書館。

4、中亞研究中心
俄羅斯中亞研究中心成立於2005年,現任主任為趙華勝教授,副主任為楊心宇教授、唐朱昌教授,目前共有研究人員10名。

中心主要研究方向有:俄羅斯中亞政治和外交、中俄關系,中國中亞外交、上海合作組織、轉型經濟、俄羅斯法律等。

5、上合組織研究中心

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成立於2005年,是目前國內教育部直屬的惟一一家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承擔與上海合作組織有關的課題,組織相關研究。中心現任主任為趙華勝教授。俄羅斯中亞研究中心、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兩者各有側重、互為補充。

6、歐洲問題研究中心

歐洲問題研究中心於1993年正式建立。1996年10月,為實施「中歐高教合作項目」,根據教育部要求進行改組。該中心著重組織和開展對歐盟與歐洲一體化的經濟、政治、法律、社會文化及內外關系等方面的研究與教學,逐步建成為歐洲問題的研究基地、教學基地、學術交流基地與信息資料基地。

中心現任常務副主任為丁純教授,副主任為陳志敏、胡榮花教授。下設綜合、經濟、政治、法律、社會與文化6個研究室,集合校內各學科研究人員30餘人。

7、歐洲中心政治部

歐洲問題研究中心政治部成立於2006年,現有專職在編人員3員,現任主任為陳志敏教授。歐洲問題研究中心政治部與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為兄弟單位,與中心其他成員進行合作,舉行會議和開展課題研究等。同時,它和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進行一定程度的合作,如積極參與其部分教學工作。歐洲問題研究中心政治部主要研究與歐盟(歐洲)政治有關的問題,包括歐洲內部政治與社會問題、歐盟外交與安全問題及歐洲政治文化問題等。

8、北歐中心

北歐中心成立於1995年,是由復旦大學、北歐亞洲研究所和丹麥、芬蘭、挪威、瑞典和冰島25所大學合辦的一個合作平台,是中國與北歐學者、學生交流與合作的紐帶。

北歐中心的活動主要包括:

(1)為中國和北歐的學者就雙方共同感興趣的主題組織培訓、研討會、學術會議;

(2)為從事北歐研究的中國學者和學生和從事中國研究的北歐學者和學生提供教學;

(3)為北歐商業團體組織安排在上海的活動和課程。

9、中國外交研究中心

中國外交研究中心成立於2007年6月14日。中心主任由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任曉教授兼任。中心現有專職研究人員3名,兼職研究員5名。中國外交研究中心主要從事中國當代外交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中心的主要活動包括:主辦「外交官駐所研究」項目;參與舉辦「大使論壇」;邀請國內外相關人士舉辦學術講座;組織召開學術會議以促進學術交流。中心並出刊中國外交研究工作論文系列。

10、國際組織研究中心

聯合國與國際組織研究中心成立於2007年6月14日。聯合國前副秘書長、中國聯合國協會會長陳健大使擔任中心主任,張貴洪教授擔任中心執行主任。
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國際組織與國際安全、聯合國維和行動、聯合國與中美關系等。

中心設有復旦「聯合國研究論壇」(FUNS),邀請聯合國官員和學者不定期來中心演講。中心招收國際組織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和碩士生。

11、南亞研究中心

南亞研究中心於2007年6月成立,杜幼康教授擔任主任。中心現有專職研究人員2人,並聘請多名校內外南亞問題專家為特邀研究員。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冷戰結束後的南亞政治、經濟、外交和安全問題,美國對南亞的政策,中國與南亞國家的關系等。

12、巴基斯坦研究中心

巴基斯坦研究中心成立於2009年10月,由巴基斯坦政府與復旦大學合辦,並得到巴基斯坦政府資助,旨在促進中巴高層次學術交流與合作。

13、拉丁美洲研究室

拉丁美洲研究室於1964年2月成立,先設於歷史系,2001年11月並入新成立的國際問題研究院。現有專職研究人員1名,兼職研究員5名,外籍客座研究員1名。現任主任為朱鴻博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拉美國際關系,拉美政治,中拉關系,美拉關系,拉美近現代歷史等。拉美研究室先後出版譯著21部;專著6部;合作編寫辭書、年鑒等7種。

國際金融研究生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的整體實力最強,各個分科目實力平均;
北京大學側重金融管理;專
廈門大學側重貨幣銀屬行、金融工程;
復旦大學是僅次於人大的金融綜合性大學,尤其是國際金融表現突出;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金融專業實力強,十分注重抓英語;
南開大學的保險精算全國最好;
中央財經大學具有區位優勢,有好的學校條件;
湖南大學是全國最早引入保險精算的學校;西南財經大學該專業為國家級重點學科;
西安交通大學該專業為中國人民銀行直屬院校重點專業;
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科在全國的金融教學和學術研究領域具有較高的聲望和較大的影響;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金融證券實力強大,是國內研究方向最齊全,專業最全的學科;
清華大學金融工程、微觀金融走在我國最前列。

Ⅲ 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與經濟學院的區別

經濟學研究來的是經濟源運行的基本規律。
管理學研究的是在現有經濟運行條件下,如何實現效率的最大化。
經濟學往往從政府層面來研究政府如何克制企業壟斷、提升市場競爭、優化資源配置,主要是解釋問題的因果邏輯,為政府提供製定政策改善社會福利提供依據。
管理學是研究企業如何提升自身戰略壟斷力即核心競爭力,學習解決問題的策略和藝術,提供打擊競爭對手贏得顧客的手段。經濟學與管理學的關系就像企業與政府的關系。

Ⅳ 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的介紹

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是一個新構建的學術研究教育平台,它整合了復回旦大學經濟學院答,管理學院,數學系和計算機系等院系的金融研究隊伍,科研與教學力量居國內前列,研究范圍涵蓋了國際金融,數學金融,金融市場,貨幣銀行,金融工程,保險等領域。 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名譽院長為(原)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院長為復旦大學副校長鄭祖康教授,常務副院長為復旦大學應用經濟學博士後流動站站長姜波克教授。

Ⅳ 復旦大學國際金融系的國際金融系畢業就業特點

分配情況呈現以下特抄點襲:
第一,到外資或中資金融單位就業為主;
第二,畢業後報考研究生的學生逐年增加;
第三,到其他外資單位就業的學生占較大比例。
因此,學生能做到專業對口、學以致用。從近年來的雙向選擇結果看,該系的畢業生顯示了明顯的競爭優勢,用人單位普遍反映:這些畢業生知識面廣,適應能力強,具有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該專業限招英語。

Ⅵ 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的合作機制

復旦大抄學金融研究院是在政襲府有關部門的直接支持下成立的,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戴相龍行長還應邀擔任了研究院名譽院長。在合作機制上,既不同於計劃經濟下部委學校的直接隸屬關系,也不同於目前通常的鬆散聯系方式,而是力爭在人才培養、政策咨詢、課題攻關、國際交流等方面有實質意義的全面合作,為我國金融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Ⅶ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的機構部門

學術研究院下屬研究中心的研究領域已經覆蓋除中東、大洋洲和非洲以外的世界所有國家和地區,擁有研究中心/研究室13個:美國研究中心、日本研究中心、韓國/朝鮮研究中心、俄羅斯中亞研究中心、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歐洲問題研究中心、北歐中心、拉丁美洲研究室、聯合國與國際組織研究中心、中國外交研究中心以及南亞研究中心、巴基斯坦研究中心、歐洲問題研究中心政治部。其中還包括關於美國研究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小基地)和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大基地)。
美國研究中心
美國研究中心是國際問題研究院的核心部分,成立於1985年。它是我國最早建立的專門從事美國研究的主要機構之一,也是我國高校第一個專門從事美國研究的機構。
中心於2000年被批准為國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06年中心又被批准為美國研究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教育部和復旦大學對中心的科研工作提供資助,中心還通過設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復旦基金會(The Fudan Foundation)得到美國國際開發署所屬的美國海外學校和醫院項目的贊助。
美國研究中心在中美關系、防擴散與軍備控制、美國國會等領域的研究和國際合作,已取得國內外學術和政策界的肯定。
復旦基金會設有「謝希德獎學金」,以紀念謝希德教授對中美關系所作出的傑出努力。該中心出版的《美國問題研究》叢書,已被列入CSSCI來源期刊。
已故復旦大學校長謝希德教授曾擔任該中心首任主任,第二屆主任為倪世雄教授,現任主任為沈丁立教授,吳心伯教授和信強副教授擔任中心的副主任。
日本研究中心
日本研究中心成立於1990年7月。其宗旨是以中日關系為主線,以經濟為重點,全面開展對日本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的研究和交流,並帶動對東亞的研究和交流。
中心長期得到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日本駐上海總領事館、日本衛材株式會社、日本萬國博覽會紀念協會、日本有關專家學者以及國內各大學、研究機構的大力支持。從1991年起,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把中心作為據點機構予以重點資助。
中心現任主任郭定平教授,中心目前有專職人員11名,校內外兼職研究員百餘名,並聘請多名日本、美國、韓國和新加坡等國家的國外著名學者、實業家擔任顧問教授。
韓國研究中心
韓國研究中心成立於1992年10月,中心現任主任石源華教授,現有專職研究人員6人,兼職研究人員30餘人。中心的研究工作在海內外產生了相當的影響,得到了韓國國際交流財團、學術振興財團、日本國際交流基金等資助。
中心出版《韓國研究論叢》,2006年入選教育部CSSCI來源集刊。中心圖書館現有韓國朝鮮學研究方面的專業書籍近萬冊,是國內韓國朝鮮學研究方面具有較大影響的專門圖書館。
中亞研究中心
俄羅斯中亞研究中心成立於2005年,現任主任為趙華勝教授,副主任為楊心宇教授、唐朱昌教授,目前共有研究人員10名。
中心主要研究方向有:俄羅斯中亞政治和外交、中俄關系,中國中亞外交、上海合作組織、轉型經濟、俄羅斯法律等。
上合組織研究中心
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成立於2005年,是目前國內教育部直屬的惟一一家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承擔與上海合作組織有關的課題,組織相關研究。中心現任主任為趙華勝教授。俄羅斯中亞研究中心、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兩者各有側重、互為補充。
歐洲問題研究中心
歐洲問題研究中心於1993年正式建立。1996年10月,為實施「中歐高教合作項目」,根據教育部要求進行改組。該中心著重組織和開展對歐盟與歐洲一體化的經濟、政治、法律、社會文化及內外關系等方面的研究與教學,逐步建成為歐洲問題的研究基地、教學基地、學術交流基地與信息資料基地。
中心現任常務副主任為丁純教授,副主任為陳志敏、胡榮花教授。下設綜合、經濟、政治、法律、社會與文化6個研究室,集合校內各學科研究人員30餘人。中心特聘教授梅兆榮大使任主席並主持「大使論壇」,戴炳然、伍貽康、燕爽教授任副主席。
歐洲中心政治部
歐洲問題研究中心政治部成立於2006年,現有專職在編人員3員,現任主任為陳志敏教授。歐洲問題研究中心政治部與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為兄弟單位,與中心其他成員進行合作,舉行會議和開展課題研究等。同時,它和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進行一定程度的合作,如積極參與其部分教學工作。歐洲問題研究中心政治部主要研究與歐盟(歐洲)政治有關的問題,包括歐洲內部政治與社會問題、歐盟外交與安全問題及歐洲政治文化問題等。
北歐中心
北歐中心成立於1995年,是由復旦大學、北歐亞洲研究所和丹麥、芬蘭、挪威、瑞典和冰島25所大學合辦的一個合作平台,是中國與北歐學者、學生交流與合作的紐帶。
北歐中心的活動主要包括:1)為中國和北歐的學者就雙方共同感興趣的主題組織培訓、研討會、學術會議;2)為從事北歐研究的中國學者和學生和從事中國研究的北歐學者和學生提供教學;3)為北歐商業團體組織安排在上海的活動和課程。
現任董事會、理事會主席由芬蘭坦培雷大學校長Krista Varantola女士擔任。復旦大學外事處處長陳寅章教授自1995年北歐中心成立以來一直擔任中心的常務主任。
中國外交研究中心
中國外交研究中心成立於2007年6月14日。中心主任由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任曉教授兼任。中心現有專職研究人員3名,兼職研究員5名。中國外交研究中心主要從事中國當代外交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中心的主要活動包括:主辦「外交官駐所研究」項目;參與舉辦「大使論壇」;邀請國內外相關人士舉辦學術講座;組織召開學術會議以促進學術交流。中心並出刊中國外交研究工作論文系列。
國際組織研究中心
聯合國與國際組織研究中心成立於2007年6月14日。聯合國前副秘書長、中國聯合國協會會長陳健大使擔任中心主任,張貴洪教授擔任中心執行主任。
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國際組織與國際安全、聯合國維和行動、聯合國與中美關系等。
中心設有復旦「聯合國研究論壇」(FUNS),邀請聯合國官員和學者不定期來中心演講。中心招收國際組織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和碩士生。
南亞研究中心
南亞研究中心於2007年6月成立,杜幼康教授擔任主任。中心現有專職研究人員2人,並聘請多名校內外南亞問題專家為特邀研究員。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冷戰結束後的南亞政治、經濟、外交和安全問題,美國對南亞的政策,中國與南亞國家的關系等。
巴基斯坦研究中心
巴基斯坦研究中心成立於2009年10月,由巴基斯坦政府與復旦大學合辦,並得到巴基斯坦政府資助,旨在促進中巴高層次學術交流與合作。
拉丁美洲研究室
拉丁美洲研究室於1964年2月成立,先設於歷史系,2001年11月並入新成立的國際問題研究院。現有專職研究人員1名,兼職研究員5名,外籍客座研究員1名。現任主任為朱鴻博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拉美國際關系,拉美政治,中拉關系,美拉關系,拉美近現代歷史等。拉美研究室先後出版譯著21部;專著6部;合作編寫辭書、年鑒等7種。

Ⅷ 復旦大學國際金融系的簡介

包含專業
1 會計專業(含企業會計與稅務方向)
2 財務信息管理專業
3 金融管理與實務專業
4 投資與理財專業
培養目標
金融學專業對本科生的培養目標是要求學生具備金融方面、特別是國際金融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及處理銀行、證券、投資與保險等方面業務的基本能力,熟悉國內外有關金融政策和法規,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具備突出的外語能力和計算機技能,並能在國內外銀行、證券、投資、保險及其他經濟管理部門和企業勝任與國際金融相關的各種工作。
大事記
1983年設立國際金融本科專業,
1984年開始招收國際金融專業本科生;
1992年,國際金融系成立,並成為國際金融專業碩士點;
1993年,該系開始招收保險學專業本科生;
1994年,該系成為國際金融專業博士點,開始招收投資學、保險學專業本科生,人事部在復旦大學設立國內第一批應用經濟學(金融學)博士後流動站;
1998年,按照教育部有關高等學校專業目錄調整的要求,該系將國際金融、保險學和投資學3個本科專業合並為金融學專業;
1998年,復旦大學將金融學列為全校重中之重建設的9個學科之一,加大了在經費和師資方面的建設力度;
2001 年,復旦大學金融學科被教育部列為金融學6個國家級重點學科之一。
因此,作為國家級重點學科,復旦大學是國內同時擁有金融學學士、碩士、博士和博士後培養資格的少數高校之一。
在教學方面,該系教師主持和參與了教育部重點課題——面向21世紀金融學教學與教材改革以及新世紀金融學教育與教學改革工程的研究與實踐,出版了國內第一套金融學專業的研究生教材。該系的教學成果以及出版的教材先後多次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上海市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上海市優秀教材一等獎以及其他省部級教學獎勵。
在科研方面,該系教師主持並出色完成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資助基金、科技部、中國人民銀行總行、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基金等國家和省部級課題,上海證券交易所、交通銀行總行、中國工商銀行、上海銀行等委託的企業課題,以及福特基金會等國際合作課題,並獲得了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勵。

閱讀全文

與復旦大學國際金融研究中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