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學業 > 上海作為國際金融中心

上海作為國際金融中心

發布時間:2021-01-28 03:05:42

1. 上海什麼時候成為國際金融中心

等中國的人才里出現真正的金融人才,等中國人真正懂得金融是怎麼回事
等上海的老百姓都能看透巴菲特索羅斯這些金融老狐狸的嘴臉的時候
上海才具備可能成為全世界的金融中心的資格

2. 2020上海能否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呢

上海肯定會成為國際金融中心。據說香港的東亞銀行總部就要遷到上海的陸家嘴。

3. 上海建立國際金融中心對這個地區,這個國家會產生哪些影響建立國際金融中心需滿足什麼樣的條件

我想對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會有很大的一個刺激作用,另外對這個城市的膚色也是有很大的很大的一個效應,數碰另外上海市國際型大都市他的影響力讓跡在國際上也是很大的,所以上海建立國際金融城市,對整個國家的經濟建設的發展會取得很大坦畢並的一個發展的一個成就

4. 從金融法角度談上海為什麼不能成為國際金融中心

暈了 樓主的這個滿意回答純屬扯淡,中國發改委早已公布了上海在20年內組建成並開始運行國際金融中心並且這也是中國政府力協的項目,既然有政府的協助,自由兌換能成為問題?別人100年發展不起來的東西中國用了20年..這已經是奇跡了 金融中心?一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系的中國難道沒有這個能力嗎?看看最新的美國華爾街日報吧 別只抱著一個時期的信息簽定上海..並且中國政府的這個意願 已經得到了紐約和倫敦的支持!放心吧 上海成為金融中心以成定局 只是步驟問題,其他的就不說了 世界少不了上海 就象世界現在離不開中國一樣。中國的成績有目共睹。

5. 為什麼上海發展那麼好經濟條件在國內那麼優越卻沒有成為世界級的國際金融中心

最近的電視新聞又在說上海要建立國際金融中心,又給大家描繪一幅壯麗的圖畫,使很多上海人心潮澎,又激動了好一陣子。記得從92年就開始說要建國際金融中心,那時說法是一個龍頭三個中心了,彷彿要快17年了,當時說在2010年要初步建成國際金融中心,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差距越來越大,東亞的首爾也提出建立東北亞金融中心、還有中東的迪拜、印度的孟買,上海除了高樓多一些外,卻發現競爭對手越來越多。不知道領導們是如何思考的,為啥進度如此慢?宣布了一次建設國際金融中心,過了10多年後再宣布一次,本身就是一個笑話,難道到2020年再宣布一次爭取到2050年將上海建設成國際金融中心?
為啥與主觀願望有如此大的距離?請問目前中國的金融中心到底在那裡,在上海嗎?不是,是在北京,北京才是實質上的金融中心,金融中心不是看證券公司的店面數有多少,銀行的營業網點有多少,存款有多少、貸款有多少,而是要談這個金融中心的輻射范圍有多大,國際金融中心就是輻射整個地球,要看這個中心的一舉一動有多大的影響。可以說目前的上海金融輻射范圍半徑還沒有到南昌的距離,除了上證指數外也沒有啥可以輻射的,我們看到中國的很多金融信息來自北京、很多金融決策來自北京,北京的一個聲音影響著全中國,而上海與南京、杭州一樣僅僅是一個決策的執行者,上海僅僅在金融數量的指標上比其他地區指標數好看一些罷了,比如外資銀行的數量多一些,證券市場的規模大一些,但外管局、證監會、保監會、央行、四大國有銀行及其他商業銀行無一例外的扎堆北京。上海的總部只有可憐的交行與證交所、外匯交易中心,剩下的就是區域性的浦發銀行。這樣尷尬的局面還在說要建設國際金融中心,還說是國家戰略、國家支持,各大總行都不支持上海,而情願留在北京,上海只是中國大陸區域性的金融中心,還在高調宣布要建立國際金融中心,上海在國際金融上有話語權嗎?沒有,這個真的沒有!再看世界頭號金融中心有多少銀行總部?有比較才知道是差距。
有的人老是說上世紀30年代上海曾經是國際金融中心,沒有錯,但30年代的金融中心是宣布出來的嗎?30年代的上海金融中心絕不可能在上海再現了,不要忘記那時的首都在南京,南京僅僅是個政治首都,而當時的四大家族所掌控的交通銀行、中國銀行、農民銀行的總行無一例外的都在上海,就是宋子文和孔祥熙也在上海住,並不在南京住,上海還有非常多的民營銀行的總行如鹽業銀行、金城銀行等等,還有很多的保險機構的總部、那時的友邦保險的總部不在美國,而在上海,那時的上海首先是個國內的金融中心,才當之無愧的成為遠東最大的金融中心,是水到渠成的事。
金融中心不是宣布出來的,宣布出來的肯定不是金融中心。
目前所謂的國家支持,僅僅是小打小鬧的來幾個不痛不癢的所謂政策,根本起不到決定性的作用,治標不治本,金融中心還是畫餅充飢或空中樓閣。國際金融中心不是口號喊出來的,樓建的再高有啥用,上海真正建立起國際上所承認的國際金融中心,起碼等到央行總部及工商、農業、建設、中國銀行搬遷到上海、外匯管理局、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等一大批中國金融機構的總部搬遷到上海以後要談的事,他們的到來才能說明上海有金融的聚焦功能,才能匯聚成一個中心,要等到許多的金融政策的頒布與制定在上海發出聲音的時候,要等到全國的主要經濟報刊與電台追蹤報道上海所產生的經濟信息的時候,那時也僅僅是國際金融中心的起點,而不是建成,他還需要發展,因為僅僅是國內的金融中心,離國際的金融中心還很遠,單單制度建設就夠審批一陣子了,其他再高調宣布多少年建成國際金融中心都是黃粱一夢。
請問中央會同意將這些決策制定者的總部搬遷到上海嗎?假如就總部搬遷都下不了決心還算是支持上海建立國際金融中心嗎?上海人說要建立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才不會急了,我們自己卻在安慰香港,認為香港很急,面臨上海的競爭,需要香港自己要進步,真是笑話,為什麼,因為他們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他們知道中國的金融中心還是在北京不是上海,而北京的金融中心也是個政策性中國金融中心,大陸的金融中心被分散了,沒有集中優勢,就是深圳還是將招行、平安等牢牢抓在手裡不放。上海利用外資建造環球金融中心已經受到外地網民的一片反對聲,認為上海的發展是吸了全國的血,上海進行世博建設,也同樣是一片反對聲,認為上海是利用中央政策在搞建設,是利用全國的力量在做上海文章,請來看看中央宣布上海建金融中心上海之外的網友反應就知道了,上海還能要求北京什麼

6. 對比紐約,上海在建立國際金融中心的過程中還有那些方面需要提高

答:上海在建立國際金融中心的過程中具體可以在以下五個方面加以提高:
第一,大力提高金融市場證券化程度。雖然我國10多年來金融市場的飛速發展使得金融市場證券化程度大大提高,但和國外相比我國的金融市場資產證券化比重仍然很低。 當前,應將信貸資產證券化、融資性票據及企業債券市場的試點作為金融市場資產證券化的突破口,利用上海現有的市場體系,形成一個全國統一的、多層次、面向所有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涵蓋全社會投資者的市場。
第二,大力推進金融市場產品高級化的進程。金融市場競爭的核心是產品的競爭,伴隨著新的金融產品出現,金融市場將會不斷得到發展。隨著我國金融混業經營的程度提高,市場和客戶對產品的需求特點較以往有了顯著的轉變,必須於致力發展技術含量高的復合型金融產品,並從多方面促使上海從大宗產品定價、保值中心向金融衍生產品中心過渡,使其盡早建成以金融衍生產品交易為主的綜合性金融市場。
第三,加快金融市場一體化的步伐。金融市場的一體化是指監管原則的統一性、市場發展的均衡性及資金流動的無障礙性,市場效率提高的同時,市場功能得以充分發揮。隨著金融創新與新型金融產品的出現模糊了金融分業的概念,資金的橫向流動在不斷打破分割的金融市場,各個市場及市場管制者之間的相互依賴性增強,各金融市場業務與監管政策傾向趨於一體化,其結果是金融市場的協調發展,逐步加強金融市場一體化就變得越來越重要。 第四,大力推動金融市場國際化。隨著2006年我國金融業的全面對外開放,上海金融市場將在更大程度上融入國際金融市場體系,上海金融市場應通過引入各種有效的漸進式金融市場開放工具逐步實現金融市場的國際化。
最後,應該完善金融市場法制建設。法律體系的效率和金融規范管理是發達金融市場最重要的條件之一。上海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國際金融中心,其金融市場的發展對立法的需求也先於全國其他地區。考慮到我國立法周期性較長,建議國家就上海金融中心進行單行的、階段性專門立法,授權上海市人大或市政府對金融創新制定地方性規范,在法定許可權內加強金融相關配套的地方立法,擴大國家駐上海金融管理部門的授權。

7. 上海為什麼能成為國際金融中心

上海具有輻射周抄邊地區的巨大潛襲力 上海作為歷來的內外經濟接軌的重要樞紐,其周邊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流域經濟,它不僅是太湖流域經濟,而且是長江流域經濟。現代交通的發展,使它既可以輻射到周邊的蘇州、無錫、常州等長三角地區,也可以一直延伸到中西部的武漢和重慶等地區,把大半個中國帶動起來。因此,經過上海為中國發展提供的資本,要比經過中國其他城市的都多。在服務於全國經濟特別是長三角及長江流域的經濟發展中發揮著日益顯著的積極促進作用。從國外主要的國際金融中心的形成過程看,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大都先是該國的國內金融中心,然後再進一步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上海現已是境內最大的金融城市,是內地當之無愧的金融中心。

8. 上海成為國際金融中心

上海

期待能成為東方的曼哈頓

上海震業長城企業咨詢有限公司的王震寰董事長對上海建設亞太國際金融中心表示了樂觀而謹慎的態度。

首先他認為,上海要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必須依託本土化經濟的發展,上海不是被割裂的上海,而是整個中國的上海,以強大的內地經濟作為後盾,上海才有可能發展成一個國際金融中心。這一點很關鍵,這是內因。

從外部條件來看,花旗、匯豐、渣打、東方匯理、荷蘭銀行等19家外資銀行都不約而同地選定其駐上海機構為主報告行。當中國成了世界上主要的資本輸出國之一時,上海就會自然成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目前國外看好上海,這是非常可喜的現象。

從目前的上海金融情況來看,上海已形成了一個集證券交易所、黃金交易所、外匯交易中心、全國過比拆借市場、鑽石交易所各大金融要素市場於一身的金融市場架構,加上林立的中外資銀行、保險公司,上海人已經開始夢想,期待這個城市能成為東方的曼哈頓。

上海作為中國金融中心的優勢是她巨大的經濟腹地和她曾是遠東最大的金融中心的輝煌歷史。上海自己的經濟實力和她的經濟腹地是香港都無法比擬的,這是上海最大的競爭優勢。

但同時,加拿大經濟技術促進會海外事務部的張仁泰部長認為,目前上海融資環境仍然存在不足,張說,首先是缺乏創業投資家。張認為,融資環境包括外環境和企業內部環境,而全球化企業是全球化金融的重要支撐,必須要吸引一大批的創業投資家。

上海金融的對外開放度與對內開放度都有待進一步提高,利率與匯率的市場化尚待深入,貨幣市場建設相對滯後,金融市場的流動性低、轉換力弱,監管人員的素質與監管技術水平需要提高,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的透明度不高,金融信息化包括銀行IC卡的推廣進展不快,金融中介機構明顯不足,高素質的金融人才嚴重缺乏,所以,上海要成為國際金融中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物競天擇,強食弱肉。中國上海與香港掙搶國際金融中心。。。競爭有輸有贏,沒有什麼別的地方肯定不幹的問題。
探索農民工在歷史現階段的作用,才能正確認識城市裡面的農民工。農民工的作用,可以從他們對城市的發展的作用來認識,也要考慮這些農民工從城市回到農村後對農村發展的作用,以及農民工在我國城市化進程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首先農民工對城市發展建設的作用。多年來,我國城市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一條條街道寬廣美麗,一片片草地綠茵綿綿登登都離不開農民工的強大功勞啊。就像城市的很多家庭所需要的保姆、維修工和衛生鍾點工,大部分就是從農村來的農民工。為大城市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實乃好事。
我國城市化水平比較低,促進提高城市化水平是我們時時刻刻工作之一。
大量的農民工到城市發展,成為城市的一個組成部分,如果我們規范管理好這些農民工,給他們一個平等的競爭平台,那些有一技之長的人就會在城市裡站穩腳跟,成為城市人,這樣就自然提高了城市化水平,這總比漫無邊際把某個地方的農民一夜之間全變為城市居民來得切實可行。所以,只要我們對農民工規范管理,給他們一個公平競爭的平台,並從戶口管理和子女入學方面給農民工一點關注,那麼農民工的發展可能就是我國城市化發展的一個有益嘗試,更是一個良好契機。
我們應該應用辯證的眼光來看待農民工,千萬不要瞧不起他們,這是錯誤的行為。

9. 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是香港還是上海,上海能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嗎

上海也許能取代香港,注意是也許,而且還不知道是猴年馬月,連能威脅到香港的新加坡和東京都不敢說一定能超過香港,要不然去年佔中共產黨早對香港下手了,別被官方洗腦,目前金融中心前三甲:紐約、倫敦、香港,被稱為紐倫港

10. 上海什麼時候回成為國際金融中心

如果以london與new york為樣版分析金融中心城市應具備基本的要素,包括法律體系的制定權,金融決策權,金融信息高度集中,完善的金融市場,資本的跨境自由流通,區域經濟體的融資中心(區域金融中心)或全球性的企業融資中心.
不可否認上海有完善的金融市場包括各類交易所,但是作為金融中心實質的要素------法律體系,金融決策權,金融信息全在北京.而資本的跨境自由流通只有香港具備.
上海現在只是長三角的區域金融中心.嚴格來說就連中國的金融中心都不是,金融中心城市的本質是要服務於實體經濟的,眾所周知企業有兩種融資途徑:1直接融資(發行股票) 2間接融資(銀行借款).事實上北京控制著全國80%以上的信貸資金,而能為企業提供直融的股票市場,其發行審批權也在北京,上海只是個交易所,其背後的職能包括對其自己的監管都在北京的中國證監會.
上海依靠天然港口和政策優惠一度是中國經濟的龍頭,但隨著全國其它區域的崛起,使得上海的在全國經濟的領軍地位開始動搖,連續多年建設金融中心的道路上也無法沖出"長三角".使得上海當局又開始向中央要政策,而中央的一句"支持"又能給上海帶來什麼實質的東西呢,要是真能還用等到今天,無非就是為大局穩定,再鼓勵上海做一些金融創新.真正的金融中心一定是由市場選擇的.
就中上海提出這些"長遠"的目標和口號的同時,北京也在積極推進著金融產業的發展,為自己的劣勢----金融市場做著一系列的變革,而香港更是向中央提出人民幣的香港法定貨幣地位,以使得香港金融市場更親近大陸.10年後誰是金融中心,大家自己分析吧.

閱讀全文

與上海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