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各國對這次金融危機的措施以及實施前後的對比的資料最好是PPT格式
2007年-2009年環球金融危機,又稱世界金融危機、次貸危機、信用危機,更於2008年起名為金融海嘯及華爾街海嘯等,是一場在2007年8月9日開始浮現的金融危機。自次級房屋信貸危機爆發後,投資者開始對按揭證券的價值失去信心,引發流動性危機。即使多國中央銀行多次向金融市場注入巨額資金,也無法阻止這場金融危機的爆發。直到2008年9月9日,這場金融危機開始失控,並導致多間相當大型的金融機構倒閉或被政府接管。
在2008年年底,各國紛紛採取救市措施:
1,中國
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降到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在全球需求疲軟的情況下,製造業出口減緩,工廠出現大規模裁員。中國推出4萬億人民幣的巨額經濟刺激計劃,主要用來刺激樓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項目,其中包括給陷入困境的出口商的減稅的措施。
2, 英國
英國首相和財政部長都認為英國的經濟可能已經陷入衰退。英鎊跌至6年來的最低水平,零售銷售4年來首次下降。一個630億美元的紓困計劃給銀行業提供了一些幫助。
3, 美國
在美國的一些地區,房價暴跌了40%,2007年8月信貸危機以來,已經有近百萬家庭因無力償還貸款被銀行收回了房子。美國政府向金融系統注入近3萬億美元的流動資金。繼2月推出1680億萬美元刺激計劃之後,美國第二次金融救市計劃或將出台。
4, 俄羅斯
天然氣和石油出口價格的下降以及投資者對於俄羅斯對喬治亞的軍事接管的擔心,致使股市大跌。由於俄羅斯的外債超過國家資產,俄羅斯的銀行在此次信用危機中遭到的打擊尤為嚴重。俄羅斯央行給金融機構提供500億美元的貸款措施,其財政部長表示將提供更多資金。
5, 沙烏地阿拉伯
歐佩克10月減產對沙烏地阿拉伯的打擊最為嚴重,該國表示它不能在承受進一步減產。石油價格下降阻礙了該國的經濟發展,並使其一些公共建設項目不能繼續下去。與此同時,沙烏地阿拉伯的糧食和住房的費用也在大幅上升。
6, 南非
貴金屬價格下降,使南非的黃金和白金等金屬出口受創。當地食品和電力價格飛漲,引發嚴重的通貨膨脹。3月,南非的失業率創7年來的最低水平,但隨著經濟的放緩,失業率正在回升。
7, 冰島
在全球金融危機中,冰島這個小國幾乎陷入完全經濟崩潰。10月,冰島的股市狂跌,中央銀行倒閉。過去6個月,冰島克朗兌美元貶值近50%。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供21億美元援助資金給冰島,但她還需要40億美元以上的資金。
8, 印度
消費者對黃金的需求,通常會在印度的排燈節期間劇增,不過目前卻跌了20%,這預示著麻煩將至。2008年,印度的外債擴大到其國內生產總值的3.6 %。10月,印度央行向金融機構貸款374億美元。
9, 日本
10月,日本的股市創26年新低,政府7年來首次減息。日本還推出了2750億美元的刺激方案,包括向中小型企業貸款以及給予業主現金回報等內容。
10,巴西
巴西的經濟對石油十分依賴,原油價格的大幅下跌對這個國家的打擊巨大。受該國石油巨頭巴西國家石油公司的拖累,巴西的股市也遭受巨大損失。巴西貨幣里爾貶值了35%。
11,德國
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德國第三季度陷入衰退,GDP下滑0.5%。官員預期2009年德國經濟不會出現增長。消費信心指數降到負值,為-53.5,而其歷史平均水平為27.1。德國政府將推出6420億的拯救銀行系統的方案。
② 有什好的與經濟有關的好話題 能做ppt用的除了金融危機 還有沒有別的啊
股市,基金,理財,銀行信貸好多啊
③ 求一篇關於08年經濟危機的演示文稿PPT
經濟危機演講稿
一、危機中的恐懼與機會
什麼是危機呢?如果從漢字構造的角度來考量的話,可以發現很有意義的啟示。「危」字為會意字,如果用小篆書寫,可以明顯看出「危」字的最上部分是「人」,中間是山崖,整個字形就像是一個人站在山崖上。《說文解字》中是這樣解釋「危」字的:「在高處而畏懼」。
一般人站在懸崖上都會感到恐懼,這是人的天性,但是我想請諸位仔細考慮,人站在山崖上有危險嗎?沒有!只要你自己不往下跳,你可以在懸崖上永遠站著。而且因為你站得高,視野開闊,只要拋棄恐懼靜下心來,總能找到退路,說不定還會發現千載難逢的機會。
什麼是危機,我認為危機就是人站在高高的懸崖上,要麼戰勝恐懼發現機會取得突破,要麼被自己的恐懼所控制、煎熬,最終自己跳下懸崖。因此,危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遭遇危機後作出錯誤的決策。
二、危機中的軟與硬
那麼應如何應對危機呢,一千個危機可能會有一千種解決辦法。但成功應對危機卻並非沒有原則可循,關鍵是處理好軟與硬的關系。也就是俗話所說的軟硬兼施。陳水扁當選台灣「總統」後,不斷製造矛盾和沖突。針對台海危機,黨中央採取的策略就是軟硬兼施,一方面於2005年通過的《反分裂國家法》,明確「國家得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扞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另一方面又通過進口台農水果、送熊貓入台等一系列民間活動增進兩岸了解,緩和兩岸關系。
三、公益行為與經濟危機
《周易》中談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句的意思是說,積累善德的人,後世一定有享不盡的福。拋開因果報應以外,這段話正表現了老百姓希望「好人有好報」的樸素思想。
同理,當一個有社會責任感、有愛心的企業遭遇危機時,社會是不會漠然視之,見死不救的。關鍵是公益行為必須發自內心,必須作在平時,必須持之以恆。如果等到危機已經到來,再想通過所謂的「公益行為」涉險過關,往往為時已晚。
四、企業家應如何面對錢財與公益
對在座的大多數企業家來說,銀行戶頭里再多幾個零對我們的生活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我們已經完成了從無到有的原始積累,已經體會到了創業帶來的享受和快樂。那麼,如何繼續超越自我,實現自己的價值呢?我覺得「從無到有,是件快樂的事。而從有到無,同樣是種快感。」如何實現這種「從有到無的快感」呢,服務社會、熱心公益就是最好的辦法。
《道德經》中曾提到,「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意思是說,聖人沒有私藏,盡其所有來幫助人民,自己反而更富有;傾其所有給與人民,自己財富反而更增多。我們不奢望作聖人,但應該盡可能地多做一點事情,為了社會和諧,也為了我們心靈的充實。
---------------------------------位領導、朋友們:這個新年看上去似乎並不那麼令人樂觀。在西方,金融危機的陰雲仍在聚集;在中東,短暫的和平被空襲打破;在南亞,一度緩和的局勢又驟然升溫;還有剛剛平息的希臘騷亂和再次出現在曼谷街頭的示威人群……世界看上去真的有些讓人擔心。 面對局勢不那麼明朗的未來,我們需要的可能不是准確地預測未來,而是准確地把握現實,認真地回顧成功的經驗。當今世界仍然處於進步之中,和平與發展還是主流。從經濟層面
(根據你自己情況可以刪改,加上08年字樣,我沒油箱就不發你油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