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互聯網消費金融的主要風險是什麼
在消費金融領域,一般都分為都分為貸前、貸中、貸後三個環節,欺詐識別和信用評估是至關重要的兩點。大數據風控平台神州融認為,互聯網消費金融面臨兩大突出風險。
一是操作風險,主要包括由於客戶欺詐行為而帶來的欺詐損失和信息系統操作失誤、缺陷、攻擊而帶來的風險;
二是信用風險,主要是因次級信用群體帶來的直接損失。
這就需要在發展互聯網消費金融業務時更加註重風險控制,通過制定和設計更科學的風控政策和風險模型,建立強大的信用評分和決策系統、反欺詐系統以及催收管理系統,同時加強核心信息系統自主研發能力,加強系統安全監測和內控管理,實現風險能控、可控、易控。這兩個風險可以通過大數據風控有效降低,進而挽回不必要的損失。
⑵ 互聯網消費信貸的發展及風險分析
—— 以下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消費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2014年到2019年我國互聯網消費信貸規模快速擴張,從187億元上升至接近16.3萬億元。在監管政策的不斷完善下,互聯網消費信貸市場也進入了規范發展的階段。但目前市場上的消費貸產品同質性仍然較高,集中於購物、旅遊等消費場景,未來有待進一步細化。從互聯網消費信貸模式來看,輕資產助貸模式已經成為了互聯網巨頭消費貸款主要模式。
規模快速增長
互聯網消費貸指的是金融機構、類金融組織及互聯網企業等藉助互聯網技術向消費者提供的以個人消費(一般不包括購買房屋和汽車)為目的,無擔保、無抵押的短期、小額信用類消費貸款服務,其申請、審核、放款和還款等全流程都在互聯網上完成。與傳統消費金融相比,互聯網消費金融業務資金成本更低,同時審批效率更高,在大數據和金融科技的幫助下能夠進一步減少信息不對稱問題。我國互聯網消費信貸規模從2014年的187億元上升至2018年的9.1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370%,2019年我國互聯網消費信貸規模約在16.3萬億元左右。
⑶ 因為違反徵信規定馬上消費金融遭到怎樣的處罰
央行重慶營業管理部披露了對馬上消費金融的處罰決定,版決定對馬上消費金融處以39萬元的罰款。
行政權處罰信息公示表顯示,馬上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馬上消費金融」)因違反《徵信業管理條例》第四十條規定和第四十一條規定以及《個人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管理暫行辦法》第三十九條規定,中國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依法對該公司罰款39萬元。
這是馬上消費金融首次遭到央行處罰,也是首個消費金融公司因徵信問題被罰。此前,北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因違規發放貸款等問題被銀監會處以人民幣罰款150萬元。
資料顯示,馬上消費金融是一家中國銀監會批准設立的持有消費金融牌照的全國性金融機構,注冊資本13億元,第二批持牌的消費金融公司之一。
據了解,《徵信業管理條例》由國務院於2013年1月21日頒布,自2013年3月15日起實施。《徵信業管理條例》的頒布實施,解決了徵信業發展中無法可依的問題,彌補了徵信行業法律監管的空白。
⑷ 互聯網消費金融主要的風險有哪些未來監管的 重點是什麼
互聯網消費金融的主要風險在於過度舉債消費,導致的逾期增加。
⑸ 信用風險成互聯網金融最大風險點是怎麼回事
分析人士認為,風險防範將是今年互聯網金融行業規范治理的重中之重
「在金融監管體制與金融市場秩序不斷完善的未來,我們有理由期待,歷經整治和規范的互金行業風險系數將大幅降低,互金風險防火牆機制將為廣大金融消費者提供更為安全穩健的投融資環境。」唐學慶表示。
⑹ 如何防範互聯網金融風險
互金協會建立開始就制定了三個目標:服務監管、服務行業、服務社會,即貫徹執行國家金融政策,更好為實體經濟服務,更好防範金融風險和更好推動深化金融改革。
首先要做好一些基礎設施的建設,包括統計監測、風險預警、信息披露以及信息共享等項目的建設,為監管部門提供地區、項目和企業經營狀況的基本信息。
李東榮:首先要認識到,遵守信用是從事金融業務的最本質要求,也是防範金融風險的一個重要環節,所以國家一直在推動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協會也一直致力於推動信用信息共享,推動市場化個人徵信機構的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和市場化個人徵信機構建立對於我國個人徵信市場建設具有非常現實和緊迫的意義,首先,從借款人的角度看,通過信用信息共享能夠使放貸機構更好的了解借款人的信用狀況,對其合理的小額、分散的資金需求,在信息對稱情況下及時發放借款,滿足個人借款的合理需求,有助於普惠金融目標的實現。第二,從放款人的角度,通過信用信息共享以及市場化個人徵信機構的建立,貸款人能夠准確的迅速的判斷對方的信用狀況,可以更加迅速准確做出貸款決策,並有效降低借貸管理成本。第三,信用信息共享機制和市場化個人徵信機構的建立,有利於規范個人徵信行業的發展,依法保護個人隱私。
⑺ 互聯網金融徵信體系的不成熟會引發哪些問題
個人信息保護問題突出,未經個人授權泄露個人信息
採集信息不全、不準確、不及時等,影響對個人信用的判斷,容易以偏概全
⑻ 十大互聯網金融陷阱風險有哪些呢
一、龐氏騙局:披抄著亮襲麗外衣的「拆東牆補西牆」老牌金融陷阱
二、虛擬貨幣:比特幣引發各種緊跟風口的新潮騙局
三、消費返利:偽裝公益消費的網路傳銷陷阱
四、違法P2P平台:高利率誘惑的虛假標的
五、消費金融套現:網購平台的信用額度已成非法吸錢產業鏈集中地
六、借款傭金:「借款傭金」成最常見的網貸詐騙形式
七、「套路貸」:受害人債務成幾何式增長
八、網貸手續費:專盯急需貸款人群騙取手續費、傭金
九、釣魚網站:仿冒真實網站地址或頁面
十、網路外匯理財:高大上包裝之下的投資平台易設陷阱
⑼ 互聯網金融有哪些風險
現在的各種貸款公司都起了一個響當當好聽的名字,但是背後確干著齷齪見不得人的勾回當,答所以奉勸大家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千千萬萬對待網貸和一些平台的貸款慎之又慎,能不碰的盡量千萬別碰,好好的過好自己的生活,好好的對待自己的家人朋友,真正的家人朋友不會因為你的貧窮而不喜歡你,只要自己還有一顆上進的心無論能否成功都值得稱贊。再說一次千萬不要為了虛榮而提前消費不要掉入這個社會的陷阱那將是無底的深淵。珍重愛你的人,珍愛你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