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助:一道國際金融的購買力平價理論的題~~
若中國發生通脹,則根據新的購買力計算
8000*110%/107440≈0.0819
故新匯率為100yen=8.19RMB
B. 購買力平價學說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如A國貨幣的購買力是,而B國貨幣的購買力是1/PB,那麼在均衡條件下,兩種貨幣的相對值應當反映它們的相對購買力
C. 簡述購買力平價理論和利率平價理論的核心思想
購買力平價理論:貨幣的價值在於其購買力,因此不同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取決於其購買力之比。也就是說,匯率與各國的價格水平之間具有直接的聯系。購買力平價有兩種形式,即絕對購買力平價和相對購買力平價。絕對購買力平價從靜態的角度考察匯率的決定,說明的是某一時點上的匯率取決於兩國貨幣的購買力(或物價水平)之比。相對購買力平價從動態的角度考察匯率的決定及變動,說明的是某一段時期內兩國貨幣匯率的變動取決於兩國貨幣所代表的購買力(或物價水平)的變動率之比。實際上,相對購買力平價是在絕對購買力平價的基礎上考慮了兩國貨幣的通貨膨脹水平的影響。購買力平價說的假設前提是一價定律成立。
利率平價理論:在兩國間利率存在差異的情況下,資金將從低利率國流向高利率國去獲取較高的收益。但是投資者在比較金融資產的收益率的時候,不僅考慮兩種資產利率提供的收益率,還要考慮兩種資產由於匯率變動所造成的收益變動。套利者為了規避匯率風險,往往將套利業務與掉期業務進行。即投資者將資金調往高利國獲取利差的同時,賣出遠期高利率國貨幣,買進遠期低利率國貨幣。結果造成遠期外匯市場上高利率貨幣貼水,而低利率貨幣遠期升水。隨著這種套利活動的不斷進行,遠期價差就會不斷擴大,直到兩種資產提供的收益率完全相同,這時遠期匯差正好等於兩國利差,利率平價成立。利率平價說在描述匯率與利率之間的關系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忽視了外匯管制、交易成本、投機等其他因素的影響。按照利率平價去預測遠期匯率往往與實際情況有一定程度的差異。
D. 國際金融問題,購買力平價說,如下圖題所示,以本國物價比外國物價不需要換算貨幣單位么這個1.15是
這里的表示歐元兌美元的比例
E. 幫忙求解一道題,關於國際金融購買力平價,想要詳細解釋。
供你參考。
(1),2010年英鎊與美元的匯率應該處於大致1:2的水平。1英鎊換2美元。
(2),如果匯率還是1英鎊=1美元,英鎊被低估了。
F. 國際金融簡答題 絕對購買力平價和相對購買力平價的異同
絕對購買力平價認為:抄一國貨幣的價值及對它的需求是由單位貨幣在國內所能買到的商品和勞務的量決定的,即由它的購買力決定的,因此兩國貨幣之間的匯率可以表示為兩國貨幣的購買力之比
相對購買力平價理論強調,即期與遠期之間的通貨膨脹率差別必須等同於這個期限內匯率的差別。如果不一致,就會出現套利情況,直到匯率調整到兩者一致為止。在實際應用中,計算購買力平價可以用消費者物價指數、批發物價指數或GNP縮減指數表示物價水平。
G. 簡答題:評述購買力平價基本內容
購買力平價是決定匯率學說之一,它的理論基礎是貨幣數量論。
(l)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金本位制崩潰,匯率波動劇烈,鑄幣平價說和外匯供求說已經無法解釋匯率的決定,於是瑞典人卡塞爾提出購買力平價說。
(2)購買力平價說包括絕對購買力平價說和相對購買力平價說。絕對購買力平價說指在每一個時點上匯率取決於兩國一般物價水平之比。相對購買力平價說是指當兩國都有通貨膨脹時,名義匯率=過去的匯率×兩國通貨膨脹之比。
(3)如果有甲、乙兩國,甲國有通貨膨脹,而乙國的物價不變,那麼,甲國的貨幣在乙國的地位下降。
(4)匯率決定於兩國購買力之比,購買力取決於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取決於各自的貨幣數量。其他條件不變時,外幣的匯率和本國的物價水平成正比,與外國的物價水平成反比。
(5)購買力平價說在外匯理論中佔有重要地位。一國貨幣的對外價值是對內價值的體現。該理論在各國放棄金本位制的情況下,指出以國內外物價對比作為匯率決定的依據,說明貨幣的對內貶值必然引起對外貶值,揭示了匯率變動的長期原因。但是,它仍有缺陷:第一,從理論基礎上看,購買力平價說的基礎是貨幣數量論,卡塞爾認為兩國紙幣的交換,決定於紙幣的購買力,因為人們是根據紙幣的購買力來評價紙幣的價值的,這實際上是本末倒置。事實上,紙幣代表的價值不取決於紙幣的購買力,相反,紙幣的購買力取決於紙幣代表的價值。第二,它假設所有商品都是貿易商品,忽視了非貿易商品的存在。第三,它還忽視了貿易成本和貿易壁壘。第四,它過分強調了物價對匯率的影響,匯率的變化也可以影響物價。第五,它忽視了國際資本流動對匯率所產生的沖擊。第六,它只是一種靜態或比較靜態的分析,沒有對物價如何影響匯率的傳導機制進行具體分析。
H. 什麼是購買力平價理論的基本思想
恰好剛學了這里。
基本思想是:貨幣的價值在於其購買力,因此不同貨幣之間的兌換率取決於其購買力之比,也就是說,匯率與各國的價格水平之間具有直接的聯系。
一般形式公式:e=P/P'
I. 求教國際金融簡答題(盡量潔簡),答得好再給高分
二
固定匯率制度是貨幣當局把本國貨幣對其他貨幣的匯率加以基本固定,波動幅度限制在一定的、很小的范圍之內。這種制度下的匯率是在貨幣當局調控之下,在法定幅度內進行波動,因而具有相對穩定性。
浮動匯率制度一般指自由浮動匯率制度,是相對於固定匯率制而言的,是指一個國家不規定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的匯率的上下波動幅度,也不承擔維持匯率波動界限的義務,而聽任匯率隨外匯市場供求的變化自由浮動。在這一制度下,外匯完全成為國際金融市場上一種特殊商品,匯率成為買賣這種商品的價格。
三絕對購買力平價和相對購買力平價的異同
如果絕對購買力平價成立,相對購買力平價一定成立,因為物價指數就是兩個時點物價絕對水平之比,反過來,如果相對購買力平價成立,絕對購買力平價不一定成立,例如,基期和報告期的匯率都等於絕對購買力平價的二分之一,這時相對購買力平價成立,但是絕對購買力平價不成立。
1.絕對購買力平價說
認為均衡匯率決定於兩國貨幣的購買力,亦即由兩國一般物價水準的相對比率來決定。假設E代表匯率,Pd及Pf分別代表本國及外國的物價水準,則匯率決定於:E=Pd/Pf
也就是home country price level / foreign country price level
只是代號不同
2.相對購買力平價說
相對購買力平價認為,匯率應隨著兩國物價水準的變動而調整。
相對購買力平價能夠用來計算一個貨幣是否實際升值或貶值,只有當該貨幣在基準期處在均衡水準時才能幫助我們確定該貨幣在中止期是否低估。如果該貨幣在基準期已經大幅偏離均衡水準,僅僅根據相對購買力的計算很難斷定該貨幣在中止期是否被低估。
以用變動率的方式,將上式改為:
匯率變動率=本國物價上漲率-外國物價上漲率
St =S 0 * (1+inflation rate home )^t / (1+ inflation rate foreign)^t
這應該是還沒取微分前的計算式
四 根據蒙代爾-弗萊明模型,在資本完全不流動且匯率浮動的情況下,當國際收支出現順差時,國際收支不平衡通過什麼途徑調節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