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學業 > 國際金融報在那裡

國際金融報在那裡

發布時間:2021-02-02 12:31:15

A. 請問學金融方面從何學起我是初學者謝謝

既然是初學,建議看些基礎理論的書籍.金融開始,必學<金融學>,<貨幣銀行學><證券基礎知識>,如果面想寬一些的話,還應該包括<保險學)和<銀行學>等.因為證券,保險和銀行別譽為金融的三架馬車。

假如你只是想做股票,為做股票而學習的話,看基礎理論未免不合適,看一些實務的可能更合適.比如說,<如何炒股><如何看大盤 >等等.

www.zgjrw.com 中國金融網
www.jrj.com 金融界
還有下面這個裡面,很多
http://www.hao123.com/stock.htm
不僅能學到基礎理論知識,還能學到實務知識。

B. 在哪兒能查詢到中國上市公司歷史財務數據,要至少從現在起10年以前的

標准不一樣,會有不同的結論.
找到一些資料供參考.
著名財經雜志《福布斯》回中文版公布2006「中答國上市公司最好老闆和最差老闆」榜單,段永基、任建宏、周秀華、王立喜入選「最差老闆」,申華控股的湯琪則一舉奪魁。
《福布斯》主要的判斷標準是3年來老闆們拿了多少錢,為股東做了多少事,「性價比」如何。
根據《福布斯》提供的數據,在最近3年裡,中關村(000931)高管人均年薪36.67萬元,雖遠算不上富豪,但是和負兩位數的資本回報率一對比,這樣的年薪就有些問題。
(來源:國際金融報2006年07月10日)

C. 上海試點使用數字人民幣,比普通付款方式好在哪裡

上海試點使用數字人民幣!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於亦鳴醫生成為「嘗鮮者」,他用新辦理的屏顯卡式硬錢包在支付終端上「靠了靠」就完成了支付。

這是繼深圳、蘇州手機掃碼、碰一碰支付之後,數字人民幣在上海試點首次實現脫離手機的硬錢包支付模式。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數字人民幣在上海試點使用屏顯卡式硬錢包支付還不是完全意義的「雙離線」支付,而是「單離線」支付。

那麼,數字人民幣如何真正實現安全的「雙離線」支付?就此,《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了本次數字人民幣在上海試點提供技術支持的銀行,多家銀行相關人士表示暫無披露口徑。

而目前,中國人民銀行也未公布雙離線支付的細節。萬向區塊鏈首席經濟學家鄒傳偉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了他理解的數字人民幣「雙離線」支付邏輯:「付款錢包在斷網時構造交易報文並簽名,通過近場通信發給收款錢包,收款錢包在後續聯網時提交給中國人民銀行的數字人民幣系統入賬」。

數字人民幣在上海試點使用

記者了解到,1月5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於亦鳴醫生率先使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提供的屏顯卡式數字人民幣硬錢包,在醫院員工餐廳實現點餐、消費、支付一站式體驗。

於亦鳴醫生在點餐以後,取出醫院新辦理的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屏顯卡式硬錢包,在餐廳的支付終端上輕輕「靠一靠」,硬錢包卡片右上角的水墨屏「散了散」就完成了支付。

支付終端隨即將消費小票打出,硬錢包卡片右上角的水墨屏窗口中,也清晰顯示著消費金額、卡內余額、離線支付次數。「第一次用數字人民幣消費,很方便,能夠看到余額,也很放心。」於亦鳴表示。

D. 全世界最貴的房子在哪

中國房價高不高?中國房價還有多大的上漲空間?這些問題是每個人都非常關心的。

世界上房價最貴的地方當屬日本東京,目前在東京市區,一套使用面積80平方米的公寓樓,加停車位售價約為3000萬日元,摺合人民幣225萬元,公寓單位平方米的價格約為2.3萬元(《市場報》2005年9月5日)。即便從絕對值上來看,中國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中心或靠近市中心地帶的一些房價也已經超出這個價位。如果考慮到日本的人均GDP是我們的21倍(2005年我國人均GDP為1703美元,僅相當於美國的1/25,日本的1/21),中國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房價,早已遠遠超過「天下第一貴」的日本東京數倍,而坐上了世界頭把金交椅。

而且,中國住宅只有70年的居住權,相當於年折舊率1.4%,而許多國家居民購房在納稅之後享有對住宅永久的所有權。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中國的住宅使用壽命連70年也達不到。「國內商品房住宅土地年限是70年,住宅建築規范設計的住宅使用年限是50年,但國內住宅的平均壽命卻僅僅為30年」——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副主任童悅仲語。4月22日的《國際金融報》引用某專家的話說:「前兩年樓市太火爆了,什麼樣的房子都能賣掉,開發商於是抱有僥幸心理,並沒有在提高住房的品質上下很大的功夫,導致目前中國住宅的平均壽命不到30年。」

在一片喧囂的房地產市場,牟利成為唯一重要的目的,一些貪得無厭的開發商在獲取暴利的情況下,依然悄悄地干偷工減料的卑劣勾當。杭州爆出的用毛竹代替鋼筋的事件,就很直觀地說明了這一點。據《北京晨報》5月24日報道,杭州市餘杭區人和家園的一位業主,因為裝修砸開了衛生間的牆體過梁,他吃驚地發現:過樑上原本應該有兩根起支撐作用的12毫米螺紋鋼筋,竟然是兩根毛竹!消息傳開,業主們緊急查看自家房子,結果發現多處質量問題:混凝土澆築的地板下全是建築垃圾……

如果算上使用壽命,算上建築質量等因素,中國的房價現在不是高不高的問題,而是高得太離譜了!當房價與公眾的購買力嚴重背離,遠遠超出人們的承受能力,當房價上漲與空置率同步增長,誰敢說這裡面沒有泡沫?

那些鼓吹房價還要上漲多少倍的學者,依據的是中國GDP的高速增長,但是,GDP的增長並不意味著人們實際購房能力的同步增長。理由如下:

第一,個人財富並未與GDP的上漲保持同步。改革開放以來,國家財力快速增長,但是,人們的工資收入增長速度遠低於GDP的增長速度。根據國家統計局於2006年1月9日對GDP歷史數據修訂結果的公告顯示,中國GDP1993年為35334億元到2004年增長為159878億元,增加了3.52倍,而同期職工工資總額從4916.2億元到2004年增長為16900.2億元,增加了2.44倍,11年來慢了一倍多。

第二,在個人財富增長的同時,負擔也在加重。以教育費用為例,大學學費20年上漲25倍,高等教育屬准公共產品,它的快速增長超出了許多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因教育返貧、因貧窮上不起學的情況並不鮮見。

第三,社會保障體系尚未建立,人們的醫療、養老等問題尚未有保障,很大程度上需要靠個人來解決,公眾的「購買力」相當一部分耗費在這上面,並不能都用於購房。今年3月2日的《經濟參考報》報道說,一個年收入近10萬元、並擁有兩套房產的、曾被眾人羨慕的家庭,因妻子患病住院而幾乎耗掉家中全部財產。一個中等收入家庭尚且因病返貧跌入社會底層,貧困家庭的承受能力可想而知。

第四,GDP增長帶來的財富,有一部分是被外資拿走了。舉個簡單的例子,據商務部副部長易小准透露,「2005年,中國出口總額的58%來自外商投資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的貿易順差凈值844億美元,佔中國貿易順差總額的83%……如果扣除這一部分,中國的貿易順差僅為175億美元。」美國《紐約時報》記者戴維·巴爾沃薩撰文指出:「看上去中國好像從貿易中獲得了更大的回報,實際上真正的利潤被美國等外國公司所得;沒有留下全球化帶來的利潤。」(《上海證券報》10月13日)

第五,GDP統計數據本身。眾所周知,一些政府官員喜歡在統計上做手腳,導致統計失真。所謂村騙鄉,鄉騙縣,一直騙到國務院。地方與中央GDP數據相差甚遠即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國家統計局前局長李德水曾指出,地方與中央政府的統計數據存在差距,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央沒有對弄虛作假的地方官員動真格(《南方日報》8月22日)。

第六,中國人均GDP僅在世界上排名第110位,「還不是一個經濟強國」,且財富高度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大多數人買不起住房,而富人又不可能將財富都用於買房,因而,購房能力被高估了。

中國目前的房價已經超出了許多人的實際購買力。中國指數研究院在北京國貿秋季房展會上對1000餘位擬購房者進行的隨機問卷顯示,在全部被調查者中,86.4%的購房者認為當前房價偏高或者太高,負擔不起(《中華工商時報》10月5日報道)。在許多人都已經買不起住房的情況下,房價的繼續上漲無異於一種揮刀自宮的行為,葬送的可能是社會的和諧、人心的安定。

在大城市,房價上漲正在形成一種「擠出」效應:

其一,房價上漲,帶動地價上漲,市中心的地價更是飛漲,地方政府將窮人搬遷出去騰出地皮的沖動會更加強烈,將窮人擠出去的結果是貧富的進一步分化和貧富對立的進一步加劇。

其二,房價上漲很容易抑制第三產業的發展。房價上漲,第三產業發展的租金提高,成本加大,將嚴重抑制第三產業的發展,拖經濟發展的後腿,而第三產業的發展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在當今是受到高度重視的,像美國的第三產業在經濟中多佔比例高達78%!

其三,房價飛漲,容易將大量人才「擠出」。二十一世紀最貴的是人才,人才直接決定著一個地區的綜合競爭力。當房價上漲到令人才望而卻步的時候,就很難留住人才。許多人才更像是過客,有了積累之後即到別處安家,這種狀況對於一個城市的發展和人口結構的更新無疑是有相當影響的。

遺憾的是,在以GDP考核政績的機制下,在許多地方政府官員中,短視思維占據了主導。為了牟利,他們採取各種措施推動房價的上漲,甚至不惜引狼入室,與外商勾結,在房地產市場展開掠奪和蠶食,共同對本國納稅人敲骨吸髓。對非本國居民投資或購買本國房地產進行必要的限制是國際社會的通行做法。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03年各國匯兌安排與匯兌限制》提供的信息,在其187個成員中有137個成員在交易或匯兌環節對非居民投資房地產加以管制。而中國卻是全球為數不多的、對境外機構和個人投資國內房地產沒有實質性限制的國家。

直到今年7月11日,建設部聯合其他5部委下發171號文件,才開始對外資炒房進行限制。但是,這些措施的效果非常令人懷疑,外資比內資更容易找到我國相關政策的漏洞和有關官員的軟肋,外資炒房推動房價上漲與地方政府的利益趨向是一致的,執行政策的地方政府能否真心去對外資炒房進行限制?事實上,許多外資企業通過合資等方式,就已輕易避過相關限制。

房價上漲,不僅導致許多人買不起房,也促使地方政府為了牟利大肆違規出讓土地,導致越來越多的良田被葬送,影響中國的糧食安全。近7年來,中國耕地減少了1億畝,全國不少省份到2010年的非農建設規劃用地指標已提前用完(新華網2004年10月10日),土地違法現象層出不窮。依照這種速度耗費土地,我們早晚有一天會把自己或我們的子孫後代逼上絕路。

事實上,危險正在悄悄逼近。10月9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2006年世界「農業收成預計和糧食現狀」報告顯示,由於天災人禍的影響,全球面臨巨大的糧食危機,全世界有40個國家急需國際糧食援助。同時,不安全的國際環境也正在威脅全球的糧食生產,整個世界有可能陷入30年來最為可怕的糧食危機。目前全球的糧食儲備只能勉強支撐人們50多天的需求,已經跌破糧食儲備70天的安全線機(10月11日《新京報》)。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肆意侵佔土地可能造成的巨大危險何以被忽略?

我們不能因為住進了夢想中的房子而葬送掉固有的家園!阻止房價的繼續上漲,並且促使高房價理性回歸,不僅是維護老百姓的利益,更是捍衛民族利益和對一國未來的拯救。

E. 媒體發布的新聞一定會刊登在報紙上嗎

他們會挑選出令人關注的新聞,也就是篩選

F. 中建南盆地地圖在那裡

(要有山脈,高原,盆地,地形,國界,省界) ...點擊以下網頁進入中國地圖...形成南寬北狹的形狀,猶如一隻巨大的寶葫蘆系在萬里長江的腰帶上。由於帶有...

G. 請問國際金融報到底怎麼樣啊,去那裡做財經記者有前景嗎

肯定有前景啊!很好的機會和!
財經媒體在中國的整個媒體行業裡面是一個新興的、最具有活力的、也備受爭議和關注的一個新的行業,這個行業特別是很多教育背景很好、對經濟知識非常了解、也很有熱情的人投入其中,中國財經媒體的進步在過去的幾年裡是非常快的,從最初的有財經雜志一家雜志和財經時報一份報紙,現在變成有很多的財經類的雜志,有很多的財經類的報紙在市場上展開了不同層面的競爭。

它現在處於上海這種中國最具潛力的經濟和金融中心,它已經比其他國外媒體先走了一步,先發的優勢在市場上肯定會贏得時間。對於本土權威人士的建議,有可能他們更願意在一份中國本身自己的財經媒體上發表意見、分析、看法、報道。第四點就是政策管制上的便利,《國際金融報》作為人民日報主管的一份財經報紙,它對於政策管理和相關報道尺度把握方面,應該是比任何一份海外的媒體更能夠適應需要,也更能夠把握安全度,這對於在中國作媒體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一開始上來把媒體的經營作為首要的目標,可能是錯誤,但是如果我們忽視媒體的經營只強調內容,也有可能是內容沒有跟進的東西。我的理解是,媒體發展比較遵循一個基本原則,通過足夠的來整合相關的內容資源,形成比較有足夠競爭力的,不同於別人,別人很難模仿的內容,另外這里通過知識產權來保護你獨創的內容,在知識產權上的獨創性,接下來要通過你的內容吸引你的讀者群。媒體市場的讀者群細分是在不斷發展的,只有你有特定的讀者群,你才能把你的信息價值向你的讀者群傳達。

H. 中國可以在南海島礁上建地鐵隧道

1、《新抄聞標題》中國建島速度驚人:襲一個南沙人工島造價約736億

2、新聞內容:以南沙群島中建設最為完善的永暑礁為例,《國際金融報》記者在土木工程學者的幫助下算了一筆賬。一個總面積約104平方公里的人工島,需要人民幣約736億元,而這還不包括島上任何設施。

3、中國在南沙有9個島嶼,如果全部建設成島嶼,7000+億人民幣沒有了。

4、中國056級護衛艦1億美元(6億人民幣),7000億能造056級1100艘。
054A造價3億美元(18億人民幣),7000億能造388艘054A。
052C造價9億美元(55億),7000億能造127艘052C。

有這127艘02C級驅逐艦,單推老美的80艘宙斯盾不成問題。還用造島做什麼啊!

5、如果建造海底隧道,估計幾個7000億也打不住。

I. 請問國際金融報到底怎麼樣啊,去那裡做經營工作有前景嗎

肯定有前景啊!很好的機會和平台!
財經媒體在中國的整個媒體行業裡面是一個新興的、最具有活力的、也備受爭議和關注的一個新的行業,這個行業特別是很多教育背景很好、對經濟知識非常了解、也很有熱情的人投入其中,中國財經媒體的進步在過去的幾年裡是非常快的,從最初的有財經雜志一家雜志和財經時報一份報紙,現在變成有很多的財經類的雜志,有很多的財經類的報紙在市場上展開了不同層面的競爭。

它現在處於上海這種中國最具潛力的經濟和金融中心,它已經比其他國外媒體先走了一步,先發的優勢在市場上肯定會贏得時間。對於本土權威人士的建議,有可能他們更願意在一份中國本身自己的財經媒體上發表意見、分析、看法、報道。第四點就是政策管制上的便利,《國際金融報》作為人民日報主管的一份財經報紙,它對於政策管理和相關報道尺度把握方面,應該是比任何一份海外的媒體更能夠適應需要,也更能夠把握安全度,這對於在中國作媒體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一開始上來把媒體的經營作為首要的目標,可能是錯誤,但是如果我們忽視媒體的經營只強調內容,也有可能是內容沒有跟進的東西。我的理解是,媒體發展比較遵循一個基本原則,通過足夠的投資來整合相關的內容資源,形成比較有足夠競爭力的,不同於別人,別人很難模仿的內容,另外這里通過知識產權來保護你獨創的內容,在知識產權上的獨創性,接下來要通過你的內容吸引你的讀者群。媒體市場的讀者群細分是在不斷發展的,只有你有特定的讀者群,你才能把你的信息價值向你的讀者群傳達。

J. 上海國際賽車場在哪

上海國際賽車場位於上海市嘉定區境內,坐落在民風淳厚、鄉情濃郁的江南古鎮—內—安容亭鎮東北,與馳名世界的上海國際汽車城相鄰,距上海市中心30公里,距上海虹橋機場20公里。周圍被嘉金(A5)、嘉松、A30等高等級公路所環繞,計劃中的軌道交通R3線直達賽車場。

閱讀全文

與國際金融報在那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