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廖創興金融中心的基本資料
所在區域 黃浦區 所屬商圈 人民廣場 物業地址 南京西路288號 開 發 商 上海黃浦廖創興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空 調 中央空調 物業公司 戴德梁行 凈高2.7米得房率65%物 業 費 38.00元/㎡/月 電 梯 8部電梯 1部貨梯 租金報價 8.0-9.0元/天/㎡ 車 位 197個,2000 元/月 佔地面積 5151平方米 出租面積 辦公:33600平方米 商業:5660平方米
2. 上海寫字樓有排名嗎有比較好的寫字樓推薦嗎
南京西抄路地區:
恆隆廣場(I II期):南京西路1266號(近陝西北路)
中信泰富廣場:南京西路1168號(近陝西北路)
梅龍鎮廣場:南京西路1038號(近江寧路路)
人-民廣場地區:
來福士廣場:西藏中路268號(近漢口路)
廖創興金融中心:南京西路288號(近新昌路)
天安中心:南京西路338號(近黃陂路)
都市總部:西藏中路168號(近廣東路)
仙樂斯廣場:南京西路388號
陸家嘴地區:
金茂大廈:世紀大道88號
環球金融中心:世紀大道100號(銀城東路口)
中銀大廈:銀城中路200號
上海國經中心(匯豐銀行大廈):世紀大道8號
匯亞大廈:銀城北路133號
花旗銀行大廈:花園石橋路33號
震旦國際大廈:富城路99號
太平金融大廈:銀城中路488號
東亞銀行金融大廈:花園石橋路66號
上海銀行大廈:銀城中路168號
交銀金融大廈:銀城中路188號
3. 世界四大金融中心(城市)是
答案一:
法蘭克福號稱歐洲的金融中心,與紐約、東京、倫敦並列為世界四大金融中心。法蘭克福據說有銀行300多家其中外國大銀行100多家。歐中中央銀行也在法蘭克福。美茵河畔銀行大廈林立,有美茵河的曼哈頓之稱。
答案二:
來了香港看到大街小巷各種聽過沒聽過、見過沒見過的銀行、保險、證券,我才知道國際金融中心真不是亂蓋的。單是我用相機拍攝下來的銀行就有47家,其中包括中國大陸的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國際知名的花旗銀行、匯豐銀行、渣打銀行,另外一些我以前未曾聽說過的大新銀行、大華銀行、南洋商業銀行、星展銀行(之前在深圳見過,但至今仍不知道究竟是哪兒的)、永亨銀行,還有一些銀行更是讓我覺得很奇怪、很意外,如上海商業銀行,內地許多城市商業銀行都是當地政府將以往的農村信用社等中小型金融單位進行重組後產生的,一般僅限於當地業務,怎麼也開到香港來了呢?本來對金融法就不熟悉,香港的金融業就更是不明白了。還有一個叫做「廖創興銀行」的,是以人的名字命名的嗎?是香港本地的老字型大小嗎?好奇怪!
哦,對了,四大金融中心分別是:紐約、東京、香港和倫敦。
4. 上海市黃浦區南京西路288號正確位置
上海市黃浦區南京西路288號在「人民公園」對面,「新昌路」口。
5. 廖烈文的創業歷程
1961年,對於廖氏家族來說,的確是個多事之年。擠提風潮雖然沒有擠垮廖氏家族辛辛苦苦創建起來的廖創興銀行,但最終還是把正值壯年的廖創興銀行創建人和掌舵人廖寶珊帶走了,給廖家兄弟姐妹留下一份龐大卻千瘡百孔的家業。 廖寶珊突然撒手人寰,留下諸多後事,最關鍵的一件,是家族企業必須要有人能頂上去。一系列危機必須及早處理,否則可能發生雪崩效應。銀行企業和別的企業不同,剛剛經歷了一次擠提事件,如果對手藉此機會再次發起進攻,廖氏將無任何還手之力。 好在廖寶珊在去世前一個月,急電召回在英國讀書的長子烈文,在家族事業危急關頭,31歲的廖烈文倉促上任,接替父親,收拾殘局。 廖家共有七兄弟二姐妹。廖寶珊一走,廖氏兄弟立即召開緊急家庭會議,迅速進行了分工。長子廖烈文擔任廖氏企業董事會主席,次子烈科擔任廖創興銀行董事會主席,三子烈武擔任廖氏企業董事總經理,七個兄弟皆為廖氏企業董事,並且獨當一面。從此時開始,廖烈文便成了這支商業艦隊的總指揮。此後,在廖烈文的帶領下,廖家的第二代又開始了新的創業。 擠提風潮過後,為還清債務,廖氏兄弟變賣了大批物業土地,總算避免了家族事業的倒閉。經過這番動盪,廖家元氣大傷,但這也促使廖烈文從接任開始,便形成了謹慎從事的風格。
廖烈文後來說,父親既重視他和兄弟們的學業,同時更重視他們的實踐知識。因此,從很小的時候起,他便已經介入了家族企業的諸多商業活動。最初,他從基礎的櫃面營業員做起,後來又做出納員、押匯員,逐漸熟悉了銀行的整個業務。除了參與銀行的每一個職位之外,父親還讓他參與保險、貨倉、地產等經營業務。待成為企業掌舵人時,他個人的優勢就是熟悉了整個企業的運作,企業的優勢則是發展已經進入良性。 當然,他也是受命於危難,至少,眼前的危機一定要想辦法度過。
那次決定家族企業命運的接班會上,廖烈文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說,企業的現狀大家都是清楚的,不需要多說。現在需要解決的,就是怎樣度過這次危機。他個人認為,對於一個運轉良好的企業來說,他們幾兄弟要做的,不是要賺取幾千萬或者幾個億的利潤,而是要想辦法對付惡劣環境,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任何問題。所以,目前工作的重點,他認為是八個字:化險為夷,轉危為安。他甚至認為,在今後企業的發展上,最高決策層,也就是董事會,也應該秉承這八字原則。也就是說,董事會的主要職責,就是把握企業發展的方向,防範危險。
這次危境,看起來凶險無比,可一旦處理方法得當,事後看來,倒也顯得波瀾不驚。
教訓變成了經驗,幾年後香港再度爆發擠提風潮,多家銀行受重創或倒閉,而廖創興銀行卻安然度過風潮。 1972年,在廖烈文主持下,廖創興企業有限公司成為一家上市公司,實現了家族企業多元化。廖企除控股廖銀之外,地產是第二大業務,包括地產投資和地產發展兩方面。
1973年,廖企進行了多項收購:一是發行新股收購廖創興貨倉公司;二是全面收購萬象企業公司,擁有該公司23層的萬象工業大廈;三是以廖銀大廈向家族換取股權,將廖銀收歸旗下。從此奠定廖企以廖銀為骨幹兼營地產、貨倉、保險的綜合企業基礎。
同年,廖創興銀行與世界著名的日本三菱銀行聯營(日資參股25%),又使廖創興銀行國際化。當年,廖銀盈利1230萬港元;1988年,合作15周年和建行40周年之時,廖銀盈利已增至6500萬港元。1979年,廖銀率先電腦化,又在海外華人街增設分行為鄉親服務,在內地設上海辦事處,分行機構已達30多家,大非昔比。
2003年4月,廖創興銀行大廈開始重建。2006年,這幢28層高、總建築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建築成本達1.5億港元的現代化寫字樓落成。
2007年,總投資成本10億港元的上海廖創興金融中心建成,廖銀進軍內地的勢頭可見一斑。
廖烈文氣量很大,對廖創興集團的發展仍覺得有向外發展的必要。當看到泰國方面政局穩定,經濟發展方興未艾,投資氣候極佳時,為掌握時機,廖烈文果斷地在泰國進行投資,除分別參與多項大型地產計劃外,同時還參與開發面積龐大的麻石礦山,經營麻石廠。據悉,目前廖創興集團屬下的麻石產品除供應泰國市場外,更遠銷世界各地,市場潛力十分看好。
廖烈文又一次高瞻遠矚,促進廖創興集團進一步走向國際化,為集團帶來更豐盛的收獲前景。
1966-1971年,廖烈文連任三屆香港潮州商會會長,至今還無人刷新該記錄。而且,他在任期內創建了香港潮州會館大廈。
提起香港潮州商會,知情人都會稱道第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屆會長廖烈文的巨大貢獻。因為現址位於德輔道西的潮州會館得以籌建完成,都緣自廖烈文對「承先啟後」的堅持。
香港潮州會館大廈的倡建有其獨特的歷史背景。
潮人在香港總人口中約佔1/5,他們以血緣、地緣、業緣以及文化宗教為紐帶組成的宗親會、同鄉會、商會、文教聯誼會等各種團體非常之多,經香港政府注冊登記的就有80多個,香港潮州商會則成立於1921年。
盡管潮州商會各屆會董以及廣大鄉親早在抗日戰爭前,就多次議及建立潮州會館大廈一事,但由於戰亂等原因,建立會館遲遲未能實現。
至1966年,第二十五屆潮州商會新任會長廖烈文、副會長林繼振、呂高文等再次倡議籌建潮州會館,他們明白,建館已是當務之急。
廖烈文在他上任香港潮州商會第二十六屆會長時,落實了為潮州商會設立永久會址的計劃。其時,香港潮州商會已經成立近50年,卻一直租用文咸西街舊址,沒有自置物業。
廖烈文說:「當時商會一個固定辦公的會址也沒有,而在以前我的父親就一直希望這一方面能做得更好。」所以廖烈文便希望可以「承先啟後」,完成他父親這個遺願。潮州會館10樓的大堂也因此以廖寶珊的名字命名。
1971年,耗資200多萬港幣的潮州會館大廈終於建成,並於4月29日邀請香港總督戴麟趾主持開幕。廖烈文說,當時建築經費除香港鄉耆碩彥、工商領袖踴躍捐資外,南洋各地鄉親也紛紛解囊贈款,大力襄助,方促成大廈竣工。
廖烈文表示,潮州會館大廈的落成,標志著當時香港數十萬潮人終於建立起自己統一的同鄉機構,象徵著香港潮人與桑梓父老聲氣相通的團結互助精神,令許多海外潮人特別是香港潮人感慨萬千,欣喜異常。
從此,潮人在香港不但有了自己固定的會址,還擁有把空餘樓房出租後的大筆可觀收入。這些收入除了支付會務費用外,每年均有盈餘用於支持社會公益事業。 國際潮團聯誼年會的建立與廖烈文有直接的關系。香港媒體這樣評論:「這也正反映了廖氏對潮州人事務影響力之大。」
1979年至1980年間,旅居港澳及東南亞的潮籍熱心知名人士多次聚會,希望借著常規活動以加強潮團間的溝通。經多方聯系醞釀,創辦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
眾所周知,國際潮團聯誼年會雖發祥於馬來西亞雲頂高原,但第一屆年會卻是於1981年11月在香港舉行的。時任香港潮州總會主席的廖烈文被推選為大會主席。
在國際潮團聯誼年會籌備過程中,廖烈文就出錢出力,非常熱心,以至實現每兩年舉辦一次國際潮團聯誼年會的設想。
1981年11月19日,來自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加拿大、英國、美國、以及香港的600餘名潮人同鄉代表,雲集在九龍香格里拉酒店,出席由香港潮州總會主辦的第一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當日整個會場車水馬龍,群豪畢至,實為海外潮人史無前例的盛會。
在這之後的連續4屆年會——1983年第二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在泰國舉行)、1985年第三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在馬來西亞舉行)、1987年第四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在新加坡舉行)、1989年第五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在澳門舉行),香港代表團團長均由廖烈文出任,這又成了海內外潮人圈中的一段佳話。
6. 上海人民廣場的蘇浙匯怎麼去
沿南京西路一直走就到了,黃陂南路不到一點
蘇浙匯(黃浦店)
南京西路 288號廖創興金融中心3樓
7. 廖創興金融中心的已入駐企業
企業名稱:保時捷,所屬行業:貿易/消費/製造/營運、 企業名稱:上海三菱,所屬行業:會計/金融/銀行/保險、 企業名稱:保羅拉爾夫勞倫貿易(上海)有限公司,所屬行業:貿易/消費/製造/營運、 企業名稱:保羅拉爾夫勞倫貿易(上海)有限公司,所屬行業:貿易/消費/製造/營運、 企業名稱:麥迪森廚房設備(上海)有限公司,所屬行業:貿易/消費/製造/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