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個稅累計減除費用,代不出5000 怎麼回事
工資范圍在1-5000元之間的,包括5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工資范圍在5000-8000元之間的,包括8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工資范圍在8000-17000元之間的,包括17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10%。
按照個人所得稅法第九條: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三十六條的規定,納稅人從中國境內兩處或者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應於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內,選擇並固定在其中一處任職受雇單位所在地的主管地稅機關辦理自行納稅申報。
(1)財政金融學朱青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徵個人所得稅。
而高出的部分除以本人在單位的工作年限,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標准計繳個稅(個人在單位的工作年限超過12年的按12年計算)。
內退的個人與原任職單位仍有著關系,所以所得收入應按至退休年齡的月數進行平均,並與領取當月的薪金計征個稅。被僱主炒魷魚或自行辭職的個人取得退職費等一次性收入較多時,則應按月劃分(超過6個月的按6個月劃分)計征個稅。
② 什麼是房產增值稅,請給我通俗說一下,通俗,通俗,謝謝!
自2016.5.1起開始執行,由原來的徵收營業稅改為徵收增值稅!
住宅: 出證時間滿2年:免徵
出證時間未滿2年:全額徵收
具體演算法:計稅價格/1.055.6%
非住宅:不分出證時間是否滿2年 按差額徵收增值稅(提供契稅發票、購房發票,無法提供發票則按全額徵收) 非住宅出售原有的土地增值稅還是正常徵收,稅率不變。
例:王某於2015年購二手房一套,面積為85平方米,現以70萬出售給王某,王某及家庭名下僅這一套房產,李某未婚,系首套房屋,稅如何計算? 契稅:計稅價格/1.051% 個稅:計稅價格/1.051% 增值稅:計稅價格/1.055.6%。
③ 朱青的人物簡介
1987年7月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財政系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2001年7月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財政版金融學院獲經濟權學博士學位;
歐盟預算司及關稅司進修實習(1988年10月至1989年8月);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管理學院訪問學者(1996年8月至1997年8月);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系高級訪問學者(2005年8月至10月)。
1976年3月至1979年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東海艦隊37813部隊戰士、副班長;
1979年11月至1980年8月郵電部北京電信公司工人;
1987年7月至現在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師。
④ 個稅起征點提高依據何在
財政部部長劉昆就草案作說明時認為,這一標准綜合考慮了人民群眾消費支出水平增專長等各方面因素,並體現屬了一定的前瞻性。按此標准並結合稅率結構調整測算,取得工資、薪金等綜合所得的納稅人,總體上稅負都有不同程度下降,特別是中等以下收入群體稅負下降明顯,有利於增加居民收入、增強消費能力。
一是將費用扣除標准從每月3500元提高到5000元,提高了近43%;二是加進了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從而使費用扣除標准從過去的「一刀切」變成個性化的費用扣除,讓稅前扣除標准更加貼近納稅人的實際情況;三是調整了累進稅率表,拓寬了3%、10%和20%三檔低稅率適用的所得級距,如以前3%的稅率只適用每月0—1500元的應稅所得,修改後適用於0—3000元的應稅所得。「應當說,這次『三管齊下』的減稅措施也是個稅法修改的亮點之一。」
⑤ 個稅基本減除費用標准為什麼確定在5千元
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回專項附加扣除和依答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這條規定,也就是媒體所說的,個稅起征點為每月5000元。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的個人,是非居民納稅義務人,承擔有限納稅義務,僅就其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根據不同的征稅項目,分別規定了三種不同的稅率:
1、綜合所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7級超額累進稅率,按月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征稅。該稅率按個人月工資、薪金應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高一級為45%,最低一級為3%,共7級。
2、經營所得適用5級超額累進稅率。適用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稅款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的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高一級為35%,共5級。
3、比例稅率。對個人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適用20%的比例稅率。
⑥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學院(蘇州研究院)的師資隊伍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學院(蘇州研究院)按照專任教師、校本部派出教師和聘任教師相結合的原則組建教師隊伍中,初步形成了一支學歷層次高、專業結構好、學緣結構好、科研能力強、年齡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為提高教學科研質量提供有力的保障。據有關資料顯示,研究院教師隊伍中有陳甬軍、楊志、徐孟洲、於同申、陳滿華等教授8人,曹偉、周煒、李立眾、郭曉蕙、李秀英等副教授5人,徐陽光、何林、陶曲勇等講師5人,均是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法學院、商學院、文學院等派出的中青年學者及學術帶頭人,在相關學科的教學研究中成果顯著。研究院還聘請國際一流學者、國內外實業界知名人士作為兼職教授、名譽教授或客座教授,進一步充實和優化研究院的教學科研隊伍。2008-2009學年,陳雨露、吳晶姝、任淮秀、張傑、朱青、郭慶旺、譚榮華、楊瑞龍、曾湘泉、胡乃武、林清泉、汪昌雲、王利明、徐二明、金正昆、楊志、關偉、吳曉求、孫健敏、岳樹民、孫久文、董克用、沈偉基、陳岳、庄毓敏、鄭功成、高培勇等27位國內外知名教授在國際學院(蘇州研究院)招收博士研究生,專業涉及金融學、財政學、法學、人力資源管理、經濟學、國際關系、社會保障、公共財政管理等多個學科。2010年,溫鐵軍、孔祥智、劉元春、韓大元、胡錦光等44位知名教授在研究院招收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