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互聯網金融專業的就業怎麼樣呢
互聯網金融行業人才需求量巨大,因而該專業就業前景非常廣闊。由於大學採用傳統的培養方式培養的人才偏學術型、研究型,因此無法滿足行業需求。為了滿足市場上對實踐型、技術型互聯網金融人才的需求,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武漢大學國際軟體學院、河北軟體職業技術學院、山東女子學院等高校聯合慧科集團共同開設了該專業並培養出一大批技術型、應用型人才!
㈡ 互聯網金融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問題描述:最近發展得很炙手可熱的「互聯網金融」這一行業需要什麼樣子的人才去做么?跟傳統金融行業的人才要求有什麼不同?
小編整理了知乎@百夫長的回答:
一句話說來,需要的是能同時理解兩個行業商業邏輯,並能實現兩者求同存異,和諧統一的人。
先從兩個行業的商業模式說起。
金融是一個古老的行業,互聯網是一個嶄新的行業,然而兩者的結合是必然的,原因就在於兩個行業最本質的特徵在於融通——金融就是財富的融通,而互聯網是信息 的融通。如果認同這一點,就能明白互聯網金融行業,無論是傳統金融機構觸網還是互聯網公司跨國界玩金融,目標就是在業務上能同時處理相關聯的錢流和信息 流。(聽上去和電商邏輯也類似——同時處理相關聯的物流和信息流)
所以在這樣的商業模式下,從業者要麼就是能玩轉一端的,要麼就是能把兩者融合到一起的。
具體來說,如果排除比特幣這種逆天的創新,當今的互聯網金融行業(還是拿銀行業務舉例吧)所做的就是以下三類工作,
金融機構的私海。傳統金融機構如何將傳統的金融業務以互聯網為載體實現?以此解決用互聯網技術改善、優化現有形態的金融業務。以銀行為例,電子銀行業務就是這樣的邏輯。所以即便呆在傳統金融機構里,如果老闆足夠時髦新潮想觸網,比如民生、平安,機會依然是多多的。
互聯網機構的私海。互聯網機構第一次染指金融業務,是解決線上最後一站——支付的問題,即如何把客戶荷包里的錢撈到自己荷包里來。所以網路支付產品的歷史幾乎和互聯網本身一樣長。這一塊電商們做了很久,也有更多的互聯網公司直奔這項業務去,然後再將自己的方案返銷給銀行。
所有人的公海。如何用互聯網的邏輯改變金融的邏輯,如何用金融的邏輯改變互聯網的邏輯。比如P2P貸款以及眾籌的模式,就是典型互聯網的精神體改變信貸與投資業務。而阿里貸款則是典型的用傳統銀行邏輯服務物聯網企業的信貸產品。
說明白了互聯網金融的業務邏輯,也就能理解從業者都是怎樣一群人了。不論是熟悉互聯網還是熟悉金融,都能在這一新的領域里有所作為,因為畢竟都有各自一攤私海的業務可以挖掘。
真正有難度的業務還是在公海
雖然金融和互聯網的本質都在於融通,但玩法上如何做到兼容極其極其講究。這里不多說怎麼做了,只舉兩個例說說有啥難度。
節奏上不匹配。互 聯網行業的節奏太快,在找死和等死之間,互聯網傾向於找死,而金融則傾向於等死。因為,金融創新是要讓步於風險防控的,互聯網行業的從業人員通常需要更長 的時間才能理解金融行業從業人員所具備的對於風險防控的重視程度。如果一款產品在上線前發現瑕疵,作為互聯網產品經理是否應該推遲上線?99%的情況下互 聯網產品經理會選擇上線,然後將問題留到下一個迭代的更新中。而如果一款產品在上市之前發現新的風險點,作為金融業產品經理是否應該推遲上市?100%的 情況下就不會上市了——金融業里沒有beta版可以玩。
服務理念不同。金融行業屬於服務行業,同樣叫做客戶關懷,和互聯 網行業的做法就有著天壤之別。當你與一位招商銀行金葵花卡客戶經理和與淘寶網店小二談論客戶服務時,或是你與一位銀行產品經理和與一位互聯網產品經理談論 客戶體驗時,就能深刻體會到行業間的巨大差別。總之,互聯網是冰冷的,無論多麼便捷和草根;金融是熱情的,無論多麼高端和貪婪,線下就是比線上會體貼人, 這一點是改不了的。
所以,最大的挑戰在於對於兩個商業邏輯的融合。因為無論是從哪一種模式靠向或服從另一種模式,還是直接藉助兩家的靈感大膽創新,都無法違背金融和互聯網各自原有的玩法,也都需要兩個行業間的鴻溝,善於利用兩個行業相同的本質。
㈢ 互聯網金融就業方向及前景專科
什麼是互聯網金融專業?
互聯網金融(ITFIN)就是指傳統式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應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了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式金融業務方式。
互聯網金融專業是傳統式金融行業與互聯網技術思想緊密結合。培育跨越學科、復合型、高端互聯網金融專業人才。信息技術、互聯網思維、金融學和企業管理很好的融合。互聯網金融與技術緊密結合。
可以從事哪些工作?
本專業大學畢業生可在互聯網金融公司、傳統式金融機構、商貿企業、互聯網信息服務型企業、機關事業單位、政府機構,應用互聯網金融專業知識、經濟學專業知識和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從事於互聯網金融產品設計、產品營銷策劃、互聯網金融數據挖掘分析、互聯網金融產品開發、互聯網金融行業管理等工作。
發展前景怎麼樣?
在互聯網技術的極大推進下,以第三方支付、P2P網路貸款平台和眾籌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新模式迅速發展,因此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量急增,要求不但要懂互聯網技術,更應懂互聯網金融。與傳統式金融行業專業人才供求兩旺的狀況不一樣,新興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專業人才提供沒辦法滿足公司需求
㈣ 為什麼互聯網金融的人才很難招聘到
這種新興行業的人才很少啊,畢竟才剛剛起步,但是相信在未來,這類人才會越來越多。
㈤ 最近很火的額互聯網金融,有哪些方向的職位需要什麼樣的人才請專業人士指點
互聯網金融需要的人才要有兩個行業的商業邏輯,並能實現兩者求同存異,具體的說來有這樣的幾個方向:
1.對互聯網數據和用戶行為漏斗、用戶特徵有理解的數據挖掘人員,包括數據挖掘、風控建模、信貸審核等,
2.具有金融產品知識,又懂得互聯網銷售漏斗的營銷策劃/運營人員,
3.有金融產品客戶服務經驗的客服,學習快、待客溫和有禮有序,抗壓能力強,
4.有金融系統產品建設經驗的互聯網產品經理、程序員,
5. 有金融產品人脈、懂得金融產品本質、有好的談判技巧和內外協調能力的BD/金融產品經理。
敏睿獵頭公司,在金融行業有很深的積累,擁有全國最大的金融團隊,並與傳統金融機構,新興的互聯網金融相關機構有緊密的合作,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
㈥ 聽說現在互聯網金融很缺人才呢,是不是真的啊!
資金問題不算大,關鍵是資產。互聯網金融核心就是資產端創新版,也就是要有優權質的資產項目。很多想盡辦法加強風控並嚴格篩選資目,仍解決不了項目倒閉等問題,而金匯金融、小馬金融等擁有國企背景或銀行背景的的優勢就突顯出來了。
㈦ 互聯網金融專業就業前景如何呢
根據目前的市場情況抄和數據分析來看,互聯網金融專業目前以及未來的就業前景都非常廣闊。現在的金融行業人才供需兩旺,但是供給卻遠遠小於需求,原因是既懂金融知識又具備互聯網思維與技術的"復合型"人才極度稀缺。截至2015年10月,互聯網金融人才需求同比增幅超過41%.據互聯網金融協會統計,未來三年內,互聯網金融行業人才缺口將達300萬。也就是說,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專業人才嚴重不足,因此該專業的畢業生必將成為人才市場上的香餑餑,就業前景非常樂觀。為了滿足市場對金融專業人才的需求,河北軟體職業技術學院、武漢大學國際軟體學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山東女子學院等學院都與慧科集團採取"校企合作專業共建"的形式聯合開設了互聯網金融專業。
㈧ 什麼叫互聯網金融復合型人才
答案是——抄復合型人才,尤其是當襲下人工智慧的風口正盛,各大平台皆向金融科技公司轉型。既掌握統計學、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等理論,熟悉計算機、數據模型搭建等技術,又懂得風險評估與定價等金融常識的人自然最受歡迎。
為此,針對兩個與互金最相關的專業(計算機、金融),向各位同學推薦幾本相關書籍。
如果你是一名計算機專業的學生
計算機一直都是金融行業的「黃金跨界」專業,每一年都有大量的計算機專業學生轉行進入金融業。對比其它專業的跨行,計算機專業在從事金融行業時,善於建模以及精通計算機知識是該專業學生的天然優勢。
㈨ 互聯網金融專業的就業前景怎麼樣呢
互聯網金融行業人才需求量巨大,因而該專業就業前景非常廣闊。由於大學採用傳統的培養方專式培養的人才偏屬學術型、研究型,因此無法滿足行業需求。為了滿足市場上對實踐型、技術型互聯網金融人才的需求,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武漢大學國際軟體學院、河北軟體職業技術學院、山東女子學院等高校聯合慧科集團共同開設了該專業並培養出一大批技術型、應用型人才。
㈩ 為何會存在金融人才逐漸流向互聯網科技公司的這種趨勢
越來越多的金融人才向互聯網科技公司集中,因為金融型的人才,任何一家大的公司資金運作投資都是需要的,尤其是現在的互聯網公司,互聯網公司的掙錢模式有很多,但是很重要的一種模式是玩現金流。
互聯網公司吸引了那麼多的人才,也是因為它給出的待遇比較高,因為現在普遍來說,在所有的行業裡面,互聯網金融投資公司這幾個行業裡面,平均的薪資水平是最高的,要是一些傳統的製造業,建築業服務業的工資水平都沒有那麼高,同樣是工作為什麼不賺一個錢,更多的工作呢,很多金融型的人才也是這么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