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一金融學導論論文
字數重復率有要求嗎?你自己有題目嗎?
⑵ 金融學導論2500字論文
一、行為金融學
所謂的行為金融學指的是在金融學中融入心理學的行為科學理論,通過個體行為以及這種行為內在的心理動因,對金融市場的發展趨勢進行預測、研究和解釋。對金融市場中市場主體出現的反常和偏差行為進行分析,並且探尋在不同的環境下不同的市場主體表現出的決策行為特徵和經營理念的不同,從而對市場運行的狀況和市場主體的實際決策行為進行正確的描述,並建立相應的描述性模型。對於商業銀行公司治理問題的研究而言,行為金融學為其提供了全新的視角。首先,行為金融學打破了傳統金融理論關於人的行為的假設。在傳統的金融理論中,認為人是基於相機抉擇、效用最大化、迴避風險、理性預期的基礎上來做出決策的。然而通過心理學的分析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在投資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其他因素,人們總是對自己的判斷過分自信,通過自己的主觀判斷來預測投資決策的結果,從而主導自己的投資行為。行為心理學特別指出這是一種系統性的偏離理性決策的行為,不能夠通過統計平均而進行消除。其次,行為金融學打破了傳統金融理論關於有效的市場競爭的假設。在傳統金融理論中,非理性投資者總是為理性的投資者創造套利機會,通過市場競爭,只有理性投資者能夠倖存。然而事實上市場上常常出現大量的反常現象,通過市場競爭倖存下來的並非全是理性投資者。行為金融學對商業銀行公司治理的最大啟發就是:不應該將人的行為視為一種假設而予以排斥,而是應該在理論分析中進行行為分析,不僅研究從理論層面上應該發生什麼,還應該研究實際情況中發生了什麼,只有這樣才能對決策者的投資決策進行正確的指導。
二、標准金融投資分析與行為金融的對比
證券市場效率和投資者心理到問題上,標准金融認為投資者是理性的,由投資者的理性而推導出市場和價格的理性。但是行為金融學沒有將投資者視為理性人,投資者存在認知偏差和情緒,難以做到效用最大化和理性預期,這種非理性的行為也會造成資產價格的偏離和市場的非有效性。兩者的差異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所表現:1.在進行信息處理時,標准金融學認為投資者能夠對統計工具進行恰當和正確的使用,行為金融學卻認為交易者在進行數據處理時依賴於啟發式處理模式,也就是過分相信過去的經驗法則,從而影響了其理性的判斷。投資者所形成的預期帶有各種偏差,因此其經驗法則也並不完善。2.最終的決策會受到決策問題形勢的影響,標准金融認為投資者的決策不會因為形式的不同而受到干擾,金融將投資者視為理性人,認為投資者能夠對各種不同的形式進行洞察,對事物的本質進行掌握,從而進行理性的判斷和決策。然而行為金融學卻認為決策問題的構造會影響交易者對收益和風險的理解,這是由於投資者必須依賴於問題的形式來進行決策。也就是說標准金融學認為投資者的投資決策行為是絕對獨立的,而形容金融學卻認為實際上投資者的決策是相對依賴的。3.標准金融學認定市場的有效性,也就是即使市場上存在少量的非理性人,也不會對市場的有效性造成影響證券的價格與價值,不會發生過大的偏離。行為金融學則認為市場價格會受到相對依賴和啟發式偏差的影響,從而脫離基本價值,造成市場失去其有效性。
三、行為金融學對我國證券投資的影響
1.行為金融學的「過度自信」對證券投資的啟示。回金融學認為,投資者在決策的過程中往往過於自信,對自己的決策力和判斷力過於高估,從而不能很好的判斷客觀情況的變化,容易造成決策的失誤。過分的自信對投資者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在處理信息時如果過於自信,就會對自己收集到的信息過分相信,也就是形成雜訊交易,對於真正能夠反映實際情況的信息卻視而不見。例如投資者過分相信收集到的錯誤信息,忽視了公司的會計報表。第二,由於過度自信,投資者在對信息進行處理時往往會自動過濾不利於自己自信心的信息,過分誇大能夠增強自己自信心的信息。2.因為金融學的「迴避損失」對證券投資的啟示。在經濟活動中,人們遵循趨利避害的原則,也就是先迴避風險、避免損失,再想辦法取得收益。然而在行為金融學的研究中卻發現,在進行投資時人們的內心並不能正確的權衡利害,也就是先產生迴避損失的意識。在進行證券投資時人們往往考慮當產生風險時,哪只股票到損失比較小,然後再考慮收益問題。3.行為金融學的「從眾與時尚心裡」對證券投資的啟示。行為金融學認為人普遍具有盲從心理,其典型的表現就是追求時尚。人群之間的相互影響會極大地改變人的偏好,這種心理在金融投資領域同樣有所體現。投資者會表現出一些從眾心理和行為,也就是所謂的股市中的「羊群行為」。由於一些投資策略,單個投資者會受到其他投資者的影響,從而做出一些非理性的行為,與其他人採取相同的投資策略。與此相反,單個投資者如果發現其他投資者並不採取自己相同的投資策略時,可能就會對自己的投資策略產生動搖。這種情況會導致證券投資市場上的投資策略的趨同,在熊市或牛市中這種現象表現得更為明顯。4.行為金融學的「推卸責任與減少後悔」對證券投資的啟示。人們在進行投資決策的過程中,更願意選擇能夠減少後悔的方案。如果出現投資失誤,投資者難免會產生後悔心理,為了避免產生後悔心理,投資者往往傾向於選擇能夠減少後悔心情的方案,這種投資心理也會影響到投資者的具體決策。5.行為金融學的「錨定現象」對證券投資的啟示。心理學上的「錨定現象」指的是數量評估的過程中,問題表述方式經常會影響到評估值。特別是一些金融產品本身就具有模糊的內在價值,這種「錨定現象」就會對人們產生更大的影響。人們並不知道每個股票指數到底代表著多少,只是受到「錨定心理」的影響。特別是如果缺少一個准確的信息,人們更傾向於以類似的產品和以往的價格作為參照物來對當前的價格進行確定。我國的股票市場與政策的聯系非常緊密,在證券投資中,每個投資者都會對政策產生不同的反應。因為信息不完全,普通的個人投資者對政策往往做出過度的反應。機構投資者則可以提高預見性,進行反向投資。在證券市場中羊群行為非常普遍,造成了市場預測的系統偏差。
四、結語
從行為金融學的角度來對證券投資進行探析,能夠為證券投資提供一個新的視角。我國的證券市場中仍然存在著「跟庄」「跟風」的現象,導致了證券投資市場的預測偏差,從而引起股票價格的偏離。如果能夠對行為金融學進行掌握,則能夠從新的視角來探析證券投資,在股市中就能夠更加游刃有餘。股市的本質是一種群體行為,投資群體的決策會對股市的漲跌產生極大的影響,這就需要證券投資者能夠掌握大多數人的行為和心理,充分利用行為金融學來為證券投資進行指導,尋找投資機會,規避投資風險。
-------希望能幫助到你 千萬別忘記定金採納答案和頂一下哦---
⑶ 金融學概論試題.求答案.大學金融學概論課的考試.
一、論述
金融在經濟中發揮重要功能,主要表現在:提供支付結算服務;融通資金;降低交易成本並提供金融服務便利;改善信息不對稱;風險轉移與管理。
1。通過提供各種金融產品和服務來滿足經濟發展中各部門的融資需求,促進儲蓄向生產性投資的轉化。作為金融體系重要組成的金融機構作為存款人和貸款人中介,以吸收存款或發行融資證券的方式匯集各種期限和數量的資金,通過信貸等方式投向需要資金的社會各部門,使融資雙方的融資交易活動得以順利進行,促進了資金從盈餘者向資金短缺者的流動。
2。降低融資交易中的融資成本,通過規模經營和專業化運作,可以合理控制利率,並節約融資交易的各項費用支出,使交易成本得以降低。同時,金融機構能夠提供金融風險轉移和管理服務。
1。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比較。
直接融資優點:(1)資金供求雙方聯系密切,有利於資金的合理配置和提高使用效益;(2)由於沒有中間環節,成本較低,投資收益相對較高。局限性:(1)供求雙方在數量、期限、利率受到的限制較大;(2)直接融資的便利程度和融資工具的流動性均受金融市場發達程度的制約;(3)風險相對較大。
間接融資的優點在於:①靈活便利;②安全性高;③規模經濟。間接融資的局限性主要有兩點:①割斷了資金供求雙方的直接聯系,減少了投資者對資金使用的關注和對籌資者的壓力;②金融機構要從經營服務中獲取收益,從而增加了籌資者的成本,減少了投資者的收益。
2。▲都是建立在對遠期匯率變化的預期的基礎上交易。使用的都是遠期匯率
▲外匯期貨交易與遠期外匯交易不同
(1)市場參與者有所不同
(2)交易場所與方式不同
(3)交易金額、交割期的規定不同
(4)交割方式與報價性質不同
(5)交易成本與信用風險情況不同
(6)有無保證金的不同
▲外匯期貨交易的特點
外匯期貨交易是買賣雙方在期貨交易所以公開喊價方式成交後,承諾在未來某一特定日期,以當前所約定的價格交付某種特定標准數量的外匯。它與一般現貨交易相比,有如下特點:
(1)它的交易的對象是外匯期貨合同,而現貨交易的標的是實際貨物
(2)它只能在期貨交易所內進行,而現貨交易可以在任何地點進行
(3)實行保證金制度
(4)實行日清算制度
(5)外匯期貨交易實行限價制度
(6)外匯期貨交易公開喊價方式
3。匯率變動影響因素
(一)長期因素
1.國際收支狀況
國際收支,嚴格地說,是指一國對外經濟活動中所發生的收入和支出。當一國的國際收入大於支出時,即為國際收支順差;反之則為逆差。一國的國際收支狀況會直接影響到該國的外匯市場供求,進而影響匯率變動。一般而言,如果一國國際收支順差,在外匯市場上會表現為外匯供大於求,外匯匯率下跌,本幣匯率上升;如果是逆差的話,則是外匯供不應求,外匯匯率上升,本幣匯率下跌。不過,國際收支對匯率的影響要在較長的時間內才能發揮作用,短期的、臨時的、小規模的國際收支差額對匯率的影響,容易被其他一些因素所抵消。
2.相對的通貨膨脹率
貨幣對外價值的基礎是對內價值。如果貨幣的對內價值降低,其對外價值,即匯率也必然隨之下降。一國貨幣的對內價值的變化通常用通貨膨脹率來度量。通貨膨脹、物價上漲,意味著單位貨幣的購買力降低,代表的價值量減少了。在紙幣流通下,各國存在不同幣值變化情況,因此不但要考察本國的通貨膨脹率,也要考察他國的通貨膨脹率,即比較相對的通貨膨脹率。一般來說,相對通貨膨脹率持續較高的國家,表示該國貨幣的對內價值下降得越快,其本幣匯率也將隨之下跌,外匯匯率會上升。
3.宏觀經濟狀況
一國的宏觀經濟狀況除了通貨膨脹之外,還包括經濟增長、財政收支、國民收入、投資環境、經濟開放程度等諸多方面的。若一國的宏觀經濟狀況良好,經濟穩定,該國貨幣的匯率就趨穩;反之,則會出現較大幅度的波動。因此,創造一個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是維持匯率穩定的一個重要前提。
(二)短期因素
1.相對利率水平
利率是借貸資金的價格。利率作為使用資金的成本或是放棄資金使用的收益,也會影響到匯率水平。一般而言,資金總是從利率低的地方流向利率高的地方。當一國的利率水平高於他國時,他國的資金就會流入該國;否則,當該國利率水平低於他國的時候,該國的資金就會流出。而資金的大量流入流出,會直接影響到一國的外匯供求,特別是短期外匯的供求,從而引起匯率變動。當然,分析利率因素的時候不能只考察名義利率,而是要結合通貨膨脹考察相對的實際利率水平。利率對長期匯率的影響十分有限,更大程度上是作為政策工具對短期匯率產生重大影響。
2.政府的短期干預
政府為了實現一定的經濟目標,常常會採用種種措施干預外匯市場和外匯匯率,有時甚至操縱匯率的波動。政府為了避免匯率的變動對國內經濟造成不利的影響,需要通過中央銀行在外匯市場上買賣外匯,使匯率的變動有利於本國經濟的運行。這種干預的目的有三種:一是在匯率變動過於劇烈的時候使它趨於緩和,二是使匯率穩定在某個水平上,三是使匯率上浮或是下降到某個水平。
3.心理預期
心理預期有時會對匯率產生重大的影響。心理預期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對利率變動、匯率走勢、通貨膨脹、國際收支等經濟方面的,也包括對政治局勢、國際關系、社會穩定等政治的和社會方面的預期。而對這些方面的不同預期,會直接改變人們的經濟行為,比如投資和儲蓄的方向,進而影響到匯率。由於心理預期的變化快、影響大,常常會引起短期匯率波動。有時,心理預期甚至會成為市場上影響匯率的最主要因素。
⑷ 大一金融學導論論文3000字
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 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彙。關鍵詞是用作計算機系統標引論文內容特徵的詞語,便於信息系統匯集,以供讀者檢索。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彙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題詞是經過規范化的詞,在確定主題詞時,要對論文進行主題分析,依照標引和組配規則轉換成主題詞表中的規范詞語。(參見《 漢語主題詞表》和《世界漢語主題詞表》)。
論文正文
(1) 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並指出論文寫作的范圍。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論證過程和結論。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a.提出問題- 論點; b.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c.解決問題-論證方法與步驟;d. 結論。
參考文獻
一篇論文的參考文獻是將論文在研究和寫作中可參考或引證的主要文獻資料,列於論文的末尾。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標注方式按《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進行。
論文裝訂
論文的有關部分全部抄清完了,經過檢查,再沒有什麼問題,把它裝成冊,再加上封面。論文的封面要樸素大方,要寫出論文的題目、學校、科系、指導教師姓名、作者姓名、完成年月日。論文的題目的作者姓名一定要寫在表皮上,不要寫裡面的補頁上。
2要求
編輯
題名
1.題名規范 題名應簡明、具體、確切,能概括論文的特定內容,有助於選定關鍵詞,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原則。2.命題方式 3. 撰寫 英文題名的注意事項 ①英文題名以短語為主要形式,尤以名詞短語最常見,即題名基本上由一個或幾個名詞加上其前置和(或)後置定語構成;短語型題名要確定好中心詞,再進行前後修飾。各個詞的順序很重要,詞序不當,會導致表達不準。②一般不要用陳述句,因為題名主要起標示作用,而陳述句容易使題名具有判斷式的語義,且不夠精煉和醒目。少數情況(評述性、綜述性和駁斥性)下可以用疑問句做題名,因為疑問句有探討性語氣,易引起讀者興趣。③同一篇論文的英文題名與中文題名內容上應一致,但不等於說詞語要一一對應。在許多情況下,個別非實質性的詞可以省略或變動。④國外科技期刊一般對題名字數有所限制,有的規定題名不超過2行,每行不超過42個印刷符號和空格;有的要求題名不超過14個詞。這些規定可供我們參考 。 ⑤在論文的英文題名中。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詞均不用。
作者
1.作者署名的規范作者署名置於題名下方,團體作者的執筆人,也可標注於篇首頁地腳位置。有時,作者姓名亦可標注於正文末尾。示例:王軍1,張紅2,劉力1(1.××師范大學物理系,北京 100875 2.××教育學院物理系,北京100011)翻譯作者及其單位名稱的注意 [事項 ①]翻譯單位名稱不要採取縮寫,要由小到大寫全,並附地址和郵政編碼,確保聯系方便。 ②翻譯單位名稱要採用該單位統一的譯法。③作者姓名按漢語拼音拼寫,採用姓前名後,中間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字,復姓連寫;名字的首字母大字,雙名中間加連字元,姓氏與名均不縮寫。例如: LI Hua(李華),ZHANG Xi-he(張錫和),ZHUGE Ying(諸葛穎)
關鍵詞
1.關鍵詞規范 關鍵詞是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詞或片語,通常以與正文不同的字體字型大小編排在摘要下方。一般每篇可選3~8個,多個關鍵詞之間用分號分隔,按詞條的外延(概念范圍)層次從大到小排列。
關鍵詞一般是名詞性的詞或片語,個別情況下也有動詞性的詞或片語。應標注與中文關鍵詞對應的英文關鍵詞。編排上中文在前,外文在後。中文關鍵詞前以「關鍵詞:」或「[關鍵詞]」作為標識;英文關鍵詞前以「Key words:」作為標識。 關鍵詞應盡量從國家標准《漢語主題詞表》中選用;未被詞表收錄的新學科、新技術中的重要術語和地區、人物、文獻等名稱,也可作為關鍵詞標注。關鍵詞應採用能覆蓋論文主要內容的通用技術詞條。2.選擇關鍵詞的方法 關鍵詞的一般選擇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論文寫作後,從其題名、層次標題和正文(出現頻率較高且比較關鍵的詞)中選出來。
正文
1.正文規范 為了做到層次分明、脈絡清晰,常常將正文部分分成幾個大的段落。這些段落即所謂邏輯段,一個邏輯段可包含幾個小邏輯段,一個小邏輯段可包含一個或幾個自然段,使正文形成若干層次。論文的層次不宜過多,一般不超過五級。 1.參考文獻的規范及其作用 為了反映文章的科學依據、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嚴肅態度以及向讀者提供有關信息的出處,正文之後一般應列出參考文獻表。
引文應以原始文獻和第一手資料為原則。所有引用別人的觀點或文字,無論曾否發表,無論是紙質或電子版,都必須註明出處或加以注釋。凡轉引文獻資料,應如實說明。對已有學術成果的介紹、評論、引用和注釋,應力求客觀、公允、准確。偽注、偽造、篡改文獻和數據等,均屬學術不端行為。
致謝
一項科研成果或技術創新,往往不是獨自一人可以完成的,還需要各方面的人力,財力,物力的支持和幫助。因此,在許多論文的末尾都列有"致謝"。主要對論文完成期間得到的幫助表示感謝,這是學術界謙遜和有禮貌的一種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