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金融學中的M1,M2,M3,M4都是什麼
金融學中的,M2,M3,M4都是貨幣層次的劃分:
1、M0= 流通中的現金;
2、M1=M0+ 個人信用卡循環信用額度+ 銀行借記卡活期存款+ 銀行承兌匯票余額+ 企業可開列支票活期存款;
3、M2=M1+ 個人非銀行卡下的活期存款+ 機關團體存款+ 農村存款;
4、M3=M2+ 企業定期存款+ 居民人民幣定期儲蓄存款+ 其他存款( 信託存款、委託存款、保證金存款、財政預算外存款)+ 外幣( 摺合人民幣) 存款;
5、M4=M3+ 貨幣市場基金份額十非銀行金融機構回購協議+ 非銀行企業持有的短期政府與金融債券+ 住房公積金存款.
(1)從金融學看lpr的實質就是擴展閱讀
主要分類
微觀金融學
微觀金融學,也即國際學術界通常理解的Finance,主要含公司金融、投資學和證券市場微觀結構(Securities Market Microstructure)三個大的方向。微觀金融學科通常設在商學院的金融系內。微觀金融學是目前我國金融學界和國際學界差距最大的領域,急需改進。
宏觀金融學
國際學術界通常把與微觀金融學相關的宏觀問題研究稱為宏觀金融學(Macro Finance)。我個人認為,Macro Finance 又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微觀金融學的自然延伸,包括以國際資產定價理論為基礎的國際證券投資和公司金融(International Asset Pricing And Corporate Finance)等等。
這類研究通常設在商學院的金融系和經濟系內。第二類是國內學界以前理解的「金融學」,包括「貨幣銀行學」和「國際金融」等專業,涵蓋有關貨幣、銀行、國際收支、金融體系穩定性、金融危機的研究。這類專業通常設在經濟系內。
B. 基準利率和Lpr到底什麼關系,改不改有什麼不同
基準利率抄和LPR二者都是襲貸款定價的參考。不同的是貸款基準利率由央行公布,而LPR由各報價行根據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貸便利利率,MLF)加點形成的方式報價,由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計算得出。相比來說,LPR是一個市場化的指標。
基準利率改LPR對於存量按揭貸款也有很大影響。在原機制下,房貸利率=貸款基準利率*(1+10%)(假如上浮比例10%),大多一年一調。現在面臨的問題是,按揭貸款期限長達20-30年,往後貸款基準利率基本不用了,也就是貸款基準利率不變。
(2)從金融學看lpr的實質就是擴展閱讀:
在新機制下,房貸利率=
LPR*(1+12%),假如上浮比例12%,當然這個比例受到房地產調控影響。如果調控從嚴,上浮比例還會上升。
上浮比例確定後,按揭貸款一般根據LPR一年一調。如果LPR下行,那麼貸款利率將下降,也能節省一部分利息。有銀行人士反饋,如果LPR變化比較大,商定後也能半年一調。
C. 幾個貨幣金融學的問題,求教大神來指點看下謝謝
對於來在途資金要理解的自關鍵是在「在途」兩個字上,如果學過會計,應該知道「在途物資」這個會計科目,所謂在途物資可以理解為公司購買了一批物資並支付了貨款,而這批物資還沒有送到公司,仍然在運輸途中;而對於這里的在途資金實際上是指銀行的客戶向第三方匯款,但對於匯款來說並不是即時就能到帳的,都需要經過一定的交易清算才能實現匯款款項到帳。
購買力可以理解為單位貨幣能買到什麼東西,例如250元能買一克黃金,那麼其購買力就是1元只能購買1/250克黃金。
D. 固定利率和LPR加點的區別是什麼該怎麼選擇
固定抄利率和LPR加點的襲區別為:風險不同、計算不同、空間定位不同。若預期LPR定價下行,則「LPR加點」劃算;若預期LPR定價上行,則固定利率劃算。
一、風險不同
1、固定利率:固定利率不受整體利率調整變化的影響。在一段時期內保持固定的利率,減少市場變化的風險。
2、LPR加點:LPR加點受整體利率調整變化的影響,增加市場變化的風險。
二、計算不同
1、固定利率:固定利率的便於借方計算與預測收益和成本。
2、LPR加點:LPR加點不便於借方計算與預測收益和成本。
三、空間定位不同
1、固定利率:固定利率的水平上行空間大,用戶選擇後未來成本支出會有所減少。
2、LPR加點:LPR加點的水平下行空間大,用戶選擇後未來利息支出會有所減少。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固定利率
網路——貸款市場報價利率
E. 為什麼央行要推行LPR
央行推行LPR是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重要進程,市場化的利率機制說到底是能夠及時的全面的反應市場的資金供需水平,而且是由交易雙方自行決定的。從這個方面我們來看原來的貸款基準利率和現在的LPR的區別之處:1、是否及時反應市場的資金供需情況原來的貸款基準利率是由央行調整的,沒有固定的時間,有可能在一段時間內連續的調整,也有可能連續多年沒有變化,比如在2015年貸款基準利率就連續的下調,但是從2015年10月份至今,貸款基準 利率並未調整過,5年以上的貸款基準利率依然停留在4.9%的水平,這已經是4年多沒有調整過了。但是這四年多,市場的利率已經在不斷的變化。
他們提交的LPR是這樣的:LPR=MLF+點數,其中 的點數是商業銀行自行確定的,但是MLF是中期借貸便利,對於MLF只需要理解一點:這是由央行直接決定的。比如本月的LPR是下調了的,但是在2月17日的時候(也就是在LPR宣布前的3天),央行下調了MLF0.1個百分點,所以才有了2月20日LPR降低的情況。所以用LPR代替貸款基準利率,既能夠及時、有效的反應市場資金的供需情況,也能讓央行發揮影響力。
F. 一文全看懂!換錨LPR後 我們會迎來0利率時代嗎
(作者:杭州客,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地產杭州客」,鳳凰網房產已獲授權)
01
「能不能寫一個普通人能看懂的LPR?」 在周六那篇《影響億萬人!央行宣布房貸「重新定價」,利率下降通道已打開》文章中,有網友留言。
央媽周末放的這個超級大招,讓LPR從此走入千家萬戶,走入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 毫不誇張地說,這是一個劃時代的轉變。 就行業意義而言,它意味著中國傳統的基準利率時代大踏步邁入市場利率時代。
就影響意義而言,它意味著我們每個人的金融行為,開始有了一個全新的坐標。
它跟我們每個人的錢袋子都息息相關,因此,我們有必要對這一新事物——對絕大部分人來說——進行一個徹底、全面的了解。
02
在普及LPR概念之前,我們有必要更詳盡地了解,這次存量貸款全面換錨的背景。 在上一篇稿子中提到,央行在今年8月25日曾經發布過第16號公告,要求從今年10月8日起,新的住房貸款合同利率以LPR定價,不再是原來的基準利率定價。 而在12月28日的發文中,則明確規定—— 自2020年1月1日起,各金融機構不得簽訂參考貸款基準利率定價的浮動利率貸款合同。 這也就意味著,從1月1日也就是後天開始,中國的新增金融貸款合同,將只有兩種:
1,直接約定具體利率並且以後不再浮動變化的固定利率合同;
2,以LPR為基準的浮動利率貸款合同。
對絕大部分人而言,基準利率開始走入歷史。
然而,大家知道,我們以前幾乎所有的貸款,都是以基準利率為錨的。比如,基準利率打7折,基準利率上浮10%等。
據統計,光截止2018年底,中國的存量房貸就有25.8萬億。這還只是房貸,整個存量貸款,更是百萬億級。要知道,這百萬億的存量貸款,簽的都是以基準利率為定價錨的合同。
03
如果存量貸款利率不換錨,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從2020年開始,會出現一個什麼樣的情況? 一方面,新增的貸款,全部是以LPR為基準的。
另一方面,還有百萬億級以基準利率為錨的存量貸款。 設想一下,假如到2021年,LPR五年期利率從現在的4.8%降到4.0%,而基準利率則沒有變化 (2015年7月24日之後到現在一直沒變) ,還是4.90%。
這個時候,如果李雷的按揭是存量貸款,而韓梅梅的按揭,則是2020年之後的LPR貸款。 那就意味著,在李雷的基準利率沒有上下浮,而韓梅梅的LPR也沒有加減點的情況下,
同樣的按揭貸款,僅僅因為定價錨的不一樣,前者要付4.8%的利息,後則則只要4.0%的利息。
你覺得,李雷同學不會覺得不公平嗎?不會大聲強烈地去抗議嗎?
前面說了,李雷可不是一個人,而是百萬億級存量貸款背後極其龐大的群體。
04
那麼,有同學也許會問,難道就不會出現另一種相反的情況,到2022年時,LPR還是4.8%,而基準利率已經下降到4.0%了。
很多人擔心,會不會換成LPR之後,基準利率反而比LPR降得更多?
杭州客可以肯定地回答,這種情況絕無可能。 大家可以想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所有貸款人遵照央媽的指示,將名下的貸款合同由基準利率轉換成LPR (或固定利率)後,央媽很快就將基準利率降到LPR以下,你覺得,央媽敢這么明目張膽地給如此之眾的同學們挖坑嗎? 央媽還是親媽嗎? 再說,2020年之後,所有新增貸款都是固定利率和LPR利率,基準利率差不多將走入歷史了。
05
那麼,有人肯定會有很大的疑問,為什麼在中國運行了數十年的基準利率,會猛然走入歷史。 而這個讓很多人感到橫空出世不明覺厲的LPR,又是何方神聖? 事實上,LPR並非橫空出世,而是早在2013年就有了。
當年,央行發布消息稱,
為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完善金融市場基準利率體系,指導信貸市場產品定價,10月25日,貸款基礎利率(又名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oanPrimeRate,簡稱LPR)集中報價和發布機制正式運行。
LPR與基準利率的最大區別就在於,
LPR是市場利率,而基準利率是官定利率。
為了便於理解,舉個不一定很准確的例子。濱江集團評級、徵信都很好,各家金融機構為了爭取這個優質客戶,紛紛給予其最優惠的利率報價。那麼,綜合這些銀行的利率報價,通過加總、平均,就可以得出一個貸款基礎利率,這就是LPR。
所以,LPR是有一個報價銀行團的。最早的時候,只有7家,現在已經擴展到18家了。
可以更簡單地理解,18家攤販都賣白菜,每個攤販都一個自己的白菜報價,綜合這些報價,就可以得出白菜的市場價。這就類似於LPR機制。 那麼,基準利率是什麼呢?就是國家規定一個白菜價。
06
大家是不是明白了,基準利率向LPR的並軌,實質是為了更全面、徹底地推進利率市場化。 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 舉個例子。大家知道,現在五年期的存款基準利率是2.75%,而同樣期限的貸款基準利率是4.90%。 銀行有2.15%的息差。當然,每家銀行實際執行的存貸款利率,會根據央行的基準利率進行浮動。 當LPR全面推行,央行的基準利率不再是貸款的錨定參照。那麼,各家銀行為了競爭儲戶存款,是不是有可能報出更低的貸款利率以增加吸引力?
那麼,當貸款利率降低,存貸息差收窄,銀行是不是得通過改善管理等各種方式增強自身的經營能力?
利率的市場化,實際上推進的是金融機構乃至整個金融體系的市場化。整個金融市場的競爭效率和資源配置,將因此而得以提升。
唯如此,中國的金融市場才能更好地全面參與並贏得全球競爭。 這是中國走向大國崛起必須走過的一道重要門檻。
07
往小里說,因為中國利率市場化進步非常快,商業銀行間市場利率跟基準利率已經脫節了。 3個月SHIBOR (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 由2018年5月末的4.33%下行至目前的3.021%,而 銀行的貸款利率,卻幾乎沒怎麼 下 降,商業銀行仍然依賴基準利率對貸款進行定價。 這就導致了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嚴峻。 換句話說,商業銀行融來的錢,利息越來越低,但對外貸款的利息,卻依然高高在上。 這對於當前的經濟維穩,國家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都非常不利。 央媽全面推行LPR,就是為了改革貸款利率的形成機制,讓降准、降息更好地傳導並惠及實體經濟。
08
回到地產行業。 前面那篇文章有一位同學留言——
[原來簽的7折,基準利率為4.9%,實際是3.43%。而目前LPR是4.8,如果lpr下降到1.37,實際利率就是0了。]
確實啊,目前的存量按揭中,還有大量7折、8折等上一批房產救市周期時的折扣利率。
這批同學將會是LPR轉換的更大受益者。 舉個例子,按央行公布的轉換機制,
[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的加點數值應等於原合同最近的執行利率水平與2019年12月發布的相應期限LPR的差值]。
7折貸款,目前的實際利率是3.43%。轉換成LPR的話,應該是4.80%-3.43%=1.37%。 也就是說,新的LPR合同,應該是LPR減137點。
因為是固定減點,所以,當分母值LPR越小時,實際折扣率會更大。
簡單地計算,當LPR為3.74時,實際的折扣已經是0.5折了,遠遠小於當初的基準利率的0.7折。 理論上,當LPR降到1.37%時,你的貸款利率已經為0了。 不要認為LPR降到1.37%好像不太可能,只要看到日本和西方發達國家的0利率和負利率,你就知道,這一天可能並不會太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