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全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大全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4月,注冊資本10000萬。大全金融是致力於回互聯網答金融事業的創新型專業金融服務機構,接受金融機構委託從事金融信息技術外包、金融業務流程外包、金融知識流程外包;企業資產管理、企業資產的重組並購咨詢;企業財務信息咨詢;企業管理;網路營銷咨詢;軟體開發、技術服務;企業營銷策劃;企業文化交流策劃;商務信息咨詢;客戶財務顧問;項目投資、股權投資;投資咨詢;投資顧問;融資租賃;提供有償幫助服務等服務於一體。自成立以來,公司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風控體系,嚴格按照相關標准建立各項規范和業務流程。
法定代表人:申大全
成立時間:2017-04-06
注冊資本:10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222401200132012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工農大路29號時代大廈25樓2513號房
❷ 金融咨詢行業未來的趨勢有哪些
金融科技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金融服務與用戶場景緊密結合
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資規模
2017全年,以金融科技公司上市潮為背景,全球金融科技發展指數(GFI)屢創新高,在11月達到了全年最高值193,並在12月收於次高點192。網路搜索指數更是一路大漲到405,較基準值漲幅達305%。
2017年全球金融科技領域至少發生649筆融資事件,同比增加8%;涉及資金總額約1397億元,同比增加19%。其中,中國有328筆融資事件,美國和印度各有101筆和63筆。最高融資金額97億元由中國互聯網保險平台眾安在線獲得。
網貸和支付的熱度貫穿全年,前者有134筆融資,總額在344億元左右;後者93筆融資,總額約265億元。汽車金融熱度攀升,全年雖僅有23筆融資,但涉及資金總額達到217億元。
中國金融科技營收規模分析預測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科技金融服務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金融科技營收規模為4213.8億元,同比增長了42.0%。到了2017年我國金融科技營收規模達到惹6541.4億元,同比增長55.2%。預計2018年中國金融科技營收規模將達到9645億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32.26%,預計到2022年中國金融科技營收規模將達到29513億元。
中國網路資管市場規模分析預測
網路資管領域,2016年網路資管市場規模增速超過50%。中國網路資管規模超過2.7萬億元,預計2020年,中國網路資管將超過6萬億元。
中國金融科技發展趨勢分析
1、金融科技順應金融業的發展趨勢
2016年以來,我國網民數量增速趨緩,互聯網行業的人口紅利逐漸消失,互聯網金融依賴用戶規模快速增長的時代已經進入尾聲。而當互聯網金融企業從一味追求用戶數量到重新尋找行業發展的促進要素時,科技的重要性被更多的金融從業者發現。並且,隨著金融科技對我國金融改造的深入,我國傳統金融機構的生產體系正從一個封閉的體系走向一個開放的體系,金融的邊界被不斷拓寬,於是許多的金融科技企業,以其專業化、垂直性及對客戶和市場的了解,開始介入傳統金融機構的金融體系,成為金融領域的主要參與者。
2、金融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
金融科技基礎設施的完善,促進線上信貸從只以互聯網為獲客手段的1.0階段上升為互聯網全流程管理的2.0階段。這些基礎設施包括:一是支付,移動支付的普及和發展將金融服務滲透到各個消費場景中,並且安全便捷地實現線上放款;二是徵信,多年來大數據的積累和反欺詐模型的不斷迭代使得線上大數據風控精準度提高;三是區塊鏈,區塊鏈技術有助於打破數據孤島,使不同金融機構的數據信息共通;四是生物識別,生物識別技術的成熟與發展使得線上用戶識別得以實現。
3、促進金融服務與用戶場景緊密結合
金融科技就其本質而言是新技術驅動的金融創新,它以前沿信息技術的巨大進步為前提,使得金融服務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金融功能更具場景化,大幅降低了金融服務的交易成本,彌補了傳統金融體系中包容水平不足的弱勢。
隨著金融鏈條的打通,金融科技會將鏈條的各個環節納入其優化的范圍,所以不可避免地會向非金融領域衍生,如電商金融、醫美分期等場景。在金融科技的推動下,金融與消費的界限逐漸模糊。金融科技企業通過生物識別、雲計算等技術將金融服務與用戶生活場景緊密結合起來,並通過收集和分析用戶消費產生的行為數據來不斷優化自身的金融產品,促進消費。
4、金融科技的用戶群體廣闊
2016年,中國金融科技所服務的目標客群中,電子支付用戶滲透率最高,其次是網路資管,二者滲透率都在60%以上。由於網路信貸的門檻問題,使得目前網路信貸網民滲透率只有22.8%。但實際上,滲透率指標僅統計真實發生過網路借貸行為的用戶。除此之外還存在大量准網路信貸用戶,各大網路金融巨頭均會對旗下所有用戶做提前授信的工作,所以這部分准信貸用戶也是金融科技在服務網路信貸行業時的目標客群,甚至於說,電子支付和網路資管用在很多層面上都是金融科技在網路信貸領域的用戶。綜上所述,不同於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的行業地位更加靠前,所以它能夠覆蓋的用戶客群更加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