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學業 > 國際金融500

國際金融500

發布時間:2021-02-19 17:52:21

Ⅰ 求國際金融高手 翻譯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翻譯好的話,在追加200-500分

[email protected] 給我看看 或許

Ⅱ 票號錢庄為什麼沒能發展為國際金融帝國 500字讀後感

寫讀後感要注意抄
首先要設置一個境界 把你讀的文章引出來 後面加一句 讀了之後深受感觸等話語
再把文章的主要內容概括出來
然後把你的想法另起一段寫出來 要是自己的真情實感
然後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你對這個文章的觀點
最後升化主題
簡單說就是四個步驟:引,議,聯,結.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Ⅲ 標准普爾500是什麼意思

標准普爾500指數英文簡寫為S&P 500 Index,是記錄美國500家上市公司的一個股票指數。這個股票指數由標准普爾公司創建並維護。

標准普爾500指數覆蓋的所有公司,都是在美國主要交易所,如紐約證券交易所、Nasdaq交易的上市公司。與道瓊斯指數相比,標准普爾500指數包含的公司更多,因此風險更為分散,能夠反映更廣泛的市場變化。

標准·普爾500指數是由標准·普爾公司1957年開始編制的。最初的成份股由425種工業股票、15種鐵路股票和60種公用事業股票組成。從1976年7月1日開始,其成份股改由400種工業股票、20種運輸業股票、40種公用事業股票和40種金融業股票組成。它以1941年至1942年為基期,基期指數定為10,採用加權平均法進行計算,以股票上市量為權數,按基期進行加權計算。與道·瓊斯工業平均股票指數相比,標准·普爾500指數具有采樣面廣、代表性強、精確度高、連續性好等特點,被普遍認為是一種理想的股票指數期貨合約的標的。

【標准普爾500指數--范圍】

標准普爾等國外股票指數只適用於所在證券交易市場,更何況中國的股市與國外股市沒有任何聯動性。

標准普爾500指數尾盤走高圖冊標准普爾500指數-減少成分股考量原則

1.合並-公司合並後,被合並的公司自然排除指數外。

2.破產-公司宣告破產。

3.轉型-公司轉型在原來的產業分類上失去意義。

4.不具代表性-被其他同產業公司取代。

【標准普爾500指數--合約】

交易單位:用 250美元 X S&P500股票價格指數

最小變動價位:0.1個指數點(每張合約25美元)

每日價格最大波動限制:與證券市場掛牌的相關股票的交易中止相協調。

合約月份:3,6,9,12

交易時間:上午8:30一下午3:15(芝加哥時間)

最後交易日:最終結算價格確定日的前一個工作日

交割方式:按最終結算價格以現金結算,此最終結算價由合約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五的S&P500股票價格指數的構成股票市場開盤價所決定。

交易場所: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

【標准普爾500指數--影響因素】

股票指數期貨由於組成份子太多,影響的因素自然也不少,不過主要因素仍與其他金融商品差不多,如經濟、通膨、政治等,只是股票指數多了個別成分股的因素。

經濟成長

經濟成長對股票指數十分重要,因為股票指數的強弱,主要是依靠成分公司的獲利願景而定,整體來看一個國家的經濟若是成長,上市公司的獲利自然較佳,在整體獲利提升下,股市也會隨之上揚,進而反映在股票指數上;而在經濟衰退當中,即使一些企業仍然能夠獲利成長,但整體而言,平均獲利率將會下降,會不利於股票指數的表現。因此,股市可視為一個國家的經濟櫥窗,相對比較下有成長空間,就會吸引國際資金的投入,進而造就榮景;相對的一但成長有警訊出現,自然也會帶來立即的沖擊。

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會侵蝕名目獲利率,因此各國央行均將對抗通膨視為首要的任務。當通膨上揚時,央行通常以調高利率,緊縮銀根來因應,而此會使企業調度成本增加,獲利相對降低,再加上資金迴流金融體系,使得股市動能減少,因此對股票指數的表現有抑制的效果。反之若通貨緊縮時,央行會降低利率釋出資金,無形中促進消費,帶動廠商擴充生產,當然會使得股市表現較佳。但是強力資金的釋出需要時間來發酵,所以股市的反應時間往往非立即顯現。

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並不僅限國內,在現今國際村的環境下,一個區域的動亂,往往影響到的不只是區域內的國家,而是整個世界都會受其牽連。如波灣情勢緊張,帶動油價的不穩定,使得各國經濟皆產生負面的影響等。另外因為國際資金反應的效率化,使得一個國家的利空,有時也會成為另一國家的利多。

其他因素

政府財政措施(如美國減稅、中共開放股市等)、匯率變動、個別股票的表現等都會影響到指數。

Ⅳ 世界500強企業哪些是金融機構

2007

13 荷蘭國際集團 荷蘭 保險 158,274.3
14 花旗集團 美國 銀行 146,777.0
15 安盛 法國 保險 139,738.1
18 農業信貸銀行 法國 銀行 128,481.3
19 安聯 德國 保險 125,346.0
20 富通 比利時/荷蘭 銀行 121,201.8
21 美國銀行 美國 銀行 117,017.0
22 匯豐控股 英國 銀行 115,361.0
23 美國國際集團 美國 保險 113,194.0

25 法國巴黎銀行 法國 銀行 109,213.6
27 瑞銀集團 瑞士 銀行 107,834.8
30 忠利保險 義大利 保險 101,810.7
31 摩根大通 美國 銀行 99,973.0
33 伯克希爾哈撒韋 美國 保險 98,539.0
35 德意志銀行 德國 銀行 96,151.5
36 Dexia Group 比利時 銀行 95,846.6
47 瑞信 瑞士 銀行 89,354.4
48 日立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87,615.4
49 興業銀行 法國 銀行 84,485.7
50 英傑華 英國 保險 83,487.0
54 蘇格蘭皇家銀行 英國 銀行 80,983.0
58 哈利法克斯蘇格蘭銀行 英國 銀行 79,238.8

61 摩根士丹利 美國 證券 76,688.0
67 荷蘭銀行 荷蘭 銀行 71,217.8

70 美林 美國 證券經紀 70,591.0
72 高盛 美國 證券經紀 69,353.0
75 西班牙國際銀行 西班牙 銀行 68,050.6
79 保誠 英國 人壽健康保險 66,133.5
83 巴克萊銀行 英國 銀行 65,609.1
85 蘇黎世金融 瑞士 保險 65,000.0
93 州立農業保險 美國 保險 60,528.0
97 義大利聯合信貸銀行 義大利 銀行 59,119.3
100 慕尼黑再保險 德國 保險 58,183.2
107 日本生命 日本 保險 56,624.0
108 法國國家人壽保險 法國 保險 55,583.8
111 勞埃德TSB集團 英國 銀行 53,904.0
113 大都會人壽 美國 保險 53,275.0
118 三菱聯合金融控股集團 日本 銀行 52,101.5
126 富國銀行 美國 銀行 47,979.0
131 瓦喬維亞銀行 (美聯銀行) 美國 銀行 46,810.0
132 雷曼兄弟 美國 證券經紀 46,709.0
133 全球保險集團 荷蘭 保險 45,939.1
140 房地美 美國 金融 44,002.0
153 Groupe Caisse d'epargne 法國 銀行 41,015.8
157 第一生命 日本 保險 40,145.5
162 法通保險 英國 保險 38,574.4
163 西班牙對外銀行 西班牙 銀行 38,308.8
165 DZ Bank 德國 銀行 37,780.1
170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 銀行 36,832.9
173 耆衛公司 英國 保險 36,646.2
175 荷蘭合作銀行(拉博銀行) 荷蘭 銀行 36,486.5
186 瑞穗金融集團 日本 銀行 35,050.4
194 三井住友金融集團 日本 銀行 33,354.2
199 保德信金融 美國 保險 32,488.0
202 住友生命 日本 保險 32,320.0
206 瑞士再保險 瑞士 保險 32,117.6

208 加拿大皇家銀行 加拿大 銀行 31,642.6

211 丸紅 日本 貿易 31,281.7
215 中國銀行 中國 銀行 30,750.8
216 德國商業銀行 德國 銀行 30,352.5
219 宏利保險 加拿大 保險 30,136.9
220 明治安田生命 日本 保險 29,979.3
224 Banco Bradesco 巴西 銀行 29,301.2
229 三星生命 韓國 保險 28,639.2
230 中國建設銀行 中國 銀行 28,532.3
233 紐約人壽 美國 保險 28,365.1

236 標准人壽 英國 保險 28,239.9
239 澳洲銀行 澳大利亞 銀行 27,789.7
243 美國運通 美國 金融 27,145.0
246 比利時聯合銀行 比利時 銀行 26,896.0
247 美國教師退休基金會 美國 保險 26,756.8
249 加拿大鮑爾集團 加拿大 保險 26,708.5
250 華盛頓互助 美國 銀行 26,561.0
251 哈特福德金融服務 美國 保險 26,500.0
262 巴登-符騰堡州銀行 德國 銀行 25,583.1
271 旅行者保險 美國 保險 25,090.0
274 麻省人壽 美國 保險 24,863.4
277 中國農業銀行 中國 銀行 24,475.5
278 Countrywide Financial 美國 金融 24,444.6
279 丹斯克銀行 丹麥 銀行 24,337.5
288 伊塔烏投資銀行 巴西 銀行 23,761.6
291 巴西銀行 巴西 銀行 23,531.6
292 利寶相互保險 美國 保險 23,520.0
303 義大利聖保羅銀行 義大利 銀行 22,793.3

316 甘保險集團 法國 保險 22,442.0
318 Nationwide 美國 保險 22,253.0
333 永明金融 加拿大 保險 21,405.4
334 義大利郵政局 義大利 郵政 21,398.8
337 聯合聖保羅銀行 義大利 銀行 20,790.8
339 西北相互 美國 保險 20,726.2
340 澳大利亞聯邦銀行 澳大利亞 銀行 20,614.0
343 國泰金融控股 中國台灣 保險 20,436.4
349 韓國國民銀行 韓國 銀行 20,224.1
357 豐業銀行 加拿大 銀行 19,736.2
360 多倫多道明銀行 加拿大 銀行 19,578.1
361 T&D Holdings 日本 保險 19,544.7
373 合眾銀行 美國 銀行 19,109.0
376 澳新銀行 澳大利亞 銀行 19,039.5
387 巴伐利亞銀行 德國 銀行 18,617.9
399 三井住友保險 日本 保險 18,100.1
409 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 加拿大 銀行 17,703.0
416 野村控股 日本 證券經紀 17,519.0
419 KFW Bankengruppe 德國 銀行 17,397.3
425 洛斯 美國 保險 17,227.6
428 瑞士人壽 瑞士 保險 17,173.9
430 北歐聯合銀行 瑞典 銀行 17,169.9

442 NPM/CNP 比利時 金融 16,615.4
445 貝爾斯登 美國 證券 16,551.4
460 日本財產保險公司 日本 財產意外保險 16,257.9
461 工商信貸銀行 法國 銀行 16,254.0
464 西太平洋銀行 澳大利亞 銀行 16,170.5
476 蒙特利爾銀行 加拿大 銀行 15,935.9
490 愛爾蘭銀行集團 愛爾蘭 銀行 15,296.8
495 印度國家銀行 印度 銀行 15,119.4

Ⅳ 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 500字

金融危機影響下中國的發展速度

摘 要
美國次貸危機演變為國際金融危機後,對世界經濟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面對危機,我們不僅要看到此次危機給處於轉型期的中國經濟帶來的挑戰,更要看到其中蘊含的機遇,在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聯系日益緊密的今天,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海外投資、進出口、金融證券保險業、房地產業、旅遊業、勞動就業、經濟增長、經濟地位等層面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並蘊含著難得的機遇。

關鍵詞:金融危機;挑戰;機遇;應對策略;國家政策

1.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挑戰

第一個層面,海外投資。一方面,危機發生後,海外資本市場出現暴跌,對我國較多海外投資都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國際金融風暴使得海外許多股市大幅縮水,資產價格大幅下降,一些公司股票估值已居歷史低位;一些公司為了渡過目前的難關,賤賣公司資產或控股權;一些國家大幅降低了外資進入門檻。
第二個層面,進出口貿易。這次國際金融危機主要發生在發達國家和地區,而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的目標地也主要在發達國家和地區,因此這次危機對我國進出口將產生重大影響,尤其對我國出口導向型經濟將會帶來沖擊,一些出口導向型企業面臨著資金回收困難、訂單減少的風險。我國一般性貿易出口收入、貿易順差、外匯收入等一系列宏觀經濟指標可能都會發生重要變化。
第三個層面,金融證券保險業。這次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金融業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利率聯動、匯率波動及其對金融機構經營的影響;金融環境的變化對銀行貸款業務可能產生重要影響;
第四個層面,房地產業。這次危機從源頭上看是房地產市場危機。因此,由房地產市場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房地產業會產生多方面的影響:我國幾個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部分二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有可能面臨一些海外投資客拋售房產、抽離資金的情況。
第五個層面,旅遊業。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旅遊業的影響是雙重的:一方面,我國居民出國旅遊可能會更加便利,國內旅遊業面臨著旅遊人數分流的潛在壓力;另一方面,受金融危機引發經濟衰退的影響,海外入境的人數可能會明顯減少,這對涉外旅遊會產生較大影響。
第六個層面,勞動就業。此次危機對我國勞動就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經濟增長放緩,新增就業機會可能相對減少。因此,未來一定時期可能面臨更大的就業壓力。
第七個層面,經濟增長。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衰退會對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
第八個層面,經濟地位。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恢復經濟的復雜程度、困難程度會比我國大得多

2.我國在金融風暴中得到的機遇
海外投資國際股資的縮水,為我國相關企業、機構創造了一系列海外直接或間接投資的潛在機會。國際金融危機延續時間越長,破壞程度越大、經濟恢復越慢,我國海外投資的潛在機會就會越多。
進出口貿易就我國進口而言,一些國家基於生產自救可能會出台一些有利於產品出口的政策,如降低出口關稅、降低出口價格、放鬆技術封鎖等。我國企業應抓住這一機遇,根據自身的需要和能力,擴大技術類、資源類、短缺類、價格優勢類商品的進口。
金融證券保險業在國際金融、證券市場沒有穩定之前,我國金融、證券市場不可能走出反向的單邊行情。影響我國金融、證券市場未來走勢的主要因素仍是國內的市場環境和運行機制。今後我國仍會堅持金融改革、開放、創新的發展路徑,但市場監管和風險防範會進一步加強。
房地產業基於美國這次房地產市場危機的深刻教訓,我國未來會進一步規范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會控制房地產虛假需求的擴大和價格的暴漲暴跌,以避免房地產市場的劇烈波動引發金融業系統性風險。
旅遊業受危機影響較深的國家,基於發展本國經濟、增加就業的需要,可能會出台促進本國旅遊業發展的舉措,以吸引更多境外遊客。
勞動就業金融危機爆發後金融業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失業金融從業人員有可能流向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少的國家和地區。因此,我國面臨著引進海外金融人才的良好機遇,國內金融業也可能面臨著更加嚴峻的人才競爭的態勢。
經濟增長目前我國經濟增長基礎、方式與西方發達國家明顯不同。同時,我國經濟仍是投資推動型經濟,鐵路、公路、機場、港口、電網、城市基礎實施、新農村建設等領域仍有巨大的投資空間。
經濟地位。在未來幾年增速趨緩的情況下,我國經濟總量與發達國家的相對差距將會縮小,我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將會上升。
3.我國在此次經濟危機中應對的策略和國家政策
世界金融危機在各方面將會對我國影響深遠,在經濟上也將促進我國經濟結構的加速調整。但我們必須站在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的高度,從國家發展戰略結構上來應付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挑戰和機遇,特別是從經濟金融戰略、科技教育戰略、國防軍事戰略、外交戰略和自主創新戰略方面來思考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發展的影響。實現我國和平發展之路不應是自發和隨機的,要明確國家發展戰略和激勵可行的目標。這樣才能科學地認識和把握金融危機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在這次金融危機中我們必須加強外交戰略和國際合作。保障國家利益和以經濟金融為基礎的務實合作外交可部分地消除國際上遏制我們中國發展的輿論。現在是個加強國際間特別是與西方大國溝通和理解的良機;既是向國際社會說明不應把我們中國的發展視為威脅和挑戰的最好理由和時機;也是建立多邊主義,實現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和不同意識形態間相互依存和而不同的時機。
從國家發展戰略來看待國際金融危機與單純從經濟財富的角度來考量還不同。象我們這樣有獨立意識形態和人口眾多的大國,要和平崛起不是僅靠外匯財富的積累能建立起來的,應該靠我們的經濟、國防及文化等全面的軟硬綜合實力。我們國家在發展中的自然基礎資源、經濟和軍事力量、人口和國土等硬體部分並沒有較大優勢;要果斷抓住資本和創新、科技和政策、國內外經濟金融制度的有利安排,利用這些發展中軟體方面的優勢來實現我國經濟、國防和社會建設又好又快發展。
一直來,國際經濟關系和世界金融格局也影響和制約我們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各種貿易糾紛。金融危機也有利於我們加入國際經濟金融新體系中。這將體現在國際經濟金融秩序的變革中,產生在對主導世界經濟多邊機構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八國集團等機構的改革中。抓住百年一遇金融危機中的世界經濟組織結構調整的改革機遇,在國際合作中提出我們的合理訴求,實現我們中國在國際地位的逐步改變。
我國應對這次金融危機採取的政策措施和國際合作策略的標准就是看是否有利於上述三大矛盾的解決、調整和提高,以及看是否符合我們國家發展的戰略更求。國際合作的方式很多,除了股權介入的「抄底」、國債有限度投入的「救市」,還有貸款和成立共同基金等方式。同時我們也可提出在高科技項目、能源和軍事裝備技術等多方面的合作要求,以及我們國家市場經濟地位的國際承認等。世界金融危機中有限度和力所能及的國際合作是改革開放中的中國必然作出的戰略抉擇,是又好又快勵精圖治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由之路。

4.總結
制定和掌握政策就是尋求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我們需要用科學的方法深入分析金融危機對我國金融經濟的影響,實現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協調發展。振興股市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建議,要嚴格區分好過度復雜的金融衍生工具和成熟完善的金融市場保值工具,防止因咽廢食,用虛擬經濟的健康發展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Ⅵ 國際金融 編制國際收支平衡表(寫出 借貸方)

1、借:本國在外國銀行的存款 5000美元
貸:商品出口 5000美元

2、借:服務——本國留學生生活費 500美元
在外國銀行存款 500美元
貸:庫存現金 1000美元

3、借:商品進口 8000美元
貸:在外國銀行存款 8000美元

4、借:官方儲備 1000美元
貸:海外投資利潤收入 1000美元
借:證券投資 1000美元
貸:在外國銀行存款 1000美元

5、借:商品進口 5000美元
在外國銀行存款 15000美元
貸:直接投資 20000美元

6、借:商品進口 5000美元
貸:國際組織貸款 5000美元

PS:業余愛好者。請大家不吝賜教。

Ⅶ 國際金融案例分析題

外匯管制可以追溯到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時,當時馬國政府為了防止國外貨幣炒家阻擊馬幣而進一步限制馬幣在馬國以外的流通性。
1997亞洲金融風暴時開始管制外匯。2005年開始放鬆管制。

一、外匯管制主要有三種方式:
1、數量性外匯管制2、成本性外匯管制3、混合性外匯管制
二、定義:
外匯管制是指一國政府為平衡國際收支和維持本國貨幣匯率而對外匯進出實行的限制性措施。
三、利弊:
實施外匯管制的有利方面在於,政府能通過一定的管制措施來實現該國國際收支平衡、匯率穩定、獎出限入和穩定國內物價等政策目標。其弊端在於,市場機制的作用不能充分發揮,由於人為地規定匯率或設置其他障礙,不僅造成國內價格扭曲和資源配置的低效率,而且妨礙國際經濟的正常往來。一般情況是,發展中國家為振興民族經濟,多主張採取外匯管制,而發達國家則更趨向於完全取消外匯管制。
網上摘抄的,你看著寫

Ⅷ 國際金融(套匯問題)

應該將荷蘭盾先兌換成美元,一年後再將美元兌換成荷蘭盾。原因:
假設一開始你有1.6000的荷蘭盾,此時可兌換成1美元,
則一年後的本利和為1*(1+8%)=1.08美元,
再兌換成荷蘭盾為1.08*1.6500=1.782,(因為此時匯率變為1美元等於1.6500荷蘭盾),
若不進行套匯則一年後的本利和為1.6000*(1+10%)=1.616
所以有套匯利潤

Ⅸ 寫出一篇500-1000字的小論文,分析國際金融危機對美國銀行產業的影響。

經濟危機對美國銀行業的影響(1)美國銀行業的復甦將會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經濟復甦初期,企業貸款需求微弱。在經濟復甦初期, 企業的融資需求一般通過自身資金解決,而不通過銀行渠道 解決。因此與銀行貸款標准放鬆相背離的是企業的貸款需求 08 年12 月份至今依然持續下跌,但6 月份的下跌勢頭已經有所放緩。而商業地產貸款需求進入6 月份以來下跌的速度 仍未放緩。
信用卡違約率和抵押貸款拖欠率仍在不斷上升。在失業 率仍然不斷上升的情況下,信用卡違約率和抵押貸款拖欠率 仍在不斷上升。
銀行業將最少需要三年時間消化完大部分抵押貸款損 失。正如我們在5 月份的月報中所說,根據壓力測試的結果, 美國各大銀行在未來兩年中可能遭受的虧損總額高達5992 億美元。但美國銀行08 年撥備前盈利1846 億美元,07 年撥 備前盈利1692 億美元。按美國銀行07、08 年的撥備前的盈利水平,美國銀行將最少需要三年時間可以消化完大部分抵 押貸款損失。
我們認為美國銀行業最壞時期已經過去,未來仍有巨額 的證券損失減值,但資產減值將會以可以預見的速度進行, 銀行業的復甦也將會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2)受損個人資產負債表需要較長時間修復
從2007 年1 季度至2008 年4 季度,美國家庭凈資產與 個人可支配收入比已經從6.3 倍下降到了4.8 倍。美國家庭 在金融海嘯中巨額的財富損失已經改變了消費者的行為模 式,個人儲蓄率已經從危機前近乎零的水平急劇上升至目前 的5.7%,而且還有繼續上升的苗頭。同時在經濟復甦階段, 企業對新增加人手非常謹慎,因此在經濟復甦以後,失業率 有可能仍將在高位持續一段時間。預計失業率在2010 年仍 維持在10%的水平,居民消費在失業率高企的情況下難以有 較大幅度的提升。
這將使得佔美國GDP 構成70%以上的消費部分,無法延 續04-07 年連續4 年對美國GDP 增長 2%的貢獻比例。08 年 該部分對GDP 增長的貢獻率已經下降為0.16%。金融危機改 變了美國人傳統的消費模式,受損個人資產負債表需要較長 時間修復。
目前美國的金融危機已經進入尾聲,房價出現企穩反彈 的跡象,信貸市場也逐步恢復借貸的功能。但金融危機對實 體經濟的影響仍將持續,表現為失業率的高企,居民消費能力的下降和企業投資信心不足。目前美國經濟仍處於築底的 過程,未來需要較長的時間來修復受損的銀行和個人的資產 負債表。

Ⅹ 國際金融計算題

.USD1=CHF1.4500/50, 三個月後遠期掉期率為:110/130點,
三個月遠期USD1=CHF(1.4500+0.0110)/(1.4550+0.0130)= CHF1.4610/80
倫敦市場現匯匯率為:GBP1=USD1.8000/500, 三個月的遠期掉期率為:470/462點
三個月遠期GBP1=USD(1.8000-0.0470)/(1.8500-0.0462)= USD1.7530/1.8038
2.
(1)進口商進行期權保值,即買入英鎊看漲期權312.5萬/6.25萬=50份,支付期權費3125000*0.01=31250美元

閱讀全文

與國際金融500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