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國際金融家小區好嗎
國際金融家由1幢14層小高層酒店式服務公寓和1幢26層純住宅兩部分組成,外觀看起來版呈L形。小區的一到權四樓都為商鋪或辦公樓。多數業主將該小區作為辦公樓使用,很少有業主入住。距離地鐵4號線浦電路很近,步行只需要2分鍾左右,周邊基本上都是辦公樓,如雙鴿大廈、寶鋼大廈等。小區沒有明顯的大門,綠化不多,看起來很象寫字樓,而實際上,大多數業主都是將該樓當作寫字樓來用。據說是因為租金比寫字樓便宜,而且附近寫字樓很多並且靠近地鐵4號線浦電路站,比較方便。
⑵ 有世界船王之稱的海外炎黃子孫是指誰
世界船王——包玉剛
http://book.sina.com.cn/longbook/fin/1105927541_shijiefuhao/133.shtml
財富檔案
包玉剛是世人公推的華人世界船王,1978年,包玉剛的海賢豕鐧攪碩シ澹茸瀾縭蟠醯牡諞話呀灰危愀凼蟛仆胖唬戳⒘恕盎非蚝皆思擰薄5諞桓黿胗?!-- 正文頁畫中畫 begin -->
資匯豐銀行的華人董事,1976年,他被英國女王封為爵士。比利時國王、巴拿馬總統和日本天皇,都曾授予他勛章或獎章,著名的金融家和國際活動家。
企業類型
航運業。
成長記錄
諸多的華人企業家中,從事海運的可謂少之又少,畢竟中國不是海的國度,在陸地上生長出來的人,喜歡土地那種厚實、安穩的感覺,提到大海,第一個感覺就是波詭雲譎,難以捉摸,本來商海就更變化莫測了,更何況是海上商戰,其中的變數誰也無法預料,有「人和」已經難能可貴,更何況還得看老天的臉色,可是竟真的有這樣的冒險家、這樣的成功者,而他就是舉世聞名的華人船王——包玉剛!
從陸地到海洋
1918年,包玉剛出生在浙江寧波一個小商人家庭,父親包兆龍是一個商人,常年在漢口經商。盡管他事務繁忙,但卻對子女非常嚴格。由於家庭還算富裕,他決定讓子女接受當地最好的教育。
寧波地處東海之濱,是浙江省最大的港口城市,是鴉片戰爭後「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有著悠久的商業傳統,形成了歷史上著名的商幫——寧波幫。包玉剛家所在的村落,離海不遠,但自從跟其父到鎮海後,他念念不忘那無邊的大海和海上的商船,他上學時最喜歡的就是去看海,去看船,在這里,他度過了愉快的童年時光。
13歲那年,父親送他到上海求學。到上海不久他就一頭扎進吳淞船舶學校學起了船舶。抗戰爆發後,他輾轉到了重慶。在這里,他沒有按照父親的意願繼續進大學深造,而是自做主張跑到一家銀行當了一名小職員。
1938年,包玉剛來到上海,在中央信託局保險部工作,憑著自己的努力和在銀行里積累的經驗,在7年短短的時間里,他就從普通職員升到了衡陽銀行經理、重慶分行經理,直到最後的上海市銀行副總經理,前面的路途可謂一帆風順。但在這時,他卻辭職了,因為在這個方面沒有興趣,親友對此都迷惑不解。
1949年初,包玉剛與父親一起攜著數十萬元的積蓄,到香港另闖天下。開始的時候做些小生意,積累了點錢,但接下來干什麼呢?包玉剛想起了童年對海的嚮往,於是提出了海運的主意。母親勸他,「行船跑馬三分險」,搞海運等於把全部資產都當成賭注,稍有不慎,就會破產,父親認為,香港的航運業已經十分發達,競爭相當激烈,而包玉剛對航運完全是門外漢,憑什麼經營航運?但包玉剛主意已定,矢志在海洋運輸業謀求發展。他一面繼續做好父親和其他家庭成員的說服工作,一面四齣了解有關船舶和航運的情況,認真研讀有關航運和船舶方面的書籍。
包玉剛終於可以一圓自己的海上之夢了!雖然這個路程十分艱難,而當時他已經37歲了。
開始的時候,資金不夠,在朋友的協助下,籌集了70多萬美元,包玉剛專程到英國買回了一艘以燒煤為動力的舊貨船,這艘船已經使用了28年,排水量也只有8200噸。雖然這艘船很破,但包玉剛卻像得了稀世珍寶一樣,請人將它整修油漆一新,並取名叫「金安」,這艘船就是事業的開始。1955年,包玉剛成立了「環球航運集團有限公司」,並與日本一家船舶公司談妥,將「金安號」轉租給這家公司,從印度運煤到日本,採取長期出租的方式。
這是一個冒險的決策,因為當時世界各國經營航運業的人,都是採用傳統的短期出租方式,也就是每跑一個航程,就同租用船隻的人結算一次。這樣不但收費標准高,而且隨時可以提高運價。聞名世界的希臘船王奧納西斯、美國船王路德威克,以及老一代香港船王董浩雲,都是這樣做的。可是包玉剛與他們都不一樣,他出人意料地採取了長期出租的經營方式,把自己的船為期3年、5年甚至10年地租給別人,租用者按月交納租金,但租金標准卻要低得多。許多人都在嗤笑這個不自量力,不懂規矩的小孩子,但包玉剛自有他的打算,他曾對人說:「我的座右銘是,寧可少賺錢,也不去冒險。」他謀求的是長期則穩定的收入,這是放眼未來的一種經營方法。而短期出租就要承擔一定的風險。
事實上,就是這種穩扎穩打的方式讓包玉剛區別於其他的船主,最後坐上了世界船王的寶座。
世界船王
俗話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包玉剛在經營方式上選擇長期出租的同時,也在思考另一個問題,在銀行幹事的經驗讓他明白資金對一個企業的重要性,要使自己的航運事業迅速發展,光靠自己是不行的,必須得到銀行的支持。於是,包玉剛到處奔走,積極尋找門徑。他找到了早年搞進出口貿易時結交的朋友——香港匯豐銀行的高級職員桑達士。眾所周知,香港英資匯豐銀行是香港金融界的巨頭,是100年來香港資金最雄厚的銀行。
憑著自己流利的英語和嫻熟的業務,1956年,包玉剛以一艘船向匯豐銀行承作抵押借款,得到桑達士的同意,取得了一小筆貸款。稍後,包玉剛得到一個用100萬美元買一艘7200噸船的機會,而且也找到了租主了,可是沒有錢,買不下船,怎麼辦?於是包玉剛向桑達士貸款100萬美元,100萬美元!在當時絕對不是小數目,桑達士認為包玉剛簡直是開玩笑,一無資金,二無保證金,萬一賠了怎麼辦,但是包玉剛利用租船人迫切心情,竟然真的弄來了一張75萬美元的「信用狀」,桑達士對這個年輕人的毅力算是徹底折服了,他同意貸款給包玉剛。這次「空對空」的勝利,是包玉剛與匯豐銀行建立借貸關系的開始。在後來的無數次借貸合作中,他以誠信為本,取得了銀行的信任和支持,使自己事業的發展有了一個雄厚的資金來源。後來,包玉剛作為「亞洲第一人」榮任匯豐銀行董事。
⑶ 國際金融家的相關信息
開盤記錄2001-06-01
入住記錄2003-12-30 開發商:上海興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投資商:上海興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物業管理公司:上海興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⑷ 興業嘉園(國際金融家)交通方便嗎應該怎麼過去
城市:上海
樓盤名稱:上海興業嘉園(國際金融家)
公交線路:公交621、617、785、773、130、593、地鐵二號線、明珠線等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買新房,就上搜狐焦點網
⑸ 沒有足夠的外匯儲備為什麼不能抵禦國際金融家的炒作
我來淺顯的解釋下,國際金融家他想要通過特定的投資行為來讓你經濟不穩定,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和手段就是對一國貨幣下手,當匯率是怎麼形成的呢?匯率是貨幣對另一種貨幣的價格,比如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是6.5,那麼就是說1元美元換6.5元人民幣(也就是1人民幣=0.1538美元)。
舉個例子:一個美國土豪說俺要到中國去買很多很多房子來投資,好,這時候美國土豪就需要人民幣了,因為中國房主大媽只收人民幣,這時候美國土豪找到銀行去拿自己賬戶里的美元換人民幣用,銀行按換給了他人民幣,銀行自己手頭的美元就多了,而銀行手裡的人民幣就少了,少了怎麼辦,銀行於是就到市場上(實際上還分在岸和離岸市場,這個我不細細解釋了,我只說原理)去拿美元去買人民幣,這就跟股票一樣的,如果一隻股票一下子好多人買,股價就上去了,人民幣也是一樣的,如果很多人都像這家銀行一樣拿美元去買人民幣,那麼人民幣就會值更多的美元,這時人民幣匯率就漲到1元美元換6個人民幣(也就是1人民幣=0.1667美元),這就是人民幣升值,相應的,美元就貶值了。
那麼這個美國土豪買了中國房子以後他發現,房價不漲還降了,他覺得虧了,於是他果斷把中國房子賣了,這時候就反過來了,他要把賣房子所得的人民幣跟銀行換成美元,然後銀行發現自己手裡美元少了,如果美元不夠了那麼其他客戶來找銀行換匯銀行沒有這可怎麼辦?有辦法了,銀行開始找中國央行買美元(央行手裡的美元來源就是外匯儲備,當然外匯儲備里多是美債,央行也是賣了美債換來美元的,這里不細說了),如果央行賣給銀行,那麼對匯率沒有影響。如果央行今天覺得手裡外匯不多了不想賣給銀行了,銀行就會從市場上以人民幣來買美元,這時候如果有大量的人買美元,美元就升值了,相應的人民幣就貶值了。
我舉的例子是美國土豪買賣房子,現實中,可能是買賣股票,買賣人民幣計價的債券,買賣人民幣計價的大宗商品(大豆,標准鋼,原油,金,銀 等等)。或者人家什麼都不買賣,人家土豪就是任性,就是讓自己手裡多一點或者少一點以人民幣計價的應收賬款或者應付賬款。
剛才那麼大篇幅解釋了匯價的形成,那是開胃菜,現在步入正文:
我前面說這么多,就是為了解釋一句話「人民幣的價格是人民幣和其他貨幣交換的比率決定的,買人民幣的人多,人民幣就升值,否則就貶值」,如果這句話懂了,前面的可以完全不看
然後我們來做一道數學題:
假設今天人民幣匯率是6,美國人小明花10億美元買了60億人民幣,然後用這筆錢在北京買了100套房子做投資,均價是20萬一平米,明年北京房價漲到了50萬一平米,小明可歡快了,決定出手賣房
問題1:小明賣了多少錢?
答:150億人民幣
繼續上一題,小明是美國人,人民幣對他沒用,這時候他要把人民幣換成美元,這時候時過境遷,人民幣匯率是18
問題2:小明換了多少美元?
答:8.3億美元
問題3:美國人小明賺了還是虧了?
答:小明驚呆了,盡管他投資的房子翻了一倍還多,小明還是虧了1.7億美元。
問題4:你從這個故事裡看到了什麼?
答:只有人民幣幣值的穩定,全世界才能接受人民幣作為交易貨幣,人家外國人才願意來中國投資,同樣道理,中國人到海外投資,也需要人民幣的穩定,否則就算海外的資產賺了,換成人民幣也可能是虧了。
如果人民幣大漲大跌,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沒有辦法來規避匯率風險,那麼中國人就沒法科學得海外投資,外國人也沒辦法到中國來投資。
下面是高潮,大灰狼出場了:
大灰狼:人民幣幣值這么穩定,小夥伴們都用人民幣交易結算,我手裡持有的這么多美元和美元計價的資產豈不是沒人要了,我c a,這樣不行,我要來攪局。
大灰狼想,匯率是外匯市場貨幣交換的比率,要讓你匯率不穩定,要大幅波動,那還不簡單,要麼做多人民幣,要麼做空人民幣
做好的辦法是組合拳——先做多再做空(前幾年人民幣兌美元從8到5.8,再從5.8到現在的6.5,人民幣先升再貶,就是這個路子):
通過做多來打掉你中國海外擴張戰略(前幾年人民幣一升值,我們沿海很多傳統出口企業都面臨倒閉)
然後通過做空打掉外國人投資中國的熱情(隨著這些日子人民幣的貶值,15年7、8月來A股抄底的外資都哭得稀里嘩啦的,本來就當了接盤俠沒處吐苦水,換成美元又被剝一層皮,二次傷害啊)
接下來央行攜外匯儲備出場了!
你大灰狼不是先讓人民幣升值嘛,好,央行放大招——買外匯買美元資產來充實外匯儲備,拿什麼買,拿人民幣買,於是國際市場流入了大量的人民幣,形成了促使美元升人民幣貶的力量,雖然仍然沒完全阻止人民幣升值的方向(當時國際上都認為人民幣升值是大勢所趨,所以很多國外投資者站在了大灰狼一邊),但是央行成功減緩了人民幣升值的步伐,為少數有實力的出口企業贏得了搶救的時間。結果是中國出口企業因為人民幣升值倒閉了一大半,但沒全死,留下了一部分精華轉型升級。其實這就是太極,借國外惡意做多的力量來倒逼了國內低端出口產業轉型。當然,代價也是極大的,有不少企業批量倒逼很多工人都失業了,政府稅收增速也在下降,這就是市場競爭的殘酷性。。。所以基本算平手
接下來,第二」戰「,現在正在進行,大灰狼要讓人民幣貶值,不得不說,大灰狼很聰明,選的時機很好,現在正好是中國出清過剩產能的時候,新業態還沒成型,青黃不接,這時候下手很讓中國人措手不及。央行又開始放大招——開始把外匯儲備里的美元資產賣掉,買人民幣,相當於是拿美元資產從國際市場回收人民幣的過程,這時候美元多了,人民幣少了,製造了一股讓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的力量。
當然外匯市場一天交易量就要幾萬億,在灰太狼一兩撥千斤已經用蝴蝶翅膀造成大風暴的背景下,中國那一點的外匯儲備這時候就真心顯得特別少特別少,央行不會去螳臂當車,那樣只會自取滅亡,只能憑借一些時點的買賣技巧和各種或明或暗的手段來減緩人民幣貶值的過程,這些日子,如果關注外匯市場的話,可以發現央行和境外力量的鬥法是很好玩很驚險的,央行玩兩幾招明的再夾雜一兩招陰的,明的就是剛才說的開始賣出儲備的美元,反正子彈多(外匯儲備多,當然是相對於其他一些國家,對於日交易量的話實在不算得多)嘛,暗的就是聯合中資銀行操控市場,看誰坐莊的本事硬(這就是共/產/黨的優勢,銀行想在中國混就必須聽老大的話,要是在美國的話,沒有哪家銀行會鳥奧巴馬,更不用說和奧巴馬同進退了)。
當然,暗的手段固然需要,明的是基礎,如果這時候沒有大量的外匯儲備去拋售的話,就算坐莊的技巧再牛都是沒用的。98年的時候金融危機,香港外匯局為了和大灰狼鬥法,香港外匯局操控水平很高,手法很流氓,結果沒有阮用,因為博弈中外匯儲備幾乎用光,差點就舉白旗了,關鍵時候中國發了篇聲明,原話忘了,大意是說中國的外匯儲備隨便香港用,一下子就把境外的大灰狼嚇傻了,人家立馬收手。
說了這么多,意思就是外匯儲備要有,不能少,該買的時候買,當然養兵千日用在一時——該賣的時候也要捨得。
不過,滄海桑田,時過境遷,如果將來某一天(估計我不一定看得到那一天了),人民幣像現在的美元一樣牛,成為了獨一無二的世界第一貨幣,那中國政府就可以憑借貨幣發行來全球剪羊毛,中國沒事就加息或者減息玩玩就能把對手弄半死,那時候外匯儲備就沒那麼重要了。在人民幣沒有成為力蓋四大高手的中神通之前,外匯儲備和黃金儲備都不能忽視,一方面外匯儲備可以用來在關鍵時候穩定幣值,一方面可以為我們國家搞」一帶一路「湊足資本(這個暫且不說)。
⑹ "世界舟王"之稱的海外炎黃子孫是指誰
世界船王——包玉剛
http://book.sina.com.cn/longbook/fin/1105927541_shijiefuhao/133.shtml
財富檔案
包玉剛是世人公推的華人世界船專王,1978年,包玉剛的屬海賢豕
⑺ 有"世界船王"之稱的海外炎黃子孫是指誰
包玉剛
包玉剛是世人公推的華人世界船王,1978年,包玉剛的海賢豕
⑻ 萬眾苑的概述
由台商、國際金融家萬眾捐資200萬美元興建的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新樓內——「萬眾容苑」日前正式啟用。據有關人士介紹,萬眾贊助北大中國經濟研究中心興建「萬眾苑」,目的是幫助北大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打造成為吸引全球優秀經濟學人才的磁石。北大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新樓佔地面積6000餘平方米,全部採用中國古典庭院式寶頂建築,與原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的建築渾然一體。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說,中國有條件在未來成為一個新的世界經濟學研究的中心。興建這座新樓是他和「中心」廣大學者多年夙願,「萬眾苑」的建成並投入使用,為吸引海內外優秀經濟學人才的加盟打下了良好的物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