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學業 > 川南城市群金融中心

川南城市群金融中心

發布時間:2021-02-22 08:12:17

Ⅰ 十二五時期西部地區發展定位

經 濟轉型與高速增長,在「十二五」時期已是不可兼得的目標,東部和西部各省份都將「站隊」。

「我們『十二五』時期的發展理念不能再以GDP為先。」上海市政府權威人士在一次內部會議上坦言,未來上海經濟發展「靠投資驅動是靠不住的,必須轉」。

目前正在制定的上海市「十二五」規劃綱要(下稱「規劃綱要」)將提出具體發展路徑,而「淡化GDP指標」將成為這次轉型時期規劃綱要的重要思路之一。昨天正式公布的《中共上海市委關於制定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下稱《建議》)也體現了上述轉型思路。

上海的選擇也是不少東部省份的決策。而在不少中西部省份,迅速做大蛋糕依然是其追求的目標。

東西部各取所需

《建議》中提及的三個經濟指標值得關註:「十二五」期間,上海市GDP年均增長率預期為8%左右,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65%,全社會研究開發經費支出相當於GDP比例達到3.3%左右。

「GDP增速預期為8%,一方面是考慮到平穩發展的需要,如果保證上海新增勞動人口就業,消化農村轉移勞動力,經濟增長率就要保持在8%~9%,但是,我們也考慮到,為未來經濟轉型發展預留了空間。」上述權威人士稱。

在「十一五」規劃中,上海制定的目標是年均經濟增長率9%以上。而「十五」規劃的增速目標則高達「9%~11%」。

目前正式公布的全國各地「十二五」規劃建議稿中,浙江、天津等東部沿海地區均未明確提及「十二五」時期GDP具體指標數據。廣東「十二五」的GDP年增長目標也是8%。而中西部地區多數提法為「在2010年的基礎上翻一番」或者明確提出兩位數的增長指標。

重慶市「十二五」規劃建議中即明確提出:「十二五」時期主要目標包括「西部增長極逐步形成,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保持在12.5%左右,建成西部地區現代產業高地和重要增長極」。

不難看出,盡管中央「十二五」規劃建議提出淡化GDP指標,但中西部地區謀求經濟發展的意願依然十分強烈。

「我們也去各地進行過一些調研,『十二五』時期面臨的發展問題各有不同,上海已經是高度成熟的經濟體,面臨的問題與北京類似,但與天津、重慶等地並不完全一樣。」上海市發改委相關人士在一次內部座談會上表示,「『十二五』期間,各省市都會去競爭國家層面的中長期戰略資源,比如教育、科技、人才等,上海要在這些方面做好充分規劃。」

「規劃綱要初步提出了35項主要指標,其中25項指標為預期性指標,10項指標為約束性指標。」上述權威人士表示,「與『十一五』規劃相比,16項為沿用的指標,19項為新增或者調整的指標。」

例如,在創新能力方面,新增「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指標;在服務功能提升方面,體現上海國際貿易中心資源配置功能的「商品銷售總額」指標;在社會民生方面,提出了各類保障性住房套數作為約束性指標;在生態宜居方面,提出「供水水質」、「人均生活垃圾處理量減量率」等指標。

服務業發展四大瓶頸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獲悉,目前,規劃綱要正在根據上述《建議》進行修改與完善,並將繼續聽取上海各區縣、各政府部門及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與建議。規劃綱要將在明年1月份召開的上海市「兩會」上進行討論。

上述上海市政府權威人士表示,「十二五」期間,上海產業發展方針將立足於「高端化、集約化、服務化」。「其實,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65%,這個指標我們經過反復測算,難度很高,有些同志也提出,可以定在62%、63%,但我們還是想增加點兒壓力。」

上海在服務業發展上也的確制定了較高目標。例如在建設國際金融中心上面,《建議》表示要「基本確立上海在全球的人民幣資產交易、定價、清算中心地位」。但在人民幣資本項目尚未開放的情況下,實現這一目標仍有難度。

本報記者獲取的一份內部報告中也指出,目前,上海現代服務業受金融、房地產波動影響較大,結構層次偏低、滲透性不強,發展基礎不牢固。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01年~2009年,上海市金融業增加值增速在-9.1%~34.3%之間波動,房地產業增加值增速在-13.7%~30%之間波動。

上述內部報告指出,服務經濟發展受到稅制、管制、體制和法制等四個層面制約,如服務業仍然徵收營業稅,不能實行增值稅抵扣,這意味著服務業專業化分工越細,稅負就越重。

對此,《建議》也明確提出,要積極爭取國家服務業稅制改革在上海先行先試,繼續完善營業稅差額徵收辦法,從政策上進一步鼓勵服務業從製造業分離、技術先進型服務業企業發展及重點行業服務貿易出口等。

Ⅱ 四川省重點打造的四座特大城市有那四個

四川省重點打造的不是特大城市,而是「四大城市群」,分別為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攀西城市群和川東北城市群。

根據《四川省「十二五」城鎮化發展規劃》,對四大城市群的范圍及城市等級作了明確劃分,具體如下:

1、成都平原城市群,包括成都市、德陽市、綿陽市、眉山市、資陽市以及樂山市主城區、夾江縣、峨眉山市和雅安市主城區、名山縣等

2、川南城市群,包括自貢市、瀘州市、內江市、宜賓市,以及樂山市除主城區、夾江縣、峨眉山市外的其餘城鎮,幅員面積約4.42萬平方公里。

3、川東北城市群,包括廣元市、遂寧市、南充市、廣安市、達州市、巴中市,幅員面積約8.2萬平方公里。

4、攀西城市群,包括攀枝花市、涼山州以及雅安市除主城區、名山縣外的其餘城鎮,幅員面積約6.7萬平方公里。

(2)川南城市群金融中心擴展閱讀

四大城市群發展重點:

1、成都平原城市群發展重點:加大對區域內主要河流和骨幹道路的綠化建設,有效貫通城市間森林、濕地斑塊,加強城市群生態空間連接。同時,積極指導有條件的地方大力開展森林城市、森林小鎮等建設,增加城市森林與綠地面積,擴大環境容量和生態空間,提高城市生態承載力。

2、川南城市群發展重點:加強以人為中心的城市森林建設,有效增加城市(鎮)內森林綠地面積。結合地方產業結構調整,積極引導森林資源較好的城市和地區,加強生態科普教育基地等生態服務設施建設,增強森林生態產品供給能力和森林的綜合惠民能力。

3、川東北城市群發展重點:該建設重點是對現有城市森林生態系統進行質量提升,充分展現各自城市特色,加強生態科普教育基地等生態服務設施建設,提升城市森林綜合惠民能力。

4、攀西城市群發展重點:該區域建設發展重點是總結和推廣攀枝花市、西昌市建設森林城市經驗和模式,積極推進森林縣鄉村建設。加強雅礱江幹流和安寧河等區域森林資源保護和修復,加強道路綠化景觀廊道的建設,構建以森林為主體的網路生態屏障。

Ⅲ 中國(瀘州)西南商貿城的項目規劃簡述

建設中的西南都匯位於瀘州主城區隆納高速入城路口,鄰瀘州6大高速、四川第一港——瀘州集裝箱碼頭及瀘州機場
根據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沿長江發展帶上的酒城瀘州,作出「裝備製造基地和商貿物流中心」的明確定位,緣於歷史和現實的結合;據最新消息,佔地1300畝,總建築面積超過160萬平方米的四川省重大項目、雄視川滇黔渝結合部的超級商業「航母」——川南城市群超級門戶中心「西南都匯」,目標直指與成都荷花池、重慶朝天門鼎足而立的中國西南商貿第三極。 長、沱兩江環繞的酒城瀘州,憑借得天獨厚的黃金水道優勢,自古商貿繁盛。自唐宋以來,瀘州一直便是川滇黔渝結合部的物資集散地;宋、明時期,瀘州即是與成、渝鼎足而立的全國33個商業都會之一。解放之初,「成渝瀘萬」四川盆地四大商業都市,瀘州仍位居第三。改革開放初期的上世紀80代年初,瀘州的小市和轉角店,曾是大西南最大的化纖和卷煙批發市場,名滿全國。
放眼當今川南及相鄰的雲、貴、渝周邊縣、市、區,就城區大型商業設施而言,1萬平米以上的商業賣場數量和密度,沒有一個城市能與瀘州相比。
在隆納高速公路連接線瀘州入城口破土動工,拉開瀘州重振西南商都雄風的大幕。定位川南城市群超級門戶中心,佔地1300畝、總建築面積超過160萬平方米的中國(瀘州)西南都匯,是一個集大型商業、商務金融、旅遊觀光、美食娛樂、酒店寫字樓、商務公寓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現代城市生活綜合城。建成後將是小資的「聖地」、大資的「氣場」、品牌商家和經營者的「夢工場」,以及瀘州國際化的「窗口」,時尚潮流的「引擎」和城市「名片」。
超級商業「航母」西南都匯,是一個由若干功能板塊組合而成,集吃、穿、住、游、購於一體的城市綜合體;立足瀘州,憑借瀘州區位、交通、政策、商業傳統等優勢,利用160萬平方米的超大體量產業+商業的組合形態,助推川南及周邊7市經濟一體化進程。 一個城市的發展,需要一個快速發展的區域帶動。按瀘州市城市規劃,城北是集文化、體育、交通、商貿、居住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城市綜合體。
正在建設中的西南都匯,位於瀘州主城區隆納高速入城路口,鄰瀘州6大高速、四川第一港——瀘州集裝箱碼頭及瀘州機場,區位優勢得天獨厚。
公共設施配套方面,西南都匯正對面,是正在建設中的國家一級客運站——設計日發送旅客5萬人次的瀘州客運中心站,是全國196個二級樞紐中心城市中最大的客運站;瀘州高鐵總站選址城北隆黃鐵路以北,南與城
北客運中心和建設中的西南商貿城相鄰;瀘州醫學院城北校區、瀘州醫學院附屬中醫院、瀘州大劇院、瀘州教科城、奧林匹克公園、六七十個小區樓盤聚集城北。
瀘州市政府決定,規劃城區內不再批建同類市場,城區內商貿批發市場將通過政策引導、規劃調整、市場運作,逐漸搬遷進中國(瀘州)西南商貿城。超級商業「航母」西南都匯,承載著瀘州批發市場搬遷升級的重任。
前不久,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流通分會名譽會長楊東輝,在瀘州舉行的中國服裝服飾模式創新論壇指出:隨著東南沿海地區紡織服裝產業不斷向中西部梯度轉移,二線城市中的專業市場異軍突起,商貿流通業表現出了新的發展活力。這種產業轉移對西部城市是一個重要的契機,二三線城市將成為紡織服裝業新的掘金熱點。瀘州處於川滇黔渝結合部,商貿優勢異常明顯。作為西南地區與成都荷花池、重慶朝天門鼎足而立的西南商貿中心,西南商貿城必須把握住這一契機,打造一個承接東部沿海服裝企業構建渠道、拓展內銷市場的新渠道、新平台。 1月18日,西南都匯一期工程——西南商貿城啟動招商,立即掀起一股熱潮並創下「業界奇跡」:在短短不足兩個月的時間內,47萬平米商品展貿區,全面招商大捷。來自全國各地和瀘州本土的服裝服飾、家居建材、五金機電、小商品、副食品等行業6000餘位商家,紛紛搶灘入駐。
以夢舒雅、婭麗達、渡森為代表的河南服裝企業認為,「西南商貿城定位精準,市場前景巨大」,表示將以西南商貿城為平台,設立企業在西部地區的運營中心,打造中原服裝西部展貿中心,構建中原服裝進入西南市場、繼而輻射大西部的中原服裝品牌運營的大平台。
國內牛仔生產基地——中山沙溪的百餘位生產廠家,抱團進駐西南商貿城,以廠商直銷、品類完善、經營規模等優勢,構建西部牛仔分銷中心與品牌加盟運營中心。西部地區規模最大、品類最豐富、價格最實惠的牛仔經銷基地——西部牛仔城就此落戶西南商貿城。
業界極負盛名的浙江海寧、餘姚、桐鄉的各大皮革廠商,全面簽約進駐西南商貿城。以雪豹、獸王、瑞彪為代表的皮衣廠家,以巴黎世家、萬里馬、袋鼠為代表的皮具箱包廠家,整體入駐西部皮革城,成就川南、滇東、黔北、渝西地區最具專業、最具檔次的皮革市場。
引進100餘種知名品牌,在西南商貿城西部五金機電城二樓簽下1000平方米,打造瀘州最大的電動工具超市。同時,重慶福建南安商會簽下30個店鋪,將整體入駐西南五金機電城

Ⅳ 川南的城市

自貢,四川省最早的省轄市和工業重鎮之一,位於川南地區幾何中心地帶。以「千年鹽都」、「南國燈城」和「恐龍之鄉」大三絕蜚聲國內外。擁有兩千年的鹽業歷史、八百多年的彩燈文化和七十四年的建市史,是全國最早的23座建制市之一。同時也是對外開放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世界地質公園。自貢是四川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擁有大批實力雄厚的科研院所。
同時也是四川城鎮化水平最高的城市和川南地區首個國家級高新區。兩度「川鹽濟楚」,讓自貢成為「富庶甲於蜀中」的「川省精華之地」,乃至全國最富裕城市之一。新中國成立前夕,自貢曾名列中國20大城市第19位。 川南為加快構建川南城市群之間的城際快速通道,四川將啟動川南城市群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編制工作。川南四城涉及已規劃建設的高鐵達到四條,省發展改革委鐵路綜合處透露,根據初步規劃,川南城市群鐵路的總體布局是「五主四輔三聯五支」,其中,先期將新建四條鐵路:內(江)自(貢)宜(賓)鐵路、宜(賓)瀘(州)鐵路、內(江)瀘(州)鐵路和自(貢)瀘(州)鐵路。這四條鐵路分別是規劃中的綿遂內自宜鐵路、渝昆鐵路、隆黃鐵路和樂自瀘鐵路的一部分,同時與現有的成渝鐵路,以及在建的成渝客專和成貴鐵路等線路一起,形成一個完成的鐵路網,其鐵路網密度在全省居前。這四條鐵路將於2030年前建成通
川南四城涉及已規劃建設的高鐵達到四條:經過內江的成渝高鐵,經過內江、自貢、宜賓的綿遂內自宜高鐵,經過宜賓的成貴高鐵,經過瀘州、宜賓的渝昆高鐵。而成仁自瀘高鐵的修建,將與其他四條高鐵形成高鐵網。川南四市將力爭在2020年,攜手邁入高鐵時代。
《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區總體規劃(2010—2030)》規劃建設的成自宜城際鐵路將川南與成都直接聯系起來。 川南地區現有民用航空港兩座,分別是宜賓菜壩機場、瀘州藍田機場,有往返國內各大城市的航班。建設中的自貢鳳鳴通用機場將促進川南低空空域的進一步開放。

Ⅳ 現在四川重點打造的四大城市哪四個城市

四川省沒有重點打造四大城市,是重點建設四大城市群:

努力把成都建成西南地區「內三中心兩樞紐一基地」容及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高地。促進攀枝花、綿陽、自貢、南充加快發展,有條件的向特大城市邁進。推動內江、瀘州、宜賓、樂山、德陽、達州、遂寧建成大城市。努力構建成都平原、川南、川東北及攀西城市群。

1、成都平原城市群包括成都市、德陽市、綿陽市、眉山市、資陽市以及樂山市主城區、夾江縣、峨眉山市和雅安市主城區、名山縣等;

2、川南城市群包括自貢市、瀘州市、內江市、宜賓市,以及樂山市除主城區、夾江縣、峨眉山市外的其餘城鎮;

3、川東北城市群包括廣元市、遂寧市、南充市、廣安市、達州市、巴中市;

4、攀西城市群包括攀枝花市、涼山州以及雅安市除主城區、名山縣外的其餘城鎮。

Ⅵ 川南城際鐵路的建設意義

為加快構建川南城市群之間的城際快速通道,四川將啟動川南城市群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專編制工屬作。
川南城際鐵路全面建成後,川南經濟區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將來會充分體現。川南城間距短、資源豐富、交通便利,未來將會成為四川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
項目北銜接成渝高速鐵路,南連規劃建設的渝昆鐵路,是成渝經濟區城際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川南城市群快速客運通道之一,是一條服務於成渝經濟區次級中心城市客流的快速鐵路。該項目實施將推動沿線地區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加快旅遊資源開發,對促進經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和作用。

Ⅶ 滇中城市群的布局

兩軸包括滇中東西、南北兩條重點發展軸,是滇中城市和產業一體化建設的綜合廊道,是中國陸路面向南亞、東南亞開放的必由通道。
1、東西軸
以連接曲靖——昆明——楚雄的高速公路和鐵路等交通設施為依託,重點發展中央商務、先進製造業、空港物流、生物制葯、重化工等產業,成為滇中城市圈連接黔桂、珠三角地區,拓展緬印巴的重要軸線。
2、南北軸
以連接武定〈祿勸〉——昆明——玉溪高速公路和鐵路等交通設施為依託,建設具有綠色生態、科技文化創新和休閑經濟走廊三大功能的縱向主發展軸,成為滇中城市圈向川渝腹地、長三角地區發展、向越老泰柬輻射的重要軸線。 以環滇中城市的公路網、鐵路網和軌道交通網的建設為基礎,構築「極核圈層」、「帶動圈層」及「輻射圈層」三大圈層結構,加快滇中城市經濟圈的形成,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依託昆明面向東南亞、南亞交通樞紐建設和滇中城市經濟圈公路網、鐵路網、軌道交通網的建設,形成溝通廣大內陸地區和面向東南亞和南亞、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陸路樞紐,使滇中城市經濟圈成為中國西南對外開發和經濟增長的新高地。
1、極核圈層
依託昆明鐵路樞紐環線和昆明繞城高速公路,構築極核圈層。規劃范圍主要包括現代新昆明和距核心城市中心約30—50公里范圍內的部分市、縣(區)、鎮和相關區域。極核圈層與核心城市聯系緊密,是各種要素依託國家和省級產業園區集聚和擴散的地帶,主要發展高技術產業、現代農業、先進製造業、化工、物流等產業,經濟增長力強勁,對圈外具有較強帶動、輻射和服務功能。
2、帶動圈層
依託連接曲靖市、玉溪市、楚雄州、武定縣(祿勸縣)環狀城際軌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圈,構築帶動圈層。規劃范圍為極核圈層外圍、距核心城市中心約100到150公里范圍內的城市和區域,屬於一小時經濟圈。該圈層是擴展城市規模,發揮人口集聚功能,培育新興特大城市的主要地帶,也是實現產業分工和合理布局的主要地帶,以發展煙草及配套、加工業、化工、冶金、生物、現代農業等產業為主,具有較強的經濟社會發展帶動作用。
3、輻射圈層
依託連接宣威、富源、羅平、石林(彌勒)、通海、峨山、新平(腰街)、南華、姚安、大姚、永仁、元謀、武定、尋甸、東川、會澤的環狀高速公路圈,構築輻射圈層。規劃范圍為帶動圈層外圍、距核心城市中心約150到200公里范圍內的市縣(鎮)和區域,屬於兩小時經濟圈。該圈層是培育地方性中心城市,統籌城鄉發展的主要地帶,重點是提升產業集聚度,加強產業競爭力,發展新興產業,承接極核圈層產業與功能轉移、擴散。 四極:曲靖、玉溪、楚雄、武定〈祿勸〉四大城市增長極
1、東部——曲靖增長極
以構建珠江源大城市為目標,拓展對周邊地區和省份的輻射、帶動作用,使曲靖成為全國重要的集生產、加工、貿易、科研為一體的重化工和有色冶金基地;承接黔桂川與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物資集結和運輸樞紐。
2、南部——玉溪增長極
以加快昆玉一體化進程為目標,整合區域內資源,優化產業布局,推進兩城交通公交化,逐步由通信、金融兩城一地向一體化邁進,構建世界級的煙草產業基地、花卉基地、科技創新基地、康體休閑旅遊基地以及最適宜居住地。
3、西部——楚雄增長極
以加強和提升城市聚集力為目標,加快發展生物產業,建設全省重要的綠色產業基地、冶金化工基地、突出特色文化,民族文化旅遊產業基地以及承接產業轉移和出口加工基地,形成並發揮聯動滇中、滇西的重要功能作用。
4、北部——武定祿勸增長極
為彌補滇中經濟圈城市鏈條中的塌陷環節,將武定、祿勸兩縣合並規劃建設成為一個生態化新興產業示範(組團)城市,設立生態產業園區,發展現代農業、科技文化創新、環保等新興產業。充分發揮承接昆明、聯動攀枝花,帶動相對落後的滇中北部經濟發展的功能作用。 以昆明為核心,呈放射狀的五大通道,通過鐵路、公路網溝通內陸,連接東南亞、南亞。
1、滇東北通道
以昆明經曲靖至上海的滬昆鐵路和滬昆高速公路為基礎。滇東北通道連川、渝、黔,直接與成渝經濟帶相接,是中國廣大的內陸腹地和長三角地區進入東南亞、南亞最便捷的陸路通道。
2、滇西北通道
以昆明至成都的成昆鐵路和昆永高速公路為基礎。滇西北通道面向川、藏和金沙江上游,與關中城市群呼應,是中國西部地區通邊達海的重要通道。
3、滇西南國際通道
以昆明經楚雄至大理並延伸至瑞麗和緬甸的第三亞歐大陸橋西南通道(泛亞鐵路西線重要部分)為基礎。滇西南國際通道是中國走向南亞、印度洋最便捷的陸路通道。泛亞鐵路西線以及中緬陸水聯運通道開通以後,滇西南國際通道運輸成本將進一步降低,滇中城市群作為中國面向南亞、印度洋開放的樞紐地位將進一步凸顯。
4、滇南國際通道
以昆明經玉溪至河口、磨憨的泛亞鐵路東、中線和昆河、昆曼高速公路為基礎,並延伸至越南河內、海防和泰國曼谷。滇南國際通道是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直接降低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陸路運輸成本,有利於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經貿往來,更有利於中國和東南亞旅遊業的發展。
5、滇東南通道
以昆明至南寧的雲桂鐵路、昆衡高速公路為基礎,經過泛亞鐵路可直達越南、泰國、緬甸等東盟國家。滇東南通道處於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區、大湄公河次區域、泛珠三角經濟合作區等多區域合作相互疊加、融合的區域,為將滇中經濟圈建設成為中國~東盟物流、商貿、加工製造基地,信息、交通樞紐和金融中心創造有利條件。 兩環是指依託滇中內、外環交通體系,以昆明城市為核心,聯系昆明半小時通勤圈和一小時通勤圈的兩個環狀區域。兩軸一個是「曲靖-昆明-玉溪」發展軸,另一個是「楚雄-昆明-文山」發展軸。

Ⅷ 哪個城市最具有發展潛力

重慶是一座舉世聞名的山城,它最突出的特點是地形起伏有致,立體感強。

重慶市旅遊資源堪稱得天獨厚。縱觀市城內巴山綿延,渝水縱橫,俯瞰歷史源遠流長,文化積淀深厚,構成了集山、水、林、泉、瀑、峽、洞等為一體的壯麗自然景色和熔巴渝文化、民族文化、移民文化、三峽文化、「陪都」文化、都市文化於一爐的濃郁文化色彩。從夏禹王「三過其門而不入」的塗山舊痕,到國共兩黨眾多名人名事遺址;從大寧河千古懸棺真貌,到「上帝折鞭之處」的合川釣魚城古跡;從馳名古今的長江三峽,到譽滿天下折大足石刻,組成具有重慶特色的「山城都市風光」、「長江三峽旅遊黃金線」和「八大特色旅遊區」,共有景點300餘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0多個。同時,巴渝古樸獨特的民風民俗引人入勝,多姿多彩的地方文藝令人傾倒。重慶還是川菜主要代表地域之一,「吃」與「游」相得益彰,平添旅遊者無限雅興。

重慶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古文化遺址、古人文景觀眾多。 巫山龍骨坡遺址、大足石刻、涪陵白鶴梁、奉節白帝城、合川釣魚城都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重慶也是一座具有光榮革命傳統 的城市,革命紀念地或陪都遺址有紅岩村、曾家岩50號、桂園、新華日報社舊址、重慶談判舊址、歌樂山烈士陵園、白公館、渣滓洞、 中美合作所舊址、林園、黃山陪都遺址等處以及抗日戰爭時期韓國臨時政府舊址。古老的重慶舊貌尚可辯,新妝更奇妍,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外遊客前來觀光游覽。

區號:023

郵政編碼:400000

簡稱:渝

位置:地處四川盆地東南部、長江與嘉陵江的匯合處。

行政區劃:40個自治縣、市、15個區、4個縣級市、21個縣。

面積:東西長470千米,南北寬450千米,總面積8.2萬平方千米

人口:3100萬

市樹:黃葛樹,寓意為:重慶堅毅剛強,吃苦耐勞

市花:茶花,寓意為:重慶人俠骨柔腸,熱情奔放

別名:山城、霧都、火爐

重慶市擁有豐富的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水能資源和獨具特色的三峽旅遊資源,具有極大的開發潛力。重慶是中國西南地區和長江上游的經濟中心城市、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內河口岸,擁有汽車、機械、電力、化工、輕紡等綜合性工業基地。 「山城夜景」水光天色,堪稱奇觀。這里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相互交融,旅遊資源豐富。

重慶是中國西部最具投資潛力的特大城市,具有五大優勢:

——區位條件優越。重慶地處長江上游經濟帶核心地區,中國東西結合部,是中國政府實行西部大開發的重點開發地區。

——基礎設施功能完備。重慶是中國西部唯一集水陸空運輸方式為一體的交通樞紐,橫貫中國大陸東西和縱穿南北的幾條鐵路干線、高速公路干線在重慶交匯,3000噸級船隊可由長江溯江至重慶港,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是國家重點發展的干線機場。重慶是中國西部電網的負荷中心之一,煤炭、天然氣產量大,能源供應的保障程度高。

——工業基礎雄厚,門類齊全,綜合配套能力強。重慶是中國老工業基地之一,正著力壯大汽車摩托車、化工醫葯、建築建材、食品、旅遊五大支柱產業,加快發展以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環保工程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

——科技教育力量雄厚,人才相對富集。重慶擁有1000多家科研機構,34所高等院校,60多萬科技人員。

——市場潛力巨大。重慶人口眾多,人民生活由溫飽向小康過渡、三峽工程庫區移民和城鎮工礦搬遷、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老工業基地的產業升級都將產生巨大的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

抓住中國實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歷史性機遇,重慶將按照建設 "三中心、兩樞紐、一基地"(即商貿中心、金融中心、科教信息文化中心;交通樞紐、通信樞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基礎的現代產業基地)的戰略構想,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發揮對外窗口和經濟輻射作用,推動西南地區和長江上游地區的發展。
相比之下,重慶這個直轄市可能還是要好一些。

Ⅸ 自貢和成都有什麼不同

成都市轄9區4市6縣,面積12390平方公里,總人口1082萬,其中市區人口464.5萬。年被國務院確定為西南地區的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及通信樞紐,綜合實力西部第一。
自貢市地處四川省南部、沱江支流釜溪河畔,轄區面積4373平方公里。總人口320萬人。轄自流井、貢井、大安、沿灘四區和榮縣、富順兩縣,歷為省轄地級市。以內宜高速、隆雅、遂筠公路和內昆鐵路與鄰交通。有兩千年的鹽業史,是我國最早設立的23個建制市之一,素以「千年鹽都」、「恐龍之鄉」、「南國燈城」而蜚聲中外。市轄兩縣是全國優質商品糧和商品豬生產基地;擁有一批全國知名企業和晨光研究院、炭黑工業研究院、井礦鹽研究院等全國性的研究院所。先後榮獲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全國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稱號,是川南地區第一座大城市。
區位和交通優勢。通過內宜、成渝高速公路直通成都、重慶,通過內昆電氣化鐵路和建設中北京至昆明國道南來北往,通江達海。自貢市地處川南腹心,與內江、瀘州、宜賓、樂山市直接通過高速或高等級公路連接,構成川南城市群。是四川省域優先發展的大城市和重要的二級中心城市,是長江上游經濟帶中聯系成渝經濟走廊和川南城市經濟區的中繼站。自貢到宜賓空港70 公里。是我國西南最大的電力輸配樞紐與西電東送的電力集輸中心和川南微波通信樞紐。

Ⅹ 成渝的城市群

●2006年1月,四川構建成都、川南、攀西、川東北、川西北五大經濟區決策出台。成都經濟區包括成都、德陽、綿陽、眉山、資陽等五市。
●2006年3月,成都、眉山簽訂了「成都經濟區」提出後的首個區內城市間合作協議。之後,眉山市6區縣與成都12個區市縣先後建立合作關系。
●2008年4月,成都、資陽召開區域合作聯席會並舉行有關合作協議簽字儀式,合作開發成資工業集中發展區、三岔湖,議定了《成都—資陽區域合作工作協調機制》。
●2010年1月30日,成都經濟區區域合作聯席會召開第一次會議上,成都、德陽、綿陽、雅安、眉山、資陽、遂寧、樂山八市共同簽署了《成都經濟區區域合作框架協議》。
●2010年1月31日,資陽、眉山正式接入區號028。
●2010年4月,成都、德陽、綿陽、遂寧、樂山、雅安、眉山、資陽八市共同簽署了《成都經濟區勞動保障區域合作框架協議》,8月再簽 《成都經濟區勞動保障區域合作社會保險工作框架協議》。
●2010年8月30日,在《成、德、綿規劃合作框架協議》簽字儀式上,公布了《成都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2009-2020)》。按照規劃目標,到2020年,成都平原城市群將成為西部綜合實力最強的城市群。
●2010年9月,四川省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工作會議上提出,要規劃建設天府新區,形成以現代製造業為主、高端服務業集聚、宜業宜商宜居的國際化現代新城區。 重慶經濟區包括重慶市主城區為中心的地區、萬州為中心的川東北地區和涪陵地區。
該區域的功能定位是: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全國重要的金融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以及高新技術產業、汽車摩托車、石油天然氣化工和裝備製造基地,內陸開放高地和出口商品加工基地。
構建以重慶主城區為核心,以「一小時經濟圈」地區為重點,以主要交通干線和長江為軸線的空間開發格局。
強化重慶主城區的綜合服務功能,提升先進製造和綜合服務水平,建設全國重要的金融、科技創新、教育文化、商貿物流中心,增強輻射帶動能力。
培育壯大沿交通軸線和沿長江發展帶,拓展發展空間,加強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產業分工協作和資源利用合作,改善人居環境,提高產業和人口承載能力,形成本區域新的增長點。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優勢特色產業發展,發展農業循環經濟,保護與合理開發三峽庫區漁業資源。
加強長江、嘉陵江流域水土流失防治和水污染治理,改善中梁山等山脈的生態環境,構建以長江、嘉陵江、烏江為主體,林地、淺丘、水面、濕地帶狀環繞、塊狀相間的生態系統。 成渝高速公路是四川省成都市與重慶市主城之間的公路交通大動脈,是四川盆地的第一條高速公路。公路途經四川盆地腹心地帶,連接成都、內江、重慶三大城市,途經14個縣(市)區,設計為全封閉、全立交、設中央分隔帶、單向行駛的四車道公路,路基基寬度21.5米至25米,設計行車時速100千米。設計交通流量每晝夜4萬輛。
成安渝高速公路於2009年開工,該公路建成後將成為成渝間最短的高速公路,全長約251千米,其中四川段全長約175千米。成安渝高速公路按雙向8車道標准設計,其中資陽境內為雙向6車道,最高時速為120千米,從成都到重慶僅需約2小時。從成都市繞城高速吳家墳段,經洛帶穿越龍泉山隧道群,在簡陽養馬跨越沱江,在童家鎮收費站前方100米處跨越國道G318線,再經樂至、安岳南部,在文化鎮與內遂高速公路交叉,經興隆、李家,穿越張家岩隧道、山官廟隧道,在安岳縣忠義鄉觀音橋附近進入重慶大足,經高升、龍崗、智鳳、石馬、金山至銅梁縣圍龍鎮,直達重慶。該路建成後將是成渝間最近的高速公路,從成都到重慶僅需2小時多一點。 成渝鐵路建於1950-1952年。線路從成都站向東引出,過陳家灣站後折向正南進入簡陽市,經資陽、資中、內江、隆昌後折向正東,過永川又向南延引,在白沙站返向東北,沿長江北岸前行抵達重慶市。是中國西南地區第一條鐵路干線。於1980年代末實現了電氣化。
成渝城際鐵路全長308千米,設計時速為350千米/小時,沿途設立成都東、簡陽南、資陽北、資中北、內江北、隆昌北、榮昌北、大足、永川東、璧山、沙坪壩、重慶共12個站點。屆時,成都到重慶直達時間將在1小時以內。

閱讀全文

與川南城市群金融中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