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黃金投資,杠桿效應是什麼意思啊
打個比方,就是復用1000塊錢制,買1000*100=100000塊錢的黃金,形成1比100的杠桿。黃金漲價10%,得到的收益就是100000*10%=10000塊錢。而只要黃金跌1%,你的本金就虧沒了。
採納哦
❷ 杠桿的金融杠桿效應
金融杠桿簡單地說來就是一個乘號。使用這個工具,可以放大投資的結果,無論最終的結果是收益還是損失,都會以一個固定的比例增加。所以,在使用這個工具之前必須仔細分析投資項目中的收益預期和可能遭遇的風險。另外,還必須注意,使用金融杠桿這個工具的時候,現金流的支出則可能會增大,常見的比如有福匯環球金匯的外匯保證金交易,否則資金鏈一旦斷裂,即使最後的結果可能是巨大的收益,投資者也必須要提前出局。
杠桿率即一個公司資產負債表上的風險與資產之比。杠桿率是一個衡量公司負債風險的指標,從側面反映出公司的還款能力。一般來說,投行的杠桿率比較高,美林銀行的杠桿率在2007年是28倍,摩根士丹利的杠桿率在2007年為33倍。 財務中的杠桿效應,即財務杠桿效應,是指由於固定費用的存在而導致的,當某一財務變數以較小幅度變動時,另一相關變數會以較大幅度變動的現象。也就是指在企業運用負債籌資方式(如銀行借款、發行債券、優先股)時所產生的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率大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現象。由於利息費用、優先股股利等財務費用是固定不變的,因此當息稅前利潤增加時,每股普通股負擔的固定財務費用將相對減少,從而給投資者帶來額外的好處。
財務中的杠桿效應,包括經營杠桿、財務杠桿和復合杠桿三種形式。
1、經營杠桿是指由於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導致息稅前利潤變動大於產銷業務量變動的杠桿效應。
2、財務杠桿是指由於債務的存在而導致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大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的杠桿效應。
3、復合杠桿是指由於固定生產經營成本和固定財務費用的存在而導致的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大於產銷業務量變動的杠桿效應。 期貨中的杠桿效應是期貨交易的原始機制,即保證金制度。「杠桿效應」使投資者可交易金額被放大的同時,也使投資者承擔的風險加大了很多倍。
假設一個交易者一筆5萬元的資金用於股票或者現貨交易,交易者的風險只是價值5萬元的股票或者貨物所帶來的。如果5萬元的資金全部用於股指期貨交易,交易者承擔的風險就是價值50萬左右的股票或貨物所帶來的,這就使風險放大了十倍左右,當然相應得利潤也放大了十倍。應該說,這既是股指期貨交易的根本風險來源,也是股指期貨交易的魅力所在。 權證的杠桿效應是由權證產品特性所決定的。
假設標的股票2013年價格為10元,標的股票認股權證執行價格為12元,認股權證市價(假設權證兌換比例為1:1)為0.5元。投資者如果購買一張認股權證,相當於用0.5元的代價來投資12元的標的股票,如果今後標的股票上漲到15元,則其報酬率(不考慮交易成本)為:
投資認股權證報酬率=(15-12-0.5)/0.5=500%
若投資者直接投資標的股票,則其報酬率=(15-10)/10=50%
由於權證具有杠桿效應,如果投資人對標的資產後市走勢判斷正確,則權證投資回報率往往會遠高於標的資產的投資回報率。反之,則權證投資將血本無歸。當然,投資者如果將原本買入標的資產的數量,改為以買入標的資產認購權證的方式買入同樣的數量,其餘部分則以現金方式持有,則風險是較小的,因為投資者最大損失是並不太高的權利金。 外匯交易的杠桿效應在國內也相當普遍,交易者只付出1%至10%的保證金,就可進行10至100倍額度的交易。更甚者保證金低至0.5%,進行高達200倍額度的交易。由於杠桿式外匯交易對投資者的資金要求甚低,可以無限期持有頭寸;加上交易方式靈活,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由於亞洲市場、歐洲市場、美洲市場因時間差的關系,連成了一個全天24小時連續作業的全球外匯市場。不管投資者本人在哪裡,他都可以參與任何市場、任何時間的買賣,外匯市場是一個沒有時間和空間障礙的市場。
杠桿式外匯交易看似本小利大,實質屬於一種高風險的金融杠桿交易工具。由於按金交易的參與者只支付一個很小比例的保證金,外匯價格的正常波動都被放大幾倍甚至幾十倍,這種高風險帶來的回報和虧損十分驚人。另一方面,國際外匯市場的日成交金額可以達1萬億美元以上,眾多的國際金融機構和基金參與其中。各國經濟政策隨時變化,各種突發性事件時有發生,這些都可能成為導致匯率大幅度波動的原因。大機構僱用大量人力資源,從各種渠道獲得第一手信息,投資團隊實時運用分析結果買賣圖利。
杠桿式外匯交易保證金的金額雖小,但實際動用的資金卻十分龐大,而且外匯價每日的波幅又很大,如果投資者在判斷外匯走勢方面失誤,就很容易全軍覆沒。一旦遇上意料之外的市況而沒有及時採取措施,不僅本金全部賠掉,而且還可能要追加差額。各投資者切不能掉以輕心。在決定杠桿倍數時,必須明白其中的風險。 所謂「黃金杠桿」,是指客戶根據自己對國際黃金價格未來變動的判斷,向銀行支付一定金額的期權費後買入一個月內到期的保證金合約(黃金看漲美元看跌期權或黃金看跌美元看漲期權),在期權到期日客戶有權按協定價格從中行買入或賣出規定面值的紙黃金。客戶以有限的投入,以小博大,獲得無限的收益空間。
❸ 如何理解金融衍生工具中的金融杠桿! 簡單舉例子!
金融杠桿(leverage)簡單地說來就是一個乘號,使用這個工具,可以放大投資的結版果,無論最終權的結果是收益還是損失,都會以一個比例增加。
比如考慮到房地產升值獲利比銀行利息高,所以貸款去炒房子。
比如期貨的保證金交易,交20萬保證金,可以控制200萬的買賣盤。漲跌幅按200萬計算盈虧。
有點火箭升空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的意思。
所以,在使用這個工具之前,投資者必須仔細分析投資項目中的收益預期,還有可能遭遇的風險
使用金融杠桿這個工具的時候,現金流的支出可能會增大,必須要考慮到這方面的事情,否則資金鏈一旦斷裂,即使最後的結果可以是巨大的收益,也可能是必須要面對提前出局的下場。
❹ 請列舉20世紀90年代一些重大國際金融事件,並說明匯率波動對經濟的影響
1997年7月2日,亞洲金融風暴席捲泰國。不久,這場風暴波及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和韓國、中國等地。泰國、印尼、韓國等國的貨幣大幅貶值,同時造成亞洲大部分主要股市的大幅下跌;沖擊亞洲各國外貿企業,造成亞洲許多大型企業的倒閉,工人失業,社會經濟蕭條。
打破了亞洲經濟急速發展的景象。亞洲一些經濟大國的經濟開始蕭條,一些國家的政局也開始混亂。泰國,印尼和韓國是受此金融風暴波及最嚴重的國家。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和香港也被波及,中國大陸和台灣則幾乎不受影響。
影響
這次金融危機影響極其深遠,它暴露了一些亞洲國家經濟高速發展的背後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不僅是壞事,也是好事,這為推動亞洲發展中國家深化改革,調整產業結構,健全宏觀管理提供了一個契機。
由於改革與調整的任務十分艱巨,這些國家的經濟全面復甦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但亞洲發展中國家經濟成長的基本因素仍然存在,經過克服內外困難,亞洲經濟形勢的好轉和進一步發展是大有希望的。
(4)杠桿效應國際金融擴展閱讀
影響
(一) 匯率變動對進出口貿易收支的影響
匯率變動會引起進出口商品價格的變化,從而影響到一國的進出口貿易。一國貨幣的對外貶值有利於該國增加出口,抑制進口。反之,如果一國貨幣對外升值,即有利於進口,而不利於出口;匯率變動對非貿易收支的影響如同其對貿易收支的影響。
(二)匯率變動對國內物價水平的影響:一是對貿易品價格的影響;二是對非貿易品價格的影響。
(三)匯率變動對國際資本流動的影響。匯率變化對資本流動的影響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本幣對外貶值後,單位外幣能摺合更多的本幣,
這樣就會促使外國資本流入增加,國內資本流出減少;二是如果出現本幣對外價值將貶未貶、外匯匯價將升未升的情況,則會通過影響人們對匯率的預期,進而引起本國資本外逃。
(四)匯率變化對外匯儲備的影響。貨幣貶值對一國外匯儲備規模的影響;儲備貨幣的匯率變動會影響一國外匯儲備的實際價值;匯率的頻繁波動將影響儲備貨幣的地位。
❺ 誰知道黃金保證金交易中的杠桿效應是指什麼
炒外匯時外匯杠桿比例是比較重要的一個概念,之前您可能對於外匯杠桿比例不是很清楚,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外匯杠桿比例是什麼意思,希望對您的投資有所幫助。
外匯入門網2009年10月18日保證金交易(MarginTrading)是目前金融市場中一種普遍的投資手段。例如,證券投資利用保證金,期貨交易透過保證金帳戶成交等。保證金包含了融資(finance)和杠桿(leverage)兩種元素,它們亦是成熟的金融市場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其本質在於利用第三方的資金並藉助於杠桿比例最大限度地擴大投資回報。
上市公司從社會融資,利用股東的資金以及銀行信用籌集資金,用於實施策略,擴展業務。如果缺乏這種融資手段,公司將因資金不足而使業務發展受阻。風險對沖基金利用銀行提供的信用和融資,進行大規模的杠桿交易策略。個人債款購買房屋,也是透過向銀行融資的方式。上述各例有不盡相同的地方,但其本質卻一樣,都是藉助融資和杠桿手段。
讓我們用貸款買房和外匯保證金交易作個比較。
買房者付給銀行一定金額的預付款後,銀行向買房者提供房屋貸款,使得買房者得以用較低的抵押金買下遠遠高於抵押金的房屋。買房者的房屋是一種抵押品,一旦客戶失去每月的償還能力,房屋將被銀行沒收,並投放市場拍賣。
在外匯保證金交易中,外匯經紀商例如MG金融集團向交易客戶提供融資,讓他們交付一定金額的保證金以交易較大值的和約。抵押品是客戶的保證金。當客戶的帳戶資金總值不足以滿足保證金要求時,交易商會將客戶的所有倉位全部斬倉,並投放於市場。
作為投資者,除了不斷完善交易技能外,還需要深入了解如何控制風險,並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首先,這種投資並不適合所有人。在作出投資保證金的決定之前,充分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看自己是否有充足的閑餘資金用於這項投資。其次,在投資之前,要充分了解交易平台和交易商提供了哪些功能協助你減少投資的風險,以及這些功能的局限性。舉例來說,止損的功能。止損訂單幫助投資者限定損失的范圍。但在急劇變動的市場情況下,投資者並不一定能在所設定的止損價上成交。這是因為所設定的價位在當時的市場上可能不存在,交易商無法提供這個價格。所以,像這樣的風險,投資者應該有充分的心理准備,而不是單純倚賴於交易商去作出一些不切實際的承諾。另外,投資者還應該了解資金量,交易單位,保證金標准等與自己的風險承受力有什麼關系。
❻ 通俗的說下什麼是杠桿效應
杠桿效應
「杠桿效應」是期貨交易的原始機制,即保證金制度。「杠桿效應」使投資者可交易金額被放大的同時,也使投資者承擔的風險加大了很多倍。
舉例說明
假設一個交易者一筆5萬元的資金用於股票或者現貨交易,交易者的風險只是價值5萬元的股票或者貨物所帶來的。如果5萬元的資金全部用於股指期貨交易,交易者承擔的風險就是價值50萬左右的股票或貨物所帶來的,這就使風險放大了十倍左右,當然相應得利潤也放大了十倍。應該說,這既是股指期貨交易的根本風險來源,也是股指期貨交易的魅力所在。
股指期貨的杠桿正撬動藍籌股行情
在股指期貨上市之前,指數上漲;在股指期貨上市之後,指數下跌;但指數的長期趨勢不會改變。
目前中國股指期貨的進行時,則正在經歷股指期貨上市之前的指數上漲階段。這種阿基米德杠桿撐起的藍籌股行情的效應可以從自9月中旬以來的三次藍籌股大行情中略見一斑:第一次是2006年9月12日,管理層表示「要盡快推出股指期貨」,當日上證綜指上漲了20.89點,漲幅1.25%;第二次是9月15日,管理層表示,未來將穩步發展金融衍生產品市場,當日上證綜指上漲31.36點,漲幅1.86%,並一舉突破阻力位1700點;第三次是10月24日,明年初推出股指期貨交易的消息公布,當日上證綜指大漲45.79點,漲幅2.60%,輕而易舉地突破了1800點這一重要阻力位。
股指期貨上市之前之所以能夠撐起滬深股市的這波藍籌股行情,這主要是因為機構投資者增持藍籌股所致。雖然傳統金融學理論認為,股指期貨最終不會影響交易人買賣股票的決策,但從實際表現上可以發現,由於標的指數以藍籌股為主,股指期貨的即將上市加重了這些藍籌股的稀缺性,從而引發了上市之前籃籌股的流動性溢價。根據周邊市場股指期貨上市的實例分析,當股指期貨上市之後,機構會對手中的藍籌股持倉進行調整,藍籌股行情將會消失。
杠桿式外匯交易:高度危險的金錢游戲
杠桿式外匯交易在國內相當普遍,交易者只付出1%至10%的保證金,就可進行10至100倍額度的交易。更甚者保證金低至0.5%,進行高達200倍額度的交易。由於杠桿式外匯交易對投資者的資金要求甚低,可以無限期持有頭寸;加上交易方式靈活,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由於亞洲市場、歐洲市場、美洲市場因時間差的關系,連成了一個全天24小時連續作業的全球外匯市場。不管投資者本人在哪裡,他都可以參與任何市場、任何時間的買賣,外匯市場是一個沒有時間和空間障礙的市場。
杠桿式外匯交易看似本小利大,實質屬於一種高風險的金融杠桿交易工具。由於按金交易的參與者只支付一個很小比例的保證金,外匯價格的正常波動都被放大幾倍甚至幾十倍,這種高風險帶來的回報和虧損十分驚人。另一方面,國際外匯市場的日成交金額可以達1萬億美元以上,眾多的國際金融機構和基金參與其中。各國經濟政策隨時變化,各種突發性事件時有發生,這些都可能成為導致匯率大幅度波動的原因。大機構僱用大量人力資源,從各種渠道獲得第一手信息,投資團隊實時運用分析結果買賣圖利。
杠桿式外匯交易保證金的金額雖小,但實際動用的資金卻十分龐大,而且外匯價每日的波幅又很大,如果投資者在判斷外匯走勢方面失誤,就很容易全軍覆沒。一旦遇上意料之外的市況而沒有及時採取措施,不僅本金全部賠掉,而且還可能要追加差額。各投資者切不能掉以輕心。在決定杠桿倍數時,必須明白其中的風險。
杠桿效應的黃金保證金交易
保證金交易是以經紀公司的經濟實力作保障的,投資者應注意防範風險。杠桿交易放大30倍看漲看空都賺錢
業內專家表示:黃金訂金交易提供Au100、Au10兩個交易品種。在交易中,浙江黃金製品是做市商。只要有人提出報價,公司就將黃金賣給出價方。金價上漲了,如果有人再次出價,黃金就可以再次交易,也可以回購給浙江黃金製品。投資者可以在浙江黃金製品在中國紀念幣交易網的網頁上直接交易,由公司進行撮合。交易者也可以取走實物金,但必須補足預付金之外的黃金差價。
396美元/盎司購進的100盎司黃金合約(交易單),第三天的報價是400美元/盎司,半個月後,以405美元/盎司賣出。這筆交易每盎司的利潤是9美元,100盎司就是900美元,換算成人民幣就是900美元×8.1046=7294.14元(昨日人民幣匯率收盤1美元兌8.1046元人民幣)。
業內人士認為,保證金交易是以經紀公司的經濟實力作保障的,如果黃金價格大幅下跌,而經紀公司的資本金無法沖抵金價的下跌幅度,投資者的本金就可能遭遇損失。國際上提供黃金保證金交易的,多數都是大型金融企業旗下的子公司,很少有小企業敢冒風險涉足其中。因此,投資者應注意防範其中的風險。
既然是保證金交易,就有被強制平倉的風險。應先生說:「如果市場的下跌幅度超過保證金金額的50%,公司會要求客戶對保證金進行補倉;如果不補,在保證金虧損超過90%時,就會被平倉。」
❼ 對沖基金杠桿作用
對沖基金杠桿作用內容包括:
對沖基金 杠桿
什麼是對沖基回金答
對沖基金的概念
何謂對沖基金 http://ningbowuliugongsi.blog.hexun.com/24287550_h.html
國際對沖基金
什麼叫對沖基金
對沖基金風雲錄
對沖基金是什麼意思
何為對沖基金
❽ 外匯中的「杠桿」是什麼意思
外匯中的杠桿是將借到的貨幣追加到用於投資的現有資金上。杠桿率,資產與銀行回資本的比率,財務答管理中的杠桿效應,主要表現為:
由於特定費用如固定成本或固定財務費用的存在而導致的,當某一財務變數以較小幅度變動時,另一相關財務變數會以較大幅度變動。合理運用杠桿原理,有助於企業合理規避風險,提高資金營運效率。
(8)杠桿效應國際金融擴展閱讀:
財務管理中的杠桿效應有三種形式,即經營杠桿、財務杠桿、復合杠桿。
1、經營杠桿系數指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由於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潤變動率大於產銷量變動率的規律。
2、財務杠桿效應是指由於固定費用的存在而導致的,當某一財務變數以較小幅度變動時,另一相關變數會以較大幅度變動的現象。
也就是指在企業運用負債籌資方式如銀行借款、發行債券、優先股時所產生的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率大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現象。
由於利息費用、優先股股利等財務費用是固定不變的,因此當息稅前利潤增加時,每股普通股負擔的固定財務費用將相對減少,從而給投資者帶來額外的好處。
3、復合杠桿系數是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率相當於產銷量變動率的倍數。
❾ 誰能解釋一下美國次債危機如何通過杠桿效應而放大
就跟期貨和外匯保證金是一樣的
也就是以次貸證券為基礎,開發出類似期貨和外匯保證金那種可以杠桿交易的金融衍生品,才會導致虧損遠遠超過次貸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