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跪求互聯網金融風險與防範開題報告(畢業論文)
額~~~你的寫了么 給我看看唄
㈡ 可以分析一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影響嗎
互聯網金融作為一種金融媒介的方式,一方面直接豐富了銀行業的外部金融環境,另一方面也對銀行業自身產生深遠的影響。就風險管理而言
一方面,互聯網金融豐富了金融工具,減少里利差,拓展了交易買方和買房,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加上利率市場化等其他影響,銀行在面對收益率不斷下降的壓力下,為了保證盈利不斷增長,將不得不提升風險偏好,增加小微企業、創新型業務、杠桿融資等風險較高或者新型業務創新或探索,從而使得銀行從「低收益-低風險」向「較高收益-較高風險」的業務模式轉型。相應的,
銀行風險將顯著增加,風險管理能力必須大幅提升。
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依託於互聯網和信息技術,較之銀行傳統的業務模式而言,顯著提升了業務信息的數據化、標准化和規范化水平,不但迫使銀行不得不提升風險管理水平,而且在事實上也使得這種提升成為可能:一種基於信息網路、大數據挖掘和分析、自動監測和處理等等信息化時代的風險管理將應運而生。換言之,以後銀行的風險管理,將更加依託於技術和數據。
簡單說下,有待以後認識提升,再補充~~~
㈢ 求互聯網金融發展和風險管控研究的文獻綜述
文獻綜述就是用資料抄,只襲不多有一個比較固定的格式。
主要是,關於你的論文主題,國內外學者提出多點看法和主張。某某學者在某某文章中,就你的論文主題,提出看法認為如何如何
都是這樣的語句,寫出來就ok了。需要大概七八篇文章的論述,最好是高級的人物寫的文章,發表在高級期刊上的。
知網搜索文章,搜出來的文章,看看摘要就能寫進綜述里了,不用下載,中國知網,搜索
合適採納啊
不懂可以追問
給你一個,見附件
供參考
手機可能看不到附件,得電腦上網才能看到
㈣ 互聯網金融領域到底存在哪些風險
專家認為,主要有3種風險:一是平台跑路風險,大量非傳統金融機構湧入金融行業,缺乏相應風險管理能力,出現了大量跑路事件;二是社會風險,如網路高利貸和暴力催收等引發的社會風險,平台跑路甚至會引發群體性事件等;三是宏觀風險,即互聯網金融資金流向與宏觀調控方向不一致的風險。
目前,互聯網金融存量風險比較大,化解風險需要時日。「以P2P網貸平台為例,我們監測到的就有2000多家,數量相當龐大,化解存量風險還需要更長時間。」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秘書長吳震認為,對互聯網金融監管肯定是長期的和長效的。
㈤ 互聯網消費信貸的發展及風險分析
—— 以下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消費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2014年到2019年我國互聯網消費信貸規模快速擴張,從187億元上升至接近16.3萬億元。在監管政策的不斷完善下,互聯網消費信貸市場也進入了規范發展的階段。但目前市場上的消費貸產品同質性仍然較高,集中於購物、旅遊等消費場景,未來有待進一步細化。從互聯網消費信貸模式來看,輕資產助貸模式已經成為了互聯網巨頭消費貸款主要模式。
規模快速增長
互聯網消費貸指的是金融機構、類金融組織及互聯網企業等藉助互聯網技術向消費者提供的以個人消費(一般不包括購買房屋和汽車)為目的,無擔保、無抵押的短期、小額信用類消費貸款服務,其申請、審核、放款和還款等全流程都在互聯網上完成。與傳統消費金融相比,互聯網消費金融業務資金成本更低,同時審批效率更高,在大數據和金融科技的幫助下能夠進一步減少信息不對稱問題。我國互聯網消費信貸規模從2014年的187億元上升至2018年的9.1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370%,2019年我國互聯網消費信貸規模約在16.3萬億元左右。
㈥ 如何加強互聯網金融的風險控制能力
當前,隨著銀行金融業務與互聯網業務不斷整合,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迅速。有人斷言,如果互聯網金融能夠健康發展下去,會從根本上沖擊商業銀行的傳統優勢。王岩岫對此持相反的觀點:「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看到這樣一個發展的可能性。傳統銀行的實力是互聯網金融沒法比擬的,比如監管的嚴格性,資本的強大,風控的能力以及眾多的物理網點、廣大的客戶群。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跟銀行的關系應該是拾遺補缺、互利互補,決不是一個想顛覆另外一個的關系,實際上互聯網金融也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