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讀金融學專業具體可以做什麼工作
讀金融學專業具體可以做的工作如下:
1、商業性質的銀行,其中包括中國工商、建設、農業銀行等四大行和招商等股份制商行、城市商業銀行、外資銀行駐國內分支機構。
2、保險公司、保險經紀公司,如中國人壽、平安、太平洋保險等。
3、中央人民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
4、金融控股集團、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擔保公司。
5、證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上交所、深交所、期交所。
6、信託投資公司,金融投資控股公司,投資咨詢顧問公司,大型企業財務公司。
7、國家公務員系列的政府行政機構,如財政、審計、海關部門等。
8、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
9、一些政策性銀行,比如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
10、上市(或欲上市)股份公司證券部、財務部等。
11、高等院校金融財政專業教師,研究機構研究人員,出版傳播機構等。
(1)金融專業入高校從教擴展閱讀
金融學應具備能力:
1、本專業學生能夠全面掌握經濟學科和金融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
2、系統掌握金融學的基本理論與分析方法、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
3、熟悉有關法律、政策和國際規則。
4、了解國內外金融學科和金融業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
5、具有較強的調研、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
6、熟練掌握一門外語,具有較強的外語應用能力,能利用外語獲取專業信息。
7、能熟練運用現代信息化工具從事專業工作。
Ⅱ 各高校金融專業排名錄取分數和招生人數
近十年來,金融學幾乎每年的全國報考人數都排在前6位,從跨考教育服務的考研學員來看,金融學也是典型的熱門專業。以近兩年的數據為例,2005年有134,300人報考金融學,在熱門專業報考人數排名中位列第四;2006年128,000人報考金融學,位列第三,2007年依然排在第六位。 經濟學排名第一的中國人民大學,2005年金融學(含金融工程)報考統考人數達到1192人,實際錄取69人,錄取率只有5.8%;2006年的報考統考的人數達到1084人,2007年報考人數為1145人。 綜合大學排名第一的北京大學,2005年經濟學院和光華管理學院兩個學院的金融學報考人數合計達到1324人,實際錄取86人,錄取率僅6%.2006年該學院的復試分數線為404分,錄取率不足5%.2007 年光華管理學院錄取率為5.42%,經濟學院為3.35%;南開大學的金融專業實力雄厚,2005年金融學報考人數904人,實際僅錄取63人,錄取率7%;2006年報考891人,除去保送錄取40人,錄取率只有5%,復試線390分;地處中國金融中心上海的復旦大學,2005年金融學報考人數1134人,實際錄取45人,錄取率低至4%;2006年該校金融學專業的錄取率更是不足3%,復試分數線高達423分。2007年1458人報考,錄取125人。 2008年,金融學國家線的總分要求是335分,僅次於文學和法律碩士。 但是僅就金融學而言,不同的學校報考和錄取的情況是不一樣的。比較突出的特點有: 從報考的競爭激烈程度來看,不同類型的學校一般滿足這樣的規律:重點財經類大學﹥重點綜合性大學﹥重點文科類大學﹥重點理工類大學﹥一般財經類大學﹥一般大學。 不同地域的學校金融學考試的競爭激烈程度滿足這樣的規律:東部沿海的學校(特別是上海、廣東地區)﹥京津唐附近的學校﹥中部地區學校﹥西部地區學校。例如,上海財經大學的其他專業在全國排名亮點很少,但其金融學盡管錄取人數不少(2006年、2007年均招收90人),但淘汰率之高也是驚人的。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因為其特殊性,報考人數也是居高不下。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暨南大學等高校的報錄比一直都偏低。緊跟其後的是武漢大學,湖南大學等院校,2007年報錄比分別為19.34% (605人報名,錄取117人)、17.61%(568人報名,錄取100人)。而像華南理工大學(2007年39人報名,錄取19人,6人保送)、南京農業大學(200人報名,錄取49人)等院校,報考的難度相對較低。蘭州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四川大學這些西部地區的學校報考也相對容易,2008年三校的復試線分別為320分、325分和330分,這在34所自主劃線學校中分數線是明顯偏低的。 但是,這其中存在一個問題,有些財經類大學或者其他重點高校由於招生人數比較多,例如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有3個學院都招收金融學研究生,其中保險系24人報名,錄取14人,錄取率為58.33%;經貿學院617報考,錄取122,錄取率為19.77%;金融學院597報考,錄取98人,錄取率16.42%,這一錄取率在金融學重點院校中是比較高的。 而如果一些金融學院校無法完成招生名額,還需要招收調劑生,例如2008年上海大學、寧波大學、內蒙古工業大學、哈爾濱商業大學、長春稅務學院、長沙理工大學、安徽財經大學、北京林業大學、浙江財經學院、雲南師范大學、雲南財經大學、華僑大學、湖北大學等眾多高校都招收調劑考生,其中上海大學、湖北大學、浙江財經學院等學校金融專業的實力也比較強。 其實,考生在了解一所院校金融學專業的報考人數時,還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了解當年的錄取人數,特別是注意錄取人數是否包含保送人數,例如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等學校的金融學碩士點保送的考生人數較多。2.注意報考人數大小年的問題,這個問題特別復雜,有些學校報考人數時高時低,但是像中國人民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這樣的高校金融專業,報考人數的數量一直都是驚人的。3.有些學校,如中國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這樣的學校因為特色專業多與農林有關,導致這些學校金融專業的報考人數很少,成績中等的考生不妨可以多關注這類的學校。4.一般情況下,越難報考的學校含金量越高,一些容易報考的學校畢業生的就業前景又不太樂觀,這是符合投資學規律的現象。
Ⅲ 金融從事的崗位有哪些
金融學專業的就業方向主要有金融行業監管部門、各類銀行、信用社、保險公司、證券/信託/基金機構、資產管理公司、上市公司證券部、高校或研究所等各類金融機構從事金融行業工作或教學科研等。
一、金融行業監管部門
我國對金融機構的三大監管部門分別為:銀監會(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保監會(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可以通過考公務員的方式進入相關監管部門工作。
二、各類銀行、信用社
銀行是金融機構之一,銀行按類型分為:中央銀行,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世界銀行。
中央銀行:即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的中央銀行。
國有政策性銀行:包括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國家開發銀行。
國有商業銀行: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交通銀行等。
投資銀行:包括高盛集團、摩根士丹利、花旗集團、富國銀行、瑞銀集團、法國興業銀行等。
世界銀行:用於資助國家克服窮困,各機構在減輕貧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使命中發揮獨特的作用。
信用社一般指農村信用社,由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設立。
改革後的農村信用社主要有以下3種模式: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
需要注意的是,銀行櫃員一職並不在金融行業的范圍內,而應算是行政管理類崗位。只有涉及金融的崗位才是金融行業。
三、保險公司
保險公司是銷售保險合約、提供風險保障的公司,是經營保險業的經濟組織,是由經中國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批准設立,並依法登記注冊的商業保險公司,包括直接保險公司和再保險公司。
根據《2017年中國保險行業人力資源報告》,保險行業人才需求最旺盛的五類崗位序列分別是業務管理、銷售(非代理)、精算(含產品、研發)、信息技術開發和投資管理。
四、證券/信託/基金機構
證券機構包括證券交易所、證券公司 、證券登記結算機構 、證券業協會 、證券監督管理機構。
中國有兩家證券交易所,即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香港證券交易所及台灣證券交易所。
中國有名的證券公司有中信證券、招商證券、海通證券、廣發證券、銀河證券等等。
信託機構指受託經營信託投資業務信託機構的單位。中國知名信託機構有中信信託、平安信託、江蘇信託等等。
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基金公司),是指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在中國境內設立,從事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的企業法人。知名基金公司有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南方基金等等。
五、資產管理公司
資產管理公司分為兩類。一類是進行正常資產管理業務的資產管理公司,沒有金融機構許可證;另一類是專門處理金融機構不良資產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持有銀行業監督委員會頒發的金融機構許可證。
中國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分別為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和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
六、上市公司證券部
上市公司證券部部門職責主要有公司信息披露、三會管理及公司治理、投資者關系管理及市值管理、公司投資並購管理、募集資金存放與使用管理、部門綜合性事務管理工作。
就任與證券相關的崗位可能需要證券從業資格證(SAC)。
七、高校或研究所等各類金融機構從事金融行業工作或教學科研
這一類崗位往往對學歷要求甚高,門檻較高。
Ⅳ 我是一名大三學子,專業是信息與計算科學,想考川大的金融數學,畢業之後想進入高校教書,請問可以嗎
先考上再說 進入高校教書難呀 三本和專科還差不多
進入其他的沒有博士學歷以上談都不談 還要有項目是學科帶頭人
Ⅳ 學金融學後可以從事哪些工作
由於我國金融機構的多元化與多樣化,畢業生在金融行業的從業選擇變得越來越廣泛專,主要有以下幾屬個方面:
① 進入行業監督管理部分做金融官員,比如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等。但想進入這個行業的主管部分難度較大,尤其對於本科畢業生,除非本人確實非常優秀。
② 進入證券公司、進入信託投資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薪酬高、風險較大,對學歷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相對於銀行等金融機構,對個人投資管理、金融運營能力的要求更高。有志於風險管理,不懼終日奔波、居無定所的精英人才,不妨選擇這個行業,建議女孩慎選。
③ 進入商業銀行,包括四大行和股份制商行、城市商業銀行、外資銀行駐國內分支機構。到銀行做職員,負責銀行存貸款以及投資業務的管理。進入國有四大商業銀行是畢業生一個很好的選擇。雖然國有四大行有一些遺留的官僚積習,但收入穩定,壓力較輕,福利不低。
④ 可以去資產管理公司、保險公司、金融租憑公司、社保基金管理中心、上市(欲上市)股份公司證券部、財務部等。 ⑤ 到高校或研究機構從事教學或研究工作,這是有志於做學術的同學的首選。
Ⅵ 金融專業高校教師有哪些要求
本碩博都是本專業的
Ⅶ 本人學金融投資的,請問高校教師這個職業現在如何,有沒有發展前途,和企業對比呢
你得讀到碩士,再把英文學好了就無敵了~
好好學英文,有進投行的機會.
Ⅷ 金融專業好不好
首先可以肯定金融學以前很好的,即便是去向最多的銀行櫃員也令人羨慕,但是現在社會經濟變化太大了
1、對學校和學歷要求高
有句話叫西財以下無金融,一本金融皆櫃員,雖然略顯狹隘偏頗但是確實能反映一定現狀。意思就是金融行業對學校要求比較高,要想在金融業找一個好工作,基本上要211以上研究生了,要知道經管類211的分數基本上相當於不錯的985大學了。什麼叫過得去的工作?比如投行、行研、信託、債券、基金、保險、資管、量化、同業、風控……普通一本的去向還是以支行業務(櫃員),傳統信貸,推銷理財等等。
一個趨勢,金融行業,越是高端崗位越不限專業,更看重學校名氣。近些年來在特定崗位,比如風控、量化、行研、咨詢等越來越看重理工科背景的名校生,名校物理、數學畢業生更被看重,因此本科理工+研究生金融,也是一個選擇。
肯定有很多人關心什麼學校以下不能讀?當然這個是不可能有標準的,如果不想太差,基本上要江財、東北財這個層次及以上吧。每個地方的經管類大學在當地也有一定的競爭力,比如天財、山財、上海立信金融、首經貿、北京工商大學等,做個櫃員、客戶經理應該還是不難的。
2、對家庭、綜合能力甚至顏值要求高
相對來說,金融是對家庭(尤其是經濟條件)、學校、顏值、情商(尤其是溝通交流能力)要求比較高的專業。肯定不絕對,但能混的風生水起的基本上以這類人為主。但是並不是他們因為家庭原因混的很好,只是家庭因素讓他們更容易考入名校,有很好的素質和競爭力,同時也有著比普通人更好的資源。
部分崗位也比較看重證書的, 比如精算和風控等。窮學IT、富搞金融,籠統來說是有道理的,
3、二八定律嚴重
就是貧富分化大,大家只會被極少數頂級公司和核心崗位吸引,比如投行、大券商,以及基金經理、部分量化交易人員,忽視了絕大多數金融民工,比如櫃員和拉人頭做業務的,很多人也是拿著幾千塊錢的工資辛苦工作著。
4、金融沒有所謂的一技之長,且靠天吃飯現象嚴重
前面說過金融很考驗家庭、個人綜合能力、顏值等,缺少傳統意義上的技能,比如會計會賬算會看報表、程序員會編程、醫生會看病、律師會打官司。金融業起伏很大,券商在行情好的時候會賺的盆滿缽滿,不然也是慘淡經營,遇到了金融危機更是一片哀嚎。
看了這么多是不是覺得金融這么差?非也,就平均收入來講金融業還是名列前茅的。但是任何事情,數據和實際感受是兩碼事,平均≠大多數。所以金融不是好不好的問題,而是你和它匹配不匹配的問題。不過也不要因此對此退避三舍。
金融學專業學校的選擇
雙一流、國家重點學科、教育部學科評估等都是針對一級學科的,比如應用經濟學(金融學是其中的二級學科和專業),具體到金融類專業,綜合投檔線、地域、國家重點學科分布、雙一流學科評選、第四次教育部學科評估,學校按等級分可以分為以下幾等。
特等:清北復交人大
一等:兩財一貿、浙大、南大、南開、武大、中山、廈大、西安交大等
二等、西南財經大學、中南財經大學、湖南大學、暨南大學、山東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
三等、遼寧大學、東北財經大學、天津財經大學、江西財經大學、首都經貿大學、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等
四等:其它地方性財經(工商、商業、經貿)大學
相關圖片
Ⅸ 經濟金融專業高校和院校那麼多,究竟哪個實力強
近些年來,經濟金融專業一直是考生報考的熱門專業,該專業職業發展前景好,收入高,被稱為最有「錢」途的專業,在薪資排行榜上,經常也名列前茅。然而每年都有家長會有疑問,這么多的高校和院校,究竟哪個實力強呢?
四大名校
1、北京大學
ccer,經院,光華,匯豐,北大的「四大學院」各具特色,師資在國內基本上無敵,兩個MBA項目也是全國的佼佼者。
光華管理學院號稱生源全國第一,招收了全國最多的狀元,就業也是全國第一,畢業生中有一大批人進了國際頂級投行,在業界有著極大的影響力。匯豐商學院最具發展前途,由於和香港大學的合作,他們受的教育絕對是最好的,最具國際化的,就業當然也是國內頂尖。
4、復旦大學
復旦在上海灘的實力無人出其右,生源全國第三,就業更是力壓北大直逼清華。國際化程度也是與日俱增:管理學院和哈佛,MIT,LSE等頂級大學的合作MBA。經濟學院和陸家嘴金融城,巴黎一大等等合作金融學項目如火如荼。
畢業生幾乎壟斷了上海市各大金融機構的高管和中間人才,學生就業主要集中在各大證券公司、投資銀行、咨詢公司、基金公司。
Ⅹ 金融學最好的十所大學
國內金融學實力突出的高校,從教育部對應用經濟學學科評估結果看,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並列第一,然後有貿大、上財、廈大、清華、南開、復旦、西南財大等。而擁有金融學國家重點學科的高校有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暨南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南開大學、遼寧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復旦大學。一般來說,某個高校擁有某個學科專業的國家重點學科,都意味著該校該學科達到了國內拔尖水平。此外,部分高校金融學專業在區域定位較高,如上海交通大學高金學院。
在2017/2018年金融業評選最喜愛的高校活動中,中央財經大學奪得第一名,然後有人民大學、北大、清華、上財、復旦、上海交大等名列前茅。
綜合專業實力和高校綜合聲譽,學習金融學,可重點考慮清華大學(國內綜合聲譽數一數二,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並入,五道口名氣非常大)、北京大學(國內綜合聲譽數一數二、光華經管名氣突出)、中國人民大學(專業實力數一數二,金融理論方面名人多,雙一流前兩檔高校)、復旦大學(國際金融方面聲譽很大,國內綜合聲譽也名列前茅)、中央財經大學(學科綜合實力數一數二,專業方向設置最為齊全,互聯網金融、金融心理學、金融科技等走在國內前列,銀行業最喜歡的高校)、上海交通大學(學校一流,上海高金定位高)、西南財經大學(原人行所屬、金融學傳統名氣較大)、還有南開大學、廈門大學等,都值得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