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理解金融學的本質和發展趨勢
如何理解金融學的本質和發展趨勢,這個上網路去查。行想要知道的分別找答案對比就可以。
② 金融學專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金融學專業的學生未來的發展方向有以下:
1、商業性質的銀行,其中包括中國工商、建設、農業銀行等四大行和招商等股份制商行、城市商業銀行、外資銀行駐國內分支機構;
2、保險公司、保險經紀公司,如中國人壽、平安、太平洋保險等;
3、中央人民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
4、金融控股集團、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擔保公司;
5、證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上交所、深交所、期交所;
6、信託投資公司,金融投資控股公司,投資咨詢顧問公司。大型企業財務公司;
7、國家公務員[微博]系列的政府行政機構,如財政、審計、海關部門等;
8、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
9、一些政策性銀行,比如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
10、上市(或欲上市)股份公司證券部、財務部等;
11、高等院校金融財政專業教師,研究機構研究人員,出版傳播機構等。
③ 金融專業的歷史起源
金融學專業主要研究現代金融機構、金融市場以及整個金融經濟的運動法律。具體研究內容包括:關於銀行與證券、保險等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理論與實務,關於貨幣市場、資本市場與國際金融市場的理論與實務,關於金融宏觀調控及整個金融經濟的理論與實務,以及關於金融管理特別是金融風險管理的理論與實務。主要研究方向有貨幣銀行學、金融經濟、投資學、保險學、公司理財。目前,金融學以取消先前的聯考形式。各大學校都是採用自主命題、自主閱卷的方式組織考試。
④ 演化金融學的未來展望
迄今為止,演化金融學雖然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分析體系,但是它引入的「演化」思想將對金融學研究產生深遠的影響。以機械決定論為基礎的新古典金融學被認為是主流金融理論,但其非現實性也受到越來越多的批評。演化金融學全盤否定了傳統金融學的方法論基礎,認為其靜態的、機械的、均衡的思想是不現實的,代之以達爾文主義的方法論,這是一種動態的、非均衡的、更接近市場實際的經濟學方法論。因此,可以期待演化金融理論將對現實世界給出更有力的解釋。
⑤ 什麼是金融學
金融資產是實物資產的對稱,是以價值形態存在的資產。企業的金融資產包括:交易型金融資回產,貸款和應收答款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以及持有到期投資。個人的金融資產包括:個人存款、股票、債券、基金、證券集合理財、銀行理財產品、第三方存款保證金、保險、黃金、信託等。
⑥ 金融業的發展歷史
現代金融業是從11世紀之後慢慢發展起來的,起源是從一個叫「聖殿騎士團」的機構開始的。
中世紀時,歐洲基督教的地盤被伊斯蘭教佔領了。到了11世紀,教皇進行十字軍東征,很快就解放了基督教的聖地耶路撒冷,然後把它開放給歐洲各地的朝聖者來朝拜。聖殿騎士團就是為了保護這些朝聖者而建立的。
但是很快地,這些騎士團的人就發現了:保護朝聖者可以作為一門生意來做。因為朝聖的路途很遙遠,朝聖者帶很多財物不安全,需要一個異地託管財物的體系。但是,歐洲當時小國林立,壁壘重重,不可能由哪一個國家建立這樣一個跨國的異地財務託管體系,只有像聖殿騎士團這樣遍布歐洲的武裝軍事力量才能幹這件事。
所以聖殿騎士團發現開展這樣的業務既方便,也特別賺錢:朝聖者可以在歐洲存錢,然後在耶路撒冷取用,跨國異地的匯兌就變得特別流行。很快地,這種業務就超出了保護朝聖者的范疇,在整個歐洲擴展開來。
在財務託管、貨幣匯兌的基礎上,騎士團發現原來金融業務才是最賺錢的業務,所以他們就拓展了業務:替英國國王保管他的王冠,替英國國王徵收稅費,替英國和法國經營皇室的債務、債券,還替各國的貴族進行信託理財。
擁有了資金實力以後,當各國國王交戰需要用錢的時候,騎士團就會給他們貸款。所以聖殿騎士團的勢力就越來越大,到14世紀,這些匯款、存貸、理財、支付等標準的信用中介業務已經隨著聖殿騎士團的拓展在整個歐洲流行起來,不單單是國王貴族,很多的普通百姓也開始在聖殿騎士團這里做儲蓄理財業務。
所以說,歐洲在14世紀的時候,整個社會已經有比較強的金融意識,而聖殿騎士團所扮演的正是「銀行」的角色,而且扮演了一個歐洲金融啟蒙者的角色。
14世紀之後,隨著英國、西班牙、法國幾個大國的興起,騎士團慢慢衰落下去。它衰落以後,歐洲還是有一個社會結構上的真空地帶,接著,其他的信用機構就發展起來,取代了它的地位。
一開始,義大利北部的銀行業興起,在地中海地區取代了聖殿騎士團的作用,為各國貴族和平民提供金融服務。到16世紀,西歐小國荷蘭的股票證券票據市場也開始崛起,成為歐洲的票據結算中心。17、18世紀之後,英國、法國的銀行業也慢慢開始發展,尤其是倫敦的債券交易所很快成為歐洲乃至全球的債券交易中心。
這一系列的金融業務,都延續了聖殿騎士團的金融遺產,在這個基礎上,歐洲就逐漸形成了以「銀行為中心」的、「分權制衡」下的信用體系,我把它稱為歐洲的「銀行貨幣信用體系」。這個體系,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歐美金融市場的雛形。
⑦ 西方經濟學中:簡述金融體系的演變
一 引 言
由於各國經濟規模、技術以及政治、文化習俗、歷史背景上的差異,不同國家的金融體系,或者說金融機構與金融市場的存在形式及其對比(金融結構)可謂千差萬別。理論界為了探討金融體系設計對其功能的影響,從不同的角度對金融體系進行了劃分。目前為學術界接受的是依據金融中介機構(銀行)和金融市場在金融體系中發揮作用的不同而劃分的以德、日為代表的「銀行主導型(bank\|based)」與以美、英為代表的「市場主導型(market\|based)」兩大模式在眾多學者的眼中,金融體系的這兩種制度設計理論上在資金集聚、風險配置、信息處理以及公司治理等(金融)功能實現機理與效率上存在顯著差異(Allen and Gale,1995、1997、2000;Thakor,1996;Levine,1997;Rajan and Zingales,2003a)。當然,對於金融體系的差異,在這類劃分之外,學術界還有很多其他類別之分。。
以德國為代表的歐洲金融體系一般被認為是銀行主導型模式的典範。但這一判斷目前似乎已不能准確描述歐洲金融的現實。在過去20年間,歐洲傳統的以商業銀行為主導的金融體系經歷了一場極為深刻的「結構性變革」,或者說相對於銀行等金融中介,歐洲金融市場作為一個整體,無論是其市場規模(如市值、交易額等)還是其證券產品種類的多樣性、復雜性等方面都有了極為明顯的改變,導致歐洲企業出現了向「保持距離型模式」的轉變態勢,「市場化」成為歐洲金融體系演變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那麼,歐洲金融體系在過去20年間究竟發生了哪些變化?這些變化是否意味著歐洲金融體系正在從傳統的「銀行主導模式」向美國「市場主導模式」轉變?對於歐洲而言,這場金融變革究竟是有益還是有害?本文試圖在回顧歐洲金融體系20年變革的基礎之上,對相關問題做一個較為深入、系統的分析。
如果與美、英兩國相比,80年代初歐洲大陸金融體系表現出極為明顯的銀行主導型模式,或者說其金融市場的發展嚴重滯後於銀行等金融中介的發展,除了支付體系有流動性提供功能之外,儲蓄動員、資金的配置與流動、風險的管理以及激勵問題的監控功能也主要圍繞著銀行等金融中介來實現,而其市場則由於規模、結構以及價格(信息)效率等因素的制約,其應有的經濟功能客觀上受到了極大抑制。
二 變革的起點:20世紀80年代初的歐洲金融體系
......
三 銀行與市場的動態演變:20年來歐洲金融變革的基本表現
(一)歐洲金融體系變革後的市場與銀行
......
(二)歐洲銀行體系
......
(三)歐洲資本市場
......
(四)歐洲銀行與資本市場聯系的動態變化
......
四 歐洲金融體系結構性變革的動因分析
......
五 金融變革與歐洲經濟:效應分析
......
六 結 語
近20多年來,伴隨著歐洲金融市場的飛速擴張及其銀行地位的相對弱化,歐洲大陸金融體系經歷了一場深刻的結構性變革。某種意義上說,歐洲金融體系這場變革的出現與持續是一系列有利的國際條件、經濟條件以及政治條件疊加之後的必然結果。從現實來看,這場變革不僅僅是放鬆管制:新的金融工具被創造出來,新的金融市場增加了,而且人們在允許每一個經紀人對沖他的金融風險的重要性上達成了共識。然而問題是,盡管歐洲金融變革現在仍在繼續,但由於目前變革積極效應在各國之間的分配可能存在不對稱現象,反對變革的聲音在歐洲內部一直沒有平息,歐洲金融體系的未來變革仍然存在很多不確定性。歐洲金融體系的演變將對全球金融體系的變革帶來不可忽略的影響,我們需要繼續跟蹤歐洲金融體系未來的變化才能真正了解當前這場變革的影響並對中國的金融體制改革提供借鑒。
⑧ 行為金融學的理論發展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金融市場上各種異常現象的累積以及人們對金融異常現象研究的日益重視,標准金融理論受到了嚴峻的挑戰,一批力圖解釋金融市場實際行為的全新金融理論逐漸興起,行為金融理論就是其中之一。 行為金融學在借鑒行為科學、心理學以及社會學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初步形成了以金融活動當事人的心理因素為基本特徵的理論體系。到目前為止,研究者們已經總結出投資者決策時的一些心理特點和其決策行為的一般特徵:
1、投資者的心理特徵
對於投資者心理特徵主要有四個觀點:①自信情結(overconfidence):高估自己的判斷力,過分自信。心理學研究發現,當人們稱對某事抱有90%的把握時,成功的概率大約只有70%。②迴避損失(loss-aversion):趨利避害是人類行為的主要動機之一,而在經濟活動中,人們對「趨利」與「避害」的選擇是首先考慮如何避免損失,其次才是獲取收益。馬科維茨首先注意到了人類的這種行為方式,後來的實證研究進一步表明,人們在從事金融交易中,其內心對利害的權衡是不均衡的,賦予「避害」因素的考慮權重是「趨利」因素的兩倍。③追求時尚和從眾心理:位置消費理論告訴我們,人們對相對經濟地位的追求在空間上表現為與他人相比。可見,人們的相互影響對各人決策行為有很大的影響,而追求時尚與從眾心理便是其中最突出的特點。因此,在金融投資領域,金融學家已經開始將這一特點作為重要的投資決策因素加以考慮。④後悔與謹慎:這種心理狀態普遍存在於人們的經濟活動中。即使決策結果相同,如果某種決策方式可以減少投資者的後悔心理,對投資者來說,這種決策方式仍然優於其它決策方式。
2、決策行為的一般特徵
1994年,Shefrin和Statman開始研究可能對金融市場行為產生系統影響的決策行為特徵。到目前為止,一些決策行為特徵已經得到行為金融學家們的公認,並將它們作為對決策者的基本假設:①決策者的偏好是多樣的、可變的,他們的偏好經常在決策過程中才形成;②決策者是應變性的,他們根據決策的性質和決策環境的不同選擇決策程序或技術;③決策者追求滿意方案而不一定是最優方案。
盡管這些對於決策特徵的研究還處於嘗試性階段,而且它們之間相互作用的特點和對市場的影響並不十分明確。但一些實證研究表明,投資者決策行為特徵與市場中的有關投資特性是相關的:股票價格的過度波動性和價格中的泡沫;投資者中存在追隨領導者和從眾行為;對風險的高估;過早的售出盈利投資和過晚售出失敗投資;投資者對現金股利的不同偏好;對時間性分散投資組合(通過不同期限的投資組合來分散風險)的不同態度;等等。
行為金融學揭示了新古典傳統的經濟學和金融學的一個根本性缺陷——完全理性假設,這使得行為金融學得到高度關注。與標准金融學不同,行為金融學認為市場中的參與者不是完全理性的,他們只是准理性人或者有限理性人,他們在進行風險決策時並不依照貝葉斯規則進行,而是採用簡單而有效的直觀推斷法。在多數情況下,這些直觀推斷法是有效的,但其中往往包含一些系統性誤差,這些誤差在有些情況下,成為影響全局的錯誤。在這種情況下,市場選擇的結果是不確定的,其機制常常會失靈,非理性交易者完全有可能在市場中生存下來。
行為金融學與標准金融學在分析方法上的不同主要體現在行為心理決策分析法和風險度量方法上。行為金融學將人類的一些心理學特性如人類行為的易感性、認知缺陷、風險偏好的變動、遺憾厭惡、自控缺陷以及理性趨利特性和投資者情緒等價值感受引入到資產定價理論體系中,認為決策者的偏好一般是多方面的、易變的,這種偏好常常只在決策過程中才形成;決策者具有很強的適應性。通過對投資者行為心理決策的分析,行為金融學成功地解釋了資產價格反應過度和反應不足、動量效應、季節效應、小公司現象等一些標准金融學無法解釋的異常現象。
行為金融學用自己獨特的分析方法,以馬柯維茨投資組合理論和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為基礎,針對其缺陷提出了修正模型,即行為組合理論和行為資產定價模型(BAPM)。
Shefrin與Statman(2000)提出了行為組合理論來替代傳統的馬柯維茲投資組合理論。在馬柯維茲投資組合理論中投資者具有恆定不變的風險厭惡程度,他們將資產組合看成一個整體,並且在構建資產組合時只考慮不同證券之間的協方差。而行為組合理論中的投資者則投資於具有金字塔型層狀結構的資產組合。資產組合金字塔的每一層都對應著投資者特定的投資目的和風險,一些資金投資於最底層以規避風險,一些資金則被投資於更高層來爭取更大的收益。行為組合理論確立了以預期財富E(W)和Prob(W≤S)≤a來進行組合與投資選擇的方法基礎。與馬柯維茲投資組合理論相比,行為組合理論和目前十分流行的以VAR(value-at-risk)構築資產組合的方法在理論與實踐上具有較好的一致性。
行為資產定價模型BAPM則是對現代資產定價模型CAPM的擴展(Barberisetal.,1998;Danieletal.,1998;Thaler,1999)。BAPM將投資者分為信息交易者和雜訊交易者兩種類型。信息交易者為按照CAPM模型進行投資的投資者,他們從不犯認知錯誤,而且不同個體之間表現有良好的統計均方差性;雜訊交易者則是那些處於CAPM框架之外的投資者,他們時常犯認知錯誤,不同個體之間具有顯著的異方差性。兩類交易者互相影響,共同決定資產價格。當信息交易者佔主導地位時,市場表現為有效率,當噪音交易者成為代表性交易者時,市場表現為無效率。將信息交易者和雜訊交易者以及兩者在市場上的相互作用同時納入資產定價框架是BAPM的一大創舉。BAPM中證券的預期收益決定於均值方差有效組合的切線斜率,即β值。因為雜訊交易者對證券價格的影響,均方差有效組合不同於CAPM中的市場組合。 傳統的有效市場假說(EMH)是金融學領域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模型。EMH認為金融市場中的價格包含了一切信息,同時在任何時間證券價格可以看作投資價值的最優估計。根據行為金融學理論,EMH存在兩個有關投資者行為方面的假設前提:一是投資者在使他們所擁有的證券組合價值最大化時所採取的行為模式是沒有偏差的。二是投資者總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為目標。
行為金融學認為EMH本身並沒有保證這兩個前提一定成立。相反,行為金融學根據對實際情況的分析,對這兩個假設前提的正確與合理性產生了質疑,認為投資主體因為心理因素的影響會經常出現違反這兩個假設前提的情況。傳統理論中未能考慮到基金經理心理因素造成的主觀錯誤與投資失誤是較明顯的缺陷,心理因素影響應該成為選擇基金進行投資與選擇基金經理時非常重要的考慮因素。
⑨ 國際金融學的發展階段
一門新的學科的形成,一般都體現了歷史與邏輯的統一。國際金融學之所以成為內一門獨立學科就容是由於內外均衡同時實現的問題逐步復雜、在宏觀經濟中的地位逐步提高的結果。
在國際金融學萌芽直至形成、發展的全過程中,一以貫之的主線索就是不同歷史條件下內外均衡問題的演化。根據上述分析,我們大致上可以相應地將國際金融學的學科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國際金融學總的來說處於萌芽時期,這是因為從歷史條件看,這一時期內基本上各國實行的是金本位制(或其他貴金屬本位制),內外均衡可以通過金本位制所存在的「物價——現金流動機制」自動實現;並且,這一時期經濟學科的發展尚處於低級階段,現代的宏觀經濟分析尚未出現。
⑩ 論述及評價國際金融體系的發展演變歷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以美英等國為首的國際社會通過多邊協定方式建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
主要內容包括:
(1)設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協調國際貨幣關系,特別是對各國的匯率政策實行監督;
(2)實行以黃金為基礎、美元為中心的可調整的固定匯率制度;
(3)在成員國發生國際收支困難時,IMF可提供短期信貸,以補充其國際流動性。在最初的近20年裡,該體系運行比較順利,有效地促進了世界經濟的重建、發展和繁榮。但由於該體系的基礎是美元與黃金的可兌換性,並要求其他各國放棄貨幣政策獨立性,因此,當美國國際收支逆差不斷擴大,無法維持美元與黃金的可兌換性時,它的繼續存在便受到明顯挑戰。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停止向各國政府兌回美元後,各國紛紛放棄本幣與美元的固定比價,實行浮動匯率制度,布雷頓森林體系趨於崩潰。1976年在IMF的提議和組織下,國際社會達成牙買加協定,宣布黃金非貨幣化,同時承認各國實施的浮動匯率制度合法化,這標志著國際金融體系再次進入了一個不受全球性多邊協定約束的動盪的時代。
這次全球金融危機充分說明了國際金融機構在危機中的乏力。金融危機暴露了現行國際貨幣體系存在的一系列嚴重弊端:首先是作為儲備貨幣的美元,其發行不受任何限制,實際上是一種「信用」本位,美國幾乎可以無約束地向世界傾銷其貨幣,但其償還卻因為匯率的「浮動」而得不到保障。其次是在現行國際貨幣體系中缺乏平等的參與權和決策權,仍是建立在少數發達國家利益基礎上的制度安排。因此,構建新的國際金融體系,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