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產林肯來了,首款10月上市,能挽救長安的銷量頹勢嗎
汽車分析師任萬付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道,林肯國產後對長安汽車的銷量肯定有提升作用,但具體能提升多少還要看上市後的產品競爭力。
據悉,國產林肯Corsair於今年6月就已在長安福特工廠完成了預生產下線。
不過,國產並不能一勞永逸,也會引發一系列問題,對豪華車品牌來說,最常見的就是品牌形象降低以及質量問題。如捷豹路虎國產後,雖然銷量相比國產前有了明顯的提升,但質量問題頻發引人詬病,近一年來,捷豹路虎銷量開始斷崖式下滑。
考慮到上述兩方面的原因,保時捷高層曾直截了當地表明,不會考慮在中國生產保時捷,也不作這方面討論。
017年3月,長安林肯宣布組建成立,在此之前,有關國產林肯的消息一直在業內流傳,但都未得到官方證實。
Ⅱ 金融報哪國的。總理答記者會上第一個提問的記者是金融報的。
英國
Ⅲ ETC最強風口之下,股份制銀行為何有的卻選擇「靜悄悄」
ETC營銷進入了白熱化階段,甚至有銀行中後台人員加入營銷戰場,刷屏、蹲點、拉親友……各種營銷手段「一個都不能少」。
ETC就像八月的天氣,突然熱了。
另一家同樣以ETC業務作為主營業務的A股上市公司金溢科技,也在近期發布了2019年半年度業績預報的修正公告,修正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200萬至4800萬元,較4月時發布的800萬至1300萬元的盈利預期有大幅提升。
股份行「靜悄悄」
ETC營銷熱度仍在持續,但意外的是,被稱為「最強風口」的ETC似乎僅周旋於國有大行及如微信、支付寶等頭部支付平台間,多數股份制銀行及中小型銀行「靜悄悄」。
《國際金融報》記者注意到,在朋友圈「攻陷」戰中,較少能夠看到股份制銀行人的身影。
7月18日,記者對滬上多家股份制銀行網點的采訪中也了解到,如浦發、平安、興業、中信、招商、民生等多家股份制銀行均未在上海地區開展ETC業務。
「我行確實沒有開展ETC業務,後續是否會開展還沒接到通知。」中信銀行(5.820,-0.09,-1.52%)某支行網點客戶經理對《國際金融報》記者稱。
平安銀行(13.740,-0.36,-2.55%)、招商銀行(35.750,-0.45,-1.24%)工作人員也表示,目前暫時還沒有,後期會推,但這個月肯定上線不了。
對於「冷暖」差異,某國有大型銀行省行中層領導張傑(化名)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ETC固然有開拓的價值,但銀行現在均是在倒貼錢開拓。」
張傑稱,該行已將ETC營銷升為戰略高度。對於國有銀行而言,是有責任及義務將政策落實並不計較利益得失的,但股份制銀行還是要進行成本核算並決定推廣與否。而小銀行不推行ETC,一方面原因是他們不具備開發ETC相關產品的技術實力,例如,如何將ETC與信用卡、儲蓄卡關聯等都是需解決的問題;另一方面,ETC業務後期也需要較高的運營成本及維護費用,如果僅為了ETC產品動用更多的人力、物力,顯然不太可能。
Ⅳ 李晨是如何發文說自己里程被十餘人盜刷的
9月9日,李晨發文透露,這兩天看新聞有朋友的飛行里程卡被盜刷,出於好奇自己也查了一下,結果中招了。里程卡從2018年6月開始就被盜刷大量積分並兌換了很多機票,且盜刷的人數多達十來位。
他還表示:「您們不買機票,能不能買幾張俺的電影票支持一下?」並呼籲大家提高警惕,注意個人信息安全。
據悉,近日,一位粉絲被曝盜用吳磊23萬的飛行里程兌換機票,事情曝光後,女星江映蓉也曾站出來指自己的里程被盜用,質問中國國際航空。隨後,國航回復稱,已將問題反饋給相關部門盡快解決。」
(4)國際金融報記者擴展閱讀:
類似事件並非個例:
一天前,歌手江映蓉在其個人微博中稱,自己的航空里程被盜了,且被盜里程總數接近30萬。9月6日,一位微博用戶也發文稱,演員吳磊的航空里程積分被盜用,時間從2017年一直延續到今年9月4日,被盜取的里程總數高達20萬。
《國際金融報》記者從江映蓉工作室方面獲悉,經過排查,盜用人並非江映蓉及其工作室所認識的人,且江映蓉方也沒有從航司處收到簡訊認證或受讓人綁定成功的相關消息。江映蓉工作室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已經報警,將此事交給警方處理。
演藝圈人士作為擁有廣泛關注度和粉絲群體的公眾人物,發生航班裡程被盜事件很快在網上引發熱烈討論。而事實上,早在幾年前,「里程盜竊案」就已頻發,還曾被訴至法庭。
《國際金融報》記者調查發現,明星群體里程被盜刷背後,里程「黑市」交易其實一直在暗處滋生著。
Ⅳ 互聯網大佬扎堆烏鎮,場面有多霸氣
場面確實是非常的壯觀,畢竟都是互聯網的大佬們。
Ⅵ 聯通混改,BAT中誰入局的可能性最大
4月11日,聯通再發公告,就混改方案繼續與市場打啞謎,「鑒於本次重大事項的相關實施方案仍在進一步論,4月12日起繼續停牌。」
不過,當日,《國際金融報》記者獨家獲悉,中國電信或入股中國聯通,至於員工持股計劃,「聯通已經表示,核心員工可以持股」,「很有可能以小沃科技有限公司為試點」。
傳聞:BAT中信入局
聯通混改之路始於去年。
2016/10/9:中國聯通發布公告,「控股股東聯通集團正在研究和討論混合所有制改革實施方案」。
2016/11:中國聯通與BAT先後簽署合作協議,有分析稱,中國聯通混改最終可能引入阿里、騰訊和網路,但BAT至今未做回應。
2017/4/5:聯通A股和H股雙雙停牌,聯通集團稱,正在籌劃並推進開展與混合所有制改革相關的重大事項,該重大事項擬以聯通A股公司為平台,可能涉及聯通A股公司的股份變動事宜。
有消息稱,聯通混改將通過定向增發擴股和轉讓舊股的方式對中國聯通股權結構進行調整,聯通集團持有中國聯通股權由62.74%減至36%;引入信息產業領域實力相當、主業關聯度高、互補性強的國有資本佔19%,初步備選對象是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廣播電視網路有限公司等;引入互聯網等領域的若幹家境內非公企業及員工持股共佔20.06%;公眾股東佔24.94%。
中國電信參股
有沒有其它的混改方向?
4月11日,聯通A股已停牌5個交易日。《國際金融報》記者向一位業內人士咨詢聯通混改具體方案時,該業內人士透露:「聯通和電信合作日益緊密,根據內部資料顯示,未來中國電信會入股中國聯通,但具體入股多少並不確定。電信應該只是象徵性注資,為日後合作打下基礎。」
電信和聯通攜手?出乎意料,但有跡可尋。
據《國際金融報》記者了解,過去1年多來,兩家運營商在網路建設和業務經營方面多有攜手。
3月31日,為落實提速降費要求,促進全網通可持續發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攜手召開「落實提速降費,推廣六模全網通終端行動發布會」,聯合發布了推廣六模全網通終端的五大行動舉措,提出2017年全網通終端銷量佔比超85%的目標。
早在2015年12月,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就共同助推六模全網通終端普及,並聯合發布了《六模全網通終端白皮書》。所謂六網六模通,就是GSM、CDMA、TD-SCDMA、WCDMA、TD-LTE、FDD-LTE。即同時支持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2G、3G、4G.
事實上,中國電信CEO楊傑在2016財年業績發布上也談到了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合作,並表示,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技術和制式相似,因此,凡是有利發展的,都會考慮合作機會,沒有任何限制,目標是達到雙贏局面。
有專家指出,電信與聯通合作,甚至未來入股聯通,一方面,是為了推動業務整合,節省成本,增強競爭力;另一方面,三大運營商中,中國移動一家獨大,電信聯通不得不抱團。
根據三大運營商2016年的財報,中國移動營收為7084億元,大於中國聯通(營收2742億)和中國電信(營收3532億)之和。4G用戶方面,中國移動4G用戶達到5.35億戶,中國電信為1.22億戶,中國聯通1億戶。
試點:小沃科技或推員工持股計劃
中國聯通混改方案最遲將於6、7月份落地。近日,多家國企發布員工持股計劃實施進展的公告,那麼,聯通會在混改方案中引入職工持股機制嗎?
據業內人士和多位專家預測,聯通混改引入員工持股機制可能性非常大。上述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透露,聯通已經表示核心員工可以持股,但是核心員工如何界定,尚不明晰。
聯通員工持股計劃有望開展的原因有兩個:
一、從管理風格看,中國聯通現任董事長王曉初,原為中國電信董事長,曾在中國電信就新興業務、ICT(信息通信技術)業務等方面引入過員工持股方式,受市場肯定。因此,王曉初在中國聯通推進員工持股機制,阻力應該不大,畢竟有助於驅動業務模式快速突破。
二、電信運營商的業務一般分為兩大塊:傳統業務和新興業務。在新興業務上,不存在產權不明晰的問題,有利於推進員工持股計劃。
上述業內人士向記者指出,聯通的員工持股計劃很有可能以小沃科技有限公司為試點。
小沃科技有限公司:小沃科技是隸屬聯通的全資子公司,主營業務為應用商店和游戲業務,中國聯通對其認繳出資額為2億元。2016年,小沃科技給開發者的分成收入達到12億元,相比2015年增長了近30%,APP的分發量從2014年的10億次增長到了2016年的18億次,平台的日活躍用戶從2014年的1200萬增長到了2016年的6500萬。
小沃科技總經理魏欣在2015年1月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小沃科技原是中國聯通的一個基地,當初是做分發應用商店,後來把游戲放過來,因為業務發展比較好,去年年底獨立出來成立了小沃科技,不久的將來會引入戰略投資者,作為第一家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試點。
一旦將小沃科技選為員工持股計劃的突破口,中國聯通內部第一批分享到混改蛋糕的會是誰呢?
記者查閱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發現,小沃科技董監高共計8人,分別為:馬嵐,張俊楠,劉傑,李嵐,項立剛,魏欣,楊榮,王玉。其中,張俊楠為董事長,魏欣為總經理兼董事。
Ⅶ 中國聯通混改是怎麼回事
中國聯通混改不僅引入了包括結構調整基金、中國人壽、BAT、京東、內蘇寧等國有和非國有的戰略容投資者,還進行了員工持股試點,引入資金總額高達779.14億元。其中,向戰略投資者募集資金不超過約617.25億元,向結構調整基金協議轉讓股權獲得價款約129.75億元,向核心員工授予限制性股票募集資金不超過約32.13億元,真正形成多元結構的混合所有制。
Ⅷ 農來保險是怎麼回事
中國首家專業性農業保險公司掛牌 農險盼來希望
國際金融報記者 黃蕾
從3月1日中國保監會正式批准安信籌建,到9月2日安信通過保監會籌建驗收,再到9月17日安信正式掛牌,半年的等待,終於迎來了國內首家專業農業保險公司的到來。
在上海市農業保險業務的基礎上成立的上海安信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金達2.08億元,由11家企業依法共同認購,股東主要是上海市各區縣的國有資產公司。
而對於誰能挑起國內首家農保公司的重擔,保監會也已於早先時間批准了四位掌舵人:安信董事長兼總經理李中寧(原中國人壽上海分公司副總經理)、監事長蘇仲(原大眾保險董事長)、副董事長吳學鋒(原上海市青浦區副區長)、副總經理周偉國(原中國人民財產保險公司上海分公司農險部總經理)。
安信的成立,無疑為我國農險窘境注入了一絲希望。在專業農業保險公司未成立之前,農業保險在商業化浪潮下陷入了一個尷尬的「怪圈」。一方面是自然災害頻發,農民亟需農業保險,另一方面是農民承擔不起保費,各家保險公司日益減少或不涉足這項業務。
9月17日,在安信開業典禮間隙,上海安信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偉國接受記者專訪,透露了安信一路走來的辛酸苦辣。
兩份「第一單」
在安信的成立大會上,安信的第一份保險單正式簽下。「上海市畜牧辦公室代表全市22萬戶家禽專業養殖戶,為8000多萬只家禽上了第一份保險,今後我們會將投保對象擴充至養殖業散戶。」周偉國難掩激動之情。
周偉國在介紹農產品投保率時用了兩組數據,「我們經調查發現,農產品承保比例之低令人堪憂,平均投保率只有20%至30%,家禽投保比率連1%都不到。」他強調,禽流感等惡性傳染病的發生,使農戶損失慘重,很多地方的農業經濟備受打擊,這也促使安信將家禽保險提上了工作日程,當天簽的這份家禽險保單就是為了今後更好地擴大家禽承保面。
近年來,上海市農業產業的不斷調整,直接影響了安信的業務發展方向。周偉國透露,安信會根據上海農業產業調整方向開辟一些新的保險產品。例如,近年來上海農業產業重點轉向林木業,林木保險增長速度異常之快,而蔬菜、西甜瓜也將是近期農業產業調整的重點。
對於安信來說,第一單並非僅於此。周偉國表示,除了家禽險保單,安信還為自己買了份保單。他所指的這份保單,就是安信與中國再保險(集團)公司簽訂的再保險協議。「自安信被中國保監會批准籌建後,中國再保險方面高層連續三次與安信商議農業風險再保險事宜。」據周偉國透露,安信正在探索建立農業保險再保險制度,尋找合適的夥伴,分擔巨災風險,目前已經與中外再保企業進行洽談,不排除安信與中國再保險再次合作的可能。
兩業保險先行
在保監會提出的五種農業險發展模式中,上海安信實行的是「以險養險」的模式。周偉國進一步詮釋「以險養險」,安信實行的是政策性業務、商業化運作模式,將種植業和養殖業保險劃為政策性業務,兩業險種的保費收入占安信全部保費收入的比例不得低於60%,公司開辦這兩項業務將享受相關政策支持,涉及農財險、責任保險等其他業務則按照商業化運作,通過這些險種的收益來彌補種養業保險的虧損。
據記者從安信拿到的資料顯示,目前列入補貼費用的險種有九大類,對其中水稻、生豬、奶牛、家禽推行基本保險與補充保險相結合的農業保險新機制。「基本保險由市、區兩級財政承擔,補充保險根據農戶自己的實際情況自願繳納。」周偉國對其作了補充。
上海安信是在原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上海分公司農業保險業務的基礎上籌建的,作為原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上海分公司農險部總經理的周偉國,對於農險產品的擴充歷程是再熟悉不過了。
「以前,實施農業保險風險基金經營時,人保農險部的業務范圍比較狹窄,只涉及到種養業和農村健康險種。自安信成立後,我們在主方向不變的情況下,積極進行探索,公司有望經營其他財險損失保險、法定責任保險、信用保險、保證保險、短期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和健康保險。目前,這些險種正在等候保監會的審批。」
當記者問其是否進軍農村社保領域時,周偉國言辭謹慎:「今後公司可能以補充養老金、補充醫療保險作為切入口進一步進入農民社保領域,但可能牽涉到風險經營的問題,我們將隨著監管條件的變化而作出決定。」他還強調,考慮到農業險本身的風險控制問題,對於保戶提出的投保要求安信不會來者不拒,而是有選擇地從中篩選。
雙重目標雙重壓力
「社會各界對安信的期望越大,安信的壓力就越大。」周偉國坦言,又要為「三農」分憂,又要為股東謀利,有著雙重目標的安信,與其他保險公司相比,肩上的擔子加重了一倍。「由於客觀原因,預計從開業第三年開始,公司才能夠盈利。」
業內人士就專業農險公司的成立對農險發展所起的作用給予了肯定,但同時對農險公司成立後的處境也表示擔憂。「安信啟動了農業險『破冰之旅』,但安信如何處理好政策性保險和商業保險的關系以實現收支平衡,才是關鍵。」安信的成敗顯然已經成為了其他地區成立專業農險公司之路的試金石。
周偉國向記者透露了安信的解壓方式,正確處理政策性保險和商業保險的關系,關鍵在於處理好社會效益和市場經濟效益的關系。「安信的目標是,通過發展政策性保險來樹立公司在社會上的影響,取信於民,為廣大農民提供服務,以此來帶動其他業務的發展。反之,其他業務的發展也會產生一定效益,增強公司的經濟實力和償付能力,進一步擴展農村兩業保險的發展。」
周偉國的一席話,將安信「有規模的險種要求效益,有效益的險種要創規模」的經營方針凸顯無遺。
周偉國在采訪結束前向記者透露,安信開業前夕,曾經迎來了數批前來「求教」的地方隊伍,安信「以險養險」的模式頗受青睞。對此,周偉國卻提出了不同看法,「各省市情況各異,農業環境不同,上海農險的成功經驗確實值得其他地區借鑒,但不能完全照搬、加以復制。」
《國際金融報》 2004年09月22日 第五版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