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際金融,投資理財,選哪個
請問你這兩個是專業還是方向呢?你說你現在是大二就應該是方向的。如果是方
向那麼畢業證上寫的一樣是金融學專業,所以沒什麼好選的,就看你自己的愛好
和對自己未來的打算。
1.如果你想畢業之後繼續考研或者出國繼續讀碩士,那就選擇國際金融吧。國際
金融范圍比較大,如果出國留學,在專業選擇方向占優勢。
2.沒讀研打算的話建議選投資理財,畢竟投資理財比較務實,學了之後對自己的
理財也有好處,國際金融對生活來說比較虛幻,沒什麼實際用處。
3.建議條件允許的話出國讀碩,因為中國讀研難考且時間長(3年),出國可以
見識一下,鍛煉自己,學到的東西比你想像的要多與實用,對你以後的人生有好
大幫助(這個當然是在你努力的情況下才成立)。趁年輕出去闖一下是好事。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意見,僅供參考
Ⅱ 全球不同金融體系格局成因
從2010年起,全球貨幣金融經濟體系出現了「大分化」格局。導致這種局面的決定性因素是全球貨幣、金融、經濟體系的「中心—次中心—外圍」格局,尤其是中心貨幣、中心國家美元、美國的大轉向。
每一次大的全球經濟金融危機,背後都有國際格局含義。
2008年的全球經濟金融危機,讓人們想起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想起70年代的發達經濟體滯脹危機。這兩場危機都具有很強的國際體系、格局含義。
大蕭條危機,本質是以英鎊、大英帝國為主導的國際貨幣經濟金融體系,在往美元、美國主導的國際貨幣經濟金融體系過渡的過程中,沒有國家願意承擔國際責任的「霸權缺失」所導致的。在這之後,美元體系得到了建立。
70年代的貨幣金融與經濟危機,則是美國與歐洲、日本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中心—外圍」結構崩潰所導致的。不過,這並沒有引發美元體系的危機,而在80年代未參與二戰的拉美在經歷繁榮之後,首先爆發債務危機,成為美元體系的「新外圍」,並在冷戰體系解體和中國改革開放之後,過去與布雷頓森林體系並列的盧布體系整體納入成為美元體系的「新外圍」。這重建了美元體系的「中心—外圍」結構。這一新的美元體系,也被稱為「布雷頓森林體系Ⅱ」。
2008年的危機,本質是所謂「布雷頓森林體系Ⅱ」的體系危機。在2008~2009年,華盛頓和倫敦G20會議均以改革美元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提升新興市場在國際體系中的地位為目標。但是,這低估了新的美元「中心—外圍」結構的反芻力和修復能力。美元體系顯然不會自動退出歷史舞台。
2010年開始爆發的歐債危機,讓人們認識到歐元區在新體系中「次中心」的角色還不夠穩固,2013年美聯儲醞釀QE退出所導致的新興市場調整則預示著下一場危機的到來。而無論是歐元區的「次中心危機」,還是新興市場的「外圍危機」,都不僅不會對美元和美國的「中心」產生大的負面沖擊,還會對美元和美國的中心地位產生鞏固效應。
這就是我們當前和未來所面臨的格局圖景。這一圖景自2010年開始展開,將維繫到美聯儲未來持續的緊縮周期結束,一般認為美聯儲將在2014年完成量化寬松退出,將在2015~2016年開啟加息退出零利率政策,美聯儲的加息周期將維持三年左右到達2018~2020年。
以2010年為分界點,我們正處於2010~2020年新的全球周期。這一周期的對立面,是2000~2010年的全球擴張周期,或者說是1990~2010年的大的全球擴張周期。
當前這一新的全球周期的圖景是什麼?在「中心—次中心—外圍」國際貨幣體系與國際體系裡,是中心向上、次中心趨穩、外圍向下的大分化格局。
大分化格局,在2010~2012年的歐債危機表現為美、歐的大分化;在2013年,則開啟的是發達市場與新興市場的大分化。充分認識我們所處的國際貨幣經濟金融體系和國際體系新階段,充分認識我們當前所處的全球大分化格局,是觀察中國經濟大環境的前提,是我們解構中國經濟發展所謂「戰略機遇期」的基礎,也是我們做出各種政治、經濟、金融、投資決策的出發點。
2001~2010:不對稱的全球化繁榮十年
2001~2010年,是繁榮的金磚十年。
2001年,美國高盛首席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在2001年首次提出「金磚四國」概念,BRIC為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四國英文名首字母。BRIC概念一出,立即流行。並在2001年美聯儲格林斯潘時代開啟寬松政策周期之後,成為國際資本的流向目的地。新興市場10年繁榮周期也肇始於此。2008年的危機是這種繁榮的一個中止符,但雷曼破產危機之後伯南克開啟的美聯儲量化寬松新周期,將新興市場的繁榮周期推到了2010年的頂峰。
有很多指標可以表徵這十年全球體系尤其是新興市場的繁榮。客觀地說,這10年是全球經濟體的「同步繁榮」。各國之間並沒有出現此前全球經濟曾經廣泛出現的「零和博弈」,即一國的繁榮以另一國的衰退為代價,而是同享全球化紅利,但增長成果的國際分配是非常不公平的。
以美國為首的發達經濟體進入以消費擴張為代表的繁榮周期,美國國內消費的擴張則帶動了新興經濟體對美國的出口,這放大了新興經濟體的產能投資和出口擴張。新興經濟體的投資周期和產能擴張,則拉動了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和大宗商品出口國的繁榮。
有四個指標可以衡量過去10年的全球經濟金融體系的繁榮。一是全球GDP的增長,二是全球貿易,三是新興市場外匯儲備增長,四是全球股票市場。這幾個指標,互相影響、相互攜進。
但是,這種經濟金融表面的「同步繁榮」,在本質上卻是非對稱性。是外圍貨幣和外圍經濟體,對美元中心貨幣和美國中心經濟體的依附性繁榮。這種不對稱性和依附性,決定了體系性危機的必然性。
其一,同步繁榮的背後,有一個全新的國際體系鏈條,即在實體經濟層面,新興市場總體對美國進行產品出口,獲得貿易順差;但在金融層面,新興市場國家再將積累的貿易順差,投向美國金融市場。在這個包含經濟、金融雙層含義的國際體系當中,新興市場國家出口貨物、進口美元和美國國債;美國進口貨物、出口美元和美國國債。
其二,1996~2010年,金磚四國和東亞主要新興市場累計經常賬戶順差2.85萬億美元,但在金融市場效應之後,新興市場累計的對外凈資產規模反而下降3370億美元。新興市場國家在實體經濟層面的貿易順差優勢,並沒有轉化為對外債權凈資產的勝勢。反過來,對於美國來說,1996~2010年累計產生6.98萬億美元經常賬戶逆差,佔全球逆差的60%,但其間其對外凈債務卻只增長了2.3萬億美元,所以這期間美國通過金融效應獲得的收益高達4.67億美元,其中大部分為2001~2007年間獲得,共計3.86萬億美元。這被國際學界稱之為「暗物質」的國家間財富關系,其實在本質意義上表徵了在當今國際經濟金融體系裡不同國家的不對稱地位。這是新興市場十年繁榮、表面貿易失衡背後的真正失衡。
2010年的國際貨幣經濟金融體系,相比1990年、相比2001年、相比1970年、相比1945年的國際貨幣經濟金融體系有什麼區別?
1990年的國際貨幣經濟金融體系,是冷戰結束之後美元重建其「中心—外圍」體系的開始,是以中國和原蘇東體系解體後成為美元新外圍的開始,歐元在這一時期剛剛醞釀成立,還沒有體系性的成長;2001年,是美元新外圍體系建立,這對美元體系是好消息,但歐元確認成立,並開始在歐元區內部「去美元化」,一步步往次中心地位邁進。2010年,表面是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的開始,實質則是歐元區通過危機加強整合制度建設,進一步坐實次中心地位的開始,在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超過60年之後,終於有一個可以與美元中心地位競爭的貨幣,美元擔憂其中心地位,開始進入收攏外圍新階段。在2010年,美國開始了在財政、實體經濟、貨幣金融,以及能源、外交、軍事等眾多領域的「大轉向」。
隨著全球金融開放、金融一體化程度提高,全球金融越來越呈現出周期性變化。這其中,規模越來越巨大的國際資本流動起到了核心作用。倫敦商學院教授HélèneRey在其最新論文《二元困境而非三元困境:全球金融周期和貨幣政策獨立性》中提出,在資本賬戶不受限制的情況下,匯率制度變得無效,世界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將會出口到其他國家。即一個國家不管實行的是浮動匯率還是固定匯率,只要資本自由流動,其貨幣政策就會受到主要經濟體央行政策的影響。按照此理論,美聯儲貨幣政策會通過國際資本流動,影響全球的貨幣環境,美聯儲貨幣政策周期性變化就導致了全球金融的周期性擴張和收縮。這樣,國際資本流動引起了全球的金融周期。
美元主導國際經濟金融周期,美國主導國際周期。充分認識美元和美國的戰略轉變,是認識全球經濟金融體系和全球體系的前提。當前,進一步充分認識2010年以來美國在諸多領域所發生的重大轉折,是我們認識未來經濟金融體系格局的前提。「美國大轉向」,正在對過去10年、過去20年全球化概念的全球貨幣經濟金融格局產生系統性影響。
第一財經研究院集合國際關系組、能源組、經濟金融組的年度課題報告《美國大轉向》將2010年以來的美國大轉向概括為七個方面:第一,美聯儲從10年寬松政策周期轉向未來5年左右的緊縮周期。第二,美國財政從絕對擴張到相對收縮的轉向。第三,美國加大「能源獨立」戰略的實施力度,美國能源結構從依賴進口轉向本土和西半球自給。第四,美國重新恢復實體經濟製造業增長。第五,美國外交和軍事戰略調整,從打贏兩場戰爭到打贏一場戰爭的美國「新軍事戰略」。第六,美國全球地區戰略調整,從中東相對撤出,戰略重心東移,「重返亞太」,並確保西非和拉美的「環大西洋能源供應圈」。第七,美國貿易與投資戰略調整,從全球的、普適的自由貿易,轉向有選擇的、高門檻的「規則貿易」。
未來,美國經濟的繁榮,不再像過去10年一樣高程度地帶動新興市場的出口繁榮。全球經濟金融體系的大分化格局,正在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加速展開。
從全球化到全球分化
1990年冷戰結束,是20年全球化黃金時期的開啟之年;2001年中國加入WTO大大加速了全球化進程。哈佛大學著名勞動經濟學家弗里曼在2005年作出估計,如果中國、印度以及蘇聯集團仍然處於全球經濟體系之外,那麼2000年全球勞動者的數量約為14.6億人,但由於這些國家加入世界經濟體系之中,導致全球經濟的勞工人數到2000年時增加了一倍,即從14.6億增加到29.2億。他認為,勞動者數量的翻番,改變了全球經濟中勞資雙方的力量對比。
這最終加速了全球分工,重建了美元體系的外圍,並最終產生了實體經濟和金融的國際體系雙循環。加入全球體系勞動者的數量,實際上最終決定了美國國債和美元的全球擴張規模。
1990~2010年是全球化的黃金20年。但隨著2010年美國大轉向和全球新格局的到來,全球分化、區域化成為當前的核心特徵。
這種核心特徵,正在能源、經濟、金融三個層面展開,並延伸到國際關系領域。
第一,1980~2010年,美元通過掛鉤石油,重建美元體系的「外圍」,主導了全球化周期,這一時期以石油為代表的一次能源的全球化程度加強。但2010年以頁岩氣為代表的「天然氣的黃金時代」的到來,正在改變能源要素的全球化,全球能源體系的區域特徵加強。僅就天然氣市場來說,北美、歐洲、東亞三大主要消費區,已經脫鉤。到2013年中,美國天然氣價格只相當於亞洲價格的1/4和歐洲價格的1/3。不僅天然氣,以WTO和布倫特原油價格的價差為代表,石油的區域化格局也在演進之中,二者價差最高時曾經達到20美元/桶。
第二,以TPP為特徵,全球貿易格局正從自由貿易向規則貿易轉化。雖然2013年底WTO多哈回合巴厘島談判取得了成果,但這改變不了方向。美國正在以TPP和TTIP兩翼為格局,重建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規則貿易體系。
第三,以美聯儲與歐、日、英、加、瑞六家央行國際貨幣互換網路的構建為代表,國際貨幣體系從全球性的牙買加體系,已經轉化為區域性的大西洋體系。加入該互換俱樂部大西洋體系的國家,將得到美聯儲的流動性支持,而不能加入該體系的國家,在美聯儲政策從寬松到緊縮的大周期里,將得不到確定性保護。這種貨幣體系的差異,將產生並加劇全球貨幣金融經濟體系的大分化。
縱觀歷史,在國際貨幣經濟金融體系有清晰的中心貨幣、中心國家時,往往是自由主義的全球化格局;而競爭加劇,有兩個或多個貨幣、國家覬覦競爭中心貨幣、中心國家地位時,全球競爭格局就會退化到區域格局。
1870~1914年以英鎊和大英帝國為中心貨幣、中心國家的時代,即是第一次全球化黃金時期。之後西歐的德國、北美的美國、東亞的日本,在大英帝國體系裡成長並覬覦中心地位,開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經濟競爭並最終導致霸權缺失的大蕭條。大英帝國也從高舉全球化大旗,慢慢退回到帝國特惠制的區域化階段,美國則從門羅主義演變到門戶開放戰略。二戰之後,蘇聯最終否決了加入IMF的計劃,美蘇之間開啟了區域化競爭。1990~2010年美元與美國終於把包含中國和蘇東的整個世界均納入美元和美國體系,從而真正開啟了20年的全球化黃金時期。
而2010年之際美國新的大轉向,則在20年全球化黃金時期之後,開啟一輪新的全球分化和區域化格局。
2009年次貸危機之後,全球經濟在各國央行巨額量化寬松的護送下艱難前行。時至今日,我們逐漸接近了寬松周期向緊縮周期的過渡期,未來3~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全球金融市場面臨的核心議題是:如何把2009年以來膨脹了4倍的央行資產負債表,進行壓縮和瘦身,使之恢復到健康水平;如何把持續了5年的零利率政策,逐步調整到正常水準。這個進程意味著將出現以下圖景:此前全球QE印刷的鈔票要進入回籠周期,低利率環境和廉價的貨幣漸漸消失,此前受益於QE的風險資產價格需要作出重大調整,在新興市場活躍的金融資本將進入「獲利平倉」、「打道回府」的環節。而在這個「去QE」歷史進程當中,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均將遭受巨大的負面沖擊,但這個沖擊對各個經濟體不是均衡的,而是呈現出「大分化」的格局,大體來說:美國向上,歐洲向穩,新興市場則可能遭遇一輪金融危機。這是本書的一個基本思路。
2010年以來的全球經濟、財政、貨幣、利率、股市、匯率等均呈現清晰的分化格局。我們可以將之分為三個梯隊進行觀察:第一梯隊是美國和德國,經濟其韌性超出預期,經濟、財政、貨幣、股市在復甦進程中走在前列;第二梯隊是其他發達國家,經濟逐步改善,金融保持穩定,歐債危機五國表現亦頗為搶眼;第三梯隊是新興市場,先是被QE的推出將其送上資產價格泡沫的浪尖,後是被QE的撤出帶入流動性抽走的險境。當然,其內部因各國自身經濟的均衡程度也將出現好壞分化:部分穩定,部分動盪加劇。
2010年歐債危機之後,美國迅速完成結構修復,從發達國家中脫穎而出。而其他發達國家經濟體卻因種種原因,距離強勁復甦還有一段距離。同時,在發達國家普遍去杠桿的情況下,金磚開始「失色」,新興市場國家由於經濟自身的結構和不平衡問題,以及外部需求大幅下降,經濟不斷減速,系統性風險上升。
不對稱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是出現當前大分化的根本原因。在「中心—次中心—外圍」格局中,美國居於中心地位,歐元和歐元區經濟體系、英、日、加、瑞士等個別發達國家貨幣和經濟體系居於次中心地位,絕大部分新興市場貨幣和經濟體系居於外圍地位。在當前國際資本流動規模空前巨大的情況下,全球金融周期性的擴張與收縮,對國際貨幣、金融體系不同地位國家的沖擊程度不同,是造成當前大分化格局的根本原因。
中心貨幣國家貨幣、信用的擴張與收縮,決定了外圍新興市場的繁榮與衰退。過去近十年新興市場的資產繁榮雖與其自身成長有一定關系,但更是受益於中心國家的財政、貨幣、信用擴張帶來的巨大需求。而當全球化遇到困境,出現停滯甚至倒退,中心與外圍、新興經濟體與發達市場的分化就會加劇。在新的美聯儲緊縮政策周期面前,「大分化」將成為國際貨幣經濟金融體系的「新常態」。
在當前全球經濟大分化的背景下,全球財政亦呈分化態勢,主要表現為,發達國家財政整體改善與新興市場國家整體惡化。金融危機後,大部分發達國家經過大力整頓,財政收支已趨於改善,美國財政不僅赤字率大幅改善,債務/GDP亦開始下降,財政對經濟的拖累未來基本可以忽略。歐元區經過幾年艱難緊縮,財政也已經開始大幅緩解,不過整體調整速度弱於美國,未來幾年對經濟拖累趨輕,但不能全部消除。發達國家中日本財政繼續惡化,但整頓也已經開始,盡管前路艱難。相對於歐美財政大幅改善,新興市場國家財政持續擴張,整體相對惡化。尤以印度、印尼等「脆弱五國」為甚,中國地方政府的債務擴張也加劇了市場對中國整體債務水平的擔憂。
新興市場財政風險與發達市場有重大區別,發達市場國家的國際貨幣地位,可以放大其國債擴張空間,新興市場貨幣金融體系對政府債務體系支撐能力有限,國債擴張能力有限。美國、歐元區等債務可以由國際資本和新興市場主權財富基金的海外持有,而新興市場國債主要是由新興市場自身持有;美聯儲、歐洲央行可以參與持有國債,而對通脹、貨幣貶值不造成大的壓力,新興市場政府債務則純粹依靠國內消化,政府債務過度膨脹或央行參與持有國債,最終會帶來資本外流、通脹、貨幣貶值等。
從2014年1月開始,美聯儲將逐漸退出量化寬松政策,這標志著美聯儲過去十年寬松貨幣政策周期開始轉折。過去十年國際資本持續大規模流入新興市場的趨勢將發生長期性改變。這種變化導致全球利率走勢出現明顯分化,美、德、日、英等全球安全資產的主要提供者利率雖會受到一定沖擊,出現上升,但幅度有限。甚至歐元區外圍國家在歐央行的幫助下國債收益率也不會出現大問題。反觀新興市場,在外部融資環境收緊情況下,利率將出現大幅上升。不排除部分國際收支問題嚴重的新興市場國家出現償債危機並引發金融危機的可能性。
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美元走弱、非美貨幣走強是全球貨幣市場的主基調,這期間「次中心」貨幣明顯升值,外圍新興市場貨幣也顯著升值。然而金融危機期間美元中心地位凸顯,美元需求大增;其他貨幣包括歐元全部走弱,新興市場和多數發達國家貨幣大幅貶值。金融危機給我們的一個啟示:中心貨幣才是真正「強幣」,外圍貨幣再怎樣升值也是「弱幣」。未來幾年,國際貨幣格局將越發清晰呈現「中心—次中心—外圍」格局,美元對部分發達貨幣大幅快速走強;對個別發達貨幣如歐元有限走強或基本持平;對新興市場貨幣走強力度大於發達貨幣;部分新興市場貨幣表現可能相對抗跌。預計未來美元走強的趨勢將以此路徑展開。
全球股市的分化主要表現為:美國、德國股市維持強勢,其他發達國家股市復甦反彈,新興市場國家的股市面臨整體動盪和下行風險。這也是各市場「中心—次中心—外圍」貨幣、金融體系中不同地位的反映。
大分化的中國疑問
在「去QE」導致的大分化格局當中,中國將面臨什麼樣的處境?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我們觀察到兩種對峙的邏輯相持不下。一種論點認為,中國不會遭遇其他新興市場面臨的動盪和危機,反而會受益於QE退出的進程,國際資金從其他新興市場出逃之後,會轉移到中國來尋求棲息和避險。原因在於,中國具備一系列的獨特優勢,導致中國已經從新興市場梯隊脫穎而出,成為具有避險功能的國家,相應的,中國的金融資產也具備「避險資產」的特徵,而其他新興市場依然歸於「風險資產」范疇。中國的獨特優勢包括:資本管制尚未放開、巨額的外匯儲備、出口保持順差、中央政府負債水平低而穩健。相比之下,對於遭遇考驗的那些新興市場國家,這幾個方面都很脆弱。
但另外一種論點認為,中國不會是新興市場的例外,會和其他新興市場國家一起,遭遇全球主要央行「去QE」帶來的一系列挑戰。甚至,中國可能面臨更多的麻煩和挑戰,原因是中國內部積累的風險因素比其他新興市場要更為嚴重,很有可能在「去QE」這個外因的刺激下,引發內部風險的釋放。持此論點者也確有其理,至少有五大挑戰因素,導致對中國經濟前景難言樂觀:尋覓新的增長點日益困難;房地產泡沫的風險系數似乎在上升;地方政府債務帶來增長減弱和債務違約雙重風險;利率上升將對經濟金融產生廣泛打擊;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匯率政策、外圍政策環境都在轉向防禦,很難有繼續寬松的空間。以上幾點所言不虛,照此來看,中國經濟風險確實不容低估,對外部沖擊的敏感性也不容小覷。
在經歷了2001~2007年的「出口—投資」模式增長,以及2008~2013年的「債務—投資」模式增長之後,中國經濟已經積累起了系統性風險。這包括高地產價格、高的總杠桿率債務率水平和高的人民幣匯率水平。
Ⅲ 國際金融的國際投資
各國官方和私人對外國進行的投資,其總體就是全球范圍的國際投資版。國際投資是貨幣資本從一權國轉移到另一國,以獲取更多利潤為目的的活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國際投資幾乎全都是資本主義國家的資本輸出。戰後,蘇聯、東歐國家開始對發展中國家進行投資。與此同時,一些發展中國家也開始參加對外投資活動,其中主要是石油輸出國。到20世紀80年代初,對外投資較多的發展中國家已有40餘個。
21世紀後,國際投資進入金融經濟的新時代,對沖基金發揮了跨時代的作用。
Ⅳ 過去十年裡,美元,股票,黃金和房子,哪種投資最可靠
建議可以了解下黃金市場,千百年來,多種貨幣更新交替,黃金卻一直得以保值。
若是投資實物黃金,推薦可以了解農行的「傳世之寶」。
「傳世之寶」實物黃金買賣業務是指中國農業銀行自主經營,通過指定營業機構(經辦網點),與投資者進行「傳世之寶」實物黃金產品賣出(銷售)和買入(購回)交易的業務。
「傳世之寶」以成色為AU9999的黃金原料加工而成,包括金錢和金條兩個品種。金錢規格為3克、10克;金條現有20克、50克、100克、200克、500克、1000克六個規格。農行會不定期推出限量版的主題紀念金條,可以點擊鏈接進行了解:傳世之寶介紹
或者可以了解下農行的金市通(賬戶貴金屬)業務。
賬戶貴金屬交易業務是農業銀行面向個人客戶推出的一款賬戶類交易產品。個人客戶可以按照我行提供的賬戶貴金屬買賣價格,通過網上銀行、掌上銀行進行賬戶貴金屬的即時買賣或委託交易,以賺取投資收益。
業務特點
交易成本低:無開戶費,無交易手續費,無需進行實物交割,省去了加工運輸流轉費用;
交易時間長:支持24小時交易,交易渠道每周一早8:00開市,周六早4:00閉市;
交易品種豐富:客戶可以選擇人民幣或美元作為投資幣種,支持黃金、白銀、鉑金、鈀金四個交易品種,組合成八大交易品種,為您提供豐富的投資選擇;
交易起點低:人民幣黃金、人民幣白銀、人民幣鉑金、人民幣鈀金的交易起點為1克,最小交易單位為1克;美元黃金、美元鉑金、美元鈀金的交易起點為0.1盎司,最小交易單位為0.1盎司,美元白銀的交易起點為1盎司,最小交易單位為1盎司, 少量資金即可投資參與貴金屬市場;
支持雙向交易:提供先賣出後買入的交易方式,讓您在市場下跌的行情中也可獲利。
辦理流程
個人客戶在我行任意網點、網上銀行、掌上銀行簽約後,即可開展賬戶貴金屬交易(在我行網點簽約的客戶須持本人身份證及借記卡)。
更多理財業務可以點擊進入:網頁鏈接
Ⅳ 國際金融和證券投資哪個更有前途
總的來說,都很好來.非專業自單位對這些分得也不是太細.
過去十年中,微觀金融迅速發展,讓我們認為它才是王道,證券投資遠比國際金融火得多.當然也有一定的道理.金融永遠都離不開數學,尤其是高等數學.而證券投資確實比國際金融要學習更多的數學.
但隨著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華爾街和陸家嘴的證券大老都呆掉了.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成熟和脆弱性凸顯出來,美國的五大投行(證券公司)倒閉兩家,一家賤賣,總體虧損數千億...
未來五年,證券市場極有可能仍處低迷之中,我國經濟放緩,證券公司難有作為.弱市中監管更嚴也是常理.若你能考上博士,低迷將隨你的畢業而結束,呵呵
長遠來看,建議你選證券投資,若有可能,金融工程更佳.
Ⅵ 國際金融投資體制的英文簡稱是什麼
關於區域經濟一體化
區域性國際經濟組織可以分為一般區域性國際經濟組織和區域性經濟一體化組織。後者比前者反映了更緊密的地區經濟依賴和協作。目前大量的和重要的區域性國際經濟組織都是經濟一體化組織。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大大推動了區域性國際經濟組織的建立和發展。
所以,在了解區域性國際經濟組織之前,我們先來說說"區域經濟一體化"。
區域經濟一體化概念
雖然區域經濟一體化已成為當今國際經濟關系中最引人注目的趨勢之一,但國內外對經濟一體化尚無統一定義。"經濟一體化"這個詞語的使用是近年出現的。據專家考證,在1942年以前一次也沒有被使用過。到1950年,經濟學家開始將其定義為單獨的經濟整合為較大的經濟的一種狀態或過程。也有人將一體化描述為一種多國經濟區域的形成,在這個多國經濟區域內,貿易壁壘被削弱或消除,生產要素趨於自由流動。所謂"區域"是指一個能夠進行多邊經濟合作的地理范圍,這一范圍往往大於一個主權國家的地理范圍。根據經濟地理的觀點,世界可以分為許多地帶,並由各個具有不同經濟特色的地區組成。但這些經濟地區同國家地區並非總是同一區域。為了調和兩種地區之間的關系,主張同一地區同其他地區不同的特殊條件,消除國境造成的經濟交往中的障礙,就出現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設想。經濟的一體化是一體化組織的基礎,一體化組織則是在契約上和組織上把一體化的成就固定下來。
經濟一體化具有許多經濟方面的優點,重要的有:
1.根據比較優勢的原理通過加強專業化提高生產效率;
2.通過市場規模的擴大達到規模經濟提高生產水平;
3.國際談判實力增強有利於得到更好的貿易條件;
4.增強的競爭帶來增強的經濟效率;
5.技術的提高帶來生產數量和質量的提高;
6.生產要素跨越國境;
7. 貨幣金融政策的合作;
8.就業、高經濟增長和更好的收入分配成為共同的目標。
在過去的數十年中,世界經濟的一個主要特徵就是各國經濟的一體化。國際商品和勞務貿易增長速度超過了國內生產總值,各國金融市場之間的聯系加強了,跨國流動的人數越來越多,對外直接投資迅速擴大,跨國公司的活動日益頻繁。各國政府政策上的變化,特別是放開以前對外國公司封閉的產業,更強更廣泛的區域貿易集團化運動,資金流動限制的取消,以及降低關稅壁壘的長期影響,認同並強化了一體化的潮流。
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形式
經濟一體化的形式根據不同標准可分為不同類別。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巴拉薩把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分為四個階段:(1)貿易一體化,即取消對商品流動的限制;(2)要素一體化,即實行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3)政策一體化,即在集團內達到國家經濟政策的協調一致;(4)完全一體化,即所有政策的全面統一。與這四個階段相對應,經濟一體化組織可以根據市場融合的程度,分為以下六類:
1.優惠貿易安排。即在成員國間,通過協定或其他形式,對全部商品或一部分商品給予特別的關稅優惠,這是經濟一體化中最低級和最鬆散的一種形式,典型的有1932年英國與一些大英帝國以前的殖民地國家之間實行的英聯邦特惠制。
2.自由貿易區。即由簽訂有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組成一個貿易區,在區內各成員國之間廢除關稅和其他貿易壁壘,實現區內商品的完全自由流動,但每個成員國仍保留對非成員國的原有壁壘。
3.關稅同盟。即成員國之間完全取消關稅或其他壁壘,同時協調其相互之間的貿易政策,建立對外的統一關稅。這在自由貿易區的基礎上又更進了一步,開始帶有超國家的性質,典型的有歐洲經濟共同體。
4.共同市場。即成員國在關稅同盟的基礎上進一步消除對生產要素流動的限制,使成員國之間不僅實現貿易自由化,而且實現技術、資本、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典型的如歐洲統一市場。
5.經濟同盟。即在共同市場的基礎上又進了一步,成員國之間不但實現商品和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建立起對外的共同關稅,而且制定和執行某些共同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逐步廢除政策方面的差異,形成一個龐大的經濟實體,典型的如目前的歐洲聯盟。
6.完全經濟一體化。這是經濟一體化的最高階段。成員國在經濟、金融、財政等政策上完全統一,在國家經濟決策中採取同一立場,區域內商品、資本、人員等完全自由流動,使用共同貨幣。
經濟一體化是關於成員間貿易壁壘的撤除和各種合作互助關系的建立。貿易壁壘的撤除被稱為一體化中"消極"的一面,合作關系的建立則被稱為"積極的"一面,因為合作的建立往往要求參加者改變現有的制度或機構,或建立新的制度和機構以使一體化地區的市場能適當而有效率地運轉。在一體化的各種形式中,較初級的形式,如自由貿易區等主要是消極的一面,而較高級的形式,如經濟同盟等則更充分地體現了積極的一面。消極的形式比較易於達到,因為消除關稅和數量限制易於做到,特別是在經過長期的多邊貿易談判後許多國家的關稅水平本來就已經很低。積極的形式不易做到,因為它要求採取某種形式的共同行動,而且要求在關稅以外的領域合作,而金融、貨幣和僱傭等方面的合作往往涉及國家主權的協調等更深一層次的問題。但對一體化的形式的劃分只能是大體上的,實際上每個組織都不可能是標準的某種形式。
除以上分類外,近年還有學者根據成員國構成的不同,把經濟一體化組織分為三類:
(1)發達國家型,即由發達國家組建的經濟一體化組織,典型的如歐洲聯盟;
(2)發展中國家型,即由發展中國家組成的經濟一體化組織,如東南亞國家聯盟;
(3)南北型,即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組建的經濟一體化組織,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這三類組織雖然形式上有相似之處,但目標、運行機制、發展歷程等都有明顯不同。
當前主要的區域性國際經濟組織
世界三大地區經濟圈的經濟組織
歐洲經濟圈
歐洲主宰這個世界長達兩千年之久,但如今困難重重。70年代後,這一地區經濟發展緩慢,政治上動盪不定。以歐洲聯盟為核心的歐洲經濟圈的逐漸建立給這一地區的發展帶來了希望。除歐洲聯盟以外,歐洲主要有以下一些區域性經濟組織:
一、經合組織
1948年4月16日,戰後歐洲十幾個國家為接受美國的歐洲經濟復興計劃(即馬歇爾計劃)成立了歐洲經濟合作組織。1961年9月30日,在歐洲經濟合作組織的基礎上經過改組而正式成立了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簡稱為經合組織)總部設在巴黎。根據《經合組織公約》第1條,經合組織的宗旨是:實現成員國和非成員國經濟盡可能的高速合理增長,擴大就業,提高生活水平,維持金融穩定,實現世界經濟增長,在多邊和非歧視的基礎上擴大世界貿易。開始時經合組織的成員國和以前的歐洲經濟合作組織是一樣的,但以後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陸續加入,使經合組織的成員國增加到包括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澳大利亞、義大利、加拿大、比利時等以歐洲國家為主,包括其他地區的發達國家的24國,此外,歐洲經濟共同體委員會和前南斯拉夫也以特殊地位參加組織的工作。經合組織的主要機構是委員會、執行委員會、秘書處等,活動主要是協調各國經濟政策,提供必要的咨詢。
二、歐洲自由貿易聯盟
這是1960年作為歐洲經濟共同體的抗衡力量而成立的。最初有7個國家,即英國、奧地利、瑞士、瑞典、丹麥、挪威、葡萄牙。這些國家由於各種原因不希望加入歐共體。如對小國來說,主要是政治考慮,不希望引起前蘇聯對其中立國地位的懷疑甚至作出更加不利的舉動。根據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的有關協定,任何國家都可以加入聯盟,冰島等國隨後也加入了歐洲自由貿易聯盟。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的有關協定還規定,成員國給出通知1年後可退出。在聯盟剛開始運作1年後,它的最大的成員國英國即決定申請加入歐共體。丹麥和挪威接著作出了相同的決定。雖然加入或退出國際組織是一國主權范圍內的事,聯盟仍然成功地促使英國1961年6月發表了《倫敦宣言》,表明在作出滿足聯盟所有成員國的一定合法利益的安排前它不會加入歐共體。由於丹麥和英國1972年12月31日退出了聯盟,葡萄牙、奧地利、瑞典也相繼退出,聯盟現在只有4個成員國。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的機構有理事會、委員會和秘書處。每個國家在理事會有一個投票權。理事會監督聯盟協定的執行,考慮是否需要採取進一步措施實施協定的目標,建立和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密切聯系等問題。理事會的決議和建議需要全體一致通過。特殊情況下簡單多數也可以。理事會在部長級上每年開一次會,一般是商業部或外交部部長。常駐代表每兩周開一次會。主席每6個月輪換一次。理事會下設有一系列委員會:1960年設立的貿易專家委員會處理協定與貿易有關的規定的執行,1960年設立的預算委員會對理事會就財政問題提出建議並幫助它建立年預算和確定成員國的應繳份額,1963年設立的經濟發展委員會處理成員國的經濟發展政策問題,1964年設立的經濟委員會對每個成員國的經濟狀況進行定期評估,1973年設立的農業和漁業委員會幫助理事會解決農業和漁業問題,1974年建立的產地和海關專家委員會、1977年建立的聯盟國家議會成員委員會等都各施其責。另外還有很多因事設立的委員會或工作組。秘書處設在日內瓦。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的主要目標是貿易自由化和在成員國間建立貿易的公平競爭。它是因為歐共體的不利影響而建立的,但由於它的規模遠小於歐共體,其單個成員國的經濟實力也遠小於歐共體的單個成員國的經濟實力,因此實際上它建立之初就致力於與歐共體達成一個令人滿意的相互理解。經過多年的努力,這種關系正在形成。
三、經濟互助委員會(簡稱"經互會")
這是歐洲曾經存在的另一個重要的政治經濟組織。二戰後,前蘇聯拒絕參加歐洲經濟合作組織,而決心成立一個共產黨國家自己的組織。1949年1月,經濟互助委員會在莫斯科成立。成立之初,經互會並無一個完備的憲章,而只有一個公報發表,在近十年間,這個公報是闡明經互會目標的唯一文件。直到1959年,經互會憲章才通過,該憲章1960年4月13日生效。1962年和1974年對憲章進行了兩次修改。經互會成立的公報指出該組織的目的是建立蘇聯和其他人民民主國家之間廣泛的經濟合作,但實際上建立之初該組織主要是一個政治組織。該組織的宗旨是促進成員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逐漸平均富裕程度,加速經濟和技術的進步,穩步提高勞動生產力,促進工業化,加強經濟合作,提高社會主義經濟的聯合。l971年,經互會制定了《經濟一體化綱要》,1979年又制定了《長期合作綱要》,通過"經濟一體化"、"生產專業化"等計劃加強成員國之間的經濟合作。成員國最初有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蘇聯。1949年阿爾巴尼亞、1950年民主德國、1972年古巴、1978年越南、蒙古等也陸續加入了經互會。中國曾被接納為觀察員。由於東歐和蘇聯局勢的巨變,1991年6月28日,經互會在布達佩斯舉行了最後一次成員國大會,會議宣布經互會正式解散。
歐共體與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的關系從來都是十分密切的。"歐洲經濟圈"形成了以歐洲聯盟為中心,吸附歐洲自由貿易聯盟,並把東歐作為外援的基本態勢。東歐諸國已成為歐洲聯盟的聯系國。歐洲聯盟還在設法同北非和中東國家,尤其是地中海沿岸國家保持密切的政治和經濟聯系,意圖建立一個環地中海的自由貿易區。歐洲一體化無論是在地區范圍還是程度方面都是在世界前列。
亞太經濟圈
亞太地區是當前世界經濟發展最有活力的地區。以日本的崛起為開端,最近二十多年來,亞太地區成為世界經濟迅速、持續增長的地區。二戰以後,日本經濟經過短暫的恢復後重新崛起,在不到25年的時間里,一躍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到1970年,日本國民生產總值按人口平均計算,已與美國不相上下。除日本外,亞洲的韓國、新加坡、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也相繼進入經濟繁榮時期。在小農經濟或以轉口貿易為主的經濟基礎上,它們大約花了10-15年的時間,初步實現了資本主義工業現代化,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亞洲的東盟國家也是經濟迅速發展的地區。l97O-1980年,東盟五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率達7.4%,不僅高於世界平均增長速度的3.8%,也高於發展中國家的平均增長速度的5.3%。中國在實行改革開放以後,經濟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亞洲太平洋地區雖然在兩次石油危機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滯脹"的沖擊下,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但始終維持了比其他任何地區都高的增長率。進入90年代以來,亞太地區經濟貿易持續蓬勃發展,特別是東亞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經濟保持了強勁增長的勢頭,據亞洲開發銀行統計,東亞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實際經濟增長率1990年為6.4%,1991年為6.7%,1992年為7.4%,1993年為7.5%。這一增長率不僅遠超過世界經濟平均增長率,也大大高於世界其他地區的經濟增長率。美國前總統里根曾把21世紀稱作"太平洋世紀"。1997年爆發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一定程度上為這一地區的經濟發展蒙上了陰影,但並未阻止亞太地區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地位日益上升。
目前,亞太地區已出現的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除亞太經合組織以外,主要有:
一、澳新自由貿易協定
澳新自由貿易協定由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於1965年達成1983年改為澳新緊密聯盟。澳、新兩國是南太平洋地區最大的兩個國家,其合作對這一地區影響很大。
二、東南亞國家聯盟
1961年8月1日,為加強東南亞國家間的合作,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在曼谷宣布成立了東南亞聯盟,1967年8月,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簽訂協議,宣布建立了東南亞國家聯盟,取代以前的東南亞聯盟,成為一個更廣泛的區域性政治經濟組織,簡稱"東盟"(ASEAN)。在成立宣言《東南亞國家聯盟宣言》中確定的宗旨是:"通過共同努力,促進本地區的經濟增長,社會進步和文化發展","促進東南亞和平與安定"。東盟建立之初經濟合作局限於在經濟、社會和文化領域中提出一些交流合作措施,生產、貿易、金融等方面的合作非常有限。進入70年代後,合作步驟加快,區域內建立了特惠貿易制度和財政、金融合作機制。1984年1月1日汶萊成為東盟的第6個成員國。1975年11月東盟國家決定逐漸降低相互間的貿易限制,努力建立一個自由貿易區。1991年1月,東盟六國達成協議,決定在2008年以前建立東盟自由貿易區,1994年9月,在第二十六屆東盟經濟部長年會上,與會國又一致同意把實現自由貿易區的計劃提前至2003年,並提出在本世紀末建立"東盟10國"的設想。東盟樹立了一個南南合作的成功範例。
三、南亞的經濟合作組織
南亞的區域合作也有新的發展。1985年,南亞的7個國家建立了南亞區域合作聯盟。1993年南亞區域合作聯盟第七次會議簽署了南亞優惠貿易安排等協議,突破了長期未將貿易、工業、互補、進入等關鍵領域納入合作的狀況。1996年底,南亞七國外長又集會尼泊爾首都,共同商討關稅減讓問題,希望在2005年建立南亞自由貿易區。
四、南太平洋論壇
南太平洋地區擁有千萬個島嶼和2600萬平方公里水域,有二十來個形形色色的對立國家和自治領地,它們的人口和國土面積相差懸殊,居住的有歐洲人、美拉米西亞人,密克羅尼西亞人和波利尼西亞人等,各國的政治體制各不相同,有共和國和君主國,經濟發展水平也不同。這一地區是最後淪為殖民地和最後被承認獨立的地區。由於殖民主義、帝國主義長達幾個世紀的統治,形成了這一地區的殖民地型經濟,經濟畸形發展,產品種類單一,多數國家以農業為主,工業不發達。最近一二十年,許多太平洋島國走上獨立道路,政治經濟模式發生變化,南太平洋正在走向國際化。1971年8月,斐濟、湯加、西薩摩亞、庫克群島、諾魯、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7國在紐西蘭首都惠靈頓舉行會議,正式成立了"南太平洋論壇",其常設機構是南太平洋經濟合作局,其目標是為會員國之間在地區貿易、經濟發展以及能源、通訊、運輸、旅遊等領域提供合作與咨詢。現成員已增加到15個。
五、其他形式的區域合作
除了建立以上區域經濟組織外,亞太地區的區域合作還採取了一些富有特色的形式,主要有半官方的經濟合作圈和成長三角。
經濟合作圈是亞太地區主要國家對這一地區經濟合作形式的一種構想,如日本政府1988年提出的東亞經濟圈、東北亞經濟圈、日本海經濟圈,1988年初由韓國提出的包括中國、韓國、日本在內的黃海經濟圈、華南經濟圈,以及部分中國學者提出的大中國經濟圈等。
(一)東北亞經濟合作圈。東北亞指亞洲東部和北部地區,包括日本、朝鮮半島、俄羅斯遠東地區和西伯利亞、中國東三省以及山東半島。東北亞地區經濟具有互補性,經濟發展較快,建立區域經濟合作的構想由來已久。1987年日本西川教授即提出過建立"東北亞經濟協作會議"的設想,由中國、日本、韓鮮、韓國、蘇聯代表組成協作會議,每年舉行一次,協商本地區經濟合作的重大事項。
(二)東亞經濟圈。它是日本為推進"環太平洋合作構想"而提出的新步驟。"環太平洋合作構想"是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在70年代末提出的。這個構想的原則是:面向世界的開放性地區主義;對內堅持以實現自由的開放性相互依賴關系為目標;同這一地區已經存在的雙邊或多邊合作關系不矛盾。為實現這一構想,日本國民經濟研究協會、外務省、通產省和經濟企劃廳等參與設計了以日本為首的,包括亞洲"四小龍"和東盟各國的"東亞經濟圈"的設想,試圖通過貿易、投資和金融方面的合作,逐步形成以日本為首的新國際分工體系。東亞經濟圈呈"雁行"體系,日本是"雁頭",亞洲"四小龍"和"東南亞聯盟"是雁的兩翼,這只"大雁"飛起來後,把澳大利亞、紐西蘭、中國大陸帶動起來並在後面緊跟,以建立新的"亞洲市場"。
(三)大中國經濟圈。這是海外華人學者首先提出,由我國內地、台灣和香港三方組成的一種經濟合作構想。台灣和香港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部分,歷史文化上有同一性,在產業結構、生產要素等方面存在很強的互補性,如果建立經濟圈,不僅有利於三方各自的經濟發展,也有利於亞太地區乃至整個世界的經濟繁榮和穩定。目前,"大中國經濟圈"還只停留在理論構想階段。
(四)"成長三角"是亞太地區另一種新的合作形式,目前已進入實質運轉,其中最令人矚目的有中、俄、朝三國交界的圖們江成長三角,東盟內部新加坡-馬來西亞的柔佛州-印尼的廖內群島的"南三角",以及擬議中的環黃渤海成長三角、環日本海成長三角、湄公河成長三角等。這些"成長三角"基本上是憑借地理上的優勢自然發展起來的,中央政府再因勢利導提供政策上的優惠和較好的基礎設施條件,成為亞太地區經濟合作的獨特方式,目前已有近十個,成效較大的有:
1."南三角"。1989年12月,新加坡總理吳作棟第一次提出了"經濟成長三角區"合作模式,即在新加坡、印尼廖內群島最北端的巴坦島和馬來西亞的柔佛州組成"成長三角"經濟合作開發區,利用各方自然資源、資本、技術和勞動力優勢,推動區域經濟合作的發展。新加坡位於巴坦島和柔佛之間,後二者的土地資源和廉價勞動力對新加坡解決因地價和工資不斷上漲引起的經濟發展勢頭減緩的局面有所幫助,而新加坡的資金、科技和先進的通訊網路是後二者開發和發展所必需的。目前增長三角已經取得明顯進展,成為東盟國家間眾多區域性合作計劃中較為成功的一個。
2.印、馬、泰北部成長三角(英文縮寫為IMT-GT)。這是由馬來西亞的檳城、吉打、玻璃市、霹靂四州和泰國南部的宋卡、拉敦、也拉、那拉提瓦和北大年五省以及印尼的蘇門達臘組成的一個成長三角。關於這個成長三角的構想是在1992年新加坡舉行的東盟首腦會議上提出來的,1993年7月,印、馬、泰三國召開了首次部長會議,決定成立兩個委員會負責制定開發計劃,並於1994年向亞洲開發銀行提出報告。1994年7月,三國負責經濟事務的高級官員和專家在馬尼拉聚會,審議北部成長三角發展計劃,會議就亞洲開發銀行提出的包括交通、電訊、貿易、投資、勞動力流動、農業、漁業、工業、能源、旅遊等方面內容的北部成長三角發展計劃達成共識。北部成長三角的三個地區在地理上接近,文化方面聯系密切,經濟往來歷史悠久,經濟上有很強的互補性,為三個地區的經濟合作提供了可能性,而經濟合作又為該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
成長三角這一區域經濟合作的新形式的出現,豐富和改善了原有的經濟合作,是一種有益的嘗試。這種新的模式是以市場經濟為主導,而且僅是國與國之間的局部合作,不影響國家的總體經濟政策,"三角區"與"三角區"之間相互掛鉤,可能自然逐步形成全面的經濟合作。
Ⅶ 目前國際金融體系的現狀與趨勢
為重建國際貨幣秩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以美英等國為首的國際社會通過多邊協定方式建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主要內容包括:(1)設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協調國際貨幣關系,特別是對各國的匯率政策實行監督;(2)實行以黃金為基礎、美元為中心的可調整的固定匯率制度;(3)在成員國發生國際收支困難時,IMF可提供短期信貸,以補充其國際流動性。在最初的近20年裡,該體系運行比較順利,有效地促進了世界經濟的重建、發展和繁榮。但由於該體系的基礎是美元與黃金的可兌換性,並要求其他各國放棄貨幣政策獨立性,因此,當美國國際收支逆差不斷擴大,無法維持美元與黃金的可兌換性時,它的繼續存在便受到明顯挑戰。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停止向各國政府兌回美元後,各國紛紛放棄本幣與美元的固定比價,實行浮動匯率制度,布雷頓森林體系趨於崩潰。1976年在IMF的提議和組織下,國際社會達成牙買加協定,宣布黃金非貨幣化,同時承認各國實施的浮動匯率制度合法化,這標志著國際金融體系再次進入了一個不受全球性多邊協定約束的動盪的時代。
自牙買加協定簽訂以來,國際金融體系總體上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由於在許多基本問題上至今沒有形成全球性的制度安排,因此,正如一些學者所指出的那樣,近30年來的國際金融體系事實上處於一種「無體系」的狀態。不過,伴隨著國際經濟和金融一體化程度的不斷提高,特別是經濟區域化的快速發展,該體系也發生了一些局部性變化。大致而言,它包括以下基本特徵:
第一,國際匯率制度呈現出以浮動匯率安排為主、多種匯率安排並存的基本格局。目前,全球有三類基本的匯率安排:一是獨立浮動匯率安排,實行國家包括美國、歐盟、日本和部分新興市場經濟體;二是固定匯率安排,包括實行貨幣局制度和傳統釘住匯率制度的國家,以及已取消法定貨幣國家(如歐盟內部和實行美元化的國家);三是「中間道路」安排,即各種介於浮動匯率和固定匯率之間的安排,如爬行釘住制、區間浮動制和管理浮動制等,主要包括一些外向型程度較高或國內通貨膨脹比較嚴重的發展中經濟體。據統計,2002年,在IMF的186個成員經濟體中,實行上述三類匯率安排的國家分別佔22%、48%和30%。
由於美、歐、日在全球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它們之間的浮動安排對國際匯率制度的性質具有決定性意義。就單個國家而言,浮動匯率安排的利益主要體現在可以維護貨幣政策的獨立性,並在一定程度上自動調節國際收支失衡。但從國際金融穩定的角度看,它至少包含兩個缺陷:一是匯率的頻繁波動將對正常的國際貿易和投資活動造成不利影響,大大增加全球經濟活動的匯兌成本和風險;二是容易引起匯率政策沖突,即運用本幣貶值政策推行貿易擴張,以犧牲他國利益的方式維護本國利益。在過去一二十年裡,盡管全球范圍沒有發生20世紀30年代那種競爭性貨幣貶值,但局部的沖突卻時有發生。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期的情形是較為典型的一個例子。而在工業化國家之間,從80年代後期迫使日元升值的「廣場協議」到最近一個時期美元強勢政策的調整,都充分顯示美國在緩解其經常賬戶逆差時對於匯率貶值政策的依賴。
固定匯率安排的主要意義在於通過全部或部分讓渡貨幣主權,換取匯兌交易成本的降低和更強的國內財經政策約束。各種形式的「中間道路」則有可能兼收浮動匯率和固定匯率的優點,並使本國貨幣當局具有一種相機抉擇的自由。然而,在美、歐、日等大國貨幣頻繁波動的情況下,無論固定匯率還是「中間道路」安排,實際上都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不少研究顯示,亞洲金融危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1995年以後美元相對於日元的大幅度升值,造成了泰國等實行釘住美元安排的國家貨幣急劇升值,並嚴重損害了這些國家的貿易競爭能力。
第二,國際金融市場在國際收支調節中具有顯著的作用。在布雷頓森林體系時代,由於各國實行嚴格的金融管制,國際金融市場在國際收支調節中作用比較有限,許多國家的經常賬戶逆差調節主要依靠財政貨幣政策。在發生嚴重逆差時,也可有限地運用匯率政策,並從IMF獲得一定的短期信貸支持。然而,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伴隨著國際金融市場的迅速發展,各國可以方便地通過商業性國際融資彌補其經常賬戶逆差,從而避免採用財政緊縮等可能影響國內經濟穩定的調節措施。作為一種基於市場的安排,國際金融市場的存在提供了充裕的國際流動性,從而大大降低了各國國際收支調節的代價。但在另一方面,它也產生了新的不穩定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它使一些國家放鬆內部約束,濫用財政擴張政策,延誤必要的國內經濟改革和調整。結果是不僅經常賬戶逆差最終變得難以控制,而且常常為沉重的外債負擔所累,甚至成為金融動盪的根源。
第三,國際資本流動缺乏有效監管,已經成為國際金融不穩定的重要源泉。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各國資本管制的不斷放鬆,國際資本流動迅猛擴張。目前,全球各類國際資本的日交易量已經超過1.5萬億美元。近年來不少研究顯示,國際資本市場存在著嚴重的結構性缺陷,許多國際投資和信貸決策都是在信息不充分的情況下做出的。在資本流向的國別選擇上,特別是對於發展中國家的資本流動,常常發生「飽飢綜合症」,即當看好一些國家的經濟增長前景時,國際資本大規模湧向那裡,而當這些國家因為資本過度流入而出現危機跡象時,國際資本又快速離去。因此常造成這些國家內外經濟失衡,並最終導致貨幣和金融動盪。此外,在危機發生的前後,由於缺乏有效監管,大規模投機性短期資本的參與更是加劇了有關國家危機的深度,並在危機的國際傳遞方面扮演核心角色。
第四,多邊國際金融機構的功能存在嚴重缺陷,並且具有明顯的不公正性。IMF是布雷頓森林體系的遺產。1973年後,該組織已不再具有對各國匯率安排進行約束的權力,其主要功能是對發生國際收支危機的國家提供短期信貸,以增強其清償能力。然而,由於該組織長期以來資金來源嚴重不足,因此對於危機國家的救援要求不是行動遲緩,就是力不從心,而且常常附加緊縮開支和經濟自由化等不切實際的條件。此外,正如1997年在對亞洲金融危機處理過程中所顯示的,由於明顯受到美國政府和華爾街利益集團的影響,該組織對於美洲以外危機國家的救援要求往往顯得十分冷漠。這表明了該組織在維護國際金融體系穩定方面的功能缺陷和不公正性。
第五,全球性貨幣金融合作成效甚微,區域性貨幣一體化進展顯著。目前,全球性貨幣金融合作的主要渠道是七國首腦和財長會議。總體上看,這個協調機制常常流於形式和務虛,很少具有實質性內容。近年來,IMF和國際清算銀行也在試圖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但或者成效並不顯著,或者對各國並沒有真正的約束力。相比之下,區域性貨幣合作進程卻取得了顯著的進展。經過數十年的努力,歐元於1999年成功面世,歐元區內部也已建立起統一的中央銀行和貨幣政策框架。值得注意的是,歐元的誕生產生了明顯的示範效應。最近幾年來,在拉美、中東歐等地區,一些國家開始採用美元化和貨幣局制度,或者在區域內實行固定匯率安排。盡管兩年前的金融危機迫使阿根廷放棄了貨幣局制度,但似乎並沒有改變這一趨勢。
第六,美元的金融霸權地位基本依舊,但正在面臨挑戰。自人類進入信用貨幣本位時代以來,一直沒有誕生獨立的世界貨幣,因此,國際經濟交易始終依賴少數幾個主權國家的貨幣來充當國際支付手段和儲備資產。美元正是這些貨幣中最主要的一種。自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起,藉助美國強大的經濟和政治力量,美元便建立了全球性金融霸權地位。半個多世紀以來,盡管美元在國際支付和儲備資產體系中的份額有所下降,但目前仍然高達60%左右。依靠這種地位,美國獲得了大量的「鑄幣稅」收入,可以通過輸出美元不斷佔有別國的實際經濟資源。
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國際學術界對於現行國際金融體系的缺陷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並提出了不少積極的改革建議和方案。其中比較有影響的建議包括:增強發達國家之間的貨幣金融合作,建立匯率目標區,以減少大國貨幣之間的匯率波動;加強對國際資本流動的監管,尤其是對投機性資本流動的限制(如實行「托賓稅」,即各國對外匯交易征稅);改革和重塑IMF,增強其資金實力,提高貸款決策的透明度,增加發展中國家在該組織的表決權;加強區域性貨幣金融一體化等等。此外,也有一些比較激進的建議,如回歸金本位體系、恢復布雷頓森林體系和成立世界中央銀行。
歷史不會進行簡單回歸,重新回到金本位或布雷頓森林時代只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近幾年的發展顯示,其他改革建議也大多沒有得到有效實施。一個根本原因是,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對金融動盪沒有切膚之痛,加上改革有可能損害其既得利益,因而對現行國際金融體系改革在總體上並不積極,對於限制國際資本流動、改革和重構IMF等發展中國家十分關注的改革建議,則更是反應冷淡甚至持反對態度。另外,相互間的潛在利益沖突,也使發達國家很難在所有的改革問題上完全保持一致。比如,美國一直反對日本在亞洲推動貨幣金融合作,特別是反對其倡導成立「亞洲貨幣基金組織」。
展望未來,可以認為,近期內國際金融體系的現狀不可能發生重大變化。不過,從中長期看,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持續發展,各國之間經濟聯系將更加緊密和深化,預計會有更多的國家積極致力於構建一個穩定和合理的國際金融體系。這意味著上述改革建議有可能在不同程度上逐步得以實現。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政府已經並且仍將利用各種國際場合積極推動國際金融體系的改革。事實上,自1999年以來,中國在推動亞洲貨幣金融合作方面已經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Ⅷ 國際金融 投資與理財
嚴格說起來,如果是專科,投資理財更實用一些,國際金融在銀行領域可能更受歡迎。回
我是投資理財專答業的學生,大學里的專業無所謂好壞,關鍵看你怎麼對待,我們所開設的課程包括但不限於證券,保險,市場營銷,財務管理,會計國際金融等金融相關的學科,而這幾門課程的就業方向是不盡相同的。
證券可以去證券公司和期貨公司,以及投資公司,這些比較好找工作,但需要長期堅持。
保險就不說了,通過各種渠道賣保險,提成很高。
市場營銷基本什麼都可以做,當然,是銷售業務。
會計如果學的好是最穩定的工作,但工資一般,除非考取高級證書,很吃香。
財務管理很不錯,如果學的很好,可以做個公司的財務經理,這個需要真本事,需要綜合掌握稅收,法律,金融,財務等多方面的知識。當然,這個薪酬待遇很好。
國際金融我們學的很粗略,感覺沒多大用處。可能是學的太淺的緣故。
任何行業都需要自己的努力,自己學好了不怕不好就業,競爭都是相對的。
Ⅸ 誰能告訴我最近二十年發生的全球或者某個國家發生的金融危機
1.1990年開始的日本金融危機;1990年—1991年美國經濟危機;1992年的英國金融危機,即英鎊阻擊戰;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機;1997年發生在東南亞金融危機,最終席捲整個亞洲(最初是發生在泰國,而後席捲到中國香港,中國台灣,日本,韓國以及整個東南亞);1997年的俄羅斯經濟危機;1999年巴西經濟危機;2007年以來由美國次貸危機而引發的史上最嚴重的金融危機,
2.近20年來爆發最嚴重的金融危機要屬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和2007年以來的全球性金融危機
3.舉例:(1)1997年六月以來,由於泰國出口持續疲軟,泰國於7月2日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當天泰銖兌美元就下降了17%,而泰銖隨後成為了歐美投資家的炒作對象,逼迫泰銖不斷貶值,而後菲律賓比索、印度尼西亞盾、馬來西亞林吉特、新加坡元紛紛受到沖擊;隨後導致台灣放棄守新台幣匯率,隨後香港恆生指數大幅下跌,韓元兌美元一落千丈,跌倒1008:1,由於日本在韓國有很多金融類的公司,直接導致大批日本公司破產;1998年印度尼西亞政府實行印尼盾與美元保持固定匯率的聯系匯率制,以穩定印尼盾,使得美歐等國的強烈反對,IMF同時撤回對印尼的援助,是印尼國內發生大暴亂(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根本原因),印尼盾大幅貶值;1998年8月,金融危機剛剛要平息,國際投資家又開始對香港發動新一輪的攻擊,使得香港恆生指數大幅下跌,香港特區政府予以回擊,金融管理局動用外匯基金進入股市和期貨市場,吸納國際炒家拋售的港幣,將匯市穩定在7.75港元兌換1美元的水平上,使得國際銀行家慘敗;而同時國際銀行家又向俄羅斯發動新一輪的攻擊,俄羅斯央行8月17日宣布年內將盧布兌換美元匯率的浮動幅度擴大到6.0~9.5∶1,並推遲償還外債及暫停國債券交易。俄羅斯政策的突變,使得在俄羅斯股市投下巨額資金的國際炒家大傷元氣,並帶動了美歐國家股市的匯市的全面劇烈波動。由於在香港和俄羅斯國際銀行家的慘敗,基本上使得這次金融危機結束;
(2).布希總統上任之前,美國經濟達到頂峰,由於布希政府不斷的發動戰爭,使得美國財政赤字日益明顯。到2007年,美國民眾、房地產公司以及幾大投行之間產生了互不信任的關系,導致次貸危機的爆發,而後部分投資銀行因欠債太多,而在外資金又收不回來,導致銀行破產;銀行的破產使得房地產公司直接受到牽連,緊接著其他銀行以及銀行的一些債權人等紛紛受到波及,以及世界各國尤其是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與美國金融關系密切從而受到波及,金融危機終於在2008年全面爆發;而後全球股市大跌,各國政府紛紛出台最新的貨幣政策來改善金融市場,但是由於這一波金融海嘯來的太迅猛,使得很多國家猝不及防,在第一波金融危機後,冰島宣布國家破產,而後歐美各國不斷出現大罷工的現象;隨著冰島的破產,使歐元區債務危機失去嚴重,在第二波金融危機過後,希臘接近破產邊緣,國內罷工不斷,給世界金融危機再次蒙上陰影;而第三波金融危機正悄悄的來臨,再次使得愛爾蘭、西班牙與葡萄牙和希臘出現大規模的債務危機;
Ⅹ 國際直接投資與國際金融投資的區別
直接投資(FDI)是指以各種混業、合資、獨資等形式直接進入他國進行生產的貿易活動。
間接投資(FII)是指以購買他國金融證券(如股票、債券、衍生金融工具)等對別國涉及的投資行為。
哪裡有能帶來足夠的利潤的投資機會,資本就有向哪裡流動的趨勢,當這樣的機會出現在海外時,國際投資的發生就順理成章。像國內投資分為直接和間接一樣,國際直接投資也有這樣的分法:把錢交給別人使用然後拿利息的間接投資,自己管理資本、自己控制項目運作以賺取利潤的直接投資。
逐利的本性決定了資本擴張的必然。在自由競爭時期,資本主義擴張的主要手段是「商品輸出」,但作為掠奪資源輸出商品之輔助的對外投資也是新興資產階級熱衷的活動。它可以追溯到18世紀時期東印度公司、哈德遜灣公司等為進行掠奪性貿易而在殖民地進行的各種投資活動。到了壟斷資本主義時期,「過剩資本」的大量出現使得國際投資(尤其是以借貸為主的間接投資活動)大張旗鼓地展開,並把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帶到文明世界的每個角落。
二戰後,這種產業資本的跨國流動得到了更迅猛的發展,並表現出與傳統的資本流動迥然不同的特點。首先,二者最大的區別在於直接投資對國外企業控制權的要求。直接投資既全部或部分的擁有國外企業,又直接或間接的經營國外企業。而間接投資則很少涉及到這一問題。第二,從資本移動的形式上看,直接投資不只是單純貨幣形態的資本轉移,而是貨幣資本、技術設備、經營管理知識和經驗等經驗資源在國際間的一攬子轉移。第三,直接投資具有實體性,它一般通過投資主體在國外創設獨資、合資、合作等生產經營性企業得以實現;而間接投資則通過投資主體購買有價證券或發放貸款等方式進行,投資者按期收取股息、利息,或通過買賣有價證券賺取差價,其投資具有虛擬性。最後,由於直接投資直接參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其投資回報與投資項目的生命周期、企業經營狀況密切相關,通常周期較長,風險較大;而間接投資則更具流動性,風險也相對要小。
傳統的資本流動理論對這種日益流行的海外直接投資也越來越沒有解釋力。直接投資並不絕對的取決於東道國的利率水平,而且很多情況下東道國的利率並不高於母國利率。海默是最早注意到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之不同的西方學者,並開創性地提出了大型跨國企業之所以熱衷於海外直接投資乃其擁有東道國企業無法比擬的壟斷優勢,通過對外直接投資,他們可以充分地利用這些壟斷優勢,實現利潤最大化。英國學者伯克雷和凱森從內部化的角度解釋了這種直接投資行為,他們認為,海外直接投資是跨國公司為克服海外市場的不完全性(由於政府管制、信息缺失和不對稱、壟斷的市場結構等造成)而進行的內部化行為。鄧寧的折衷理論是有關FDI理論的集大成者,他認為FDI的進行取決於所有權優勢、內部化優勢以及區位優勢三方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