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金融學碩士研究生學什麼
本專業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為基礎,研究貨幣流通的規律,貨幣供求的決定與調節,金融市場的組織和銀行的地位、作用,銀行的經營與金融創新,國家貨幣政策的制定與傳導機制。根據我國的國情和歷史任務,須著重研究和借鑒國外有益經驗,使作為國家宏觀調控手段的貨幣、銀行及金融政策,能有效地發揮作用,以保證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和
協調發展。
1.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的貨幣、信用、銀行理論,中國貨幣供求及其調控,當代外國貨幣理論和金融政策,銀行經營的現代化,中國貨幣學說史和金融發展史,西方貨幣學說史,金融與發展。
2.主要課程除政治理論和外語等研究生公共課以外,專業主幹課和研究方向主幹課有: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高級貨幣銀行學,西方宏觀經濟學(中級),國際金融研究,銀行業務與經營調查研究,財政學研究,中國貨幣學說史,國外貨幣學說史,中外金融史。
參考資料:http://e.sina.com.cn/l/2004-08-03/78035.html
Ⅱ 金融碩士都要學什麼課程呢
主要的專業方向包括金融分析、投資管理以及公司財務等。典型的核心課程包括投回資分答析、公司財務以及財務管理或管理會計。其基礎學科包括經濟學、會計學、計量法(貨幣的時間價值與統計學概論)。主要的研究領域包括:證券管理、金融模型建構、兼並與並購以及實務期權等。盡管有一些非數量分析的選修課程,如公司治理、商業倫理以及商業戰略等,但基本上MSF主要課程以數量學方面為主。
MSF課程也包括金融經濟學、金融風險管理等經濟學與管理學的分支與交叉學科。所以不論是金融、經濟或一般商科的本科生都可以申請,但基本的申請條件是優秀的計算能力,
比如:微積分與概率。
同MBA下的金融相比,MSF主要研究金融領域,對於一般管理類學科涉及很少。也就是說MSF主要對金融或金融市場關注,而MBA更為多樣化,雖然修金融的相關課程,但涉及商業領域的其它學科與領域,比如人力資源
Ⅲ 金融學碩士都學什麼
西方經濟學、財政經濟學、貨幣銀行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還有國際經濟學、金融風險管理、金融信息管理、投資學等等。我同學去年報的中國人民大學的金融學,工作好久了,的確應該補充一下知識。
Ⅳ 請問研究生的金融課程都學什麼內容謝謝!
金融工程學、應用經濟學研究方法論、風險管理、商業保險理論研究、中外金融理論研究、銀行管理學專題、投資管理學、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計量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專題、經典文獻選讀等。這是我們學校的主要課程。
Ⅳ 金融學研究生要考什麼內容詳細一點
中央財大和中南財大都比較不錯,考試內容是政治、英語、高數和專業課,高數對大多數人來說可能要難點,平時學習和知識積累不錯的話會很輕松
Ⅵ 大學金融,研究生學什麼好
按照我們財金院老師的說法是
本科學金融
研究生能做的也就只有金融了
數學不要想了
除非自己在本科中對數學有興趣而且有足夠的能力
金工同樣需要數學及編程
會計倒是可以考慮
畢竟對能力的要求不那麼高
工作也比較好找
Ⅶ 本科學金融學與研究生學金融學,學到的東西有什麼區別不都是金融學嘛.
本科學的是基礎,可以說就是領你入個門,知道金融大體都關乎什麼東西。研究生更細化了研究方向,比如你是搞金融風險管理還是投資?就好像你高中學了數學,上大學有人專門研究代數,有人專門研究幾何。
Ⅷ 想考金融研究生,該從什麼學起啊
問:金融專業學生有必要考acca嗎?
答:金融專業考ACCA是沒問題的,但是你為啥要考ACCA得想明白了,ACCA考試科目比較多,不然你考到中途撂挑子不考了,這樣就沒意思了,浪費時間浪費錢。
這個ACCA考試與專業沒有必要一說,只有自己需要不需要的,所以你得想明白了,別盲目跟風也別不自信。小編再送一個考試資料包,可以分享給小夥伴,自提,戳:ACCA資料【新手指南】+內部講義+解析音頻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Ⅸ 金融學考研的主要的專業課程有哪些
金融學考研的主要的專業課程與報考單位有關,具體的科目以報考單位的專業目錄為准。
例如,(10002)中國人民大學/(113)財政金融學院/(020204)金融學的考試科目為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1)英語一 (303)數學三 (802)經濟學綜合 。其中專業課為經濟學綜合,比較推薦的參考書目有:
(1)《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高鴻業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微觀經濟學-基本原理與擴展》(第9版),尼科爾森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3)《微觀經濟學十八講》,平新喬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4)《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高鴻業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5)《宏觀經濟學》,曼昆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6)《當代西方經濟學主要流派》,方福前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7)《政治經濟學教程》,宋濤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8)《政治經濟學》,逄錦聚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