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優勢有哪些
答:
1、政策方面
眾所周知,我國在亞洲金融危機之中正式提出發展消費金融,中國人民銀行在1998年和1999年相繼放開了個人住房貸款和汽車消費貸款的政策,以促進以商業銀行為主導的金融機構開展消費金融業務。這也是發展消費金融對擴大內需、促進消費、促進經濟發展結構合理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在今年的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要在全國開展消費金融公司試點,鼓勵金融機構創新消費信貸產品」,消費金融成為熱點詞彙。據了解,2016年3月人民銀行、銀監會聯合印發 《關於加大對新消費領域金融支持的指導意見》,政策利好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2、技術優勢
互聯網消費金融與傳統消費金融的不同之處在於互聯網消費金融利用了互聯網技術的優勢,打造「線上互聯網+線下實體」的運行模式。從事互聯網消費金融的機構在資金來源上有一定的優勢,通過探索信用消費+場景布局,進而打造成一個全新的「互聯網+」的樣本,通過場景的建立,增強客戶粘性,不斷擴張消費金融市場,實現盈利。隨著雲計算的普及,大數據挖掘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精確的進行市場細分、選定目標客戶、評估客戶信用等級,從而降低資金配置風險,提升風險管理能力。
3、市場需求
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消費需求也更加旺盛,8090後超前消費意識逐漸增強,接受新型金融產品的能力較強,因此使用消費信貸手段來緩解預算不足的觀念逐漸深入,因此,在居民消費觀念日益成熟的背景下,發展消費金融已經具備相應的社會基礎。而作為解決資金問題之一的消費金融系統必將迎來發展商機,像迪蒙自主研發的消費金融系統是一款集消費貸款、消費分期為一體的業務管理系統,有效幫助企業迅速開拓消費市場,推動消費金融業務發展,實現業務模式的「互聯網+」轉型。系統通過規則引擎、工作流引擎、自動徵信、商家加盟的方式,實現借款業務的快速審批、智能風控、借款流程自定義等功能,滿足消費金融公司快速、高效、便捷的借款業務需求。
㈡ 消費金融市場未來誰是主角
南都金融研究來所與萬穗金融研究源院發布的《2017新青年消費金融白皮書》顯示,以80後、90後為代表的新青年人群正在成長為消費主力。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這一人群推崇更高品質的生活品質,是願意花錢,也是更懂得花錢的一代。
這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根據2016年國家統計局數據,80、90後人群合計4.1億人,共佔比30%。隨著90-99年出生人已步入18-27歲,消費能力逐漸提升,成為引領消費的新人群。根據艾瑞咨詢最新發布的《2017消費金融洞察報告》,短短4年,互聯網消費金融交易規模從60億猛增到4367.1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17%。
㈢ 消費金融市場的現狀是什麼
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消費金融市場已超9萬億元,預計2019年中國消費信貸規模將超過37萬億元。國內回有630家銀行,答2500家左右的P2P,近9000家小貸公司,近20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以及螞蟻金服、網路金融等互聯網巨頭。
㈣ 大家如何看待消費金融市場的火熱
對於這么一個市場的火熱,我感覺肯定是這個時代發展的必然。
㈤ 消費金融目前的競爭格局是怎樣的
互聯網技術加速了我國消費金融市場的轉型,線上授信的方式和速度給了消費者不同以往的消費體驗。目前的行業格局正呈現出銀行系、產業系、電商系、P2P系等多線系網路鏈條的擴張發展格局。1.2010年,第一批銀行系試點消費金融試點的公司,如北銀、捷信、中銀和錦城等;作為最早的一批,大部分都帶有很強的實驗性質。2.2013年,第二批產業系試點消費金融公司,如蘇寧、海爾等;供應鏈核心企業入場,主要出於促進銷售。3.在2014年,互聯網電商系悄然入局,紛紛涉足消費金融,如京東推出了「京東白條」,阿里推出了「天貓分期」、「螞蟻花唄」等產品。4.2014年後,日益壯大的P2P網貸平台看準機會爭相入局,許多民間資本開始在這一領域試水,雖然很多公司沒有使用「消費金融」一詞,但其所從事的業務與消費金融並無區別
㈥ 未來互聯網消費金融會是什麼樣的格局
目前市場上從事互聯網消費金融業務的可大致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版傳統消費金融互聯網化,主權要是銀行系;第二類是銀監會批准成立的消費金融公司,擁有消費金融合法牌照;第三類是依託於電商平台、P2P平台的互聯網消費金融公司(電商系消費金融和P2P小額消費金融),其並未獲得消費金融公司的牌照,但是從事著相關同質業務。
㈦ 互聯網消費金融和傳統消費金融的區別
互聯網消費金融和傳統消費金融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定位、驅動因素、模式、治理機制、優勢五個方面:
第一,定位不同。
互聯網金融主要聚焦於傳統金融業服務不到的或者是重視不夠的長尾客戶,利用信息技術革命帶來的規模效應和較低的邊際成本,使長尾客戶在小額交易、細分市場等領域能夠獲得有效的金融服務。目前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業的客戶交叉還比較少,但是未來相向而行、交叉滲透一定會逐漸增加。
第二,驅動的因素不同。
傳統金融業是過程驅動的,注重與客戶面對面的直接溝通,在此過程中搜集信息、建立管控風險、交付服務,互聯網金融是數據驅動需求,客戶的各種結構化的信息都可以成為營銷的來源和風控的依據。
第三,模式不同。
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金融機構都在積極的運用互聯網的技術,但是模式設計上是有差別的。前者具有深厚的實體服務的基礎,線下向線上進行拓展,努力把原有的基礎更充分的利用起來,提升服務的便捷度。而互聯網金融多數是以線上服務為主,同時也注重從線上向線下進行拓展,利用便捷的服務手段,努力把業務做深和做實。
第四,治理機制不同。
傳統金融機構受到較為嚴格的監管,需要擔保抵押登記、貸後管理等,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市場化程度更高,通過制定透明的規則,建立公眾監督的機制來贏得信任,不需要擔保和抵押。這種機制的治理成本較低,但缺乏統一的監管體系和規范的業務標准。
第五,優勢不同。
傳統金融機構具有資金、資本、風險管理、客戶與網點方面的顯著優勢,資金來源與運用可直接對接體量大、成本低,同時資本實力雄厚,風險管理體系成熟,網點服務也是互聯網在很多情況下所無法替代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則具有獲客渠道不同,客戶體驗好,業務推廣快,邊際成本低,規模效益顯著等優勢。
總體來數相互之間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金融市場客戶多樣訴求的推動,互聯網金融逐漸挑戰傳統的銀行業務.互聯網金融優勢的日益明顯,對傳統銀行的支付領域、小額貸款領域和中間業務領域均產生沖擊。伴隨著互聯網金融創新變化的同時,傳統銀行同樣也有著相應的機遇, 銀行有著豐富的產品和從業的經驗,還有一套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銀行通過十幾年互聯網應用的發展也積累了一批人才,他們即熟悉金融同時也對互聯網應用發展有深入的了解,這些也是互聯網金融機構短時間難以達到的優勢。
㈧ 何為互聯網消費金融公司,其運營特點,市場優勢
互聯網消費金融是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能夠利用規則風控和大數據模型,快捷、迅速、安全的為客戶提供面向全場景的消費金融服務,金融場景互聯網化,產品互聯網化,消費場景由實體渠道向互聯網化發展,用戶維護、用戶體驗、用戶溝通和支付渠道等的互聯網化,以及因移動互聯、社交網路和大數據應用的發展而被顛覆的,規則風控和數據模型風控並重,服務互聯網化,建立支付體系、信用體系、做到行業內信息便捷的共享,與傳統金融相比,互聯網金融打破地域限制、真正做到以用戶為中心,依託不同的場景做到簡單交易用戶體驗。
㈨ 如何看待消費金融市場的火熱
今日早盤滬深兩市小幅低開,延續前期弱勢震盪格局,尾盤加速下行,只有個別個股小幅紅盤。
留意 德希資產 直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