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新加坡和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條件有哪些
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主要條件有:
(1)掘局強大繁榮的經濟基礎。
(2)安定和平的政治環境。
(3)高效健全的金融殲昌制判改讓度。
(4)分布集中的金融機構。
(5)鼓勵扶持的政策取向。
(6)低廉合理的稅費成本。
(7)完備齊全的基礎設施。
......
『貳』 根據自己的理解,說說新加坡成為全球性國際金融中心的原因
金融服務業來是新加坡經濟至關重源要的組成部分,是附加值最高的服務產業、國家稅收的最大來源,其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已從70年代的6%增至2001年的13%。目前,新加坡擁有600多家金融機構,金融服務業對新加坡經濟和確立亞洲金融中心地位貢獻很大。然而就全球而言,僅在外匯交易(交易量居全球第4位)、跨國界貸款(第10位)、櫃面市場衍生交易(第13位)等三項排名較為靠前;隨著行業技術含量不斷增加,新加坡在上述領域的地位也正遭遇嚴峻挑戰。此外,亞太區域經濟形勢不容樂觀,摩根士丹利全球國際資本指數中的亞洲份額大為降低,亦使得新加坡在全球金融市場中的活動較為被動。
就地區而言,雖然新加坡的安全港地位已促進培育了理財產業的成長,但由於國內市場狹窄、企業文化衰落、區域經濟和金融產業前景黯淡等多種因素,使資金市場受到阻礙;同時,來自其他金融中心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香港成為亞洲金融中心時日已久,悉尼在押匯業務和電子化領域正形成自身獨特的小生境,而上海依託於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其金融中心的地位正逐漸獲得認可。
一、金融服務業面臨的挑戰-傳統板塊衰落區域內南北分隔 產業抓手匱乏
『叄』 了解 新加坡的 進
新加坡在經濟發展上有什麼獨特之處?
新加坡共和國位於馬來半島最南端,由新加坡島及其附近50多個小島組成,總面積約610多平方公里。全國人口248.5萬(1983年),平均每平方公里達4,284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新加坡是地窄人稠的城市型島國,自然資源也十分貧乏,然而在新加坡人民長期辛勤努力下,充分利用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恰如其分地開發了人力資源,並採取一系列符合本國實際且適應世界經濟發展的切合時宜的方針政策進行建設,揚長避短,積極引進外國資金、技術與管理經驗,使自己的經濟發展水平迅速提高,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經濟發展道路。新加坡是加工貿易類型的國家,是東南亞地區的交通中心、貿易中心、工業中心、旅遊中心和金融中心。1983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6,000多美元,在亞洲僅次於日本,成為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一個國家。
新加坡向稱「東方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地處東南亞的中央部位,北面與馬來半島僅隔1.2公里寬的柔佛海峽,兩邊有長堤相連,交通便利;南面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尼相望。扼南海、爪哇海與馬六甲海峽之間交通的咽喉,是太平洋、印度洋兩洋航道要沖,東南亞國家之間、東西方之間、亞洲和大洋洲之間的海空交通樞紐。新加坡港水深港闊,地處低緯,風暴罕見,潮差很小,又無泥沙淤積,是世界第一流的天然良港,歷史上這里就發展為東南亞大部分地區及東西方過境商船的轉運站和貨物集散中心。建國後,新加坡充分利用其處於東方十字路口的有利地理位置和優良的港口條件,在原有的基礎上積極改善和擴建港口,大力發展與港口有緊密聯系並為之服務的港口倉庫業務、金融保險事業等,使這個自由港得到更大發展。新加坡提倡「以商立國」,其貿易地區遍及全世界,過去它以轉口貿易為主,現在則以本地產品的出口為主,外貿收入成為國家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現在新加坡港已是東方第一大港,進港船舶注冊噸數已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荷蘭的鹿特丹港。在繼續實行自由貿易和擴大港口業務的同時,新加坡近二十餘年來又大力發展製造業。為配合航運業的發展,該國因地制宜地、有選擇地發展了加工工業。由於輪船、飛機需要的燃料油數量和品種的增多,以及日本和東南亞對石油的消費日益多樣化的需要,新加坡利用其位於西亞原油產地和東方石油消費區之間的位置,發展了煉油工業和石油化學工業,現已有七家大型煉油廠,日加工原油能力相當於東南亞地區煉油總量的40%。煉油工業佔全國工業總產值的五分之二以上,新加坡已成為世界重要的煉油中心之一。與此同時,本國還積極發展造船、修船以及海上鑽井平台等海事工業,現在全國有船廠50餘家,是東南亞的修、造船中心,也是世界海上鑽井平台生產中心之一。七十年代末,新加坡經濟發展遇到某些困難,如勞動力缺乏,以及建立在勞動密集型工業基礎上的出口產品競爭力削弱等。該國政府及時開辟了發展經濟的新途徑,從1979年起致力於實行「第二次工業革命」,發展資本密集、技術密集、高增值的新興工業,其中以電子工業的發展最為迅速,現在該部門在製造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已佔第二位,僅次於石油工業,主要生產集成電路、電腦及其零部件。電腦已進入國民經濟的一切領域,其產品已大量出口,打入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新加坡已成為東南亞的「矽谷。」新加坡並無名山大川和著名的歷史古跡,但它充分利用熱帶島國風光和東南亞航運中心的有利條件,在國內開辟旅遊區、美化和建設旅遊設施,注意城市衛生,整頓市容,廣種花草樹木,建設「花園城市」,並以第一流的服務水準吸引著各國遊客,使之成為東南亞的國際旅遊中轉站,世界著名的旅遊中心之一。近年來,每年接待外國遊客達二、三百萬,旅遊業收入每年可達6億多美元,成為其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由於新加坡在東南亞地區的地位以及繁榮的經濟等原因,使它成為東南亞的美元市場,許多國際性的大銀行在這里設立分支機構。就銀行數目及其資產總額計,新加坡已同倫敦、香港、紐約一起成為世界四大金融中心。
『肆』 新加坡為何成為金融中心
金融服務業是新加坡經濟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附加值最高的服務產業、國家稅收的最大來源,其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已從70年代的6%增至2001年的13%。目前,新加坡擁有600多家金融機構,金融服務業對新加坡經濟和確立亞洲金融中心地位貢獻很大。然而就全球而言,僅在外匯交易(交易量居全球第4位)、跨國界貸款(第10位)、櫃面市場衍生交易(第13位)等三項排名較為靠前;隨著行業技術含量不斷增加,新加坡在上述領域的地位也正遭遇嚴峻挑戰。此外,亞太區域經濟形勢不容樂觀,摩根士丹利全球國際資本指數中的亞洲份額大為降低,亦使得新加坡在全球金融市場中的活動較為被動。
就地區而言,雖然新加坡的安全港地位已促進培育了理財產業的成長,但由於國內市場狹窄、企業文化衰落、區域經濟和金融產業前景黯淡等多種因素,使資金市場受到阻礙;同時,來自其他金融中心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香港成為亞洲金融中心時日已久,悉尼在押匯業務和電子化領域正形成自身獨特的小生境,而上海依託於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其金融中心的地位正逐漸獲得認可。
一、金融服務業面臨的挑戰-傳統板塊衰落區域內南北分隔 產業抓手匱乏
曾經驅使新加坡成為金融中心的傳統產業均已走向成熟,亞洲乃至全球范圍內的金融業早已翻天覆地,目前工作組提出不應再追求以增強國內競爭力的方式重整金融業,而應把目光放長放遠,尋求更多外部合作機遇。
1、傳統金融產業衰落
外匯交易和資本市場活動等傳統金融服務板塊在數量和地位上均呈下跌趨勢。根據國際結算銀行每三年一次的調查結果顯示,2001年4月傳統外匯交易市場的日周轉量與1998年4月相比,已下跌了19%。歐元誕生、銀行業整合、電子經紀人功能不斷增強、國內市場過於狹小等多種因素導致了這種大幅下跌。由此可見,新加坡有必要尋求經濟增長的新外翼,力爭在朝陽板塊中重新開發特色競爭項目。
2、區域內南北分隔
亞洲金融危機後,由於投資者較為中意,商業發展機遇充裕,北亞地區已逐漸崛起。隨著大中華市場的成形、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及韓國企業重整浪潮的到來,進一步確立了投資者對該地區的信心。本地區原有的金融中心—香港、東京,以及未來可能的金融中心—上海,都將從北亞地區不斷增長的商業活動中獲益。相對而言,東南亞一直受到大批問題資產和壞帳等造成的後金融危機的困擾,近期的反恐戰爭進一步延遲了經濟復甦,這又對投資者投資北亞地區形成一定障礙。
新加坡金融業應利用北亞和東南亞兩地區出現的不同發展機遇,而各金融機構可在國外商業機構對大中華區域投資、對中國企業斥資,以及管理中國企業離岸資金等領域提供相關服務,還可為印度企業提供法律、技術和金融等領域的高效率基礎設施,協助其進行資金籌措和海外擴張。
3、挖掘獨具特色的產業抓手和小生境
面對上述挑戰,新加坡更需開拓新穎的產業抓手,減弱其地理依賴性,轉向依託技術和知識型經濟。長遠來看,正如瑞士業已成形的理財板塊和盧森堡的零售資金管理板塊,新加坡的新型產業抓手應能推動本地形成金融行業內地區或全球的小生境。新加坡國內的狹小市場也促進了以外部環境為主要目標的小生境政策,這應是一項更為妥當的長期戰略。由於金融服務業是信息和技術密集型產業,新加坡在IT和市場基礎設施上的強勢條件增強了產業競爭力,可促進新加坡在金融服務領域在新興經濟板塊內的競爭,提升知識為本的價值鏈。
二、金融服務業的遠景規劃-成為亞洲地區/全球小生境集結的卓越金融中心
在亞洲市場發生結構性變化的大背景下,加上新加坡作為商業和金融樞紐的競爭優勢,金融服務產業工作組為新加坡制定了下一階段的金融中心發展規劃:將新加坡定位於亞洲地區/全球小生境集結的卓越金融中心,具體目標為:開發金融服務產業,並形成地區和全球小生境,加大挖深其在金融產業活動中的產業深度和國際市場佔有份額;成為金融和輔助專才的學習、研究、工作和生活中心。
三、四大戰略驅動力
1、戰略驅動力之一:成為區域理財中心
理財服務是新加坡金融板塊保持良好競爭力和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為了促使本地長期葆有作為個人理財中心的競爭力,必須在政治強勢、經濟穩定和產業管理規劃上開足馬力。同時,具前瞻性的立法和規章制度、反饋速度較快的政策框架、完備的輔助服務、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和投資專家等對新加坡建設理財中心均十分重要。
建議1、鞏固政府在發展資產管理產業進程中的功能
建議2、增強新加坡作為知名資產管理中心的競爭力
建議3、重點關注資產集群的發展
建議4、發展輔助服務
2、戰略驅動力之二:成為區域/全球押匯處理中心
目前,全球范圍內尚未出現金融產業的押匯處理中心,但由於金融機構面臨削減成本和重返核心產業活動的與日俱增壓力,為此,他們盼望把押匯業務集中到商務成本低的地方,或外發委託。這將導致未來1-2年內新加坡流失大量後台工作崗位。雖然新加坡生產成本較高,但作為押匯業務中心,它仍擁有許多堅實的優勢,諸如世界級的電信與硬體基礎設施、眾多全球銀行的地區總部、穩定的政治環境、良好而又不斷優化的法規框架、堅實的高效押匯業務文化、受過良好英語教育的勞動力,以及蓬勃發展的IT產業等一系列因素可協助本地成為押匯處理樞紐。考慮到上述條件,新加坡應保留與追求高附加值、技術密集型押匯業務,建議採取如下措施:
建議5、成立區域/全球綜合押匯業務中心
3、戰略驅動力之三:成為亞太區風險管理中心
傳統保險業市場中,在解決突發風險和專業風險上仍十分欠缺,傳統的應急手段並不能對某些恐怖主義相關的風險事故做出積極應對。過去十年中,貸款交易、證券投資及其他風險轉移延伸產品帶來的新技術和新市場的額外風險接踵而至。新加坡應主要依託於資本市場日益成熟和國際金融機構集結的良好條件,將自身定位於成為亞太地區首屈一指的風險管理中心。
建議6、創設亞太區風險管理制度
4、 戰略驅動力之四:營造倍具吸引力的商業環境
建議7、強化政府部門和民間領域之間的合作往來
建議8、增強新加坡金融板塊中的國際份額
建議9、關注並提升教育培訓的驅動政策
建議10、增加新加坡本地教育培訓環境中的國際含量
建議11、進一步鞏固新加坡的稅收環境
建議12、為金融板塊提供一流置業環境
『伍』 新加坡經濟發展較快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新加坡經濟發展較快的主要原因利用地理位置發展經濟的典型國家——新加坡
新加坡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梵文意為獅子城,又因國土小如星斗,故稱星洲、星島。新加坡國土總面積618平方千米,人口約有270萬,其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高這4369人。是世界上面積最小、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1965年獨立後,立足本國實際,因地制宜,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究其發展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充分發揮其優越的地理位置這個有利因素,成為世界上利用地理位置發展經濟的典型國家。
一、優越的地理位置
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最南端,領土由新加坡島和附近54個小島組成,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向稱「東方十字路口」。北面與馬來半島隔著寬僅1.2千米的柔佛海峽,西邊有長堤相連,交通便利;在南面隔著新加坡海峽同印度尼西亞相望,海峽長105千米,寬1.7千米,扼守著馬六甲海峽入口處的航行要道。
二、利用地理位置發展經濟
新加坡地狹人稠,資源貧乏,依靠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發展經濟,成為東南亞的經濟中心,主要表現在如下四個方面:
1、國際航運、航空和貿易中心 新加坡港地理位置優越,氣候和水文條件十分理想,港口貨物年吞吐量達1億噸以上,居世界前列,國際航空客運周轉量僅次於美、英、法、日居世界第5位。新加坡以此為基礎,從鄰國大量進口各類初級產品,匯總、分級、包裝後再行出口,形成了以轉口貿易和航運業為主體的獨特經濟類型。
2、工業和技術服務中心 新加坡四面環海,以煉油和造船為核心的工業部門具有世界意義。全國建有五大煉油廠,年加工能力達4290萬噸,成品油出口額僅次於荷蘭居世界第二位。造船業為傳統的優勢部門,不僅能修造繁多的各項船舶,還是世界上海洋石油鑽井平台的主要生產基地之一。自20世紀70年代後期,工業以製造業為中心轉向技木密集型部門,大力發展電子工業,電視傳真設備、按鈕式電話、光纖光纜、電腦化列車控制系統等均進入世界先進行列。近年來,發展重點又轉向新科技園地的建設上,大力培養科技人才,發展尖端技術,以適應改革工業結構的需求。
3、投資和金融中心 新加坡由於優越的地理位置,方便快速的通訊,政局的穩定,國民素質較高等特點,使外國資本大量投入,推功了新加坡經濟的騰飛。同時,各國銀行雲集新加坡,銀行總數僅次於倫敦、紐約和香港,成為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
4、國際旅遊和會議中心 就自然和歷史文化條件而言,新加坡並不具備發展旅遊業的突出優勢,但利用其適中的地理位置,大力發展基礎設施,美化城市環境,提供優質服務,簡化出入境手續,開展各種旅遊「外交」活功,從而吸引大量外國遊客旅遊及大批國際會議在新加坡召開。目前,旅遊業已成為新加坡外匯的重要來源之一。
總之,新加坡利用本國特殊的地理條件,揚長避短,引進和運用外國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使生產力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走出了一條獨特的成功的經濟發展道路。這一成功道路不僅為類似新加坡這樣的島國提供了發展模式,同時也為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當然,由於新加坡在許多方面對外國依賴較深,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經濟發展存在著一定的脆弱性和不穩定性
『陸』 為什麼新加坡成為全球金融中心
年滿18周歲,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信譽良好且有合法、穩定收入來源的中國境內居內民、在中容國境內合法居留的外籍人士,均可憑公安部門認可的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和發卡行規定的其他證明文件或信息向發卡行申領郵儲信用卡個人卡主卡。個人卡主卡持卡人在申領主卡的同時,可為其年滿16周歲的指定人員申領附屬卡
『柒』 新加坡為什麼能崛起
新加坡能崛起的原因:
一是高度發達的運輸與信息產業。新加坡之所以集聚了全球7000多家跨國公司和4000多家跨國公司的地區總部,原因在於它的港務集團經營著全球最繁忙的中轉集裝箱碼頭,處理著全球1/4的轉運量,能為客戶提供通往130個國家700個港口的200多條航線;從樟宜國際機場起飛的客、貨航班往返於50個國家的140個城市,每周定期航班3250次;此外,新加坡絕大多數人口擁有寬頻網路接收功能,目前已取得每秒21兆兆位的國際聯系寬頻。
二是優越的企業總部發展環境。發達的生產性服務業有利於營造總部經濟所追求的高水準、高效率、低成本運營管理之目標。仍以新加坡為例,它有超過500家的本地和外國金融機構提供各種各樣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本地的證券和貸款市場以及亞洲的美元市場都可以為經商者提供所需的資金,使之成就為全球第四大外匯交易中心,並正在塑造亞太財富管理中心的地位。
三是高效務實的政府形象。跨國公司總部青睞新加坡,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政府廉潔、清明、務實。政府堅持任人唯賢、人盡其才,每年計劃引進全球一流博士500名,國立大學每年有2000名研究生畢業受聘。每年對公務員和員工的工作績效和潛能進行評估,評估結果與報酬、晉升、調動掛鉤。但新加坡公私分明,部長一級均不準公車私用,其反腐工作從機制入手,形成公務員「不想貪、不敢貪、不能貪」的制度環境。
四是豐富的高素質人力資本存量。新加坡政府投入的教育經費達到財政支出的20%以上,全國不論是公務員,還是企業員工每年都有12.5天的培訓時間,實施終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