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際金融案例分析題
外匯管制可以追溯到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時,當時馬國政府為了防止國外貨幣炒家阻擊馬幣而進一步限制馬幣在馬國以外的流通性。
1997亞洲金融風暴時開始管制外匯。2005年開始放鬆管制。
一、外匯管制主要有三種方式:
1、數量性外匯管制2、成本性外匯管制3、混合性外匯管制
二、定義:
外匯管制是指一國政府為平衡國際收支和維持本國貨幣匯率而對外匯進出實行的限制性措施。
三、利弊:
實施外匯管制的有利方面在於,政府能通過一定的管制措施來實現該國國際收支平衡、匯率穩定、獎出限入和穩定國內物價等政策目標。其弊端在於,市場機制的作用不能充分發揮,由於人為地規定匯率或設置其他障礙,不僅造成國內價格扭曲和資源配置的低效率,而且妨礙國際經濟的正常往來。一般情況是,發展中國家為振興民族經濟,多主張採取外匯管制,而發達國家則更趨向於完全取消外匯管制。
網上摘抄的,你看著寫
㈡ 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及影響分析
金融危機,是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
1.本次金融危機起源於美國,金融危機原因:信用擴張,虛擬經濟引起的經濟泡沫破裂是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次貸危機是導火線.實際次貸債券只有6000億美元,引發了這么大的金融危機,全是由於跟風即人們的心理預期造成的.羊群效應,它是指市場上存在那些沒有形成自己的預期或沒有獲得一手信息的投資者,他們將根據其他投資者的行為來改變自己的行為。理論上羊群效應會加劇市場波動,並成為領頭羊行為能否成功的關鍵。在下述案例中燒餅就是領頭羊.在現實經濟中,次貸房貸是領頭羊
2.從次貸危機到金融危機,這里原創一個案例: 兩個人賣燒餅,每人一天賣20個(因為整個燒餅需求量只有40個),一元價一個,每天產值40元.後來兩人商量,相互買賣100個(A向B購買100個,B向A購買100個),用記賬形式,價格不變,交易量每天就變成240元--虛擬經濟產生了
如果相互買賣的燒餅價為5元,則交易量每天1040元,這時候,A和B將市場燒餅上漲到2元,有些人聽說燒餅在賣5元錢1個,看到市場燒餅只有2元時,趕快購買.--泡沫經濟產生
燒餅一下子做不出來,就購買遠期餅.A和B一方面增加做燒餅(每天達100個或更多),另一方面賣遠期燒餅,還做起了發行燒餅債券的交易,購買者一是用現金購買,還用抵押貸款購買.---融資,金融介入
有些人想購買,既沒有現金,又沒有抵押品,A和B就發放次級燒餅債券.並向保險機構購買了保險.---次級債券為次貸危機播下種子
某一天,發現購買來的燒餅吃也吃不掉,存放既要地方,又要發霉,就趕快拋售掉,哪怕價格低一些.--泡沫破裂
金融危機就這樣爆發了. 燒餅店裁員了(只要每天40個燒餅就可以了)--失業;燒餅債券變廢紙了--次貸危機
抵押貸款(抵押品不值錢)收不回,貸款銀行流動性危機,保險公司面臨破產等。--金融危機
3.在次貸危機到金融危機過程中,金融機構的金融杠桿和金融衍生品的發行和流通起了放大作用
4.更深層次
(1)超前消費長期積累釀成的惡果。美國長期盛行超前消費,鼓勵人民買房子、買汽車、買高檔消費品,銀行為追求高額利潤,向居民發放這樣那樣的信用卡,鼓勵超前消費。「用明天的錢為今天享受」。「讓美夢提前到來,讓美夢成真。「能掙會花是時代的驕子」。說得天花亂墜,這種超前消費,在若干年中也曾帶來暫時的繁榮。但這種預支未來購買力的行徑,畢竟是「寅吃卯糧」,存在泡沫,一時的繁榮,帶有虛幻的色彩。一旦經濟不景氣,出現大批失業者,還不出欠款,消費者的支付能力急劇下降,美國次級債凸顯於世人面前,銀行呆帳成堆,一些投資銀行面臨破產境地。
(2)美國的銀行為高薪所累。美國銀行業長期來養尊處優,似乎是「天之驕子」。高層領導皆是高薪,年薪數百萬美元比比皆是,中等白領階層年薪也達數十萬美元。銀行業長期來由於借貸額巨大,獲利甚豐,掩蓋了矛盾,盡管年復一年支付高薪,但尚能過得去。一旦債務人難以償付債款,出現成批呆帳,形成三角債。銀行始則周轉不靈,繼則巨額虧損。於是大批裁員。若認真反思,高薪是過多地享用經濟成果,含有剝削因素。或者說是一種「竭澤而漁」、「殺雞取蛋」的愚蠢之舉。
(3)美國目前缺乏新興的產業。美國多年來常有新興的產業引領世界潮流。如高速公路、汽車工業、航空業、電子通信業。如電腦的硬體軟體、手機曾遙遙領先當許多國家尚處於萌芽狀態,美國則已面廣量大地形成產業。但近十年來,美國這些領先的產業已處於徘徊狀態,而世界上許多國家正在迅猛追趕,電腦和手機等電子產業發展神速,美國的優勢相對削弱,或者說正在逐漸失去優勢。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美國的金融危機積淀久,它啟示人們從中吸取教訓。我們要一切立足於本國的實際,辦好我們中國自己的事情。這也是化解美國金融危機對我國影響之良策。
5.金融危機波及全球,對於中國影響,國家外匯儲備部分損失了,出口困難了,經濟增長減緩,失業增加,人們收入下降,消費減少,市場蕭條.嚴重時會引起政局不穩定. 比起歐洲國家(如美國底特律汽車城已經是蕭條得很了),這次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不是很大,因為中國的經濟與國際經濟有一定的割裂,我國人民幣實施資本項下的嚴格管理,國際游資沖擊不大,現在美國已有70多家銀行趨於倒閉的情況下,中國的金融系統運行良好,經濟保持一定的速度增長。同時,國家也在通過擴張財政和降低存款准備金率,40000億拉動內需等措施,現在又進行了人民幣匯率的下調,如果各項宏觀經濟措施實施有效,對於中國也就1年左右的時間能夠好轉.
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家電行業增長速度明顯放緩。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家電行業累計產值增長速度同比下降超過10%,銷售收入增速同比下降15%。
在嚴峻形勢面前,國內家電企業積極拓展市場,化「危」為「機」。更有許多優勢品牌企業逆勢取得了良好增長,如海爾、格蘭仕、美的、九陽等都實現了預期銷售目標。
努力擴展市場份額
受原材料漲價、人民幣匯率上升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家電業寒冬在2007年下半年開始顯露端倪。「原材料價格大幅回落,人民幣匯率已經連續4個月維持穩定,勞動力緊張狀況也在緩解。」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認為,家電生產成本降低為國產家電降價鋪平了道路。
彩電向來是引領家電產品降價的先鋒,在這一輪價格調整中,國內彩電品牌無一例外地降低了全系列產品的售價,國產32英寸以上液晶電視的平均降幅都在千元以上。洗衣機價格下調力度達到歷史之最,平均降幅達到20%到30%。在空調市場,目前長虹、海信等都已成功進軍壓縮機領域,使得國產品牌的競爭力得到提升。長虹部分2級能效空調的價格已經與其他品牌四、五級能效空調的價格水平相當。格蘭仕也將其2級能效空調的售價調低近30%。
成本壓力緩解帶動的家電降價使本土品牌迅速提升了市場份額。在平板電視市場,本土品牌已經占據市場主流,不僅保持了二、三級市場的優勢,在一級市場的份額也達到了5成左右。今年上半年,在洗衣機銷量排行前10位品牌中,國產品牌與外資品牌的對比保持著擴大趨勢,市場佔有率從去年的59.12%上升到今年的62.29%。在空調市場,海爾、格力、美的三大品牌2008年度出貨量占據行業出貨總量的66.89%,同比2007年度增長17.65%。
下鄉撬動農村市場
「家電下鄉」政策的實施給家電行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統計顯示,「家電下鄉」在山東、河南、四川3省的試點,大約帶動了農村家電40多億元的銷售增長,試點產品銷售增幅比全國平均水平高30%以上。
2008年11月,新一輪「家電下鄉」啟動。受益地區進一步擴大,覆蓋農村居民3.92億人。下鄉產品也擴展到彩電、冰箱之外的洗衣機、手機等多個類別。
中國家電協會理事長霍杜芳預計,擴容後的「家電下鄉」工程將可帶動農村每年465.24億元的家庭設備及服務市場需求,「無疑將給家電企業帶來峰迴路轉的新機遇。」
國內家電企業積極應標,取得了豐碩成果。從中標情況看,行業內優勢企業幾乎都順利入選。海爾在冰箱、彩電、洗衣機和手機領域全部中標,中標型號分別為10個、15個、15個和10個;康佳一共中標14款彩電、11款冰箱、11款手機和10款冰櫃;海信集團共有電視、冰箱、手機等75款產品中標;「美的系」旗下美的、小天鵝、榮事達、雪爾共4個品牌的77款冰箱、冷櫃、洗衣機產品也在中標系列。
調整開拓新興市場
「歐美市場下滑已成定局,而新興市場的需求還在快速增長。」格蘭仕集團常務副總裁俞堯昌說。據了解,2007年格蘭仕微波爐銷量達到2500萬台,出口比重佔到七成。截至目前,格蘭仕對美國出口僅增長了18%,而在其他市場則增長了50%。
2008年11月17日,為鼓勵家電企業出口,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宣布將家電的退稅率由13%提高到14%。退稅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企業信心。在明年家電出口訂單繼續減少的情況下,企業紛紛調整出口策略,加強內部管理,把新興市場作為增長點。
據創維集團海外副總裁匡宇斌介紹,即使在彩電出口下滑的大背景下,創維預計今年出口數量仍將獲得80%—90%的增長。創維的成功得益於出口策略的調整。一年前,創維認為短期內在歐美市場不具備明顯的競爭優勢,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市場容量比較穩定,具有較大增長空間的發展中國家。這使得創維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機中,避免了出口下滑,並通過主力客戶保持了較大增長。
每次重大經濟形勢的變化都將帶來行業的升級,產業結構的調整或者洗牌。我國企業抗風險的能力相對外資企業更強,在國家宏觀調控措施不斷出台的推動下,各企業如果能夠把握機會是可以把挑戰轉變成機遇的。陸刃波認為,作為競爭充分的家電行業,完全有能力走出目前的市場困境,迎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回答者: chinasowell - 助理 三級 2008-12-14 18:56
檢舉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家電行業增長速度明顯放緩。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家電行業累計產值增長速度同比下降超過10%,銷售收入增速同比下降15%。
在嚴峻形勢面前,國內家電企業積極拓展市場,化「危」為「機」。更有許多優勢品牌企業逆勢取得了良好增長,如海爾、格蘭仕、美的、九陽等都實現了預期銷售目標。
努力擴展市場份額
受原材料漲價、人民幣匯率上升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家電業寒冬在2007年下半年開始顯露端倪。「原材料價格大幅回落,人民幣匯率已經連續4個月維持穩定,勞動力緊張狀況也在緩解。」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認為,家電生產成本降低為國產家電降價鋪平了道路。
彩電向來是引領家電產品降價的先鋒,在這一輪價格調整中,國內彩電品牌無一例外地降低了全系列產品的售價,國產32英寸以上液晶電視的平均降幅都在千元以上。洗衣機價格下調力度達到歷史之最,平均降幅達到20%到30%。在空調市場,目前長虹、海信等都已成功進軍壓縮機領域,使得國產品牌的競爭力得到提升。長虹部分2級能效空調的價格已經與其他品牌四、五級能效空調的價格水平相當。格蘭仕也將其2級能效空調的售價調低近30%。
成本壓力緩解帶動的家電降價使本土品牌迅速提升了市場份額。在平板電視市場,本土品牌已經占據市場主流,不僅保持了二、三級市場的優勢,在一級市場的份額也達到了5成左右。今年上半年,在洗衣機銷量排行前10位品牌中,國產品牌與外資品牌的對比保持著擴大趨勢,市場佔有率從去年的59.12%上升到今年的62.29%。在空調市場,海爾、格力、美的三大品牌2008年度出貨量占據行業出貨總量的66.89%,同比2007年度增長17.65%。
下鄉撬動農村市場
「家電下鄉」政策的實施給家電行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統計顯示,「家電下鄉」在山東、河南、四川3省的試點,大約帶動了農村家電40多億元的銷售增長,試點產品銷售增幅比全國平均水平高30%以上。
2008年11月,新一輪「家電下鄉」啟動。受益地區進一步擴大,覆蓋農村居民3.92億人。下鄉產品也擴展到彩電、冰箱之外的洗衣機、手機等多個類別。
中國家電協會理事長霍杜芳預計,擴容後的「家電下鄉」工程將可帶動農村每年465.24億元的家庭設備及服務市場需求,「無疑將給家電企業帶來峰迴路轉的新機遇。」
國內家電企業積極應標,取得了豐碩成果。從中標情況看,行業內優勢企業幾乎都順利入選。海爾在冰箱、彩電、洗衣機和手機領域全部中標,中標型號分別為10個、15個、15個和10個;康佳一共中標14款彩電、11款冰箱、11款手機和10款冰櫃;海信集團共有電視、冰箱、手機等75款產品中標;「美的系」旗下美的、小天鵝、榮事達、雪爾共4個品牌的77款冰箱、冷櫃、洗衣機產品也在中標系列。
調整開拓新興市場
「歐美市場下滑已成定局,而新興市場的需求還在快速增長。」格蘭仕集團常務副總裁俞堯昌說。據了解,2007年格蘭仕微波爐銷量達到2500萬台,出口比重佔到七成。截至目前,格蘭仕對美國出口僅增長了18%,而在其他市場則增長了50%。
2008年11月17日,為鼓勵家電企業出口,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宣布將家電的退稅率由13%提高到14%。退稅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企業信心。在明年家電出口訂單繼續減少的情況下,企業紛紛調整出口策略,加強內部管理,把新興市場作為增長點。
據創維集團海外副總裁匡宇斌介紹,即使在彩電出口下滑的大背景下,創維預計今年出口數量仍將獲得80%—90%的增長。創維的成功得益於出口策略的調整。一年前,創維認為短期內在歐美市場不具備明顯的競爭優勢,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市場容量比較穩定,具有較大增長空間的發展中國家。這使得創維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機中,避免了出口下滑,並通過主力客戶保持了較大增長。
每次重大經濟形勢的變化都將帶來行業的升級,產業結構的調整或者洗牌。我國企業抗風險的能力相對外資企業更強,在國家宏觀調控措施不斷出台的推動下,各企業如果能夠把握機會是可以把挑戰轉變成機遇的。陸刃波認為,作為競爭充分的家電行業,完全有能力走出目前的市場困境,迎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㈢ 08-09年全球金融危機的事件及事件分析
一、金融危機爆發的影響:
2008年的9月份裡面, 雷曼兄弟這個美國企業的名字,頻頻出現在各大媒體的報道中。我就很奇怪,為什麼一個美國企業的破產會引起這么大的騷動?接著,接二連三地,美林低價售賣給美國銀行,美國政府投入巨款救援AIG集團……,這些大大小小令人不安的新聞都預兆一場大風暴將要來臨。
而這一切僅僅是危機的開始?在隨後的短短2個多月的時間里,金融危機迅速席捲全球並開始危及各個國家的經濟?全球股市大跌?金融機構陷入困境?汽車紡織企業相繼倒閉?失業率大幅上升……種種跡象表明全球經濟已經開始下滑。
由美國的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對世界各國經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這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幾乎沒有一個國家免遭打擊。2008 年第四季度美國經濟為負增長;銀行倒閉數超過了前5 年的總和;失業率達到16 年來最高點。英國皇家蘇格蘭銀行創下了英國企業史上最大虧損記錄;北歐的冰島到了國家破產的境地。我國出口業也受到了巨大的影響,農民工失業人數繼續上升。那麼,到底這次世界性金融危機產生的深層次原因是什麼呢?
二、金融危機爆發的原因:
在我看來,金融危機它的最大影響發生在歐美眾多的資本主義社會中,它的根源始終離不開該經濟體制的缺陷,我從書上看到一個很專業的名詞——生產剩餘價值。雖然,現在的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已經不是那種以前馬克思所定義的純粹以資本為所有目的的社會。但是,由於與生俱來的價值觀念不同,資本主義社會,在我們看來,就是奢侈與享樂的天堂。隨著他們的經濟和科技的迅猛發展,慾望的日益膨脹,導致了周期性的經濟危機。而這次由「次貸危機」這條導火線所引爆的新一輪經濟危機,正正說明了這一點。
我總體看了下,近幾年美國經濟的走向,正如許多評論家說預測的:經濟發展速度下降---政府下調利率刺激經濟增長----市場利率下降---信貸擴張-----銀行為謀求高額利潤-----貸款給信用差的客戶-----次級住房抵押貸款的積累------經濟發展高漲發生通貨膨脹----政府為抑制通貨膨脹提高利率-----次級貸款者還不起貸款------次貸危機-----金融危機。
這樣,一個馬克思的邏輯清晰地呈現在我們面前:資本制度的內在矛盾—有效需求不足—生產過剩—透支消費—違約率上升—經濟危機。
美國的過度消費和亞洲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的過度儲蓄是這次危機爆發的深層原因。美國人乃至許多西方國家的人,長期以來消費過度,他們嚮往先享受再付出的生活。當他們遇到財政上困難的時候,他們才會去努力攢錢。另外,我覺得西方社會的貧富差距很嚴重,雖說有政府的福利保障系統,那些窮人不至於風餐露宿、流落街頭、衣不掩體的地步,但是對比著富人們那些大魚大肉,高床軟枕的奢侈生活,有誰不想生活過得更好?在利益的驅使下,加上眾多銀行所發放的貸款優惠政策,他們終於選擇了過著貸款的生活。這種貸款的金融體制其實風險是十分大的,一旦產生信用危機,就足以拖垮這個國家的金融體系。
在這么多年來,聽新聞的報道,美國的對外經濟表現為長期貿易逆差,這些逆差主要靠印刷美元「埋單」。而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和石油生產國居民則是儲蓄過度,長期貿易順差,積累起大量的美元儲備。這些美國經濟體外的美元儲備需要尋找對應的金融資產來投資,這就為華爾街金融衍生品創造、美國本土資產價格的泡沫化提供了基礎。
1990年代後期,美國的金融業吸收著來自全球的資金不斷壯大,金融產業成為了一個大產業,吸納大量的就業,產生大量的產值。但是,虛擬經濟一旦脫離實體經濟,必定演變成一種虛幻經濟。如果將華爾街的金融產業視作一台巨大的晝夜不停運作的「機器」,它一方面吸納全球金融資源,同時通過其「生產」變成全球各地一個個投融資項目,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用資本在生產中獲得的收益回報給全球投資者。如此循環,華爾街的金融產業是沒有問題的。或者,這些金融產品的創造立足美國本土的實體經濟,能促使美國實體經濟的發展,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那麼危機出現的概率也可以大大下降。然而,由於美國經濟和世界經濟周期已經進入IT周期波段的末尾,缺乏投資機會,而且美國已經將大量的製造業轉移到國外,通過製造業信息化而提升勞動生產率的機會也失去,近期又不可能有大量的科技創新項目吸納融資。在這種情況下,華爾街金融資產的供應沒有堅實的實體經濟發展作為支撐,如同用紙包裝著水庫一樣。
近年來,美國房地產投資異軍突起,這應該算是實體經濟的一部分,但是這些房地產的銷售對象主要是美國中下收入階層。在美國製造業轉移的情況下,中下階層的收入難以提高,在金融資產泡沫推動下的房地產價格的不斷上升,最終把他們逼到破產的地步,引發了世界性債務危機。因此,這次金融危機的本質是「次貸」引發的金融危機,而金融衍生產品的創新只是放大了「次貸」危機,將美國「次貸」危機演變成全球性金融風暴。
為什麼這次金融危機影響至深,范圍之廣比1997年的金融風暴還厲害?我認為,目前全球化的程度已經越來加深了,而且通過信息高速公路的發展,全球資金流動變得越來越緊密了。美國作為全球的金融科技中心,其跨國企業的脈絡滲透到不同的國家,所以在這次危機置身事外,幾乎是不可能的。每個國家所能做到的事,就是盡量減輕危機所帶來的影響。至於我們中國,作為新崛起的經濟大國,承擔著風險比機遇要多。
三、危機下的中國:
在這樣的經濟形勢下,我們中國比往年少吸收了外國的投資,出口的貿易額也有所下降。以我們珠江三角洲為例,我們的製造業體系很大程度是依賴外國的資金來進行進出口的製造加工,這些產業也多數是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的產業,一旦撤走了外商投資,很多中小型的廠家商家就面臨倒閉的境地。這樣不僅使我們的產業結構有所改變,而且會伴隨大量失業人員,引起社會動盪。
另外,宏觀上看,假如美國真的大印美金來轉嫁危機,把握這大量美元儲備美國債券的中國可能就遭受嚴重的損失了。到時候,中國的赤字就大幅上升,中國人民創造的財富就在這次的危機中白白流失了。還有最受影響的中國股市,無數股民在這個水深火熱的世界中掙扎。不過,也好像聽到了不錯的消息,就是很多國有和民營企業紛紛趁低吸納,收購世界大品牌,將他們收歸「國有」。希望隨著收購外國企業,吸收他們的高新技術和先進管理手段,打造國內自主創新品牌,由「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同時拉動國內內需,增加出口份額。
我認為,在目前危機還沒有明朗改善的時期,我們中國應該:
1、做好本分。不斷完善國內的經濟體制,尤其是金融監管體系和社會體系,統籌好城鄉之間和貧富之間的發展問題,以充實完整健康的體制應對未知的風險。
2、擴大內需。讓人民合理拉動國內需求,從而使更多的企業廠家進行生產,拉動就業率,改善人們生活。
3、注意環境保護和節約能源,發展高新環保產業,自主創新開創品牌。
四、對危機引發的國際爭端的擔憂:
現在,國際最為激烈的焦點就是朝核問題,我對朝鮮非常擔心。不知道我想得對不對,我擔心的是歷史重演。
我記得在歷史書上看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的背景是在1938年的那場經濟危機之下的,資本主義國家為了轉嫁危機帶來的損失,就通過戰爭一方面轉移國內注意力,另一方面大發戰爭財。而在這個同樣敏感的時刻,偏偏朝鮮這個國家不好好收著本分,來發展核武器,擾亂了國際的安寧。
我擔心的是,美國會不會趁機,通過聯合國安理會的強烈反感,來實施軍事行動,企圖轉嫁危機。雖然說現在世界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大規模的戰爭是打不起來的,但是,一旦涉及中國和日本這兩大經濟國家,那後果可就不能設想了。假如美國真的有機會來干涉朝鮮的內政,就有可能將戰火蔓延到有大量美元儲備的中國來,而且日本這個在本次危機受傷最嚴重之一的國家,也可能插手搞局。這樣一來,事情就變得復雜起來了。希望,中國憑著一貫和平的作風,和作為大國的影響力下,在國際紛爭中斡旋,化解這次朝核問題,至少在本次金融危機下不會產生太大的問題。
這是我曾經的作業,希望對你有參考作用。
㈣ 國際金融危機產生的根本原因
國際金融危機產生的根本原因如下:
1、經濟過熱導致生產過剩;
2、貿易收支巨額逆差;
3、外資的過度流入;
4、缺乏彈性的匯率制度和不當的匯率水平;
5、過早的金融開放。
註:國際金融危機是貨幣危機、信用危機、銀行危機、債務危機和股市危機等的總稱,一般指一國金融領域中出現的異常劇烈動盪和混亂,並對經濟運行產生破壞性影響的一種經濟現象。
主要表現為金融領域所有的或者大部分的金融指標的急劇惡化,如信用遭到破壞,銀行發生擠兌,金融機構大量破產倒閉,股市暴跌,資本外逃,銀根奇缺,官方儲備減少,貨幣大幅度貶值,出現償債困難等。
(4)國際金融危機案例分析擴展閱讀:
一、國際金融危機的主要表現:
1、股市暴跌。是國際金融危機發生的主要標志之一;
2、資本外逃。是國際金融危機發生的又一主要標志之一;
3、正常銀行信用關系遭到破壞,並伴隨銀行擠兌、銀根奇缺和金融機構大量破產倒閉等現象的出現;
4、官方儲備大量減少,貨幣大幅度貶值和通脹;
5、出現償債困難。
二、國際金融危機產生的影響:
全球金融危機的發生,給世界經濟帶來嚴重影響,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秩序。以美國次貸危機為例,從其直接影響來看,首先受到沖擊的是眾多收入不高的購房者。由於無力償還貸款,他們將面臨住房被銀行收回的困難局面。
其次,今後會有更多的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由於收不回貸款遭受嚴重損失,甚至被迫申請破產保護。最後,由於美國和歐洲的許多投資基金買入了大量由次級抵押貸款衍生出來的證券投資產品,它們也將受到重創。
美國次貸風波中首當其沖遭遇打擊的就是銀行業,重視住房抵押貸款背後隱藏的風險是當前中國商業銀行特別應該關注的問題。在房地產市場整體上升的時期,住房抵押貸款對商業銀行而言是優質資產,貸款收益率相對較高、違約率較低、一旦出現違約還可以通過拍賣抵押房地產獲得補償。
目前房地產抵押貸款在中國商業銀行的資產中佔有相當大比重,也是貸款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根據新巴塞爾資本協議,商業銀行為房地產抵押貸款計提的風險撥備是較低的。然而一旦房地產市場價格普遍下降和抵押貸款利率上升的局面同時出現。
購房者還款違約率將會大幅上升,拍賣後的房地產價值可能低於抵押貸款的本息總額甚至本金,這將導致商業銀行的壞賬比率顯著上升,對商業銀行的盈利性和資本充足率造成沖擊。
然而中國房地產市場近期內出現價格普遍下降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從長遠看銀行系統抵押貸款發放風險亦不可忽視,必須在現階段實施嚴格的貸款條件和貸款審核制度。
㈤ 金融危機對中過的影響最好給我個案例分析。字數不需要多。只是一個兩分鍾的演講
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的之前我國主要出口的是廉價勞動力和本國資源。由於西方危機,拒絕版進口我國產品,權這使我國很多製造業面臨倒閉,就業出現問題(比如:09年東莞迎來了企業倒閉潮)。針對這種危機中央提出一攬子計劃應對,其主要方法是擴大內需,搞基礎建設。08年至今基礎建設確實拉動了整個社會產業鏈,解決了大部分人的就業問題,但也給今天的通脹埋下了更大的危機。面對物價飛漲,中央一邊搞經濟轉型,一邊不停的提高存款准備金率,但已經於事無補,接下來我們將面臨一次規模空前的危機。
㈥ 關於金融的案例分析
我的中文專業名詞用的不好,請見諒!
我覺得首先是對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這種金融衍生品要慎用,甚至不用。這種證劵/投資產品簡單來說就是把還沒有被銀行拿到的按揭款經過復雜的拆分和重組,變成可以被投資的金融產品。而投資者並不知道他們投資的具體是什麼(其實是很多房奴的按揭款),到底是誰會在未來付款,這種金融產品只有一個風險等級。但是這種產品把銀行的按揭風險(也就是說買房人不能按時付款的風險)轉移給了投資者。在中國,如果有這種金融衍生品,很可能造成銀行瘋狂實行住房放貸,而不考慮借貸人的償還能力。同時,由於中國人對一輩子有個房子看得很重,勢必造成瘋狂的借貸買房。這就會造成房價產生巨大的泡沫。當泡沫破滅時(也就是房價暴跌時),這種金融衍生品(MBS)會暴跌,銀行將無法從這些證劵中獲得流動性(也就是現金),那麼銀行就會收緊放貸,或者提高房貸利率,而這會使很多房奴突然還不起按揭款,而又由於房價下跌而不能把房子脫手,很多換不起貸款的人就會被強令遷出,甚至有無家可歸的可能。所以,這種衍生品在中國如果監管不嚴,很可能有比美國次貸危機更嚴重的後果。因為中國人現在的錢不是在炒房就是在炒股,MBS的危險性就是他把這兩個投資市場的風險聯系在了一起。不過我覺得國家現在對房市的控制還是很特意的,所以這種產品應該會被禁止。
對美國金融危機付主要責任的第二種金融衍生品叫做credit default swap(信貸違約掉期)。 他的主要目的或者說是初始目的是為了避免風險,說白了他就是一種保險。比如說你買了萊曼的股票,你可以從保險公司(像AIG)買CDS這種保險,如果萊曼的股價跌倒¥10一下,那麼CDS會給你賠償。這種保險的目的是好的,但是錯就錯在這種保險是可以被交易的,就比如說你覺得萊曼的股價馬上就會跌倒¥10一下,你就可以從市場上買別人的CDS,然後等真的跌倒¥10一下去領取賠償金。換句話說,這種金融衍生品可以被用來投機。這在熊市的時候只能有推波助瀾的作用。我認為在中國,金融保險這種東西可以實施,但是不應該被交易。 在中國這種不完善的股市,絕大部分人在投機,在升的時候買,降的時候賣(這種尤其危險),CDS只會進一步製造恐慌,從而拖垮市場。
我認為從發展的角度來講,應該切實的從保護投資者的角度去採用可以降低風險的金融衍生品。可以投機的金融產品只會使少數人獲利。
這只是我個人的分析,有什麼不對的請指正。很抱歉,我對一些金融名詞翻譯的可能不太正確!
㈦ 金融危機 案例分析
中小企業的國際化營銷現狀與發展策略
[摘要] 隨著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中小企業進入國際市場進行國際營銷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本文針對中小企業在國際化發展中所反映的優勢和劣勢展開分析,指出中小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營銷的誤區,並結合中小企業實際提出中小企業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 中小企業國際化營銷國際市場營銷策略
長期以來,由於中小企業資金薄弱、生產規模不大、運作能力有限,因此活躍於國際市場的主要是大企業。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國際市場加速全球化,使中小企業走向國際市場成為必然趨勢。但是,由於先天因素和後天環境因素,中小企業在國際營銷活動中仍然存在著種種問題。在這種形勢下,如何進一步開拓自己的生存空間,提高企業競爭力,是每一個中小企業所面臨的而且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中小企業國際營銷的內部優勢
1.中小企業相對大型企業的比較優勢。盡管與大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並不具有規模、人才、管理和前沿技術方面的競爭優勢,但國際化經營中,中小企業機制靈活、組織結構簡單高效,這使得它的信息傳遞比較及時、准確、快捷,從而形成對市場靈敏的反應能力。而對大型企業來說,大部分層次和級別繁多,造成信息傳遞速度減慢甚至失真。特別是我國原有許多國有大型企業帶有計劃經濟的痕跡,產權不明晰、管理不科學,經濟效益普遍不好。
2.我國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中小企業主要集中在勞動密集型的傳統行業中,我國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也是企業經營優勢中的很重要的方面。以紡織行業為例,我國紡織行業的勞動力成本和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僅佔美國的4.8%,法國的4.4%,義大利的4%。土耳其、墨西哥等國的勞動力成本也高出中國許多。較低的勞動力成本決定了我們的出口產品的生產成本和其他國家相比處於較低的水平。
3.健全的專業市場的促進作用。以浙江為例,據統計,浙江省目前擁有各類專業市場4347個,年成交額3606億元人民幣,其中超億元的專業化集群有400多個。專業市場匯集了商品供求的大量信息,在信息的積聚和交流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使中小企業能在較短時間里了解到商品行情的變化,降低了搜索市場信息的成本。同時,專業市場形成了一個可供共享的銷售網路,中小企業依託市場分享中間品和最終消費品在營銷方面的外部規模經濟,並依靠專業市場的知名度和整體營銷宣傳戰略來開拓市場。
二、中小企業國際經營的劣勢
1.中小企業出口產品結構雷同,缺乏品牌意識。中小企業生產經營的產品大多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突出的特點就是體現在產品結構上的「三多三少」:粗加工產品多、深加工產品少;低附加值產品多、高附加值產品少;一般產品多、名優產品少。絕大多數中小企業的品牌觀念不成熟,沒有意識到品牌對消費者具有極大的誘惑力;沒有意識到品牌代表著企業的產品質量管理水平、技術水平、員工素質和商業信用;沒有意識到品牌是企業競爭力的綜合體現,更沒有將創名牌與企業利益和長遠發展聯系起來。
2.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低。由於中小企業一般規模較小,資金有限,表現在設備陳舊、工藝落後,造成了資源和能源的浪費。同時還反映在產品開發能力弱,升級換代艱難。勞動力密集是中小企業得以發展的一大優勢,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投入、產出周期較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短,但這種勞動密集型行業,如果不進行產品開發和升級換代,必將在國際競爭中處於劣勢地位。
3.中小企業普遍缺乏涉外經營人才。小企業家族式的管理,企業管理者不具備市場營銷和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不能做出正確的外銷決策。此外,企業內不少涉外項目的工作人員不懂基本的國際貿易、際技術標准、WTO規則、國際財會和稅收知識,外語水平低,不熟悉當地的社會和法律環境等這些知識的匱乏也為跨國經營的中小企業帶來了很多直接和間接的損失。
三、中小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營銷的誤區
1.觀念誤區。(1)中小企業不適宜進行國際市場營銷。只要中小企業在人力、財力以及產品特點上符合國際市場營銷的要求,採取正確的國際市場營銷策略,中小企業不但適宜進行國際市場營銷,而且能夠不斷壯大。(2)中小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容易被國際大型企業打敗。雖然中小企業的整體實力比不上國際大型企業,但國際市場的要求是多樣化的,只要中小企業避免與大型企業作無謂的競爭,採取有利於發揮自身比較優勢的策略,中小企業肯定能在國際市場上站穩腳跟。(3)國際市場已被競爭對手佔領,現在進行國際市場營銷太遲了。國際市場是不斷變化的,在變化的過程中會不斷出現新的市場。隨著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開展國際化經營戰略,參與國際競爭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2.策略誤區。(1)我國加入WTO後,有些中小企業還缺乏國際貿易和國際市場營銷的人才,盲目進入國際市場,結果受騙上當。所以,企業既要有熟悉WTO的專門人才,又要有熟悉國際貿易和國際市場營銷的人才。另外,在國際市場上,中小企業不要為了搶占國際市場而出口一些適銷不對路的產品。(2)採取「薄利多銷,打價格戰」的策略。很多中小企業希望通過低價策略進入國際市場,獲得一定的市場分額。實際上,低價策略不但容易引起競爭對手的報復,而且容易引起貿易對象方採取各種貿易壁壘抵制其產品,最終導致失敗。(3)由於受到資金、人才等問題的限制,有的中小企業乾脆採用「以不變應萬變」的市場營銷策略。在不斷變化和發展的國際市場上,企業應積極尋找和創造市場機會,才能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四、中小企業國際化營銷的策略
1.轉變觀念,通過靈活的品牌運作推進中小企業跨國經營效益的提升。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因此,對於那些在行業中的某一市場領域已經具備相當競爭能力的中小企業,必須轉變觀念,抓住入世後其他WTO成員國對我國降低市場和貿易壁壘的契機,盡快實施「走出去」戰略。另據有關資料統計,某些著名跨國公司的品牌溢價高達500%以上。可見,作為產品品質和企業聲譽標志的品牌的重要性。但由於中小企業自身資金人才等方面的缺憾,它們可通過合作或合資經營的方式利用國際知名品牌,通過特許經營的方式利用國際知名品牌,通過戰略聯盟的方式利用國際知名品牌等。
2.在跨國經營區域的選擇上應注重對普惠制待遇的延續使用,並藉助跨國經營突破區域經濟集團對非成員國的貿易壁壘。此外,中小企業還可以選擇在某些可享受免稅待遇的最不發達國家直接投資,一方面可以繞過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另一方面又可利用當地更為廉價的勞動力資源進一步降低成本,享受免稅待遇。此外,區域經濟一體化優化了成員國企業的要素配置,滿足了成員國企業對於市場擴張的需求。然而,由於貿易轉移效應的存在,非成員國企業面臨失去原有市場份額的風險。因此對於中國的中小企業而言,通過到區域經濟集團內的成員國境內投資設廠,實施跨國經營,已成為突破區域經濟集團對非成員國貿易壁壘的必然選擇。
3.調整國際市場營銷策略,注重應用非價格競爭手段進行國際競爭。豐裕的勞動力資源是我國勞動密集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極具價格優勢,再加上我國中小企業普遍缺乏品牌產品,所以被業內人士稱為「割喉」式的價格戰便從國內蔓延到國外,成為我國遭遇反傾銷調查的原因之一。因此,中小企業應加快調整國際市場營銷策略,摒棄以低質廉價取勝的傳統觀念,加大與科研機構的合作力度,盡快開發出更多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附加值的出口產品,同時配合靈活的品牌運作,事先告知產品的高溢價銷售,從而徹底走出反傾銷的陰影。
4.靈活運用虛擬化經營推進中小企業規模效益的提升。從經濟學角度來看,較小的經營規模無力於規模效益的取得,因此,我國中小企業在國際化經營的過程中必須重視利用虛擬化經營策略,通過構建一個強大的虛擬企業,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獲取規模經濟效益。虛擬經營具體形式多種多樣,其中,虛擬研發、虛擬生產和虛擬銷售對於我國的中小企業來說是特別值得重視的虛擬化經營方式。
5.構建多維的立體信息網路,積極推進企業的網路化經營。對於中小企業而言,要成功實施國際化經營,就必須充分發揮其能夠及時順應市場需求變動的優勢,這有賴於其信息獲取和加工能力。因此,構建多維的立體的信息網路在中小企業的國際化經營進程中是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它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經營效率,便利分布在不同國家公司或部門之間,以及企業與客戶之間的信息溝通與反饋。
6.中小企業在其國際化經營進程中必須重視對東道國本土人才的利用。我國中小企業應重視對東道國本土人才的利用。一方面是由於我國中小企業在產品研發人才和市場營銷人才方面的相對短缺,另一方面是由於東道國本土人才更加熟悉本土市場,因而能更快地對本國市場消費需求的變化做出反應。
希望對您有幫助。
㈧ 百分懸賞,急求:《國際金融危機的歷史分析與比較》論文,要有英文文獻和翻譯,感激一輩子。。。
introctive
1 the subprime crisis causes and effects
110 the subprime crisis of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influence of 1.2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The government measures and effects
2 several times over the past experienc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Causes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2.1 and influence the world economy
To deal with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of 2.2 main measures
This past march with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3.1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es reasons
The influenc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3.2 and conction modes
3.3 government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to deal with crises. Relief measure
4 previous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in China compared with inspiration
4.1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for our country's influence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crisis 4.2 main measures taken
4.3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in comparison to the enlightenment
conclusion
㈨ 急求一篇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之我見的論文
全球面臨60年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
當前的金融危機是由美國住宅市場泡沫促成的。從某些方面來說,這一金融危機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每隔4年至10年爆發的其它危機有相似之處。
然而,在金融危機之間,存在著本質的不同。當前的危機標志信貸擴張時代的終結,這個時代是建立在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美元基礎上的。其它周期性危機則是規模較大的繁榮-蕭條過程中的組成部分。當前的金融危機則是一輪超級繁榮周期的頂峰,此輪周期已持續了60多年。
繁榮-蕭條周期通常圍繞著信貸狀況循環出現,同時始終會涉及到一種偏見或誤解。這通常是未能認識到貸款意願和抵押品價值之間存在一種反身(reflexive)、循環的關系。如果容易獲得信貸,就帶來了需求,而這種需求推高了房地產價值;反過來,這種情況又增加了可獲得信貸的數量。當人們購買房產,並期待能夠從抵押貸款再融資中獲利,泡沫便由此產生。近年來,美國住宅市場繁榮就是一個佐證。而持續60年的超級繁榮,則是一個更為復雜的例子。
每當信貸擴張遇到麻煩時,金融當局都採取了干預措施,(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並尋找其它途徑,刺激經濟增長。這就造就了一個非對稱激勵體系,也被稱之為道德風險,它推動了信貸越來越強勁的擴張。這一體系是如此成功,以至於人們開始相信前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Ronald Reagan)所說的「市場的魔術」――而我則稱之為「市場原教旨主義」(market fundamentalism)。原教旨主義者認為,市場會趨於平衡,而允許市場參與者追尋自身利益,將最有利於共同的利益。這顯然是一種誤解,因為使金融市場免於崩盤的並非市場本身,而是當局的干預。不過,市場原教旨主義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成為占據主宰地位的思維方式,當時金融市場剛開始全球化,美國則開始出現經常賬戶赤字。
全球化使美國可以吸取全球其它地區的儲蓄,並消費高出自身產出的物品。2006年,美國經常賬戶赤字達到了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2%。通過推出越來越復雜的產品和更為慷慨的條件,金融市場鼓勵消費者借貸。每當全球金融系統面臨危險之際,金融當局就出手干預,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1980年以來,監管不斷放寬,甚至到了名存實亡的地步。
編輯本段新金融危機
出現世界性金融危機
次貸危機導致發達國家金融機構必須重新估計風險、分配資產,未來兩年,發達國家資金將紛紛逆轉回涌,加強當地金融機構的穩定度。由此將導致新興市場國家的證券市場價格大幅縮水、本幣貶值、投資規模下降、經濟增長放緩甚至衰退,其中最為脆弱的是波羅的海三國和印度。新的金融危機將為中國經濟增長帶來壓力,但中國資金也面臨「走出去」抄底整合並購相應企業的好時機。
世界范圍金融危機的烏雲正在聚集,未來兩年內,全世界將出現一次新型的金融危機。這一金融危機的最大受害者將是一些新興市場國家,這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挑戰和新的機遇。
資金流動逆轉將導致新興市場國家金融危機
為什麼未來世界將出現新型的金融危機呢?這要從發達經濟體與新興市場經濟體過去近十年來金融業發展的基本格局談起。
以美國和英國為代表的發達經濟體,在過去近十年,受益於全球化的大趨勢,經濟不斷繁榮,但這種繁榮的基礎其實比較脆弱。這些經濟體自身的儲蓄相對不足,消費不斷增長,經濟的金融化趨勢不斷加強,其集中的表現就是家庭利用已有的金融資產,尤其是房地產為抵押,向銀行借款來支持其日益高漲的消費。這一格局發展的必然結果就是消費信貸鏈的破裂,集中的表現就是美國的次級房貸危機。次級房貸危機導致美國的金融機構必須重新估計金融風險的成本,也使這些金融機構必須重新分配自己的資產,以降低風險。
反過來看,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在過去十年的發展過程中,吸引了大量發達國家的資金,以墨西哥、俄羅斯、印度、巴西等國為例,其證券市場上一半以上的資金來自於國外。日益高漲的海外資金不僅推動了本地資產價格的高漲,也推動了本地經濟的繁榮,同時也帶來了本地貨幣實際匯率的不斷升值。這一系列過程為這些經濟體發生金融危機埋下了種子,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兩個地區:一是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立陶宛和拉脫維亞,不僅經常賬戶出現了佔GDP10%以上的赤字,同時財政赤字也日益加劇,國內價格上漲的趨勢愈演愈烈,而且,這些國家還實行了與歐元掛鉤的聯系匯率制度,這無疑是寫下了導致金融危機最佳的化學反應公式。
另一個非常脆弱的經濟體,就是印度。雖然印度經濟在過去3年內保持了年均8%以上的增長率,但是其宏觀經濟的情況不容樂觀:長期以來,印度的經常賬戶處於赤字狀態,證券市場一半以上的資金來自於海外,通貨膨脹率不斷上升,中央政府也是長期處於赤字狀態。
綜合考慮發達國家以及新興市場國家的一些經濟情況,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結論:在未來兩年之內,世界經濟很可能發生資金流動逆轉的情形,那就是幾年前從發達經濟體爭先恐後湧入新興市場國家、追求高風險高回報的資金,在發達國家重估風險的情況下,紛紛逆轉涌回發達國家,加強發達國家金融機構的穩定度。這種趨勢的形成無疑會對發展中國家帶來直接的影響,並最終導致新興市場國家金融危機的形成。
金融危機,是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
1.本次金融危機起源於美國,金融危機原因:信用擴張,虛擬經濟引起的經濟泡沫破裂是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次貸危機是導火線.實際次貸債券只有6000億美元,引發了這么大的金融危機,全是由於跟風即人們的心理預期造成的.羊群效應,它是指市場上存在那些沒有形成自己的預期或沒有獲得一手信息的投資者,他們將根據其他投資者的行為來改變自己的行為。理論上羊群效應會加劇市場波動,並成為領頭羊行為能否成功的關鍵。在下述案例中燒餅就是領頭羊.在現實經濟中,次貸房貸是領頭羊
2.從次貸危機到金融危機,這里原創一個案例: 兩個人賣燒餅,每人一天賣20個(因為整個燒餅需求量只有40個),一元價一個,每天產值40元.後來兩人商量,相互買賣100個(A向B購買100個,B向A購買100個),用記賬形式,價格不變,交易量每天就變成240元--虛擬經濟產生了
如果相互買賣的燒餅價為5元,則交易量每天1040元,這時候,A和B將市場燒餅上漲到2元,有些人聽說燒餅在賣5元錢1個,看到市場燒餅只有2元時,趕快購買.--泡沫經濟產生
燒餅一下子做不出來,就購買遠期餅.A和B一方面增加做燒餅(每天達100個或更多),另一方面賣遠期燒餅,還做起了發行燒餅債券的交易,購買者一是用現金購買,還用抵押貸款購買.---融資,金融介入
有些人想購買,既沒有現金,又沒有抵押品,A和B就發放次級燒餅債券.並向保險機構購買了保險.---次級債券為次貸危機播下種子
某一天,發現購買來的燒餅吃也吃不掉,存放既要地方,又要發霉,就趕快拋售掉,哪怕價格低一些.--泡沫破裂
金融危機就這樣爆發了. 燒餅店裁員了(只要每天40個燒餅就可以了)--失業;燒餅債券變廢紙了--次貸危機
抵押貸款(抵押品不值錢)收不回,貸款銀行流動性危機,保險公司面臨破產等。--金融危機
3.在次貸危機到金融危機過程中,金融機構的金融杠桿和金融衍生品的發行和流通起了放大作用
4.更深層次
(1)超前消費長期積累釀成的惡果。美國長期盛行超前消費,鼓勵人民買房子、買汽車、買高檔消費品,銀行為追求高額利潤,向居民發放這樣那樣的信用卡,鼓勵超前消費。「用明天的錢為今天享受」。「讓美夢提前到來,讓美夢成真。「能掙會花是時代的驕子」。說得天花亂墜,這種超前消費,在若干年中也曾帶來暫時的繁榮。但這種預支未來購買力的行徑,畢竟是「寅吃卯糧」,存在泡沫,一時的繁榮,帶有虛幻的色彩。一旦經濟不景氣,出現大批失業者,還不出欠款,消費者的支付能力急劇下降,美國次級債凸顯於世人面前,銀行呆帳成堆,一些投資銀行面臨破產境地。
(2)美國的銀行為高薪所累。美國銀行業長期來養尊處優,似乎是「天之驕子」。高層領導皆是高薪,年薪數百萬美元比比皆是,中等白領階層年薪也達數十萬美元。銀行業長期來由於借貸額巨大,獲利甚豐,掩蓋了矛盾,盡管年復一年支付高薪,但尚能過得去。一旦債務人難以償付債款,出現成批呆帳,形成三角債。銀行始則周轉不靈,繼則巨額虧損。於是大批裁員。若認真反思,高薪是過多地享用經濟成果,含有剝削因素。或者說是一種「竭澤而漁」、「殺雞取蛋」的愚蠢之舉。
(3)美國目前缺乏新興的產業。美國多年來常有新興的產業引領世界潮流。如高速公路、汽車工業、航空業、電子通信業。如電腦的硬體軟體、手機曾遙遙領先當許多國家尚處於萌芽狀態,美國則已面廣量大地形成產業。但近十年來,美國這些領先的產業已處於徘徊狀態,而世界上許多國家正在迅猛追趕,電腦和手機等電子產業發展神速,美國的優勢相對削弱,或者說正在逐漸失去優勢。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美國的金融危機積淀久,它啟示人們從中吸取教訓。我們要一切立足於本國的實際,辦好我們中國自己的事情。這也是化解美國金融危機對我國影響之良策。
5.金融危機波及全球,對於中國影響,國家外匯儲備部分損失了,出口困難了,經濟增長減緩,失業增加,人們收入下降,消費減少,市場蕭條.嚴重時會引起政局不穩定. 比起歐洲國家(如美國底特律汽車城已經是蕭條得很了),這次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不是很大,因為中國的經濟與國際經濟有一定的割裂,我國人民幣實施資本項下的嚴格管理,國際游資沖擊不大,現在美國已有70多家銀行趨於倒閉的情況下,中國的金融系統運行良好,經濟保持一定的速度增長。同時,國家也在通過擴張財政和降低存款准備金率,40000億拉動內需等措施,現在又進行了人民幣匯率的下調,如果各項宏觀經濟措施實施有效,對於中國也就1年左右的時間能夠過去.
㈩ 國際金融危機的成因分析
(1)經濟過熱導致生產過剩;
(2)貿易收支巨額逆差;
(3)外資的過度流入;
(4)缺乏彈性的匯率制度和不當的匯率水平;
(5)過早的金融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