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有效控制互聯網金融的安全問題
抄安全是一個整體,千萬不能盲人摸象般的防禦。理想的防禦是對所有的攻擊進行防護,但從組織資源限制等實際情況考慮,需要做「適度」的安全,即互聯網安全措施的級別要與商業價值相一致。互聯網金融安全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是管理問題。不僅包括一般的安全問題,更包括業務安全問題。
「雲計算在節省資源方面有很大的優勢,但是在雲計算基礎上,它的負載資源能力以及建立在虛擬化平台上的安全設備和安全管理網站,目前都不是很成熟。」
㈡ 互聯網金融的風險有哪些該如何做好防範
我覺得最主要的就是欺詐廣告了,這種被騙的情況多得多,
第二就是虛假宣傳了,看著宣傳的誘惑投進去錢卻被無情的風險崩潰了,
我覺得防範其實很簡單,但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對眼前的誘惑迷失。
所以我覺得只要牢記「天上不會有掉餡餅」的好事,不被那些高收益的宣傳迷惑,保護好自己的私人信息,就能有效的利用網路給生活提供的便利
㈢ 互聯網金融的安全問題有哪些
目前互聯網金融平台的隱患可以歸納為三點:一是資金本身存在風險平台有資金流動,就會被人盯著,有的平台資金總量非常大,除了法幣,還有虛擬貨幣,比如火幣網、OKcoin、比特幣中國這些比特幣交易平台,本身具有的價值就非常大,風險也大。二是用戶信息安全風險如今動錢容易被抓,黑客就選擇動信息,這些用戶信息有很多途徑去變現。首先是競爭對手的需求,現在互聯網金融平台眾多、競爭激烈,大家都意識到用戶信息的重要性,這些數據被競爭對手掌握,對手一方面了解哪些用戶有資金購買P2P網貸產品,另一方面能看到哪些客戶需要錢,這些信息收集的能力都是互聯網金融企業的核心業務能力,如果有人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手段獲得這些信息,實際上是在降低自己平台的運營成本、增加商業機會。三是技術攻擊風險在馬傑看來,這類攻擊的訴求是:我並不想要你的東西,或者你的平台技術比較好,我沒有發現明顯漏洞,那我就用一些暴力型的流量攻擊手段,目的是讓用戶無法訪問你的網站,競爭對手沒辦法開門做生意。
㈣ 如何看待互聯網時代的網路金融安全
近兩年來,網路與信息安全領域大的背景,猶如一個萬花筒,復雜多變,令人眼花繚亂,很難用一句話來概括,尤其是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數據安全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
而互聯網金融也席捲中國熱潮,從之前的網上購物到現在手機支付、微信支付、滴滴打車等,越來越方便了我們的生活,為更多的人所接受,為我們帶來無限商機的同時,也要考慮到金融風險的防範。
那麼在互聯網時代的今天,金融安全的現狀如何呢?我們應該怎樣看待金融安全呢?今天,記者采訪了國家信息技術安全研究院副處長曹宇,讓我們來聽聽曹老師對當前網路金融安全如何看!
金融安全現狀
一、是從銀行機構抽查情況來看,安全性同比其他行業較好
認證體系基本完善,技術應用世界領先(電子銀行的安全一直是技術在引領,中國硬體身份認證技術走在世界的前列,網上銀行基本實現了雙因子證書認證);
系統防護體系趨於成熟,防護能力較高;
風險控制體系逐漸形成,安全防護緯度多;
政策監管在加強,管理層安全意識強。
二、是從高強度滲透測試來看,金融系統應對大規模網路攻擊任然存在風險。
遠程監測20%金融機構官方網站存在高危漏洞。
邏輯錯誤、許可權繞過、信息泄漏等業務系統高危漏洞時有發生。
移動互聯網、互聯網金融迅速發展,安全問題變得無處不在。
三、是從國家的戰略層面來看,網路安全挑戰依然嚴峻。
國產率較低,自主可控壓力較大;
系統復雜、防護滯後、安全動態變化、科技風險集中;
黑色產業趨利化、集團化、跨境化(如一次跨境網路釣魚攻擊,黑客從騙取用戶的信息到國外的ATM取現只需要2小時,而立案最快得6小時);
相關法律法規、信用體系仍待完善。
網路金融在給消費者帶來便利體驗的同時,其安全性問題也日益顯現。網路金融安全問題的發生,通常是跨平台、跨地域、覆蓋存、貸、流通的各個層面,對金融機構、電商、安全企業都構成挑戰,單獨從一個環節去入手,往往困難重重。只有通過網路金融產業鏈的合作,打造由政府、銀行、商家、安全服務商等全面協同參與的網路金融保護鏈條,提供系統性的安全解決方案,才能切實保護消費者利益。
從網路威脅的角度來看:網路金融系統復雜,漏洞隨時可能出現;與此同時網路環境日益惡化,大規模攻擊時有發生;現有的安全防護體系難以防範大規模高強度滲透攻擊
從技術發展來看: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的等新技術、新應用的快速應用給網路金融帶來較大沖擊
從人才隊伍建設來看:網路金融安全的范疇在延伸,網路安全工作人員比例不足,特別是網路攻防分析隊伍人員緊缺
從安全可控角度來看:關鍵技術產品過度依賴少數廠商,安全可控能力不強;雲計算以及互聯網金融的規模化發展,整體架構的遷移有望自主可控獲得突破性進展。
金融系統的APT攻防之道
金融系統的APT攻防之道,從技術防控和業務防控兩方面淺談攻防演進的趨勢。新一代的防禦體系,至少具備四個能力。
應該具有智能的威脅感知能力,需要加強知彼的能力,應該具有高強度攻擊抵禦能力、快速應急響應能力,是大數據分析能力,
從業務防控的演進來看,2006年到2014年的電子銀行認證體系的發展,就是不斷的加鎖的過程。總體來看,國產信息科技產業鏈發展仍不平衡,特別是在一些關鍵技術領域,國外產品仍處在領先地位。銀行業在核心技術領域仍存在對於國外信息技術產品的依賴,銀行業全面提高信息系統自主可控能力仍是一項長期、復雜、艱巨的工作,需要在國家、行業、銀行自身等多個層面持續完善、相互促進。
㈤ 互聯網金融的安全性
一是要注意分散投資,二是上門實地考察
㈥ 如何構建互聯網金融安全體系
互聯網金融安全是一個整體,千萬不能盲人摸象般的防禦。理想的防禦是對所有的攻擊進行防護,但從組織資源限制等實際情況考慮,需要做「適度」的安全,即互聯網安全措施的級別要與商業價值相一致。互聯網金融安全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是管理問題。不僅包括一般的安全問題,更包括業務安全問題。
安全建設實際上就是對抗入侵的過程,只有加強各方面的合作力度,構建互聯網金融安全體系,才能穩操勝券。
㈦ 如何防範互聯網金融風險
互聯網金融雖然提高了資金配置效率,降低金融服務成本等,並滿足更廣泛群體的金融需求、增強金融普惠性,但互聯網金融在為經濟穩定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持的同時,也出現一些風險隱患,值得我們大家警醒和注意。
互聯網金融的虛擬性較高,造成了投融資雙方了解度不夠,而大部分互聯網金融機構又對投融資雙方的資質審查不嚴格,准入門檻要求低,且缺乏完備的徵信機制,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問題。
部分互聯網金融機構在高杠桿比率下經營,個別機構引入不具充足擔保實力的第三方金融機構,甚至在無抵押無擔保狀態下的貸款。為了吸引更多的投資者,互聯網金融機構紛紛推出高收益、高流動性的產品,看似誘人的回報背後卻給將來埋下了隱患,也加劇了互聯網金融的風險。
那麼,如何加強和防範互聯網金融潛在的風險呢。
首先,要不斷創造、設計、開發出各種新的組合金融工具,使金融衍生工具創新和風險控制能得以加強,以期在一定風險度內獲得最佳收益。並建立流動性管理指標體系,對貸款的流動性風險進行實時監測、評估,還可以利用大數據對流動性風險進行預測。另外應該建立一套應對大規模擠兌的應急預案,比如留存一定比例的備付金。
其次,互聯網金融行業以及相關機構應大力發展先進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信息技術,建立網路安全防護體系。網路金融的安全,最終是通過網路技術的應用來實現和支撐的,其關鍵技術有防火牆技術、數據加密技術和智能卡技術等,主要是通過採取物理安全策略、訪問控制策略、構築防火牆、安全介面、數字簽名等高新網路技術來實現。
最後,還要加快建立互聯網金融領域的行業管理制度,強化在工商注冊、金融業務監管、電信備案或許可等不同環節的協作管理,探索構建跨部門聯動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從業機構及產品監管規則,形成常態化和長效性的監管機制。要鼓勵和引導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開展業務,為長效機制的建設提供技術保障。
作為國內知名的金融信息服務平台,善林金融堅持以服務實體經濟、防範金融風險為宗旨,以依法合規為前提,以風險防控為原則,建立良好的創新機制,通過產品、技術、制度、服務和流程等創新方式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提高資金和信息使用效率。善林金融的成功,原因在於始終把風控體系的構建和完善放在企業發展戰略的首位,並採取各種措施和方法,消滅或減少風險事件發生的各種可能性。
㈧ 互聯網金融風控體系是如何搭建的
從技術的角度來講,互聯網金融風控體系的搭建需要配置相應的人員,搭建技術體系,設置流程,配置規則和模型等等。從方式方法上來講,有直接自己搭建的,也有直接採用第三方風控體系的,這主要看平台的大小和自身的需求。不過從目前來看,大多數的公司都選擇了兩者的結合,即在自建風控體系的同時,選擇三方反欺詐供應商如杭州同盾科技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