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學業 > 國際金融秩序美國減稅

國際金融秩序美國減稅

發布時間:2021-03-10 01:37:01

1. 美國減稅會重創中國經濟和股市嗎

美國減稅確實會對中國的經濟和股市有一定負面的影響,但是說到重創,倒內還不至於。
從稅務的角度講容,企業有了比較大的動力把錢拿回美國進行投資,貨幣收縮周期,企業稅改革無疑會加大美國財政赤字,推升國債收益率,配合美聯儲加息加快了資本迴流美國的步伐,這是一個從全球抽血的事實。給他國造成了巨大的壓力,也給全球暴跌及較大周期的調整埋下了伏筆。最近不少國家貨幣的匯率崩盤,就是源於國內資本的大舉流出。本輪股市的下挫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美國的稅改法案很可能就是一個導火索。
但是中國,有自己的應對舉措,美國減稅,中國也減稅,而且更大程度的開放國內的市場,有人希望把錢從中國口袋裡拿走,那中國就想辦法把資本留下,這是一個資本搶奪的博弈。怎奈何中國體量大,政策也夠吸引人,想重創中國經濟,很難。
對於股市,因為目前的都是存量資金的博弈,沒有新入市的資金,當一個熱點和主線出現之後,勢必要從其他題材抽血,所以才能出現這么差的賺錢效應。
祝投資愉快。

2. 美國減稅是挑起稅務戰的作者是誰

美國聯邦政府2017年4月26日推出的稅改方案,號稱力度史無前例。如果這一方案能夠在國會全部獲通過,對美國的全球競爭力將產生重要影響。
稅改的好處不言而喻。一則吸引美企紮根美國。僅企業所得稅率從35%左右降至15%上下,就將使美企稅負大大低於經合組織國家約25%的平均水平,而降低的部分可轉換為企業的利潤。據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與城市研究所聯辦的稅收政策中心測算,今年美國企業盈利預期將增加1080億美元,明年將增2150億美元。此外,15%的稅率已接近部分避稅天堂,加上美國經濟體量龐大帶來的規模效應,有望使實體經濟步入良性循環。美國稅收基金會測算,在最佳狀態,稅改將整體使美國內生產總值增加6.9至8.2個百分點,新增就業崗位200萬個。
二則牽動企業流入或迴流美國。雖然美國政府表示會對在海外留置利潤不歸的美企征稅,但已有透露表示,方案中的稅率將是帶有優惠性質的低稅率。據估計,美國企業離岸利潤留存約2.6萬億美元。如此一來,蘋果等海外存利、持現企業,面臨著諸如歐盟等地的額外征稅重壓和美國的優惠低稅率該何去何從,可想而知。
三則籠絡民眾。美個稅約占國稅總額的70%,若各項稅改方案均能落實,自然使稅基縮小、稅款降低。美民眾對聯邦政府支持率也會隨之上升,有利特朗普續推新政。
美國稅改,納稅人賺了,誰虧了呢?顯然是美國聯邦政府,以及可能被波及的其他國家。
從他國視角看,美國減稅實際上就是在挑起稅務戰。作為反應,一些有實力的國家會加入這場競爭,或競相減稅,或以鄰為壑,或設立避稅天堂。目前,這一跡象在英、法等發達國家已露端倪。這樣做不僅會使國際稅收秩序陷入混亂,更會使業已形成的G20等國際經濟政策協調框架下的《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BEPS)行動計劃》等反國際稅收惡性競爭成果縮水。此外,美國稅改將使部分無力搞稅收競爭的出口導向型國家直接受損。

就美國聯邦政府而言,財政巨額減收將不可避免。據多家機構估計,如此稅改將使美政府未來10年財政減收2萬億至6萬億美元。這對於一個債台高築、過段時間就得裱糊一下債務上限這個「頂棚」的美國政府而言,風險不小。同時,參與美國聯邦政府牽頭的投資項目風險也隨之變高。未來美國經濟建設不但要減稅,還需大興土木搞基建。一面少收錢,一面多花錢,且還要吸引私人投資者往基建上投錢。試問,錢從哪裡來,誰又敢跟投?
此外,對企業而言,減稅省下來的錢干什麼,這既是問題,也是風險。若美實體經濟投資率仍弱,利潤率不高,而炒股等金融交易仍很掙錢,企業則會回購股票裝點股價,其他投資者亦將尾隨。減稅省下的錢便會像量寬時期那樣,推高金融泡沫。這樣,稅改不但失效,還可能成為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導火索。
總體看,美國稅改方案即便在國會通過、順利鋪開,未來也需要在國內做好引導,善用這筆錢,同時與其他國家搞好國際稅政協調,防止相互傷害,危及全球經濟。

3. 美國史上最大規模減稅計劃公布,都要改些什麼

017年11月16日,美國眾議院以227票贊成,205票反對通過了其《減稅與就業法案》。
該法案的通過具有里程碑意義,是1986年以來美國稅收制度最為重大的一次變化,將徹底重塑美國現行稅收制度。當然,該法案的通過並不意味著稅改進程的結束。接下來,美國參議院還將通過參議院版稅改法案。此後,參眾兩院的法案將不斷協調以形成並通過一個相同版本的法案,最終遞交總統簽署,將法案上升為法律。雖然這條稅改立法道路充滿挑戰,但特朗普政府仍希望在2017年聖誕節前完成這一過程。
對中國來說,美國稅改與中國最相關之處在於美國公司稅中跨境條款的變化,這些變化將深刻影響赴美投資的中國投資者,以及中國跨國企業相比美國跨國企業的競爭力。美國公司稅改革作為全球正在廣泛討論的未來國際稅收規則的一部分,也將間接影響中國的稅收政策選擇。本文接下來主要討論本次稅改法案中國際稅收規則的變化要點。
眾議院稅改法案要點
美國眾議院稅改法案可以分為個人稅改革、商業稅改革和國際稅改革三部分,我們主要關注那些對中國有潛在影響的內容。
個人稅及商業稅改革要點
聯邦企業所得稅稅率從35%降至20%,低於經合組織(OECD)國家的平均水平。20%的企業所得稅稅率將自2018年1月起生效。
引入新的復雜的「穿透」企業(即:個體經營者、S型公司、有限責任公司及合夥企業)稅收規則。根據該規則,「穿透」企業「合格經營所得」的適用稅率將從現行最高達39.6%的個人所得稅稅率降至極具競爭力的25%。
對2017-2022這五年內發生的資產投資成本100%費用化,但不包括房地產。
利息費用的限額為利息、稅項、折舊和攤銷前利潤(DBITDA)的30%。此規則源自OECD稅基侵蝕及利潤轉移(BEPS)第4項行動計劃。目前的收益剝離規則被廢除,但房地產和小型企業可免於適用。
每年的凈經營虧損結轉限額為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90%,並可向後無限期結轉,基本廢除向前結轉。
對附帶權益的優惠待遇引入一個三年持有期的要求。
修改個人所得稅稅率及檔次,廢除了許多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特殊扣除/抵免項目,個人替代最低稅和遺產稅也被廢除。
國際稅收規則改革要點
美國跨國公司海外業務以及外國公司在美活動的征稅規則都發生了變化。
美國公司取得的來自其境外子公司的股息可享受100%的所得稅豁免(有10%的持股比例要求)。境外子公司的歷史累積境外收益將被視同匯回一次性進行征稅,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適用14%的稅率,非流動資產適用7%的稅率。
擴大受控外國公司(CFC)規則至美國跨國企業海外子公司囤積的利潤(所謂的「境外高額回報」)按當年稅率10%進行征稅,子公司利潤繳納的外國稅收的80%可抵免該美國稅款。這也就意味著,只要外國有效稅率達到12.5%,就無需再繳納美國稅。
稅改法案提出了一項非常新穎的規定:美國國內公司向境外關聯方支付的款項需要繳納20%的執行稅。該規定適用於編制合並財務報表、年度向境外關聯方支付超過1億美元的集團,且向境外關聯方支付的款項需為可計入貨物銷售成本或者資產折舊或攤銷基礎的款項,按成本(無加成)支付的集團內部服務費、利息以及需全額繳納30%預提稅的款項不適用執行稅。然而,外國公司可以選擇在美國認定常設機構來避免繳納執行稅。在這種情況下,納稅額將根據集團合並財務報表中相關產品線的利潤率來確定。境外已繳納稅款的80%可適用境外稅收抵免。
借鑒BEPS第4項行動計劃,引入了全球范圍債務上限利息限制規則。當美國公司占跨國集團全球凈利息支出的份額超過美國公司在集團DBITDA中所佔份額的110%時,超過部分的凈利息支出的扣除將會被限制。
畢馬威觀察
眾議院稅改法案包含許多突破以往美國稅收實踐的創新之處。股息參股豁免規則的引入使美國轉向屬地稅制,而對「境外高額回報」征稅又使美國轉向「實質上」的全球稅制。對外支付規則引入了「以目的地為基礎」的征稅權,這可能在全球范圍內影響OECD的數字經濟稅收工作。利息規則將和上述規則一起,對中國企業在美業務產生影響,並引發稅收協定的兼容性問題。中國稅收政策制定者也將密切關注美國稅改動向,並可能考慮調整相關政策以保持中國企業的競爭力。而參議院稅改法案在很多方面又與眾議院通過的稅改法案有所不同,如稅基侵蝕規則和特殊的知識產權所得規則等,因此密切關注參眾兩院稅改法案如何協調更顯得尤為必要。
點擊這里閱讀畢馬威美國關於眾議院稅改法案的詳細分析:
https://home.kpmg.com/us/en/home/insights/2017/11/tnf-kpmg-analysis-house-tax-reform-bill.html
如此減稅會對世界造成什麼影響
影響之一是引發市場經濟國家展開大規模的減稅競賽,這是確定無疑的。因為稅收決定企業成本,也決定商品競爭力,同時還決定了國家吸引資本、技術、人才以及由這些要素組成的企業投資的能力。
影響之二是可能要了一些非市場經濟國家的經濟的命。非市場經濟國家多數都不是徵收企業所得稅,而是徵收流轉稅。
經濟學的術語中,流轉稅本就是一種流氓稅,對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和創業企業是致命的硬傷。之所以徵收流轉稅,本質上是稅收管理水平跟不上時代,所得稅根本沒有能力徵收起來。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不是靠企業實力,而是靠政府對企業的反哺政策,用全民的稅收來補貼出口企業。
面對美國如此減稅,不管對那些出口企業怎麼補貼,恐怕再也無能與之競爭了。企業沒有自身的創造力和競爭力,靠政策輸血終歸不是長久之計。今天,這不可長久之計恐怕只能到此為止了。美國大規模減稅,在客觀上對非市場經濟體而言一定會造成致命打擊,事實上就是在用市場的手段來關閉美國市場的大門,把世界上最好的企業吸引到美國,把一切沒有真實競爭力的企業擋在美國的市場大門之外。
特朗普減稅方案對中國的啟示
中美比較顯示我國稅費負擔較重
美國和中國分別是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經濟體,各自的稅費負擔對雙方產業競爭力的影響很大,開展中美稅負比較具有重要意義。中國以間接稅為主的稅收體制註定企業部門稅費負擔本來就較重,特朗普執政後力求推出大規模減稅措施,可能進一步推升中國企業部門相對生產成本。
1.中國減稅力度不及美國
近幾年我國採取了很多減稅降費措施。4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公布了6項減稅舉措,預計2017年將減輕各類市場主體稅負3800多億元,加上一季度已經出台的多項降費措施減負2000億元,今年合計就可以實現全年減稅降費5800億元。減稅降費取得一定成效,全國公共財政收入增速逐漸下降,2015年財政收入增長5.8%,低於GDP增速1.1個百分點,是上世紀90年初以來首次低於GDP增速。2016年全國公共財政收入15.96萬億元,同比增速進一步下降至4.5%,連續2年低於GDP增速。2016年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為21.44%,是1995年以來首次下降。年初以來經濟明顯回暖、企業活力增強,與近幾年大力度的減稅降費為企業減負不無關系。
雖然近幾年我國減稅降費取得一定成效,但相較於美國的減稅計劃,我們目前的稅改力度和幅度仍顯不足。除了營改增以外,其餘的稅改措施進展非常緩慢,從具體內容來看,今年2月企業所得稅法10年來首次修正,提供了更多稅收優惠,但最為核心的企業所得稅率並未下降,仍然是25%。各界期待已久的個稅改革未列入2017年立法計劃,財產稅、遺產稅等調節能力更強的個稅更是遙遙無期。當前是經濟增長動能轉換的關鍵期,消費稅改革迎來窗口期,但消費稅改革緩慢,已經成為制約消費增長、導致消費外流的原因之一。從最近的改革動向來看,下一步消費稅改革不但不會減稅,可能還會加稅。
2.中國宏觀稅負高於美國
宏觀稅負有不同的衡量口徑,如果只算稅收收入佔GDP的比重,中國為18.5%左右,似乎並不算高。由於我國財政收入很大一部分是非稅收入,實際數值將遠超於此。中國稅收沒有社保稅,社保是以繳費的形式。美國宏觀稅負包含社保稅,如果剔除社保稅計算,美國稅收收入佔GDP比重在19%左右,與中國不相上下。
按照IMF數據公布特殊標准(SDDS),財政部公布了廣義財政收入口徑下財政收入總額,包括了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除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之外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國有資本經營收入、以及社會保險基金收入。2015年中國廣義財政收入口徑下財政收入總額為198480億元,佔GDP的比重為29.33%。2016年美國相同口徑下的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為26.36%,中國略高於美國。
2015年全國實際繳入國庫的土地出讓收入為33657.73億元,如果考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的擴大廣義財政口徑,2015年總的廣義財政收入為23.21萬億,佔GDP的比重為34.3%。按照此口徑,中國宏觀稅負不但高於美國,也高於OECD平均宏觀稅負。
3.中國企業稅費名目繁雜、負擔重
雖然從宏觀角度看中國總體稅負與其他國家相比並不算重,比美國搞不了多少,但中國以間接稅為主的稅制決定了絕大部分的稅收都來源於企業,總稅收收入中企業繳納部分達到90%左右,這是造成企業稅費負擔偏重的重要原因。
從主要稅種來看,中國涉及企業稅費目錄超過10種,其中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營業稅3種佔比較大。根據2016年的稅收數據,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營業稅分別占總稅收的比重為22.1%、31.2%、8.8%,合計佔比達到62.2%。美國稅制體系中間接稅所佔的比例很小,企業稅負主要是公司稅(類似於企業所得稅)1種,占稅收總額的比重為16%。
從企業稅費來看,除了繳納所得稅、增值稅、消費稅等稅收之外,中國的企業還要在此基礎上繳納約13%的附加稅費,包括約7%的城市維護建設費、5%的教育附加費和1%的防洪費等。根據世界銀行測算,中國企業的總稅率(企業納稅總額與政府收費占企業利潤的比例)遠遠高於美國的總稅率。2016年中國企業總稅率為68%,在全球190個經濟體里稅負排第12位;美國企業的總稅率是44%。
除了稅費負擔以外,國內製造業還面臨勞動力、土地價格上漲,產能、資源約束。企業成本不斷上漲,投資效率持續降低,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已經超過形成真實資本總額的47%,也就是接近一半的投資支出難以形成資本。2016年民間投資出現斷崖式下滑,民間投資中接近45%是製造業投資,表明製造業增長壓力很大。
4.中國個稅結構簡單粗放
由於稅制的差異,美國個人稅在財政收入中所佔比重很大,大部分年份佔比在45%-50%。中國個人稅貢獻很小,佔比在6%-8%。雖然從稅收總量上來看美國的個稅負擔高於中國,但是美國居民享受的社會福利遠遠好於中國,意味著個稅的返還力度很大。美國在確定應稅所得時規定了許多詳細的所得扣除項目,主要包括商業扣除和個人扣除,例如納稅人的子女撫養、65歲以上老年人贍養、傷殘人員抵免等等都可列為抵扣項目。綜合考慮社會福利效應,中國的個稅負擔未必低於美國。
除了社會福利效應以外,美國個稅結構很豐富,具有很強的「均貧富」作用,而中國的個稅結構過於單一。美國開征的個人稅種主要包括個人所得稅、財產稅、遺產稅、財產贈與稅等。中國開征的個人稅種主要是個人所得稅,沒有資本利得稅,也沒有開征財產稅、遺產稅、財產贈與稅等稅種。相較而言,中國的個人所得稅主要針對工薪階層的工薪所得進行嚴格征稅,針對富人的投資所得稅、房產稅、遺產稅、財產贈與稅等缺失,制度漏損比較大。對於廣大工薪階層而言,中國的個稅負擔顯著高於美國。
5.中國非稅收入遠超美國
雖然近幾年加大清理各類收費的力度,由於收費主體多元化嚴重現象,難以有效約束,非稅收性收入快速增長。即便經濟增速逐漸下降,各年度的非稅收入增速都在2位數,非稅收入占財政收入比重逐年上漲,2016年達到18.3%。非稅收入主要包括專項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罰沒收入和其他收入,名目繁多的收費項目是中國企業和個人感覺稅負較重的重要原因。
美國的非稅收入主要是各類收費,包括行政性收費、機場、公園等公共設施使用費等,並且非稅收入都要納入預算管理。非稅收入在美國財政收入中的佔比較低,各年度較為平穩,在略低於5%的水平,比重比中國的1/3還低。
美國稅改,誰是贏家
美國聯邦政府16日獲得眾議院通過的稅改方案,號稱力度史無前例,對美國的全球競爭力將產生重要影響。
稅改的好處不言而喻。一則吸引美企紮根美國。僅企業所得稅率從35%左右降至20%,就將使美企稅負大大低於經合組織國家約25%的平均水平,而降低的部分可轉換為企業的利潤。據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與城市研究所聯辦的稅收政策中心測算,今年美國企業盈利預期將增加1080億美元,明年將增2150億美元。此外,20%的稅率,加上美國經濟體量龐大帶來的規模效應,有望使實體經濟步入良性循環。美國稅收基金會測算,在最佳狀態,稅改將整體使美國內生產總值增加6.9至8.2個百分點,新增就業崗位200萬個。
二則牽動企業流入或迴流美國。雖然美國政府表示會對在海外留置利潤不歸的美企征稅,但已有透露表示,方案中的稅率將是帶有優惠性質的低稅率。據估計,美國企業離岸利潤留存約2.6萬億美元。如此一來,蘋果等海外存利、持現企業,面臨著諸如歐盟等地的額外征稅重壓和美國的優惠低稅率該何去何從,可想而知。
三則籠絡民眾。美個稅約占國稅總額的70%,若各項稅改方案均能落實,自然使稅基縮小、稅款降低。美民眾對聯邦政府支持率也會隨之上升,有利特朗普續推新政。
美國稅改,納稅人賺了,誰虧了呢?顯然是美國聯邦政府,以及可能被波及的其他國家。

4. 美國大幅減稅中國該如何應對

特朗普放大招!美國大幅減稅,中國該如何應對?

思考

我們當然不能小覷美國的稅改政策,但是,情況遠沒有想像中那麼糟。

設想一下,如果美國大幅減稅,進一步拉大與發展中國家的稅務負擔差距,其他國家有沒有可能在資本外逃等一系列壓力下,也被迫做出減稅等其他財稅政策的調整呢?事實上,英國、法國以及其他主要發達國家已推動減稅立法。而如果這一設想真的實現的話,這一輪全球減稅戰無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減美國減稅的政策效應。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此前我們所作的分析都是基於一般經濟學常理的判斷,而現實中的經濟活動,遠比理論要復雜難以掌握地多。

從美國國內來看,美國減稅真的將百分百推動跨國企業迴流嗎?不盡然。稅率僅僅是影響企業投資的因素之一,其他包括宏觀政策、商業環境、人才條件等,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而在梅新育看來,單一的財稅政策,也很難提振美國經濟,還需要跟接下來的福利等一系列社會改革結合起來,才能發揮最好的作用。這一點,自然也是跨國資本需要審慎考慮的。

梅新育指出,很重要的一點是,「從特朗普訪華稱中國的政體適合中國人民,到近期一系列的動作來看,他偏向於減少對外部世界的干預,專注於本國經濟改革,激勵生產勞動……這個構想對中國乃至外部世界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中美不是敵人,美國專注於國內經濟發展,提振其經濟,對我國也不是壞事。

在梅新育看來,當下的中國最應該做的,還是專注自己的一系列改革,不要被外界的動作亂了陣腳。美國的稅改或許對我國有一定的沖擊壓力,但這同樣可以轉化為改革的契機。

當下中國的財稅依然存在一些潛伏性問題,比如稅率較高,轉移支付和減免太多等。如果能以此為契機,對減免項目、轉移支付優惠進行一定程度的壓縮,減少不必要的財政支出,同時降低稅率,那麼中國的財政改革也將迎來廣闊的空間。

在這一過程中,專注自己腳下,拓寬稅基,贏得更加公平、安全和可持續的財稅政策,重振國家和社會的經濟活動,才是當下的中國,最該堅持的思路。

5. 特朗普開打稅務戰爭:美國減稅誰最擔心

美管誰總統都假想敵;都美利益至;都採取遏制策略;特朗普既美總統美敵視遏制打壓主離所既斗爭合作基本美兩戰略原則

6. 美國前段時間大規模減稅,最近又大幅度提高針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這兩項政策的一致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美國前階段的減稅政策主要針對國內企業和個人,通過減稅減少生產成本和銷售價格,以此來促進消費,拉動經濟和國內企業發展。現在增加關稅,主要目的還是保護國內市場和企業。因此其目的和效果是一致的。當然在川普的民意支持率問題上是否能達到一致的預期效果,要到中期選舉之後才能揭曉。

7. 國家干預經濟政策是美國長期實施的政策嗎

⑴二戰後到60年代末,美國政府奉行凱恩斯主義,國家干預經濟,實行充分就業,危機發生時政府動用赤字財政、通貨膨脹等手段。這些手段雖然減輕了危機但造成巨大的財政赤字、高額國債和嚴重的通貨膨脹。⑵70年代,美國經濟陷入「滯脹」。政府交替使用緊縮財政政策和赤字財政政策,但只能緩解,不能消除「滯脹」。⑶80年代裡根政府減少對經濟干預,大規模削減政府開支、抵制通貨膨脹、減稅,美國經濟開始回升並持續增長,通貨膨脹和失業得到緩解,但因加大國防開支導致財政赤字年年攀升。⑷90年代柯林頓上台實施「宏觀調控,微觀自主」的經濟政策,消滅了財政赤字,解決就業問題,美國經濟再度繁榮。二戰結束後,美國在世界貿易自由化方面,如推動烏拉圭回合談判等發揮了重要作用。美國的市場准入相對寬松,歐洲、日本以及東亞一些國家的經濟發展都曾受惠於美國市場。相當時期內,美國曾對建立區域經濟組織不感興趣。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起,面對歐洲大市場及亞洲的挑戰,美國開始重視區域合作,轉向建立雙邊自由貿易區。以美國為主導的北美自由貿易區有相對的開放性,但對非成員國的差別待遇也很明顯。該貿易區通常運用原產地原則、環境保護標准以及關稅及非關稅壁壘等措施限制域外國家的市場准入。近來,美國越來越注重發展雙邊貿易關系。如在決定與歐盟發展跨大西洋經濟一體化的同時,還積極與韓國建立自貿區的談判。美國參與雙邊貿易談判和建立雙邊自貿區以追逐市場份額的動力顯然超過重新啟動WTO談判和完善多邊貿易體系的積極性。在此背景下,歐美跨大西洋經濟一體化的未來走向對能否建立世界多邊主義貿易秩序起著關鍵作用:倘若跨大西洋經濟一體化將全球治理作為目標,堅持非歧視的對外經濟政策,保持經濟一體化的開放性,它有可能成為經濟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重要基石;反之,如果歐美將跨大西洋經濟一體化當作放大了的「民族國家合作的『互助組」』,追求自身利益,針對「第三國」採取所謂「共同政策」,將會激起受打壓的國家採取保護措施加以抵制,而實力不抵的國家則可能迫於壓力簽署違背自由競爭原則的協議。這將助長世界新貿易保護主義浪潮,多邊主義的貿易體系和經濟秩序將成為空中樓閣。美國財政部副部長金密特在2007年3月就德國總理默克爾建立歐美跨大西洋經濟夥伴關系倡議所做的講話,初步展示出美堅持多邊主義的意願:跨大西洋經濟夥伴關系與加強多邊貿易相互不排斥,既不是排他性的經濟合作體制,也不是針對其他亞洲門檻國家的雙邊體系。相反,歐美將積極推進WTO多哈回合談判,促使談判取得最終成果。美國將繼續在多邊框架下協調各個地區之間不同的標准和規定,並維護在美外國企業的利益。如果這是深思熟慮的政策目標,而且歐美能夠言行一致,那麼多邊主義的經濟秩序或許尚存光明前途。其前提是歐美在跨大西洋經濟一體化框架內對世界經濟關系和世界經濟秩序發揮積極影響。首先,歐美在構建跨大西洋經濟一體化時,應淡化建立經濟陣營的思維,並遏止內部日益抬頭的新貿易保護主義,對全球經濟關系的和諧發展承擔大國責任。為此,作為最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歐美應引導全球經濟行為體,包括歐美國家,不是誇大新興國家崛起的威脅,而是注重全球經濟穩定、協調和公平發展的「質增長」。針對新興國家的經濟崛起,加強與這些地區的經濟相互依存,維護市場開放性和自由貿易原則。總而言之,歐美能否減少日益增多的、對第三國的非關稅貿易限制措施,是其願否奉行自由貿易的一個試金石。其次,歐美金融市場一體化將提高歐美相互融資水平,一定程度降低其金融風險,歐美更能憑借「資本」主導國際金融與貨幣秩序。與此同時,發展中的新興市場國家正在培育金融市場,面臨建立和穩定金融體系的艱巨任務。因此,歐美在實現金融一體化的同時如何相應調整其發展政策,包括與新興國家的金融關系、防止世界經濟失衡和防範世界性金融風險,也應成為跨大西洋經濟合作的一項政策目標。此外,歐美應將經濟一體化政策與改善國際經濟秩序的任務結合在一起。美國和歐盟在制定世界經濟秩序和規則方面居於主導地位。在世貿以及區域一體化談判中,歐美可憑借其經濟與政治優勢,在商品、服務和資本的市場准入、制度和標准以及貿易沖突等爭端中獲得有利條件,並善於利用其具有「成熟法規」的優勢,制定有利自身發展的規則。跨大西洋經濟一體化啟動後,歐美在國際法規與制度方面將更居優勢,有可能將其一體化框架內統合的規則與制度演變成「國際通用規則」,讓各國接受和遵守。盡管歐美在市場經濟的法規領域有多年經驗,可為發展中國家完善市場經濟秩序提供借鑒,但歐美在其「規則與秩序一體化」過程中應該避免「強加於人」,更不能把它作為獲取競爭優勢的工具。未來,無論跨大西洋經濟一體化向哪個方向發展,它都將對世界經濟的總體環境產生重要影響。預計在全球范圍內,圍繞市場、資源和規則的競爭可能進一步從國家間、地區間發展到經貿集團和經濟一體化組織之間。歐美以外的國家,特別是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應該從戰略角度認清,新興國家的經濟崛起正改變著國際政治與經濟關系發展趨勢。新興國家一方面應在國際金融、貿易、能源、氣候與環境政策等方面擔負起有利於全球發展的責任,共同參與全球治理;另一方面,須盡快與國際法律法規和生產標准接軌,並加強與歐美的經濟戰略對話,積極融入多邊世界貿易體系。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也應積極推動雙邊或多邊區域化進程。就歐美經濟一體化對全球區域化和國際經濟關系的影響來看,這一全球最大的一體化工程能否順利發展,不僅取決於歐美之間的相互利益平衡,而且有賴於歐美能否贏得新興國家和地區的合作,成功地將全球眾多的雙邊和區域一體化引向多邊主義的合作進程。

8. 美國減稅有何意義

美國共和黨上台後慣用三板斧:減稅、投基建和貿易保護。特朗普也不例外,其上任後第一年末就成功促使議會通過了減稅法案,實屬不易。很多人甚至已經將減稅視為特朗普任內最大成就,特朗普在國情咨文中也用了很大篇幅列舉減稅的成績,甚至表示「我們已經實行了美國歷史上最大的減稅和改革」。

最後,減稅的直接效果將使得未來十年美國財政赤字新增1.5萬億美元,這或將導致金融風險升高。不僅如此,美國還要平衡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之間的關系,美國大幅減稅是在貨幣政策從非常規貨幣政策快速收緊而回歸的過程中,是在美聯儲今年將縮表並加息三四次的背景下實施的,減稅效果會有多少被貨幣政策收緊所抵消難以預料。

9. 美國公司稅將從35%調整到20%,這種做法對世界各國會產生什麼影響

美國公司稅將從35%調整到20%,這種做法對世界各國會產生影響,對於不同的國家的影響自然程度也是不一樣的,美國減稅後,相比於其他國家,美國將具有巨大的優勢,會吸引全世界的公司進入美國,這會讓其他國家的競爭力越來越弱。


美國減稅對歐洲和日本影響可能相當小一點,因為他們以高端製造業為主,創新能力強,盈利能力強,也需要各自的國家提供人才,所以不會為了減稅而搬遷,難受的是一些低端製造業國家,這里所說的低端是指單純從事加工製造而不是創新,減稅對他們有巨大的吸引力,企業搬遷後,會導致大量的員工失業。

美國減稅,自然是考慮美國的利益來的,只會有利於他自己的國家而不利於其他國家的發展。

10. 美國為什麼要減稅

美國特朗普當局26日公布了稅收更始方案,大幅減少企業稅和小我稅。詳細方案總結為:(1)大幅減少企業稅稅率,從35%降至15%。(2)小我稅稅率將從7檔減少至3檔,分袂是10%、25%和35%。(3)小我稅起征點幾乎翻了一番,即一對夫妻的所得稅起征點將升至2.4萬美元。(4)肅清遺產稅、「奧巴馬醫保」稅、替代性最低稅等稅種。(5)美國企業海外留存的數萬億美元將徵收一次性稅收。(6)取消首要由敷裕納稅人受益的定向稅惠方法。

從詳細減稅方案的內容來看,特朗普是想把持減少企業和小我稅收的編制,皋牢公眾,獲得更多支撐,從而繼續奉行執政更始。但這一減稅方案的實際好處,也是不言而喻的。不僅晉升了美國企業本身的競爭力,更有利的吸引國際企業投資美國,從而發動美國就業市場繼續保持安康程度。並且,針對小我的減稅政策,也進一步促使本國公眾具有更為充實的斲喪才能,從而促進美國經濟保持繁榮。
特朗普減稅方案是值得我們進修的,特別是在當代社會中,一個國家經濟保持安康繁榮的邏輯應該是怎樣樣的?稅收就是國家最首要的一種財務收入情勢。而影響稅收的兩大焦點身分,就是稅基和稅率。稅基大,稅率高,團體稅收額度就高,反之團體稅收額度就低。但稅基與稅率若是能形成互補,即稅基擴大,但稅率降低,那麼團體稅收額度仍然可以保持不變。稅基縮小,稅率進步,也是同理。
在當代社會中,列國企業都面臨著全球化的競爭,惟有盡量壓低企業運營本錢,才能保持不變安康的運營狀態,企業才會擁有投資和添加雇員的鼓勵。當局在稅收軌制的設計和辦理上,只需全力輔佐企業降低運營本錢,才能實現全民就業率的連續走高。而另一面,針對絕大多數的通俗公眾而言,小我及家庭稅收標准降低,也能鼓勵小我及家庭的斲喪進步,從而添加社會總體需求,促進經濟繁榮。
固然,成熟的當代社會體系中,也是要有較高標准並全面普及的根本社會保障體系。這就必要當局也要保持相應較為豐裕的稅收額度,從而更好的滿足社會保障體系的正常運轉。
歐洲列國及日本等國在這之方面要更為完滿,但其配合的特點就是當局本身背負較高債務。好在這些國家在國防付出上要少於美國,同時小我及家庭的稅率遍及偏高,公眾們的實際收入程度差距也就不那麼大。
由於有精採的社保體系,即使實際收入程度並不驚人,但由於小我及家庭的實際可支配資金有限,反而不會製造公眾資金高度聚積的炒作某一規模資產價錢的亂像,如製造高房價或高斲喪等。我們以倫敦、巴黎、紐約、東京等國際多數邑的高房價為例,其實是大量國際買家的拉動,這些與中國一線都市北、上、廣、深的超高房價有著本質的不合。
中國一線多數會生齒的實際收入程度已經不低,但高房價、高斲喪卻讓幸福指數不高,人們糊口壓力反而較大,首要緣故緣由就是小我及家庭收入差距較大,社會保障標准還不夠高,還不夠完滿,手中持有較多可支配資金的人們過於集中,競相爭買優良資源資產,從而形成一些關系民生規模、行業的價錢泡沫。
特朗普減稅方案,一方面降低美國的團體稅率標准,吸引國表裡企業容身美國投資興業,輔佐繼續保持美國的高就業程度。另一方面,跟著公眾就業水安然安祥斲喪才能的進步,以及個稅更始中進一步降低收入差距,從而支撐了美國以擴大斲喪促經濟添加的正向輪回。
但減稅方案也有極大的弊端,這也是為何此方案出披露之後,並未獲得市場的更多認可。當局將成為減稅方案的最大壓力方。由於美國當局已經背負巨額債務,並將於將來幾個月內面臨更度停擺的風險。以高額的財務赤字來運營當局,這已經是當下歐美日等西方發財國家當局辦理的常態。始於2009年的歐債危機就是最好的證明。
當局債務額度龐大,最首要的是影響這個國家的國際聲譽。特別是這個國家在貨泉、財務、利率上不能實現充實自由的情形下。美國相較而言這方面壓力要小的多,但由於美元作為國際首要結算和儲藏貨泉,美元的匯率變化對美國經濟本身的影響更為敏感。是以,若是特朗普減稅方案獲得經由過程,得以施行,那麼美國當局在短期內必將面臨更大的債務壓力,影響美元在國際市場的諾言。
連系特朗普減稅方案的利弊分析,我們要進修美國稅改中,降低企業及小我稅負的總體辦理標的目的,特別是在把持稅收手段,降低小我及家庭收入差距上的方法。企業降稅添加投資和雇員,擴大中國社會的勞動就業程度。小我及家庭有工作、有收入,也保證了根基糊口斲喪規模的擴大和需求的添加。
在全力使得社會公眾之間的收入差距縮小的同時,當局也要減少公務付出,加大社會保障體系的投入和完滿。只需精採的社會保障體系,公眾才會更樂意納稅,並減少資金聚積炒作某一規模或行業的資產價錢,從而更充實的實現中國經濟的平穩有序生長,按捺社會資金錯配和金融服從低下,更為實體經濟的鼓勵和保持繁榮創造前提。

閱讀全文

與國際金融秩序美國減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