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許多人不會在虧損時賣出股票」行為金融學的什麼現象能解釋這種傾向
心態,不願意暗虧專明虧。
⑵ 什麼是股價波動性之謎
人心人性。
⑶ 羅伯特•希勒的《股價過度波動能根據其後的股利變化進行解釋嗎》希勒的結論是什麼
他的結論是股票股利變動不足以解釋股票波動,且有效市場理論對數據解釋的失敗不能歸因於數據誤差、價格指數問題以及稅法的變化。
這個理論也被稱為超額波動性(excess volatility)。超額波動性對金融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正如希勒說的,「超額波動有力地沖擊了有效市場假說,指出了有效市場的失敗。」這篇文章引發了學界對股價波動與股利變化關系研究的熱潮。
下面附上一篇對此論文的介紹性文章:
有效市場理論認為公司股票內在價值等於股票未來期望股利的貼現價值,但在資本市場上,人們經常認為,相對於股利,股票價格指數波動大,不能對任何客觀的新信息做出反映,資本市場有效性受到質疑。為此,希勒利用方差邊界檢驗方法,計量檢驗股價波動與股利變化的關系,以驗資本市場的有效性。首先,假設存在理性預期,在完全有效市場上,p是p*的最優預測值,即p=E(p*),定義u=p*-p,那麼,u與p不相關,根據統計學原理,可知var(p*)=var(u)+var(p),進一步可得var(p)≦var(p*),轉化為標准差可得σ(p)≦σ(p*)。如果檢驗結果與此相反,則說明否定了有效市場假設,即可判定存在過度波動。希勒還發展了標准有效市場模型,度量了對未來股利不確定性影響,以便准確識別股票價格對股利新息(news)的反應。在此基礎上,希勒通過美國1871-1979年間年標准普爾綜合股價指數和相關股利數據的方差與公司支付股利的方差對比,發現美國1871-1979年間股價波動是已實現股利分配波動程度的5-13倍,存在過度波動特徵,即使在考慮了預期實際貼現率的變化和未來股利不確定性的度量問題後, 股價過度波動問題仍然存在,股票股利變動不足以解釋股票波動,且有效市場理論對數據解釋的失敗不能歸因於數據誤差、價格指數問題以及稅法的變化。這一實證發現激發了大量關於股價股利關系的研究。
有效市場與完全競爭市場一樣,是一種標準的假設。那麼,在有效市場條件下,股票內在價值與未來預期股利的貼現相等。進一步假定,有效市場,則預期價格是實際價格的期望,p=E(p*),則預期價格的方差小於實際價格的方差,標准差類似,預期價格的標准差小於實際價格的標准差。
其誤差的結果是出現有效市場假設與美國實際不符。引發了後人無數的證明,不知道最後的結果如何?有效市場、完全競爭,竟然都是人們的一個假設。人們在一個永遠不存在的假設條件下,玩著游戲,並且可以用復雜的數學模型,估計實際經濟問題。
⑷ 急~請問「行為經濟學」和「行為金融學」的英文翻譯。求幾篇關於「情緒影響股票投資」的英文文獻。。
行為經濟學Behavioral Economics
行為金融學Behavioral Finance
Martin Dufwenberg, Marital investments, time consistency and emotions,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2002.
我也只找到這一篇,具體地址在ScienceDirect裡面,可以下載PDF的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_ob=ArticleURL&_udi=B6V8F-45FYDJS-8&_user=2176452&_coverDate=05/31/2002&_alid=1646302804&_rdoc=1&_fmt=high&_orig=search&_origin=search&_zone=rslt_list_item&_cdi=5869&_sort=r&_st=13&_docanchor=&_ct=8252&_acct=C000056499&_version=1&_urlVersion=0&_userid=2176452&md5=&searchtype=a
⑸ 關於股票的問題,幫下忙啊!!!
(一)趨勢理論分析
股票的趨勢分析理論是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得來的,認為股票價格變化是有慣性的,表現在:
1、當股票價格上升時,會持續上升一段時間;
2、當股票價格下跌時,會持續下跌一段時間;
3、當股票價格平穩時,會持續平穩一段時間。
(二)價值理論分析
即以最低的價格買入以獲得最高的價值的股票。
神話人物巴菲特在2007年以620億美金高居榜首,成為世界的首富。在40年前,他就是以平均7美元的價格收購了一家公司的股票,現在該股票價格已經上漲為7000多美元。
巴菲特認為股票投的四點原則:
1、選擇好的上市公司;
2、等待好的價格買入;
3、正確投資;
4、長期持有。
(三)組合理論分析
有個路人問農夫,
路人:你種麥子了嗎?
農夫:沒有,因為我怕氣候不好,下雨太多,沒有收成。
路人:你種棉花了嗎?
農夫:也沒有,因為我怕蟲子咬棉花。
路人:那你種了什麼?
農夫;我什麼也沒有種,因為我怕付出沒有收獲。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到這樣一個哲理:什麼事也不做,當然不需要承擔風險,但是必將顆粒無收,因為收獲總是伴隨著風險而存在的。
(四)行為金融學理論分析
故事:在一個股市門口有個賣茶葉蛋的太太,她買股票是根據股市裡人的流動來買的。當股市裡面人很少的時候,她就買入;當股市裡人很多的時候,她就賣出。最後,她成為了最大的收益者。這就是行為金融學的典範例子。
故事:哥倫比亞發現美洲新大陸,是人類歷史上值得慶幸的事。當他回到西班牙的時候,國王盛情款待他。但是有個大臣不屑一顧,他認為美洲大陸就在那裡不動,誰去了都會發現。這時哥倫比亞沒有說什麼,他走進廚房裡拿出幾個熟雞蛋,說:誰能把雞蛋倒立在桌子上?那些大臣們沒有一個能做到。這時哥倫比亞走過來,拿起一個雞蛋朝桌子上「啪」的一聲,扎破了雞蛋的下端,將雞蛋倒立起來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一件事光有判斷能力還是不行的,還要有魄力。
故事:有兩杯牛奶,其中一杯是冷的,一杯是熱的,如果把這兩杯牛奶放到冰箱裡面,哪杯先結冰?以前人們都認為是冷的那杯先結冰,可是後來姆貝姆巴經過實驗發現熱的牛奶先結冰,這個效應後來成為著名的姆貝姆巴效應。這個故事我們:生活中很多想當然的事情不一定是正確的。
故事:當你走在路上發現有兩扇門,其一是寬門,另一是窄門,那麼你一定要學會走窄門,因為寬門很多時候是通往死亡的道路,原因就是走的人多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很多人都去做的事,不一定就是正確的。
⑹ 行為金融包括哪些主要的理論用行為金融理論解釋我國股票市場的事件與現象。
行為金融包括(A.後悔理論 B.期望理論)主要的理論。
擴展:(行為金融理論解釋如下)
1、期望理論
這個理論的表述為:人們對相同情境的反應決取於他是盈利狀態還是虧損狀態。一般而言,當盈利額與虧損額相同的情況下,人們在虧損狀態時會變得更為沮喪,而當盈利時卻沒有那麼快樂。當個體在看到等量損失時的沮喪程度會比同等獲利情況下的高興程度強烈得多。
研究還發現:投資者在虧損一美元時的痛苦的強烈程度是在獲利一美元時高興程度的兩倍。他們也發現個體對相同情境的不同反應取決於他目前是贏利還是虧損狀況。
具體來說,某隻股票現在是20元,一位投資者是22元買入的,而另一位投資者是18元買入的,當股價產生變化時,這兩位投資者的反應是極為不同的。當股價上漲時,18元買入的投資者會堅定地持有, 因為對於他來說,只是利潤的擴大化;而對於22元的投資者來說,只是意味著虧損的減少,其堅定持有的信心不強。由於厭惡虧損,他極有可能在解套之時賣出股票;而當股價下跌之時,兩者的反應恰好相反。
18元買入的投資者會急於兌現利潤, 因為他害怕利潤會化為烏有, 同時,由於厭惡虧損可能發生,會極早獲利了結。但對於22元買入的投資者來說,持股不賣或是繼續買入可能是最好的策略,因為割肉出局意味著實現虧損,這是投資者最不願看到的結果。所以,其反而會尋找各種有利的信息,以增強自己持股的信心。Tversky和Kahnemn在
1979年的文章中認為:投資者更願意冒風險去避免虧損, 而不願冒風險去實現利潤的最大化。在有利潤的情況下,多數投資者是風險的厭惡者;而在有虧損的情況下,多數投資者變成了風險的承擔者。換句話說:在面臨確信有賺錢的機會時,多數投資者是風險的厭惡者;而在面臨確信要賠錢時,多數投資者成為了風險的承受者。在這里,風險是指股價未來走勢的一種不確定性。
2、後悔理論
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常出現後悔的心理狀態。在大牛市背景下,沒有及時介入自己看好的股票會後悔,過早賣出獲利的股票也會後悔;在熊市(bear market)背景下,沒能及時止損出局會後悔,獲點小利沒能兌現,然後又被套牢也會後悔;在平衡市場中,自己持有的股票不漲不跌,別人推薦的股票上漲, 自己會因為沒有聽從別人的勸告而及時換股後悔;當下定決心,賣出手中不漲的股票,而買入專家推薦的股票, 又發現自己原來持有的股票不斷上漲,而專家推薦的股票不漲反跌時,更加後悔。Santa Clara大學的Meir Statman教授是研究「害怕後悔」 行為的專家。由於人們在投資判斷和決策上經常容易出現錯誤,而當出現這種失誤操作時,通常感到非常難過和悲哀。所以,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為了避免後悔心態的出現,經常會表現出一種優柔寡斷的性格特點。投資者在決定是否賣出一隻股票時,往往受到買入時的成本比現價高或是低的情緒影響,由於害怕後悔而想方設法盡量避免後悔的發生。
有研究者認為:投資者不願賣出已下跌的股票,是為了避免作了一次失敗投資的痛苦和後悔心情,向其他人報告投資虧損的難堪也使其不願去賣出已虧損的股票。
另一些研究者認為:投資者的從眾行為和追隨常識,是為了避免由於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投資決定而後悔。
許多投資者認為:買一隻大家都看好的股票比較容易,因為大家都看好它並且買了它,即使股價下跌也沒什麼。大家都錯了,所以我錯了也沒什麼!而如果自作主張買了一隻市場形象不佳的股票,如果買人之後它就下跌, 自己就很難合理地解釋當時買它的理由。此外,基金經理人和股評家喜歡名氣大的上市公司股票,主要原因也是因為如果這些股票下跌,他們因為操作得不好而被解僱的可能性較小。害怕後悔也反映了投資者對自我的一種期望。Hersh Shefrin和Meir Statman在一個研究中發現: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除了避免後悔以外,還有一種追求自豪的動機在起作用。害怕後悔與追求自豪造成了投資者持有獲利股票的時間太短,而持有虧損股票的時間太長。他們稱這種現象為賣出效應。他們發現:當投資者持有兩只股票,股票A獲利20 ,而股票B虧損20% ,此時又有一個新的投資機會,而投資者由於沒有別的錢,必需先賣掉一隻股票時,多數投資者往往賣掉股票A 而不是股票B。因為賣出股票B會對從前的買人決策後悔,而賣出股票A會讓投資者有一種做出正確投資的自豪感。
供參考。
⑺ 行為金融模型有哪些
行為金融學有五大經典模型:模型、BSV模型、DHS模型、HS模型、BHS模型,具體為:
DSSW模型:Delong,Shleifer,Summers和Waldmann(1990)提出雜訊交易的基本模型,簡稱DSSW模型,他們認為,當理性套利者進行套利時,不僅要面對基礎性變動的風險還要面對「雜訊交易者」非理性預期變動的風險。該模型證明了非理性交易者不僅能夠在理性交易者的博弈中生存下來,而且,由於雜訊交易者製造了更大的市場風險,他們還將有可能獲得比理性投資者更高的風險溢價。
BSV模型:Barberis,Shleifer和Vishny(1998)提出,他們假定投資者決策時存在兩種偏差,其一是代表性偏差,其二是保守性偏差。代表性偏差會造成投資者對信息的反應過度,保守性偏差會造成投資者對新信息的反應不充分,導致反應不足。
DHS模型:Daniel.Hirshleifer和Suhramanyam(1998)提出,他們把投資者劃分為有信息的投資者和無信息的投資者,而有信息的投資者存在兩種偏差,一是過度自信,二是自我歸因偏差。投資者通常過高的估計了自身的預測能力,低估了自己的預測誤差;過分相信私人信息,低估公開信息的價值。
HS模型:Hong 和Stein(1999)年提出。該模型假定市場由兩種有限理性投資者組成:「信息挖掘者」和「慣性交易者」。兩種有限理性投資者都只能「處理」所有公開信息中的一個子集。信息挖掘者基於他們私自觀測到的關於未來基本情況的信息來做出預測,他們的局限性是不能根據當前和過去價格的信息進行預測。慣性交易者正好相反,他們可以根據價格變化做出預測,但是他們的預測是過去價格的簡單函數。HS模型將中期的反應不足和長期的價格反應過度統一起來,一次又稱為統一理論模型。
BHS模型:Barberis Nicholas,Ming Huang,and Tano Santos(2001) 提出,該模型是基於均值市場的假設而建立。和前面的三個模型不同,BHS模型沒有將有偏的預期引入到模型中,而是從資產定價的另一方面,即投資者的風險態度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在傳統的基於消費的定價模型中,作者引入前景理論所揭示的「損失厭惡」現象和另一個關於偏好的「私房錢效應」,產生了一個隨前期收益狀況而變化的風險厭惡,價格升高後投資者風險厭惡程度降低,價格將被進一步推高。價格降低後投資者風險厭惡程度升高,價格將進一步打壓。這個模型可以解釋市場方面的三個偏差現象:過度波動現象,股權溢價之謎,收益可預測性。
泡沫模型:泡沫根植於股票市場的虛擬性和不完全性。在這種市場上,價格的高低在很多程度上取決於交易雙方對於未來價格的預期。而且這種預期具有「自我維持」或「自我實現」的特點。當股票價格越是上漲,越有更多地人相信股價會繼續上漲,即使人們知道股價已背離其內在價值。在過高價位上一旦市價止升回跌,很快會出現下行的正反饋激盪,導致泡沫徹底破裂。現有泡沫模型大致分為理性泡沫模型和行為金融泡沫模型兩大類。
⑻ 如何用行為金融學解讀股市投資之道
要解讀股市,必須要會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多關注國家發展的政策,從宏觀到微觀一步一步細分。還要對每個行業的了解,對公司的了解。胃nightbaby233一起交流吧
⑼ 行為金融學與傳統金融學的區別
簡單的說行為金融學與傳統金融學的區別就在於行為金融學將人性納入了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