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國際金融>這門課主要包括那些內容最基本、最經典的理論是什麼
我現在大二,正在學這門課程。
國際金融學,研究的對象是國際貨幣金融關系,包括國際貨幣流通與國際資金融通兩個方面。
國際金融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國際收支與國際儲備。具體而言,有:國際收支的概念;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內容與編制原理;國際收支調節與外匯管制;國際儲備的構成、作用和管理方法等。
2.國際貨幣流通。具體而言,有:外匯,匯率,國際結算,外匯市場與外匯交易等。
3.國際資金融通方面。包括:國際借貸與資金轉移;國際金融市場等。
4.國際貨幣制度與國際金融機構方面。包括:國際貨幣制度的形成與發展;國際金融機構的性質與作用。
B. 國際資本流動理論的國際投資直接理論
70年代是跨國公司迅猛發展的年代。據聯合國跨國公司中心公布的資料,1973年全球共有跨國公司9 481家,擁有子公司30000家以上。跨國公司的發展,使它日益成為國際投資的主體,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僅以美國為例,美國跨國公司在整個70年代對發達國家的直接投資就從510億美元增至l 57l億美元,增長2.08倍。跨國公司的海外投資活動,給國際投資帶來了一系列的新問題,並向傳統的國際資本流動理論提出了挑戰。因為跨國公司海外投資的原因不能從傳統的利潤差異上得到解答,尤其是在一個有效益的資本市場可以將貨幣從低利國轉移到高利國的情況下,純粹的利益無法解釋海外的直接投資。於是,「產業組織論」便應運而生了。
1、壟斷優勢論
該理論最早由美國學者金德爾伯格(C.P.Kindleberger)和海默(S.A.Hymer)等人提出。所謂壟斷優勢,是指跨國公司所擁有的「獨占性的生產要素優勢」,包括資本集約程度高、技術先進、高強的開拓新產品的能力、完善的銷售系統以及科學的經營管理方式等。
他們認為,應從產業組織形式上,從跨國公司擁有的壟斷優勢上去尋找一國為什麼會對外投資的答案。他們指出,一個公司之所以到海外投資就是因為這些公司在技術、專利、資金及管理上有壟斷優勢,而且這些優勢能夠通過產業組織轉移到國外又不被當地競爭對手所掌握。因此,雖然在與當地企業的競爭中,這些公司在運輸、通信成本及了解當地法律經濟環境上處於不利地位,但壟斷優勢完全可以抵消這些劣勢,從而使跨國公司海外投資獲得高於國內的收益。金德爾伯格還認為,擁有這些優勢的多數是一些大寡頭壟斷企業,它們既可在國內,也可在全球發揮其生產、營銷上的規模經濟效益。
他們的理論後來被眾多學者在不同的角度上加以發展和完善。如赫希(S.Hirseh)從生產和科研開發的模型經濟效益上強調了直接投資的成本降低作用;夏派羅(D.M.Shapiro)在研究了外國在加拿大的投資後得出結論,大型的高科技企業,比一般性的企業更具有進入或退出某行業的能力,資本流動性更強更靈活,因此,它們有能力在合適的地方投資,而不受國界限制;克魯格曼(P.R.Krugman)和凱夫斯(R.E.Caves)觀察到直接投資通常分兩類,一類是平行投資,另一類是「垂直投資」。他們通過產品模型論證了垂直投資則是為了整個生產過程一體化,避免上游產品或原材料價格扭曲和供給波動,在海外設立分支機構以保障供給,降低成本,增加壟斷實力的結果。
2、市場內部化理論
在產業組織論基礎上作出的另一種投資理論即巴克利(P.J.Buekley)和卡森(M.C.Casson)的市場內部化理論或市場不完善論。所謂市場內部化,主要是指把市場建立在公司內部,以公司內部市場取代公司外部市場。該理論的出發點是探討外部市場的不完全性,從這種不完全性與跨國公司分配其內部資源的關系,來說明對外直接投資的決定因素。
該理論認為,由於外部市場的不完全性,如果將企業擁有的半成品、工藝技術、營銷訣竅、管理經驗和人員培訓等「中間產品」通過外部市場進行交易,就不能保證企業實現利潤的最大化。企業只有利用對外直接投資方式,在較大的范圍內建立生產經營實體,形成自己的一體化空間和內部交換體系,把公開的外部市場交易轉變為內部市場交易,才能解決企業內部資源配置效率與外部市場的矛盾。這是因為內部化交易會使交易成本達到最小化,在內部市場里,買賣雙方對產品質量與定價都有準確的認識,信息、知識和技術也可得到充分的利用,從而減少貿易風險,實現利潤最大化。
該理論認為,外部市場的不完全性體現在很多方面,主要有:(1)壟斷購買者的存在,使議價交易難以進行;(2)缺乏遠期的套期市場,以避免企業發展的風險;(3)不存在按不同地區、不同消費者而實行差別定價的中間產品市場;(4)信息不靈;(5)政府的干預等。為了減少這些市場不完善所帶來的影響,使企業擁有的優勢和生產的中間產品有理想的收益,企業一般都會投資於海外。
該理論進一步指出,市場最終能否內部化,取決於以下四個因素:產業特定因素(產品性質、外部市場結構和規模經濟等)、地區特定因素(地理距離、文化差異、社會特點等)、國家特定因素(國家的政治制度、財政制度等)和公司特定因素(不同企業組織內部市場管理能力等)。其中最關鍵的是產業特定因素。
這種理論,是對付市場不完全性的一種有力措施。它解釋了通過直接投資所建立的跨國公司,可以取得內部化的優勢--降低交易成本並減少風險。它也在'定程度上或一定范圍內解釋了戰後各種形式的對外直接投資,包括跨國經營的服務性行業的形成與發展,如跨國銀行等。但這種理論僅是一種微觀的分析,沒有從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高度分析跨國公司的國際生產與分工,並且也忽視了工業組織與投資場所等問題。
3、產品周期論
與產業組織理論相關的另一個國際投資理論是維農(R.Vernon)的「產品周期論」。維農認為,企業產品生產周期的發展規律,決定了企業需要佔領海外市場並到國外投資。他指出,產品在其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各有特點。在產品創新階段,創新國佔有優勢,一般是國內市場需求較大,這時最有利的是安排國內生產,國外的需求通過出口就可以得到滿足。產品進入成熟階段之後,產品性能穩定,國外市場日益擴大,消費的價格彈性增入,這時就迫切需要降低成本。如國內生產邊際成本加運輸成本超過廠了在國外生產的平均成本,如果還存在著國外的勞動力價格差異,那麼在國外生產就更為有利。而且在這個階段,國外的競爭者也會出現,因為隨著產品的輸出,技術也會逐漸外泄,這時就會出現創新的產品技術優勢喪失的危險。為了維持市場,阻止海外競爭,就需要到國外去建立分支。這個階段上的投資對象往往是與母國需求相似、技術水平差異不大的國家。當產品最後進入標准化階段,生產已經規范化時,價格競爭便成為主要方面,相對優勢就不再是技術,而成了勞動力。為了取得競爭優勢,企業加快了對外直接投資的步伐,到生產成本低的國家或地區建立子公司或其它分支機構。
4、技術周期論
另一位學者瑪基(S.P.Masee)從技術、信息尋租的角度提出了與維農理論相似的「技術周期論」。他認為,企業花費巨資創造出技術和「信息」,是企圖通過這些技術和信息來生產和銷售相關的產品以獲得壟斷性的租金。但是,專利保護是不完善的,所以,它們尋租的目的很難在國內得到滿足,企業會在尋租的動機下將資本輸往它們認為能夠提供額外專利保護的國家。瑪基指出,跨國公司專門生產適合於公司內部轉移的技術信息,會專門生產復雜的技術以保證自己佔用這些技術並獲得應有的租金。他還認為,新產品大量生產之後,會導致技術越來越不重要。為此,他提出了「產業技術周期」的概念。
他認為,在研製開發階段,跨國公司傾向於在本國嚴格控制這些技術,不會轉移它們。在實用階段,跨國公司在尋求最大租金目的的驅動下,會將資本輸出到海外以設立分支機構,並通過這些分支機構轉移技術。隨著跨國公司在海外投資的增加,生產規模的擴大,其技術周期就達到了成熟階段,這時,跨國公司在海外的投資規模又會隨著其技術的過時而逐漸縮小。
上述種種與產業組織理論有關的國際投資理論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在產業組織的基礎上從產業組織行為角度分析壟斷優勢對跨國公司海外投資的影響。壟斷優勢論側重於跨國公司總的壟斷優勢的制約性影響,並且強調這種優勢是產業組織角度上的優勢而非國別優勢,這就正確地指出了跨國公司在國際直接投資中的主體作用。市場內部化理論或市場不完善論強調的重點在於跨國公司尋求生產成本最小化的動機,這也是正確的,因為成本最小化即意味著利潤最大化。產品周期論側重於分析跨國公司產品發展的不同階段跨國公司是如何爭取最有利的生產條件,保持其壟斷優勢及它對國際投資的影響。這在一般情況下也是正確的。
技術周期論強調了跨國公司創造新技術的尋租動機對海外投資的影響,它的論點與產品周期論相似。就跨國公司多數是有技術開發優勢的大公司而言,這個理論也有其獨特的作用。但是,所有上述理論都有一個缺陷,就是將跨國公司的對外直接投資的內在動因與外在客觀條件混為一談,混淆了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追逐壟斷高額利潤的性質及與其所具有的全球生產、銷售能力和其他客觀條件的區別。這些理論無法解釋一些未擁有技術等壟斷優勢的企業海外投資的動機,以及一些國家在國外直接開發新產品的投資行為等問題。 1、折衷主義論
從70年代中期開始,國際投資出現了一些新的現象和新的特點:在發達國家繼續大量輸出資本的同時,一些發展中國家也開始對外直接投資,並有不斷發展的均勢。尤其是第一次石油危機之後,石油輸出國的海外投資大量增加,針對這些新的現象,以發達國家跨國公司為主要分析對象的產業組織理論的國際投資學說便很難解釋清楚,這時就需要新的理論誕生。唐寧(J.H.Dunning)的「折衷主義理論」便是這時候出現的一種有代表性的理論。
唐寧試圖將國際貿易和產業組織的理論溶合在一起分析國際投資。按他的說法:「之所以稱之為『折衷主義的國際投資理論』,是因為;
(1)該理論吸收了過去20年來解釋國際投資的主要理論;
(2)適用於所有類型的國外直接投資;
(3)或許最有趣的是:它包括了企業走向國際的三種主要形式,即直接投資、商品出口、合約性資源轉讓,並建議企業在何種情況下應採取何種方式。」
唐寧這個理論的要點是:
(1)首先分析了一個公司進行對外直接投資的充分與必要條件。
該理論指出一個國家的企業從事國際經濟活動有三個形式:直接投資、出口貿易和技術轉移。直接投資必然引起成本的提高與風險的增加。跨國公司之所以願意並能夠發展海外直接投資,是因為跨國公司擁有了當地競爭者所沒有的所有權特定優勢、將所有權特定優勢內部化的能力和區位特定優勢等三個比較性優勢。前兩個是對外直接投資的必要條件,後者是充分條件。這三種優勢及其 組合,決定了一個公司在從事經濟活動中到底選擇哪一種活動形式。
如果一個公司獨占所有權特定優勢,則只能選擇技術轉移這個方案進行國際經濟活動;如果具備了所有權特定優勢,又具備內部化優勢,則可出口;如果三個優勢都具備,就可對外直接投資。
(2)進一步指出了所有權特定優勢的主要內容。包括:①技術優勢,又包括技術、信息、知識和有形資本等;②企業規模優勢,又包括壟斷優勢和規模經濟優勢;③組織管理能力優勢;④金融優勢(包括貨幣)。
(3)指出區位特定優勢內容。包括:①勞動成本;②市場需求;③關稅與非關稅壁壘;④政府政策等。
唐寧的這個理論重點分析的是直接投資的條件,就這些優勢構成的國際投資條件而言是正確的,它可以解釋不同類型國家的國際直接投資現象,並且它對企業選擇不同的國際化發展戰略也很有參考價值。但是,這一理論把一切國際投資都歸結為三個優勢因素,難免絕對化。某些類型的企業,如服務性的企業,到海外投資並無明顯的區域優勢,而之所以投資到海外,是由它所提供的服務必須和消費者處於相同的地點這一特性決定的。
2、分散風險論
70年代中期發展的有關投資條件的另一種理論是「分散風險論」。其前期代表人物是凱夫斯(R.E.Caves)和斯蒂文斯(G.V.Stevens)。他們從馬科維茨的證券組合理論出發,認為對外直接投資多樣化是分散風險的結果,因此,證券組合理論的依據也是該理論的基礎。凱夫斯認為,直接投資中的水平投資通過產品多樣化降低市場不確定,減少產品結構單一的風險;而垂直投資是為了避免上游產品和原材料供應不確定性風險。斯蒂文斯認為,廠商分散風險的原則和個人一樣,總要求在一定的預期報酬下,力求風險最小化。但個人投資條件與企業不一樣,個人主要投資於金融資產,廠商則投資於不動產,投資於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工廠和設備。
該理論的後期代表人物阿格蒙(T.Agmon)和李沙德(D.Lessard)還認為,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是代表其股東作為分散風險的投資,不同國家和地區直接投資收益的不相關性為個人分散風險提供了很好的途徑,甚至是證券投資無法提供的途徑,因為證券市場,資本移動成本較高且制度不完善。另一學者阿德勒(M.Adler)認為,既然跨國公司是直接代表股東作出投資決策的,個入證券投資上的限制不一定會導致對外直接投資,只有當外國證券市場不完善,不能滿足個人投資需要時,跨國公司的直按投資才會進行。在這種情況下,跨國公司起到了分散風險的金融中介作用。
分散風險論把證券投資與直接投資聯系起來考察,把發展中國家證券市場的不完善看成是直接投資的一個因素,應該說是有它正確的一面的,它從另一個角度補充了以前投資理論的不足。80年代以來,隨著發展中國家證券市場的逐步完善,證券投資逐漸成了最主要的投資形式。這證明,直接投資與證券投資具有互補作用。我國目前正在大力改善外商投資環境,爭取吸引更多的外國投資。但我們不應忽視進一步發展和完善我國證券市場的作用,因為根據分散風險理論,證券投資是外國企業首先考慮的投資形式。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不斷完善,通過這一途徑吸收的外資一定會大大增加。 跨入80年代後,國際投資的格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美國從最大的資本輸出國地位上逐漸衰敗下來,日本、德國等其他發達國家的海外投資急劇上升。美國成了它們競相投資的對象,到1985年,美國竟成了最大的資本輸入國。與此同時,一些新興的工業化國家也開始大舉向海外投資。與國際投資格局變遷相應的變化是國際金融市場的作用在國際資本流動中越來越大,新興的國際金融中心一個個出現並藉助於科技革命的成果聯為一體,新創的融資手段和融資方式也層出不窮。國際銀團和金融寡頭已取代產業性的跨國公司成為國際投資的主宰。所有這些,都對以往的國際投資理論提出了新的挑戰。於是,從金融角度出發研究分析國際投資的理論便成為80年代以來新投資理論的共同特點。
1、貨幣匯率論
阿里伯(R.Aliber)的「貨幣匯率論」是較早從金融角度提出來的一種投資理論。他認為,以往所有理論既未能回答為什麼這些企業具有獲得外國資產的優勢,也未提供任何投資格局上的意見,即為什麼某些國家輸出資本,另一些國家輸入資本,更不能解釋投資格局為什麼會變化。
他指出,60年代美國資本市場上有一種優勢,這種優勢來源於美國及世界各國的投資者有以美元計算債務的偏好,這反映了以美元計算的利率在用預期匯率波動調整後比其他貨幣的利率低。由此可以得了同個結論,即投資者將要以較高的代價去獲得1美元的股息收入,反過來這就意味著美國公司在購買外國股權時能夠比其他國家的公司付更高的價格。他認為,整個60年代美國海外投資的高漲是美元高估的結果。隨著70年代浮動匯率的實行,美元大幅度下跌,美國股市價格就下降,外國股市價格上漲。此時,總部在歐洲、日本的企業就願付較高的價格購買美國的企業了。阿里伯指出,國際投資的格局可以從總部設在不同國家的企業市價漲落中得到衡量。總部所在地公司的市價下跌,資本就流入,市價上升,資本就輸出。總部所在地不同的企業市場價格上的變化是名義匯率、通貨膨脹率變化的反映。因此,他認為硬貨幣國家會向軟貨幣國家進行直接投資。
阿里伯的這個理論比較正確地分析了匯率變動對國際直接投資的影響,他試圖用匯率來解釋他所觀察到的國際投資格局的變化和美國對外投資的相對萎縮。但是,匯率是貨幣實際價格變化的反映,是國際經濟實力變化的反映,而不是這種變化的原因。因此,匯率對直接投資的影響只是現象,真正導致國際資本流動格局變化並制約國際投資行為的力量,是各國壟斷資本相對優勢和相對發展速率的變化,而這種變化又是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規律起作用的結果。
2、國際金融中心論
另一從金融角度分析國際投資理論的是里德(H.C.Reed)於80年代提出的「國際金融中心化」。里德認為,所有以前的國際投資理論都忽視了國際金融中心在決定國際投資區域、規模和格局中的作用,而國際金融中心對國際投資活動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是國際清算中心、全球證券投資管理中心、通信交流中心、跨國銀行中心,而且還是國際直接投資中心。里德指出,國際化公司追求的不是一般觀點所認為的收入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而是營運效益最優化,即其發行的股票價格和其債券利息最大化,這可以使企業在商品市場和資本市場兩個方面增強競爭力。跨國公司的經營效益是由國際金融中心來評估的,而評估的結果是通過跨國公司發行的股票債券的價格升降來反映的。國際金融中心通過跨國公司資本比例、經營政策的評估,對國際直接投資發生作用。例如,當國際金融中心認為某個公司的借貸比例過高,海外資產發展過快時,就會降低該公司證券的市場價格,該公司經營效益就下降,公司股東和債權者收益也就下降,這實際上意味著公司整個資本分布的效益可能很低。於是,這就會迫使該公司調整投資戰略和經營方針,收縮其在海外的投資。如果該公司對金融中心的評估不予理睬,那麼金融中心可能會進一步降低其證券的價格,迫使該公司作出反應。這樣一來,國際金融中心及在金融中心的融資活動中占統治地位的大銀行、保險公司、共同基金等金融壟斷資本就控制了國際直接投資活動。
里德的國際金融中心說,正確地指出了80年代以國際金融中心為代表的國際金融寡頭對國際資本流動的控制和影響。正是這些國際壟斷財團在操縱著國際證券市場價格與國際資本的流向和流量,在全球范圍內追逐高額壟斷利潤。但是,里德雖然正確地指出了國際金融中心的影響,卻並未把握住它的本質,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並不是截然可分的,它們是溶在一起的。而且這個理論分析上的錯誤也是明顯的。它將企業證券價格的漲跌與企業經營效益的關系顛倒了,好像企業經濟效益下降是由企業證券價格下跌所致,其實證券價格下跌只是企業經營不佳的反映。雖然金融中心的壟斷資本可以操縱影響企業證券的價格,但是這個關系不會顛倒,因為壟斷資本不會也無法將一個經營不良、贏利不佳的企業的證券維持在一個高價位上。
此外,在80年代還出現了兩種重要理論,即唐寧的投資發展階段論及產業內雙向投資理論。
3、投資發展階段論
唐寧在1982年對折衷主義理論作了動態化的發展,提出了投資發展階段論。這種理論要點在於:
(1) 一個國家的投資流量與該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有著密切的關系。
(2)提出了對外投資周期的概念。該理論對利用外資與對外投資進行階段性劃分,各階段是:①利用外資很少,沒有對外投資;②利用外資增多,少量對外投資;③利用外資與對外投資增長速度都很快;④對外投資大致等於或超過利用外資。唐寧據此認為,發達國家一般都已經歷了這四個階段,發展中國家已由第一階段進入第二階段,台灣、香港、新加坡、韓國等新興工業群正在迅速從第二階段轉入第三階段或已進入第三階段。
(3)利用動態化的國際生產綜合理論或折衷主義論來解釋投資的發展階段,並由此證明一國的國際投資流量總是與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的。
這一理論還認為,在經濟發展的第一階段,本國幾乎沒有所有權特定優勢和內部化優勢,有的話也是極其脆弱,外國的區位優勢本國也不能予以利用,而本國的區位優勢對外國
投資者又欠吸引力。因此,沒有資本輸出,只有少量的資本流入。在第二階段,國內市場得到了擴大,購買力也相應有所提高,市場交易成本也下降,資本流入開始增加,這時資本流入(即利用外資)可分為兩種類型,即進口替代型和帶動出口型。在這一階段引進外資是關鍵一著,為此,該國就要創造區位的優勢,如改善投資環境,健全法律制度以及疏通專業渠道等。第三階段,國內經濟水平這時有較大幅度的提高,對外投資又有可能,因為前階段引進技術對本國資源的開發,使所有權特定優勢不斷增強,原來外國投資者的優勢相對消失,而外國市場區位也有較大的吸引力。第四階段,經濟已相當發展或高度發達,一般都擁有所有權特定優勢、內部化優勢,並且能利用其他國家的區位特定優勢,這時該國就積極向外進行直接投資了。
可見,這個理論與折衷主義論是一脈相承的,只是把後者予以動態化而已,用動態化的四個階段闡明了直接投資與經濟發展的相關性,並闡明一國之所以能參與對外直接投資,是因為具有了所有權、內部化和區位等三個方面的相對優勢並予以配合的結果。
需要指出的是,這個理論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有助於發展中國家充分利用外資創造區位條件,也有助手發展中國家利用自己的相對優勢對外進行適當的投資,並向國際市場挺進。
4、產業內雙向投資論
產業內雙向投資論是根據近20年國際資本流向發生的重大變化,特別是資本在發達國家之間流動,並集中利用相同產業內部的現象提出來的。經濟學家對此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並試圖解釋這一現象。E.M.格雷漢指出,之所以會出現雙向投資,是在於「跨國公司產業分布的相似性」,相似的東西容易接近。
唐寧則指出,雙向的投資主要集中在技術密集型部門,傳統部門則投資比例不高。這是因為:(1)發達國家間水平相近,但沒有一個企業擁有獨占的所有權特定優勢,而若干個公司才能擁有幾乎相近的所有權優勢。(2)各公司為了獲得聯合優勢,以及獲得規模經濟的利益,同時為得到東道國較低成本的好處,就進行雙向投資。(3)發達國家收入水平相近,需求結構也基本相似,這樣對異質產品的需求不斷擴大,就會產生發達國家之間的產業內國際貿易的傾向,一旦產業內貿易受到阻礙,則市場內部化的要求就會導致產業內雙向投資的出現。
海默和金德爾伯格也對這一現象進行解釋,提出「寡佔反應行為」說。他們認為各國寡頭壟斷組織為獲取或保住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會通過在競爭對手的領土上佔領地盤即「寡佔」這個形式來進行,而產業內直接投資止是這種「寡佔」競爭的重要手段。
此外,近年來出現的安全港理論,也能解釋雙向投資的行為。該理論的核心觀點是:在發展中國家投資收益雖較發達國家高,但安全性弱,法律保障程度小,即要承擔極大的政治經濟風險。因此,寧願把資本投往發達國家,取得較為穩定的收益,而產業內部條件相近,投資見效也較快,亦可更迅速地獲得利潤。可見,該理論的運用很容易導致雙向投資的增長。
C. 關於國際金融理論的大事
國際金融學,研究的對象是國際貨幣金融關系,包括國際貨幣流通與國際資金融版通兩個方面權。
國際金融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國際收支與國際儲備。具體而言,有:國際收支的概念;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內容與編制原理;國際收支調節與外匯管制;國際儲備的構成、作用和管理方法等。
2.國際貨幣流通。具體而言,有:外匯,匯率,國際結算,外匯市場與外匯交易等。
3.國際資金融通方面。包括:國際借貸與資金轉移;國際金融市場等。
4.國際貨幣制度與國際金融機構方面。包括:國際貨幣制度的形成與發展;國際金融機構的性質與作用。
D. 西南財大的金融學院,金融中心和證券和期貨學院的專業的差別
1、針對的對象不同:
西南財大的證券和期貨學院是本科生的學院,金融中心是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學院。
2、學習方面不同:
證券和期貨學院簡稱為「證期學院」,證券與期貨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理財學、西方經濟學、貨幣銀行學、股份制經濟概論、資產評估、國際金融、證券經濟學概論、金融市場學概論、證券法規、證券投資實務、證券投資信息系統應用、期貨交易實務、期貨法規、股份制改造、證券技術分析實訓等。
金融中心主要研究現代金融機構、金融市場以及整個金融經濟的運動規律。該專業具體研究內容包括:關於銀行與證券、保險等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理論與實務;
關於貨幣市場、資本市場與國際金融市場的理論與實務,關於金融宏觀調控及整個金融經濟的理論與實務,以及關於金融管理特別是金融風險管理的理論與實務。主要研究方向有貨幣銀行學、金融經濟(含國際金融、金融理論)、投資學、保險學、公司理財(公司金融)。
(4)國際金融中心理論研究擴展閱讀:
截至2018年2月,西南財大學校有4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5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涵蓋31個二級學科)和4個省級重點二級學科;有7個博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及1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有4個博士後流動站;有57個博士學位培養專業、109個碩士學位培養專業(含19個碩士專業學位)。
二級國家重點學科:金融學、政治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
博士後流動站: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學與工程
省重點一級學科: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法學
省重點二級學科:人口學、思想政治教育、社會保障、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博士一級學科: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統計學、工商管理、法學、社會學、管理科學與工程
碩士一級學科: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統計學、工商管理、法學、社會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公共管理、外國語言文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軟體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碩士專業學位: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法律碩士、會計碩士、工程碩士、農業推廣碩士、金融碩士、保險碩士、應用統計碩士、稅務碩士、國際商務碩士、社會工作碩士、資產評估碩士、旅遊管理碩士、翻譯碩士、審計碩士、體育碩士、新聞與傳播碩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
E. 國際經濟學研究什麼
國際經濟學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本專業招收文史類和理工類學生,學制4年。
培養目標:適應WTO運作規則,具備較高的外語、計算機和電子商務運用技能的,能系統掌握現代市場經濟和國際貿易的基本情況、業務知識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設置的主要課程有: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國際金融、國際服務貿易、知識產權與國際技術貿易、國際經濟合作、跨國公司管理、國際商法、電子商務、國際商務談判、外貿英語等。
專業特色:主要體現在基礎寬厚、注重實務、強化英語及計算機、網路和電子商務在國際經濟與貿易業務中的運用能力。
就業方向:該專業主要培養系統掌握現代市場經濟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業務知識、管理方法與技能,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以及中國對外貿易的政策、法規,能夠預測商情動態,能夠熟練應用外語和計算機開展對外貿易業務的能力。畢業生適合在海內外相關業務部門、企事業單位及政府機構從事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國際工商合作等方面的實際業務、管理、調研和宣傳策劃等工作。
F. 幾種國際收支理論怎麼理解(學經濟或金融的進)
吸收分析法
國際收支吸收分析法(absorption approach)指從支出(或吸收)與收入的角度來分析一國的國際收支差額是如何出現的、匯率水平是如何決定的。認為如果一國的實際收入超過了它對商品和勞務的吸收量,該國就會出現貿易順差。1952年有詹姆士·愛得華·米德和S·亞歷山大提出,從國民收入和總需求的角度,系統研究貨幣貶值政策效應的宏觀均衡分析。
核心觀點
該理論建立的基礎是凱恩斯主義的宏觀經濟分析,他把經濟活動視為一個互相聯系的整體。在這個整體中最重要的分析指標是總供給、總需求、國民收入和就業總量。
吸收分析法的表現形式:貿易差額B=國民收入Y-總吸收A
即一國的國際收支差額就是國民收入與國內吸收的差額。國際收支平衡就是總收入等於總吸收。國際收支順差意味著總收入大於總吸收。調節國際收支逆差就是要增加收入,即通常說的支出轉移政策;或減少支出,即通常說的支出減少政策,簡稱吸收政策。
轉換政策和吸收政策的相互配合運用,是一國經濟實現內外部平衡的主要條件。
現金余額效應
是最重要的一種吸收效應。假定貨幣供應一定,貨幣持有者總想將自己的實際資產的一部分,以貨幣形式佔有,這樣,隨著國內物價的上升,他們名義上持有的現金量就變得更多,結果一方面可減少他們的實際支出,另一方面又可通過出售他們的其他資產持有更多的現金,從而使其他資產價格下跌。其他資產下跌意味著利率上漲,這反過來又影響人們的消費與投資。故現金余額效應可直接影響收入──支出,也可通過利率影響收入──支出。
貨幣錯覺
使貨幣貶值人們重在注視物價而忽視貨幣收入,盡管貨幣收入也可能按比例上升,但在物價上漲的情況下,人們總是減少需求和消費。這亦有利於改善貿易差額。
收入再分配效應
這種效應一般有以下四個表現:第一,物價上漲先於工資的提高,使物價轉變為企業家的利潤;第二,物價上漲使收入從某些集團轉移到其他集團手中;第三,物價上漲使實際收入的一個更大部分轉變為政府的稅收;第四,在收入從高邊際吸收傾向朝低邊際吸收傾向移動的狀況下。
其他效應
這些效應很多,對國際收支的改善可能有利,也可能不利,如對物價上升的預期,在短期內會導致吸收的增加,不利於外貿差額的改善。
評價
吸收分析法是建立在宏觀的、一般均衡的基礎上的,比微觀的、局部的彈性分析法有所進步,並強調了政策配合的意義,不過,它仍有不足之處,表現在:
第一,兩點假設(貶值是出口增加的唯一因素、生產要素轉移機制平滑)不切實際。
第二,傾斜地以國際收支中的貿易項目為研究對象,而忽視日益發揮重要作用的資本項目,從而使其理論無法完。
G. 國際金融學的各種金融投資理論比較
1965年,美國芝加哥大學金融學教授尤金·法瑪(Eugene Fama),發表了一篇題為《股票市場價格行為》的論文,於1970年對該理論進行了深化,並提出有效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簡稱EMH)。有效市場假說有一個頗受質疑的前提假設,即參與市場的投資者有足夠的理性,並且能夠迅速對所有市場信息作出合理反應。該理論認為,在法律健全、功能良好、透明度高、競爭充分的股票市場,一切有價值的信息已經及時、准確、充分地反映在股價走勢當中,其中包括企業當前和未來的價值,除非存在市場操縱,否則投資者不可能通過分析以往價格獲得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的超額利潤。
有效市場假說提出後,便成為證券市場實證研究的熱門課題,支持和反對的證據都很多,是目前最具爭議的投資理論之一。盡管如此,在現代金融市場主流理論的基本框架中,該假說仍然占據重要地位。
2013年10月14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授予美國經濟學家尤金·法瑪、拉爾斯·皮特·漢森以及羅伯特·J·席勒該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以表彰他們在研究資產市場的發展趨勢採用了新方法。
瑞典皇家科學院指出,三名經濟學家「為資產價值的認知奠定了基礎」。幾乎沒什麼方法能准確預測未來幾天或幾周股市債市的走向,但可以通過研究對三年以上的價格進行預測。
「這些看起來令人驚訝且矛盾的發現,正是今年諾獎得主分析作出的工作」,瑞典皇家科學院說。
值得一提的是,尤金·法瑪和羅伯特·席勒持有完全不同的學術觀點,前者認為市場是有效的,而後者則堅信市場存在缺陷,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證明,至今為止人類對資產價格波動邏輯的認知,還是相當膚淺的,與我們真正把握其內在規律的距離,仍然非常遙遠! 1979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丹尼爾·卡納曼(Daniel Kahneman)等人發表了題為《期望理論:風險狀態下的決策分析》的文章,建立了人類風險決策過程的心理學理論,成為行為金融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行為金融學(Behavioral Finance,簡稱BF)是金融學、心理學、人類學等有機結合的綜合理論,力圖揭示金融市場的非理性行為和決策規律。該理論認為,股票價格並非只由企業的內在價值所決定,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投資者主體行為的影響,即投資者心理與行為對證券市場的價格決定及其變動具有重大影響。它是和有效市場假說相對應的一種學說,主要內容可分為套利限制和心理學兩部分。
由於卡納曼等人開創了「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的分析範式,成為二十世紀80年代之後行為金融學的早期開拓者,瑞典皇家科學院在2002年10月宣布,授予丹尼爾·卡納曼等人該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以表彰其綜合運用經濟學和心理學理論,探索投資決策行為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貢獻。
現今成型的行為金融學模型還不多,研究的重點還停留在對市場異常和認知偏差的定性描述和歷史觀察上,以及鑒別可能對金融市場行為有系統影響的行為決策屬性。
大致可以認為,到1980年,經典投資理論的大廈已基本完成。在此之後,世界各國學者所做的只是一些修補和改進工作。例如,對影響證券收益率的因素進行進一步研究,對各種市場「異相」進行實證和理論分析,將期權定價的假設進行修改等等。 2010年,中國演化分析專家吳家俊在其專著《股市真面目》及一系列研究成果中,創造性提出股票市場是「基於人性與進化法則的復雜自適應系統」理論體系,首次建立了演化證券學的基本框架和演化分析的理論內涵。該學說運用生命科學原理和生物進化思想,以生物學範式(Biological Paradigm)全面和系統地闡釋股市運行的內在動力機制,為解釋股市波動的各種復雜現象,構建科學合理的投資決策框架,實現可持續的高勝算博弈,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方法。
作為一個全新的認識論和方法論體系,演化證券學(Evolutionary Analysis Theory of Security,簡稱EAS)摒棄證券市場行為分析中普遍流行的數學和物理學範式,突破機械論的線性思維定式和各種理想化假設,重視對「生物本能」和「競爭與適應」的研究,強調人性和市場環境在股市演化中的重要地位;指出股市波動在本質上是一種特殊的、復雜多變的「生命運動」,而不是傳統經濟學理論認為的線性的、鍾擺式的「機械運動」,其典型特徵包括:代謝性、趨利性、適應性、可塑性、應激性、變異性、節律性等。這就是為什麼股市波動既有一定規律可循,又難以被定量描述和准確預測的最根本原因。
比較常用的演化證券學模型,主要有如下幾種:MGS模型、BGS模型、AGS模型、PGS模型、IGS模型、VGS模型、RGS模型等。
當前,除了學科內部的縱深發展外,金融學領域的學科交叉與創新發展的趨勢非常明顯。作為證券學、生物學、進化論等有機結合的邊緣交叉學科,演化證券學已成為證券投資界的前沿研究領域,對於揭示股票價格形成機制及其演變規律,推動現代金融理論的多學科融合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以上關於證券市場運行規律的理論,基本上都是圍繞著「市場波動的內在邏輯」這個中心命題來展開的。
另外一些經濟學家和市場人士,則從股票交易的具體操作層面進行了技術性探索,主要包括道氏理論、波浪理論、江恩理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