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學業 > 國際金融論文開題報告

國際金融論文開題報告

發布時間:2021-03-13 10:39:48

❶ 中國經濟發展中的通貨膨脹問題研究 開題報告,工作計劃。

1、扯扯經濟現狀,來研究通脹的意義。自
2、講講中國通脹成因(貨幣超發?需求拉動?成本推進?結構型?輸入型?etc.)及其造成的惡果(政治、失業、外貿、通貨膨脹稅......)。one week
3、談談與其他經濟體通脹成因上的比較。one week
4、湊湊過去中國通脹的治理方法,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如何運用與配套(雙謹慎?穩健?准備金率?利率?公開市場操作?指導窗口?......),各種政策效果比較。one week
5、侃侃通脹治理中存在的問題、原因,國外通脹治理的經驗。one week
6、掰掰TG應該如何應對通脹(如何借鑒過去及國外經驗)。one week
7、完成論文。one week
俺不是經濟學專業滴,文科的畢設真簡單呀,似乎網路一下就搞定了。
工科的傷不起啊。。。沒學過經濟,不懂瞎掰。純賺分~

❷ 關於國貿畢業生論文的開題報告

金融危機背景下江蘇外貿企業的生存之道的文獻綜述:
一. 金融危機對外貿企業的影響
楊馥毓認為次貸危機本是影響美國金融進而影響美國經濟的一次危機。然而隨著危機的加劇,我國的外貿企業也正暴露在危險之中,信息化下復雜的國際市場環境對我國外貿企業的風險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在金融危機下西方國家近年來經濟普遍不景氣,為保護本國產品的國內市場,應付國際收支危機,必然把貿易差較多的中國列為反傾銷的主要對象之一。因此在金融危機下本身就受到影響的外貿企業更是雪上加霜,張政廳就我國面臨的反傾銷現狀,結合當今普遍適用的各種理論,論證外貿戰略調整才是一種標本兼治的反傾銷的方法。
二.江蘇省外貿公司在金融危機下的發展現狀
曹曉蕾認為2007 年江蘇對外貿易顯示出較強的增長能量, 在高平台上實現了較
高的增長, 與此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新問題, 並激化了原有問題。因此, 在當今國際國內經濟貿易形勢復雜變化的影響下, 江蘇對外貿易要實現可持續發展, 必須著力於化解外貿發展中的障礙, 適時轉變外貿發展思路。
三. 他省市外貿企業在金融危機下的境況和應對措施
1.根據溫州商人在金融危機下面對國外反傾銷所進行的有效措施,張政廳認為遵循讓利於人,共同發展的外貿結構調整方針,避開反銷銷或增加反傾銷成本,轉封閉型的貿易戰略為開放型的貿易戰略,積極尋找合作夥伴,尋找第三方共同合作,是我國外貿戰略調整的有效途徑,也是防止我國出口產品反傾銷的真正出路。
2.另外一方面,根據福建省外貿企業在金融危機下受到的威脅和存在的劣勢,陳春玲認為在國內市場國際化、國際競爭國內化的新形勢下,福建省外貿企業面臨越來越激烈的內憂外患,特別是中小外貿企業由於缺乏規模經濟與通路優勢,其競爭力受到了嚴峻的挑戰,企業轉型勢在必行。她根據波特的五力理論闡述了企業轉型的必要性,並根據SWOT 理論論證了轉型的可行性,為企業建立可持續發展戰略提供依據。
3.成健、譚立群在調查分析河北省專業外貿公司經營模式現狀的基礎上,,針對不同的專業外貿公司提出了三種轉型戰略。要徹底實現專業外貿公司的戰略轉型,首先要進一步調整產權結構,建立現代化的公司治理結構,實施有效的激勵措施。其次,要進行組織變革,建立適應公司發展的現代化企業組織(可根據公司具體情況和業務特點建立合適的組織架構)。再次,信息化和電子商務的發展為專業外貿公司戰略轉型提供了技術支持,專業外貿公司應加大信息化建設力度,實施業務流程再造,完善基於網路平台的信息管理系統和電子商務。
四. 江蘇省乃至中國的外貿企業在金融危機下的對策
曹曉蕾認為在當今國際國內經濟貿易形勢復雜變化的影響下, 江蘇對外貿易要實現可持續發展, 必須著力於化解外貿發展中的障礙, 適時轉變外貿發展思路。
郭艇認為中國經濟正在全面、深入地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對外開放水平和外貿依存度也在加速提高。中國的外貿出口亟需培育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自主知名品牌,大力實施出口名牌戰略。加快培育自主出口品牌,是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有效途徑,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增強國民經濟素質的重要任務。創立自主出口品牌,是一項系統工程,既依賴於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又離不開日趨靈活的企業經營機制。
張靜慧的觀點:90 年代初期我國提出以降低出口市場集中度、減少風險為主要內容的「市場多元化戰略」,經過10 年努力已初步取得成果。目前我國出口市場已形成以美國、日本、歐盟、港台為重點,遍布全球的多元化格局。面對我國加入WTO 的新形勢,我們應當適時地對市場多元化戰略進行適當的調整。
小結
以上是國內學者對於經濟危機下外貿企業發展的主要觀點,對筆者進行金融危機背景下江蘇外貿企業的生存之道的問題研究給予了諸多參考。
參考文獻:
楊馥毓 .次貸危機下外貿企業戰略危機的控制 《現代商業》
張政廳 .反傾銷形勢不容樂觀,外貿戰略調整勢在必行 《經濟師》2006年第12期
陳春玲 .福建省外貿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依據 《海峽科學》 2008年第八期(總第20期)
楊青峰 .關於我國外貿企業戰略轉型的思考 《商務觀察》 2008年11月
鄧曉馨 .國際金融危機下中國外貿戰略的調整 《沈陽幹部學刊》 2008年12月第10卷第6期
傅文君 .國際貿易新環境下我國外貿企業的出口商品結構調整 《現代商業》
成健, 譚立群 .河北省專業外貿公司戰略轉型研究 《中國流通經濟》 2008年第8期
張燕生、丁剛、李大偉、楊長、杜瓊 .後危機時代我國對外貿易的戰略性調整 《中國經貿》 2010年第1期
尚光劍 .江蘇對外貿易的主要特點和發展路徑 《宏觀經濟研究》 2006年第8期
曹曉蕾 .江蘇省對外貿易的新發展、存在問題及對策 《江蘇經貿》 2008年2月
鄒 鈞 .經濟一體化背景下江蘇對外經貿的基本策略研究 《南京財經大學學報》 2007年第4期總第146期
安世友 .論新貿易增長方式下我國出口企業的戰略定位 《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2008年第6期(總第163期)
徐雪剛 .全球生產網路下中國外貿企業的戰略轉型 《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 2008年3月10日
張靜慧 .我國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研究 《科技與經濟》 2006年第20期
楊青峰 .我國外貿企業加快實現戰略轉型的思考 《國際商務論壇》
沈桂龍 .中國對外貿易中的外資因素與外貿戰略調整 《世界經濟研究》 2007年第2期
艾敏 中.小外貿公司發展戰略研究 《經濟論叢》
郭 艇 .自主創新下的中國出口名牌戰略及企業 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院 2006年3月

畢 業 設 計(論 文)開 題 報 告
2.本課題要研究或解決的問題和擬採用的研究手段(途徑):
1.選題的目的
目前的全球經濟危機對江蘇外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不少外貿企業面臨著即將倒閉的困境,而且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外貿企業生存和發展問題已經成為阻礙江蘇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想要解決江蘇經濟發展的障礙,能夠想盡辦法解決外貿企業生存發展問題,無疑是一條有效的途徑。在當前經濟危機的背景下,採取什麼樣的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是值得我們去探討的。因此,我想通過這篇論文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希望能夠幫助江蘇省外貿企業擺脫困境,使其能夠健康的發展。
2.選題的意義
外貿企業對於江蘇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江蘇省是中國經濟發達的省份之一,也是較早實行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的地區。以發展外貿、吸引外資為主要形式的外向戰略的實施,充分發揮了江蘇省的資源、勞動力優勢,在參與國際經濟循環中獲得了比較利益。對外經濟貿易的迅速發展對江蘇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起了重要作用。 1989年,江蘇省的自營進出口總額僅為11.93億美元,1990年增長到36.95億美元,10年間增長了3倍多。進入90年代以來,江蘇省的外貿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外貿進出口,總額由1991年的45.04億美元增長到1997年的238.8億美元,7年增長了5.3倍。改革開放以來外貿額年均增長23.9%,「八五」期間年均增長率則為35.4%。在外貿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外貿結構也不斷優化。因此解決的外貿企業的問題就等於解決了我省的經濟問題等一系列的問題,使得江蘇整個的經濟可以得到良好的發展。
3.研究方法
(1).比較分析與綜合的方法。通過比較國內其他省外貿企業的發展情況,分析我國經濟強省的成功經驗,結合我省具體情況,綜合得出合理有效的解決途徑。
(2).理論與經驗相結合的方法。經過規范的理論分析得出觀點,然後通過資料來對理論分析的觀點進行經驗分析從而在此基礎上得出本文的結論和政策建議。
(3). 規范研究與實證研究相結合的方法。
4.研究條件:
(1)國內外有大量的與本研究課題相關的資料,可以作為論文的重要理論基礎,從而成為進一步研究的有力支撐。
(2)實習期間對實習單位情況的考察了解為研究提供了借鑒。
(3)學習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知識為此課題的研究提供了不可缺的理論基礎.
(4)學校的圖書館以及網上的大量資料為課題的研究提供了便利。
(5)指導老師的悉心指導是研究得以順利進行的有力保證。
可能存在的問題:收集資料過程中數據限制和經驗不足。
5.預期結果:
預期通過規范研究與實證研究的方法從金融危機下外貿企業發展現狀出發,分析大多企業在發展遇到困難的原因,從整體上分析出現種種問題的原因,有針對性的提出解決的方案,力爭突破原有的固化模式,使得外貿企業生存和發展問題得到解決。

❸ 求本科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財務管理專業,《關於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

論中小企業融資問題
摘 要 我國的中小企業迅速發展壯大,已成為推動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生力軍和最具有活力的「經濟增長點」。但是,資金短缺、融資困難、融資渠道單一卻始終嚴重製約著中小企業的持續發展和壯大。就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進行分析,並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 中小企業 融資 銀行 政府

1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
1.1 從銀行金融機構方面看,無法滿足中小企業融資需要
首先,國有商業銀行為防範金融風險,上收貸款許可權,大規模撤消基層網點,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信用社和農村信用社等中小金融機構信貸能力有限,國家金融資源分布與中小企業空間布局不相適應。特別是對銀行開展中小企業貸款的激勵機制有待創新,銀行自身在金融產品設計、機構設置、信用評級、貸款管理等方面不能適應中小企業對金融服務的需求。我國已經設立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基金和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基金,但仍無法滿足中小企業發展的需要。我國金融機構在信貸管理上重約束、輕激勵的理念,使基層行、社存在「懼貸、慎貸」心理,銀行貸款的門檻在不自覺中抬高,大部分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資信認定主要是以大企業的指標作參照,用大企業的標准評定中小企業的信用等級,大部分中小企業也就很難達到發放貸款的條件。
其次,銀行還得考慮貸款成本的問題。無論銀行貸款數額的大小,一筆貸款的信息費用和其他交易成本差別不大,大型企業貸款量大,銀行的單位貸款成本相對較低;而中小企業由於貸款額小,單位貸款成本明顯偏高。考慮到自身的經濟利益,銀行更願意為大企業發放大額貸款,對中小企業貸款的積極性必然就不高。
1.2 從中小企業本身看,企業自身融資能力不強
首先,中小企業管理基礎薄弱,普遍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機制,關聯交易復雜、資信度不高、財務制度不健全、透明度比較低。中小企業借款的特點是「少、急、頻」,加之為中小企業提供擔保的專門機構少,銀行常常因中小企業貸款監控成本高、風險大而不願意放款。2003年我國主要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的平均不良率為32.11%,比商業銀行貸款的平均不良率高出15.7%,貸款質量差影響了商業銀行貸款的積極性。
其次,部分企業產品質量不高,前景不被看好。產品技術含量不高,好多企業還停留在手工操作階段,企業分布面廣且分散,生產成本高、資源浪費大。這種情況,使中小企業缺乏市競爭力,自然得不到銀行對它的金融支持。這幾年部分中小企業進行了改制,企業經營者的素質也有了較大的提高。但是,有些企業改制的效果不夠明顯、資信等級較低,這種狀況,使銀行感到對它貸款風險太大。同時,國內企業「三角債」的問題,也是對中小企業發展的一個嚴重製約,相當多的企業拖欠貸款,有些企業在產品銷售中採用先付貨後收款的辦法,造成了企業流動資金的緊張。
1.3 從政府的角度看,扶持力度不夠
(1)沒有建立多途徑的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和完善的擔保體系。目前,中小企業融資基本上只能通過間接融資渠道(即銀行)取得資金,很難通過直接融資獲取發展的資金,融資渠道的單一,使中小企業的融資非常困難。
(2)對中小企業的融資缺乏有力的政策扶持,只是下發一些指導性的文件,要求銀行機構增加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投入、支持中小企業的合理資金需求。這些政策,對銀行機構既缺乏剛性,也沒有體現對銀行的優惠,實際效果並不明顯。
(3)沒有建立一個完善的擔保體系。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是政府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的社會化服務體系之一,它以地方和中央預算撥款為主要擔保資金來源,設立具有法人實體資格的獨立擔保機構,實行市場化公開運作,接受政府機構的監管。但由於各地經濟發展不一,這一規范模式還沒有完全建立。雖然有些地方先後成立了幾家擔保公司,但實力不強,而且手續復雜,並沒有起到實質性的作用,再加上中小企業規模小,缺乏可供抵押的不動產等財物,很難找到有實力的擔保者,這樣中小企業貸款難已經成為這些企業發展、壯大的「瓶頸」。
2 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對策
2.1 金融機構應轉變觀念,進行信貸制度改革
銀行金融機構應不斷深化改革,以改革促發展,以適應經濟發展和市場環境的變化,從轉變觀念開始,進行以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為核心的信貸制度改革,全面導入市場准則和市場化的項目開發機制,面向市場選項目;建立「防火牆」,從源頭控制風險;實行本息回收服務與項目貸款、評審、受理「三掛鉤」。具體地說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積極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認真研究適應中小企業經營發展特點的金融產品、服務方式、風險管理辦法、企業貸款條件、信用等級評定、貸款程序和貸後管理等規定,以拓寬金融服務的范圍。
(2)銀行金融機構要根據中小企業的實際情況,對不同的企業制定相應的貸款和審批程序。在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中堅持有進有退的信貸政策,對財務狀況好、產品有市場的企業,不能因為其規模小而不給貸款或從嚴審核。同時對負債低、產品技術含量高、確有市場潛力、內部管理規范的企業,可以適當放寬對抵押或擔保的要求。對不符合國家行業政策和行業發展規范的中小企業,則應堅決退出,以促進中小企業產業結構調整,同時也能更好地規避貸款風險。
(3)要主動與中小企業及政府的相關部門加強聯系。這樣不僅能更好地開拓自身的業務,同時也能為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
(4)銀行金融機構應適當提高基層機構的授權,簡化辦事程序。中小企業借一筆數額不大的貸款至少要辦十幾道手續,少則一周,多則數月,即使錢到手,商機也可能已失去。目前的情況,從客觀上就增加了中小企業融資的難度。
2.2 企業要深化產權改革,規范內部管理,增加技術含量,全面提高綜合素質
(1)積極規范地推進中小企業改革。要立足現有基礎,通過發展與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的科技聯營、合作,引進專利和先進技術等途徑,積極向信息產業、新型材料、生物工程等高新技術產業的方向發展,逐步淘汰落後設備和落後工藝,提高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和知名度。
(2)實現經營方式的轉變和產品結構的調整。走集約經營之路,突出自身的經營特色和產品優勢,合理定位產品市場,可以把發展重點放在與大企業的協作配套上,建立為大企業配套服務的中小企業體系,使中小企業在專業化合作與社會競爭中不斷提高其經營效益。
(3)強化內部管理,引進科學的管理手段。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實現對企業動作的全程化動態管理,確保生產經營的正常運行。
(4)要規范企業財務制度,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充分利用現有的金融工具,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另外,要加強培訓教育和引進人才,從而使企業有強大的發展後勁,也更能得到銀行強有力的支持。
3 政府應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和強有力的政策支持
3.1 組建政策性中小企業銀行
從國際上的經驗看,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一般都建立了相對獨立的政策性金融機構,以優惠條件專門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我國可以借鑒國外的經驗,組建政策性中小企業銀行,其作用是對需要扶持的中小企業發放免息、貼息、低息貸款。
3.2 制定強有力的金融扶持政策
政府在制定面向中小企業金融政策時,應充分考慮以往政策的缺陷,在制度等方面真正給商業銀行松綁,改革某些不適於中小企業信貸服務的考核指標,使商業銀行在沒有制度壁壘的情況下將政策要求落到實處。
3.3 建立適合中小企業特徵的直接融資體系
一方面創造條件開辟二板市場。應積極創造條件開辟專門幫助高速成長的新興創新公司,特別是高科技公司籌集資金的二板市場。另一方面積極發展風險投資。二板市場所針對的是處於創業後期階段的高成長中小企業的資金融通問題,然而對於一些有發展潛力和有市場前景的小企業尤其是科技型企業,由於缺乏足夠的啟動資金,又不能及時從銀行和金融機構獲得貸款,導致其難以迅速成長,因而我們應積極為處於創業初期的中小企業提供資金融通的風險投資。首先,盡快制定我國中小企業風險投資的發展規劃。從經濟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制定風險投資發展規劃。其次,加大對中小企業風險投資的政策扶持力度。在財政政策、稅收政策、金融政策方面加大支持的力度。第三是培育多元化的風險投資主體。我國發展風險投資業的當務之急是要建立一批有實力、高水準的風險投資管理公司,其資金來源除了政府引導資金外,還應該設法鼓勵投資銀行、企業集團、上市公司等參與進來,允許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社會保障基金等機構投資參與組建風險投資管理公司,鼓勵外資成立風險投資管理公司,並積極鼓勵民間資金從事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風險投資。
3.4 盡快建立健全中小企業擔保體系
我國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起步於1992年,代表者是重慶的私營中小企業互助擔保基金會、上海的工商企業互助擔保基金會及廣東的地方性商業擔保公司。1999年6月14日,國家經貿委發布《關於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試點的指導意見》,這樣以貫徹政府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政策意圖為宗旨的信用擔保體系正式啟動,截止2003年6月底,中國已設立各類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近1 000
家,籌集擔保資金287億元人民幣。為盡快建立健全的信用擔保體系,有以下對策:
(1)政府直接對商業銀行提供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貼。可依據特定條件向社會公開招收協作商業銀行,授予每家協作銀行以一定的額度,協作銀行根據政府的條件選擇中小企業貸款,貸款成功利息全部歸銀行,貸款失敗銀行則承擔一定比例的損失。
(2)在現有擔保體系中建立和規范協作銀行制度。明確協作銀行與擔保機構的關系和風險分攤比例,強化商業銀行考察,評估中小企業貸款項目的責任以及對不良貸款追索的義務。參照國外特殊法人制度對政策性擔保機構進行規范,明確政策性擔保機構設立的目標、職責、經營方針、監督辦法等,同時對這類特殊法人執行特定的財務和稅收政策。建立擔保資金的補充制度。政府應將扶持中小企業作為長期政策,將擔保資金列入政府年度預算,為擔保活動提供穩定的資金來源。同進採取多種措施鼓勵商業銀行、企業和富裕者為擔保基金提供幫助

❹ 金融改革方向的開題報告

1 金融改革和開放的回顧與反思——第二屆國際金融戰略研討會綜述 王穩 中國軟科學 2006/01
2 中國金融改革不能急 吳曉靈 中外管理 2008/01
3 推動農村金融改革再上新台階 易綱 中國金融 2008/01
4 日本農協模式對我國農村金融改革的啟示 許文新 商業時代 2007/36
5 尚比亞農村金融改革的經驗及其啟示 董曉林 上海金融 2007/12
6 農村金融改革:主導還是引導? 黃建新 金融與經濟 2007/11
7 十七大後的中國金融:改革、創新與完善 王元龍 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 2007/12
8 政策性金融改革要件 王芬 銀行家 2007/12
9 深化我國農村合作金融改革的思路與對策 崔炳瑋 鄉鎮經濟 2007/11
10 台灣本土銀行業的成本效率:1995-2003——兼論「金控」革新成效及對大陸金融改革的啟示 塗正革 金融研究 2007/10
11 中國金融改革的「市場化悖論」——基於海南案例的分析 張傑 金融研究 2007/08
12 奮力開拓華南金融事業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黨的十六大以來華南金融改革發展成就與展望 馬經 南方金融 2007/10
13 中國金融改革與現代科學技術發展關系研究 劉歆 生產力研究 2007/18
14 供求視角和內生金融與農村金融改革 韓麗娟 貴州社會科學 2007/11
15 邊際約束及成本結構變動下的農村金融改革與發展 陳鵬 管理世界 2007/03
16 基於供給視角的農村金融改革 高曉燕 財經問題研究 2007/11
17 泄洪之外,還應截流 評「港股直通車」的金融改革實驗 石齊平 中外管理 2007/10
18 持續推進農村合作金融改革發展 蔣定之 中國金融 2007/20
19 市場化進程中的農村金融改革與發展——「第七屆中國金融論壇」觀點摘錄 顧月 中國金融 2007/17
20 台灣農業金融改革之路與前景 單玉麗 亞太經濟 2007/04

論文是費神費時的事情 誰會這么好來給你寫論文呢 我要你幫我寫一篇論文 你會幫我寫嗎? 還是自己寫吧

❺ 國際金融研究中匯率的地位與作用開題報告怎麼寫

國際金融研究開題報告: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對外開放獲得了空前的發展,由此使國際收支、人民幣匯率等國際金融問題從20世紀80年代初只有少數人關心的「高雅藝術」,變成了與千家萬戶的飯桌和錢袋密切相關的大眾問題。匯率、國際收支、跨國資金流動以及外匯儲備等國際金融問題,成了中國宏觀經濟研究中被重點關注的對象。尤其是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使國際金融問題成了媒體關心的焦點。在此過程中,各種研究呈現出爭論迭起、眾說紛紜的景象,這就引發我們思考如何進一步推動我國國際金融研究,使我國國際金融研究上升到一個新台階這一問題。

國際金融研究:
《國際金融研究》匯集國內外專家學者,整合國內外研究力量,對國際金融經濟的理論、戰略、政策進行系統研究,同時開展一些金融專項課題研究活動;、強化理論前沿研究,向政府部門提供金融領域的信息和建議,為制定有關決策提供依據。

❻ 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開題報告怎麼寫

[摘 要]由美國次貸風暴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使以美元為主的國際貨幣體系受到嚴重沖擊,而我國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卻隨之不斷提升。本文對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長期性、益處以及相應的策略分析等方面對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進行了淺析。
[關鍵詞]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金融體系 匯率

一、問題的提出

近些年來,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和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人民幣已經逐漸走出國門。在中國香港、澳門和新加坡、泰國、越南、緬甸、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人民幣可以局部或者全境通用。人民幣已經在一定范圍內實現了流通和自由兌換,人民幣的匯率機制不斷完善,金融開放的程度逐步擴大,以及我國在全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使得人民幣的國際化有了良好基礎。

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長期性分析

(一)外部環境分析
一方面,人民幣國際化能夠我國獲得國際鑄幣稅收益,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還可以減少我國巨大的外匯儲備所承擔的貸款和通脹損失。另一方面,人民幣國際化能夠增加我國在國際經濟領域的話語權,提高我國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人民幣國際化給我國帶來的好處,會影響到國際貨幣發行國的利益,導致地緣政治關系的惡化。因此,國際貨幣的發行國會採取措施阻止或者延緩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二)內部條件分析
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需要經過兩個階段。首先是人民幣的區域化,成為我國周邊過家以及亞洲的貿易結算和支付手段。然後是人民幣的國際化,被全世界普遍接受。這兩個階段的實現是依靠著我國經濟和金融市場的發展程度。在世界經濟發展緩慢的環境下,我國經濟的發展也受到一定的影響,實現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存在著一定的難度。我國金融市場在資本項目上的管制仍然是較為嚴格的。人民幣可兌換程度和人民幣資本市場開放度,都處於較低的格局。我國現在的匯率制度使得人民幣匯率缺乏彈性,影響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這一制度上的改變也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外部和內部的分析都說表明了,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長期性。那麼,這樣一個長期的過程,必定會在各個領域和方面對我國經濟產生較大的影響。

三、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益處

(一)有利於我金融市場的深化
人民幣國際流通量的增加,會使得我國金融市場更加開放。人民幣資產的規模交易以及人民幣作為國際結算的最終貨幣,對我國金融市場的效率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從而促進了金融市場深化。
(二)有利於我國金融體系的國際化
人民幣國際化能夠促進我國金融也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緩解金融體系內貨幣錯配狀況。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將會有更多的國際貿易、國際資本以人民幣為計價貨幣,我國金融部門會具有明顯的優勢,從而可以增強中國金融業的國際競爭力。
(三)可促進人民幣離岸市場的培育和發展
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發展,海外對人民幣的需求有所增加,為非居民提供進行人民幣投資或籌資資金手段的人民幣離岸市場的出現和壯大將成為必然。

四、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經濟影響

(一)對人民幣匯率造成升值壓力和頻繁波動
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對人民幣的需求不僅有境內需求,還有境外需求,並且境外需求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是不斷增加的。人民幣匯率在人民幣的需求和供給中決定。因此,人民幣會有持續的升值壓力。匯率升值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出口,對出口導向型為主的我國經濟來說有較大影響。
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會形成人民幣離岸的金融中心,如果境內的匯率市場化不完全,完全市場化的境外人民幣匯率跟境內的人民幣匯率構成沖擊。由此,會造成大規模的套匯活動,人民幣匯率波動的更加頻繁。
(二)金融機構的經營風險會增大
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人民幣在世界范圍內的使用越來越多,我國境內的銀行無法准確確定非居民手中的人民幣存量,面臨著集中反存和大量提現的壓力。能夠經營人民幣業務的銀行也會越來越多,我國境內外銀行間的業務競爭,會增大經營成本和風險。
(三)加劇了我國金融體系的脆弱性
我國金融體系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會逐步開放,國家對匯率和資本項目的管制都會慢慢放鬆,由此帶來的國際投機以及各種金融風險的對我國的金融體系是相當大的威脅。我國的金融體系在應對國際風險方面的建設和經驗略顯不足,脆弱性的問題就更為明顯了。
(四)對我國貨幣政策獨立性的削弱
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我國的貨幣政策將不再只對我國有影響。因此,我國在制定貨幣政策是要同時考慮其他國家的經濟情況。並且,人民幣的供給將會由於人民幣的境外存量的不穩定而更加難以確定,這也會削弱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五、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對策分析

(一)大力發展邊境貿易推進人民幣的區域化
在目前人民幣資本項目下自由兌換依然受限、人民幣參與國際金融市場程度較低、在國際范圍內履行國際貨幣職能幾乎沒有的情況下,通過邊境貿易促使人民幣區域化,依然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切入點。
(二)利用我國香港地區人民幣離岸中心的重用
我國香港地區作為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對亞洲和周邊國家的經濟具有較強的輻射能力。尤其是當人民幣還受到兌換和流通上的管制、人民幣自由化沒有完全實現時,離岸中心是人民幣走向區域化關鍵貨幣的重要渠道。人民幣可以通過這一渠道更加有效地在周邊國家流通,發揮更大的國際貨幣職能,實現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更好發展。
(三)建立人民幣需求的監測機制
人民幣的境外需求的不確定性對人民幣匯率有較大的影響,匯率的頻繁波動會造成金融的不穩定。能夠及時掌握人民幣需求的趨勢,可以減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對我國物價和人民幣匯率水平的影響。
(四)調整經濟發展的模式
我國經濟發展的模式是出口導向型的,出口貿易在經濟發展中占較大比重。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人民幣匯率的升值和頻繁波動會降低出口產品的競爭力,對出口貿易產生較大影響。因此,要求我們調整經濟發展模式,減少經濟的外貿依賴性,實現我國經濟的快速平穩發展。
(五)推進我國金融體系的國際化
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實際上一個與完善我國金融體系相輔相成的過程。我國金融體系向國際化發展,放寬對匯率和資本項目的管制,完善國內金融體系的健全程度和開放度。金融體系的國際化能夠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平穩發展。

參考文獻
[1]石傑。人民幣國際化戰略的現實選擇[J]經濟研究參考,2008年第64期
[2]馬榮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對我國經濟的影響[J]國際金融研究,2009年第4期
[3]巴曙松,吳博。人民幣國際化對中國金融業發展的影響[J]西南金融,2008第4期
[4]余雪琪,羅春艷。論人民幣的國際化[J]改革與開放,2009年第3期
[5]鄧承武。中越邊境地區人民幣的流通特點及對當地經濟金融的影響[J]南方金融,2005年第3期
[6]穆西安。抓住機遇因勢利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J]南方金融,2009年第3期
[7]李靖。人民幣匯率制度與人民幣國際化[J]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09年第2期
[8]劉曙光。人民幣國際化條件分析[J]國際經濟合作,2009年第4期

❼ 美國金融危機對我國利用外資的影響的開題報告

由於我國的金融體系弱小,美國的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對發達國家,例如歐洲(冰島特殊),日本等國,是先影響到他的金融體系,然後間接危及到它的實體經濟,我們國家不一樣,我們國家是繞過金融體系,直接打擊實體經濟。國企不談,因為有國家支持,錢很充裕,那麼民營企業,特別是製造業所遭受的危機是十分嚴重的,很多工廠倒閉,另由於我們國家大面積的貪污腐敗,導致我國的投資營商環境十分惡劣,所以很多企業本來該投資的錢,他拿去炒股炒樓了,導致民營企業由外到內的困頓局面,想做,沒前景,不做的話,賣廠,廠賣給誰?老外。
外資現在大舉的收購我國的企業,不管是產業資本,金融資本,都對我們國家虎視眈眈。由於我們的企業,大部分都是單純的OEM,競爭力很差,外資可以通過對產業鏈的整合,在他收購我們的企業後,他能賺錢,我們卻做不到,因為我們只是單純的製造,外資是6+1的高效整合。

❽ 求<我國出口加工企業應對人民幣升值的對策分析>畢業論文開題報告和外文譯文

次級房產貸款簡稱次貸, 是一種房地產抵押的按揭貸款。 美國的房地產抵押貸款分為三級市場, 第一級是優級房貸市場, 第二級是次優級房貸市場, 第三級是次級貸款市場。次貸政策對中低收入的購房者很有誘惑力, 因為它具備了三個特點: 一是次貸低首付, 有的次貸甚至沒有首付, 這對中低收入者特別具有吸引力。一般的按揭貸款都要有首付, 大概占總額的20%~40%, 而次級貸款的低首付特點則激起了人們的購房慾望。二是次貸期限長, 有的20 年還本息, 還款周期長使貸款者壓力小。三是次貸利息前低後高, 即前2 年是低息, 後18 年是高息, 越到接近20 年的時候利息越高。這三個特點使得中低收入者踴躍貸款購房, 房地產價格漲得很快, 一套豪宅最高達到幾百萬美元以上。美國開辦次級貸款的初衷是好的, 旨在解決中低收入者買房難問題。這項措施啟動後, 美國的私人住房率提升了6 個百分點, 成功為1 000 萬中低收入者解決了住房問題。在美國, 孩子18 歲以後基本自立, 剩下父母構成了家庭的小型化。次級貸款政策迎合了美國人的生活習慣, 並較好地滿足了美國人旺盛的購房慾望。但市場經濟的供求規律是不可違背的, 次貸刺激了房市, 也毀了房市。因為當時美國的房地產價格暴漲, 信貸雙方都有一個心理底線, 即最後實在不行就賣房子還貸款, 反正也賠不上, 結果恰恰就在這裡面出了問題, 房價連跌了40%, 房地產市場因此潰不成軍, 終於爆發了次貸危機。二、誘發次貸危機的原因從根本上講, 次貸危機是金融炒作的結果。美國金融是全球一體化的龍頭, 很多銀行都在發行貸款證券( 英文縮寫是MBS) , 形成債務後再賣債券( 英文縮寫是CDO) , 經過金融機構的炒作, 波及到全球形成了一個債務鏈, 債務鏈一中斷, 便產生一種多米諾骨牌式的連鎖效應, 造成了全球性的金融風波。探求原因, 主要是三個因素集合造成的:1.宏觀調控力度不當。美聯儲為了有效調控經濟, 格林斯潘首先是在2003 年之前多次降息, 從5%降到1%, 降息使貸款成本下降, 誘使很多人靠次貸買房, 促成了房地產「泡沫」。而後美聯儲為了治理通貨膨脹, 又連續13 次調高了存貸款利息, 到2006年初, 由最初的1%調到了5.3%。因為利息高了, 還貸的成本自然提高, 本金滾利息, 越滾越大, 加重了還貸者的壓力。美聯儲主導貸款利息前降後升的「U」型走勢種下了禍根, 致使很多人次貸低息買房易而後又高息還款難, 最終引發了危機。2.房地產市場失衡。美國房地產從2006 年開始降溫,「泡沫」破裂後, 房地產價格大跌, 原來售價100 萬美元的房子, 現在只能賣到60 萬美元左右,出現了房地產全面縮水和下跌的局面。這使最終指望賣房子還貸款的人始料不及, 房價下跌到賣房子也還不上貸款的地步, 次貸危機終於浮出了水面, 引發了金融風波。3.金融機構推波助瀾。金融機構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 便競相炒作房地產貸款的證券和債券, 炒來炒去, 炒得擴大化了, 波及到全球, 把很多國家和銀行都卷了進去, 從而引發世界性的金融波動和風險。美國次貸危機是歷史的巧合。現在設想: 如果美聯儲當年不加息, 貸款的利息也就不會這么高; 如果美國的房地產價格還在漲, 房主還貸就不會出問題;如果只是單純為了刺激房貸, 沒有證券商、銀行家從中炒作金融衍生品, 也就不會引發全球的金融危機。而現實的結果恰恰是這三個問題匯集在一起「交叉感染」, 其結果必然引發美國的次貸危機。事出有因, 絕非偶然, 偶然寓於必然之中, 這就是歷史的辯證法。三、次貸危機的後果和危害美國的次貸危機就像計算機病毒一樣, 馬上蔓延到全球金融系統的各個角落, 帶來了全球性的諸多問題, 包括現在的股災和金融風波。概括起來, 主要有三方面:1.次貸危機引發美元貶值。美國處於世界霸主地位, 小布希希望美元貶值, 貶值後會刺激外貿出口, 降低進口, 減少美國的外貿逆差, 這是他的基本立足點。美元貶值以後, 美國可以多印美鈔向全球輸送通貨膨脹, 歐盟、日本、俄羅斯、中國都出現了反應, 物價上漲、經濟放緩。比如人民幣升值的問題, 美元和人民幣的匯率從2005 年7 月21 日晚19 時開始升值, 到4月末已累計升值了18.2%, 匯率已突破7 元的大關。到2008 年年末, 人民幣與美元的比率將升到6.6 元,接著繼續再升到5 元, 2020 年最後升到4 元左右。人民幣升值的另一個原因是壓縮出口、增加進口, 降低外貿順差和外匯儲備。美國打壓人民幣升值意在減少外貿逆差, 內外的原因兼有, 就像「天平」的兩端, 一端是美元貶值, 另一端人民幣就要升值, 這是一個聯動的過程。美元貶值帶動人民幣的升值加快, 為全球輸送通貨膨脹, 現在俄羅斯的物價漲得也很厲害, 歐盟、日本、新加坡、韓國也都受到影響, 物價都在上漲。所以, 面對物價上漲, 中央提出「兩個防止」, 加大宏觀調控力度, 利用財政、稅收、貨幣政策等多種經濟杠桿調控物價和股市,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大力推進節能減排, 確保經濟又好又快發展。2.次貸危機引發石油價格上漲。美元貶值之後,美國、紐約和倫敦的期貨石油價格最高接近每桶120 美元( 七桶為1 噸) , 一噸是800 美元左右, 摺合人民幣6 000 元左右。石油是全球的軟黃金, 經濟高速發達之後, 石油更是經濟血脈。目前, 我國每年石油的消耗量是2.7 億噸, 僅次於美國, 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國。如果石油漲價, 會引發我國很多產品漲價, 中國的物價就會形成「井噴」效應。現在中石化、中石油天天向發改委反映, 我國一半的石油靠進口,如果石油不漲價, 就會出現倒掛和虧損, 發改委只好讓財政給其補貼120 億元, 讓其別漲價。2007 年我國物價上漲, 工業品是石油領頭漲, 副食品是豬肉領頭漲。由於我國壟斷產業太多, 資源管理不到位, 產品成本降不下來, 電力、石油、煤炭等資源性的行業都嚷嚷著要漲價, 但老百姓又怕漲價, 這使國家發改委一手托兩家, 處在兩難的選擇中, 即一手托企業要漲價, 一手托民眾怕漲價。若經濟問題弄不好, 則會引發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 影響社會的穩定與和諧。3.次貸危機引發很多國家經濟減速。由於美元貶值, 石油漲價, 美國經濟發展開始減速。2007 年美國GDP 增長率為2.2%, 比2006 年下降了1 個百分點; 2008 年第一季度GDP 增長率為0.4%, 第二季度預計只有1%, 預計2008 年全年美國GDP 增長率為1.5%左右, 最悲觀的是高盛公司預測只有0.8%。美國、日本、歐盟被稱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三大引擎」,現在都在減速, 而「金磚四國」( 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 正在崛起, 將引領世界經濟發展的新潮流四、全球金融系統的新特徵通過分析美國次貸危機和全球的金融風波, 發現世界金融系統出現了很多新的特徵, 需要我們去研究和把握, 具體有四點:1.金融系統的整體性。世界經濟全球化首先表現為貨幣的國際化和金融系統的一體化。現在看, 全球的金融系統是連為一體的, 已經形成一個聯動互補的新格局, 一個地方出問題, 馬上會引起連鎖反應。這需要我們整體把握金融系統的形勢和走向, 不要孤立地片面地看待經濟問題。2.金融資本的流動性。全球的金融資本近100萬億美元, 西方發達國家資本過剩, 大概有8 萬億美元的流動資本掌握在一些金融大鱷的手裡, 在世界各地尋找機會進行投機炒作。其中, 有一個金融大鱷叫索羅斯, 他的手裡有上千億美金的「熱」錢,1997 年的時候, 他看到亞洲的金融市場剛開放, 也很脆弱, 就到泰國去了, 在金融市場攪動一番後抽資脫逃, 致使泰銖當天貶值, 並引發了整個東南亞的金融風險, 中國的香港也深受其害。國際游資多了以後就會到處竄, 像老鼠一樣哪有窟窿就往哪裡鑽, 所以金融系統開放後要更加註意安全性。現在看, 幾次大的金融危機都是國際游資投機形成的。比如1997 年泰銖貶值引發的東南亞金融風險, 1998 年俄羅斯的金融危機, 1999 年巴西的金融風波等, 都是國際游資的流動帶來的後果。在我國, 這些國際游資基本上會炒四個「市」, 都很有規律。第一步是炒期貨市場, 通過賭博抬價, 把國家的物價系統搞亂; 第二步是炒股票市場, 把股市烘起來, 出現股市「泡沫」, 到高位之後再抽資逃跑, 套住的是中國的股民散戶; 第三步是炒房地產市場, 形成房地產「泡沫」後再抽逃; 還有一些高手進行第四步, 即炒外匯市場, 在匯率浮動中掙錢。這些金融大鱷在期市、股市、房市和匯市這「四市」上做文章, 投機炒作到一定程度, 把老百姓和股民的錢換成美元揣走了, 留下的是金融災難, 這已成為一種定式和基本規律。3.金融體系的脆弱性。某個環節有了風吹草動,馬上形成一種「蝴蝶」效應, 整個金融系統就會產生連鎖反應, 因為它是一體化和全球化的, 這種大趨勢無法遏制。雖然次貸危機本身僅僅幾千億美元,但全球都受影響。我國的股市離美國很遠, 但也受到了波及。股民是炒信心、炒預期, 如果信心和預期都沒了, 股市也就跌慘了。現在看, 這次次貸危機迅速蔓延, 形成一種災難, 就是由全球金融系統的脆弱性和敏感性帶來的。4.金融波動的周期性。金融系統的運行具有周期性, 只有認真了解和把握, 才能未雨綢繆, 駕馭金融形勢的變化。從學習馬克思的《資本論》開始, 我們就知道資本主義有經濟危機, 危機時會出現牛奶過剩倒到海里、產品積壓賣不動、工廠倒閉、工人失業和物價飛漲等現象, 這是那個年代初級階段的經濟危機, 是一種生產過剩型的危機, 這是即時危機的基本特徵。經濟發展到今天, 實現了經濟全球化和資本國際化, 無論哪個國家、哪個地方發生經濟危機, 首先表現為金融危機, 所以金融的安全性至關重要。由過去的生產過剩型危機轉變為金融危機, 這是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新規律。我國改革開放30 年來,也出現了一些周期性的規律, 比如經濟過熱, 基本上是8—10 年出現一次。1982—1984 年, 我國出現第一次經濟過熱, 進行了治理整頓; 1994 年, 出現第二次經濟過熱, 進行了第二次治理整頓; 2006 年末, 出現第三次經濟過熱。我國股市也呈周期性變化, 基本上是五「熊」三「牛」, 股票行情是「橫有多長、豎有多高」,這些都是辯證的。現在需要我們掌握的是周期性, 准確把握經濟走向和規律, 從而做到未雨綢繆, 提高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 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從美國看市場經濟的優勢有兩個基本特徵: 第一, 用市場法則和價值規律優化資源配置, 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第二, 產權多樣化, 鼓勵競爭, 為經濟發展提供不竭動力。但是, 市場經濟也有負面效應, 會周期性地出現一些問題。在計劃經濟年代, 經濟的主要危險是通貨膨脹, 因為當時是短缺經濟, 經常供不應求, 物價自然就會上漲。市場經濟有通脹, 也有緊縮, 二者交替進行, 但主要危險是通貨緊縮, 即生產過剩、物價低迷、消費不足。在1998—2005 年期間,我國經歷了8 年的通貨緊縮, 經濟為此付出了很大代價。目前, 我國又一次進行宏觀調控, 防止通貨膨脹, 但要注意調控的節奏和力度, 要「點剎車」, 不能「急剎車」,「急剎車」容易造成翻車。如果長期過度地緊縮銀根, 那麼到2009 年末, 我國有可能重新滑入通貨緊縮, 5 年內經濟將無法有大的發展。不能一放就脹, 一緊就縮, 這幾年我國一直是這么周而復始地走這條路, 現在要注意掌握調控的力度。如果再次出現1998 年的那種通貨緊縮, 我國就難辦了, 因為我國人口基數太大, 再加上弱勢群體多, 如果經濟沒有一定的發展速度, 那麼很難保就業、保穩定, 這是我國的特殊國情決定的。

❾ 急急急~~~開題報告怎麼寫啊我的論文題目是《論金融危機對外貿業的影響》,最好有點參考文獻,謝謝啦!

美國消費減少影響中國出口

雷曼兄弟公司的倒閉和美林公司被收購與始自去年的次貸危機一脈相承,在眾多專家看來,這個事件僅是整個危機過程中泛起的一朵浪花,不應該被孤立看待,其對中國經濟的沖擊實際上也是次貸危機對中國宏觀經濟影響的延續。

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世界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張斌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可以從出口和進口兩個方面來理解這次危機對我國的影響。

出口方面,可以預料的是我國宏觀經濟的外部環境將由於此次席捲華爾街的金融風暴而更顯嚴峻。海關總署的進出口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我國外貿出口額的增幅下行放緩的趨勢明顯,由於美國是中國商品最大的出口市場,一度在6-7月份沖高的中國外貿出口增速又將遭遇考驗,張斌說,外需下降意味著外國消費者對高附加值產品和低附加值產品需求的同時下降。在這種環境下,出口商很可能沒有動力革新技術,而是被迫通過壓低產品價格去維持市場份額,這可能導致中國出口企業貿易條件的進一步惡化。

張斌同時分析,受此次金融危機的沖擊,美國經濟在下半年仍有下滑的可能,從而導致其國民消費能力和消費慾望繼續降低,而投資支出將出現增加,「這對中國的外貿出口並不是一個利好消息」,如果美國國民的消費需求減少而製造業因投資增加而逐漸恢復活力,那麼勢必減少從中國進口商品的數量。

沖擊二

閱讀全文

與國際金融論文開題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