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際金融(第二版 陳雨露)—— 課後答案
1.請列舉20世紀90年代的一些重大國際金融事件,說明匯率波動對經濟的重大影響。 答:剛剛過去的20世紀90年代,整個國際金融頜城動盪不安,危機疊起。從北歐銀行業的倒閉到歐洲貨幣危機入墨西哥金融危機到巴林銀行的倒閉、大和銀行的巨額虧損,再到亞洲金融危機,無不令人觸目驚心。
90年代以來的幾次重大國際金融動盪事件中,外匯投機的確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外匯投機是一個遠期的外匯交易概念,它納粹是為了外匯波動差價而進行的一種外匯買賣。其交易目的不是真實的外匯,而是為了未來匯率波動的差價而進行的買空或賣空。一般來說,判斷某種外匯未來看漲的一方為多頭,其具體操作辦法是買空(即低買高賣),這在國外又稱公牛;而判斷某種外匯未來看跌的一方則為空頭,其具體操作是賣空(即高賣低買),這在國外又稱為熊。當這種外匯到期上漲則多頭方盈利,反之則空頭方盈利。目前在國際金融市場中橫沖直撞的對沖基金無非就是這兩種投機的對做,以對沖其風險。但由於其具有杠桿效應,因而對國際金融的沖擊更大。在歐洲貨幣危機、墨西哥金融危機和泰國金融危機中京羅斯做的都是空頭,判斷英鎊、里拉、墨西哥比索和泰林等要貶值,在其沒有貶值之前先拋售大量籌碼,待其貶值以後再以低價吸進籌碼還貸,從而從中獲利。縱觀國際投機資本的炒作,其攻擊一國貨幣(假如泰殊未來有貶值的預期)的途徑一般可通過以下三種方法:一是投機者從泰國商業銀行拆入大量的泰鐵,然後到外匯市場上全盤拋售泰林換取美元,由此引發市場的「羊群效應」,其他市場參與者紛紛效尤,使秦鐵匯率逐步下跌後則以低價買回素昧,部分還貸部分盈利;二是投機者從銀行同業拆入泰林,拋售泰殊的同時,買入泰殊兌美元的期貨合同,吉泰鐵上漲則賣家賺錢,若秦殊下跌則買家用較不值錢的秦鐵結算合同從而賺錢;三是投機者在攻擊匯率時,同時在股市做空,購入或在股指期貨市場拋空,即使匯率因央行干預不變,投機者仍可在股市或股指期貨市場中盈利,即(1)股市上拋空~投機攻擊~利率提高~股市下挫~股市購入;(2)投機攻擊~利率提高~股市下跌~股市購入~投機退出~利率下降~股價上升~股市拋售;(3)期市上拋空股指期貨合約~股指期貨合約下跌~平倉股指合約。
2.1994年人民幣的通貨膨脹率高達24%,美元的通貨膨脹率只有6%,為什麼1995年人民幣對美元沒有貶值反而升值了1%?
答:通貨膨脹率是指物價平均水平的上升速度,貨幣升值也叫「貨幣增值」,是指國家增加本國貨幣含金量,提高本國貨幣對外國的比價的政策,貨幣升值是國家貨幣不穩定的另一種表現,它不意味著提高本國貨幣在國內的購買力,而只是提高本國貨幣對外國貨幣的比價。所以通貨膨脹率和升值無關。
3.你是否搞清了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下的銀行買價和賣價?
答:買入價和賣出價都是從銀行角度劃分的,銀行買入外匯價格較低,賣出外匯的價格較高。在直接標價法下,較低的價格為買入價,較低的價格為賣出價。而在間接標價發中,情況則相反,較低的價格為賣出價,較高的價格為買入價。
4.2004年10月29日,中國人民銀行上調了金融機構存貸款基準利率,你認為這樣調整會如何影響人民幣匯率?
答:根據外匯的利率平價理論,一國利率上升有助於本國貨幣匯率上升。
Ⅱ 求 國際金融 第四版 精編版 (陳雨露 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課後答案
http://wenku..com/view/bc8b22e8aeaad1f346933f5b.html 這是第一章的
http://wenku..com/view/ce3db4eaaeaad1f346933ff7.html 這是第二章的
http://wenku..com/view/3b36de2b453610661ed9f41f.html 這是第三章的
Ⅲ 陳雨露的學術成就
2010,《中國農村金融論綱》,中國金融出版社
2010,《金錢統治》,江蘇文藝出版社
2009,《現代金融體系下的中國金融業混業經營:路徑、風險與監管體系》,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9,《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的中國發展:經濟影響、應對思維與發展方式轉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8,《我們真的理解金融危機嗎?》,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7,《全球經濟調整中的中國經濟增長與貨幣政策分報告四 全球經濟調整中的中國經濟增長與貨幣政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6,《金融學文獻通論 微觀金融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6,《金融學文獻通論 宏觀金融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6,《金融學文獻通論 原創論文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0,《現代金融理論》,中國金融出版社
2000,《現代金融》,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9,《歐元與國際貨幣競爭》,中國金融出版社
1998,《國際收支均衡分析》,中國金融出版社
1997,《國際資本流動的經濟分析》,中國金融出版社人物譯著
2006,《貨幣金融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3,《投資學精要》,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2,《銀行管理教程與案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2,《貨幣經濟學手冊》第1卷,: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2,《貨幣經濟學手冊》第2卷,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1,《貨幣理論與政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0,《金融與貨幣經濟學前沿問題》,中國稅務出版社,北京騰圖電子出版社
2000,《風險管理實務》,中國金融出版社
1999,《管制、放鬆與重新管制 銀行業:保險業與證券業的未來》,經濟科學出版社
1998,《國際金融市場(第三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Prentice Hall出版公司
2010,《美國金融霸權的崛起(三)》,《金融博覽》第4期
2010,《美國金融霸權的崛起(二)》,《金融博覽》第3期
2010,《美國金融霸權的崛起(一)》,《金融博覽》第2期
2010,《金融危機中的信息機制:一個新的視角》,《金融研究》第3期
2010,《中國金融學科60年:歷程、邏輯與展望》,《中國大學教學》第1期
2010,《作為「邊際增量」的農村新型金融機構:幾個基本問題》,《經濟體制改革》第1期
2009,《西方霸權與金融崛起(七):貧窮的大革命》,《金融博覽》第11期
2009,《西方霸權與金融崛起(六):約翰·勞的金融傳奇》,《金融博覽》第10期
2009,《西方霸權與金融崛起(五)》,《金融博覽》第9期
2009,《西方霸權與金融崛起(四)》,《金融博覽》第8期
2009,《西方霸權與金融崛起(三)》,《金融博覽》第7期
2009,《西方霸權與金融崛起(二)》,《金融博覽》第6期
2009,《西方霸權與金融崛起(一)》,《金融博覽》第5期
2009,《經典並購案例的反思——評<煉獄之門:中海油競購尤尼科新聞背後>》,《中國電力企業管理》第19期
2009,《後危機時期貨幣金融穩定的新框架》,《中國金融》第16期
2009,《信貸擴張、監管錯配與金融危機:跨國實證》,《經濟研究》第12期
2009,《從華盛頓峰會到倫敦峰會》,《求是》第10期
2009,《中國農貸市場的利率決定:一個經濟解釋. 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第6期
2009,《農戶增收與農業發展:省際實證》,《農村金融研究》第6期
2009,《後危機時期我國的金融開放度與國家控制力》,《理論動態》第5期
2009,《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國的發展機遇》,《理論視野》第4期
2009,《農戶類型變遷中的資本機制:假說與實證》,《金融研究》第4期
2009,《農村金融中的政府角色:理論闡釋與中國的選擇》,《經濟體制改革》第4期
2009,《金融自由化、國家控制力與發展中國家的金融危機》,《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第3期
2009,《關於農戶信用和風險偏好的幾個注釋》,《財貿經濟》第1期
2008,《全球新型金融危機與中國外匯儲備管理的戰略調整》,《國際金融研究》第11期
2008,《全球金融控股公司監管:同一性與差異性》,《現代商業銀行》第8期
2008,《美國次貸危機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中國金融》第7期
2008,《社會信用文化、金融體系結構與金融業組織形式》,《經濟研究》第3期
2008,《中國金融業混業經營中的開放保護與國家控制》,《財貿經濟》第3期
2008,《混業經營與金融體系穩定性:基於銀行危機的全球實證分析》,《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第3期
2007,《溯古論今 以史明鑒——評金德爾伯格<西歐金融史>(第二版)》,《中國金融》第14期
2007,《中國傳統文化、通識教育與金融學科的現代化》,《中國大學教學》第11期
2007,《中國應當實施托賓稅嗎》,《稅務研究》第11期
2007,《轉軌經濟中的銀行監管代理關系與監管者自利》,《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第7期
2007,《學習國際先進經驗 做好農業保險工作》,《求是》第7期
2007,《斯蒂格利茨:信息經濟學領域的智慧大師——評<斯蒂格利茨經濟學文集>》,《中國金融》第6期
2007,《國家農貸有效率嗎》,《財貿經濟》第6期
2007,《金融開放與經濟增長:一個述評》,《管理世界》第4期
2007,《我國金融學專業教育的問題與分析》,《中國大學教學》第1期
2007,《科技風險與科技保險》,《中國科技投資》第1期
2006,《金融發展、經濟增長與國有商業銀行改革》,《中國金融》第20期
2006,《經濟體制改革與中國金融安全——問題、邏輯和對策》,《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第7期
2006,《對付儲備貨幣危機的時刻來臨了》,《金融博覽》第5期
2006,《新開放經濟宏觀經濟學:研究文獻綜述》,《南開經濟研究》第2期
2005,《經濟市場化進程中的金融控制與國家工具》,《現代商業銀行》第7期
2005,《匯率決定理論的新近發展:文獻綜述》,《當代經濟科學》第5期
2005,《業精德昭,一代宗師——賀黃達先生八十華誕》,《銀行家》第2期
2005,《作為國家競爭戰略的貨幣國際化:美元的經驗證據——兼論人民幣的國際化問題》,《經濟研究》第2期 2008,《國際金融(第三版)精編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8,《國際金融(第三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7,《國際金融(第二版)學習指導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6,《國際金融(第二版)精編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6,《理財規劃師專業能力(二級)》,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005,《國際金融(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4,《理財規劃師工作要求》,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004,《理財規劃師基礎知識》,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003,《公司理財》,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國際金融》,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6,《金融投資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5,《國際金融》,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5,《貨幣銀行學》,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2009年,《金融學文獻通論》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
2009年,主持申報的《財政金融專業國際性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合作者郭慶旺、張傑、何平、汪昌雲)獲得第六屆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2008年,主持金融學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教學團隊;
2008年,《金融學文獻通論》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2007年,主編的《國際金融》(第二版)被評為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2007年,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指導教師;
2005年,《國際金融》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任該課程首席主講教師);
2005年,「21世紀中國金融學專業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戰略研究」(共同完成課題成果)獲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成果國家級一等獎;
2004年,入選人事部「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2004年,「搭建現代金融學人才培養創新平台:本碩連讀金融實驗班」(課題成果)獲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成果國家級二等獎、北京市一等獎;
2002年,《國際金融》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獎二等獎;
2001年,開始享受國務院專家特殊津貼;
2000年,《歐元與國際貨幣競爭》(課題成果)獲第八屆安子介國際貿易優秀著作獎;
2000年,《國際收支均衡分析》(著作)獲中國人民大學優秀科研成果獎;
1999年,獲首屆教育部全國高校青年教師獎;
1999年,獲北京高校第二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第一名
1998年,《國際資本流動的經濟分析》(著作)獲北京市第五屆哲學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1998年,獲北京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1998年,獲霍英東教育基金優秀青年教師獎;
Ⅳ 陳雨露的國際金融與姜波克的國際金融新編哪個更好
個人認為復旦姜波克的國金更好點,當然這本書名氣也更大,其實國金大同小異,就是在宏觀分析的基礎上側重研究匯率和資本流動的影響而已。
順便推薦一本我喜歡的書,王愛儉的《國際金融概論》。
Ⅳ 請問考研的親們:國際金融,人大陳雨露第四版,精編版和普通版差在哪
考研用精編版就可以了,普通版內容很全,知識點很多,適合平時學習看。但是要是專業課復習的話建議還是選擇精編版,這樣課本可以很快看完,然後再去做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