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學業 > 國際金融論文2000字

國際金融論文2000字

發布時間:2021-03-15 03:42:36

❶ 結合「佔領華爾街運動」的背景和《金融的邏輯》談談你對我國金融發展的看法。一篇2000字論文。求助啊。。

國際金融業主要有兩種經營模式:(1)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混業經營的歐洲模式;(2)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分業經營的美國模式。1999年11月12日,美國簽署《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取代了將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嚴格分開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該法案的通過,意味著在美國實行了70年,並由美國傳播到世界各地從而對世界金融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的金融分業經營制度走向終結。混業經營是金融企業為了實施多元化經營,加強綜合競爭力所採取的重大變革。從分業經營到混業經營,這一國際金融業的發展趨勢,也預示了我國金融業的發展趨勢。

(一)80年代,我國銀行都開辦了證券、信託、租賃、房地產、投資等業務,實質上進入了「混業經營」時代。但是由於當時金融監管法規不健全,金融經營者素質和金融機構內部風險控制機制不完善,缺乏內控和約束制度,一些金融機構產生了嚴重的經營問題,大量銀行資金進入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因此,國務院於1993年12月25日作出了《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對金融業進行治理整頓,並提出了分業經營的管理思路。1995年5月《商業銀行法》正式從法律上確立了國有銀行分業經營的制度。隨著我國金融業的迅速發展,國內金融市場與國際市場逐步接軌,分業經營已經不能完全滿足我國金融業的發展需要。首先,分業經營增加了金融風險。由於商業銀行只能在狹小的存貸款領域從事基本的存、貸款業務活動,通過存、貸利差帶來的收益非常有限。另外,大量貸款也造成了大量的不良資產,進一步減少了收益。證券類金融機構由於缺少必要的融資渠道和融資手段,非法籌資或違規挪用客戶保證金的現象時有發生。其次,分業經營不利於我國金融業發展。近幾年,在全球金融證券化、電子化、信息化和一體化發展趨勢的格局下,完全割裂資本與貨幣兩個市場,只會嚴重束縛我國金融業的發展,使我國年輕的保險業和證券業停滯不前,不利於國有企業改革的進一步深化,不利於我國市場經濟的積極培育和健康發展。

(二)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中央銀行金融調控手段的市場化改革有了實質性突破。如借鑒國際經驗,以資產負債比例管理和風險管理取代貸款規模指令性管理;大幅度下調法定存款准備金率,適時多次降低存款貸款利率,擴大中小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浮動范圍,穩步推進貸款利率市場化進程;努力拓寬融資渠道,積極發展股票、債券、投資基金等直接融資方式,等等。在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的過程中,國有商業銀行的內控機制建設明顯增強。這些都為混業經營創造了十分良好的外部條件。實行混業經營將對我國經濟產生積極的影響。首先,有利於促進金融機構更好地服務於企業。企業對金融服務的需求往往是多方面的,出於業務便利和財務經營保密等方面的考慮,一般都優先選擇能夠提供優質全能服務的金融機構,即全能銀行作為其主辦銀行。全能銀行在面對客戶時,可以向客戶提供包括存貸款、投資、發債、資產管理、咨詢、電子服務、抵押、保險等內容的一條龍服務。其次,發展混業經營,有利於改善金融服務,優化金融企業的資產負債結構,提高收益。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可以產生優勢互補、連動效應,依靠中間業務增加盈利。面臨加入WTO的挑戰,首當其沖的就是金融業。只有把我國的金融業壯大為能提供多種服務的全能型金融集團,才能抵禦國外銀行帶來的沖擊。
當代以新型化、多樣化、電子化為特徵的金融創新,改變了傳統的金融運作模式,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之間的業務界限愈來愈模糊不清,金融機構業務交叉呈現自由化、綜合化、國際化的新趨勢。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浪高過一浪的金融業購並浪潮呈現出新的特點,金融購並不再是簡單的同業合並,而是銀行、保險、證券、信託等跨行業的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的購並,形成了許多跨國金融集團。隨著加入WTO步伐的加快,大批的外資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將會湧入我國,而這些銀行或公司大多是全能企業,其業務領域涉及銀行、保險、證券及信託投資等多個方面,可以說是無所不包。因此,只有在外資金融機構全面進入我國市場,廣泛開展各項金融業務之前,塑造能夠在國內市場上與國際金融集團抗衡的金融機構是迎接「入世」挑戰的必然選擇。

(三)隨著我國金融結構的逐步調整和資本市場的不斷深化,自去年下半年開始,管理層逐步推出一系列以市場深化和放鬆管制為基調的改革措施,其中一些措施已突破了有關嚴格分業經營的限制,原來的一些政策禁區逐漸被打破。如開辟證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的合法融資渠道,允許其進入同業拆借市場進行信用拆借、債券回購和現券交易,以股票質押取得融資;允許保險公司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進行回購交易,以及允許保險資金通過證券投資基金進入股市等,都向混業經營方向發展了一大步。

❷ 求一篇論文2000字以上,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影響,最好是原創的,不要網上復制黏貼來的

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就業提出新挑戰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凸顯了我國就業供大於求的總量性矛盾, 並使結構性矛 盾趨於尖銳,急需出台組合性政策措施予以解決。我國就業的總體特點是「四大 一突出」 ,即人口基數大、勞動年齡人口總量大、農村富餘勞動力規模大、就業 困難群體數量大、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同時,還面臨轉軌就業、青年就業和農 村轉移就業同時出現、相互交織的「三碰頭」局面。在這種背景下,國際金融危 機的沖擊不僅造成企業崗位大量流失, 大批農民工失去工作崗位或處於工作崗位 不穩定、薪酬降低的狀態,而且使城鎮新增勞動力的就業渠道部分堵塞,加劇了 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群體特別是困難群體的就業困難,使本已突出的結構性矛 盾進一步加劇, 並暴露出技能型勞動者短缺、 勞動者教育培訓不足等深層次問題。 另一方面,面對嚴峻而錯綜復雜的就業局面,在常態下解決就業、失業的政策措 施已顯不足,急需採取宏觀與微觀、應急與長效、直接與間接等多種組合性政策 措施,特別是要處理好保增長與保就業、臨時性措施與長效機制、經濟發展與人 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能力建設等諸多關系。 過於依賴外需和投資的經濟發展模式難以為繼, 加快轉向以內需為支撐的經 濟發展模式勢在必行,這對就業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無論是從外部需求減少還是 從生產企業工資提高來看, 我國的外需和外部投資都很難繼續保持以往的快速增 長,推動經濟發展必須更多地立足於內需。同時,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和勞動 力成本不斷上升的趨勢下, 保持對外貿易比較優勢的途徑是逐步提高出口產品附 加值,這意味著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產業升級成為必然,對勞動者素質提出了更 高要求。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將對就業結構產生重大影響,一些外需行業和企業勞 動者的生產轉向、崗位轉移在所難免,大大增加了結構性失業的風險。努力培育 新的內需行業就業市場、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特別是第三產業、扶持中小企 業特別是小企業發展以拓展就業空間,就顯得極為重要。這就要求就業工作適應 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在加大職業培訓力度、解決結構性失業問題的同時努力開 發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鼓勵勞動者創業的同時不斷加強就業服務以促進勞動者就 業,在扶持靈活就業的同時加強社會保障能力建設以解除勞動者的後顧之憂。 在新增就業受到影響的同時,如何穩定就業、減少崗位流失成為影響全局的 重要問題。嚴峻的就業形勢表明,穩定就業與新增就業同等重要。如果不能做好 就業存量穩定工作,不僅會抵消新增就業的成果,而且會影響保增長、保民生、 保穩定的效果。近 10 年來,在經濟增長向好的背景下,促進就業關注的重點是 新增就業,對穩定就業關注不夠,相關政策措施缺乏。面對嚴峻現實,必須將穩 定就業放在與新增就業同等重要的位置,制定和採取相應的政策措施,加大保存 量、保崗位力度。其中,特別應關注經營困難的中小企業發展。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能力與手段不足,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加強人力資 源和社會保障工作能力建設成為重大課題。在危機中公眾對就業、社會保障服務 和職業培訓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現有的工作能力還不能很好地滿足這些要求。主 要表現在:就業市場信息和監控能力不足,缺乏失業預警系統,職業培訓資源配 置不合理、質量和力度不夠等。同時,我國社會保障體系覆蓋面不廣、保障程度 不高的問題也十分突出,表現在對城鎮靈活就業群體和非就業群體保障不足、農 村人口醫療保障程度較低、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尚未真正建立、社會保障制度難以 適應勞動者跨地域流動和身份轉換等方面。在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下,這些問題更 加凸顯。 國際金融危機給我國就業工作帶來新機遇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具有典型的反危機、反周期的重要 作用,做好了就可以將危機轉化為機遇。 機遇之一:危機的巨大壓力有利於強化政府和全社會對就業重要性的認識, 有利於就業與經濟發展的進一步緊密結合。一方面,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中 央多次強調做好就業工作,明確提出要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全方位促進就 業增長,確保就業形勢基本穩定。各級政府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積極 穩定和擴大就業。 危機還使全社會進一步認識到就業對擴內需、 保增長、 保穩定、 促和諧的重要意義,有利於形成全社會共同促進就業的局面。另一方面,在應對 危機中,經濟政策與就業政策同時出台,有利於就業優先原則的貫徹。發達國家 和我國的經驗都表明,只有將解決就業問題作為優先目標,應對危機的經濟政策 才能取得成效。在應對危機中,許多宏觀經濟政策與就業政策同時出台,為就業 優先原則的貫徹提供了保證。這些理念和做法,對於始終把就業放在經濟發展的 優先位置、實現就業與經濟發展更緊密結合具有重要作用。 機遇之二: 應對危機的需要為積極就業政策的推進和完善提供了更好的環境 和條件。首先,中央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發展的一系列重大舉措,為積極就業政 策的實施提供了有力保障。初步估算,僅中央 4 萬億投資就可增加 2400 多萬個 就業崗位。地方政府數量更大的投資還將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其次,應對危機的 需要為穩定就業政策的推出和積極就業政策體系的完善提供了機遇。 國家制定和 採取一系列應對危機的非常態政策措施,首次啟動國家失業預警機制,不僅完善 了積極就業政策體系,也為穩定就業政策的實施和改進提供了寶貴經驗。第三, 應對危機的相關政策的實施為統籌城鄉就業創造了更好條件。 國家為緩解農民工 就業困難所採取的一系列政策,對統籌城鄉就業市場、促進勞動力在城鄉間合理 流動來說,既積累了經驗,也完善了相關制度,推動了城鄉勞動力市場的融合。 第四,危機的考驗有利於勞動者調整心態,使更多勞動者走上靈活就業和自主創 業之路。通過危機的洗禮和政府深入細致的引導工作,勞動者的心態更加成熟, 求職行為更加理性務實,這就為多渠道、多層次解決就業問題提供了良好的社會 條件。同時,伴隨社會保障制度的健全和覆蓋面擴大、我國經濟企穩回升以及國 家多種政策支持,勞動者自主創業的後顧之憂逐步解除,以創業促就業政策的實 施具備了更好環境。 機遇之三: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出現,有利於就業空間 的拓展,同時為優化教育結構、發展職業教育提供了新動力。伴隨國家一系列重 大戰略舉措的實施,擴大內需的效果正逐步顯現,我國社會總需求進一步提升, 將有力支撐企業崗位的穩定增長。經濟結構調整有利於擴展就業領域,帶動經濟 和就業增長。新的經濟增長點將開拓新的就業空間。在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的 基礎上,未來還將培育發展一批新興產業,如通用航空、新能源、服務外包等。 這些產業除了技術含量高、 產業鏈長, 還能夠吸納就業, 將進一步開拓就業空間。 以節能環保產品為特色的「綠色經濟」正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將創造大量就業 崗位,形成「綠色就業」效應。就業的空間拓展和結構調整為職業教育的發展提 供了機遇。無論是產業結構調整、企業提高競爭力的大趨勢,還是勞動力市場的 競爭壓力,都使勞動者面臨前所未有的提高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的壓力和動力, 這在客觀上對職業教育和培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抓住應對危機各項政策 措施帶來的機遇,通過政策引導和制度創新,有效整合社會資源,逐步建立面向 全體勞動者的終身職業培訓體系,已成為十分迫切的任務。 機遇之四: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的急切呼喚,使其發展獲得了新的動 力。一方面,促進就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求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的功能和作 用。為此,應進一步加強信息服務、職業介紹、維權和培訓綜合服務,更好發揮 各級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平台的作用,特別是加強鄉鎮、街道和社區基層勞動保 障平台建設, 並將作為應急機制建立的相關信息制度補充整合到原有統計信息制 度中,以完善信息制度,提升就業和社會保障的監控和服務水平。另一方面,國 際金融危機使政府和全社會對社會保障制度有了新認識, 有利於形成完善社會保 障制度的共識,促進相關政策落實。目前,中央從應對金融危機、推進經濟社會 發展的戰略高度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政策措施, 社會各界通 過危機也對社會保障在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更深的體會。 這些因素不僅有利於推動社會保障制度的健全和社會保障覆蓋面的擴大, 而且有 利於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和推動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的良好局面, 促進社會保障制 度的落實和高效運行。

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及其解決之道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8日 06:46 金融時報
訪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劉曉欣
始於去年2月的美國次貸危機,目前已經演化為席捲美國,影響全世界的金融危機.中國作為一個正在積極融入世界經濟和金融體系的國家,自然也無法置身度外.那麼,美國的金融危機會給中國帶來什麼影響 中國經濟將向何處去 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劉曉欣.
美國經濟的一個重要支柱就是國內消費,次貸危機爆發前,美國通過向外輸出美元而持續獲取其他國家的產品和勞務,同時,也為許多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提供了重要的市場.次貸危機和金融危機的爆發,美國國民對經濟的信心不斷萎縮,消費能力和消費慾望持續降低.對此,劉曉欣認為,這必定會減少對外國產品的需求,造成美國進口減少.
美國是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美國金融危機的傳導效應對中國外貿出口的沖擊目前已經顯現.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顯示,美國在中國進出口總額中的比重已由去年8月的14.2%下降至今年8月的12.7%.由於對外貿易是國民收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美貿易的持續走低也會對我國的經濟增長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
我國對美出口的產品中,紡織品,鞋襪,底端生活用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佔有相當大的比重.而這些產品的主要消費群體是美國的中低收入階層,他們在這次金融危機中遭受了很大的損失,這必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這些產品的對美出口.同時,我國這些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主要依靠價格優勢與其他發展中國家進行競爭,由於金融危機帶來的美元疲軟和人民幣升值,使得中國企業的價格優勢不在,出口進一步受到抑制.
此外,我們也不能忽視,受美國金融危機影響而倒閉的我國中小企業絕大多數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這也是美國金融危機給我國帶來的負面影響之一.
應當說,美國的金融危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國經濟的增長.但在另一方面,由於美國金融危機的爆發,世界能源和資源價格在經濟低迷和衰退的影響下出現了下降的趨勢,我國可以利用世界能源和資源價格走低,這一有利時機促進經濟發展.
美國的金融危機,已經對我國的經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還將持續一定的時間.那麼,如何才能消除金融危機給我國帶來的不利影響 劉曉欣認為,這一方面取決於美國從金融危機中恢復的時間和程度,另一方面也需要我國自身採取措施,積極主動地解決由金融危機帶來的各種問題.
對於外貿出口行業,我們首先要積極拓展其他海外市場,以彌補美國市場萎縮帶來的損失.同時,必須擴大內需,用國內的消費來消化"過剩"的產能.
對於美國金融危機對我國外匯儲備的沖擊,一方面要優化我國外匯儲備結構,逐步降低美元資產的比例,以增強我國外匯儲備在面對金融危機和動盪時的抗風險能力和保值增值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快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隨著中國的不斷強盛,不斷融入國際的金融大環境,人民幣的進一步國際化,我們可以在世界大國之間獲得一定的話語權,獲得國際結算的地位.實際上,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因為人們對美元的信心不再那麼堅定而將有所動搖,貨幣格局有機會重新布局.
靈活運用貨幣政策應對突發事件.美國金融危機是房地產泡沫破裂所導致,但深層次的原因是貨幣的虛擬化,經濟的杠桿化導致金融風險的社會化所引發的危機.而美國採取的貸款利率浮動政策是直接導致金融危機的導火索,美國連續17次加息,致使次級貸款客戶還不起月供而直接出現退房斷供現象,從而致使金融危機爆發.我們要引以為戒,靈活運用貨幣政策應對突發事件.目前國家對股市的一系列穩定和扶助政策(印花稅單邊收取,融資融券政策將進行試點等)以及房地產股票的集體反彈也是相關政策的反映.
另外,監管部門將繼續加強對金融機構的審慎監管和服務,督促金融機構加強自身風險管理,提高抗風險能力,維護資本市場的正常秩序.

❸ 求國際金融小論文

15分求一個論文???

❹ 老師讓寫一篇關於知名國際金融機構的論文2000字左右,急!求高人幫忙!謝啦!我是金融專業的!

為什麼我們老師也讓寫了……我們是5選1的題……其中就有這個……也是金融課……

❺ 急求!!國際金融實訓論文.模擬交易經歷.2000字左右

恩。。。是額,
找我。。。幫你。

好的,撒開,

❻ 誰提供一篇關於國際金融的論文,

國際金融業的電子化與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在國際金融市場一體化和金融創新浪潮推動下,西方商業銀行出現全面改革。他們長期實施的是以提高盈利為宗旨的服務競爭機制,隨著銀行間競爭日趨激化,金融風險增大,銀行現代化改革出現重大變化,即國際金融業的電子化勢在必行。我國商業銀行在不斷開放的環境中,與國際接軌,在國際金融市場中競爭、求生存,勢必要熔入國際金融業的電子化時代,為客戶提供不斷創新的電子金融服務。 在西方,金融業與工商業有驚人的相似之處,都注重市場營銷,將市場營銷觀念作為指導銀行業務經營的基本思想。對於金融機構而言,顧客才是最重要的財富。早期銀行的市場營銷,基本上以聯系與爭奪客戶、獲取最大利潤為目的。隨著銀行之間兼並加劇,競爭激化,單純用禮貌、周到的服務,已較難進一步拓寬顧客渠道。銀行為了在信息技術時代求生存首先也是要爭取顧客,盡可能為他們提供優質服務。客戶對銀行服務的需求,促使銀行服務手段現代化。銀行致力於採用新技術,為銀行與銀行間以及銀行與客戶間的聯系增加了新的內容,同時也促進了銀行內部管理的電子化。 一、建立客戶綜合服務網路 客戶綜合服務網路是針對金融行業這種特定行業的相關服務而設計建設的,客戶通過一定的通訊手段(電話、傳真、計算機通訊等)與服務網路中心取得聯系並得到身份確認後,即可享受系統所提供的相應金融行業信息服務及有限定范圍的賬戶操作服務,如獲取金融行業政策、法規、業務辦理通知信息,查詢新業務開辦方法,客戶賬戶往來查詢,查對用戶相關社會服務行業收費賬單,用戶進行限定范圍的賬戶轉賬和指定收費單位的簡單付費,以及其它某些相關行業特別業務操作,等等,也有人把它稱之為銀行服務呼叫中心(BANK SERVICE CALL CENTER)。 http://www.17net.net/Article/501/6368.html

❼ 國際金融方面的論文資料

急你所急,如你所願-小米粒資源網【網路第一】

2010年5月 萬方資料庫、cnki知網或者維普資料庫免費賬號

網路搜索「小米粒資源網」,就能出來鏈接

其實不需要賬號密碼也是可以的。完全免費 把 ACS 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 AIAA wileyinterscience萬方 維普 cnki、中國知網 等輕松搞定!!去過了你就知道了 ,我用的2年的辦法了,與大家分享
國內老牌文獻互助網-小米粒資源網
完全免費 一勞永逸,終生免費,速度飛快
具體得到文獻的方法,
1 先申請成為會員

2 把你想要的文獻到那個紅色的【文獻互助區】發貼求助就可以了!就這么簡單,這里下文章的高手很多,主要是些在校大學生,5分鍾之內馬上不論你要的什麼文獻都能提供下載。比你自己找都快..
可求助的文獻資料庫包括
國內:cnki 維普 萬方 cnki(中國知網 中國期刊網),超星書籍 讀秀書籍
國外:ScienceDirect 、ProQuest 、Science、ACS,RSC,Ebsco ,Springer,Blackwell ,ieee、nature wileyinterscience sae paper aip 文獻等各大資料庫文獻! t 6

❽ 100分滿分求有關「國際金融「論文(最好沒發表過的,不能有復制的痕跡)

你好朋友,我路過,以前我在《中國教育科學》上發表過文章,還不錯,國家級正規刊物。在網路里搜索:中國教育科學編譯部 裡面有很多論文,你可以借鑒一下的。

❾ 我身邊的金融學知識2000字論文

第一部分:人民幣升值的利與弊

匯率的穩定對一國的經濟健康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目前要求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呼聲很高,投機風險加重,處理不當經濟極易出現震盪。人民幣匯率制度與經濟發展不協調是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所以必須對人民幣匯率機制進行適當的調整,使其與經濟發展相一致。

中國年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2011年10月27日至11月4日的人民幣對美元的中間價四次創出新高,由6.3477漲到6.3165,而11月3日和4日連續創新高。從匯改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已超過30%,而今年升值已達到4.85%。在最近一周之內,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四次創出新高,由6.3477漲到6.3165。從匯改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已超過30%,而今年升值已達到4.85%。國際投行瑞銀近日表示,人民幣快速升值「不是一個很明智的決定。 」瑞銀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汪濤預計,今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幅度約為5%至6%,年底將達到6.2左右,2012年將再升值3%至4%。

人民幣升值最大的弊端是可能影響出口企業的生存,進而給就業形勢帶來威脅。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有此擔心不無道理。

人民幣升值的利與弊:

利:首先,從大環境來看人民幣升值,利於償還外債,我們原來要償還的對外債務,人民幣升值後,可能要少還了。

其次,從個人理財方面來看,人民幣更加值錢引出的結論是境外物品價格會更便宜。一旦價格傳導到位,很多人會將先前處於等待消費狀態的預期消費行為變為現實。

弊:人民幣升值,不利於出口,外國人原來較少的錢能買到中國商品,人民幣升值後,買相同質量和數量的商品,外國人就要多付出錢才買得到了。人民幣升值進口就會大幅度增長,最終會使國內企業競爭力大大受損。

對於我們老百姓自己來說,一旦升值,老百姓必定會對外匯理財產品的投資收益率有更高的期望,可能會在現有預期收益率基礎上增加。

第二部分:人民幣國際化問題

有經濟學家預言,雖然人民幣國際化至今順風順水,然而近期全球金融市場的波動預示著人民幣國際化可能進入轉折點。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尤其依賴於資金財富。因此,一旦實現了人民幣國際化,不僅可以減少中國因使用外幣引起的財富流失,而且將為中國利用資金開辟一條新的渠道。但人民幣國際化是一把「雙刃劍」,這就要求仔細分析其中的利弊。 正面影響:

1、 提升中國國際地位,增強中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

2、 減少匯價風險,促進中國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發展。

3、 進一步促進中國邊境貿易的發展。

4、 獲得國際鑄幣稅收入。

閱讀全文

與國際金融論文200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