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2p理財選擇哪家好 "2015中國國際金融展"瞧一瞧
如何選擇好的投資理財平台,有以下幾點建議:
看理財投資公司實力。大品牌、大公司的品牌效力就像是一張具有高額信用額度的信用卡,對於有需求的客戶來說,選擇資金雄厚、產業豐富的理財投資公司是選擇良好借貸平台的第一步。
看理財投資風險可控性。
看理財投資安全性。
看理財投資公司的發展前景。互聯網時代信息訊息萬變,機遇轉瞬即逝,對於理財投資公司的前景考察還需要依託於該公司的發展規律和競爭優勢
B. 沒有被邀請去參加國際金融博覽會的個人可以去嗎
你得這樣想,這個會值不值得你參加,值得參加九直接去,可以和賽雷頭條一起討論
C. 2020金融博覽會有哪些
2020第十四屆深圳國際金融博覽會
The 14th Shenzhe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Expo 2020
時間:2020年11月2-4日 地點:深圳會展中心(1號館)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深圳市人民政府
支持單位: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國際商會
承辦單位:深圳市貿促委 中國金融電子化公司 深圳市金額辦
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 深圳銀保監局 深圳證監局
深圳證券交易所 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 合作區管理局 深圳國際商會
D. 中國與國際金融業的發展
經濟全球化與金融國際化 中國金融業發展和改革(下)
編者按: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都離不開金融改革與創新。金文撰寫的《經濟全球化與金融國際化》一文,從歷史的角度,全面闡述了金融業的起源發展,以及在經濟全球化與金融國際化的大趨勢之下,金融創新與經濟發展的內在關系,讀後引人深思。人民網天津視窗將持續報道該文章。以下為在《新金融觀察》第三十八期上刊載的「二十二、中國金融業發展和改革(下)」部分:
新中國成立後,建立了與計劃經濟體制相適應的集中、統一、單一的金融體系,中國人民銀行集管理職能與運營責任於一身,負責貨幣管理和信貸運營。除此之外,沒有信貸市場、保險市場和資本市場,也沒有建立人民幣價格市場化和國際化的貨幣體系。改革開放以後,國家發揮金融現代經濟核心作用,支持金融業與實體經濟共同發展,支持金融深化改革和對外開放,對銀行業、保險業和證券業實施分業監管,積極發展信貸市場、保險市場和資本市場,金融業發展和金融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就,在為實體經濟服務中得到持續發展。
獨立統一的貨幣體系建設
新中國高度重視貨幣體系建設。統一發行人民幣,迅速完成幣制改革,確立人民幣作為獨立的統一的國家貨幣地位;合理確定本幣價格及其利率水平,合理確定外匯價格及其匯率水平;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逐步開發人民幣的貨幣職能;根據國家發展和國際分工需要,積極發揮人民幣的重要作用,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高中國國際地位、維護國家和平統一起到了重要作用。
人民幣發行及幣制改革。人民幣(RMB)是中國法定貨幣,為紙幣本位制貨幣,沒有法定的含金量,執行價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等職能。中國人民銀行是人民幣主管機關。1948年12月1日開始發行的第一套人民幣,主幣共有12種面額,包括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200元、500元、1000元、5000元、10000元和50000元。人民幣取代國民政府發行的各種貨幣,以及外國銀行發行的各種外國貨幣,結束了舊中國長期存在的幣制混亂歷史,對人民解放戰爭勝利和恢復發展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新中國成立初期,國民政府統治時期遺留的惡性通貨膨脹問題尚未根除,戰後物質極度匱乏,導致物價節節上漲,第一套人民幣沿用了面額巨大的主幣幣值設計。1955年,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初步勝利,物價趨於穩定,財經狀況好轉,當年3月1日開始發行第二套人民幣,並根據經濟發展要求進行貨幣改革。主幣改為1元、2元、3元、5元和10元共5種面額,以1元兌10000元的比價,發行新幣並回收舊幣,5月15日停止流通第一套人民幣。第二套人民幣發行及同時實施的幣制改革,奠定了新中國獨立、統一、穩定的貨幣制度基礎,對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國人民銀行於1962年4月20日發行第三套人民幣,1987年4月27日發行第四套人民幣,1999年10月1日發行第五套人民幣,建立了中國獨立統一的人民幣貨幣體系。
人民幣匯率制度發展。新中國成立起至改革開放前,人民幣匯率制度發展經歷了幾個階段。第一階段,1949年到1955年的浮動匯率制度。中國人民銀行在統一發行人民幣的基礎上,於1949年1月18日在天津首次公布人民幣匯率,建立了以本幣和利率為基礎的外匯和匯率體系。人民幣是紙幣本位貨幣,與當時美元世界貨幣的金匯兌本位制沒有直接聯系,因此不能按照貨幣的黃金平價確定人民幣價值及其匯率,只能採用物價對比法換算人民幣的匯率。新中國成立初期通貨膨脹嚴重,人民幣兌1美元的匯率,由1949年1月18日的80元(第一套人民幣),調至1950年3月13日的42000元(第一套人民幣),再調至1952年12月的26170元(第一套人民幣)。這一時期,中國對外貿易數量很少,對外貿易主體是私營企業。第二階段,1955年到1972年的固定匯率制度。生產資料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後,對外貿易主體改為國營企業,主要產品和貿易價格納入國家計劃,國家參照各國本幣的匯率,確定人民幣匯率,並使之與物價脫鉤。1956年和1972年兩個時點人民幣兌1美元的匯率,分別為2.46元(幣制改革後的新幣,下同)和2.24元。第三階段,1973年至1980年的一攬子貨幣加權平均制度。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又發生了嚴重的國際石油危機,很多國家將固定匯率制改為浮動匯率制,人民幣匯率頻繁調整,並改用一攬子貨幣加權平均的匯價,作為人民幣匯價調整變動的依據。人民幣兌1美元的匯率,由1973年的1.98元變為1980年的1.49元。自新中國成立起至1980年,中國主要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對內高度集權,對外高度封閉,國際貿易總量很小,國家外匯儲備很少,適時改革人民幣匯率形成制度,不斷調整人民幣匯率,促進了國民經濟和國際貿易發展。
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改革開放之後至1996年之前,國家對匯率制度進行了幾次改革。第一階段,1980年到1984年的雙重匯率制度。1979年,中國推行外貿管理體制改革,對外貿易由計劃管理改為市場競爭,同時開始實行雙重匯率制度,作為以市場手段管理外匯的制度試驗。國家除規定官方外匯牌價之外,還規定出口結匯和進口用匯指標,以多結匯和少用匯的指標余額,適用於市場外匯價,官方外匯牌價和市場外匯價兌美元的匯率,分別為1.50元和2.80元。第二階段,1985年到1990年重新恢復單一匯率制。推行人民幣雙重匯率制度,對內加重了部分外貿企業政策性虧損,對外造成了國際上的指責和非議。1985年1月,國家取消雙重匯率制度,重新恢復單一匯率制,人民幣兌1美元的匯率定為2.80元。但此前實行的雙重匯率制度已經打開了市場外匯價的人民幣價格的匯率市場發現機制,重新恢復的單一匯率制不僅未能消除已經形成的市場外匯價,反而加劇了官方外匯牌價與市場外匯價的市差和價差,形成了新的雙重匯率制度。第三階段,1991年到1994年實行匯率並軌制度。1991年,開始實行有管理的人民幣匯率浮動制度,國家參照國際外匯市場情況,對人民幣官方匯率進行適時適度地調整。1994年推行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國家將官方外匯牌價和市場外匯價兌1美元的匯率,由1993年12月31日的5.80元和8.70元,統一定為1994年1月1日的8.70元,建立了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直至2004年年底,人民幣兌1美元的匯率穩定在8.30元左右。
人民幣經常賬戶項目可兌換。1994年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以後,國家進一步深化外匯制度改革,1996年4月開始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旨在消除經常賬戶非貿易非經營性交易的匯兌限制,不再限制不以資本轉移為目的的經常性國際交易支付和轉移,不再實行歧視性貨幣安排和多重匯率制度,當年12月1日實現了人民幣經常賬戶項目的可兌換。主要的政策制度措施是:消除因私用匯的匯兌限制,擴大供匯范圍,提高供匯標准,允許中國居民境內的合法資產收益以及駐華機構和來華人員的合法人民幣收入換成外匯匯出;廢除企業外匯留成和外匯上繳制度,由銀行結匯售匯,取消境內的外幣計價結算,廢除外匯券,禁止外幣在境內流通;外商投資企業經常性用匯納入銀行結匯售匯體系,可保留一定比例的外匯收入,允許在華外資銀行和中外合資銀行辦理結套匯等業務,取消經常項目匯兌限制;取消外匯收支指令性計劃,建立外匯交易市場,改進匯率形成機制,國家對外匯和國際收支進行宏觀調控,增加人民幣匯率彈性,提高匯率生成機制的市場化程度。中國在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繼續調整完善國際收支和人民幣匯率政策,包括降低出口產品退稅平均稅率,支持企業在國外投資;國際金融機構可在國內發行人民幣債券,跨國公司可以集中操作外匯資源;提高個人出國(境)換匯限額,移民和非居民的國內資產可以兌換外匯出境;放寬外匯賬戶開戶和外匯賬戶限額管理,推行經常賬戶項目可兌換便利化等。
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2005年7月21日,中國實施人民幣匯率改革。第一,建立人民幣匯率市場形成機制。根據中國貿易順差程度和企業國際貿易適應能力,確定人民幣匯率升值2%,人民幣兌1美元的匯率為8.11元,同時調高境內商業銀行美元、港幣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的交易價格,人民幣兌美元的交易價格在中間價的千分之三內浮動,人民幣兌其他貨幣的交易價格在中間價的一定幅度內浮動。第二,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參照國際外匯市場主要貨幣匯率,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降低人民幣匯率的波動性。中國實施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要建立人民幣價格的市場形成機制,增強匯率等經濟杠桿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理順外匯供求關系,健全國際收支調節機制,為推進資本賬戶可兌換和人民幣國際化提供政策支持。自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開始至2011年4月29日,經歷了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人民幣兌1美元的匯率由8.30元降到了6.49元,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累計升值率超過25%;中國的外匯儲備由8189億美元增加到30446億美元。
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制度。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是以人民幣報關並以人民幣結算的進出口貿易結算業務,包括進出口信用證、托收和匯款等結算方式。2009年7月先在上海等五個城市試點,2010年6月擴大到20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試點,試點地區進出口量佔全國進出口總量的90%。試點地區累計辦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2010年為5063億元,2011年1季度達到3603億元。建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制度,增加了國際結算的貨幣幣種選擇,降低外匯匯率風險,減少國際貿易交易成本,適應居民和非居民以人民幣作為國際結算貨幣的實際需求;以人民幣作為國際結算貨幣,使之形成了以交易為基礎的價格,增加了人民幣價格市場形成機制的參照標准,促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調整和完善;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提升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促進中國金融業的發展與開放,增強中國在國際市場上的金融資源配置能力
E. 北京國際金融博覽會的各屆展會時間
第一屆 2005年9月 第二屆 2006年11月7日至10日 第三屆 2007年11月8日至11日 第四屆 2008年11月13日至16日 第五屆 2009年11月5日至8日 第六屆 2010年11月4日至7日 第七屆 2011年11月3日至6日 第八屆 2012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 第九屆 2013年10月31日至11月3 第十屆2014年10月30日-11月2日
F. 2017中國國際金融展什麼時候舉行
你可以看一下報名要求,現在都開演了,2季不行了,明年看3三季吧,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內的,1季有容1萬多人海選,只有12人入選,2季也是一樣的。 而且必須唱的非常好、愛唱歌、經濟條件比較好。如果不行就再練練吧。給你個報名方式:可以用「唱吧」報名。
G. 2015中國(北京)國際投資理財金融博覽會怎麼樣
2015中國(北京)國際投資理財金融博覽會是由中國投資協會、中國經營報、CCTV證券資訊聯合主辦的一場國際投資理財盛會
H. 聽說最近有一個「第九屆中國(深圳)國際金融博覽會暨金融技術設備展覽會」,具體是什麼
第九屆中國(深圳)國際金融博覽會暨金融技術設備展覽會
由中國國回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國答際商會、深圳市人民政府、中國銀行、中國人民銀行金融電子化公司、招商銀行、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深圳證券交易所主辦
深圳市貿促委、深圳市金融辦等承辦
2015年11月5日至7日
在深圳會展中心1號館舉行
展會搭建商:畢加展覽
I. 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金融展是在北京舉辦
7月27日,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金融展在北京展覽館舉辦。本屆展會以「創新驅動專 穩健轉型共享金融」屬為主題,集中展示各類金融機構、金融科技企業的創新成果,以及面向企業、「三農」、百姓等推出的普惠金融新服務和金融IT新技術。展覽將持續至30日。
來自國內外200多家金融系統、金融科技企業參展,展示 「金融服務全球化、個性化、虛擬化」、「小微融資與普惠金融」、 「直銷銀行」、「金融監管及金融風險管控」及移動金融、金融安全、卡技術及支付、自助設備終端、IT系統解決方案等新產品、新技術。展覽由中國金融電子化公司主辦。
J. 中國國際金融(銀行)技術暨設備展覽會
今年還在准備階段中,具體那些企業參加還不確定,參加商主要是金融/IT相關企業
布展時間: 2008年9月23日---2008年9月24日
展覽時間: 2008年9月25日---2008年9月28日
撤展時間 :2008年9月28日---2008年9月28日
中國國際金融(銀行)技術暨設備展覽會(簡稱:金融展)是經國家科技部和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准,由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金融電子化公司主辦,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信息中心及中國人民銀行集中采購中心支持,全國27家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資產管理公司、保險公司及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的信息科技部門和中國銀行業協會協辦,每年一屆的金融信息科技國際性展覽會。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金融展規模逐步壯大,從1993年"設備選型會"時的40多家廠商,增長到了的200多家國內外眾多知名的IT廠商,展覽面積近2萬平方米,成為國內乃至亞洲最具影響力的金融展覽會。截止2005年,參加過金融展的中外IT技術廠商累計達300多家,來自全國各地的金融系統科技、業務觀眾累計達10萬人次;"中國金融信息化發展論壇"共舉辦了六屆二十場,出席人員近9千人次;"專題技術交流"共舉辦了260場,出席人員累計達1萬5千人次。
展品范圍:
1. 銀行清算及結算系統
2. 銀行新業務系統
3. 證券交易系統
4. 金融軟體及解決方案
5. 銀行卡技術及產品
6. 自動櫃員機及自助銀行
7. 銷售點終端系統
8. 現金、支票處理設備
9. 銀行安保系統
10. 銀行防偽識別技術及產品
11. 信息安全技術及產品
12. 業務連續性與災難恢復解決方案
13. 數據倉庫技術及應用
14. 多媒體視頻技術及產品
15. 辦公自動化
16. 管理信息系統
17. 信息服務系統
18. 網路通訊技術與產品
19. 虛擬專用網與無線網路技術
20. 應用系統的測試、評估與工程監理
21. 機房一體化設備及技術
22. 其它與金融IT相關技術與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