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學業 > 國際金融創新

國際金融創新

發布時間:2020-11-25 05:05:40

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如何提高企業競爭力

一:面對國際金融危機造成的影響大型企業應該選擇哪些應對之策

編者的話:
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給世界經濟帶來了強烈沖擊和影響,也給許多企業帶來了嚴峻挑戰和巨大壓力,不少企業包括世界級的大企業因而陷於困境甚至倒閉破產。國際金融危機在帶來嚴重沖擊的同時,也帶來了調整機遇。我國的大企業在困難面前正化壓力為動力,「強身健體」,苦練內功,為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做出貢獻。目前,許多企業一方面立足當前,研究市場,制定對策,渡過難關;另一方面著眼長遠,分析趨勢,找准「短板」,實現跨越,努力使自身的市場競爭能力和抵禦風險能力有新的提高。
核心觀點:
大型企業一般具有產業鏈條長、上下游關聯度高、輻射帶動作用大的特點,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必須促進大型企業健康發展,在調整發展戰略、完善體制機制、增強創新能力、加強風險防控等方面下更大的功夫,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對策之一 根據自身特點調整發展戰略

企業發展戰略具有前瞻性、全局性、方向性和長遠性的特徵,因而對企業的持續發展和做大做強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面對國際金融危機挑戰,企業應當重新審視自己的發展戰略,並根據自身特點調整發展戰略。
企業發展戰略是指圍繞企業未來的生存和發展確立的願景目標以及為實現既定目標而選擇的發展方向、發展模式、競爭策略等。缺乏明確和清晰戰略的企業,不可能有高效的戰略管理,不可能有持續的競爭優勢,也不可能成長為卓越的大企業。從國內外一些大企業在實施發展戰略方面的做法看,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企業實施發展戰略時至少有3點要把握好。
一是要重新審視企業的發展戰略。企業發展戰略的核心是市場定位。企業要實現持續發展,就必須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及時修正自己的發展戰略,重新確定市場定位,並相應進行資源配置。這次國際金融危機給世界經濟帶來的影響重大且深遠,市場競爭格局勢必會發生重大變化。面對外部環境的重大變化,大企業有必要重新審視自己的發展戰略,認真評估企業外部環境變化給企業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分析企業應對危機的前景和對策,並根據形勢的變化及時修正企業的發展戰略。如果是所處行業仍有較大發展空間並且自身具有相當競爭優勢的企業,可以採取收縮戰線、壓縮產量的戰略,以渡過難關,再謀發展;如果是所處行業嚴重不景氣並且自身已不具有競爭優勢的企業,要審時度勢,必要時應及時實施戰略調整,重新確立企業的市場定位。1997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使韓國的三星集團深受重創,公司負債達170多億美元,裁員達30%,幾乎到了破產的邊緣。在這個生死攸關的時刻,三星集團果斷調整發展戰略,從大規模OEM製造業務及時轉向以電子、金融及服務業為其核心業務,經營核心轉向以自有品牌、數字技術為主,最終獲得重生,成長為引導信息時代的「數字企業」。
二是要不斷提高主業的競爭能力。主業是企業具有競爭優勢的業務,是企業利潤的主要來源和企業生存的基礎。世界500強的發展,其主業都很清晰,並且大多集中在有限的幾個主業,採用專業化的戰略參與市場競爭。當然,在強調企業要突出主業並不斷提高主業競爭能力的同時,並不排斥適度多元化。對大企業來說,適度多元化經營,有利於擴大企業規模,分散經營風險等。企業在做大做強的過程中,會遇到是突出主業還是多元化的戰略選擇問題。作為企業的立身之本,大企業應集中有限資源做優做強做大現有的主業,不斷鞏固和提高主業的競爭優勢。對認準的主業要鍥而不舍,不要輕易放棄。在集中資源發展主業的基礎之上,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能力,選擇一些與主業及其核心能力聯系密切的業務作為新的發展板塊,通過不同業務之間共享已有的技術、品牌、設備、人才和管理經驗等資源,依託現有主業形成的優勢地位和核心能力,以較低的成本和風險盡快建立起新業務的競爭優勢。世界上許多優秀企業在選擇業務經營領域時,基本上都是在確立了主業的競爭優勢之後,以原有主業為基礎開始選擇多元化戰略,進入相關多元的業務領域。美國蘋果公司在成長過程中,就是利用蘋果電腦作為共同的「中樞系統」,開發出一系列關聯性高的產品,都取得了成功。從我國的情況看,一些企業為了迅速擴大規模或為了謀取高額利潤,熱衷於多元化戰略,盲目進入一些本身並不熟悉或沒有競爭優勢的行業和領域,並且多元業務之間缺乏關聯性,結果大多並不成功,甚至因此深陷困境。對已經進入多元業務並且處境較為困難的企業,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要主動剝離不具競爭力的業務,主動剝離與主業無關的業務板塊,把有限資源集中於最有競爭力的業務,進一步鞏固和提高主業的競爭力。
三是要慎重實施兼並收購。企業規模是企業獲取市場競爭優勢的一個重要方面。企業要做大,一般會面臨是依靠自我積累滾動發展還是兼並收購的戰略選擇問題。從國內外的經驗看,兼並收購是一把雙刃劍,成功的兼並收購有利於企業壯大實力,不成功的兼並收購則會成為企業的沉重包袱,甚至會拖垮企業。大企業在實施並購重組時,一定要著眼於企業的長期發展戰略,考慮到企業自身的承受能力和整合能力。近幾年,我國不少大企業發展較快,積累了相當的實力,也增強了做大的信心,同時這次國際金融危機也給許多企業提供了兼並收購的良機,企業既要抓住機遇,充分用好機遇,利用兼並收購成本較低的有利時機爭取實現跨越式發展,又要保持清醒,切不可脫離企業的能力為一味擴張而兼並,為單純做大而收購,給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埋下隱患。

對策之二 提高公司治理結構的有效性

國際金融危機暴露出了許多問題,如政府監管嚴重缺位,大企業公司治理和激勵約束存在制度缺陷等。大企業應從中吸取教訓,加快形成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
健全和有效的公司治理是現代企業制度的關鍵和核心。這次美國次貸危機的實質,從微觀層面分析也可以說是一場金融企業的公司治理危機。大企業應從中吸取教訓,加快形成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
一是要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國際經驗表明,到目前為止,公司制是實現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最有效的制度安排。大型企業普遍採用公司制的形式。適合建立股份制的企業則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實現產權多元化,符合條件的到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分析世界500強的企業,基本都是職業經理人管理的上市公司。世界級大企業之所以大多採用股份制的資本組織形式,是因為股份制有利於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使企業的組織形式與社會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相適應;有利於把分散的社會資本集中起來,迅速擴大企業的生產和經營規模;有利於分散投資風險,提高企業和資本的運營效率;有利於企業資本的流轉,在更大范圍進入資本回報更高的行業和領域。
二是要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結構。公司治理結構是用以處理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而產生的委託代理關系的制度安排,是公司制度發揮作用的基礎。大企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結構,要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規范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的職責,做到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我國大企業應分析公司治理的發展趨勢,借鑒國外企業的普遍做法,積極引入外部董事或獨立董事制度,優化董事會結構,充分發揮外部董事、獨立董事的作用,規范董事會運作,提高董事會科學決策和內部監督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要不斷提高公司治理結構的有效性。這次美國次貸危機給我們的一個重要啟示就是:僅僅建立公司治理結構的框架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保證公司治理結構的有效性。事實說明,再好的企業制度安排,如果缺乏政府的有效監管,都會導致制度失效。總結這次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刻教訓,一方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對企業的監管時刻不能放鬆,並且要形成有效的政府監管體制;另一方面企業要實現持續發展,必須不斷完善公司治理,提高治理結構的有效性。

對策之三 全面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使企業競爭力的主要因素發生了根本變化,創新能力已成為決定企業持續競爭能力的主要因素。企業只有把資源優勢和勞動力成本優勢與創新能力相結合,才能真正形成持續的競爭優勢。
這次國際金融危機中,我國一些勞動密集型出口企業和傳統技術企業受到的沖擊較大,同時,一些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則顯示出較強的抵禦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事實再次說明,創新是企業興旺發達的生命源泉和不竭動力。
通常認為,企業自主創新包括制度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3種類型。技術創新是企業形成核心競爭能力和獨特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具有特殊作用。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企業必須加快技術創新步伐,加快開發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裝備和新產品,提高產品和服務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上世紀70年代日本汽車企業抓住石油危機對小型節能車的迫切需求,迅速組織開發出可節油25%—30%的新車型,成功佔領全球市場,迎來了飛速發展的黃金期。加快技術創新必須擁有足夠的技術創新能力,包括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近年來,我國企業的自主研發能力有了明顯提高。但從總體來看,我國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與發展規模依然不相適應,大量關鍵和核心技術要依賴進口,技術創新能力不足已成為我國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因此,企業必須把增強技術創新能力擺在突出和核心位置。但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僅有技術創新能力是不夠的,還必須以制度創新為動力,以管理創新為保障,以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推動和促進技術創新,加快建立創新型企業,全面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一是要建立和完善企業自主創新的體系和長效機制。企業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核心戰略,納入企業的長期發展戰略之中。要健全有利於自主創新的用人機制,完善人才的選聘和評價機制;要建立有利於自主創新的激勵機制,完善薪酬分配製度,加快建立以保護知識產權為核心的激勵制度。要構建權責清晰、運轉有效的企業創新管理體系,明確企業內部各層次之間的創新職責和分工,整合各類創新資源,不斷提高管理效率,提升企業的整體創新能力。
二是要持續加大研究開發投入。企業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必須提高研發經費在銷售收入中的比重,並且要持續加大研發投入。
三是要培養和造就敢於創新並善於創新的人才隊伍。要善於發現創新人才,使敢於創新並善於創新的優秀人才能夠脫穎而出。要制定長期有效的培養規劃,加快培養高水平的創新人才,積極吸引海外高層次的創新人才。要加強人才的培訓和教育,不斷提高員工的素質和能力,為創建創新型企業培養結構合理、素質良好的各類人才。
四是要加強自主創新的基礎設施建設。要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研究開發機構,構建企業自主創新的基地和平台。要提高自主創新所需的裝備水平,建立健全信息網路。
五是要大力營造創新文化。要通過創新文化的建設,培養創新精神,激發創新熱情,使自主創新成為全體員工的自覺行為,形成員工人人參與創新、關心創新、保護創新、支持創新的文化氛圍。要大力宣傳獻身創新並做出重大貢獻的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提倡勇於創新、寬容失敗、敢為人先的精神,努力營造敢於突破、和諧包容的創新環境。

對策之四 優化結構形成新的競爭優勢

這次國際金融危機在帶來嚴重沖擊的同時,也帶來了調整機遇,企業要變被動為主動,以市場為導向,加快結構調整,著力轉變發展方式,有效克服危機沖擊,繼續保持較快發展。
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快速發展,我國企業發展整體上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單純依靠低成本進行競爭的經營模式正在喪失傳統優勢,大量生產低附加值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的企業正在失去市場生存空間,我國企業迫切需要加快產業結構和技術升級的步伐。面對嚴峻的生存發展環境,企業必須加快結構調整的步伐,通過結構調整贏得新的競爭優勢。
一是要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技術含量。要根據市場的需求,有針對性地調整現有的產品結構,開發市場需要、盈利能力強的產品,淘汰那些沒有銷路、經濟效益差的產品。差異化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一種重要戰略。所謂差異化戰略,是指企業提供區別於競爭對手並在行業內具有獨特性產品的一種戰略。差異化戰略的核心是以產品的特色贏得競爭優勢,使自己的產品或服務在行業內獨樹一幟,從而贏得用戶,贏得市場,取得高於競爭對手的收益,用產品或服務的優越性來鎖定顧客群。目前,我國有些企業的競爭手段趨同,最常見的就是價格戰和產品同化。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應當根據企業的核心能力和市場變化進行戰略定位,推行差異化戰略,避開戰略趨同和惡性競爭,使自己在市場中能有獨立的發展思路,減少短期環境變化對企業戰略的影響,進而保持和提高企業的競爭優勢。
二是要調整產業結構,完善企業的價值鏈和產業鏈。產業升級換代是企業贏得新的競爭優勢和獲得更多盈利的重要措施,也是企業應對危機和渡過難關的重要對策
三是要調整組織結構,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體系。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機構臃腫僵化,市場反應遲緩,成為不少大企業的通病。從我國大企業的狀況看,有的企業存在著管理層次多、管理鏈條長的問題,這種狀況不及時改變,勢必會降低企業的管理效率,影響企業的競爭力。企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不斷優化組織結構。要明確集團總部與子公司之間的管理關系和權力分配,理順各職能部門的責權劃分和協調關系;要壓縮管理層級,縮短管理鏈條;要理順管理流程,做到崗位職責清晰,程序科學合理。

對策之五 強化管理健全防範風險的機制

建立適合企業特點和富有效率的管理方式有助於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我國大企業要真正在國際競爭中勝出,就要不斷加強質量管理、成本管理、財務管理和風險管理,提高應對危機的能力和水平。
國水電」的品牌增添光彩。(本報記者 梁曉亮整理 資料來源於經濟日報)
十一:苦練內功開拓市場
經濟日報評論員
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逆勢而上,競逐國際市場,實現穩步增長,的確難能可貴。華為公司之所以能在困難的形勢下取得良好的經營業績,其經驗概括起來就是:苦練內功,開拓市場。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實體經濟的不利影響繼續顯現,工業生產放緩,進出口下滑,外向型企業受到的沖擊尤為直接,國際市場訂單明顯減少,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然而,在困難面前,一批華為這樣的企業卻展現出一種不屈不撓、迎難而上的精神,一種直面挑戰、昂首奮進的鬥志。他們堅定信心,在危機中苦練內功,在逆境中開拓市場,堅持從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化解企業面臨的困難,把國際金融危機給企業帶來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危機中苦練內功,華為突出表現在兩點:一是堅持從強化內部管理入手,持續改進企業流程管理效率,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不斷提高企業內在的競爭力;二是堅持把技術創新和培育自主知識產權放在突出位置,搭船出海,積極參與國際通信行業主流標準的制定,不斷積累基本專利,使企業在現代經濟特別是知識產權的競爭中逐漸變被動為主動。逆境中開拓市場,華為突出表現在牢牢抓住營銷這個關鍵環節,努力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在為客戶不斷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的同時,贏得了寶貴的市場空間。
華為公司逆勢而上給了我們有益的啟示:堅定信心是應對當前世界經濟動盪和國際金融危機的有力武器,企業要靠信心穩定市場預期,靠信心渡過經營難關。更重要的是,樹立了信心,企業才能有寬廣的胸懷和長遠的眼光,從而把克服眼前困難同保持企業可持續發展、提高經濟核心競爭力有效地結合起來,通過苦練內功,開拓市場,為未來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
十四:切實提高企業素質和市場競爭力
付 彥
(資料來源於經濟日報)
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廣大企業必須堅定信心,注重從變化的形勢中捕捉和把握難得發展機遇、在逆境中發現和培育有利因素,從國際國內資源的優勢互補中創造發展條件,更好地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把「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地結合起來,充分挖掘自身潛力,強化整合市場能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盡快形成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

當前,切實提高企業素質和市場競爭力,應努力做好以下兩方面工作:
一方面,企業必須充分挖掘自身潛力,強化市場整合能力。從自身的優勢入手,充分挖掘自身潛力,謀求市場競爭優勢,是當前企業可以重點努力的方向。盡管國際金融危機給企業發展帶來了一定壓力,但廣大企業也要看到,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全球產業和企業面臨重新洗牌,國際市場正在悄然變化,這同時也為企業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和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比如,國際金融危機逐漸改變著歐美民眾的消費習慣和消費方式,消費能力的下降使他們對傳統日用消費品的需求下降,但對商品的選擇往往更加註重性價比,從而使一些企業得以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再如,國際市場近期雖然有所收縮,但中東和東歐等新興市場仍然具有較大的迴旋餘地。此外,隨著一批國際大企業陷入困境,歐美傳統市場出現部分空當,一些海外行業巨頭資產大幅縮水,也為不少國內企業實現低成本拓展提供了良機。還要看到,盡管外需收縮導致一些企業出口減少,然而,我國產品仍有成本及性價比等綜合優勢。尤其是不少企業近年來主動轉型升級,努力形成多元化的產品結構,著力拓展海外營銷渠道,不僅大大提升了市場競爭力,而且為進一步開拓市場打下了堅實基礎。同時,為了保持出口穩定增長,我國最近出台了一系列鼓勵政策,財政、銀行、保險、海關、商檢等部門和各級政府也相應採取了積極的配套措施,都為企業應對挑戰、開拓市場提供了良好條件。因此,廣大企業必須積極行動起來,充分捕捉市場機遇,努力挖掘自身潛力,切實加強自身市場隊伍建設,充分整合渠道信息。要深入開展市場調研,把握市場趨勢,及時了解市場動態信息,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生產出適銷對路的產品。要充分整合上游資源,加緊降低生產成本,嚴格控制費用開支,努力壓縮運營成本。
另一方面,企業必須立足長遠發展,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如果說強化市場整合能力有利於企業在短期內快速贏得競爭優勢,那麼,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則是企業獲得持續競爭優勢的必然選擇。應該看到,一個企業只有擁有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把握先機、贏得主動。當前,世界科技發展突飛猛進,創新創造日新月異,世界科技正孕育著新的重大突破,知識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科技競爭在企業競爭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堅持創新驅動,才能為轉變企業發展方式、推動企業產品結構優化升級提供有力和持久的技術支撐。因此,廣大企業要通過整合內外部科技資源,積極探索符合企業發展規律的技術創新機制,努力形成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知名品牌,力爭取得更多國家標准和制訂國際標準的話語權。要加大產品研發投入,積極開發高新技術產品,加強技術改造和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用技術先進、質量可靠、市場暢銷的產品引領市場、引領需求、引領消費,進一步開拓發展空間。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急國家之所急、想國家之所想,深入到企業中去、深入到經濟建設中去,主動把科技與經濟結合起來,幫助企業解決困難、改善管理、開發產品、創新技術,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爭取美好的未來做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

科技創新助企業煥發活力
(來源:經濟日報)
記者從京滬高鐵股份有限公司獲悉,世界上線路最長、標准最高的高速鐵路———京滬高鐵開工1年多來,完成投資超過700億元。同時,這條高科技鐵路也以1:10的規模拉動著配套的機械、電子、通信、環保等多個行業的發展。
鐵道部有關負責人強調,代表當前世界最高水平的京滬高速鐵路不僅可以早日實現中國鐵路現代化,而且對應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拉動經濟增長,都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政策助力科技創新
科技是克服金融危機的根本力量,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也為中國經濟在更高水平上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正如科技部部長萬鋼所說,「歷史發展的經驗表明,每一次大的經濟危機常常伴隨著一場新的科技革命,而每一次的科技革命又會成為新一輪經濟增長和繁榮的重要引擎。」
今年3月,國務院在《關於發揮科技支撐作用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意見》中指出,加強科技創新,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支撐作用,是抵禦國際金融危機沖擊,解決經濟運行深層次矛盾的主要途徑。
中國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制定了一系列發揮科技作用、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政策措施。一是為重點產業振興提供科技支撐,推動產業升級,促進發展方式由粗放型增長向注重質量效益和環保方向轉變。二是抓緊實施與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惠民生密切相關的重大科技專項,力爭形成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三是大力支持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發揮企業技術創新的主體作用。四是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集群,發揮國家高新區的集聚和帶動作用。五是加強科技人才的培養和引進,鼓勵更多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國務院常務會議先後部署,今明兩年中央和地方財政集中投入1000億元,加快一批能夠支撐經濟增長的重大科技專項實施,支持企業科技創新,加快推廣應用先進技術,加強重點產業振興的科技支撐,強化科技人力資源建設;今年安排200億元財政貼息,帶動4000億元貸款,專項投入企業技術改造。
科技創新助企業化「危」為「機」
在國際金融危機這場寒冬里,一些企業無法生存,一些企業選擇「冬眠」,而另一些企業,卻通過科技創新在這場寒冬里找到了機遇,煥發了活力。
今年3月,中國北車股份有限公司拿到了100列新一代高速動車組采購合同,總金額達392億元。這些新一代高速動車組將在2011年用於京滬高鐵,並將創造持續時速350公里的商業運營世界之最。
「北車已經掌握了高速動車組的核心技術,新一代高速動車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因此才能拿到這樣一個大單。」北車旗下的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曉峰說。
據悉,新一代高速動車組零部件數量近10萬個,涉及機械、冶金、電力、電子、化工、材料、信息等眾多行業領域,核心層企業近100家,緊密層企業達500餘家,製造產業鏈較長,涉及行業廣。
「新一代高速動車組的自主研發,將有利於培育中國國內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推動各行業技術進步,也是鐵道部應對當前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增長的具體舉措。鐵道部今年還將采購更大批量的國產動車組,進一步拉動內需。」鐵道部運輸局局長張曙光說。
「國際金融危機是一場寒冬,但面對現狀選擇『冬眠』,還是『冬練』、『冬獵』,將有不同結果。」中航工業貴州安大航空鍛造有限公司董事長郭虹說。
安大公司是專為航空發動機、飛機配套的特種鍛造專業化企業,國際金融危機使這家旨在拓展外貿市場的軍工企業感受到了壓力。面對危機,公司向全體職工提出「快一步」戰略。郭虹說,必須提前分析、判斷市場,才能確保企業效益;更是市場競爭客觀要求所在,只有設法自主創新「快一步」,才能「一步快、步步快」。郭虹說,我國已啟動大飛機項目,一架大飛機有300萬到500萬個零件,既有超大型鑄鍛件,又有十分精細的小型軸承鑄鍛件,這對行業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重大的戰略機遇。
以科技創新促進經濟發展
國際金融危機至今可說尚未見底,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還在加深,存在很大不確定性,也使我國的出口貿易受到嚴重沖擊,經濟面臨巨大的下行壓力。但是,應當看到,國際金融危機對於中國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② 國際金融創新的原因和未來趨勢

有句話你應該聽過,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轉,人轉我變。這是應對競爭的一個總結。
同樣,金融市場也是有競爭的。那麼為了應對日益激烈的競爭,想在市場上立於有利地位或主導地位,那麼就必須要不斷創新,以求獲得競爭優勢。再加之國內國際金融市場的動盪,這就是金融創新的原因。
你自己說的金融風險加大,銀行競爭加劇,世界發展不平衡,這些你聯想一下,比如你要買股票,那麼選什麼股票,就要考慮,這就是風險。同樣一支股票,你看上了,別人也看上了,那麼股價漲了,就是說有人跟你搶著買,這就是競爭。如果你有幾只股票,有的形勢大好,有的就奄奄一息,這就是發展不平衡了。。。
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果關聯的。看待一個事情,比如國際金融,產生的一系列的變革動作,都是有其原因的。你倒推過去,就不難找到答案了。
祝好運。。。。。

③ 商業銀行有哪些創新業務

商業銀行的金融業務目前主要分為兩類:
一、銀行自己的金融產品:資產管理、信託投資、信用卡業務等。
二、銀行作為第三方的代理的金融服務產品:代理證券、代理保險、代收費用等。
在這兩類中,後者成為了商業銀行表外業務,近年發展最為迅猛並且逐漸成為了商業銀行利潤貢獻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於金融業務的創新與發展,從目前國內商業銀行的金融體制和金融業的從業人員在金融業務的經驗不足,金融市場的不成熟,在金融產品的設計上有一定的限制,許多國外有的對沖產品在國內是不允許的。
不過,就我個人的看法,國內商業銀行在新世紀的大環境下,在金融產品金融服務進行創新。
一、新時期的大環境下,科技發展迅速,商業銀行的金融業務可以在新技術平台的應用創新金融業務的服務模式。特別是電子銀行,手機銀行方面。
二、中國加入世貿的十年了,國內的金融業將逐步對外開放,國內商業銀行在充分利用現有政策學習國外銀行金融行業的經驗,創新以銀行為主體的國際化多元的金融投資產品,做到多貨幣,多市場的金融服務。
三、細化金融服務。針對不同的金融服務主體,提供更為細致的金融服務。個人金融、公司金融、國際金融。

關於發展
創新的金融服務是未來商業銀行在金融產品有限的前提下,同行業競爭的主要手段。
創新的金融服務也為金融業務的發展提供了路徑和可能。
創新的金融產品,這個需要經濟政策金融制度跟市場環境的配合,與實體經濟行業發展趨勢的把握。房產信貸,汽車信貸以及中小企業小額貸款等項目就很能說明。

④ 國際金融創新的原因

⒈規避管制。逃避金融管制是金融工具不斷創新的一個推動力。西方很多創新工具都是由美國金融機構創造的,其原因是美國金融業受政府管制較嚴。因此可以說,金融管制愈嚴,金融創新的推動力就愈大,金融工具創新也愈活躍。

⒉技術革新。隨著信息技術革命的開展並在經濟領域中運用,金融全球化得到進一步發展。科學技術特別是電子計算機的不斷進步與廣泛運用,金融業有可能向客戶提供各種質優價廉的金融工具與金融服務,1990年芝加哥金屬交易所和路透社控股公司聯合開辦了全球交易體系,它把全球電腦終端聯結起來,使加入該系統的會員能在全球進行期貨、期權交易。全球交易體系可以說是當今科學技術在金融界運用的結果。

⒊減少風險。如前所述,70年代以後,由於西方國家通貨膨脹的加劇及浮動匯率的實施,企業及個人面臨了巨大的利率風險和匯率風險,金融期貨、期權及互換業務等新型的金融衍生工具的產生都是為了滿足客戶減少利率與匯率風險,以達到保值或盈利的要求。要各種創新的金融工具中,為減少利率與匯率風險而創新的工具佔有相當大的比重。

⑤ 當前國際金融市場的三大發展趨勢

(一)國際金融市場的一體化趨勢
由於電子計算機技術與衛星通訊的應用,分散在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場已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全球性資金調撥和資金融通可在幾秒鍾之內迅速完成。另外,隨著跨國銀行的空前發展,國際金融中心已不限於少數發達國家金融市場,而是向全世界擴展。這樣,各個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便形成了一個全時區、全方位的一體化國際金融市場。這是國際金融市場一體化的重要表現。國際金融市場一體化的另一個表現是金融資產交易的國際化。金融資產交易的國際化,是指交易的參加者不受國籍的限制,表明金融資產面值的貨幣也不受任何限制。
(二)國際金融市場的證券化趨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銀行貸款一直是國際融資的主要渠道,並於1980年達到頂峰,占國際信貸總額的比重高達85%。但從1981年開始,國際銀行貸款地位逐漸下降,到80年代中期,國際證券已取代了國際銀行貸款的國際融資主渠道地位。1985年,國際銀行貸款占國際信貸總額為41%,國際債券發行額則佔59%。1986年前者僅為29%,後者高達71%。進入90年代以後,這種趨勢也未發生逆轉。金融市場的結構性變化,除了從銀行貸款逐漸轉向證券之外,還包括在以前不進行交易的資產(如公司應收款項)也可成為交易的資產。形成金融市場證券化(Securitization)趨勢的主要原因是:①在債務危機的影響下,國際銀行貸款收縮了,促使籌資者紛紛轉向證券市場;②發達國家從70年代末以來實行金融自由化政策,開放證券市場並鼓勵其發展;③金融市場廣泛採用電子計算機和通訊技術,使市場能處理更大量的交易,更迅速、廣泛地傳送信息,對新情況迅速作出反應,設計新的交易程序,並把不同時區的市場連續起來,這為證券市場的繁榮提供了技術基礎;④一系列新金融工具的出現,也促進了證券市場的繁榮。
(三)金融創新的趨勢
金融創新(Financial Innovation)的含義,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金融創新是指金融工具和金融業務的創新;廣義的金融創新則指涉及金融各個方面(金融工具、金融業務、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的、全面的創新。

⑥ 國際金融市場的相關理論知識,簡述國際金融創新的利弊

概念: (1)狹義概念:國際間長短期資金借貸的場所。 (2)廣義概念:指從事各種國際金融業務活動的場所。此種活動包括居民與非居民之間或非居民與非居民之間,一般指的概念是指廣義概念。 功能: 是指國際間的資金融通與資金交易的市場。 功能:市場機製作用;保障作用;國際結算中心的作用;調節國際收支的作用;提供經濟發展所需資金的作用。 模式:自然演進型和人工創造型。國際金融市場包括的內容: (1)國際貨幣市場 (2)國際資本市場 (3)國際外匯市場 (4)國際黃金市場 (5)國際租賃市場 作用: 1.大規模的國際資金的運用、調撥,合理高效地進行配置調節。生產和資本國際化。 2.調節各國國際收支。①匯率自動調節;②國際儲備動用;③金融市場上借貸籌措資金,維護一國國際收支。 3.暢通國際融資渠道,能使一些國家;產順利地獲得經濟發展所需資金。聯邦德國和日本的興起就依賴歐洲貨幣市場;亞洲貨幣市場對亞太地區經濟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4.銀行業務國際化。跨國銀行,各國銀行通過市場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在國際間建立了良好信用關系。 資金餘缺的調配,極大地推動了第三世界經濟發展,從而使整個世界煥然一新。 當然也會產生消極影響,游資的沖擊,危機傳播,投機存在帶來了諸多不安。傳統的國際金融市場:(一)產生 1.國際交往增加,以貨幣為媒介的國際間貿易發展,在信用不發達的中世紀產生了鑄幣兌換業。 2.交往發展,信用產生與發展,產生了國際間借貸,迅速擴大集中產生了像倫敦、紐約等大的國際金融中心。 (二)實質(含義) 在二戰前,各國的金融市場、金融中心實質上 是國內市場,即國內市場的延伸,表現為國內資本的輸出,即使象倫敦國際金融中心,外國人可以在市場上發債券籌集資金,這一點是國際性的,當然此市場受到國 內金融法規、法律、法令管轄,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國際金融市場,為傳統的國際金融市場,也稱在岸國際金融市場(Onshore Financial Market)。 傳統市場實質為國內資本輸出,外國人籌集資金並受到國內金融法律法令管轄的市場。 (三)傳統國際金融市場的發展 1.一戰前。英國工業革命最早(19世紀初,19世紀30年代完成工業革命),經濟較早較快地得到發展,對外擴張從海外殖民地掠奪了大量巨額利潤,資金實力雄厚,GBP逐漸成為世界主要結算貨幣,成為貨幣霸主,倫敦率先發展為國際金融中心。 2.二次大戰。英國參與了戰爭,經濟力量大為削弱,加之許多殖民地國家獨立和世界的殖民者的爭奪瓜分,而美國未參與戰爭,發了戰爭財,實力猛增,美元逐步取代英鎊,瑞士作為中立國,經濟、貨幣都較穩定,逐漸形成了紐約、蘇黎世、倫敦三大國際金融中心。 3.戰後各國經濟恢復和快速發展,形成了法蘭克福、盧森堡、日本、亞太地區等國際金融中心,特別是日本的迅速崛起,東京一舉成為繼倫敦、紐約之後的長三大國際金融中心。

⑦ 有哪些機構進駐了松山湖國際金融創新園

敦煌網、華為物流、IBM華南創新中心、老A電商學院、駿福投資、天空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中關村高新技術產業轉移基地、南方軟體開發基地、松山湖軟體開發服務外包基地、等.........

⑧ 國際金融領域的金融創新包括哪些主要內容

當代金融創新種類多、范圍廣、速度快,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加以分類。分類方法多種多樣,可以按創新活動本身的性質,分為主動性創新和適應性創新;從導致金融創新的起源和誘因角度可分為需求誘發創新和約束誘發創新;按創新的目的分為逃避管制、降低成本、避免風險三大類;按創新的程度分為變革性和創造性兩類,前者是指在現有的業務活動、管理方式、機構設置等基礎上進行變革,後者是指創造出全新的業務、方式或機構等。1986年4月,國際清算銀行在一份報告中將金融創新的種類歸納為:風險轉移型、增加流動型、信用創造型和股權創造型創新。
總的來說,國際金融創新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金融工具創新
金融工具創新指金融業能為各種信用形式的演變和擴展而適時地創造新的多樣化的金融產品,如支付方式、期限性、安全性、流動性、利率、收益等方面具有新特徵的有價證券、匯票、金融期貨等交易對象。金融工具的創新是金融創新最主要的內容,它是所有其他金融創新的基礎。如,金融工具創新導致在傳統金融產品和一般商品期貨的基礎上產生了金融期貨,主要有利率期貨、貨幣期貨和股票指數期貨。
(二)金融市場創新
金融市場創新指金融業通過金融工具創新而積極擴展金融業務范圍,創造新的金融市場。歐洲證券市場源於20世紀70年代初期美國的證券公司首先在倫敦的歐洲債券 市場然後在世界各地設立分支機構進行國際證券交易,其他國家紛紛仿效。到了80年代,隨著證券交易的國際化和技術的不斷進步,金融業不僅可以從事跨越國境的股票交易和債券交易,而且也可以在其他國家發行本國的債券與股票,基本形成了一個全球性的證券市場。歐洲票據市場就是在原有的歐洲銀團貸款市場和歐洲債券市場的基礎上形成的,把信貸和債券流動結合起來,具有短期銀行信貸和流動性有價證券的雙重屬性。
(三)金融制度創新
金融制度創新是指在金融組織或金融機構方面所進行的制度性變革。它既指各國金融當局調整金融政策、放鬆金融管制所導致的金融創新活動,如建立新的組織機構、實行新的管理方法來維護金融體系的穩定,也包括金融組織在金融機構制度方面所做的改革。

⑨ 分析戰後國際金融創新的原因

1、金融創新是近年來西方金融業中迅速發展的一種趨向,內容是突破金融業多年傳統的經營局面,在金融工具方式機構以及市場等方面均進行了明顯的創新和變革。
2,國際金融創新包含金融工具

市場制度機構等的創新,金融工具的創新是金融創新最主要的內容,它是所有其他金融創新的基礎核心。如,金融工具創新導致在傳統金融產品和一般商品期貨的基礎上產生了金融期貨,主要有利率期貨、貨幣期貨和股票指數期貨。3引起創新的原因主要概括為以下幾方面:·
1、首先,規避風險是國際金融創新的主要原因。同過去相比,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的金融市場變得更具風險.浮動匯率制度的實施西方各國對貨幣政策工具的運用債務危機的爆發,是的國際金融市場的匯率利率信用風險日漸突出。在這樣的背景下,投資者和借款人既需要分散和規避風險又需要增加金融資產的流動性擴大資金來源,這些現實需要成為推動金融創新的主要動因。
2、其次,國際竟然市場上的政策性因素也直接推動了金融創新的發展。一方面,戰後各國對金融活動和資本流動的管制刺激了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的規避行為,另一方面,80年代以後西方各國紛紛放鬆管制,金融自由化趨勢拆除了各國竟然市場的藩籬,加速了金融創新的進程。
3、國際金融管制的放鬆使得金融機構之間業務相互交叉競爭加劇,於是跨國銀行和一些積極參與國際金融市場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必須積極創新,從而最大限度地擴充利潤來源。
4、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現代化通訊技術的 迅速發展,使 信息傳播速度加快減少了傳統業 務部門的收益,加劇了價格競爭,從而刺激了 金融機構的創新。
·5、此外新保守主義思潮和經濟自由化傾向也促使了國際金融的創新。

閱讀全文

與國際金融創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