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系近幾年在安徽的招生人數都是多少
具體人數我不知道,人大肯定在安徽招得很少。金融系你還可以考慮上海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都是很不錯的,他們招的人數會多些。
❷ 金融考研,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碩士考研的報錄比平均在15:1(競爭比較激烈)
初試總分:100分政治+100分英語+150分396綜合+150分431綜合=500分
復試總分:50分英語聽力口語測試+50分外語筆試+100分專業課筆試+150分專業課面試=350分
2015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碩士初試分數線,總分380,英語60,專業課90.
❸ 中國人大金融學專業碩士學位容易拿到嗎
不好考 名校嘛
1.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五道口)
1)師資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學校里的導師大多是奮斗在金融前線的高官,實踐經驗非常豐富,如果想在銀行或國內證券公司就業,這應該是個很好的選擇。但是,由於沒有固定的老師,所以學術氛圍差了一些,不適合立志於從事研究工作的學生。業內比較普遍的看法是:學術論文水平一般,但是從是實際工作的能力比較強。由於沒有自己的本科生,所以錄取比較公平。最近幾年招生人數都穩定在70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公費。
2)考試特點
專業課考試內容廣泛,是所有院校中考試范圍最廣的,也是唯一不指定任何考試參考書目的院所。
專業課考察的是學生的綜合能力,包括閱讀面,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表達能力。從題型上看,不需要計算能力,不考察數理分析能力。對於閱讀面比較廣以及記憶力比較強的學生是一個優勢。從試卷給分情況來看,高分也有不少,不及格的也有很多。所以,專業課是可以拉開差距的。如果能夠考到120分以上就比較高了。從分數線來看,沒有380分以上是很難最終被錄取的。所以對數學成績要求比較高,沒有130分以上,除非其它幾門考試成績有競爭力,否則是很難被錄取的。復試以口試為主,包括英語和專業課。
推薦經濟類專業的學生考這里,主要是因為要看的書太多,如果全部從頭學,要花很多時間。也不建議數學比較弱的同學考這里。考試難度很高。
3)就業前景
由於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成立的目的主要是為國內金融系統培養人才,所以學生的就業渠道主要是國內金融系統,包括各大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等。整體就業形勢非常不錯。進外企和私企的非常少。整體來看,如果想出國,建議不要考這里。最大的優勢是這里的導師都是人民銀行系統各個司局的幹部,人際關系非常強,這一點重要性不言而喻。
2.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
1)師資
人大在中國的金融界歷來被視為老大哥,有一批非常優秀的土鱉和海龜。是全國金融學第一個國家重點學科。中國貨幣金融學的主要奠基人黃達教授是人大前校長,中國金融學會前會長,也是中國金融學會歷任會長中唯一一位學者會長(其餘都是由在任的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擔任)。周XXXXX業教授也是中國金融界的泰山北斗級人物。在中青年一代學者中,也有像陳雨露教授(人大副校長兼任財長金融學院院長,主要研究國際金融和現代金融理論),吳曉求教授(人大研究生院副院長,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主要研究資本市場和證券投資),張傑教授(原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副院長,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中國財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金融制度學),趙錫軍教授(人大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中國財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國際金融市場),瞿強教授(院長助理,原應用金融系系主任,主要研究貨幣金融理論)這樣的在國內金融界聲名顯赫的。國內很多金融界著名學者都是在人大財政金融學院攻讀的學位。
2)考試特點
人民大學的金融理論自成體系,照自己的體系來出題。從專業課試題上來看,比聯考難度要大得多。分數線至少是90分,但是高分很少。110分以上的很少,所以拉不開差距,除非是專業課很強的。所以,如果要考上,主要是兩個障礙:一個是專業課,可以分數不高,但是一定要過線,這個還是很有難度的。特別是有些年份老師改卷子的分寸很緊,比如2004年。還有一個是數學,由於其他三門課分數拉不開差距,所以數學成績就成了重中之重。每年數學成績都是高分如雲。不過人大金融的復試線不是很高,所以如果數學能拿到120分(這個不是很難的),是完全可以通過初試分數線的。總體上看,由於招收人數和專業課成績的區別,人大總體難度比復旦大學還是要容易一些。但是要特別重視專業課。往年很多高分都是卡在了專業課上,這點一點兒也不比北大容易。雖然人大的專業課最近幾年加強了計算題的比重,不過總體上還是以簡答論述為主,側重綜合分析能力,出的試題結合參考書和現實,不求死記硬背。記憶力很重要,但排斥死記硬背的學生。只要下功夫努力學,跨專業的同學未必比本專業的同學差。這一點,人大沒有歧視。人大金融的排外程度也不高,每年外校外地考入的佔50%以上,北大、清華考入的每年有之。
3)就業前景
人大金融的就業前景非常只好,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人大金融設有實驗班,是從所有碩士生中嚴格選拔出來的。其就業形勢非常好,完全可以和北大清華相比。普通班的情況也很好。人大金融學碩士生找工作的情況在整個人大都是數一數二的。從這幾年來看,進入國際級大投資銀行的每年都有,比如高盛,摩根。當然了,這些企業對學生素質要求很高的。國際大企業每年也都在人大金融招人,像寶潔,聯合利華等等。從整體上看,畢業後進各大金融機構總行和分行的人也很多,佔到了三分之一以上。還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人進入了普華永道,畢馬威,安永,德勤這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進入國企的人數也很多。
3.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1)師資
有厲以寧,張維迎等一大批經濟學家坐鎮,雖然不全是金融學領域的導師,金融方面最有名的導師應該是曹鳳岐教授。今年來,有一大批海歸的加盟,實力提XXXXX更快。
2)考試特點
專業課考試難度比較大,側重一定的數學能力,對綜合素質要求很高。還有就是考試范圍要廣,和人大一起是全國僅有的兩所院校初試中強化財務管理知識的學校(聯考只是稍微涉及)。專業課給分情況與人大差不多,但是對公共課要求比人大高,所以不建議數學英語不好的同學報名。理工科考生還是很有優勢的。出國機會比較多,很多畢業生選擇出國留學,這一點人大比不了。整體上看,北大光華的金融學考研錄取分數線至少需要370分以上,當然,專業課的難度比較大。如果不下大功夫,還是不要嘗試了。另外,與其它院校不同,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金融要求考數學三,難度大大增加。
3)就業前景
北大的金融學雖然還不是國家的重點學科,但牌子在這擺著,所以就業形勢也非常不錯,而且有很多的出國機會。
4.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1)師資
導師主要有兩個有名的,一個是中國金融工程學會會長宋逢明教授,還有一個是研究公司金融的朱武祥教授。
2)考試特點
非常重視金融學中的數理分析,不過有時候給人感覺是過分的迂腐在數學模型之中,對實際問題重視程度有所不夠。由於偏好理工科學生,復試的時候還得考計量經濟學,所以報考者基本上是跨專業,考取難度很大。它是全國唯一一個要求考數學一的學校,這一點,基本上堵死了經濟類本專業讀的可能性。
總之,清華大學的金融學比起北大和人大還是比較弱的。不過金融工程還是比較強的。
5.南開大學經濟學院
國際金融的實力很強,在全國享有很高的聲譽,絕對的一流。和人大同為全國最早的國家重點學科。不過,由於天津市本身的魅力這兩年在下降,學校的生源也有大幅度的下滑,前年居然跌到了315的低分。今年分數反彈,但還是沒有辦法和人大,復旦比。考試難度中等。全國金融學聯考得國際金融部分的出題學校。應該說,南開大學的國際金融和保險學水平還是排名全國第一。在教育部的評估中,其國際金融的科研實力甚至超過了人民銀行研究生部,排名全國第一。錢榮堃教授是我國國際金融領域的泰山北斗,是中國的XXXXXBA之父,不過其現在已經過世。現在的學術帶頭人是馬君潞教授,在國內很有名。據說南開大學培養的碩士全部都是國際金融領域的。保險學是傳統優勢。劉茂山教授非常有名。保險精算專業全國第一,中國保險精算師老師委員會就設在南開大學。由於聯考難度不大,對跨專業的考生是一件好事。但是這幾年,由於地理位置的劣勢,給人的感覺是國際金融水平已經不如復旦大學有名,但是其實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在業內其地位不容質疑。學生素質比較高,但是就業不如人大和復旦。這一點主要是在與天津的城市環境不好。
6.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研究院)
1)師資
全國第四個國家重點學科。絕對的名牌。近年來涌現了一大批像姜波克、張軍、劉紅忠這樣的青年學者,(主要是海龜)致力於金融學最前沿的研究。
2)考試特點
雖然復旦的金融學不過是這兩年突然起來的,但是由於招生人數比較少,大部分名額給了保送和單獨考試的學生,加上上海的吸引力,考取難度實在太大。06年錄取線達到了驚人的422分。復旦大學是聯考的領頭學校,大部分試題是復旦大學出的。聯考的范圍比較廣,但是難度不大。專業課成績普遍很高,130分以上的人很多。推薦跨專業的學生報考。英語要求一直都是60分以上,數學沒有130分基本不可能考上。應該注意的是,同樣是參加聯考,復旦大學的專業課成績給分很高,而南開大學,廈門大學則判捲尺度比較緊。總之,考研難度很大,風險很高。錄取比例遠遠超過了20:1。而且,由於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內部其他專業是參加復旦大學自己組織的經濟學統一考試,所以金融專業的考生不能在本院調劑。這一點,更加大了風險和不確定性。還有一點,人大的學生在選導師的時候是雙向選擇,而復旦大學是指定,所以即使考上,也沒有自己選擇導師的權利。
3)就業前景
學科底蘊雖不如人大,但畢竟是名校,而且有著一批海歸,所以就業形勢一片大好,而且有很多出國的機會。
7.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中國金融研究中心)
原先是人民銀行直屬學校。學校的名氣在金融界應該是很響的了,幾乎金融界大部分的一把手都是畢業於此,銀行學的研究在全國被視為數一數二,擁有像曾康霖、劉錫良、殷孟波這樣的著名學者。中國金融研究中心也設在這里。是全國第5個國家重點學科。但是,由於成都這座城市地處西部,本身的吸引力不夠,再加上前兩年對數學的重視程度不夠,有些走下坡路的跡象。再加上招生規模與日俱增,幾乎有些過於飽和了。像前年,金融學參加復試的居然有260個人。另外,西南財大的保險精算專業考數學四,這一點,還是比較容易的。像南開大學,考數學三。還有一些學校考數學一。不過,考試難度不大,如果數學不好,可以考這里試一試。由於地處西部,英語分數線可以比國家線降5分,對於英語不好的同學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就業形勢一般,很多畢業生都去了南方。總體上就業不如北京和上海的高校。這一點是考試難度比較低的最大原因。
8.廈門大學經濟學院
2004年成為全國第六個國家重點學科。參加聯考比較公平,可能可以調劑 招生規模不大。總分只要能在370以上基本就可以被錄取了。但是據說專業課判捲尺度比較嚴。
優勢:貨幣銀行學和保險學實力比較強,學校環境優美,有好的老師(如張亦春、江曙霞、鄭振龍、林寶清等)學生素質比較高。還有,廈門大學的經濟管理學科整體上很強,如財政學,會計學都是國家重點學科,所以學校也很重視。所以學生的知識面和資源享受方面有一定優勢。
劣勢:就業不如北京、上海有地區優勢。整體上一般。不過,在南方,還是很不錯的。
9.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
金融學實力本來一般,是上海市重點學科。有一些比較好的老師,如戴國強。前年聘請了美國著名學者,美國康乃爾大學金融學終身教授黃明教授擔任院長。不過這點與整個專業實力的提高不一定有太大關系。但是上海財經大學地處上海,也吸引了不少優秀人才的加入,就業形勢較好,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很多工作人員都是畢業於上海財經大學的證券投資專業。相反,貨幣銀行學和國際金融學專業的畢業情況就要差一些。考取難度比復旦小很多,也是參加聯考,推薦跨專業學生報考。
很多人都認為上海財經大學的金融學專業很強,個人認為和人大,南開,復旦還是有不小差距的。如果考復旦沒有把握,考上財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整體難度屬於中等。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每年的招生簡章上寫的是招120人左右,但實際上每年都會擴招很多。所以也降低了難度。正常情況下,360分應肯定可以去復試了錄取也沒什麼大問題。擴招是這些財經類院校的共同特點。
10.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
學校不大,不過最近幾年擴招速度比較快,每年招生人數也比較多,基本上超過百人。可能是要把目前的舊校址改為研究生部,學校名氣雖然不是很大,但是,中財的金融還是不錯,是全國第三個國家重點學科,老師的水平比較高,比如王廣謙校長,李健教授等。學生就業的情況也比較讓人滿意。考取難度屬於中等,還有一點中財招生比較公平。由於學校唯一的國家重點學科就是金融(雖然這一點在同類財經院校中明顯處於劣勢),所以金融學專業很受學校領導重視。初試只考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類似於西南財經大學。試題有一點難度,但過線的可能性比人大和北大還是大很多。復試的三門課都是屬於金融學的基礎課,金融市場學但就指定教材來說,很難。但是考試難度不大。復試三本書都是全國比較流行的教材。
中央財經大學的金融專業最強的還是貨幣銀行理論。應該說,全國財經類院校都是如此,比如西南財經大學和上海財經大學,包括現在並入西安交通大學的原陝西財經學院。這一點與國內金融理論界長期以來的重視國內金融的傳統有關。
❹ 人大MBA每年招生多少人打算考19年的
關於人大商學院MBA項目的數據,小雅翻閱了所有的數據,只能找到18年新生的數據,而且內容比較有限,大家就做為參考吧:
2018年人民大學商學院MBA新生數據:
2018年,人大商學院共錄取研究生新生916人,其中,碩士(學術型、專業型)250人,博士73人,MBA427人,EMBA166人。MBA&EMBA學生中男女比例為1.57:1。
三分之二的MBA&EMBA學生年齡在30歲至40歲之間;總體而言,男生的平均年齡為33.30歲,女生的平均年齡為33.28歲。
MBA學生的平均年齡為32.50歲,EMBA學生的平均年齡為36.13歲;總體平均年齡為33.52歲。
年齡最小的MBA學生僅22歲;年齡最大的MBA學生為48歲。
年齡最小的EMBA學生僅25歲;年齡最大的EMBA學生為49歲
雖然數據不多,但我們也可以從其他地方來找到一些信息,以下內容來自官方網站的常見問題:
1.人大商學院MBA對大專生報考是否有一定的比例限制?
答:我院MBA不限制大專生的報考,每年都有以專科學歷就讀人大MBA的考生。人大MBA會綜合考察考生的各方面素質,如果大專生在教育背景方面有所欠缺,其他方面表現出更高的素質都有機會最終進入人大MBA學習。
2.人大MBA對本科所學專業和工作行業有沒有什麼特殊要求?
答:人大MBA非常希望學生群體有多樣化的背景,來自於各行各業的精英們的經驗和分享將更有利於未來職業經理人的發展。因此,人大MBA對考生的專業和行業都沒有特殊要求。
3.人大MBA如何看待有自主創業背景的考生?
答:人大MBA非常看重考生的創業精神和自主創業經歷,在面試申請中也有關於創業的單獨考察,有價值的創業經歷將為考生加分。
4.年紀較大的考生報考人大MBA會有劣勢嗎?
答:無論什麼年紀的考生,人大MBA均會考查考生己取得的業績是否在同齡人中處於領先地位。如果考試年紀較大,但管理背景非常好,能證明MBA教育對本人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對國家社會的貢獻度,都有希望被人大錄取。
5.本科畢業剛滿三年的考生有機會獲得條件錄取資格嗎?
答:考生的工作背景是人大MBA選擇學生的重要考察項目之一,但我們將全面綜合考察考生的學習經歷、工作經歷、社會活動、管理潛質及社會責任感等方面,工作情況或者管理職能情況只是綜合素質的一個因素。所以,對於工作經驗較短的考生來說,如果能在其他各方面表現出過人之處,依然具備成為人大MBA培養對象的可能。
❺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考研近幾年招生人數多嗎
2017年人大法學各專業錄取詳情
整體情況:
2017年人大法學復試線為365分,進入復試人數157人,最後錄取人數102人,另外,調劑到人大非全日法律碩士(法學)的人數為14人。這里所說的人數只包含統考的,不包含通過夏令營推免錄取的人數。
各專業錄取情況:
法理學專業:進復試7人;錄取了14人;最高分393;最低分366。
法制史專業:進復試0人;錄取了7人;最高分373;最低分366;含一名少數民族骨幹學生,分數為342。
憲政專業:進復試11人,錄取了9人;最高分386,最低分365。
刑法專業:進復試19人,錄取了14人;最高分404分,最低分370。含三名少數民族骨幹學生,分數分別是:337,345,361。
民商法專業:進復試69人,錄取了19人;最高分394,最低分373。含一名少數民族骨幹學生,分數為353。
訴訟法專業:進復試15人,錄取了14人。最高分395分,最低分365分。含一名少數民族骨幹學生,分數為358。
經濟法專業:進復試9人,錄取了5人。最高分381,最低分367分。
環境法專業:進復試3人,錄取了2人。最高分404,最低分370分。
國際法專業:進復試10人,錄取了4人。最高分401,最低分376分。
知識產權專業:進復試12人,錄取了10人。最高分390,最低分367分。
比較法專業:進復試2人,錄取了4人。最高分376,最低分367分。
❻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專碩考研錄取人數多嗎多少的分數可以進復試
中國人民大學2017金融專碩考研錄取人數為99人,復試分數線為381,每年復試分數線比較穩定,都在380到390分之間,這意味著想順利通過初試,初試總分應該在390分左右。但是,人大專業課較難,每年考上的同學,專業課平均分約為110分,所以公共課必須考高分(280分以上),難度較大。
❼ 中國人民大學學術型碩士生錄取人數統計中「單考」、「免推」、「統考」分別是什麼意思謝謝,急急急!
1.單考其實就是我們說的委培:「單考碩士」是指教育部在制定每年的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時,允許部分重點高校招收一定數量的以單獨考試方式錄取、單位定向委託培養的碩士研究生。參加單考的考生,一般僅限於用人單位推薦為本單位定向培養或委託培養的在職人員。單考生可以半脫產或在職業余學習,學習期間不轉戶口,不轉人事關系,不轉工資關系,醫療費由考生原工作單位負責,畢業後回原單位工作。培養費用一般由委託單位負責,但大部分委託單位與考生簽定了協議,離開工作單位必須賠償培養費用。所以也有部分考生與委託單位簽定協議,由個人繳交培養費用,這樣就不受原單位制約。
2.推免:推薦免試,也就是我們說的保送,保研.我們學校一般而言大部分是本校保送,也會每年有一定名額,留給其他兄弟院校的保送生.我在商學院,我們跟廈門大學\武漢大學的關系比較穩定,每年都有人保送過來.
3.統考:就是考研大部隊了,參加冬天的全國研究生入學統考.
就是這樣啦.我猜你應該是統考類的,人大正在壓縮學碩中統考的比例,我們專業被壓縮了一半以上,以前以統考為主,未來以保送為主.
人大很多專業都有專業型碩士,比如法學院\商學院\財金學院\公共管理學院,你也可以考慮一下.學費是自己交的,沒有國家的研究生助學金,但是找工作的時候是一樣的,而且考試難度比學術型碩士小很多.
❽ 請問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工程專業考研歷年的招生比例是什麼
近十年來,金融學幾乎每年的全國報考人數都排在前6位,從跨考教育服務的考研學員來看,金融學也是典型的熱門專業。以近兩年的數據為例,2005年有134,300人報考金融學,在熱門專業報考人數排名中位列第四;2006年128,000人報考金融學,位列第三,2007年依然排在第六位。
經濟學排名第一的中國人民大學,2005年金融學(含金融工程)報考統考人數達到1192人,實際錄取69人,錄取率只有5.8%;2006年的報考統考的人數達到1084人,2007年報考人數為1145人。
綜合大學排名第一的北京大學,2005年經濟學院和光華管理學院兩個學院的金融學報考人數合計達到1324人,實際錄取86人,錄取率僅6%.2006年該學院的復試分數線為404分,錄取率不足5%.2007 年光華管理學院錄取率為5.42%,經濟學院為3.35%;南開大學的金融專業實力雄厚,2005年金融學報考人數904人,實際僅錄取63人,錄取率7%;2006年報考891人,除去保送錄取40人,錄取率只有5%,復試線390分;地處中國金融中心上海的復旦大學,2005年金融學報考人數1134人,實際錄取45人,錄取率低至4%;2006年該校金融學專業的錄取率更是不足3%,復試分數線高達423分。2007年1458人報考,錄取125人。
2008年,金融學國家線的總分要求是335分,僅次於文學和法律碩士。
但是僅就金融學而言,不同的學校報考和錄取的情況是不一樣的。比較突出的特點有:
從報考的競爭激烈程度來看,不同類型的學校一般滿足這樣的規律:重點財經類大學>重點綜合性大學>重點文科類大學>重點理工類大學>一般財經類大學>一般大學。
不同地域的學校金融學考試的競爭激烈程度滿足這樣的規律:東部沿海的學校(特別是上海、廣東地區)>京津唐附近的學校>中部地區學校>西部地區學校。例如,上海財經大學的其他專業在全國排名亮點很少,但其金融學盡管錄取人數不少(2006年、2007年均招收90人),但淘汰率之高也是驚人的。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因為其特殊性,報考人數也是居高不下。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暨南大學等高校的報錄比一直都偏低。緊跟其後的是武漢大學,湖南大學等院校,2007年報錄比分別為19.34% (605人報名,錄取117人)、17.61%(568人報名,錄取100人)。而像華南理工大學(2007年39人報名,錄取19人,6人保送)、南京農業大學(200人報名,錄取49人)等院校,報考的難度相對較低。蘭州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四川大學這些西部地區的學校報考也相對容易,2008年三校的復試線分別為320分、325分和330分,這在34所自主劃線學校中分數線是明顯偏低的。
但是,這其中存在一個問題,有些財經類大學或者其他重點高校由於招生人數比較多,例如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有3個學院都招收金融學研究生,其中保險系24人報名,錄取14人,錄取率為58.33%;經貿學院617報考,錄取122,錄取率為19.77%;金融學院597報考,錄取98人,錄取率16.42%,這一錄取率在金融學重點院校中是比較高的。
而如果一些金融學院校無法完成招生名額,還需要招收調劑生,例如2008年上海大學、寧波大學、內蒙古工業大學、哈爾濱商業大學、長春稅務學院、長沙理工大學、安徽財經大學、北京林業大學、浙江財經學院、雲南師范大學、雲南財經大學、華僑大學、湖北大學等眾多高校都招收調劑考生,其中上海大學、湖北大學、浙江財經學院等學校金融專業的實力也比較強。
其實,考生在了解一所院校金融學專業的報考人數時,還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了解當年的錄取人數,特別是注意錄取人數是否包含保送人數,例如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等學校的金融學碩士點保送的考生人數較多。2.注意報考人數大小年的問題,這個問題特別復雜,有些學校報考人數時高時低,但是像中國人民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這樣的高校金融專業,報考人數的數量一直都是驚人的。3.有些學校,如中國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這樣的學校因為特色專業多與農林有關,導致這些學校金融專業的報考人數很少,成績中等的考生不妨可以多關注這類的學校。4.一般情況下,越難報考的學校含金量越高,一些容易報考的學校畢業生的就業前景又不太樂觀,這是符合投資學規律的現象。
❾ 金融學考研北大,上財,人大,廈大,復旦如何選擇從難易程度,招生人數,錄取比例,就業情況綜合考慮
金融最好去財經類的大學好點,其他的我不懂,但是很多金融機構在最後開校園招聘的時候都會主要針對財經類大學。北大優於復旦人大優於上財優於廈大
主要是考慮到就業的區域優勢,北京上海是金融中心
並不是財經類高校好一些,前幾年聽說投行只要清北復交四個大學的人。。頂級的職位總是青睞綜合大學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