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gdp排名 > 人均gdp不能反應發展水平

人均gdp不能反應發展水平

發布時間:2021-01-23 00:23:26

人均gdp 中國與西歐人均GDP水平基本變化趨勢比較(公元400——1998年)(單位: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1)B時段來中國處於農耕經濟源穩定發展的階段,生產力水平變化不大;而歐洲經歷了由中世紀向近代社會的過渡,生產力水平和社會經濟制度均有較大幅度的發展。
(2)C時段中國人均GDP大致經歷了升、降、升三個階段,鴉片戰爭前中國經濟平穩發展,但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戰爭賠款和外國資本的入侵,使中國經濟遭受重創,直至20世紀前葉,南京國民政府恢復發展經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贏得獨立的新中國迎來了經濟發展的良機。

② 中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的同時,經濟發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國人均GDP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

囧!2007年比2011年增長了多少倍?這個問題中,要考慮到通脹率水平,考慮到匯率(剛改革開放時專是人為干預屬匯率,根本沒有參考價值,就好比如按緬甸現在官方匯率其人均收入比日本高一樣),還有一個貨幣超發的問題,土地估值問題等。根本沒有實際意義。

③ 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通常是

鄙人來幫您回答吧,鄙人對經濟十分在行,堅持原創手打,望閣下尊重

這道題明顯應該選D

首先,總量對於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規模有意義,而作為縱向對比衡量發展水平(development)就沒有意義了,故而A,C並不正確。

其次,收入和消費水平並不能完全體現發展---發展的可持續性,對環境影響,對健康的影響這些不能簡單的通過收入和消費來反映,故而B不正確

只有D是正確的---後者即standard of living,是目前發展經濟學非常強調的一個衡量標准
具體量化生活質量的方法很多,這里就不具體講了。

我在補充兩句:經濟發展水平取決於很多方面,就從數量上而言,就有數量GDP和真實GDP的區別---因為要考慮到物價因素;而消費額大也並不能說明問題,還要看消費的產品的等級,選擇的多寡,更要考慮環境問題,健康問題,以及人均的負債水平---是否是在透支未來的經濟發展等等

希望閣下滿意

④ 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以什麼作為標准

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國內生產總值(GDP)作為標准。

對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的水平,可以從其規模(存量)和速度(增量)兩個方面來進行測量。所謂「經濟規模測量」是指對一個國家在特定時間范圍里能夠生產出來的財富總量,包括從基本的生活用品到復雜的生產資料,再到各種文化和精神產品等財富的總量。

在對經濟規模的 測量中最常用的指標是國內生產總值(GDP),它綜合性地代表了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的財富(物品和服務)的總和。此外,對經濟規模的測 量又分為對絕對規模和相對規模的測量。

絕對規模只是測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在特定時期內的GDP總量,而不論這一規模的GDP是多少勞動力創造出來的。而相對規模指標則要關心一個國家的人口(或勞動力數量)與其GDP總量之間的關系。在相對規模指標中,最常用的是「人均GDP」指標。在經濟發展速度方面,最常用的指標是「GDP年增長率」。

(4)人均gdp不能反應發展水平擴展閱讀:

經濟發展水平意義是衡量經濟發展狀態、潛力的標志。包括:

1、GDP/GNP總值、人均值和變化率:

是衡量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指標。據聯合國和經濟學的資料,當人均GDP/GNP值超過3000美元/年時,經濟發展趨向穩定上升,即可持續發展。

2、科技在GNP/GNP中的貢獻率:

是判別是否屬於高投入、低產出的落後經濟或生產發展方式。凡是科技貢獻率越高的,經濟越可持續發展,是生產現代化水平的指標。

⑤ 1998—2008年福建各地市人均GDP變化 福建省九地市經濟發展水平(人均GDP)演變

全國的人均GDP倒是有,但福建就沒有了

年份 國內生產總值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億元) (元/人)
1978 3645.2 381
1979 4062.6 419
1980 4545.6 463
1981 4891.6 492
1982 5323.4 528
1983 5962.7 583
1984 7208.1 695
1985 9016.0 858
1986 10275.2 963
1987 12058.6 1112
1988 15042.8 1366
1989 16992.3 1519
1990 18667.8 1644
1991 21781.5 1893
1992 26923.5 2311
1993 35333.9 2998
1994 48197.9 4044
1995 60793.7 5046
1996 71176.6 5846
1997 78973.0 6420
1998 84402.3 6796
1999 89677.1 7159
2000 99214.6 7858
2001 109655.2 8622
2002 120332.7 9398
2003 135822.8 10542
2004 159878.3 12336
2005 183084.8 14040
2006 209407.0 15931
2007 246619.0 18268
註:人均GDP反映一國人們的富裕程度
總量GDP反映一國的經濟實力和市場規

⑥ 人均gdp與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哪個個更能反映經濟發展水平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家庭可以用來自由支配的收入,是總收入中扣除應繳納的所得稅和個人交納的各種社會保障支出以後的收入。含未成年人。                                                                                                                 方法:由於在一定時期內,由於物價上漲的因素,使得相同的貨幣所能購買到的生活消費品和社會服務的數量與基期相比相應減少,造成貨幣的購買力下降,貨幣貶值。因此,計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實際增長時,必須要扣除價格因素的影響。在目前國家統計部門所編制的各種價格指數當中,最能反映物價對人民生活影響程度的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在計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實際增長時,都是扣除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具體的扣除方法,用公式表示為:* 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率= (報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0% 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核算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種方法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國民經濟生產活動成果。(1)生產法或稱部門法,是從各部門的總產值(收入)中減去中間產品和勞務消耗,得出增加值。各部門增加值的總和就是國民生產總值;(2)支出法或稱最終產品法,即個人消費支出+政府消費支出+國內資產形成總額(包括固定資本形成和庫存凈增或凈減)+出口與進口的差額;(3)收入法或稱分配法,是將國民生產總值看作為各種生產要素(資本、土地、勞動)所創造的增加價值總額。因此,它要以工資、利息、租金、利潤、資本消耗、間接稅凈額(即間接稅減政府補貼)等形式,在各種生產要素中間進行分配。這樣,將全國各部門(物質生產部門和非物質生產部門)的上述各個項目加以匯總,即可計算出國民生總值。從理論上說,上述3種方式最後統計得出的結果應該是一致的。現在國際上計算國民生產總值的通行方法為FPA,並將它得出的數據作為標准。計算公式:Q1·P1+Q2·P2+……+Qn·Pn = 國民生產總值Q代表各種勞務與最終產品(Final Procts),即不包括生產各環節中重復計算的部分。P代表勞務與最終產品的價格

⑦ 發達國家主要從哪些方面衡量

發達國家(Developed Country),又稱已發展國家,是指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技術較為先進,生活水平較高的國家,又稱作工業化國家、高經濟開發國家(MEDC)。已開發國家大多具有較高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per capita GDP)。
以前人們界定一個國家是否屬於發達國家,都是用人均GDP來界定,但單獨用人均GDP顯然存在很多缺點,首先是人均GDP很不穩定,受匯率、物價等影響而波動很大,其次人均GDP也只代表了經濟水平,而不能代表一個國家的全面發展水平。對此,聯合國的開發計劃署編制了「人類發展指數」,用以取代單一的人均GDP衡量體系,以此來界定一個國家是否屬於發達國家,就相對全面客觀了。目前的具體標準是:人類發展指數不低於0.9即為發達國家。
什麼是人類發展指數呢?人類發展指數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是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在《1990年人文發展報告》中提出的,用以衡量聯合國各成員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指標,人類發展指數由三個指標構成:預期壽命、成人識字率和人均GDP的對數。這三個指標分別反映了人的長壽水平、知識水平和生活水平。健康長壽:用出生時預期壽命來衡量; 教育獲得:用成人識字率(2/3權重)及小學、中學、大學綜合入學率(1/3權重)共同衡量;《2010人類發展報告》中對其進行了修改,利用平均受教育年限取代了識字率,利用預期受教育年限(即預期中兒童現有入學率下得到的受教育時間)取代了毛入學率。 生活水平:用實際人均GDP(購買力平價美元)來衡量。《2010人類發展報告》中採用人均國民總收入(GNI)取代GDP來評估。
每個指標設定了最小值和最大值:
出生時預期壽命:25歲和85歲;
成人識字率:0%和100%;為15歲以上識字者佔15歲以上人口比率。
綜合入學率:0%和100%;指學生人數佔6至21歲人口比率(依各國教育系統的差異而有所不同)。
實際人均GDP(購買力平價美元):100美元和40000美元;
HDI指數的計算公式:
指數值=(實際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
預期壽命指數 = (LE-25)/(85-25)
教育指數 = (2/3)XALI+(1/3)XGEI
成人識字率指數(ALI) = (ALR-0)/(100-0)
綜合粗入學率指數(GEI) = (CGER-0)/(100-0)
GDP指數 = [log(GDPpc)-log(100)]/[log(40000)-log(100)
其中,以上出現的字母縮寫含義如下:
LE: 預期壽命 ALR: 成人識字率
CGER: 綜合粗入學率
GDPpc: 人均GDP(購買力平價美元)

⑧ 什麼是人均gdp 人均gdp的意義作用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Real GDP per capita),即「人均GDP」,常作為發展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之一,它是人們了解和把握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有效工具。將一個國家核算期內(通常是一年)實現的國內生產總值與這個國家的常住人口(或戶籍人口)相比進行計算,得到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衡量各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標准,為了更加客觀的衡量,經常與購買力平價結合。

人均GDP的意義:
一、除資源國以外的絕大多數工業化國家,人均GDP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定國家社會的發展水平和發展程度。一方面,就中日比較而論,人均GDP雖不能正確反映中日兩國綜合國力,但確實表明日本在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教育和人口壽命以及環境和生態建設等方面的發展水平要高於中國,尤其是日本城鄉發展的相對均衡以及農村農業基本上「水旱無憂」的抗災能力與抗災水平,更是讓中國望塵莫及。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城市化、工業化進程加快,農村農業的滯後發展恰恰拖了我國人均GDP的後腿,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最終也深刻影響了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以閻教授提出的2009年人均GDP排名前八位的盧森堡等經濟體為例,盡管它們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不能與排在第137位的印度相比,但是就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指標而言,盧森堡等國家的社會發展水平及其城鄉均衡發展程度卻是印度所不可企及的。
二、人均GDP本身具有社會公平和平等的含義。人均GDP雖然不能直接等同於居民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但構成了一國居民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主要物質基礎,是提高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的重要參照指標。事實上,強調人均GDP的國家,一般也比較注重提高本國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和社會公平程度。人均GDP觀念及其人均GDP狀況直接決定和影響著一個國家在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及其社會建設方面的投入取向、投入能力與投入水平。
三、人均GDP與工業化進程和社會穩定,具有一定內在聯系。據亨廷頓分析,在一定階段,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與社會安定、社會和諧成正比。發展理論也把人均1000-3000美元認定為工業化起飛階段,4000-6000美元為工業化中期。工業化起飛後,相對於傳統社會,社會不安定因素增加,尤其在人均GDP達到4000-6000美元時,一些現代化進程中國家往往進入高危階段。但人均GDP一旦達到6000-8000美元,尤其在8000美元以後,除阿根廷以外,基本都進入一種新的社會穩定狀態。閻文提到人均GDP在3萬美元以上的法國和義大利似乎並不比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36個國家更穩定,顯然混淆了國家基本政治穩定與領導更換政府更迭之間的巨大差別。不論左派還是右派,只要不抱偏見,應該承認,包括西歐國家在內的這種民主政治條件下的某些不穩定表現,與轉型社會民主化進程中的社會不穩定,存在本質不同。

⑨ 人均GDP是什麼意思代表什麼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Real GDP per capita),也稱作「人均GDP",常作為 發展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是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之一,它是人們了解和把握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有效工具。

將一個國家核算期內(通常是一年)實現的國內生產總值與這個國家的常住人口(目前使用戶籍人口)相比進行計算,得到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衡量各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標准,為了更加客觀的衡量,經常與購買力平價結合。

(9)人均gdp不能反應發展水平擴展閱讀: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總產出(即GDP總額,社會產品和服務的產出總額)/總人口

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核算期內(通常為一年)實現的生產總值與所屬范圍內的常住人口的比值(當前流動人口成為全國或地區經濟貢獻的重要組成部分,決不能忽視,故用戶籍人口作為比較指標是不科學的)。

人均GDP雖然不能直接等同於居民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但構成了一國居民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主要物質基礎,是提高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的重要參照指標。事實上,強調人均GDP的國家,一般也比較注重提高本國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和社會公平程度。

人均GDP觀念及其人均GDP狀況直接決定和影響著一個國家在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及其社會建設方面的投入取向、投入能力與投入水平。

閱讀全文

與人均gdp不能反應發展水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