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四川各城市的gdp排名
2006年四川各市縣GDP,人均,工業增加值及財政總收入 地名----GDP---增長率---人均GDP----工業增加值--財政總收入 全國----209407---10.7%------------------- 四川----8637.81--13.3%--10574---規2597--------地1230 成都----2750.03---13.8%---22774--規750.4---地270 綿陽----560.84--13.9%---11360---規161.1---地23.87 德陽----539.2----14%---14686---規221.3---地21.72 宜賓----428.07---13.6%--9127----規170.5---地18.65 達州----400.4---12.8%---7087---規91.7----地11.47 南充----39 6. 4 6---13.6%--6396--規101.7---地11.25 樂山--- 36 6 .44--14.5%--10892----規164.8----地17.29 涼山----359.6---14.5%---8376---規81.2-----地21.33 瀘州----331.12--13.6%---7848----規90.9----地14.01 自貢----321.99---14.8%---11664--規106.1---地10.03 內江----301.29--14.7%---7605---規115.34---地8.89 資陽----300.1---13.9%---7082---規101.9---地7.7 攀枝花---290.07--14.7%---25698---規176.2---地22.5 廣安----281.11--13%----7493----規50.1---地9.51 眉山----280.83--13.6%---9181---規88.5----地8.53 遂寧----240.94--13.6%--6752----規57-----地6.28 廣元---16 6 .48--12.8%---6040----規28.8---地5.14 雅安----148.91--12.8%---9784----規37.9----地5.54 巴中----146.08--10.6%---4798----規10.3----地2.99 阿壩----86.98---12.8%--9822----規22.1----地7.07 甘孜----60.2----14%----6738---規12.4----地4.22 ........................... 金牛區---311.93---14.2%--33054---規63.7-----地12.63 錦江區---260.31---13.8%--43112---規72.47-----地10.26 青羊區---252.7----13.8%--36349---規37.26----地10.6 武侯區---250.24---13.8%--30693---規41.29-----地10.69 雙流----230.03----15.6%---25096---規63.21----地21.88 成華區---210.75---13.4%--27452---規66.32----地7.93 翠屏區---189.91----14.6%---23391---規6.3----3.68 東區----156----------47301----------12 新都區---150.37---14.6---22787---規58.1-----地9.27 旌陽區---130.6---15.1%---20251---62.52----- 綿竹市---122.5---------23879----------- 江油市---115.96---14.4%--13846----48.82----- 龍泉驛區--114.13---14.3%---18914---規32.32----地11.83 什邡市---106.8----13.5%---24936----------20 西昌市---101----15%----15630------------ 郫縣----100.16---15.2%---20028---規33.6-----地9.43 自流井區--98.49---18.3%---24728----------- 江陽區---96.9----14.6%---16687---44.73----- 溫江區---96.71---16 .4%---26107---規39.84-----地11.58 都江堰市--96.25---13.1%----15058---規13.22----地8.8 青白江區--94.19---10.4%----23114---規46.78-----地4.05 雁江區---92.98---15.8%----9975---規43.69---1.52 簡陽市---92.3----14.2%---7384----------地4.3 廣漢市---91.36---13.5%----15716----------- 仁壽----90.5----12.3%---6781---規17.6----地1.36 彭州市---89.48----13.6%---11544--規26.1----地4.24 射洪----88.5---14.5%---9674----------5.49 東坡區---88.1---14.8%---11539---規29.8---地0.8018 中江----8 6. 49---14.41%--7199------------- 廣安區---82.8---13.5%---8184----8.2------ 威遠----76.67---15%----10959---44.42----7.44 樂山中區--75.66---15.1%--12700----規26.03---地1.57 達縣----75.5---------6768-----------地1.5549 安岳----72.2----12.1%--5550----規13.9----地1.1 三台----70.89---------5917------------- 南部----68.62---13.8%---7343----規12.8----- 崇州市---66.1234--11.2%--10206----規11.84---地2.2416 金堂----64.34---10.6%---8448----規7.2----地2.37 邛崍市---64.2---11.7%----10465---規13.84---地2.37 富順----63.81---12.3%---7751---18.5---地1.16 瀘縣----62.8----13%----7299----------- 內江中區--62.611---16%---11476------------ 峨眉山市--61.56---15.6%---13962--規23.98---7.81 渠縣----61.3117--13.3%---5074---規13------ 宣漢----61.1----11.55---5891----------地1.1 資中----60.1331--13.2%---5030---20.946----- 涪城區---58.39---15.6%---8850---32.62---7.08 新津----58.14---14.5%---20111---規17.7---地3.02 通川區---57.4----12.9%---13192--規26.9---1.17 廣元中區--56.7----12.6%---11909---27.1----- 大安區---56.05---15.6%---10926---------- 大邑----54.5---11.6%---10992---規8.86---地2.07 東興區---54.67---13.8%---6550------------ 宜賓縣---54-----11.9%---6351---------2.7 岳池----52.8----12.7%---5707---------地1.5 武勝----52.1----12.9%-
B. 四川省各市的經濟排名
四川省各市的經濟排名:
1、第一名、成都:成都是我國的十五個新一線城市之一,經濟水平在不亞於重慶和天津這兩個直轄市,成都的經濟水平在國內一直排名前十。成都的經濟水平能有現在的這個高度,和成都的旅遊業是離不開關系的,成都的武侯祠、杜甫草堂、永陵、望江樓這些都是帶動其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
2、第二名、綿陽:綿陽也是四川的第二的城市,綿陽有我國唯一的科技城,綿陽是一個物產豐富的城市,這也是其經濟水平較高的一個原因。雖然綿陽的經濟水平在四川排名第二,但是綿陽的經濟水平卻連的成都的六分之一也趕不上,綿陽應該推進北川羌城這些旅遊景點。
3、第三名、、德陽:德陽可以說是四川最有發展潛力的城市,因為在最近兩年,德陽的經濟增速一直四川最快的,德陽的未來發展肯定是不可預測的。德陽的經濟發展有一個短板,那就是德陽的旅遊資源不豐富,沒辦法大力發展旅遊業。
4、第四名、宜賓:第五是南充、第六是瀘州,然後依次是達州、樂山、涼山、內江、自貢、眉山等等。四川是一個旅遊業相當發達的地方,擁有四川有九寨溝、黃龍、四川大熊貓棲息地、峨眉山—樂山大佛、青城山一都江堰、九寨、卧龍、黃龍、稻城亞丁等等著名旅遊景區。
5、第五—十八名為南充、瀘州、達州、樂山、涼山、內江、自貢、眉山、廣安、攀枝花、遂寧、資陽、廣元、雅安。
6、第十九名、巴中:巴中,四川省地級市,位於四川盆地東北部,地處大巴山系米倉山南麓,中國秦嶺-淮河南北分界線南,東鄰達州,南接南充,西抵廣元,北接陝西漢中,屬典型的盆周山區,地勢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傾斜;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
7、第二十名、阿壩: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四川省轄自治州,緊鄰成都平原,全州地表整體輪廓為典型高原,地勢高亢,境內垂直氣候顯著;轄1縣級市、12縣,總面積84242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94.01萬人。
8、第二十一名、甘孜:甘孜藏族自治州,簡稱甘孜州,位於四川省西部,康藏高原東南。總面積15.3萬平方公里,是一個以藏族為主體民族的地級行政區。全州轄康定1個縣級市,瀘定、丹巴等17個縣,325個鄉(鎮),2679個行政村。
C. 四川省的城市排名
根據四川2018年的GDP排名:成都市15342.77億元,綿陽市2303.829億元、德陽市2213.99億元、宜賓市2026.379億元、南充市2006.039億元、瀘州市16957.6億元、達州市16908.3億元、樂山市1615.187億元、涼山彝族自治州1533.24億元、內江市1411.757億元;
自貢市1406.718億元、眉山市1256.027億元、廣安市1250.28億元、遂寧市1221.398億元、攀枝花市1173.527億元、、資陽市1066.537億元、廣元市801.858億元、雅安市646.18億元、巴中市645.888億元、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306.674億元、甘孜藏族自治州291.29億元。
1、成都
截至2018年,成都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5342.7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0%。第一產業增加值522.59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6516.19億元,增長7.0%;第三產業增加值8303.99億元,增長9.0%。
2、綿陽市
2018年,綿陽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303.82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8.1%,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0.6個百分點,總量與增速均居全省第2位。
3、德陽市
2018年,德陽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213.9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9.0%。經濟總量突破2000億元大關,人均GDP 62569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43.3億元,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1071.1億元,增長9.4%;第三產業增加值899.5億元,增長10.0%。三次產業結構為11.0:48.4:40.6。
4、宜賓市
2018年,宜賓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026.379億元。2019年,宜賓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601.8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8%。
5、南充
2018年,南充地區生產總值(GDP)2006.039億元,2019年,南充地區生產總值(GDP)2322.22億元,比2018年增長8.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04.25億元,比2018年增長2.9%;第二產業增加值937.62億元,比2018年增長9.4%;第三產業增加值980.36億元,比2018年增長9.3%。
D. 四川各區縣經濟排名
轉自四川人民政府網:2016年10月20日,四川省統計局從經濟規模、發展水平、經濟結構、發展速度、經濟效益等五個方面,對2015年全省175個縣、市、區(成都市青羊區、武侯區、金牛區、成華區、錦江區,攀枝花市的東區、西區和自貢市自流井區等8個區未納入評價范圍)的經濟發展情況進行了綜合評價。龍泉驛區、雙流區、涪城區、新都區、溫江區、郫縣、旌陽區、青白江區、新津縣、翠屏區成為全省十強縣。
TOP1龍泉驛
位於成都市東部,為成都市10個市轄區之一,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所在地。面積558平方公里,人口約80.94萬。2013年、2014年、2015年連續榮獲四川省十強縣榜首。主要產業為汽車生產。
TOP2雙流區
天府新區核心區域,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所在地,成都市城市向南發展的中心地帶,全區有建成區面積11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42平方公里。人口約53.26萬。成功創建國家級「科技興貿創新基地」和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TOP3涪城區
綿陽市轄區,位於綿陽市中部偏西,地處涪江西岸。面積597平方公里,人口約69.18萬。是高端製造業、軟體產業和電子商務產業集聚區。
TOP4新都區
位於成都平原腹心地帶,被定位為成都市城北副中心,承擔成都市機械、IT、電子、食品、生物制葯、旅遊和物流基地的功能。面積428平方公里,人口約81.41萬。
TOP5溫江區
位於成都平原腹地,面積277平方公里,人口約47.57萬。健康食品產業、生物醫葯產業、電子信息產業三大優勢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TOP6郫縣
成都市下轄縣,地處成都市西北部、成都平原腹心地帶,幅員面積437.5平方公里,管理2個街道、13個鎮。2014年末常住人口81.73萬人。國家軟體產業化基地、國家中葯現代化科技產業園。
TOP7旌陽區
德陽市主城區,地處成都平原東北邊緣,德陽市主城區。面積648平方千米,人口約688350人。省人才優先發展試驗區,發展高端裝備製造、電纜、天然氣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主導產業。
TOP8青白江區
位於成都城區北部,面積378.94平方公里,人口約40餘萬。四川重要的冶金、建材和機械製造基地;是西部最大的鐵路物流樞紐,四川省唯一的鐵路貨運型國家對外開放口岸;成都市4個商品市場集中發展區之一,全國十大最具投資潛力市場商圈。
TOP9新津縣
成都市下轄縣,位於四川盆地西部,面積330平方公里,總人口30.96萬人(2014年)。川西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和交通樞紐,是四川省經濟技術向西南輻射的必經之地。
TOP10翠屏區
屬於四川省宜賓市,截至2013年,總面積1123平方千米,戶籍總人口83.0萬人。是宜賓市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中心。
E. 四川各市GDP排名
給你一個人均的:
成都 2175美元
攀枝花 1876美元回
德陽 1126美元
綿陽 913美元
雅安 791美元
自貢答 775美元
樂山 748美元
阿壩 739美元
宜賓 683美元
眉山 616美元
涼山 590美元
內江 574美元
瀘州 558美元
遂寧 512美元
達州 492美元
資陽 480美元
廣安 476美元
甘孜 470美元
南充 421美元
廣元 413美元
巴中 368美元
F. 四川Gdp最高的10大區縣排名
2011年四川經濟十強縣還沒評出來,按慣例是每年7月評選出上一年的。所以只有2010年的數據。
2010年10強縣
GDP總量
雙流縣
471.12億元
龍泉驛區
368.54億元
郫縣
305.95億元
涪城區
358.27億元
新都區
318.92億元
溫江區
214.35億元
翠屏區
326.07億元
旌陽區
284.87億元
青白江區
198.61億元
什邡市
135.78億元
成都獨佔6席,德陽2席,綿陽1席,宜賓1席。
G. 2008四川省地級市經濟排名
市 州 GDP 增速
1 成 都 3900.99 12.1
2 綿 陽 743.16 4.5
3 德 陽 695.04 1.0
4 宜 賓 645.86 14.6
5 達 州 603.99 14.1
6 南 充 601.95 14.3
7 樂 山 562.39 14.1
8 涼 山 561.07 15.2
9 瀘 州 508.42 15.0
10 內 江 488.28 15.0
11 自 貢 486.85 14.6
12 資 陽 467.63 14.2
13 攀枝花 427.61 14.5
14 眉 山 412.71 14.2
15 廣 安 404.90 14.2
16 遂 寧 372.67 14.5
17 廣 元 233.56 3.3
18 巴 中 213.95 12.3
19 雅 安 213.22 11.5
20 甘 孜 94.01 10.4
21 阿 壩 75.63 -35
四川省統計局:2008年四川省各市州人均GDP一覽情況(官方)
2009年03月09日 來源:省統計局
2008年,四川盡管遭遇汶川特大地震災害和國際金融危機的持續影響,各地經濟仍保持較快發展,人均GDP不斷提高。
從絕對額看,全省各地區人均GDP呈4個層次:
第1層次為人均GDP超過30000元的有兩個地區,分別是攀枝花市(37277元)和成都市(30855元);
第2層次為人均GDP在15000~30000元之間的有4個地區,分別是德陽市(19084元)、自貢市(17348元)、樂山市(16737元)和綿陽市(15012元);
第3層次為人均GDP在10000~15000元之間的有10個地區,分別是宜賓市(14489元)、雅安市(14051元)、眉山市(13691元)、涼山州(12896元)、內江市(12309元)、瀘州市(11831元)、資陽市(11068元)、廣安市(10862元)、達州市(10580元)和遂寧市(10467元);
第4層次為人均GDP在10000元以下的有5個地區,分別是南充市(9687元)、甘孜州(9640元)、廣元市(8557元)、阿壩州(8459元和巴中市(6806元))。
從地區的差異看,2008年人均GDP最高的攀枝花市比最低的巴中市多447.7%,與2007相比,差距擴大10.6個百分點。
H. 如何查看2019四川各市gdp排名
2019年四川各市州GDP
2019年四川省的經濟總量超過4.66萬億元,實際增長7.5%,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4個百分點,GDP總量全國排名第六,僅次於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
2019年,成都的GDP達到了17012.65億元,實際增長7.8%,排名第一。成都的GDP佔四川省經濟總量的36.5%,是第二名綿陽的近6倍,成都經濟上壓倒性的優勢離不開四川省委省政府的支持,成都把握住了政策紅利、地域紅利、人口紅利,秉持高質量的發展理念,才使得經濟"一騎絕塵"。
2019年,四川其它市也取得了較快的經濟發展,其中達州、瀘州GDP均超過了2000億元,經濟發展第二陣營成員也擴大到了6個,其餘分別為綿陽市、宜賓市、德陽市、南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