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東南亞經濟狀況
汶萊是東南亞第三大產油國和世界第四大液化天然氣生產國。石油和天然氣的生產和出口是汶萊的經濟支柱,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36%和出口總收入的95%。石油儲量和產量僅次於印度尼西亞,居東南亞第二,液化天然氣的出口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9萬美元,是世界最富的國家之一。近年來,汶萊政府大力推行經濟多元化和私營化政策,力圖改變過分依賴石油和天然氣的單一經濟結構。
⑵ 越南2018年GDP增速世界第二,10年內能成為世界工廠嗎
越南2018年GDP增速世界第二,10年內成為世界工廠的可能性還是很小的,越南也許將來能夠成為世界工廠,但是至少短期時間內還是有難度,越南僅僅是承接了一些代加工企業,可以說差不多就是加工基地而已,要發展自己的產業的路還有很長。
越南在10年是不太可能成為世界工廠,因為發展需要時間,它要從製造業到「智」造業也是一個艱難的挑戰。
⑶ 東南亞國家的經濟情況怎樣
東南亞人是一群還未進化的猴子
⑷ 東南亞國家經濟
泰國,經濟一般,人均GDP和中國差不多都3000左右,國家分配率高,經濟,人均收入GDP 國民生活質量比中國高很多。人均經濟水平和泰國差不多。
馬來西亞,人均GDP接近6000美元,中國人均GDP只有3000美元,差距很大,雖然馬來西亞GDP總量不高,但是品均每人每年創造6000美元的價值,顯然要比中國人每人每年創造3000美元價值要富裕得多。
2009年,菲律賓人口總量為9223萬,以此計算,人均名義國內生產總值為1746美元。經濟不如中國
中國是發展中國家,人均GDP只排世界107位,即便是在非洲,都只能區區中上流。 雖然中國GDP總量很高,那是因為中國人口多, GDP總量遠遠超過德國 英國,但是中國的經濟想要跟上德國,還需要7 8十年的時間。而且前提是德國不發展
⑸ 求近年東南亞國家GDP總量多少億美元
東盟是1.8萬億美元,6億人口。。。前幾天無意中在一個新聞中看到的。。。
⑹ 東南亞國家GDP增長率排行(歷年)
印度尼西亞 7067.52
泰國 3189.08
馬來西亞 2379.59
新加坡 2226.99
菲律賓 1995.91
越南 1035.74
緬甸 454.28
汶萊 123.71
柬埔寨 116.29
寮國 64.61
東帝汶 6.28
單位(億美元)
⑺ 東南亞各個國家的GDP是多少
018 印尼 7067.52 (億$)
030 泰國 3189.08 (億$)
037 馬來西亞 2379.59 (億$)
040 新加坡 2226.99 (億$)
046 菲律賓 1995.91 (億$)
059 越南 1035.74 (億$)
077 緬甸 454.28 (億$)
138 寮國 64.61 (億$)
117 汶萊 123.71 (億$)
122 柬埔寨 116.29 (億$)
⑻ 近幾年全球的經濟增長gdp情況
回顧2013年,全球工業生產和貿易疲弱,價格水平回落,國際金融市場持續波動,世界經濟增速繼續小幅回落。其中,發達國家增長動力略有增強,發展中國家困難增多。預計2014年,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內部經濟會繼續分化,歐洲和亞洲以外的發展中國家增長動力不足;盡管世界經濟整體增速將略有提高,但我國面臨的外部經濟環境依然錯綜復雜。
一、2013年世界經濟運行基本情況
(一)世界經濟增速回落。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4年1月份估計,按照購買力平價法GDP匯總,2013年全球經濟增長3.0%,比上年放緩0.1個百分點;據世界銀行2014年1月份估計,按匯率法GDP匯總,2013年全球經濟增長2.4%,比上年放緩0.1個百分點。2013年,美國經濟增長1.9%,比上年放緩0.9個百分點。日本經濟增長1.6%,比上年加快0.2個百分點。英國共識公司2014年1月份預計,2013年歐元區經濟下降0.4%,降幅比上年擴大0.2個百分點;俄羅斯、印度和南非經濟增長1.6%、4.7%和1.9%,增速分別比上年放緩1.9、0.3和0.6個百分點;巴西經濟增長2.4%,比上年加快1.4個百分點。
二、2013年世界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
(一)世界經濟格局悄然發生變化。一是按購買力平價法計算的發展中國家經濟總量首超發達國家。IMF最新估計,按購買力平價法計算,2013年發展中國家GDP佔全球的50.4%(匯率法為39.4%),歷史上首次超過發達國家,預計2018年將提高到53.9%。二是發展中國家對於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有所下降。2012年下半年高達91.9%,2013年上半年降至82.4%,預計2013年下半年降至74.6%。
(二)主要經濟體形勢繼續分化。2012年世界經濟形勢的分化主要表現為新興經濟體和美國強、歐日弱;2013年則主要表現為發達國家內部以及發展中國家內部分化擴大:發達國家內部繼續分化,美國繼續溫和復甦、進入持續復甦軌道,量化寬松政策(QE)迎來轉折點;日本貨幣和財政刺激「猛葯」起效,經濟復甦加快;歐元區艱難擺脫衰退,但全年仍為負增長;東亞和東南亞經濟保持較快增長,而脆弱五國(印度、印尼、巴西、土耳其、南非)受制於內、外經濟失衡,加上資本外流的沖擊,經濟發展較為困難。
(三)貿易保護加劇。2013年,不僅諸如保障、雙反、進口關稅等傳統貿易保護措施以及政府采購、自動配額等新型貿易保護措施有增無減,主要經濟體還競相組織排它性區域自由貿易協定並力爭主導權成為貿易保護的新手段。從2008年以來,美國已經初步形成了以TPP(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談判為代表的「東線」,以TTIP(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議)談判為代表的「西線」和以TISA(Trade in Services Agreement,服務貿易協定)談判為代表的「中樞」。從截至目前的進展情況來看,TPP有望於2014年上半年率先達成,TTIP和TISA談判也在積極進行中,美國主導的新型貿易規則的影響力已經初步形成。以GDP佔全球份額衡量,TPP、TTIP和TISA分別高達40%、50%和65%,其對於全球貿易的影響巨大。
(四)發達國家去杠桿化取得進展,發展中國家進展遲緩。「過度的杠桿化」是國際金融危機的根本原因。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後,發達國家家庭、企業、金融業、政府部門「去杠桿化」均取得不程度的進展。其中,美國企業和家庭部門債務負擔已降至長期水平之下,政府財政赤字已從2009財年10.1%的二戰後峰值降至2013財年的4.1%。歐盟通過嚴厲的財政緊縮措施遏止了財政赤字上升勢頭,通過財政聯盟、銀行業聯盟以及歐洲穩定機制等措施打破了主權債務危機-銀行業危機的傳播鏈條。歐元區15國財政赤字佔GDP比重從2009年的6.4%降至2013年的2.9%。發展中國家在經歷了前幾年的杠桿刺激後,正在逐步轉變宏觀策略,朝著去杠桿化的方向發展,但相對發達國家來說才剛起步。
(五)發達國家政策調整是導致世界經濟波動的重要原因。一是美國政策調整牽動國際金融市場。2013年初,美國政府面臨「財政懸崖」,2013財年後7個月850億美元的「預算自動削減措施」於3月1日正式生效。2013年5月下旬美聯儲釋放可能提前削減購債規模(即逐步退出量化寬松政策)信號,由此至8月份,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加劇。逐步退出QE的預期導致發達國家長期利率上升,促使國際投資者對於資產重新估價並調整資產組合,國際資本從發展中國家特別是脆弱五國流出。由於美國國會參眾兩院未能在9月30日的最後期限前就政府預算方案達成妥協,陷入國債上限僵局,美國聯邦政府被迫在10月1日-16日關門16天,這是17年以來的首次停擺。10月17日,美國眾議院通過了「提高債務上限、為政府撥款」的議案,該協議將美國舉債能力延長到今年2月7日,並為政府機構提供資金到今年1月15日。12月17日,美聯儲決定從2014年1月起,將月度購債規模從850億美元減少到750億美元。二是日本激進措施和歐元區穩定經濟措施起效。「安倍經濟學」政策已經實施一年,其內容包括寬松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結構性改革三支箭,其中前兩支箭效果顯著,推動日元快速貶值(以帶動出口增長)、價格穩定上漲進而提振民眾信心。歐元區實施穩定經濟的各項措施,包括放寬對部分成員國財政緊縮的要求,於5月3日和11月7日將主要政策利率(再融資利率)分別下調25個基點至目前的0.25%,7月5日歐洲央行承諾在較長期內維持超低政策利率的前瞻性指導;年末歐元區推出將銀行業納入統一監管的計劃。三是美國政策動向對發展中國家外溢效應巨大。美聯儲提前削減QE的預期已使國際資本從發展中國家特別是「脆弱五國」撤出,造成相關國家本幣大幅貶值、輸入型通脹壓力上升,五國央行在經濟疲弱的情況下被迫連續升息來加以應對。其中,巴西在5月30日起的半年內5次升息,累計升息250個基點;印度在9、10月份兩次升息,累計升息50個基點。
三、對2014年世界經濟的初步判斷
目前世界經濟發展中的有利因素多於不利因素,經濟增長動力略有增強。預計2014年世界經濟發展將有所加快。
(一)經濟增速將略高於上年。按照匯率法計算,世界銀行1月份預測2014年世界經濟將增長3.2%,比上年加快0.8個百分點;英國共識公司2月份預測2014年全球經濟將增長3.1%,比上年加快0.6個百分點。按照購買力平價法計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月份預測2014年世界經濟將增長3.7%,比上年加快0.7個百分點。
(二)全球貿易增長將有所加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月份預測,2014年世界貿易量將增長4.5%,比上年加快1.8個百分點;世界銀行1月份預測,2014年全球貿易量將增長4.6%,比上年加快1.5個百分點。
(三)全球通貨膨脹水平略有上升,但初級產品價格低位徘徊。英國共識公司2月份預測,2014年全球消費價格將上漲3.0%,比上年擴大0.2個百分點;世界銀行1月份預測,2014年國際市場石油價格將下降0.6%,非能源價格將下跌2.6%。
(四)美國和日本失業問題將繼續緩解。英國共識公司2月份預測,2014年,美國失業率為6.5%,比上年降低0.9個百分點;日本為3.8%,降低0.2個百分點;歐元區為12.1%,與上年持平。
⑼ 30年來世界各國的GDP增長
世界各國GDP排名
1970年世界各國(地區)總值排名(除蘇聯外,按當時匯率)
01----美國--------1,0255億美元
02----日本----------2068億美元
03----西德----------2037億美元
04----法國----------1470億美元
05----英國----------1236億美元
06---義大利---------1077億美元
07---加拿大----------851億美元
08--澳大利亞---------429億美元
09---墨西哥----------396億美元
10---西班牙----------390億美元
11----瑞典-----------357億美元
12----荷蘭-----------351億美元
13----中國-----------272億美元 ★★★★★
1980年世界各國(地區)GDP總值排名(除蘇聯外,按當時匯率)
01----美國---------2,7956億美元
02----日本---------1,0279億美元
03----西德-----------8261億美元
04----法國-----------6824億美元
05----英國-----------5367億美元
06---義大利----------4546億美元
07----中國-----------3015億美元 ★★★★★
08---加拿大----------2689億美元
09---西班牙----------2218億美元
10---阿根廷----------2090億美元
1990年世界各國(地區)GDP總值排名(除蘇聯外,按當時匯率)
01----美國---------5,8033億美元
02----日本---------3,0522億美元
03----德國---------1,5470億美元
04----法國---------1,2198億美元
05---義大利--------1,1045億美元
06----英國-----------9946億美元
07---加拿大----------5827億美元
08---西班牙----------5115億美元
09----巴西-----------4650億美元
10----中國-----------3878億美元 ★★★★★
1995年世界各國(地區)GDP總值排名(按當時匯率)
01----美國---------7,4005億美元
02----日本---------5,2929億美元
03----德國---------2,4166億美元
04----法國---------1,5257億美元
05----英國---------1,1032億美元
06---義大利--------1,0661億美元
07----中國-----------7006億美元 ★★★★★
08----巴西-----------6756億美元
09---加拿大----------5760億美元
10---西班牙----------5709億美元
2000年世界各國(地區)GDP總值排名(按當時匯率)
01----美國---------9,8247億美元
02----日本---------4,7661億美元
03----德國---------1,8752億美元
04----英國---------1,4409億美元
05----法國---------1,3133億美元
06----中國---------1,0808億美元 ★★★★★
07---義大利--------1,0776億美元
09---加拿大----------7242億美元
08----巴西-----------5998億美元
10---墨西哥----------5814億美元
2001年世界各國(地區)GDP總值排名 TOP 40(重新整理)
01----美國--------10,1714億美元
02----日本---------4,2451億美元
03----德國---------1,8738億美元
04----英國---------1,4063億美元
05----法國---------1,3027億美元
06----中國---------1,1590億美元 ★★★★★
07---義大利--------1,1409億美元
08---加拿大----------6771億美元
09---墨西哥----------6178億美元
10---西班牙----------5775億美元
11----巴西-----------5025億美元
12----印度-----------4775億美元
13----韓國-----------4221億美元
14----荷蘭-----------3749億美元
15--澳大利亞---------3685億美元
16---俄羅斯----------3099億美元
17---阿根廷----------2687億美元
18----台灣-----------2644億美元
19----瑞士-----------2473億美元
20---比利時----------2276億美元
21----瑞典-----------2101億美元
22---奧地利----------1887億美元
23----波蘭-----------1745億美元
24-沙烏地阿拉伯--------1732億美元
25----挪威-----------1654億美元
26----丹麥-----------1628億美元
27----香港-----------1626億美元
28---土耳其----------1476億美元
29-印度尼西亞--------1453億美元
30--委內瑞拉---------1249億美元
31----芬蘭-----------1219億美元
32----伊朗-----------1188億美元
33----希臘-----------1163億美元
34----泰國-----------1147億美元
35----南非-----------1132億美元
36---以色列----------1103億美元
37---葡萄牙----------1084億美元
38---愛爾蘭----------1011億美元
39----埃及------------975億美元
40---新加坡-----------922億美元
2002年世界各國(地區)GDP總值排名(按當時匯率)
01----美國--------10,3831億美元
02----日本---------3,9934億美元
03----德國---------1,9841億美元
04----英國---------1,5636億美元
05----法國---------1,4313億美元
06----中國---------1,2371億美元 ★★★★★
07---義大利--------1,1843億美元
08---加拿大----------7167億美元
09---西班牙----------6531億美元
10---墨西哥----------6304億美元
2003年世界各國(地區)GDP總值排名(按2004年1月1日匯率)
01----美國--------10,8572億美元
02----日本---------4,2907億美元
03----德國---------2,3862億美元
04----英國---------1,7750億美元
05----法國---------1,7316億美元
06---義大利--------1,4554億美元
07----中國---------1,3720億美元 ★★★★★
08---加拿大----------8505億美元
09---西班牙----------8271億美元
10---墨西哥----------6116億美元
2004年世界各國GDP總值排名前十位(按2004年?匯率計算)
01----美國--------11,6675億美元
02----日本---------4,6234億美元
03----德國---------2,7144億美元
04----英國---------2,1409億美元
05----法國---------2,0026億美元
06----中國---------1,9317億美元 ★★★★★
07---義大利--------1,6723億美元
08---西班牙----------9914億美元
09---加拿大----------9798億美元
10----印度-----------6919億美元
2005年世界各國GDP總值排名前十位(按2005年平均匯率計算)
01----美國--------12,0759億美元=11,6675億美元X預期3.5%
02----日本---------4,7528億美元=4,6234億美元X預計2.8%
03----德國---------2,7551億美元=2,7144億美元X預計1.5%
04----中國---------2,2257億美元 ★★★★★
05----英國---------2,1794億美元=2,1409億美元X預計1.8%
06----法國---------2,0527億美元=2,0026億美元 X預計2.5%
07---義大利--------1,6723億美元=1,6723億美元 X預計持平
08---西班牙--------1,0211億美元=9914億美元X預計3%
09---加拿大--------1,0092億美元=9798億美元 X預計3%
10----印度-----------7473億美元=6919億美元 X預計8%
⑽ 世界上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是
世界上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是印度。印度是上半年主要國家中經濟增速唯一達到8%的國家,且其一季度為7.7%,二季度為8.2%,呈上升的趨勢。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也是金磚國家之一,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印度三分之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間接依靠農業維生,近年來服務業增長迅速,已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最重要出口國。
(10)東南亞國家2018年gdp增長擴展閱讀
美國作為世界經濟霸主,保持了長期穩定的經濟增長態勢。在過去的28年當中,雖然美國曾出現過短暫的經濟衰退,但這個經濟巨無霸國家,憑借著自身各領域在世界上的強勢,總能迅速扭轉下滑勢頭,實現經濟的平穩增長。美國GDP年均增速為2.4%,在主要發達國家中位居前列。
日本作為曾經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90年代中期開始經濟增速緩慢了許多,日本經濟的年均增速為1.2%,僅為美國的一半,日本經濟迷失了20多年,GDP佔美國的比重從巔峰時期的67%到現在的25%,衰落十分明顯。
美國作為世界經濟霸主,保持了長期穩定的經濟增長態勢。在過去的28年當中,雖然美國曾出現過短暫的經濟衰退,但這個經濟巨無霸國家,憑借著自身各領域在世界上的強勢,總能迅速扭轉下滑勢頭,實現經濟的平穩增長。
美國GDP年均增速為2.4%,在主要發達國家中位居前列。日本作為曾經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90年代中期開始經濟增速緩慢了許多,日本經濟的年均增速為1.2%,僅為美國的一半,日本經濟迷失了20多年,GDP佔美國的比重從巔峰時期的67%到現在的25%,衰落十分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和韓國,印度是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而韓國則是亞洲四小龍之首,這兩個國家在過去28年的平均經濟增速分別達到了6.6%及5.2%,這樣的經濟增速是遙遙領先於世界平均水平的,從而使印度一躍成為世界第六大經濟體,而韓國則成功跨入了發達國家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