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從1990年到2019年人均GDP為多少
2018年,中國GDP(國內生產總值)突破90萬億元人民幣,與此同時,中國人均GDP也達到約1萬美元。中國又向高收入國家行列邁近了一步。
按照世界銀行2015年的標准,人均GDP低於1045美元為低收入國家,在1045至4125美元之間為中低等收入國家,在4126至12735美元之間為中高等收入國家,高於12736美元為高收入國家。根據測算,2018年中國人均GDP約為9780美元左右,已處於中高等收入國家行列的偏高水平。
中國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牛犁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測算,2018年中國人均GDP約為9777美元,從2001年的1000美元到2019年的近10000美元,這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縮影,顯示出中國民眾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貳』 我國Gop從679,1億元躍升至約多少億元,實際增長174倍,實際增長70倍
這個問題就來是經濟學中源實際GDP與名義GDP的問題。因為存在物價上漲或通貨膨脹原因,實際GDP和名義GDP通常是不等的。比如,由於物價上漲原因,1952年的1元錢能夠購買的東西,可能在1982年需要10元錢,所以在統計GDP增長的時候,必須考慮物價上漲或者通貨膨脹的因素,這就形成了名義GDP與實際GDP的差別。比如,1952年—2018年,我國GDP從679.1億元躍升至90.03萬億元,名義上增長900,300÷679.1=1,325.7倍,但根據每年物價上漲或者通貨膨脹因素計算,實際增長174倍;同理,人均GDP從119元提高到6.46萬元,名義上增長64,600÷119=542.8倍,考慮每年物價上漲因素計算,實際增長70倍。當然,這些計算需要用到每年的通貨膨脹率,而每年的通貨膨脹率國家有統計,但這里並沒有說明。
『叄』 2018年中國GDP總量是多少
2018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00309億元。
初步核算,2018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0030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6%,實現了6.5%左右的預期發展目標。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8%,二季度增長6.7%,三季度增長6.5%,四季度增長6.4%。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64734億元,比上年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366001億元,增長5.8%;第三產業增加值469575億元,增長7.6%。
(3)1952到2018GDP升至約幾億擴展閱讀
2018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5789萬噸,比上年下降0.6%,仍是歷史高產年,連續4年保持在65000萬噸以上。其中,夏糧產量13878萬噸,早稻產量2859萬噸,秋糧產量49052萬噸。棉花產量610萬噸,比上年增長7.8%。
種植結構進一步優化,優質稻穀播種面積擴大,玉米播種面積繼續調減,大豆種植面積增加,棉花、糖料、中草葯材作物種植面積增加。
2018年豬牛羊禽肉產量8517萬噸,比上年略降0.3%。其中,豬肉產量5404萬噸,下降0.9%;牛肉產量644萬噸,增長1.5%;羊肉產量475萬噸,增長0.8%;禽肉產量1994萬噸,增長0.6%。生豬存欄42817萬頭,比上年下降3.0%;生豬出欄69382萬頭,下降1.2%。
『肆』 中國GDP什麼時候超過美國有說2017的,也有說2018的,也有說2020的,到底是多少
2020年吧,不過gdp代表不了什麼
『伍』 1987年到2018年中國GDP的平均增速為多少,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
1987到2001年gdp增速大概6—8,直到2001年之後到2015年,gdp都保持2位數增長,堪稱世界奇跡,的確是絕無僅有
『陸』 中國人均GDP高達6.5萬元,為什麼從2005-2018年上升的最快呢
最近30年,不論全球經濟如何變化,但中國的經濟整體均保持了較高的增速。從GDP總量來看,中國GDP由1989年的不到1.72萬億元人民幣(具體為17179.7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90.03萬億元,增長了51.4倍。仔細回顧這30年,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經濟總量在1991年突破了2萬億元人民幣,在1995年直接邁過5萬億登上了6萬億元,在2000年突破了10萬億元,在2006年突破了20萬億元,在2012年突破了50萬億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GDP--國家統計局
『柒』 40年前中國gdp約為美國的十五分之一到了2018年則變為多少
中國GDP增速為6.9%,美國GDP增速為2.3%。
在美國GDP體量如此之大的情況下,中國要趕超地球頭號經濟強國美國任重而道遠,中國GDP增速為6.9%,美國GDP增速為2.3%,按照經濟趨勢,假設在以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匯率穩定,世界和平,中國年均經濟增長率為6%,美國年均經濟增長率為2%,按照這個增速可以大概推算出。
到了2029年,美國GDP為245871億美元,而中國GDP為246500億美元,也就是說,大約在2030年左右,中國GDP總值將會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是大概率的事,到那時世界經濟格局或許被正式改寫。
(7)1952到2018GDP升至約幾億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我國是以13.9億/74.4億=18.68%,創造了世界財富的13.6億美元/84.5億美元=16%,是世界人均財富值的85%,還拖了世界人均財富的後退。美國人均GDP是我國人均的6.45倍(5.45/0.85)。
但這還僅僅是表面現象,還有體現居民收入的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在美國居民可支配收入總額約佔GDP總量的70%,而我國只有約40%。這樣真正拿到個人手上的可支配收入更是只有美國的6.45*70%/40%=1/11,而不是人均GDP的1/6.45。
『捌』 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什麼時候
在2010年中國GDP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經過三十年的壯觀增長,中國終於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日本內閣府發布的數據顯示,日本2010年名義GDP(國內生產總值)為54742億美元,比中國少4044億美元,中國GDP超過日本正式成為第二大經濟體。
2000年,中國還是世界第七大經濟體,2007年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三。中國經濟規模何時能超越日本一直是近些年來國內外經濟學家關注的話題。
美國《華爾街日報》用「一個時代的結束」來形容這一歷史性時刻。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日本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客座教授袁鋼明昨天再次強調,國際上衡量國富國窮的指標是人均GDP,「目前中國人均GDP只是日本的十分之一,中國還是一個『窮國』的事實並沒有改變,國內媒體應該淡化這一變化,避免國際輿論借機再度炒作『中國經濟威脅論』」。
(8)1952到2018GDP升至約幾億擴展閱讀:
有這樣幾個事實反映了中國地位的凸顯:
第一,在金融危機條件下,中國經濟一枝獨秀,保持了高速增長。2010年中國GDP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第二,2010年10月,G20財長會議決定IMF將向中國等新興大國轉讓6%的投票權,其中,中國的份額將由3.72%躍升至6.39%,投票權也將從目前的3.65%升至6.07%,一舉超過英、法、德成為IMF第三大股東。
中國投票權的上升並沒有動搖美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擁有的否決權,也沒有動搖發達經濟體的主導權。
第三,中國研製成功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其速度比原本位居世界首位的美國「美洲虎號」快47%,被認為是走向科技大國的重要表現。
第四,中國海軍艦隊多次遠赴亞丁灣、索馬裏海域執行護航任務。
第五,在全球治理層面,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發揮重要作用,作為G20和「金磚四國」成員參與制定和協調國際經濟規則,作為基礎四國的成員參與氣候變化談判,中國的國際話語權顯著提升。
『玖』 2018nian年GDP從679.1億元躍升至多少億元
目前從679.1躍至1000億元。
『拾』 從1952年到2018年,我國GDP從679.1億元升至約多少億元
從1952年到2018年,我國GDP從679.1億元升至(90.03)萬億元。
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