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19年湖南各市GDP排名是怎樣的
據2019年GDP數據顯示,湖南省的2019全年GDP為39752.12億元,名列中國大陸地區前9名,實力也是不容忽視。
2019年的GDP數據顯示,邵陽有著高達1350億元的GDP總量,排名全湖南省內前九強,在邵陽前面的正是大名鼎鼎的永州市。
2019年永州的GDP為1374.63億元,排名在邵陽身後的則是大怪獸蚩尤的故里,益陽市,2019年益陽的GDP為1347.77億元。
長沙洞庭湖平原地區非常利於發展商貿,還是重要交通要道地區。去年長沙GDP就已經沖破了萬億元的大關,今年長沙上半年GDP去到了5060億元。
B. 岳陽的經濟
2014年來,在石化兩廠停產檢修、外部環境復雜嚴峻的情況下,岳陽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各項政策措施,堅持「一張藍圖干到底」,全市經濟呈現穩中有進、進中趨優的發展態勢。
初步核算,2014年全市實現GDP2669.39億元,增長9.3%,比上半年提升0.8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92.24億元,增長4.6%;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440.08億元,增長9.0%;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937.07億元,增長11.5%。
一、經濟運行穩中有進
(一)三次產業平穩發展
1.從農業看。岳陽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45.3億元,增長4.6%,比上半年提升3.0個百分點。糧食產量增長2.7%,出欄生豬增長1.5%,水產品產量增長9.1%。
2.從工業看。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9.2%,比1-9月提升0.9個百分點。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長12.2%,重工業增長7.3%。分所有制看,非公有制工業增長14.1%,公有制工業下降5.6%。分經濟類型看,股份制工業增長7.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工業增長12.1%;其他經濟類型工業增長17.3%。分隸屬看,中省工業下降8.8%,地方工業增長13.0%。分企業規模看,全市大中型工業增長4.8%,中小微工業增長13.5%。
3.從服務業看。15個行業大類全部實現增長,其中金融業增長20.3%,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增長20.8%。岳陽市第三產業實現稅收52.55億元,增長11.8%,高於全部稅收增幅16.9個百分點,第三產業稅收佔全部稅收的27.4%,拉動稅收增長2.7個百分點。
(二)三大需求協同拉動
1.從投資看。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790.13億元,增長20.5%,比上半年提升6.2個百分點。項目投資增長20.6%,比上半年提升6.2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企業完成投資增長19.9%,比上半年加快了6.0個百分點。
2.從消費看。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80.31億元,增長12.6%,比上半年提升1.1個百分點。其中:批發業增長10.4%、零售業增長13.5%、住宿業增長11.4%、餐飲業增長11.7%。
3.從外需看。全市進出口總額48.66億元,增長21.7%,比上半年提升30.5個百分點。其中,進口額15.34億元,下降38.2%;出口額33.32億元,增長119.9%。出超17.98億元。
(三)三項收入有所增長
1.從企業看。市規模工業企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4616.47億元,同比增長1.6%,主營業務成本4006.32億元,同比增長6.7%,實現利潤總額115.4億元。
2.從政府看。岳陽市實現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56.35億元,增長0.1%。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21.74億元,增長14.9%,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占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比重同比提升6.1個百分點。
3.從居民看。全年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23121元和11062元,分別增長9.1%和11.4%。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960.85億元,比年初新增102.22億元,增長11.9%。
(四)三大結構升級加速
1.產業升級加速。2014年三次產業佔比10.9:54.0:35.1,其中,第二產業佔比下降1.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佔比提高1.1個百分點。
從農業看:全年新增農民合作社 935家,總數達到2391家,增幅為64%,國家級、省級、市級示範社總數分別達到13家、52家、48家。農村土地流轉穩妥有序,設立鄉鎮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服務中心129個,占鄉鎮總數的81%,流轉土地309.6萬畝,全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409家。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267家,其中國家級4家,省級45家;涉農中國馳名商標新增7個,發展到27個,居地市州第一。農業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全市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3.4%,居全省第一。
從工業看:新興產業比重提升,機械、醫葯、有色循環等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275.6億元,增長12.9%,占規模工業比重同比提升0.6個百分點,拉動規模工業增長2.8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加快發展,預計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464.94億元,增長17.9%,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17.4%,同比提升0.7個百分點。農產品加工業穩步增長,實現增加值405.31億元,增長10.0%,拉動規模工業增長3.2個百分點;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占農業產值比重376.7%。園區集聚度提高,原君山工業園區被批准為省級工業集中區,全市國家級園區1個,省級園區9個,市級園區3個。全年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7.9%,其中省級以上園區增長7.8%,市級園區增長9.8%,園區占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達52.7%。
從服務業看:旅遊業持續趨旺。繼續推進現代旅遊熱市發展戰略,2014年全市在建和續建旅遊項目45個,完成投資31.53億元。全年全市接待國內外遊客2125.45萬人次,增長13.2%,其中國外遊客18.22萬人次,增長11.0%;實現旅遊總收入247.4億元,增長19.9%,其中旅遊創匯7692.57萬美元,增長17.1%。航運物流業發展勢頭良好。「一區一港三口岸」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城陵磯綜合保稅區、汽車整車進口口岸、湖南首批進境糧食指定口岸、進口肉類指定口岸先後獲批,城陵磯港納入啟運港退稅范圍。2014年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2萬標箱,同比增長10.2%,公路貨物總周轉量238.04億噸公里,增長4.3%,水路貨物總周轉量117.33億噸公里,增長16.4%。現代宜居城市建設成效顯著。岳陽獲評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國最具文化軟實力城市」等榮譽稱號,加速「水墨丹青」岳陽建設步伐,堅持環湖沿江開發房地產業,城市品位和房地產品質不斷提升。在全國房地產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340.4萬平方米,增長11.8%,實現銷售額123.1億元,增長23.7%。房地產業貢獻稅收19.24億元,增長23.1%。金融保險業平穩增長。新引進了中信、光大銀行。岳陽樓區、雲溪區、君山區三區整合組建岳陽農村商業銀行工作全面啟動,強力推進了不良貸款清收,啟動了固定資產確權。各縣(市)區均啟動了組建農村商業銀行工作,平江、湘陰農商行進入籌建階段。新設小額貸款公司2家,全市達到16家;新設融資性擔保公司2家,全市達到10家。新增保險公司1家,全市達到38家;新增證券營業機構3家,全市達到16家。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增長12.4%,各項貸款余額增長15.2%,其中中長期貸款余額增長25.4%。股票交易額增長59.4%。
2.需求結構調優。預計2014年最終投資、消費和凈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分別為40.5%、59.0%和0.5%,其中消費和凈出口貢獻率分別比2013年提高0.7個和0.5個百分點。
從投資看:扎實推進「雙百工程」、「三個一批」競賽活動、「百日攻堅行動」。全市第三產業投資812.63億元,增長40.7%,第三產業投資佔全部投資的45.4%,同比提升6.5個百分點。民生工程、生態環境、基層設施完成投資分別增長53.9%、37.9%和37.3%。全市億元項目352個,同比凈增38個,億元項目完成投資459.52億元,增長10.3%。
從消費看:限上消費不斷走俏。全市限上零售額增長16.3%,高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3.7個百分點,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同比提升2.2個百分點。其中限上法人企業零售額增長21.0%。預計全市居民消費佔GDP比重35.5%,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
從進出口看:貿易遍及五大洲,亞洲、美洲為最大貿易夥伴。2014年岳陽市對拉丁美洲貿易額為4.3億元,下降54.3%,對亞洲22.09億元,增長86.3%,對北美11.23億元,增長5.1%,對歐洲7.64億元,增長30.7%,對大洋洲1.37億元,增長2.26倍。一般貿易佔主導。岳陽市對外貿易中一般貿易45.13億元,增長32.5%,加工貿易3.43億元,下降36.2%,其餘為保稅倉進出貿易及其他貿易0.09億元。私營企業大幅增長。2014年,岳陽市私營企業進出口值為23.5億元,增長2.49倍,占同期岳陽市外貿總額的48%;國有企業進出口總額11.42億元,增長7.8%,佔比23%。外資企業、集體企業進出口值為5.16億元、8.58億元,分別減少49.4%、31.1%。
3.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全市縣域實現GDP1559.24億元,增長10.0%,縣域經濟佔全市GDP比重58.4%,同比提高0.8個百分點。板塊經濟中,長江沿線板塊的華容縣、君山區、雲溪區、臨湘市在長嶺煉化和巴陵石化兩大廠停產檢修等不利因素影響下,實現GDP862.7億元,佔全市的32.3%,增長6.0%;中心城區板塊的岳陽樓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南湖風景區實現GDP712.58億元,佔全市的26.7%,增長9.6%;環長株潭板塊的岳陽縣、湘陰縣、平江縣、汨羅市、屈原管理區實現GDP1094.11億元,佔全市的41.0%,增長10.1%。
(五)民生實事全面完成
37件省市實事全面或超額完成。從就業看:率先在全省出台《關於促進家庭服務業發展的通知》(岳政辦發〔2014〕1號),年內新增吸納就業5000人,目前全市家庭服務業從業人員達近4萬人。全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72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7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3.2萬人,就業困難對象再就業1.1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清零。從保障看:全市「五險」參保人數和征繳基金穩步增長,預計全年基金征繳達46億元,佔全年任務40.22億元的114%。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人均月增182.79元,達到1604.44元。城鄉人均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保險分別為400元/月和200元/月,均高於全省保障要求。從物價看: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同比上漲1.2%,低於全國和全省漲幅0.8個和0.7個百分點,漲勢較為溫和,八大類消費品「七升一降」,其中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食品類價格上漲0.7%。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同比上漲0.1%。
(六)生態文明建設得到加強
全年完成減排項目154個,凈削減COD1487噸、氨氮1389噸、二氧化硫8170噸、氮氧化物7634噸,削減率分別為1%、5%、12%、12.5%,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森林覆蓋率一直保持45.3%的高水平,空氣質量在全省實施新的空氣質量標準的6個城市(長沙、株洲、湘潭、岳陽、常德、張家界)中名列第一。大力推進湘江污染防治三年行動計劃和河道采砂規范化管理,扎實開展鐵山水資源保護行動月活動,加強南湖水環境綜合治理,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列入首批世界保護綠地名錄。預計2014年全市萬元GDP能耗下降6.5%;規模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9.9%。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第三產業佔比偏低。2014年第三產業佔比35.1%,分別低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13.1個和7.1個百分點,居全省第10位,低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要求11.9個百分點。
2.工業轉型升級有難度。六大高耗能行業占規模工業比重雖然同比下降2.5個百分點,但仍高達38.0%。園區占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達52.7%,但遠低於小康一類縣市區大於等於90.0%、二類縣市區大於等於70.0%的要求。
3.投資存在問題。一方面是投資規模偏小,全市億元項目平均投資規模為2.87億元,低於全省平均水平1.43億元;另一方面是工業投資增長不理想,全市工業投資增長3.2%,居全省第13位,其中工業技改投資下降7.8%,居全省第14位,將給岳陽工業增長和工業轉型升級帶來嚴重不良影響。
4.財政收入結構不優。岳陽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佔GDP9.6%,在13個沿江地級市中居第11位,低於第1位的南通市15.2個百分點。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占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47.5%,居全省第14位,低於第1位的衡陽26.0個百分點。全市第三產業稅收占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5.6%,分別低於中部「小三角」城市的九江市和咸寧市8.8個和4.9個百分點。
三、2015年岳陽經濟社會發展建議
建議要緊緊扣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度目標,落實好湖南省委 「發揮岳陽作為我省融入長江經濟帶的『橋頭堡』作用,對接長株潭,輻射環湖區,將其發展成為全省通江達海的新增長極」要求,深化改革創新,用好政府和市場的兩只手,啟動雙引擎,確保「十二五」計劃目標和小康目標如期實現。
(一)以新型工業化為主導,加速改造升級石化、食品、造紙、電力、紡織、建材等傳統產業;積極做大先進裝備製造、文化創意、生物、新能源、信息及節能環保、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
(二)以第三產業發展為引擎,重點整合集「吃、住、行、游、購、娛、體、療」於一體的旅遊業資源,打造現代旅遊熱市;進一步加速「一區一港四口岸」建設,加快融入長江經濟帶和洞庭湖生態經濟區,打造以城陵磯為龍頭的航運物流業產業體系;做大做優東茅嶺核心高檔商業區,打造中部「小三角」消費中心;加快建設洞庭湖國際電子商務新城,加速發展電子商務業,發展研發設計、服務外包、金融物流、中介咨詢等現代服務業。
(三)以新型城鎮化為平台,構築「點」(中心城區為省次經濟中心城市)、「線」(長江岸線經濟帶)、「軸」(湘江綜合經濟帶)、「圈」(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為空間布局的城市經濟發展戰略,加快「四化」融合,打造新增長極的發展平台。
(四)以貫徹落實岳政辦函〔2014〕80號文件為契機,不斷提升統計信息、咨詢、監督職能。
C. 2019年縣級GDp那個縣級市最強,是19年的,不是18年的
2019年縣級GDP嗯,太極山西省晉中市嗯,西安或者是19年的,對不是18年的
D. 2019年各省市GDP排名是怎麼樣的
排名前五的省份是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
與中國大陸相比,2019年台灣地區實現的GDP初值為18.90萬億新台幣(摺合人民幣為42180.68億元),剔除物價因素後,按可比價格計算實際增長
2.73%。
僅從目前的數據來看,台灣經濟總量在全國是排第九名——被福建省(GDP為42395億元)所趕超。當然了,台灣的人口僅約為2360萬,人均GDP接近17.88萬元人民幣。
而福建省在2019年的常住人口預計為3973萬,人均GDP約為10.67萬元人民幣——相當於台灣人均GDP的59.7%,差距仍不小。
由於全球經濟下滑、國際貿易疲軟以及其他諸多因素的影響,2019年整個中國的經濟增速也出現了一些下滑,各地區的排名也出現了一些變動。
E. 2019常德市經濟VS岳陽市經濟誰更牛一些
2019年還有一個多月結復束,GDP核算制和統計工作要在明年一季度完成,目前還無法確定哪個城市經濟更好一些。
但是可以拿2018年GDP對比一下。2018年常德市GDP3394.2億元位居湖南第三;岳陽市GDP3411億元,排名湖南第二,岳陽的主要發展動力來源於其是湖南唯一的國際貿易口岸城市,也是中國著名的港口城市。兩個城市GDP相差無幾。
F. 山東省2019年各地區的GDP是怎麼排名的
山東省2019年各地區的GDP排名是:青島、濟南、煙台、濰坊 、淄博、濟寧、臨沂、東營 、泰安。
7月26日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2019年上半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上半年山東GDP增長5.4%,與全國走勢一樣,增速均比一季度回落0.1個百分點,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
全省超過4萬億,名義增速5.74,由於全省產業結構調整穩中有降!下半年應該會有回升。青島超6000億領跑全省,濟南納入萊蕪後領先煙台近600億。前五名依然是濟青沿線5個地市包攬。第六名是魯西南濟寧,第七名魯東南臨沂。
東營罕見負增長。濱州,棗庄,不相上下。增速方面,菏澤過10居首,日照接近10,有希望與棗庄,濱州競爭擺脫副班長的位置。青島也超過9。
G. 湖南省各市2019年一季度gdp為什麼還沒有出來
不是
1、2018年以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產總值核算由現行的省級統 計 機 構核算,也就是廣東省的GDP,由廣東省統 計 局核算,而後報國家,國家把各省GDP相加,得出全國GDP。這樣產生的一個後果是各省GDP相加,常常大於全國的GDP!
2、2019年GDP統一核算,由國 家 統 計 局和省 級 統 計 機 構共同開展的統一核算。
這樣,各省乃至各地級市的GDP勢必產生巨大變化,有些甚至是負增長了,但是統計必然更精確了!絕對不會出現各省GDP相加大於全國GDP的情況了!
這也是改變統計方式的目的!
H. 2019年湖北各縣區市GDP排名怎樣的
2019年都還沒過完,
怎麼可能有2019年的GDP排名
現在只能看到2018年的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