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急求】廣東省2008年人均純收入是多少另外東莞是多少
廣東去年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 達到了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2008年是很不尋常、很不平凡的一年,是我省經受歷史罕見的重大挑戰和考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顯著成績的一年。」——省長黃華華
在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下,2008年,全球經濟增長下滑,國際貿易萎縮,作為全國外貿第一大省的廣東首當其沖。然而由於見事早,行動快,最終取得了顯著成績: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現代農村建設加快推進;自主創新取得重要進展;區域經濟布局得到優化;社會建設成效顯著;抗震救災取得重大勝利,民主法制建設進一步加強。
文/本報人大報道組
廣東GDP佔全國11.87%
報告摘要
2008年,全省完成生產總值35696億元,比上年增長10.1%。人均生產總值達37588元,增長8.7%。
對外貿易保持合理增長。
物價漲幅得到控制,居民消費價格水平呈前高後低走勢,全年上漲5.6%。
專家解讀
廣東省社科院產業研究所副所長黎友煥分析稱,2008年全省生產總值同比增速和2007年的14.5%相比,大幅下降了4.4個百分點,顯示經濟增長下滑的壓力很大。不過和去年全國9%的增長水平相比,仍然高出1.1個百分點。2008年,廣東省生產總值(GDP)佔全國的11.87%。人均生產總值方面,廣東省已經提前完成「十一五」規劃預期的目標(34400元)。受人民幣升值的影響,按美元計算,2008年廣東省人均生產總值已經超過5000美元。
不過,財稅收入增速下降顯著,2008年來源於廣東的財稅總收入和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增速分別比上年下降了25.4和9.2個百分點。由於企業運轉困難,生產規模收縮,財稅收入增速繼續下滑的壓力很大。預計2009年廣東政府的財稅收入增速將大幅度下降,財政經費緊張狀況快速加劇,政府調整經濟思路的難度加大。
外貿方面,目前廣東依然是我國外貿的第一大省。不過,由於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機沖擊,全球外貿萎縮嚴重,作為全國外貿第一大省的廣東首當其沖,廣東省外貿總額在全國的佔比由2007年的29.2%下降為26.7%。這是因為我國受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外向型經濟受影響比內源型經濟要大,中小企業受影響比大企業要大,沿海地區受影響比內地要大。
雖然外貿增速下降,但是外貿質量卻有所好轉。
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報告摘要
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穩步推進,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省市共建先進製造業基地14個,新增省級產業集群升級示範區11個。高新技術產品產值達2.2萬億元,增長15%。電子信息產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2811億元,增長17.6%。
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升級步伐加快,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突出,整體實力進一步增強。
專家解讀
黎友煥認為,2008年廣東省在產業結構優化方面最主要的成績主要表現為:現代服務業開始培育發展,工業結構中的高新技術、機械設備和重化工業產品的比重明顯增大。與過去相比,目前廣東省的產業結構特徵是:第一產業佔GDP比重呈逐步下降趨勢;第二產業佔GDP比重呈緩慢上升趨勢;第三產業佔GDP比重穩步攀升。目前,廣東省工業發展已基本完成工業化初級階段的數量擴張任務,將重點推動工業結構調整與升級。以廣州為例,受金融危機影響,今年1月雖然工業總產值只增長了0.3%,但是第三產業卻增長了12.4%,成為推動廣州GDP增長的主要動力。
廣東省社科院宏觀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孫建分析稱,產業轉移和勞動力轉移要避免低層次的產業平移,承接地要有選擇地接受轉出的產業,承接的產業要符合當地的產業規劃方向;轉出地和轉入地都要在產業轉移中調整產業結構,淘汰污染低效的落後產能,提高勞動者的技能。隨著工業產業轉移,珠三角要提升和擴大研發、金融、物流等產業支援型現代服務業,東西北地區的傳統服務業要向產業配套服務業轉型。用好中央給予珠三角「先行先試」政策,試點降低現代服務業稅率,提高珠三角服務業佔GDP的比重,通過以廣州、深圳為龍頭的珠三角產業升級,輻射帶動廣東省產業結構布局優化。
小資料:
人均GDP3000~10000美元
是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中等發達國家的人均GDP標准為3000~10000美元,廣東去年人均GDP已經突破5000美元,達到了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發揮投資和消費的拉動作用,千方百計擴大內需
今年投3030億建200重點項目
文/本報人大報道組
「要堅持以人為本,突出人均概念,堅定不移地通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建設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產業和勞動力『雙轉移』及強化落實科學發展觀績效考核等措施,千方百計提升經濟社會發展的人均指標水平,為實現更高水平的又好又快發展打下堅實基礎。」黃華華省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2009年,預期實現生產總值增長8.5%左右,人均生產總值增長7.5%的增長目標。
報告摘要
2009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8.5%左右;人均生產總值增長7.5%,其中珠三角地區各市人均生產總值力爭與本地生產總值同步增長;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7%,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分別削減3.0%和4.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進出口總額有所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4%以內;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增長6%;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5%。以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7%。
積極擴大消費需求。逐步完善促進就業、工資正常增長、強農惠農等機制,促進城鄉居民增加收入。
專家解讀
廣東省社科院產業研究所副所長黎友煥認為,8.5%左右的增長目標,雖然低於省「十一五」規劃年均9%的增長目標,但是卻高於目前經濟學家們對今年全國GDP增長水平的預估值。目前全球經濟增長仍在繼續下滑,失業率不斷攀升,國際市場需求繼續萎縮,國內消費需求也受經濟形勢的抑制,受此影響,廣東省經濟增長下滑的趨勢仍將繼續。實現8.5%的目標具有一定的難度。不過,由於國家和地方政府刺激經濟增長的力度很大,受信貸放鬆和投資推動,1月份的部分經濟數據已經出現好轉跡象,全年實現8.5%的目標應該沒有問題。
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特別強調人均概念,真正體現了科學的發展觀,也扭正了過去以總量作為衡量標准不合理情況。根據省委、省政府「雙轉移」政策目標,到2012年珠三角地區人均生產總值增長率要高於生產總值增長率2個百分點左右。考慮到目前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全國各地均面臨較大的經濟下行壓力,提出2009年珠三角地區各市人均生產總值力爭與本地生產總值同步增長的預期目標,比較穩妥可行。
由於外貿形勢受外部影響大,目前形勢依然嚴峻;而內需的拉動也是一項長期工作,短期見效慢,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的增長目標,較去年20.3%的水平有較大幅度的下降;在投資方面,政府主動性強而且見效快,今年廣東經濟增長的動力主要還要依靠投資的拉動,16%的投資增長目標雖然低於去年16.5%,但是由於今年通貨膨脹壓力很小,扣除價格因素後,今年的實際投資增長目標高於去年。在全球經濟受金融危機沖擊擴大的情況下,政府刺激經濟增長的政策力度不能放鬆。
來源:廣州日報
2008年中國人均收入1萬5 你拖後腿了嗎?
國家統計局局長今日召開新聞發布會,最新統計表明08年我國居民人均收入增長8%以上!
統計稱,我國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比上年增長14.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4%。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4761元,比上年增長15.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0%。年末居民儲蓄存款余額21.8萬億元,比上年末增加45353億元。,大家也看看自己的收入吧!收入高的不要驕傲,收入低點的呢,不要氣餒,繼續加油!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08年我國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分別同比實際增長8.4%和8.0%。
另外,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介紹2008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馬建堂稱,中國沒有大批的企業破產倒閉,只是一小部分,很小的比例。去年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長6.8%,去年第三季度當季GDP增長9%,增速有回落。2008年中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比上年上漲6.5%,漲幅比上年回落1.1個百分點。
2008年人均純收入是16588元
2008年5月29日24時發生的道路交通事故,肇事者的賠償金額將比去年有所提高。按照新規定的計算,我市城鎮居民一旦在交通事故中死亡親屬可獲32萬余元人身損害賠償金。
我市和廣州等為第三類
此次公布的計算標准與去年一樣,依然將全省城市劃分為三類:深圳作為計劃單列市獨處第一類;珠海和汕頭作為經濟特區排在第二類;包括廣州和我市在內的其他城市為作為一般地區排在第三類。市交警支隊一位負責人表示,交通事故賠償計算的基本公式為:「人均可支配收入」×「賠償年限」,賠償年限為20年。
對比去年的標准,記者發現今年度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計算標准普遍有所提高。主要是因為我省一般地區城鎮居民的人均可支配年收入由去年的14769.94元提高到了今年的16015元,提高了1245.06元。按此標准計算,如果我市城鎮居民在交通事故中死亡,可獲得的人身損害賠償金也由去年的29萬余元增加到今年的32萬余元。
我市賠償標准全省偏低
從新發布的賠償計算標准來看,賠償標准最高的地區仍然是深圳市,深圳市城鎮居民的人均可支配年收入由2006年的28665元提高到今年的32009元。這就意味著一旦駕駛員在深圳發生交通事故致當地居民死亡,當地居民可獲得的人身損害賠償金就高達64萬余元。處在第二等級的是珠海經濟特區,我市作為一般地區處在第三等級。總體來說,我市的賠償標准在全省仍然偏低。
市交警支隊一負責人表示,新的賠償計算標准在提高被害人賠償金額的同時,也加大了對交通肇事者的懲罰力度,如一旦我市的城鎮居民在今年發生的交通事故中受到人身損害,以20年計算賠償金額,肇事者將要多支付24901.2元的賠償金。
其他賠償費用以各行業平均工資為標准
據悉,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其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都在賠償之列,其中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等。比如誤工費就需要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來確定,如果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賠償費用就要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交通事故賠償標准(廣東省2008年)
2007-07-21
廣東省公安機關2008年度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有關項目計算標准
各市、縣公安局:
根據廣東省統計局提供的統計數據,我廳制訂了《廣東省公安機關2008年度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有關項目計算標准》,現將該標准印發給你們。從2008年5月30日零時起至2009年5月29日24時所發生的道路交通事故,均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3〕20號)規定的賠償項目和計算方法,適用本標准計算人身損害賠償。
廣東省公安廳
二OO八年五月二十三日
附表:2008年度交通事故賠償標准(廣東省)
廣東省公安機關2008年度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有關項目計算標准
序號
項目
標准
說明
一
城鎮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元/年)
計劃單列市
深圳
24870.21
採用新的統計口徑
經濟特區
珠海
19290.1
汕頭
11716.27
一般地區
17699.3
二
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元/年)
5624
三
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元/年)
計劃單列市
深圳
18752.87
經濟特區
珠海
17422.11
汕頭
9987.4
一般地區
14336.87
四
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元)
4202.3
五
城鎮、國有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元/年)
計劃單列市
深圳
58347
經濟特區
珠海
48954
汕頭
26352
一般地區
36396
六
住宿費(元/天)
150
省財政廳「粵財行〔2007〕229號」文規定
七
伙食補助費(元/天)
50
省財政廳「粵財行〔2007〕229號」文規定
『貳』 2011年廣州市、東莞市、中山市、佛山市、雲浮市、陽江市、茂名市、湛江市、重慶市等人均GDP是多少
2011年廣復東各市制gdp,人均gdp(新鮮出爐)
城市 gdp(億) 常住 人口(萬) 人均gdp(元)
廣州 12380 1270 97480
佛山 6613 719 91975
東莞 4735 822 57603
中山 2182 312 69935
陽江 779 242 32190
茂名 1738 581 29913
湛江 1650 699 23605
雲浮 502 236 21271
重慶 10011.13 2885 34705
以上是你提問城市人均GDP的小排行(只限廣東)。望採納
『叄』 東莞的人均GDP是不是比深圳高
毋庸置疑,東莞GDP肯定沒深圳高!
再遲若干年吧!
我是潮汕人!
『肆』 為什麼東莞在兩個一線城市之間,人均gdp和土著生活水平還不如佛山中山和珠海
東莞人排外,所以那裡除了工廠,工人。還有啥。生活水平和軟硬體,人文想匹配。試問,在東莞工作過的有幾個留念哪裡,當然夜生活的除外,那質量還是相當高的。
『伍』 2003-2006東莞人均GDP
建議到東莞市圖書館找一本叫《東莞統計年鑒》的資料(每年一期),一定有,就算沒有直接結果也可以分別查GDP和東莞戶籍人口後算出來。
『陸』 為什麼像。溫州東莞台州泉州這種地方人均gdp不高,但是大家口中非常有錢的城市為什麼
你可以去查一下這幾所城市的經濟主體是什麼 據我所知應該是製造業 它的人均gdp指的是什麼呢 是人均 也就是和人口掛鉤 說到底如果你覺得在那幾個城市很富有可是人均gdp卻很低的話 唯一的可能就是財富掌握在少數幾個人手上 更多的還是低階層的勞動人民 製造業需要的是工人 所以在這樣一個產業鏈下 人均gdp自然會低
還有就是 兄dei 你的這個標簽什麼鬼
『柒』 惠州市和東莞市2017年GDP和人均GDp各多少
2017年,惠州GDP3830.58億元,人均GDP8.02萬元;東莞GDP7582.12億元,人均GDP9.12萬元。
數據來源:
東江時報網頁鏈接
東莞陽光網訊網頁鏈接
「昨日,市統計局發布了惠州2017年「經濟成績單」,數據顯示2017年惠州全市經濟運行呈現穩中向好、穩中提質的發展態勢。其中,人均GDP為8.02萬元,增長7.4%,首次邁入8萬元大關。」
「據省統計局核定,2017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830.58億元「
「東莞市統計局發布了《2017年東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公報》顯示,初步核算,2017年東莞生產總值(GDP)7582.12億元,比上年增長8.1%。人均地區生產總值91329元,增長7.5%。」
『捌』 東莞和溫州哪個有錢啊包括GDP和人均GDP!
從經濟體量看,包括GDP和人均GDP,東莞均高於溫州。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6年初發布的統計公報,2015年,東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275 .06億元,邁入6000億俱樂部,GDP增速也達到8 .0%,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1個點。當年年末,東莞常住人口為834.31萬人,人均GDP為75212.57元。而溫州2015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619.84億元,當年年末溫州常住人口906.8萬人,人均GDP為50946.63元。
『玖』 2010年珠三角各城市(廣州、深圳、東莞、佛山、中山和珠海)GDP和人均GDP的官方數據
總GDP依次分別為廣州9112.7 深圳8201.2 東莞3763.2 佛山4814.5 中山1564.4 珠海1037.6
人均依次分別是:廣州89194.50 深圳94773.22 東莞5.28 佛山79658.65 中山59859.01 珠海700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