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湛江GDP主要是由什麼行業貢獻的
2017年,湛江市GDP2824億元,在廣東省21個城市中排名第8位。但是,其人均GDP只有38744元,只有廣東省平均水平的一半,全國平均水平的60%多。可見雖然處於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廣東省,但湛江還是一個經濟欠發達地區。
2017年湛江市三次產業結構比是18.6: 38.8: 42.6。可以發現第一產業比重過高,第二產業比重偏低,說明湛江的工業化水平不高。這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普遍特點。
目前湛江市幾個比較大的產業是農產品加工、家電產業、鋼鐵產業。
由於湛江是一個沿海地市,農業、海洋資源較為豐富。誕生了諸如雪仙、珠聯、博茂、國聯水產、國溢等幾家從事農產品加工或服務的企業。2017年湛江市飼料產量246萬噸、成品糖73萬噸、罐頭14萬噸、飲料56萬噸、冷凍水產品30萬噸。可以看出湛江市在農產品加工方面還是有比較大的規模的。
湛江的產業結構還是比較傳統的。農產品加工、鋼鐵、家電電器成為三個比較知名的產業。
㈡ 湛江市各區域經濟哪個強
霞山區
㈢ 你熟悉湛江嗎湛江那個縣,那個鎮地方經濟較好
湛江市一共有5區(霞山、赤坎、坡頭、麻章、開發區)3市(縣級市吳川回、雷州、廉江)答2縣(遂溪、徐聞)
霞山區主要是附近城中村私人建房(例錄塘村、屋山村、東山村等銷售量很可觀),坡頭區現正建設廣東省第十四屆省運會場地和附近農村私人建房也需要建材,經濟最好的肯定是開發區,近2年東海島開發區新成立百興待發,附近農民也有搶建房屋,農民也有剛需建房屋,應該說這里銷量肯定是驚人吃驚。最後祝你生意興隆、心想事成!
㈣ 湛江市的市區和地區分別是哪裡
湛江市區是:赤坎區,霞山區(含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湛江海灣的西岸。地區是整個湛江的行政范圍。一個城市有兩個中心城區是在全國的城市中是少有的。其實這兩個都算是湛江的老城區了,在廣州灣時期,赤坎,霞山(舊稱西營)都已成大的商埠了。
霞山區開發的早,市中心已搬出老城區——東風市場,延安路,東堤路一帶,而赤坎區現在看起來比較舊,但是市民風味很重,很有歷史積淀,市政府把湛江海灣東岸的坡頭區地位為未來的副中心城區。
除此之外還有坡頭區、麻章區。除了4市轄區外,整個湛江地區還包括3個縣級市、2個縣:廉江市、雷州市、吳川市、遂溪縣、徐聞縣。
(4)湛江市各地區gdp排名擴展閱讀
區劃沿革:
1983年9月,原湛江地區所轄的吳川、徐聞、海康、遂溪、廉江縣劃入湛江市;電白、化州、高州、信宜縣劃入茂名市;陽江、陽春縣劃入江門市,後又劃出成立陽江市。
1983年後,湛江市轄吳川、廉江、雷州3市,徐聞、遂溪2縣,赤坎、霞山、坡頭、麻章4區和湛江經濟開發區、東海島經濟開發試驗區。
2010年4月,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湛江市東海島經濟開發試驗區管理委員會合並設置為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廣東湛江東海島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㈤ 韶關和湛江這兩個城市哪個經濟比較好
當然是湛江了,湛江市是沿海城市,一直以來沿海城市都比山區要發達的多,而韶關就是山區,山區普遍。的經濟發展水平比較低。所以,湛江要比韶關好!
㈥ 廣東省湛江經濟排名第幾
2008年廣東省各市GDP
排名 城市 總量(億元) 增長率%
1 廣州 8200 12
2 深圳 7807 12.1
3 佛山 4300 15.4
4 東莞 3710 14
5 中山 1409 11.1
6 惠州 1280 11.5
7 江門 1277 11.03
8 茂名 1200 10.1
9 湛江 1050 10.1
10 珠海 992.1 9
11 汕頭 977 10.5
12 清遠 757 18.2
13 肇慶 720 14
14 揭陽 683 16
15 韶關 521.2 10.5
16 陽江 498 12.5
17 梅州 483 10.2
18 潮州 435 12
19 河源 368.9 11
20 汕尾 355 16.2
21 雲浮 328 12.8
湛江排名第九……
㈦ 憑良心說,湛江和汕頭哪個經濟實力比較強大
肯定汕頭。2016年湛江GDP2585億,汕頭2088億。雖然湛江比汕頭高,但是湛江比汕頭多了近200萬的人口,湛江面積比汕頭大了六倍。地均經濟汕頭明顯高很多。汕頭雖然是墊底的特區,但是上市公司數量在廣東僅次廣深排名第三,汕頭人均GDP不咋地,但民企注冊商標數量是國家前20的城市。工業用電量抵得上很多省會城市。民間資本活躍度、社會消費也是很高的,另外像汽車保有量、恩格爾系數、城市化率、民營企業很多衡量民富的數據汕頭都是很高的。缺點是汕頭面積太小,只有0.206萬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太大(全國第四城市)、城建一般,名聲不咋地。
而湛江作為後起的城市。市區實力不遜色珠三角,但是全市而言就偏吃力了。
㈧ 湛江市與茂名市的經濟實力對比,誰強誰弱
湛江市與茂名市的經濟實力對比:
(1)何為一個城市的經濟實力:
一個城市的經濟實力一般包括經濟總量(GDP)、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財政總收入)、外貿進出口總額、固定資產投資、金融機構存款余額、居民收入、社會消費額、房地產開發投資等指標。
(2)湛江市與茂名市的經濟總量(GDP)對比:
根據2018年廣東省各地級市經濟總量(GDP)排行數據可知,湛江市2018年經濟總量(GDP)為3008.39億,在廣東省排行第8位。茂名市2018年經濟總量(GDP)為3092.18億,在廣東省排行第7位。根據數據對比,兩市的經濟總量(GDP)相當,茂名市略高於湛江市。且兩市經濟總量(GDP)都位列廣東中上游水平,都超過了珠三角地區的珠海市(2914.74億)、江門市(2900.41億)、陽江市(1350.31億)。
(3)湛江市與茂名市的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對比:
根據2018年1至11月廣東省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數據可知,湛江市2018年1至11月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107.8億元,在廣東省排行第11位;茂名市2018年1至11月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115.3億元,在廣東省排行第10位。根據數據對比,兩市的2018年1至11月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數據相當,茂名市比湛江市多了7個億。且兩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都位列廣東中游水平,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8)湛江市與茂名市的社會消費額對比:
2018年,湛江市全體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5302.6元,比上年增長5.4%。2018年全年茂名市全體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筆者沒有找到相關的資料,只找到2018年上半年茂名市的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7373.5元,那麼全年則預計有15000元左右,與湛江市相當。
(9)湛江市與茂名市的房地產開發投資對比:
2018年,湛江市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496.41億元,比上年增長56.3%;2018年,茂名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億元309.9億元,比上年增長 84.2%。根據數據可知2018年房地產開發投資,湛江市要比茂名市多出180多億元。
㈨ 湛江的經濟概況
2012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1900.64億元,比上年增長10.0%,高於全國、全省增長水平。其中第一產業增長6.6%,第二產業增長13.0%,第三產業增長8.4%。人均生產總值26810元,增長9.0%。來源於湛江的財政總收入542.38億元,增長17.1%,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92.09億元,增長15.1%,固定資產投資572.28億元,增長16.6%。 2012年農業總產值608.0億元,比上年增長6.5 %。創建農業部健康養殖示範場11家。硇洲和烏石國家級中心漁港項目主體工程全面完成並投入使用。有效期內國家綠色食品認證64個,廣東省名牌產品(農業類)75個。
完成水利投資15.59億元,鑒江供水樞紐工程累計完成投資21億元,閘壩一期工程完成,啟動實施農村中型及重點小型機電排灌工程項目167宗。
累計籌集投入建設資金8.5億元,完成村鎮整治建設項目352個,規劃建設2個省級名鎮、28個省級名村和56個市級示範村。建成21宗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解決28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建設水庫移民新村85個。完成農村公路硬底化改造1156公里。扶貧開發力度明顯加大,建成扶貧開發項目3096個,完成困難戶住房改造33000戶,全市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已100%實現脫貧。 1959年3月7日,全國造林園林化現場會議在湛江召開。湛江獲得「花園城市」稱號。
1991年時獲得 「綠化達標城市」榮譽。
1999年以來,先後獲得「廣東省衛生城市」、「廣東省文明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綠化達標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十大休閑城市」等榮譽稱號。
2004年世界第三區(亞澳)滑水錦標賽舉辦城市。
「湛江海上國際龍舟邀請賽」(2007年創辦至今,全國唯一殊榮)
2010年湛江市被正式授予為「中國海鮮美食之都」稱號,成為全國首個獲得這一殊榮的城市。
2010年7月3日,湛江榮獲「中國城鄉建設範例城市」。
2010年11月11日,榮獲「中國對蝦之都」。
2010年12月12日,榮獲「中國十佳綠色城市」。
2007 ~ 2010年連續榮獲兩屆「中國十大休閑城市」。(三年一屆)
2010年第37屆世界旅遊小姐(廣東湛江)全球總決賽。
2010年廣東省首屆海洋經濟博覽會暨第一屆湛江海洋節承辦城市
2011年9月7日,湛江榮獲「中國十佳低碳生態城市」。
2012年獲得中國特色魅力城市稱號。
2013年獲得第27屆香港國際旅遊展「中國十大環境最好旅遊城市」稱號。
2013年國內空氣質量達到優秀的城市,媒體評「中國最適合洗肺城市」,僅7座,湛江上榜。
2014年1月,湛江被確定為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
2014年首屆「中國國際海洋經濟博覽會」長久會址城市。
2015年第十四屆「廣東省運動會舉辦城市」。
㈩ 湛江在廣東經濟排第幾最好有GDP
2008年湛江市宏觀經濟數據
GDP
1050億元,增長10.1%
人均GDP
15300元,增長9%
第一產業專增加值
235億元,增長5.2%
第二產業增加值
500億元,增長10.3%
第三屬產業增加值
315億元,增長13.0%
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
1050億元,增長11.5%
金融機構存款達
1045億元,增長12.8%
農業總產值
增長5.4%,達到380億元(全省第一)
畜牧業產值
58.45億元,增長5%
外貿進出口
32.5億美元,增長26.1%
實際利用外資
1.7億元,增長15.4%
國稅
188.73億元,增長46.8%
地稅
52.23億元,增長22.2%
但其中房價不正常居高,從而帶動了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