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台灣的GDP是多少中國有城市可以與之相比嗎
國內生產總值
國內生產總值(GDP):購買力平價(PPP)-6312億美元(2005年);國際匯率-3167億美元(2006年)
每人GDP:購買力平價(PPP)-27600美元(2006年);國際匯率-15291美元(2005年)
國內生產總值成長率:4.51%(2007年)
國民生產總值(GNP): 13,536,277百萬元(2007年)
每人GNP:591,076元(2006年)
國內生產總值組成:
農業:1.6%
工業:29.3%
服務業:69%(2005年)
其他經濟指標
投資:(固定資產)GDP的 18% (2004年)
貧窮線下人口:0.9%(2005年)
家庭收入或支出百分比:
最低10%:6.7%
最高10%:41.1%(2002年)
通貨膨脹率:2.3%(2005年)
預算:
歲入:1,511,713百萬元
歲出:1,663,807百萬元(2006年)
公債:
GDP的 32.4%(2004年)
經常賬戶餘額:$285.7 億(2003年)
外匯和黃金儲備:$2,662.87億美元(2007年2月)
外債:555億美元(2004)
目前有足夠實力甚至跟台灣並駕齊驅的城市(依照2004中國城市GDP排名須考慮人口但位面積問題!)
1.深圳*(GDP總值為6765.41億元人民幣)
2.廣州*(GDP總值為7050.78億元人民幣)
3.東莞*(GDP總值為182.44億元人民幣)
4.蕙州 (GDP總值為803.94億元人民幣)
5.上海 (GDP總值為12,188.85億元人民幣)
6.北京 (GDP總值為9006.2億元人民幣)
(有加註*者與台灣有非常深的淵源也是台商的大本營)
⑵ 台灣各市縣的GDP有多少億美元
2005年下半年經濟形勢雖好於上半年,但全年增長遠不如預期,呈現低增長態勢。台灣官方公布的第一季度經濟增長率只有2.5%,較原預測的4.2%相差甚大;第二季度增長3.03%,上半年平均增長2.75%。下半年,台灣經濟形勢略有好轉,第三季度增長4.38%,預計全年經濟增長為3.8%左右,難以實現4%的增長目標。按此一增長率計算,全年台灣GDP將超過3300 億美元,人均GDP將突破15000美元。
人口
總數
22,894,384人。(2005年7月)
台灣原住民族人口:433,689人。(2002年底統計)
年齡結構:(2005年)
0-14歲: 19.7% (男性 2,349,077; 女性 2,156,755)
15-64歲: 70.7% (男性 8,205,933; 女性 7,980,056)
65歲以上: 9.6% (男性 1,107,708; 女性 1,094,855)
年齡中位數:
總計: 34.14歲
男性:33.71歲
女性: 34.57歲(2005年)
人口密度:
622人/km²。(2002年底統計)
人口增長率:
0.63%。(2005年統計)
出生率:
12.64/1,000人。(2005年統計)
死亡率:
6.38/1,000人。(2005年統計)
凈遷移率:
0/1000人(2005年統計)
性別比:
出生: 1.1 男/女
15歲以下: 1.09 男/女
15-64歲: 1.03 男/女
65歲以上: 1.01 男/女
平均:1.04 男/女 (2005年)
嬰兒死亡率:
總計: 6.4/1,000人
男性: 7.09/1,000人
女性: 5.65/1,000人 (2005年)
結婚率:7.69/1,000人。(2002年統計)
離婚率:2.73/1,000人。(2002年統計)
平均壽命
總計:77.26歲。
男性:74.49歲
女性:80.28歲(2005年統計)
總生育率:
1.57/婦女(2005年)
⑶ 大陸人均GDP超過台灣的城市有多少個
這種比較有意義? 就好比平壤居民生活水平超過中國某城市,能說明啥?
北上廣集中的是大陸13億人當中拼殺出來的優勝者,拿這個數據同全台灣相比就算超過也只能當笑話。
⑷ 台灣哪幾個富有城市GDP
2017年,台灣的GDP推測為五千四百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為3.72萬億人民幣。 2016年,中國各省超過台灣的明細如下:廣東7.9萬億江蘇7.6萬億山東6.7萬億浙江4.6萬億河南4萬億。所以台灣排名 第六。後面是四川、湖北3.2萬億;河北、湖南3.1萬億!
⑸ 台灣所有城市的排名是什麼
台灣所有城市人口排名:
1 台北市 (直轄市) 263萬0515 是台灣第一大城
2 高雄市 (直轄市) 152萬2656
3 台中市 (直轄市) 106萬1065
4 台南市 (直轄市) 76萬6707
5 板橋市 (台北縣轄市) 54萬9394 (台灣人口最高縣轄市也是縣治所在)
6 中和市 (台北縣轄市) 40萬9320
7 新竹市 (省轄市) 40萬1825
8 新莊市 (台北縣轄市) 39萬6987
9 桃園市 (桃園縣轄市) 39萬4221 (縣治所在)
10 基隆市 (省轄市) 38萬9600
11 三重市 (台北縣轄市) 38萬3358
12 中壢市 (桃園縣轄市) 35萬9885 13
13 鳳山市 (高雄縣轄市) 33萬8784 (縣治所在)
14 新店市 (台北縣轄市) 29萬0768
15 嘉義市 (省轄市) 27萬1675
16 土城市 (台北縣轄市) 23萬7608
17 永和市 (台北縣轄市) 23萬7025
18 彰化市 (彰化縣轄市) 23萬6430 (縣治所在)
19 屏東市 (屏東縣轄市) 21萬5706 (縣治所在)
20 永康市 (台南縣轄市) 21萬1507
21 平鎮市 (桃園縣轄市) 20萬4035
22 大里市 (台中縣轄市) 19萬3348
23 蘆洲市 (台北縣轄市) 19萬2981
24 汐止市 (台北縣轄市) 18萬1451
25 八德市 (桃園縣轄市) 17萬2281
26 太平市 (台中縣轄市) 17萬1784
27 樹林市 (台北縣轄市) 16萬6263
28 豐原市 (台中縣轄市) 16萬4940 (縣治所在)
⑹ 台灣和香港的 GDP 同比於大陸 GDP 的百分比最高是多少
1981年,香港GDP達到了最高峰,達到中國大陸的5.3%左右。之後每一年的比例都在一步一步下降,2018年香港佔比已經不足3%,只佔廣東24%,深圳首次超越香港,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第一城。
1990年,台灣GDP為1700億美元,大陸為3878億美元,台灣相當於大陸的43.8%,在2015年台灣GDP相當於大陸的4.7%。2018年台灣GDP相當於大陸的4.4%。
(6)2018年台灣各城市gdp擴展閱讀:
2015年4月15日,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14066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2014年增長7.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7770億元,同比2014年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60292億元,增長6.4%;第三產業增加值72605億元,增長7.9%。
2016年3月5日,李克強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2015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7.7萬億元,增長6.9%,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位居前列。
2016年4月15日,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15852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8803億元,同比增長2.9%;第二產業增加值59510億元,增長5.8%;第三產業增加值90214億元,增長7.6%。
2017年,GDP現價總量為820754億元,比初步核算數減少了636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8%,比初步核算數下降0.1個百分點。
⑺ 台灣gdp 佔大陸多少
台灣2016年的GDP為5295.5億美元,摺合人民幣36178億元。。。如果台灣回歸,那麼台灣經濟在中內國省份排名第六.。(第五名為河容南40160億元,第七名為四川32680億元)香港2016年的GDP為3206.7億美元。。摺合人民幣21300億元。。在全國市級排名中,名列第三(第二名為北京24541億元,第四名為廣州20004億元) 2016年中國(不含台灣)的GDP約為74.4萬億人民幣。。。約11萬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二(第一名為美國約18萬億美元,第三名為日本約4.4萬億美元)台灣GDP相當於中國全國GDP的4.6% 香港GDP相當於中國全國GDP的2.8%
⑻ 中國的GDp包括香港、台灣、澳門嗎
不包括香港、台灣、澳門。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經濟數據一般指除港澳台以外的中國大陸。GDP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表現形態,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
從價值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貨物和服務價值超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資產貨物和服務價值的差額,即所有常住單位的增加值之和;從收入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創造並分配給常住單位和非常住單位的初次收入之和;
從產品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所出產的最終使用的貨物和服務價值減去貨物和服務進口價值。
在季度GDP核算時,將所有可以在核算時獲得的、適用的經濟統計調查數據都用於GDP核算。資料來源主要包括兩部分:
一是國家統計調查資料,指由國家統計系統實施的統計調查獲得的各種統計資料,如農林牧漁業、工業、建築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房地產業等統計調查資料、服務業抽樣調查資料、人口與勞動工資統計資料、價格統計資料等。
二是行政管理部門的行政記錄資料,主要包括: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稅務總局、保監會、證監會等行政管理部門的相關數據,例如中國人民銀行的金融機構本外幣信貸收支情況、國家稅務總局分行業的稅收資料等。
⑼ 2018年台灣GDP對大陸佔比和在中國所有省中的排名
台灣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17.77萬億新台幣,比上年增長2.60%,摺合人民幣39001.04億元。在中國所有省中的排名為第八名。
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為90030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6%。
2018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3953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30萬人,全國人均GDP為64643元。
2018年美元對人民幣全年平均匯率為6.6174,按平均匯率計算,2018年中國GDP摺合136051.28億美元,人均GDP達到9769美元。
台灣GDP排名較2017年下降兩名,台灣、香港、澳門GDP總量10068.99億美元,大中華區GDP合計14.61萬億美元(9)2018年台灣各城市gdp擴展閱讀:
上個世紀60年代起,香港、台灣、新加坡、韓國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經濟騰飛,一躍成為亞洲最富裕的地區。
其中,台灣成為了四小龍之首,到1990年,台灣省經濟總量是整個中國大陸的43%,到了2018年,中國大陸經濟總量是台灣省經濟總量的21倍,說明從1990年之後,台灣省經濟增速下滑嚴重。
雖然台灣省經濟總量增速慢,但是因為上個世紀60年代發展快速,目前台灣省人均GDP仍然非常高。
2018年台灣人均GDP達到2.5萬美元。對比上海,上海人口2418萬人,人均GDP剛剛進入2萬美元。
⑽ 大家知道嗎,台灣gdp曾佔大陸gdp的45
確實是,但是那都是過去了。台灣省發布統計數據,2017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GDP)為17.44萬億新台幣,增長2.8%。2017年全年,新台幣對人民幣的平均匯率是4.4635:1。按照該匯率換算,2017年台灣GDP是39072億元人民幣。
2017年,中國各省超過台灣的明細如下:
廣東8.9萬億
江蘇8.5萬億
山東7.2萬億
浙江5.1萬億
河南4.4萬億。
所以台灣排名第六。
後面是四川3.6萬億、湖北3.6萬億;河北3.6、湖南3.4萬億!
由於四川等三省經濟增速都是7-8%(台灣是2%左右),所以再過1-2年,台灣將下滑三名,名列第九(甚至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