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長沙2018GDP比鄭州高,增速比鄭州快,2019gdp卻低於鄭州
有時候統計會有誤差。。
② 河南鄭州在全國城市中處於什麼樣的水平
鄭州在中國所有的城市中處於上游的位置,2018年全國gdp排名17位。鄭州是河南省的省會城市,是我國中部一個非常重要的樞紐性的城市,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位置,鄭州也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其經濟發展勢頭也越來越強勁,帶動周邊的能力明顯增強。同時,鄭州的CBD成為了鄭州發展的一個新的引擎,通過建設CBD引來了更多具有高附加值、高科技的產業,為鄭州的發展和復興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和活力,使這座古老的城市煥發出年輕的生機和朝氣。所以鄭州的未來一定是更加美好的,它的發展勢頭是非常強勁的。
③ 河南各市2019gdp是多少
河南各市2019GDP如下:
1、鄭州:11191.13億元;
2、洛陽:5019.93億元;
3、南陽:3802.89億元;
4、許昌:3043.20億元;
5、周口:2935.79億元;
6、新鄉:2707.45億元;
7、安陽:2545.67億元;
8、商丘:2599.51億元;
9、信陽:2598.17億元;
10、焦作:2466.60億元;
11、駐馬店:2583.18億元;
12、平頂山:2285.76億元;
13、開封:2123.97億元;
14、濮陽:1736.88億元;
15、三門峽:1718.97億元;
16、漯河:1312.72億元;
17、鶴壁:897.58億元;
18、省直管濟源:682.60億元。
(3)鄭州區gdp排名2018擴展閱讀
1、河南省統計局公布的上半年全省GDP同比增長為7.7%,下半年河南經濟延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最終實現了同比增長7.0%的好成績。
2、河南是人口大省,勞動力資源非常豐富。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38.30萬人,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36.08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2.84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3.17%。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5.76萬人,年末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總量3040.89萬人,其中省內轉移1826.01萬人,省外輸出1214.88萬人。
3、2018年年末河南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總量2995.14萬人,2019年,該數據首次突破3千萬人。同時,省內轉移數量也有大幅增長,可見越來越多河南「勞動力」走向城市掙錢,也更願意到省內大城市工作。
④ 長沙與鄭州GDP十分接近,但綜合實力競爭中,誰更勝一籌
說起我們中國的大城市,可以說都是各自有各自不同的優勢。如果要將經濟水平差不多的兩座城市進行比較的話,往往都是不分伯仲。
其實,每座城市都有自身的特點和發展路徑,強行的比較沒有太多的意義,比較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發揚特長,補足短板,切實地提升城市地發展潛力,增進當地居民的福祉,也許這才是最終要義吧。
⑤ 河南各市經濟實力排名如何
河南各城市人均GDP
鄭州市: 2002/724 = 27652 河南 01
濟源市: 180/68 = 26471 河南 02
洛陽市: 1332/660 = 20182 河南 03
焦作市: 699/350 = 19971 河南 04
三門峽: 412/230 = 17913 河南 05
許昌市: 712/460 = 15478 河南 06
鶴壁市: 219/150 = 14600 河南 07
漯河市: 377/265 = 14226 河南 08
平頂山: 672/510 = 13176 河南 09
濮陽市: 456/365 = 12493 河南 10
安陽市: 645/545 = 11835 河南 11
新鄉市: 633/593 = 11593 河南 12
南陽市: 1201/1100=10918 河南 13
開封市: 472/490 = 9633 河南 14
商丘市: 646/840 = 7690 河南 15
信陽市: 586/805 = 7280 河南 16
駐馬店: 571/850 = 6718 河南 17
周口市: 678/1110= 6108 河南 18
河南各市GDP
河南8815億
鄭州 1375億*
洛陽 908億*
南陽 892億*
周口 531億*
許昌 500億?
平頂山 473.6億*
新鄉 462.90億元*
商丘 460億元*
駐馬店 454億元*
安陽 >450億?
焦作 447.7億元*
信陽 439.8億*
開封 340億元*
濮陽 319.8億元 *
漯河 285億*
三門峽 273億*
鶴壁 157億元*
濟源 122億
⑥ 蘇州2018前三季度各區GDP排名
你上這幾個區的政府網站,找統計數據。
⑦ 2018年各城市GDP前20名
2017各地經濟年報出爐,山東省突破7萬億元排名全國第三,趕超浙江等省份。 2017年多個省回份GDP邁上新台答階,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省份共有11個,分別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具體來看,廣東GDP總量將近9萬億元,連續29年位居全國首位。東北、山西等地的經濟增長已開始呈現回暖態勢。 2017年,多個省份的地區生產總值(GDP)邁上新台階,目前,GDP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省份共有11個,分別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具體來看,廣東GDP總量將近9萬億元,連續29年位居全國首位;江蘇、山東、浙江分別首次突破8萬億、7萬億、5萬億元的大關;四川和湖北均超過3.65萬億元;福建和上海首次跨過3萬億元,從城市經濟來看,上海是我國首個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城市。而在山東省,經初步核算,2017年青島市實現生產總值(GDP)11037.2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7.5%。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57.1億元,增長7.1%。 2017年31個省份經濟增速一覽 2017年31個省份GDP總量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