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很多跨國公司所說的大中華地區指中國和其他哪些地方
港澳地區和台灣地區,有時也包括新加坡。常用在海峽兩岸的經濟或商業領域中
大中華地區是一個華人社區名詞,一般定義的范圍涵蓋以華人為多數住民之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和台灣地區,有時也包括新加坡。常用在海峽兩岸的經濟或商業領域中。
大中華圈的意思類似大中華區,但較抽象,相對較少人使用。「大中華」(英文:Greater China)中的「大」字容易存在其它涵義,除可解作「較大」(Greater)指稱兩岸三地外,亦可解作「偉大」(Great),後者容易激起不必要的民族主義情緒,英譯反而沒有這個問題。
大中華區主要屬於人文經濟區域,當然可以有兩種解釋,在地理層面上特指的是: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而在人文和經濟層面上泛指的則是:包括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在內的,以及華人華裔華僑人口眾多,移民歷史悠久的(移民僑居)聚集國,或華人華裔華僑的經濟和中華文化影響力較大的國家或地區,如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英國、法國、越南等大中華華人圈。
延伸使用
「大中華地區」一詞可以說是個政治正確的用語,不對上述地區的政治地位或統分狀態做任何暗示,尤其多用於涉及台灣問題的文字,以避免使台灣海峽兩岸的任一方感到不滿。這個表達是源於上述地區相同或相近的文化及經濟結構,在這些地區之間,常常有大量的相互投資及貿易往來。不過,為了降低政治與民族的沖突,使用方法漸漸以文化認同來取代。
許多商業機構和跨國企業都採用「大中華地區」或「大中華區」一詞於自身的商務運作當中,而以此為名所設立的公司業務部門則主要負責處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實質管轄的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和中華民國政府實質管轄的台灣地區等兩岸三地之間業務來往的管理事項,偶爾也兼有負責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之間的「新馬」(舊稱「星馬」)業務。
❷ 有媒體預測,2040年,東方世界的財富超過西方世界,全球GDP排行為1大中華地區 2歐盟 3北美(
:世界是變化的,就像我接受不了從小長大的表哥談女朋友一樣。感覺很詫異,後來習慣了。
❸ 大中華地區(大陸、港澳台)的GDP總有沒有美國的一半
根據世界最權威機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官方資料庫數據:
美國 14.2646萬億美元
中國 4.4016萬億美元
台灣 0.3926萬億美元
香港 0.2156萬億美元
澳門 0.0186萬億美元(世行數據)
中國+台灣+香港+澳門=5.0284萬億美元 為美國的35.25%
不到一半
❹ 大中華區的大中華經濟圈
大中華經濟圈,或稱經濟中國,指的是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台灣及中國大陸和版世界的華人企業家權可以串連成立一個大中華經濟圈。雖然一些華人商界人士倡議此想法,然而中國共產黨則相當小心,如於1995年的學術場合吳學謙表明中國反對大中華經濟圈的想法。根據提出「大中華經濟圈」概念的華人經濟學家鄭竹園,中共不喜歡這詞是因為不樂見中國大陸與中國台灣相提並論平起平坐。
❺ 大中華區的意思
1詞彙來歷
編輯
大中華區又稱大中華地區,是一個經濟或文化源生出來的地理名詞,所指的地域包含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以及台澎金馬地區。有些時候,也會包括有許多華人居住的華人國家新加坡;或是泛指有華人居住及活動的地區。「中國」一詞,在台灣認為說的是「中華民國」,在大陸認為說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以為了避開這些異議就用大中華地區。大中華地區或大中華區於1980及1990年代開始流行,如華人經濟學家鄭竹園提出的「兩岸三地」「大中華共同市場」構想和「大中華經濟圈」概念大中華地區因此先用於經濟、商業領域,涵蓋以華人為多數住民之中國大陸、台灣、香港及澳門。
2詞義解釋
編輯
大中華地區現具體指以下幾個地區:
1華北行政地區: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
2東北行政地區:黑龍江吉林遼寧
3華東行政地區:上海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山東
4華中行政地區:河南湖北湖南
5華南行政地區:廣東廣西
6西南行政地區: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
7西北行政地區: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
8特別行政地區:香港 澳門
9島嶼堡礁地區:台灣海南崇明 珠江河口沙島 東西南部群沙島 東部沿線基岩島 釣魚島
10華語國家地區:新加坡
3詞語影響
編輯
大中華地區是個政治中立的詞語,不對上述地區的政治地位或統分狀態做任何暗示。這個表達是源於上述地區相同或相近的文化及經濟結構,在這些地區之間,有大量的相互投資及貿易往來。
很多商業機構將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台灣和新加坡的業務組成為一個叫「大中華地區」的部門。
英文「大中華」(英語:Greater China)中的「大」字容易存在其它涵義,除可解作「較大」(Greater)指稱兩岸三地外,亦可解釋為「廣義」、「泛指」之義。此詞可以從經濟、政治及文化三種意義角度來理解,而分別有大中華經濟圈、大中華政治圈及大中華文化圈。隨著治理、政治、文化、媒體等跨域交流及比較日益增加,各學術領域對大中華一詞對全球化、區域化等議題的討論增多。
「大中華地區」暫不對包含地區的政治地位做出明顯政治判斷,支持者認為可以避免兩岸關系中「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等政治及主權爭議,以降低政治與意識形態的沖突。盡管如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文化用語大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不只一次反對這地域名詞的使用,認為此詞將大陸和台灣相提並論,而學者王賡武也質疑此地域名詞會有誤導或錯誤的效果,讓其他地域的國家對中國的擴張及帝國主義傾向產生政治上的質疑。
4大中華地區
編輯
大中華地區(GCG)是一個華人社區名詞,一般定義的范圍涵蓋以華人為多數住民之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和台灣地區,有時也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常用在海峽兩岸的經濟或商業領域中。
大中華區
大中華區主要屬於人文經濟區域,當然可以有兩種解釋,在地理層面上特指的是: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而在人文和經濟層面上泛指的則是:包括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在內的,以及華人華裔華僑人口眾多,移民歷史悠久的(移民僑居)聚集國,或華人華裔華僑的經濟和中華文化影響力較大的國家或地區,如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英國、法國、越南等大中華華人圈。
5延伸使用
編輯
「大中華地區」一詞可以說是個政治正確的用語,不對上述地區的政治地位或統分狀態做任何暗示,尤其多用於涉及台灣問題的文字,以避免使台灣海峽兩岸的任一方感到不滿。常常有大量的相互投資及貿易往來。不過,為了降低政治與民族的沖突,使用方法漸漸以文化認同來取代。
許多商業機構和跨國企業都採用「大中華地區」或「大中華區」一詞於自身的商務運作當中,而以此為名所設立的公司業務部門則主要負責處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實質管轄的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和「中華民國政府」實質管轄的台灣地區等兩岸三地之間業務來往的管理事項,偶爾也兼有負責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之間的「新馬」(舊稱「星馬」)業務。
6大中華經濟圈
編輯
大中華經濟圈,或稱經濟中國,指的是香港、台灣及中國大陸和世界的華人企業家可以串連成立一個大中華經濟圈。雖然一些華人商界人士倡議此想法,然而中國共產黨則相當小心,如於1995年的學術場合吳學謙表明中國反對大中華經濟圈的想法。根據提出「大中華經濟圈」概念的華人經濟學家鄭竹園,中共不喜歡這詞是因為不樂見中國大陸與台灣相提並論平起平坐。
7大中華政治圈
編輯
大中華政治圈,或稱政治中國,相較之下較少被提及,可能和國共內戰歷史和台灣問題有關。
8問題
編輯
此外,海外學者如王賡武對大中華持負面看法。他認為這詞絕不應該用在海外華人,大中華在他看來其實只是迷思,若將此詞延伸到中港台三角之外的地方,這個詞將開始有其政治效應而且是誤導的效應,是不良的效果。
部分商業機構和跨國企業亦將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納入「大中華地區」或「大中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