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gdp差距有多大
2015年中國人均GDP約8000美元,按照目前匯率等於52000人民幣。按照2015年國家統計局數內據,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容入是21966(如下),占人均GDP約42%,而2014年的同類數字卻是28844元,高於2015年6828元
『貳』 人均GDP與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什麼關系
人均和人均收入是兩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指標。
人均GDP是反映按人口計算的全社會新創造的價值,從分配的角度來說,它包括國家收入(也就是各項稅收)、企業收入(也就是企業利潤以及固定資產折舊)和勞動者收入,因此人均GDP的概念要大於人均收入,也就是說,個人收入(包括城市和農村居民的收入)只是GDP中的一個構成要素。
舉例說明:
2014年,中國人均GDP排名最高的是克拉瑪依、鄂爾多斯、阿拉善三個資源型城市,人均GDP分別為22萬元、20萬元、19萬元,大大高於深圳的15.5萬元。
其中,克拉瑪依產石油,鄂爾多斯產煤炭,阿拉善產煤炭。
克拉瑪依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3萬元,鄂爾多斯不到4萬元,阿拉善不到3萬元,均低於深圳。
一個地方的GDP=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餘。
查看等式發現,人均GDP和人均勞動者報酬,兩者並不具有一致性。因為還有「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餘」三個變數。
人均GDP與人均收入不一致或者嚴重背離,說明經濟的循環效率低。
(2)標題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何區別擴展閱讀
GDP(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的總和,常被認為是衡量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的指標。
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總體經濟狀況重要指標,但不適合衡量一個地區或城市的經濟狀況,因為每個城市的生產總值上繳上級或國家的量都不同,所以在每個城市留下的財富就不一樣。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初步核算,2016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為744127億元,比上年增長6.7%;全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3980元,比上年增長6.1%。
國家統計局2018年1月5日發布公告,經最終核實,2016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現價總量為743585億元,比初步核算數減少54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與初步核算數一致。
2017年中國GDP總量為827122億元,首次登上80萬億元的門檻;GDP同比增長6.9%,增速較2016年提高0.2個百分點。這是自2010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首次加速。
『叄』 人均GDP跟人均可支配收入哪樣更能反應當地人的真實生活水平
GDP是包含各行各業的,比如鄂爾多斯的挖煤產業就可以產生很多GDP。但當地的生活水平並不高。再比如,長沙和蘇州的人均GDP也比上海高,但生活水平卻低於上海。
我國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是抽樣調查得來的數據,而且還是居民自願填寫的數據,所以這些數據存在很大的水分。有一些居民不願意暴露自己的真實收入水平,往往會填寫一個假數據交給統計局。你看看某些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很低,但個稅卻很高。因為可支配收入可以造假,但個稅無法造假。
『肆』 在統計學中,相對數,平均數有什麼區別,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是相對數還是平均數
一般的相對數,是兩個有聯系的指標的比值,它可以從數量上反映兩個相互聯系的現象之間的對比關系。而平均數是表示一組數據集中趨勢的量數,是指在一組數據中所有數據之和再除以這組數據的個數。
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平均數.
『伍』 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什麼不同難道還有不可支配的收入嗎gdp不就是自己生產的東西賣的錢嗎
人均gdp即一個國家或地區一個時期內的gdp總值除以當期內的人口總數回國內生產總值(gdp) 指一個國家答(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個人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值。個人可支配收入指個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繳納的各種直接稅以及非商業性費用等以後的余額。個人可支配收入被認為是消費開支的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因而常被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生活水平的變化情況。
『陸』 國內生產總值與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什麼關系
GDP與人均可抄支配收入是兩個不同的統計學概念,經濟學名詞。
GDP:
國內生產總值(GDP)是一個國家(國界范圍內)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所有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價格。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總體經濟狀況重要指標。
人均可支配收入:
可支配收入=實際收入-家庭副業生產支出-記賬補貼-個人所得稅-個人社會保險費用-住房公積金費用等。人均可支配收入(或人均生活費收入)即用家庭可支配收入(或生活費收入)除以家庭人口。一般來說,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生活水平成正比,即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生活水平則越高。
『柒』 我國近十年的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要具體的數據)
建議復你查詢國家統計局的有關資料庫制: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06/indexch.htm
其中的兩張表可以回答你的人均DG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具體數據。請查看:
表:3-3 國內生產總值指數(左面幾欄是各產業的比例,但是請看最右邊一欄/第十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表:10-2 城鄉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及恩格爾系數(最左邊兩欄分別是城鄉居民和農村居民數據)
『捌』 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一個概念嗎
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人均可支配收入指個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遺產稅和贈與稅、不動產稅、人頭稅、汽車使用稅以及交給政府的非商業性費用等以後的余額。
GDP的定義為: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提供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值。人均GDP即一個國家或地區一個時期內的GDP總值除以當期內的人口總數,
『玖』 人均可支配收入與人均GDP有什麼區別
有可能是,因為這幾個縣主要靠國家補貼。本身,不產生太高的GDP。國家補貼了很多收入,造成可支配收入高於人均GDP。正常情況下不應該是這樣。
『拾』 人均GDP 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什麼區別
就是你為公司帶來的產值和公司發給你的工資的區別。
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這個比率還是很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