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廣東省陽江市各縣區人均GDP有誰知道啊(分江城、陽東、陽西、陽春)有關人均收入。
陽江市2010年地區生產總值 (單位:萬元)
江城區 2441737(約244億元)
陽春市 1783849
陽東縣 1298872
陽西縣 873931
人均(單位:元/年)
年份20092010增長%
江城區 31164 36630 14.7
陽春市 16627 20613 18.2
陽東縣 24516 29775 15.2
陽西縣 17747 20306 10.2
2. 如何看待武漢這座城市的經濟水平
武漢這個城市生來便不平凡;武漢自古就是工業之城!漢陽是工業發源之地,興起最早,早年的張之洞《漢陽造》,一直影響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從一篇文章中看;武漢不產煤地區,為什麼張之洞要把《漢陽鋼廠》設立在漢陽?這其中最重要一個原因,武漢地理位置優勢,長江漢江黃金水道的江城武漢,歷來有九省通衢的之稱!而又為何要設立在漢陽?大家也知道,自古長江漢江一江三隔分為:漢口、武昌、漢陽,而漢陽正是長江漢江交匯之正『中』的地理位置,也正好將《漢陽鋼廠》的位置設立在漢江不遠處的晴川橋,今琴台大道(張之洞博物館)之旁。
正因為漢陽地理位置的優勢,《漢陽鋼廠》的興辦,給武漢這座城市的經濟發展帶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至使武漢經濟發展建設之快,武漢曾在經濟上,僅次於上海、北京的我國第二大經濟體,在亞洲也稱得上是榜上有名的城市!正有一個美譽為『東方芝加哥』的城市!
武漢由於地理位置優勢,輻射能力之強大;沿長江漢江之深遠的周邊城市,都帶動了經濟發展!
從清朝開始直至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未,武漢的經濟水平,一直領先在中國!人們心中都有疑惑為什麼武漢經濟之強大?這其中武漢是全國中部正中之『中』的《江城》,稱為長江上的《龍腰》,是內陸最經濟最發達的城市!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武漢是中國最重要的工業基地,擁有鋼鐵、汽車、化工、冶金、紡織、造船以及光電子、醫葯的製造,成為了超強大的工業體系。當然武漢的工業優勢,還算傳統的《煉鋼》《紡織》《汽車》製造。
武漢經濟水平之強,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一一武漢的GDP一直保持極增長;2014年10069億元。2015年10905.60億元。2016年為11912億元增幅為10%,這種增幅明顯超過了全國6.5的平均線。在全國12個萬億俱樂部城市排名第9,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四!
武漢2017年1一3月(GDP)排名第9名,總產值9397.17。今年武漢有望(GDP)破『8』的經濟水平!
武漢經濟水平如此發展之快,其中主要是;卓越精神,敢為人先來發展城市經濟!武漢招商引資項目簽約,是十分可喜的。市政府『招商一號』,從2017年1一11月招商引資項目簽約工程亮點;其中最為一項引進世界500強投資項目105個,是去年的1.3倍,新增世界500強13家,比去年多了3家,累計達到256家,居中部第一。還引進了4個諾貝爾獎專家項目,實現歷史性突破。大學生留漢一個月5萬落戶武漢創業!
武漢房市更『瘋狂』,成交己經連續5年成為全國三甲之一,成為中國最火爆的樓市之一。樓市己成為了引領二線城市的風向標。
3. 武漢經濟和收入水平,與深圳相比如何
武漢這個城市生來便不平凡;武漢自古就是工業之城!漢陽是工業發源之地,興起最早,早年的張之洞《漢陽造》,一直影響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從一篇文章中看;武漢不產煤地區,為什麼張之洞要把《漢陽鋼廠》設立在漢陽?這其中最重要一個原因,武漢地理位置優勢,長江漢江黃金水道的江城武漢,歷來有九省通衢的之稱!而又為何要設立在漢陽?大家也知道,自古長江漢江一江三隔分為:漢口、武昌、漢陽,而漢陽正是長江漢江交匯之正『中』的地理位置,也正好將《漢陽鋼廠》的位置設立在漢江不遠處的晴川橋,今琴台大道(張之洞博物館)之旁。
正因為漢陽地理位置的優勢,《漢陽鋼廠》的興辦,給武漢這座城市的經濟發展帶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至使武漢經濟發展建設之快,武漢曾在經濟上,僅次於上海、北京的我國第二大經濟體,在亞洲也稱得上是榜上有名的城市!正有一個美譽為『東方芝加哥』的城市!
武漢由於地理位置優勢,輻射能力之強大;沿長江漢江之深遠的周邊城市,都帶動了經濟發展!
從清朝開始直至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未,武漢的經濟水平,一直領先在中國!人們心中都有疑惑為什麼武漢經濟之強大?這其中武漢是全國中部正中之『中』的《江城》,稱為長江上的《龍腰》,是內陸最經濟最發達的城市!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武漢是中國最重要的工業基地,擁有鋼鐵、汽車、化工、冶金、紡織、造船以及光電子、醫葯的製造,成為了超強大的工業體系。當然武漢的工業優勢,還算傳統的《煉鋼》《紡織》《汽車》製造。
武漢經濟水平之強,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一一武漢的GDP一直保持極增長;2014年10069億元。2015年10905.60億元。2016年為11912億元增幅為10%,這種增幅明顯超過了全國6.5的平均線。在全國12個萬億俱樂部城市排名第9,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四!
武漢2017年1一3月(GDP)排名第9名,總產值9397.17。今年武漢有望(GDP)破『8』的經濟水平!
武漢經濟水平如此發展之快,其中主要是;卓越精神,敢為人先來發展城市經濟!武漢招商引資項目簽約,是十分可喜的。市政府『招商一號』,從2017年1一11月招商引資項目簽約工程亮點;其中最為一項引進世界500強投資項目105個,是去年的1.3倍,新增世界500強13家,比去年多了3家,累計達到256家,居中部第一。還引進了4個諾貝爾獎專家項目,實現歷史性突破。大學生留漢一個月5萬落戶武漢創業!
武漢房市更『瘋狂』,成交己經連續5年成為全國三甲之一,成為中國最火爆的樓市之一。樓市己成為了引領二線城市的風向標。
而深圳是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但是工業過多,不適宜居住。外來人口占絕大部分,比較混亂。武漢雖然經濟目前比深圳差,但是它是全國不多的超大城市之一,湖泊眾多,,也是全國交通樞紐,到哪裡都比較方便。工作來說,深圳的機會多,學歷要求也低些,但是大多是到工廠打工,不利於個人職業發展。武漢雖然收入低點,但是消費水平相對也低些,城市大,就業機會也很多,且利於你個人職業發展。地區跟你的婚嫁是沒有關系的,主要看你愛的人是哪兒的,還是從個人的職業發展方向和居住環境來考慮吧。
4. 武漢的自然、經濟和人文特點
武漢,簡稱「漢」,現為湖北省省會,是中部唯一的副省級城市內,華中地區最大都市容及中心城市,中國長江中下游特大城市。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長支流漢江橫貫市區,將武漢一分為三,形成武昌、漢口、漢陽三鎮跨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詩人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漢自古又稱「江城」。
武漢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夏季酷熱、冬季寒冷的特點。
武漢是長江中下游地區重要的產業城市和經濟中心,中國重要的文教中心,也是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如今武漢努力構建中部地區支點城市,並致力發揚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漢精神,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復興大武漢而努力。
5. 武漢的面積究竟有多大(准確數)
中文名稱: 武漢
外文名稱: Wuhan
別名: 江城
行政區類別: 副省級城市
所屬地區: 中國華中
下轄地區: 江岸區、武昌區等十三區
政府駐地: 漢口沿江大道188號
電話區號: 027
郵政區碼: 430000-430400
地理位置: 江漢平原
面積: 8494平方公里
人口: 978.53萬(2010年末六普數據)
方言: 漢語-西南官話-武天片-武漢話
氣候條件: 四季分明,夏季炎熱冬季寒冷
著名景點: 黃鶴樓,紅樓,東湖,歸元寺,古琴台,起義門,古德寺,長春觀
機場: 武漢天河國際機場
火車站: 武昌站,漢口站,武漢站
車牌代碼: 鄂A、鄂O(行政用車和警車)
市樹: 水杉
市花: 梅花
著名高校: 武大、華科、華師、華農、地大等
目錄
簡要描述城市簡介
發展歷程
武漢三鎮
武漢城市圈
基本概況地質地貌
歷史沿革元代以前歷史
元明清時期
晚清時期
中華民國時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地理環境方位
面積
氣候
地質
河流
湖泊
自然資源
行政區劃下轄區縣
下轄街道鄉鎮
經濟發展經濟概況
經濟數據
外商投資
金融
商貿
人口狀況
交通運輸公路
鐵路
航空
武漢新港江北鐵路動工建設
武漢新港江北快速路工程開工
橋梁
公共交通
輪渡
軌道交通
過江隧道
文化旅遊宗教
節日
媒體
方言
體育
飲食
住房
酒店
名勝古跡
主要特色街區
非物質文化景觀
科教文衛科研概況
教育概況
公辦本科(23所)
獨立學院(18所)
私立本科(4所)
高職院校(19所)
軍事院校(7所)
國際交流領事外交
友好城市
著名人士
歷屆政府簡要描述 城市簡介
發展歷程
武漢三鎮
武漢城市圈
基本概況 地質地貌
歷史沿革 元代以前歷史
元明清時期
晚清時期
中華民國時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地理環境 方位
面積
氣候
地質
河流
湖泊
自然資源
行政區劃 下轄區縣
下轄街道鄉鎮
經濟發展 經濟概況
經濟數據
外商投資
金融
商貿
人口狀況
交通運輸 公路
鐵路
航空
武漢新港江北鐵路動工建設
武漢新港江北快速路工程開工
橋梁
公共交通
輪渡
軌道交通
過江隧道
文化旅遊
宗教 節日 媒體 方言 體育 飲食 住房 酒店 名勝古跡 主要特色街區 非物質文化景觀科教文衛
科研概況 教育概況 公辦本科(23所) 獨立學院(18所) 私立本科(4所) 高職院校(19所) 軍事院校(7所)國際交流
領事外交 友好城市著名人士歷屆政府展開
6. 黃陂區的經濟
十三五期間,黃陂區搶抓長江經濟帶、武漢國家創新改革實驗區,黃陂南部創建國家級新區,漢口北創建國家級自貿區等系列重大戰略疊加的機遇,以打造中等規模新城和西部臨空經濟區、南部商貿物流區、北部生態旅遊區、東部都市農業示範區為重點,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 武漢四大經濟板塊中,大臨空板塊涵蓋黃陂南部6個街道,大臨港板塊涉及黃陂區東南部4個街道。北部6個街鄉為木蘭文化生態旅遊區。
2015年,全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77.6億元,比上年增長11%,常住人口人均GDP為63402.85元,增長10.9%。全年公共財政總收入65.3億元,增長0.7%,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8.3億元,增長3.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0.29億元,增長10.8%;固定資產投資627.22億元,增長11.2%。
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28.7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54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31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10.98%、11%。
全區建成區面積達90.57平方公里。房地產銷售面積與增幅均居全市第二位。民營經濟占國民經濟比重91.59%,增速為15.5%,均為全市第一。武漢首家區級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在黃陂開業。黃陂區入圍2015年中國民企500強的企業有:卓爾集團(159位)、金馬凱旋(326位)、康順集團(375位),且均進入2015中國民營企業服務業100強,分別以漢口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中國傢俱cbd、武漢盤龍汽車城為中心,是名副其實的民企高地。 2015年,農業增加值114.16億元,增長4.8%,農業產業化覆蓋率達67.5%。
黃陂區大力發展都市農業,培育了黃陂蘆筍、大棚西瓜、江城薯尖、梁港貢米、超甜玉米等特色品牌,占黃陂區種植面積的60%以上。黃陂重點發展三元豬、高產奶牛、黃陂黃牛等種畜禽,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65%以上。華中地區第一個的國家級台創園落戶湖北黃陂台灣農民創業園。擁有湖北武漢國家級農業科技園核心區10平方公里。
2014年,黃陂年末耕地面積524.4平方千米(78.7萬畝),山場90.5萬畝,林地104萬畝。形成12萬畝蔬菜、10萬畝茶葛、10萬畝小龍蝦、板栗8萬畝、油茶7萬畝、紅梔子2萬畝、花卉苗木5萬畝等特色板塊基地。黃陂是全國草莓和蜂蜜產量十強縣區市。黃陂區是首批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國家級龍頭企業2家(精武鴨脖、武漢天種),省級龍頭企業8家,四季美農貿城果蔬市場交易額突破100億元。全區市級上重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53家。 黃陂區確定「強推工業倍增,打造中部航都,建設生態新城」三大目標,全力推進發展方式轉型。黃陂處於《全國國土規劃總體規劃綱要》的首期重點開發和長江經濟帶的中心地段。落戶投資黃陂區的世界500強有21家,落戶的中國500強為81家。
2015年全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29.69億元,增長13.04%。高標准建成工業園區40平方公里,其中31.6平方公里的臨空產業園成為武漢臨空經濟區示範園區。工業投資330.36億元,增長16.7%。工業企業發展到3386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到308家,2015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91.43億元,增長13.9%。工業用電量增長14.8%。建築業總產值400億元,增長26.18%。
黃陂以武漢臨空經濟區為龍頭,同時大力發展武漢盤龍城經濟開發區和前川新城工業園和漢口北現代工業園(含武湖台創園)。
臨空經濟區62平方公里(黃陂區西南):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程力專用車、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產業(新華光硅LCOS),通用航空產業(卓爾通用航空),珠寶產業(周大福珠寶文化產業園),新能源(漢能薄膜;武漢惠強),生物醫葯(翰宇葯業)
臨港經濟區10平方公里(黃陂區東南):紡織服裝產業(漢派創意產業園),農產品深加工(仟吉食品,漢口精武,許留山、雨潤),新型建材產業(寶鋼印鐵,中航森瑞)
前川經濟區10平方公里(黃陂區中南):高端裝備產業(武漢中車,今創集團),機器人(武漢精華減速機),節能環保產業(武新電氣) 2015,服務業增加值達180.6億元,黃陂區已擁有漢口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武漢百聯奧特萊斯廣場、萬基國際廣場、黃陂廣場,木蘭國際廣場,紅星國際廣場六大城市綜合體,不斷完善黃陂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全國成立的首家淘寶商學院在黃陂區漢口北電商基地成立。黃陂區臨空物流發展迅速,華中物流中心、CFD、武漢物聯網產業園、華中企業城、武漢國際航空物流港等項目建成。
漢口北市場群建成面積1150萬平方米,開業面積880萬平方米,入駐商戶6.4萬戶。電子商務快速發展,5300餘家電商在網上交易,實現線上銷售額50餘億元。漢口北被授予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全省內外貿結合商品市場試點。漢口北與阿里巴巴戰略合作,攜手共建「武漢產業帶」。成功舉辦五屆「漢交會」,累計交易額675.8億元,穩居中部大型商貿展會之首。
2015年,全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406.05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1.9%,其中,個人存款264.34億元,增長15.7%。金融機構年末貸款余額224.49億元,比上年末增長7.14%。
漢口北商貿物流樞紐區被列為商務部重點推進項目,以四季美農貿城、五洲國際建材城、漢口北批發第一城、長江金屬交易中心、金馬凱旋CBD原輔材料市場、中國小商品網、漢口北酒店用品城、漢口北四季豐華副食品市場、文華國際家居飾品交易中心等為代表的一批大型專業市場,打造全國知名的專業批發市場集群。
7. 防城港和武漢兩個城市地理位置的差異是什麼
一、經緯度不同
防城港:防城港地處東經107°28´- 108°36´,北緯20°36´- 22°22´。
武漢:武漢地處北回緯29°58′-答31°22′,東經113°41′-115°05′。
二、境域不同
防城港:防城港地處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核心區域和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與東盟經濟圈的結合部,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相連。
武漢:武漢位於湖北省東部、長江與漢水交匯處。
(7)江城縣GDP排名擴展閱讀
防城港的發展:
中國80%的海運物流都是經過北部灣海域向西行使至歐洲,非洲,地中海國際,乃至美洲。所以從防城港出發可縮短行程(雙向),降低成本(雙向)。
2015年9月19日,防城港·阿里巴巴全球貨源采購平台正式上線。與越南一河之隔的廣西防城港市,成為阿里巴巴全球貨源平台全國十家合作城市之一,也是廣西唯一合作城市。
防城港還是中國十八大之後的21世紀新海上絲綢之路(中國一帶一路經濟)的關鍵核心城市。新絲路拉動了整個亞洲、非洲、地中海國家、歐洲等太平洋、印度洋及大西洋眾多國家的經濟。效應結果十分顯著。
8. 武漢和寧波經濟相比 哪個城市更發達
1、武漢,簡稱「漢」,別稱江城,是湖北省省會,特大城市,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截至2019年末,全市下轄13個區,總面積8569.15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812.3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121.2萬人,地區生產總值1.62萬億元。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游,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在城中交匯,形成武漢三鎮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內江河縱橫、湖港交織,水域面積佔全市總面積四分之一。作為中國經濟地理中心,武漢素有「九省通衢」之稱,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和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其高鐵網輻射大半個中國,是華中地區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16223.21億元。
2、寧波,簡稱「甬」,是浙江省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長江三角洲南翼經濟中心 。截至2019年,全市下轄6個區、2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總面積981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54.2萬人。寧波地處中國華東地區、東南沿海,大陸海岸線中段,長江三角洲南翼,東有舟山群島為天然屏障,寧波屬於典型的江南水鄉兼海港城市,是中國大運河南端出海口、「海上絲綢之路」東方始發港。寧波舟山港年貨物吞吐量位居全球第一,集裝箱量位居世界前三,是一個集內河港、河口港和海港於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的現代化深水大港。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11985.1億元。
應答時間:2020-10-23,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9. 武漢是中國第幾大城市
武漢是中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全國七大中心城市之一,全市常住人口978萬人。華中地區最大都市,華中金融中心、交通中心、文化中心,長江中下游特大中心城市。武漢城市圈的中心城市。
武漢是中國六個特大城市之一,另外五個分別是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沈陽。
重慶升為直轄市後單純講面積比另外三個直轄市加一起還大,但是目前的城市經濟影響力還局限於西南一隅。
(9)江城縣GDP排名擴展閱讀:
民國初年,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里說:「武漢應略如紐約、倫敦之大」。辛亥首義成功,孫中山先生稱「武昌一呼,四方響應」。武漢會戰時期,全國各地響起「保衛大武漢」的口號,武漢影響之大可見一斑。
20世紀初期,武漢一度成為中國僅次於上海的第二大城市,「大武漢」與「大上海」交相輝映,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兩座曾被冠以「大」的都市。
武昌、漢口、漢陽三鎮於1927年合並而成的武漢市,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中國的經濟地理中心,被稱為九省通衢;是全世界在校大學生最多的城市;內陸地區的金融、商業、貿易、文化中心,有東方芝加哥的美譽。
如今武漢正以「復興大武漢」為目標,重返國家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
武漢市郊的盤龍城遺址,作為武漢建城開端,距今有3500年歷史,是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特大城市之一,自春秋戰國以來,武漢一直是中國南方的軍事和商業重鎮。
在清末、中華民國時期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武漢經濟繁榮,位居亞洲前列。漢口開埠後,對外貿易更與上海並駕齊驅,成為「駕乎津門、直追滬上」的全國第二大城市,被譽為「東方芝加哥」。
大武漢確有其大。登上黃鶴樓,極目楚天,武漢之大氣大勢盡收眼底:兩江交匯,龜蛇相望,三鎮鼎立,大江東去。武漢市域之浩盪,氣勢之磅礴,不可不謂之大。
然而,在這座龐大的城市裡生活著的人們從不以「大武漢」自居,開放包容、善良豪爽的武漢人永遠是這座城市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