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從1952年至1975年中國GdP年均增加多少
經查資料1952年的GDP是679.1
1975年的GDP是3039.5
計算如下::
3039.5/679.1*100%÷23年=19.46%
年均增長百分之十九點四六。
❷ 1992年到2020年中國GDP年增速是達到百分之多少
是6.1%,社科院在12月復24日發布了制《經濟藍皮書:2019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對2019年GDP增速的預測為6.3%,相比於2018年放緩0.3%。
社科院表示,2019年中國的經濟將在新常態下運行在合理區間,就業、物價保持基本穩定,中國經濟不會發生硬著陸。
(2)1952到2018gdp升到擴展閱讀:
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整個經濟形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總體來說,中國經濟是靠大量廉價勞動力、積極引進外資成功的,現在中國能否轉變為內需主導型經濟,是關鍵。
同時,通貨膨脹、物價上漲、房產泡沫等問題也困擾著中國,人民幣匯率、全球變暖等,也需要中國擔負起大國應有的責任。下面從一些具體數據來認識中國的GDP。
❸ 從1952年到2018年,我國GDP從679.1億元升至約多少億元
從1952年到2018年,我國GDP從679.1億元升至(90.03)萬億元。
供參考。
❹ 1952年的GDP
當然不一樣了。你用的GDP是名義GDP,一般統計年鑒中GDP都是按當年的可比價格來核算的。回也答就是名義上的GDP。但是每年的價格水平是不一樣的。所以不能直接按你那樣做。
另外,我不知道你為什麼要計算這個生產總值指數。我覺得用處不大。
首先,我國的國民生產總值核算所採用的方法在過去50年間應該發生了變化。據我所知,解放初期國民經濟核算主要是採用俄羅斯的那一套方法,與現在的核算體系有所區別。而且相關的統計口徑肯定也不一樣,沒有太大的可比性。
其次,我國人民幣匯率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價格水平完全沒有可比性。
假如不考慮以上這些,單純從理論上說要計算GDP指數可以這樣做:
將各年的GDP除以當年的價格水平,得到實際GDP,然後再按照你的方法去計算該指數。即使這樣,也可能結果不一樣。可能存在一些細微的差別。
❺ 我國Gop從679,1億元躍升至約多少億元,實際增長174倍,實際增長70倍
這個問題就來是經濟學中源實際GDP與名義GDP的問題。因為存在物價上漲或通貨膨脹原因,實際GDP和名義GDP通常是不等的。比如,由於物價上漲原因,1952年的1元錢能夠購買的東西,可能在1982年需要10元錢,所以在統計GDP增長的時候,必須考慮物價上漲或者通貨膨脹的因素,這就形成了名義GDP與實際GDP的差別。比如,1952年—2018年,我國GDP從679.1億元躍升至90.03萬億元,名義上增長900,300÷679.1=1,325.7倍,但根據每年物價上漲或者通貨膨脹因素計算,實際增長174倍;同理,人均GDP從119元提高到6.46萬元,名義上增長64,600÷119=542.8倍,考慮每年物價上漲因素計算,實際增長70倍。當然,這些計算需要用到每年的通貨膨脹率,而每年的通貨膨脹率國家有統計,但這里並沒有說明。
❻ 新中國建國以來到2018年在經濟上的發展、變化、成就有哪些(從各方面)
1949年10月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
1950年的土地改革運動開始。
1951年的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勝利 。
1952年 土地改革。
1958年 「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 。
1959年 「反右傾」斗爭。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成功。
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恢復我國合法席位。1973年8月24日至28日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1977年 恢復高考。1978年底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1982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1982年 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的構想 。
1983年 中國第一台巨型計算機誕生 。1984年7月29日,許海峰射落了中國奧運史上的第一枚金牌。
1987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1992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奧成功。
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2003年10月15日,中國首次成功發射載人宇宙飛船神舟五號。
2004年第28屆奧運會我國體育健兒在奧運會上取得優異成績2008:成功舉辦奧運。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全線通車。2008年8月8日,成功舉辦第二十九屆奧運會。
2008年9月25日到9月28日,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中國航天員翟志剛首次出艙進行出艙活動。
2010年5月1日,成功舉辦上海世博會。2010年11月13日,成功舉辦廣州亞運會。
2011年9月29日,中國首個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
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號成功發射升空,3日凌晨1時36分,神州八號和天宮一號首次空間交會對接成功,中國從此成為繼美俄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
(6)1952到2018gdp升到擴展閱讀: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龍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爾高原,東至黑龍江、烏蘇里江匯合處。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陸上邊界2萬多千米。
領海由渤海(內海)和黃海、東海、南海三大邊海組成,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1.8萬千米。
中國陸地邊界長達2.28萬公里,東鄰朝鮮,北鄰蒙古,東北鄰俄羅斯,西北鄰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西和西南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家接壤。
❼ 1952~1978年中國在經濟上的主要成就
1949到1978年被遺忘的經濟成就
在大多數國家,經濟學都是多向研究的,而不是單項的研究的。只有中國是單項的。經濟永遠是發展而不是不發展的。
在我們加入WTO之前的1900年前後,中國的開放程度是全世界第一的,腐敗無能的滿清政府把海關直接交給了外國人管理,中國的關稅按照3%收取,同期,美國的關稅是30%。就開放程度來說,滿清政府的開放是全世界第一的。因為這個開放,中國經濟總量大致在世界是第一位的——忘記說了,之前5000多年也一直是世界第一的。
隨著大清朝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中國的經濟總量很快墜落。並遭受到經濟遠不如她的日本侵略。日本的崛起不是靠經濟,也不是靠科技,靠得是武力和邪惡的武士道精神。世界GDP第一的大清朝到處陪笑臉、陪銀子、陪外交,最後完全破產了事。
然而,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中國的GDP直到1945年前後才被日本超過。
所以,經濟總量第一並不能確保自己的綜合國力的水平第一,也不能確保自己不遭受侵略,不國破家亡,還要有一定的武功。但是,有了武功就能確保不敗嗎?蘇聯就是例子。20世紀人類科技有1/3是蘇聯發明的,蘇聯GDP佔全球的20%左右,蘇聯的教育是世界第一的,但是蘇聯怎麼樣?失敗了、破產了、解體了。沒有人可以打敗它,但是她卻敗在自己的手裡。因為她沒有意志力,鋼鐵、GDP、科技等等都沒有給她意志力,沒有給她最終的榮耀,因此,一個無比光榮、並打敗法西斯、改寫人類歷史的國家,成為一個無足輕重地國家。
二、在2003年的聯合國世界經濟排名中,中國經濟有2個GDP指標,一個是人均約1000美元,另外一個是人均約5000美元。前一個數字是按照人民幣比價計算,後一個數字按照購買力平價法計算的。
1949年,中國的人均收入是66人民幣,約等於18美元。這18美元是今天多少?經過不變價換算,相當於今天480美元左右。也就是說,要享受到1949年中國人的生活水平,就要有今天的480美元才可以達到。因此,那時蘇聯提供給中國約4億美元的貸款,建設了一汽、沈飛等150多個大型工業項目。今天的4億美元,在一汽連一條生產線也搞不了,最多搞個汽車模具項目。
當然,由於當時人均財富的不均衡,由於當時的貧富差距懸殊。不可能人人達到18美金年收入的水平。而1978年,中國人均GNP約700人民幣,相當於388美元。換算成今天的美元價值,要在4000美元左右。如果換成GDP則要達到5000美元左右。
1972年前,各國貨幣基本都是和黃金掛鉤的,中國因為缺乏黃金儲備,採取的是與物資掛鉤的辦法,每發行1人民幣,則准備7元人民幣的物資。因此,人民幣當時是世界少有的不通漲的貨幣之一。
今天的俄羅斯,人均月工資收入約100人民幣左右,人均年收入比中國低很多。但是,俄羅斯的人均GDP卻遠遠超過中國,達到3000多美元。奧妙就在俄羅斯的支出項很少。今天的俄羅斯,依然保留著前蘇聯時代的所有的社會福利,俄羅斯的的教育、醫療、住房、乃至水電費等等基本都是免費的。在莫斯科有500美元就可以采購一個80平方米的小別墅。住進去後就沒有要花錢的地方。
而中國的水電費是世界最高的之一,估計可以列入前3位,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電價如歐洲,實行壟斷體制,每度電約0.1美元左右,最低的如南非,每度電約 3美分左右。而俄羅斯是沒有價的。考慮到中國的人均收入水平,那麼,中國人均水電費支出肯定是世界第1的。
世界水電發展的歷史證明,凡是搞市場化的國家,價格就搞;凡是搞壟斷制的,價格就低。當國家對自來水公司要征增值稅的時候,說明財政已經枯竭了。
過去,中國這2個機構的所有收入都直接進國庫,國家不對其考核經濟效益,國家按照人頭費撥款發工資,按照年發展計劃、設備折舊率等撥款進行線路、設備的建設和改造。這個方法證明第一最經濟,第二發展最快,第三沒有腐敗。
現在的方法證明,第一發展緩慢,第二代價昂貴,第三產生腐敗。電力部門的頭頭跑的跑,沒有跑掉的都進了監獄,或吃了槍子。所以,目前的自來水公司、電業公司,就是一個完全市場化的怪胎了,既搞經營,創造效益,還作為一個執法部門,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水法和電法。
因此,目前電力、自來水是不投入只收入的,所有的應該投入被強加到居民和企業頭上。
改革開放以來,電力和自來水的投入基本是零投入。即使是三峽水庫這樣的大項目,電力也沒有投入1分錢,而是採取對全國所有的電費加價的方式進行。
但是如果要真正進行所謂的政企分開,建立完善的行政執法,則意味著要另行增加人民的負擔,來養活專業的執法部門。所以,與其改革成立行政執法部門,還不如維持現狀為好。當然最好的方式是恢復過去的方式。
三、毛★澤★東時代的發展是低成本的發展。歷史證明毛★澤★東在所有的問題上都是基本正確的。有國外評論家曾經說,毛★澤★東的遠見最少超過其同時代所有最傑出的政治家50年以上。
毛★澤★東時代是實物經濟,只統計物質總量,而不統計GDP。而且,即使是實物,也不見得統計進入,如水庫,毛★澤★東時代建設了約80000個水庫,沒有列入GDP;土地的價值也沒有列入。因此,官方大致估計,那時實物總量在7000億人民幣左右。
即使按照官方公布的文革期間的經濟平均發展速度7%計算,20年發展下來,GNP總量也會達到15000億美元左右,(按照1976年的不變價),再考慮到第三產業的因素,中國的實際GDP會超過3萬億美元左右(按照1976年的不變價)。且國家沒有債務。換算成今天的美元,則GDP應該達到10萬億美元左右。
目前中國的GDP是極端不健康的。它主要是為國際資本服務的。例如,現在中國年產電腦約佔全球的2/3左右。但是中國電腦的擁有量卻遠遠不能達到佔世界的2/3左右。生產出來的東西大部分出口了,你的GDP雖然很高,但是卻是給別人做的GDP。不是為自己服務的。為什麼要這樣做,就是要還債。而真正的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應該是2/3的電腦你自己基本用了,用不了的你才應該出口,這樣,可以減少其他國家銷售的GDP,增加你的GDP。你自己都不夠用,還要GDP干嗎?給別人創造GDP?更何況,這些GDP如果是外資企業生產的,也同樣被計算到該國的GDP里統計里,因此,GDP是重復的,沒有什麼真正意義的。
再例如,非典增加了葯物銷售,GDP也肯定增加了。但是,非典應該是避免的,因此,這樣的GDP也應該是避免的。因此,目前的GDP統計絕非是良性的。
❽ 中國人均GDP高達6.5萬元,為什麼從2005-2018年上升的最快呢
最近30年,不論全球經濟如何變化,但中國的經濟整體均保持了較高的增速。從GDP總量來看,中國GDP由1989年的不到1.72萬億元人民幣(具體為17179.7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90.03萬億元,增長了51.4倍。仔細回顧這30年,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經濟總量在1991年突破了2萬億元人民幣,在1995年直接邁過5萬億登上了6萬億元,在2000年突破了10萬億元,在2006年突破了20萬億元,在2012年突破了50萬億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GDP--國家統計局
❾ 中國1950年GDP
1952至2018年,GDP從679.1億元躍升至抄90.03萬億元,實際增長174倍;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累計超過8000萬人;1949至2018年,糧食總產量從2000多億斤增加到1.32萬億斤;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得到世界上1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積極響應;
70年來,全國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2.5%,增長近3000倍;2018年末,銀行業總資產268萬億元,規模居全球第一。
(9)1952到2018gdp升到擴展閱讀: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大事,也是人類發展史上的大事。70年來,我國完成社會主義革命,推進社會主義建設,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正如寧吉喆所說,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實現飛躍。
70年來,我國綜合國力、社會生產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經濟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協調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此外中國作為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作用也在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