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2001-2008年中國的人均gdp
年份 國內生產總值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億元) (元/人)
1978 3645.2 381
1979 4062.6 419
1980 4545.6 463
1981 4891.6 492
1982 5323.4 528
1983 5962.7 583
1984 7208.1 695
1985 9016.0 858
1986 10275.2 963
1987 12058.6 1112
1988 15042.8 1366
1989 16992.3 1519
1990 18667.8 1644
1991 21781.5 1893
1992 26923.5 2311
1993 35333.9 2998
1994 48197.9 4044
1995 60793.7 5046
1996 71176.6 5846
1997 78973.0 6420
1998 84402.3 6796
1999 89677.1 7159
2000 99214.6 7858
2001 109655.2 8622
2002 120332.7 9398
2003 135822.8 10542
2004 159878.3 12336
2005 183084.8 14040
2006 209407.0 15931
2007 257306.0 18268 (2009.01)
2008 300670.0 22674.92 (2009.02.26)
國家統計局http://www.stats.gov.cn/tjgb/
㈡ 從1979年至今,中國每年的人均gdp世界排名是多少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0年4月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人均gdp是3678美元,排第100位
㈢ 1979各省人均gdp以及人口數量
表1:中國各省的人均GDP、人均GDP的增長率和工業部門的TCI(平均值)
1979-81 1982-84 1985-87 1988-90 1991-93 1994-96 1997-99
北京 1411.4 1724.4 2199.1 2681.5 3348.0 4542.7 5739.7
0.045 0.108 0.054 0.061 0.095 0.097 0.074
3.994 3.248 2.322 1.620 1.759 1.709 1.752
天津 1314.5 1563.7 2036.3 2268.9 2723.0 3927.8 5328.4
0.063 0.084 0.063 0.027 0.087 0.130 0.077
2.318 2.127 1.797 1.696 1.609 1.765 2.240
河北 384.8 471.9 620.3 772.1 1006.2 1497.3 2061.5
0.021 0.104 0.079 0.055 0.128 0.124 0.096
5.710 5.150 3.215 3.071 3.506 2.891 2.517
山西 396.3 520.3 665.9 758.5 904.4 1197.5 1571.8
0.029 0.141 0.045 0.042 0.082 0.089 0.069
5.129 4.803 3.292 2.578 3.093 3.823 4.159
內蒙古 360.5 506.9 750.4 865.0 998.3 1207.7 1574.0
0.064 0.134 0.117 0.025 0.046 0.090 0.080
7.496 6.894 4.938 4.075 3.859 3.584 4.572
遼寧 729.4 882.7 1266.9 1580.4 1948.7 2318.8 2974.5
0.021 0.114 0.110 0.043 0.102 0.044 0.081
4.489 4.290 3.256 2.635 2.373 2.434 3.431
吉林 417.2 560.0 771.6 1010.5 1164.2 1545.5 1981.1
0.046 0.127 0.105 0.046 0.065 0.107 0.074
4.880 4.629 3.776 3.298 3.609 3.325 4.514
黑龍江 613.1 744.8 937.0 1122.6 1308.4 1515.6 1952.7
0.048 0.082 0.056 0.062 0.030 0.084 0.077
5.941 4.310 3.114 2.412 2.152 1.990 2.689
上海 2747.4 3294.0 4197.6 4935.5 6271.2 9164.4 12288.8
0.050 0.073 0.068 0.050 0.107 0.127 0.064
2.694 1.995 1.550 1.205 1.234 1.424 1.596
江蘇 499.5 656.3 975.9 1370.8 1806.5 2701.1 3724.7
0.077 0.107 0.133 0.077 0.128 0.130 0.100
5.797 3.818 2.308 2.022 2.076 1.818 2.081
浙江 422.0 587.7 927.6 1151.3 1646.2 2523.6 3447.0
0.119 0.123 0.138 0.044 0.149 0.145 0.093
2.393 2.369 2.392 1.927 1.977 1.662 1.693
安徽 278.3 381.1 546.5 618.6 706.8 1059.4 1434.2
0.081 0.118 0.092 0.027 0.073 0.142 0.083
11.323 10.455 5.251 4.072 2.787 3.304 3.809
福建 333.0 454.4 645.1 871.5 1216.3 1876.0 2675.5
0.115 0.098 0.110 0.089 0.126 0.150 0.102
7.534 5.263 3.359 2.344 1.964 2.269 2.138
江西 322.7 391.3 518.5 634.3 795.0 1160.6 1519.9
0.068 0.084 0.079 0.060 0.097 0.128 0.078
5.769 5.997 4.150 3.473 3.711 4.162 4.418
這種格式的不好全部發完給你,不好意思了,不知道有沒有你要的全部,如果不全再給我發信息,我再給你發。因為容量有限,暫發這么多了!
㈣ 中國歷年GDP及人均GDP一覽和與52年不變價是多少人民幣和美元
中國 由1952年不變價可見:1978--1952的27年中GDP增長.72倍;
2005--1979的27年中增長11.16倍。如果由美元算:1978--1952為
6.10倍;2005--1979的27中只有增長2.11倍。如果用當年值算:
人民為 1978--1952為5.37倍、2005--1979為45.52倍;用美元則為
1978--1952為6.95倍、2005--1979為8.61倍。改開沒有明顯增長。
可見物價和匯率對GDP影響很大。每十年算:1952不變價算:
第一十年 1961-1952十年增1.49倍、 第二十年1971--1962增2.28、
第三十年1981--1972增1.73、第四十年1991--1982增2.52、
第五十年2001--1992增2.34; 用美元分別為:
1.34、 2.13、 2.18、 0.84、1.56。因匯率關系,78年後的81、
85、86、90、91、94六年出現負增長。使91--82十年負增長。
從表上看是80--97十七年零增長。因80匯率1.49、而96是8.31。
在國際上是吃虧還是便宜?用人民幣大眨值來開放?翻二翻
沒實現! 所以下述名義增長速度是考慮當年民幣值而不理國內物價增長和人民幣國外貶值來算的:
1953-2013年,中國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11.7%;
1953-2013年,中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8.2%;
1953-2013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平減指數年均變化:3.2%;
1953-2013年,中國美元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9.8%。
分階段來看,改革開放前(1953-1977年):
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6.4%;
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5.9%;
國內生產總值平減指數年均變化:0.5%;
美元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7.2%。
改革開放後至今(1978-2013):
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15.5%;
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9.8%;
國內生產總值平減指數年均變化:5.1%;
美元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11.6%。
分五年計劃來看
一五計劃(1953-1957):名義GDP年均增速9.5%,實際年均增速9.2%,平減指數年均變化0.2%,美元GDP年均增速6.1%;
二五計劃(1958-1962):名義GDP年均增速1.5%,實際年均增速-2.0%,平減指數年均變化3.6%,美元GDP年均增速2.6%;
調整鞏固(1963-1965):名義GDP年均增速14.3%,實際年均增速15.1%,平減指數年均變化-0.7%,美元GDP年均增速14.3%;
三五計劃(1966-1970):名義GDP年均增速5.7%,實際年均增速6.9%,平減指數年均變化-1.2%,美元GDP年均增速5.7%;
四五計劃(1971-1975):名義GDP年均增速5.9%,實際年均增速5.9%,平減指數年均變化0.0%,美元GDP年均增速10.7%;
五五計劃(1976-1980):名義GDP年均增速8.6%,實際年均增速6.5%,平減指數年均變化1.9%,美元GDP年均增速14.8%;
六五計劃(1981-1985):名義GDP年均增速14.7%,實際年均增速10.7%,平減指數年均變化3.6%,美元GDP年均增速0.1%;
七五計劃(1986-1990):名義GDP年均增速15.7%,實際年均增速7.9%,平減指數年均變化7.2%,美元GDP年均增速4.9%;
八五計劃(1991-1995):名義GDP年均增速26.6%,實際年均增速12.3%,平減指數年均變化12.8%,美元GDP年均增速13.3%;
九五計劃(1996-2000):名義GDP年均增速10.3%,實際年均增速8.6%,平減指數年均變化1.5%,美元GDP年均增速10.5%;
十五計劃(2001-2005):名義GDP年均增速13.3%,實際年均增速9.8%,平減指數年均變化3.2%,美元GDP年均增速13.5%;
十一五規劃(2006-2010):
名義GDP年均增速16.8%,實際年均增速11.2%,平減指數年均變化5.0%,美元GDP年均增速21.3%;
十二五規劃(2011-2015)前三年:
名義GDP年均增速12.3%,實際年均增速8.2%,平減指數年均變化3.8%,美元GDP年均增速15.7%。
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前後
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前(1978-1992):
名義GDP年均增速15.2%,實際年均增速9.5%,平減指數年均變化5.2%,美元GDP年均增速7.1%。
市場經濟體制建立中(1993-2013):
名義GDP年均增速15.6%,實際年均增速10.0%,平減指數年均變化5.1%,美元GDP年均增速15.0%。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前後
加入世貿組織前(1978-2000):
名義GDP年均增速16.1%,實際年均增速9.7%,平減指數年均變化5.8%,美元GDP年均增速8.7%。
加入世貿組織後(2001-2013):
名義GDP年均增速14.4%,實際年均增速10.0%,平減指數年均變化4.0%,美元GDP年均增速17.0%。
㈤ 重獎!!!1979年我國人均GDP的地區分布
中國歷年GDP增長率
先說之後的(1977—-2007)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率。
1977 10.7% 1978 11.7% 1979 7.6% 1980 7.8% 1981 5.2% 1982 9.1% 1983 10.9% 1984 15.2%
1985 13.5% 1986 8.8% 1987 11.6% 1988 11.3% 1989 4.1% 1990 3.8% 1991 9.2% 1992 14.2%
1993 13.5% 1994 12.6% 1995 10.5% 1996 9.6% 1997 8.8% 1998 7.8% 1999 7.1% 2000 8.0%
2001 7.5% 2002 8.3% 2003 9.5% 2004 10.1% 2005 10.4% 2006 11.6% 2007 11.9%
再說建國以來至末期的(1950—-1976)年工農業總產值的增長率。(此時中國官方沒有計算國內生產總值,工農業總產值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
(1948年沒數據,所以不知道增長率)
1949年 466億元 1950 23.4% 1951 19% 1952 18.3 (73.8%比49年)
1953 30.3% 1954 9.4% 1955 5.6%1956 16.5% 1957 (67.84%比52年)第一個5年計劃
1958 32.2% 1959 19.5%1960 5.4% 1961 -31.0% 1962 -10.1%(3.4%比57年)第二個5年計劃
大躍進、三年人禍-1959年至1961年
1963 9.5% 1964 17.6% 1965 20.4% (55.04%比62年)
1966 17.3% 1967 -9.6%1968 -4.2% 1969 23.8% 1970 25.7% (58.08%比65年)第三個5年計劃
1971 12.2% 1972 4.5% 1973 9.2% 1974 1.4% 1975 11.9% (45.28%比70年)第四個5年計劃
1976 1.7% 1977 10.7% 1978 11.7%(25.75%比75年) 結束到改革開放前夕
(1966年5月-1976年10月)
1949年GDP基數為1.00;1957年為2.91;1978年為13.50;2007年為200.00
1978年GDP基數為1.00;2007年為15.00。
用1978年大陸人均GDP為200美元推算(倒推法沒考慮人口增長):
1975年人均GDP為159美元 1970年人均GDP為109美元
1965年人均GDP為69美元 1962年人均GDP為45美元
1957年人均GDP為43美元 1952年人均GDP為25美元
1949年人均GDP為15美元 按黃金價格計算則約為現在的2000元,當時黃金大概35美元/盎司
1949年-1970年世界石油價格穩定在1.9美元/桶,1973年3美元/桶,74年12美元/桶。
2006年中國大陸人均GDP為 2300 美元,
2006年台灣人均GDP為 16000 美元,
2007年台灣人均GDP是中國大陸人均GDP的7倍
其二,他指出在1820-1952年期間世界經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而中國由於技術落後、內亂和外國列強入侵,人均GDP反而從600美元下降到538美元,中國佔世界GDP的份額從1/3下降到1/20。
其三,他指出中國在1952-1978年期間實行了新的國家治理模式,經濟增長明顯加速,GDP增長了3倍;不過人均收入只增長了80%,年增長率只有 2.3%,慢於世界平均2.6%的水平。屢屢發生的政治運動和種種體制缺陷導致了生產率下降。而1978年以來的30年改革時期中國經歷了高速增長,在世 界GDP中的份額從5%增長到15%,全要素生產率每年增長接近3%,人均收入增長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
他指出中國在改革期間的經濟表現相當卓越。他所總結了8條原因:1)農業改革先行;2)保持了國家完整統一;3)海 外華人的投資;4)起點低的後發優勢;5)計劃生育控制了人口出生率;6)防止了俄羅斯那樣的惡性通脹;7)沒有像俄羅斯那樣通過大規模廉價出售國有資 產、創造超級富豪的方法來推進私有化,而是讓非國有企業發展來自然取代國有企業;8)實現了與世界經濟的接軌。
2006年年末全國總人口為131448萬人
1949年 54167萬 1953 年58796萬
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1953年6月30日24時,全國人口總數為601,938,035人
(含大陸港澳台人口),其中28個省、市、自治區為為58260萬人(不含港澳台人
口)
⑵、第二次人口普查。
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1964年6月30日24時,全國人口總數為72307萬人,其
中28個省、市、自治區為69,458萬人,性別比為105.5,港澳台和國外華僑為2,849萬人。 ⑶、第三次人口普查。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截止1982年6月30日24時,全國人口為100391萬人(不
含港澳台人口),性別比為106.3。
⑷、第四次人口普查。
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0時的113368萬人(不含港澳台人口
),性別比為106.6。 ⑸、第五次人口普查。
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0時全國總人口為129533萬人。其
中:祖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等島嶼)和現役軍人的人口共126583萬人,性別比為106.7。香港特別行政區人口為678萬人
,澳門特別行政區人口為44萬人,台灣省和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等島嶼人口為2228萬
年份 GDP(億元) GDP指數 GDP增長率 人均GDP(元/人) 美元/人
1978 3645.2億元 100.0 0.0% 381元 226美元
1979 4062.6億元 107.6 7.6% 419元 269
1980 4545.6億元 116.0 7.8% 463元 309
1981 4891.6億元 122.1 5.3% 492元 288
1982 5323.4億元 133.1 9.0% 528元 279
1983 5962.7億元 147.6 10.9% 583元 295
1984 7208.1億元 170.0 15.2% 695元 299
1985 9016.0億元 192.9 13.5% 858元 292
1986 10275.2億元 210.0 8.9% 963元 279
1987 12058.6億元 234.3 11.6% 1112元 299
1988 15042.8億元 260.7 11.3% 1366元 367
1989 16992.3億元 271.3 4.1% 1519元 403
1990 18667.8億元 281.7 3.8% 1644元 343
1991 21781.5億元 307.6 9.2% 1893元 355
1992 26923.5億元 351.4 14.2% 2311元 419
1993 35333.9億元 400.4 14.0% 2998元 520
1994 48197.9億元 452.8 13.1% 4044元 469
1995 60793.7億元 502.3 10.9% 5046元 604
1996 71176.6億元 552.6 10.0% 5846元 703
1997 78973.0億元 603.9 9.3% 6420元 775
1998 84402.3億元 651.2 7.8% 6796元 821
1999 89677.1億元 700.9 7.6% 7159元 864
2000 99214.6億元 759.9 8.4% 7858元 945
2001 109655.2億元 823.0 8.3% 8622元 1041
2002 120332.7億元 897.8 9.1% 9398元 1135
2003 135822.8億元 987.8 10.0% 10542元 1273
2004 159878.3億元 1087.4 10.1% 12336元 1490
2005 183084.8億元 1198.7 10.2% 14040元 1739
2006 211923.8億元 1337.7 11.6% 16024元 2052
2007 249530.6億元 1496.9 11.9% 18868元 2553
註:人均GDP反映一國人們的富裕程度
總量GDP反映一國的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
1971年以來歷年官方美元兌人民幣均價(1美元兌換)
年份 價格 年份 價格 年份 價格
1971年 2.462 1985年 2.937 1999年 8.278
1972年 2.245 1986年 3.453 2000年 8.279
1973年 1.989 1987年 3.722 2001年 8.277
1974年 1.961 1988年 3.722 2002年 8.277
1975年 1.859 1989年 3.765 2003年 8.277
1976年 1.941 1990年 4.783 2005年 8.0702(年末價)
1977年 1.858 1991年 5.323 2006年 7.8087(年末價)
1978年 1.684 1992年 5.516 2007年 7.39 ?
1979年 1.555 1993年 5.762 2008年 —
1980年 1.498 1994年 8.619 2009年 —
1981年 1.705 1995年 8.351 2010年 —
1982年 1.893 1996年 8.314 2011年 —
1983年 1.976 1997年 8.290 2012年 —
1984年 2.320 1998年 8.279 2013年 —
㈥ 中國歷年GDP總量和人均GDP是多少
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39798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個百分點。
2009
歐盟 European Union 16 4755.80億美元
1 美國 United States 14 2563.00億美元
2 日本 Japan 5 0653.58億美元
3 中國 China 4 9847.31億美元
4 德國 Germany 3 3602.13億美元
5 英國 United Kingdom 2 7870.16億美元
6 法國 France 2 6602.32億美元
7 義大利 Italy 2 1213.09億美元
8 巴西 Brazil 1 5769.48億美元
9 西班牙 Spain 1 4661.27億美元
10 加拿大 Canada 1 3391.13億美元
1980年 世界各國(地區) GDP總值 (除蘇聯外,按當時匯率)
01----美國-----------------2,7956億美元
02----日本-----------------1,0279億美元
03----西德-------------------8261億美元
04----法國-------------------6824億美元
05----英國-------------------5367億美元
06---義大利-----------------4546億美元
07----中國-------------------3015億美元 ★★★
08---加拿大-----------------2689億美元
09---西班牙-----------------2218億美元
10---阿根廷-----------------2090億美元
1990年 世界各國(地區)GDP總值排名(除蘇聯外,按當時匯率)
01----美國---------5,8033億美元
02----日本---------3,0522億美元
03----德國---------1,5470億美元
04----法國---------1,2198億美元
05---義大利--------1,1045億美元
06-----英國-----------9946億美元
07---加拿大----------5827億美元
08---西班牙----------5115億美元
09----巴西-----------4650億美元
10----中國-----------3878億美元
2000年世界各國(地區)GDP總值排名(按當時匯率)
01----美國---------9,8247億美元
02----日本---------4,7661億美元
03----德國---------1,8752億美元
04----英國---------1,4409億美元
05----法國---------1,3133億美元
06----中國---------1,0808億美元 ★★★(中國GDP總量首次超過義大利,也進入了「萬億俱樂部」)
07---義大利-------1,0776億美元
09---加拿大----------7242億美元
08----巴西------------5998億美元
10---墨西哥----------5814億美元
2005年 萬億美元 (T$)
1 美國---------14,4866
2 日本---------- 4,6638
3 德國 ----------2,7301
4 英國 ----------2,2275
5 中國 ----------2,0548 (繼超過義大利之後,中國GDP又一次超越「西方七強」中的法國,位列全球第五。)
6 法國-----------1,9727
7 義大利------- 1,7096
8 加拿大------- 1,0345
9 西班牙 -------1,0190
10 印度 ------------7198
2006年,中國官方宣布其已成為第四大經濟體,按照美元匯率計算超過了英國。 排名 國家 06年GDP
1 美國 ---------14,9791
2 日本 ----------5,0833
3 德國 ----------2,8125
4中國 ----------2,5879 (中國經濟總量陸續超過「西方七強」中的義大利、法國、英國,位列全球第四。)
5 英國 ----------2,2921
6 法國 ----------2,1083
7 義大利 -------1,7284
8 西班牙 -------1,0694
9 加拿大------- 1,0572
10 印度 --------- 7785
截止2008年年底 — World 78,360,000
— 歐盟 18,930,000
1 美國 14,330,000
2日本 4,844,000
3 中國 4,222,000 (兩年後的一場經濟危機,中國經濟超越德國,成為第三大經濟體。) 4 德國 3,818,000
5 法國 2,978,000
6 英國 2,787,000
7 義大利 2,399,000
8 俄羅斯 1,757,000
9 西班牙 1,683,000
10 巴西 1,665,000
GDP的貨幣標值再高,如果沒有低工資且節衣縮食的2億民工支持,沒有私營企業節儉積累資本,沒有科技創新和市場經濟的調節,必然是泡沫的GDP
China
2010 397983.00 57080.00
2009 340506.90 26461.50
2008 314045.40 48235.10
2007 265810.30 49495.90
2006 216314.40 31377.00
2005 184937.40 23339.10
2004 159878.30 24055.50
2003 135822.80 15490.10
2002 120332.70 10677.50
2001 109655.20 10440.60
2000 99214.60 9537.50
1999 89677.10 5274.80
1998 84402.30 5429.30
1997 78973.00 7796.40
1996 71176.60 10382.90
1995 60793.70 12595.80
1994 48197.90 12864.00
1993 35333.90 8410.40
1992 26923.50 5142.00
1991 21781.50 3113.70
1990 18667.80 1675.50
1989 16992.30 1949.50
1988 15042.80 2984.20
1987 12058.60 1783.40
1986 10275.20 1259.20
1985 9016.00 1807.90
1984 7208.10 1245.40
1983 5962.70 639.30
1982 5323.40 431.80
1981 4891.60 346.00
1980 4545.60 483.00
1979 4062.60 417.40
1978 3645.20 443.30
1977 3201.90 258.20
1976 2943.70 -53.60
1975 2997.30 207.40
1974 2789.90 69.00
1973 2720.90 202.80
1972 2518.10 91.70
1971 2426.40 173.70
1970 2252.70 314.80
1969 1937.90 214.80
1968 1723.10 -50.80
1967 1773.90 -94.10
1966 1868.00 151.90
1965 1716.10 262.10
1964 1454.00 220.70
1963 1233.30 84.00
1962 1149.30 -70.70
1961 1220.00 -237.00
1960 1457.00 18.00
1959 1439.00 132.00
1958 1307.00 239.00
1957 1068.00 40.00
1956 1028.00 118.00
1955 910.00 51.00
1954 859.00 35.00
1953 824.00 145.00
1952 679.00 0.00
㈦ 世界各國人均GDP中國排名能排進前十
人均GDP,既取決於GDP總量增加多少,也取決於人口數量及增長,在我國人口基數龐大情況下進內入前容10並不容易,至少2050年之後延續多少年未知。
以2016年人均GDP處於第10位的澳大利亞看,其人均GDP為51257.338美元。即使其靜止不動,國內在人口沒有變化情況下GDP總量需要達到71.4萬億美元。而目前國內GDP總量才11萬億美元,你可以比較一下其數據差距有多大。
㈧ 1978年中國GDP世界排名是
1978年中國GDP佔世界排名第9名,當時的國內生產總值為3645億元,人均GDP為381元,外匯儲備是1.67億美元。
同在1978年其它國家的GDP排名依次為美國、日本、蘇聯、西德、法國、英國、義大利、加拿大、中國、巴西、西班牙、印度、澳大利亞、墨西哥、韓國。
(8)中國1979年人均GDP世界排名擴展閱讀:
中國GDP是指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1985年之前,中國大陸對國民經濟核算源於前蘇聯與計劃經濟相配套的物質平衡表體系(MPS),1985-1992年逐步與聯合國推薦的源於市場經濟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接軌。
1992年8月,國務院發出《關於實施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方案的通知》,正式開始在中國實行SNA體系,GDP成了中國最為重要的經濟指標。1993年起,國家統計局完全擯棄MPS核算體系徹底轉向SNA,這樣中國經濟增強了與市場經濟國家經濟的可比性。
中國經濟發展主要指標GDP大致經歷幾個階段:
按本幣計算:
1956年突破1千億元,1982年突破5千億元;
1986年中國GDP過萬億元,達到10,309億元;
2001年過10萬億元,達到110,270億元;
2012年過50萬億元,達到534,123億元;
2014年,中國GDP總量達到636,139億元(初步核實數);
2015年,中國GDP總量達到676708億元(初步核實數);
2016年,中國GDP總量達到744127億元;
2017年,中國GDP總量達到82.71萬億元,同比增長6.9%。
GDP總量按美元折算:
1972年首次破千億美元;
1993年破5千億美元;
1998年破1萬億美元,達到10,253億美元;
2009年中國GDP破5萬億,達到50,597億美元;
2010年,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2位;
2014年破10萬億,達到103,588億美元(初步核實數)。
㈨ 1979年至2019年我國人均gdp相關數據
1979年至2019年相關數據呈萬倍上漲。
㈩ 1979年中國人均GDP是多少
417元/人,總值為4038.2億元。單位:人民幣。
在國內的統計年鑒中,很少有以美元做單位的,因為有匯率的關系。